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破茧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破茧读后感锦集

2021-01-03 01:51: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破茧读后感锦集

  《破茧》是一本由施展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破茧》读后感(一):有争端才有妥协,有分歧才有合作,突破信息茧房,看清世界真相

  

当今世界,贸易全球化的态势,造就了一件商品的生产流程和全部环节成为高度跨国性的存在。这就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分属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企业和集团,但嵌套在同一个大的生产流程中的不同公司和作坊,有了寻找共同空间和利益的需求。这些公司有着相同的利益诉求,也就有动力在政治因素之外寻求一种超越国家的秩序规则,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关于贸易和利益的行为趋势,势必成为未来国际上的“自由”交易形态。

就拿在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苹果手机来说,它由美国的芯片、日本的芯片、韩国的屏、各国的配件以及中国的组装共同完成,行业划分越来越细致的今天,各个国家和企业的利益相互之间高度捆绑,一个环节出错,所有环节均受到影响,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贸易战的出现,说白了其实就是社会分工及消费不均造成,美国高端产品与中国中低端产品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破茧——隔离、信任与未来》

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外交学院教授、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基于当下世界局势以及未来对社会、经济、贸易发展的展望写就的趋势著作《破茧——隔离、信任与未来》,与时俱进的介绍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的世界与中国的关系,结合最近几年中最为尖锐的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中西方文化碰撞等实际“黑天鹅”,帮助读者分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各种各样的“困境”,引起深深的思考。

国际秩序的格局和演化有着深刻的背后逻辑,只有清晰的认清相关脉络才能够正确的理解当下的局势,并且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国际博弈讲究顺势而为,借力打力。就如果当下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关系,中国的每一步棋,澳大利亚都无可奈何,无论是国际舆论还是实际利益,澳大利亚都不得不跟,再加上西方盟友的“神助攻”,使土澳如今的局面苦不堪言。个人觉得,达到这种境界才是对国际秩序的真正理解。

信息经济时代不一样了,数据是能够穿透国界的存在,传统的物理国界已经失去了隔离的意义。我们可以用信息技术所需的硬件举例:像前面所讲,中国在中低端领域拥有绝对的优势地位,美国则在最核心的技术高端领域尤其是芯片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但需要强调的是,芯片不是终端产品,没办法拿来直接用,芯片必须通过中低端制造业被组装为终端产品后才能真正的进入消费市场。关键在于美国对于芯片出口中国的各种制裁和禁止措施,抛开其他的不说,美国一众芯片公司忙活的比中国公司还要勤快,他们通过在第三方国家成立公司、转让专利,利用文字游戏和法律漏洞,锲而不舍的为中国输送芯片,毕竟,谁也不想丢失这么大的一个客户和市场。这很明显的说明了经济贸易全球化以及经济领域无国界的说法。

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替代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业能力,同样也没有国家可以忽视中国的超大市场规模。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国际合作越来越紧密,同样也预示着经济收益及利润率逐渐走低,各国都会制定利于本国的政策,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贸易全球化、信息技术产业化已经将所有国家全都捆绑到了一起。

有争端才能有妥协,有分歧才能有合作,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力争突破信息茧房,才能看清世界真相。认真看清现在所处的位置,时刻保持冷静,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局势转换中,立于不败之地。

《破茧》中的一些观点真的非常具有前瞻性,细细研读,获知良多。整体行文非常流畅,显然面对国内外局势,作者付出了非常多的研究工作和时间,可读性很强。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帮助读者认清当下的国内外局势,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进一步展望,这非常重要。

a

  《破茧》读后感(二):施展心中的赛博朋克故事没那么悲观

  

最近有个叫丁真的藏族小伙子火了,但是谩骂声接踵而至:他靠着一张脸蛋走红让我们这些努力奋斗的人情何以堪?其实这种话基本上属于刷流氓?谁规定了努力和成功必然划等号?

