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暗店街》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暗店街》读后感10篇

2017-12-31 21: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暗店街》读后感10篇

  《暗店街》是一本由[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9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暗店街》读后感(一):记忆与追寻

  莫迪亚诺1978年创作的小说《暗店街》是一部思考遗忘与记忆”的作品。小说篇幅不长,也并不复杂——一个患失忆症的私家侦探努力找寻自己记忆并希望借此重建自我身份故事。全书围绕着主人公居伊“丢失的记忆”展开,通过探访不同人物,到达不同地点,收集不同物件,从不同的断面一步步勾勒出一个模糊却又具体的过去。在小说的结尾,居伊似乎拼凑出了一个失忆前真实存在过的自己,因为所有找寻到线索都在努力说服他:“快看,这就是你呀。”那真的是居伊吗?作者没有说,他只让故事终结在沉沉暮色里,留下一个孤独身影继续找寻。

  这种“找寻”的方式非常有趣。它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定性的结果。随着“我”寻找线索的过程越来越深入,“我”的身份和与之相匹配的记忆也在发生着变化。当“我”认为自己就是弗雷迪时,他人口中弗雷迪的过往便成了“我”记忆中的一部分——在弗雷迪宅邸附近的车站广场上,“我思忖着:在很久以前,我也是来这里玩过的。这个安静的广场真的使我回想起某些事情来了”;站在弗雷迪荒废旧居前,“我的心头,顿时掠过了一阵悲凉的感觉”,然而当“我”作为弗雷迪的身份被否认了之后,这些回忆随之消失殆尽。“我”的记忆就像是一张素描纸,上面有铅笔打描出的朦胧轮廓,每一处都有被橡皮擦去的危险同时每一处又都有被精细勾勒的可能性。

  “不确定”就像文中笼罩在巴黎街头的浓雾一样,从“我”的记忆里扩散出去,继而笼罩了整篇小说。作者开头即说“我的过去,一片朦胧”。“我”在寻访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新的照片,又不断的询问“您看这个人像我吗?”得到的答案却总是模棱两可“确实有点像”“不太像”“像,为什么不像呢?”……相貌是不确定的,因为它会随着时间改变。而时间也是不确定的,因为它和记忆挂钩。小说里的时间被切割成彼此关联稀薄的碎片,按照“我”的调查时得到的线索被重新排列组合。这些时间碎片就像是从储藏间里被翻出的机器零件,即使按照大小整齐摆列在一起,我们依然无法在缺失说明书的情况下将它们组成“有意义的”机器。同样,这些时间碎片也无法被拼成“有意义的”回忆,因为他们本身并不能提供确定性的价值

  既然都是徒劳,“我”又为何要执念于追寻一个确定性的过去呢?我想,大概是因为遗忘是这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我们身处于时间的洪流中,被裹挟着向前奔走,而回溯过往的唯一途径就是存乎于我们脑中的记忆。一旦记忆被抹去,时间尺度上的连续就被打破,从源头开始的因果链被生生扯断,我们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出现了无数待填补的漏洞——遗忘是对人格的摧毁。所以我们不能遗忘:个人的记忆必须通过某种形式保存下来,以供后来人找寻。我们需要借助这种找寻来确定自己的“实在”,我们需要被说服——“快看,这就是你呀。”

  莫迪亚诺敏锐地察觉到了现代人对于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感,并采用了文学的方式将之表达出来。他在《暗店街》中提出了“海滩人”的概念——“那人在海滩上和游泳池边度过了40年,和那些避暑者以及无所事事的富人们愉快聊天。在成千张假日照片的角落背景上,总可以看到他穿着泳服混在欢乐人群中。但是,没人能说出他叫什么名字,也没人知道他为何呆在那儿。因而,当他某天从这类照片上消失时,谁也没有注意到。”小说里“我”认为这个“海滩人”就是自己,而作者却借于特之口指出这个形象是一个隐喻:“我们实际上都是‘沙滩人’”。当个人的存在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被存放在“物件”,“地点”或是他人破碎的“言语”中时,我们如何能够借助对它们的找寻来确定自我的“实在”?又如何能够被它们说服——“快看,这就是你呀”?