经济学已经告诉我们了,一件商品或者服务值不值钱,不看你投入了多少成本,而看有没有人愿意掏钱。没人愿意掏钱,你拼了命也白扯。有人愿意掏钱,你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丁真就是这样,凭着那张又朴实又帅气的脸和一点点运气,就这么红了。

其实偶像明星们早就告诉我们了,容貌也是一种生产力。尤其在这个注意力为王的年代,谁赢得了关注度,谁就赢得了一切。比如丁真,比如杨超越,比如李佳琦。但是有人始终过不去这个心理障碍,他们始终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话是没错,但时代变了,游戏规则也变了。

在信息时代,创造价值的不是有意识的劳动,而是被动的消费行为。就以丁真为例,他没有投入什么劳动,只是因为偶然的一张照片而走红网络。然而丁真带来的流量却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为他本人和他的家乡带来巨大的关注度和利润,这个价值,你把十个博士捆一块儿也未必比得上,这就是新时代的新游戏。

实际上网红只是这个时代的缩影,他们掌握的流量有限,但即便是这样有限的流量,也能够撬动巨大的利益。比如李佳琦,他一个人的带货量可以和一个巨型商场相媲美。再比如像反裤衩阵地这样的公众号头部作者,他一篇文章的阅读量也可以和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报刊杂志媲美。而这还只是个人。再想想那些掌握了海量信息的互联网巨头,他们的存在已经可以改写整个人类社会,从经济到政治,从生活方式到个人权利。

如果把互联网上的网民们制造的信息比作工业时代的原油的话,那么处理利用这些信息的互联网公司就是炼油厂,而如何保障个人权利以及财富的公平分配,如何保障市场竞争的秩序,如何处理商业和政治的关系,这一切就像是信息时代的环保。而在这样的博弈中,在未来,或许会诞生前所未有的新组织和新规则,以及全新的个人权利形态。

这个比喻是历史学家施展在他的新书《破茧》中提出来的。对于这本书,我也做个类比,如果说两年前那本《枢纽》类似于赫拉利的那本《人类简史》。那么如今这本《破茧》则类似于赫拉利的《今日简史》,旨在回答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种种困境。这本书的大半部分,比如中美关系,比如中国制造的前景,还包括更根本的海洋秩序与大陆秩序、普通法与成文法的比较分析,我都曾在他的前作《溢出》和他的公开课上看到过。而这一年来一系列黑天鹅事件,让这些理论工具有了用武之地。

和赫拉利一样,施展作为一个典型的狐狸型学者,视野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并试图从事件中寻找出背后的规律。而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则是最后一章,施展对于未来做出了大胆的假设,这也符合他一贯的主张:所有的历史学都是未来学。他推演了在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尤其是商业社会可能面临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已经出现了苗头,比如美国对华为和tiktok的制裁。这背后既有美国民众对于全球化的担忧,又有美国政府对于中国政治随着信息技术向外溢出的担忧,而这将成为信息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力。

当然提出问题并不厉害,施展的厉害之处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施展构想了一个基于市场演进而诞生的全球数字治理联盟,这个联盟将全面管理信息时代的各种问题。它的地位有点类似于足球领域的国际足联,一个没有政府背书的纯粹的商业组织,同时又拥有足够的话语权。施展尝试着构想了这个联盟的各个细节,比如说他们的纲领性文献—数字宪章,比如说他们的组织架构,包括仲裁机构和执行机构等等。

可以说施展构建了一个基于信息时代的商业乌托邦。这个乌托邦诞生于市场竞争与信息之海,独立于现有的国家和政府,也因此才能摆脱国家与现有商业模式各自的局限性,真正向全球化迈进。与此同时,施展又设想了数字时代财富的分配方式。他将格伦韦尔的激进市场理论纳入到数字时代,提出了以数据分红的方式来跨越可能出现的数字鸿沟的新经济伦理。说白了就是,当这个世界99%的财富掌握在1%的人手里,而99%的人可能会失去工作的时候,该如何实现财富分配的正义性。

说实话这个构想有些匪夷所思,就像马斯克移民火星的梦想一样。但假如你听过马斯克的演讲,听他说怎么一步一步把人送上火星之后,你会被他说服,感觉这事儿能成。施展的理论也一样,这不是一个凭空构想出来的乌托邦,而是一步步推演出来的构想,是基于现实而寻找到的某种趋势,所以它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换句话说,这套理论符合哈耶克所言的自发秩序。

但目前来看,这套构想还仅仅是具有可能性而已。施展自己最后也说,也许他的某些畅想未来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就像阿西莫夫笔下的电梯效应那样。十九世纪,当摩天大楼诞生之初,因为楼层太高出入不便,有的科幻作家就幻想把学校、工厂、商店、食堂等各种设施都安排进摩天大楼。然而这宏伟的构想在电梯发明之后显得十分荒诞。

然而即使施展的构想行之有效,但就像马斯克要考虑如何摆脱引力的束缚一样。施展的这套理论也要考虑如何摆脱现实既有力量的束缚和阻挠。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各个国家和政府,各地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当一个丁真都会遭遇口诛笔伐时,一个像是全球数字治理联盟这样的庞然大物的诞生会遭遇怎样的阻力是不难想象的。一个颠覆性的制度是不会让所有人都欢欣鼓舞的。

然而思想者的任务就在于思想,帮我们在现实世界之外构建出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探讨人类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只要这思考是基于人性的。最后也允许我畅想一下。也许有一天,马斯克真的帮助人类移民到火星。到那个时候,也许在那片全新的大地上,人类有机会实验在地球上无法操作的构想。也许一种全新的秩序将会诞生,就像两百多年前,在美洲大陆上诞生了美国那样。

  《破茧》读后感(三):读了肯定不后悔

  

一、主要内容

可能是最近的学术训练太多,看到一本书时的第一反应,是作者的「问题意识」是什么?那《破茧》的问题意识则是2020年最大的事件,甚至是冷战后最大的事件——新冠疫情。虽然有关新冠疫情改变世界的讨论有很多,但新冠疫情本身只是个question,需要上升到issue的高度才能有超越时间的讨论。那么《破茧》这本书所提炼出的issue,就是施展后记中提到的2点,即信息茧房与破茧而出的世界新秩序。

虽然可能众所周知,但还是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信息茧房。信息茧房也叫回音室效应(echo chamber),意思是一个人只能听到符合自己信念的说法,于是自己的信念不断得到加强,从而被困在一个认知框架的效果。比如微博的关注列表,经过自己一段时间的关注和取关,留下来的都是与自己价值观相同的博主。最后会觉得,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和我想的一样。

施展在《破茧》中讨论信息茧房的影响,不是单纯的如美国舆论界讨论的社会撕裂问题,而是更宏观的视野,即现代化社会是乌姆里希·贝克所说的风险社会,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相互勾连写作的系统。这种系统以社会的共识作为基础,而信息茧房实际上破坏了这样一种社会共识。举例来说,新冠疫情在中国,由于中国人普遍的「相信科学、相信CCP」的基础,战役工作得到有效运转,控制住了疫情。但是在美国,既不信任政府,也不信任科学,最终就导致了疫情的彻底失控。这本质上和总统是不是Trump的关系并不大。

施展以新冠疫情为引子,探讨了一个更宏大的,有关中国与世界未来的主题。他的基本思路在第一章的结尾,用清单体的方式已经概括出来。主要是下面几点(在施展总结的基础上的再提炼):

1.风险社会运转以社会共识为基础; 2.当今的信息茧房,破坏了社会共识; 3.但信息茧房本身并不能维持,会自我破裂形成新的社会共识; 4.在破而后立的过程中,人们会进入二阶茧房,即第一次打破信息茧房后,走向极化,更喜欢报团取暖。 5.新的共识不再会是老的共识。