  小说结束于一句喟叹:“我们的生命不也正是像孩子的这种忧伤一样,会很快的在暮色中消失的吗?”虽然“我”的过去依旧是一片朦胧,但和任何一个个体一样,未来都是一个确定的终结。至于意义如何,作者没有给出答案,恐怕也永远不会有答案。故事结束了,追寻却不会停止,或许,这种追寻本身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2015.06

  《暗店街》读后感(二):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

  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

  这是私人侦探所老板于特写给居依·罗朗的信中的一句话,也是罗朗一直信奉的一个信念。正是这个信念,支撑他一直在寻找过去,寻找自己。

  故事主角因为意外失去记忆,连同过去一段混沌的历史骤然消逝。从开头“我什么也不是”,一直到和不同的人交谈,询问,不断丰富,到最后逐渐完整,直到寻回那段我和德妮丝避难,试图穿越瑞士边境而遇险的经历达到高潮。

  居依·罗朗在私人侦探所工作,但这本书实在不算是一本侦探小说。书后附了一篇《<暗店街>中的迷宫象征》,里面提到珍妮·尤尔特认为这本书是“纯粹反侦探小说”,“反侦探小说的拒绝提供终局,以及它乞灵于恐惧而不是笃定,参与了后现代对归纳推理和一个能慰藉人心的线性/目的宇宙信仰的抗拒。”简而言之,就是对“终极价值”的抛弃,没有探讨宏观社会政治话题,尽管故事背景是在二战时,无数难民渴望进入到中立国瑞士避难。

  记忆是莫迪亚诺小说中的一个核心。正如现存脑中的记忆都是碎裂的,片段式的,所以本书的写作方式也是用的片段方法。前半部分,主角见过不同的人,从几个人手中接过藏有记忆的盒子。中间还穿插着自己想要调查的人物或者信件。愈到后来,片段逐渐相连,叙述也更加完整,像拼图般,一块块凑起来。

  父亲是莫迪亚诺小说中另外经常出现的。《暗店街》中印象最深的有关父亲的一幕是,提到中学时期,我和弗雷迪身穿着运动上衣,“努力想象着某个外出的日子来接我们的那个人的模样,他下车朝我们走来,他是我父亲。”读到这里,莫名有些触动,学生时代父母始终是最宽阔的肩膀,温暖的靠山。是不管历经多少风雨都不曾黯淡的心里最柔软的部分。

  读书过程中,我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失忆了,我会不会一样去寻找从前,还是借此有了一个新的开端,我可以去过完全不同的人生。大概我也会对过去念念不忘,会想到我读过书的学校走走看看,会翻照片看我去到过那些地方,经历过什么,更会去寻找我之前喜欢或爱过什么样的人,是否值得自己再付出一次。寻找过去,或许还是在为现在的存在找到一个意义,让自己过的更心安。

  《暗店街》读后感(三):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

  -1-

  知道《暗店街》这本书,多亏了王小波的推荐

  《万寿寺》开篇的第一句,写的就是:莫迪阿诺在《暗店街》里写道:“我的过去一片朦胧……”

  此后,《暗店街》在书中反复出现,成为了全书的灵魂索引。王小波的御用主角王二,也像《暗店街》的主角一样,是一个失忆者。当若隐若现的回忆在朦胧的过去里肆意飞翔时,幻化出了无限种可能的薛嵩的故事。

  《暗店街》的故事,比《万寿寺》更简单。二战后的巴黎,一个失去了八年前所有记忆的男人执着而茫然地调查自己的过去和身世,试图找到“我是谁”的答案。

  知情人只言片语、疑似故居的故地重游、模糊的老照片、尘封的档案、老旧的信件……这些支离破碎的大量片断,能否拼凑出他的人生?