全书以上面的逻辑为框架,讨论了现代世界的政治、经济体系,即一种世界性的风险社会。在此中,中国出现2种「信息茧房」,即「极端民族主义」与「抽象世界主义」,或者用通常的说法,即中国语境下的极左和极右。但两者都是片面的。前者忽视了中国对世界的依赖,后者则忽视了中国的超大规模所带来的特殊性。新的世界社会共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信息革命的背景下,会出现中世纪汉萨同盟式的商人秩序的复兴。

二、4点批评

本书的优点我放在结尾处,先谈谈我对《破茧》的批评,主要是4个方面:

第一,高估了法秩序。个人对于书中普通法部分的论述并不是很同意,这是法学界继承自英美的、一贯的变种盎撒优越论,代表就是著名的LLSV研究,一个很扯的科学方法基础的研究,居然能够被奉若圭臬。法律的重要性确实有,但没那么大;法在西方文明中重要,并不代表具有普世的重要性。普通法的关键在于灵活,相对于成文法,其刚性较弱,因此比较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或者说制度层面的创新。但创新并不是只有好的一面,事实上英美都是因为普通法所带来的宽松金融创新环境,导致经济泡沫化的恶果。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发展与否,其实跟普通法没那么大关系。

至于施展所说的抽象为程序正义的逻辑,更多的是律师中心主义下的产物。即把法律当做一个小圈子内部的玩具,而程序是最复杂、又最能体现出律师价值的部分。因为实体的部分,人都是能明辨个是非曲直的。就像老钟说的,民法这玩意儿根本不用学,问她90岁老母,都知道这东西该归谁,不该归谁。

因此,《破茧》中有关普通法部分的讨论,更多的是被英美「学术殖民」的结果。

第二,过度强调了清教价值。这与第一点中的普通法优越论类似,都是英美(清教更集中于美国)优越论的产物。清教徒、五月花号、制宪会议、国父神话,这些更多是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后追溯建构的理论体系,和真实的历史逻辑并不一样。去抓美国史的细节而非理论,去看看当时的经济结构,甚至去了解一下美国的「边疆意识」,或许更能还原美国的发展历程。

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宗教的价值。确实基督教本身对作为西方一部分的美国,确实有着重大的意义。一神教的思维贯穿始终。是和中华文明圈截然不同的,也是作为中国人非常难以理解西方的原因。因此在理解西方历史时,宗教史和宗教教义是极为重要的部分。

第三,《拜杜法案》的过度推崇,这或许是因为过度听取了同为得到系老师的王煜全,毕竟他的专栏几乎就是《拜杜法案》的案例集。强调《拜杜法案》理论逻辑,是有比较浓重的法律经济学或者制度经济学中「产权理论」的味道。《拜杜法案》或许能部分解释美国创新的原因,但几乎可以断定没有王煜全所称的高度。美国更广泛的军民融合,割德日韭菜等都构成推动力。高估《拜杜法案》,更像是政客自我吹嘘的叙事。

第四,对于商人法的过度推崇。 虽然我拖延了3年没读已经拆封的《商法史》,但在印象中,商人法是处理B2B业务的,而不是B2C的业务。或者用商法学的话语,商法处理的是商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而不是商主体与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交互,本质上是用2C的东西,来达成B2B的实质,和历史上地中海的商法并不相同。因此国家主权干涉数据信息会更深入。更为根本的,商人秩序还是一种基于欧洲史叙事的想象。欧洲史本质的问题,是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及其经济调控能力,这一点和今天的小国国际关系算是一脉相承,但是不符合中、美的国家特征,也就是施展所说的超大规模性。

当然,这种预言具有极强的被打脸概率,5年后回看或许非常天真和愚蠢,就像当年对4G的想象一样。不过正是借助这种立字为据,才能留下今天思考的痕迹,为未来的矫正留有材料。

以上4点批评,我认为本质上都是「法学味儿」太浓的恶果。施展对于普通法和清教的理解,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和「大观」共同体中法学博士浓度太高有关系,吃的是英美人自己总结出来的二手材料,而不是从历史一手材料出发得到的结论。

这其实是中国学术界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即类似于西方汉学家一样,做中华的「西学家」,重新审视西方叙事下的历史。何新的古希腊伪史论从问题意识上是极有价值的,但是考据和论述能力实在是太差。章永乐和范勇鹏2位老师就做了不少这方面的工作,只可惜你只能在章老师的课上或者和他聊天才能知道这些,没啥公开发表的作品可供阅读。范勇鹏老师倒是这方面作品不少。

除此之外,施展的这种过度关注形而上的原因,也与他的哲学基础是黑格尔而非马克思有关。至少从《枢纽》一书来看,他的哲学方法论是黑格尔的,因此没有浓厚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念,体现出一些较强的唯心主义气息。

三、总体评价

从阅读感受上看,《破茧》的阅读体验良好,开了很多脑洞,甚至使得我写书评的过程也非常愉快,激发了很多脑中之前未成型的想法。施展老师文笔通畅,虽然有非常多形而上的内容,但是并没有用佶屈聱牙的词汇,基本上读下来一气呵成。

书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比如说以全球美容最大展博洛尼亚美容展,去展览的目的不是获得国际亮相,而是把握行业的前沿技术和产品走向,以求布局自己未来的生产。新冠疫情导致展会取消,使得中国企业无法跟上握国际动态,行动上迟缓。这都不是简单第依据「疫情导致经济停滞」能说清楚的问题。疫情造成了很多隐形的东西浮现上来,就像只有身体某个零件出问题了,你才知道它存在一样。

从内容来看,《破茧》的格局很大,这点是施展超越王孟源的地方。虽然王博士学术训练好、知识面广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听起来总觉得那里不对劲,还是有vvvv的那种「岛民视野」的味道。从立场上看,如果说《枢纽》会被批评太左,那么《破茧》就会被批评太右,因为本书指出了国内很多乐观主义者的盲点。特别是对国内矫枉过正的向左转媒体的警示。比如中国目前民族主义信息茧房方面,《观察者网》是有很大的问题的,或者至少有商业化民族主义的趋势,像Fox一样炒作民粹收割流量。这和《环球时报》的那种以老胡为首的理论功夫不到位的「左」又是不同的。

最后,如果你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学基础,至少是个键政爱好者,那么强烈推荐《破茧》,无论你是否同意施展的观点,肯定不会后悔花时间阅读了本书。

  《破茧》读后感(四):破茧与作茧

  

1

施展说「历史学才是真正的未来学」,言下之意,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也。但是,将历史套在未来之上时也要小心简单的 “pattern seeking”,以几次似是而非的事件做归纳,想当然地总结规律而不是去硬核地探究成因,那就类似古人夜观星象、连点成线,想象天上有鸟兽虫蛇了。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演,但常常押韵。」(”History never repeats itself, but it rhymes.”)正是提醒了我们以历史简单推导未来的危险。

如果观察者更进一步,以未来学的方法去做历史学,那么又会遇到新的危险。对未来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畅想,用施展自己喜欢的说法,叫「开脑洞」。而以「开脑洞」的方法去看待历史,是一种娱乐兴味浓于逻辑关系的活动。乔布斯在他那场著名的演讲里曾说:「你无法在展望未来时连点成线;你只能在回顾历史时这么做。」(“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回首往事,将那些显示出因果光泽的珠子一一串起,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自然而富有成就感的,对于一个历史学家的研究来说却危机四伏——特别是在他掌握的资料极为有限时。因为历史的因果几乎总是复杂的,而掌握有限信息的人总是强烈地倾向于将事件归于自己了解、熟悉的那个「原因」,这也就是认知科学上的「可得性捷思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或称「可得性谬误」(availability bias)。

2

施展的新书《破茧》,第一部分是因应2020年的新冠疫情,提出我们身处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且各处自己的「信息茧房」中。第二部分想要带领读者梳理「国际秩序的真正逻辑」,为畅想未来做铺垫。第三部分在这一基础上继续生发,以穿透国界的互联网技术、数据时代为前提,构想了一个新的国际秩序,也就是以一个去政府化的「全球数字治理联盟」为核心的商人秩序。