  -2-

  “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

  ——这句《暗店街》里最打动我的话,让我开始思考这个一直被忽略的问题决定一个人是谁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从外在而言,“你是谁”的答案存在于你和他人的关系,和他人对你的记忆中。

  若如此,当你背井离乡来到一个新的城市,换掉手机,和家人朋友都不再联系时,能提供“过去的你是谁”的证明,都将不复存在,“你是谁” 的答案,便被过去和现在割裂了开来。

  这些维系着我们存在证明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日常的惯性下看似牢不可破,以至于我们似乎从未有过失去的担忧。可仔细想来,在不长的人生中,已经有多少人离我们而去了?年长的亲人、年幼时的玩伴、少年时的同学迎来送往的朋友,在似水流年里,渐次离开

  对有些人的离开,我们痛哭流涕。当这些重要的,或我们本想当成重要的人离开时,有时我们有所准备,试图挽留,但有心无力;有些我们猝不及防,醒悟过来时,却已后会无期。如莫迪亚诺所写:

  “我第一次想到,在这座城市里,在这些急匆匆赶路的人影中间,我们俩有可能再也见不着面。”

  而另一些人的离开,悄无声息。就像《暗店街》里所描述的“海滩人”:

  “一生中有四十年在海滩或游泳池边度过,亲切地和避暑者、有钱的闲人聊天。在数千张度假照片的一角或背景中,他身穿游泳衣出现在快活的人群中间,但谁也叫不出他的名字,谁也说不清他为何在那儿。也没有人注意到有一天他从照片上消失了。”

  和我们对待海滩人的态度一样,在他人的人生中,我们也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 我们生命中存在过数不清的“海滩人”,而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他人生命中的“海滩人”?

  靠关系和记忆维系的个人存在的身份证明 ,和基于这个证明的“我是谁”的答案,都是如此的脆弱

  -3-从内在而言,“我是谁”的答案存在于我们对自己的记忆中。

  我们记得家的地址,记得工作的公司,记得亲人的电话,记得朋友的微信。这些记忆让我们有了“我是谁”的表象答案。

  然而,当回忆由于时间跨度的增长而不断模糊时,那些远去的记忆所承载的“我是谁”的部分,是否也随之在时光中消逝?

  “沙子只把我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不仅是对他人而言,对我们自己而言,记忆的威力也远没有想象的那般可靠。

  “第一口蛋糕的滋味,第一件玩具带来的安慰,第一次吻别人的嘴,第一次生病了要喝药水……”——人们都热爱回忆,也能常常沉浸在回忆的温暖中。可当我们试图在回忆面前正襟危坐时,会发现原来完整的记忆是如此之少——过去吃过几次蛋糕?玩过几个玩具?喝过多少药水?支离破碎的记忆里,只剩下一些零零散散的片段,和我们过往的经历体量相比,无异于沧海一粟。是否回忆的温暖,并不在于回忆的感觉本身,而是因为真正能重现的回忆,是如此的凤毛麟角

  回忆的苍白无力,一是因为记忆力本身的局限——遗忘的力量是如此强大。“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中,被我们遗忘了。”

  另一种可能性则比较悲哀——其实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五斗米折腰,单位和家两点一线,日复一日的机械化工作……也许能借着照片回想起过去的某次旅行,也许能对着微博想到曾经发过的那次牢骚的原因,可一切都那样平淡,那样琐碎,似乎脱离了其它物件的辅助,脑海中便空空荡荡,原以为会波涛汹涌的记忆竟然都不知所踪。也许真如莫迪亚诺所写的那样: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即使在生前,也不比永不会凝结的蒸汽更有质感。”

  我到底是谁?