本书第二部分的内容大多来自作者在得到上开设的课程《国际政治学40讲》,有很多地方几乎是对原来讲稿的复制,另有不少是复述作者《枢纽》《溢出》里的观点。在这新瓶里装的旧酒中,就有譬如将美国的新经济转型简单归因为《拜杜法》(Bayh-Dole Act,本书误译为「拜杜法案」***) 的通过(过于强调一部法律对经济的全局性影响而忽视了人才、贸易等「经济基础」方面的因素),将英美的海洋优势简单归因为岛国无需常备强大陆军(选择性无视同为岛国的日本,甚至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将「美国力量的源头」简单归结为清教精神等等疑似的「可得性谬误」。其中最后一点有点类似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的观点,但正如后世学界对韦伯的批评一样,施展在这里有倒果为因强行说理之嫌。

类似的,还有他对普通法与大陆法的表述。在施展这里,普通法能限制君主权利、能包容不同地方的法律、能保护商人利益,几乎看不出缺点。但从历史来看,他所说的这些并非是普通法独有、大陆法没有的优点,至多只是某个历史时段时所具有的优势。当然,笔者不否认普通法所具有的说理传统,使得普通法系不同司法管辖区之间的案件更具有相互借鉴的可能,但这更多是强大的英帝国所遗留下的传统,是政治的「果」而不是「因」。同样的,说普通法地区「经济更有活力」「更适合不确定性较强的『从0到1』的创新」,在我看来也类似于在书房里闭门造车的拍脑袋想法。英美塑造的全球秩序是全方位的,包括通行的语言、观念、交易习惯等等,同样的,全球金融中心是这一体系的「果」而非「因」,从法系本身莫须有的「差异」中去推导无异于缘木求鱼。

更不必说,两大法系自近代以来的趋势就是相互融合、取长补短,这表现在普通法国家就是议会立法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如果普通法真像作者所说的那么优良,这种演化也就缺乏道理了。其实,与作者给人的印象相反,普通法在很多时候表现出的恰恰是缺乏弹性、泥古不化,因为普通法建立在严格的「遵循先例」原则之上,以至于就算是社会共识已经变化,也往往需要一个完美的 “test case” 来给法官机会以推翻先前过时的法律。相比之下立法机构只需要因时而变,推陈出新即可,更有能力应对瞬息万变的现实状况。所以,尽管判例在英美法的持续进化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成文法已经成为其法律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在一些细分领域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法源。作者在同本书里浓墨重彩所写的美国《拜杜法》,也是立法机构进行的立法。所以笔者认为书中的「普通法优越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3

基于这些原因,我感到本书第二部分带领大家梳理的「国际秩序的真正逻辑」不太可靠;因而,本书在此基础上畅想的未来秩序,也就是第三部分,其说服力也不免要打折扣。但我还是很佩服作者,他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甚至构想出了一个规则制定机构(类似立法机构)、仲裁机构(类似司法机构)、执行机构(类似执法机构)三位一体的「全球数字治理联盟」,颇有为万世开太平之气度。构想这一体系的起点是作者论证的一个逻辑:未来的头部公司一定是国际性的,如果不能超越国界,就一定会被竞争对手超越。这一点我很认同。

在本书和《溢出》中,作者都基于未来商业的跨国性,呼唤了「商人秩序」的回归。他所看到的是12世纪德国商人成立的汉萨同盟,认为当今的国家主导的政治秩序不过才登场几百年,很有可能再次让位于商人秩序。但是,未来学并非是关于「有可能发生的事」,而是关于「现在看来很可能会发生的事」。政治秩序真的会让位给商人秩序吗?如果是,会让位到多大的程度?作者把笔墨都放在了构想一个他理想中的国际秩序上,相比之下对这种秩序如何有可能生成没有多大的兴趣。

在我看来,政治秩序由于有国家机器的支持和「民意」的合法性背书,无论在现实层面还是规范层面都有比商人秩序强大得多的话语权。「商人自治」在古代是可行的,但在今天,「商人自治」即等同于「立法机构-民意代表-人民」这一授权链的缺位。让几家跨国大公司自主决定全球数据的交易规则与执行,在人民主权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的21世纪几乎难以想象。所以,在我看来,作者所构想的商人自治的「全球数字治理联盟」若没有国家政府参与几乎不可能成型。

4

回过头来再谈谈全书的第一部分,也是唯一点题的一部分。施展认为疫情之类的大型公共事件可以「击穿」信息茧房的壁垒,但人们被迫面对这些事情后,又会因为自己对信息频道的选择而走入「二阶茧房」但在一次次的打击之下,茧房仍有被打破的可能。他同时认为网络上的主义之争是「鸡同鸭讲」,而中国与世界既有一致性又有特殊性(此处颇为辩证法)。

先不论「信息茧房」这个遭到了不少质疑的概念是否成立。施展认为疫情期间出现的渍油主义与爱国主义之争是一方在说「白色好」而另一方在说「上边好」,这一点我无法苟同。首先这个提法让我想到了钱永祥老师的观点:爱国主义可以给自由主义提供情感动力,而渍油主义可以给爱国主义提供方向和边界,两者并不矛盾。我很同意钱老师的观点,但这和施展所讨论的网上论战是两码事。疫情期间的论战恰恰是针锋相对、切中要害的:双方讨论的是「渍油至上」还是「爱国至上」的事,是「祖国可不可以批评」的事,是「家丑可不可以外扬」的事,这一论战自李文亮医生的遭遇开始,直指中国建国以来鹽論渍油遭到政府以爱国主义为名进行的压制的问题,绝非施展所说的「双方在不同的频道上各说各话」。

施展对「中国特殊性」的论述有点苍白。他列举的「中国玩法」,比如阿里巴巴以免费开店挤走eBay,是实打实的「外国玩法」。微软就有以免费产品对标竞争对手的收费产品,打垮网景(Netscape)的典例在前。至于「把国内玩法以某种方式复制到国外,以国内盈利能力向国外输血」,就更不是什么中国模式了,这明明是先发国家的公司抢占国外市场时的常规操作。要说中国有没有特殊性,肯定也是可以总结出来的,比如意识形态,政治组织形式,国民心态等等。但是作者偏偏想从商业模式这个「先进」的层面去找特殊性,结果举出的例子都并不是什么中国特色。即便中国有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也很难论成什么国家的「特殊性」。大多数主要国家都有创新型的领先企业,它们都是国家「特殊性」的体现吗?

5

不过,作者强调「中国与世界的一致性」、拒斥狭隘民族主义和「封装性思维」的论述,读来还是让人清醒的。与之一脉相承的是后文中对于香港对中国之重要性的讨论。作者认为中国需要香港这个无缝对接世界的接口,而这样的话就必须尊重其法理逻辑和生活方式。他说:

毋庸讳言,中国近代史上确实有过很多屈辱,但近代史还有比这宏阔得多的面向,如果仅仅抱持屈辱史观,则这些面向都会被遮蔽掉。

在我看来这本《破茧》最可取的也就是这种对于观念「破茧」的倡导。虽然我对作者构想的未来多有疑虑,但着眼于未来毕竟比纠结于历史好过太多。更何况,现在大多数国人所纠结于的甚至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党国教化、用于情绪动员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要「破茧」,光「睁眼看世界」仍是不够,还得对镜看自己。

*** 中文世界里将英美法下的各种 “Act” 译为「法案」屡见不鲜,但均为不容忽视的错译。「法案」是提交立法机构审议的法律草案,没有法律效力,对应词为 “bill”。“Act” 则是已由立法机关通过的获得法律效力的「法律」。所以将 XXX Act 译为「XXX法案」一定是错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破茧读后感锦集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