  不管是他人的记忆,还是自己的记忆,都是如此不可靠。当记忆消散时,“我”的身份,也不复存在。

  全书的结尾处,莫迪亚诺描述了这样的场景

  “她无缘无故地哭着,他不过想再玩一会儿……我们的生命不是和这种孩子的悲伤一样迅速地消逝在夜色中吗?”

  原来我们都习惯于自己看似“正常”的生活,而忽略了人生的虚无本质

  -4-

  “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

  从写作和文本的角度来说,《暗店街》诠释这句话的方式,是迷宫式的、环形的结构。这种结构不仅体现在叙述顺序的杂乱上,也体现在叙述视角的分裂上。章节和章节之间不存在时间的前后顺序,也没有因果的关联;有的章节是第一人称,有的是上帝视角,有的是某个配角的第三人称,有的没有视角——只有一份材料,甚至只有一行地址。

  当然,所谓“环状结构”并不仅有杂乱。相隔很远的章节之间,暗藏着各种呼应关系、对隐喻的解释、重复和类比。

  比如第二章提到的“她身上有股胡椒的香味,使我回想起什么。但究竟是什么呢? ”,第二十四章:“我闻到她身上的香水味,一股胡椒的气味”。直到第三十七章,谜底揭晓:“她身上有股胡椒的味道。”——这个反复出现的胡椒味,属于主人公的女朋友德妮丝。如果单独看前两次出现的“胡椒味”,读者会感觉莫名其妙。当前后呼应实现“闭环”时,会发现记忆从昏暗到清晰的渐变的奇妙感。

  比如第十五章:“我确信,过去在同一时刻,我经常呆在这儿窥伺,纹丝不动,不做任何动作,甚至不敢开灯。 ”和第三十七章的:“我没有开灯,伫立于窗前。 ”——这是同一个房间的同一个场景。同样的,还有两本书的重复出现。

  比如第二十六章:““我越来越不敢上街了……有些日子我太害怕了,就呆在床上……”,在第三十七章中得到了解释。

  比如第二十九章的地址“暗店街2号,罗马”,在第四十七章中重现。

  比如“AUTEUIL 54-73”这个关键地址,在第二十三、三十七、四十一章中反复出现数次。

  比如第三十六章对奥列格·德·弗雷德这个人的侧面描述,在三十七章里对应了令人扼腕的悲剧。在三十七章这个重点章节里,还可以找到对前文许多晦涩的暗示的解释,和前文轻描淡写的某些细节的悲剧发酵。

  除了结构和对应之外,迷宫这一意象还通过对环境中的细节描写被反复不断地暗示出来,比如建筑物、房间、门、街道、小径、通路等等。

  正如安·L·墨菲在后记里所言,迷宫式的结构让读者不知不觉地沉浸在了困顿、游离、奇异的氛围里,让读者在试图理解和混沌的困惑中自我拉扯,不能自拔。

  -5-

  在结构的表象之下,《暗店街》有着层层叠叠的丰富意象。

  一,确定和不确定之间的强烈反差。张力的两边,一边是精准的、确定的细节,一边是混乱的、朦胧的氛围。

  二十四章里,这样的反差尤其明显。主人公能准确地回想起楼梯扶手、墙和房门的颜色,各层电灯的式样,甚至是小叭喇狗的眼神,却想不起过去在这个场景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在他的脑海中,有的事像照片一样准确地浮现在眼前,某些人的面孔也都清晰无比,但却无法给这些面孔安上名字。他知道走过的街道和从前长得一模一样,路边的楼房、人行道的宽度都没有改变,但却认不出来。

  这种反差,同样体现在“需要重现的历史,和个体记忆缺陷之间的对抗。”

  二,悖论。后记里引用了威廉·范德沃克的话,揭示了莫迪亚诺在小说中最大的悖论,是既让那个历史时期变得晦涩,又努力想把它交代得易于理解。

  在文本上也能看出同样的悖论。既通过前后的呼应表现“序列”和“因果关系”,又通过杂乱的文本编排暗中破坏这些概念。

  三,反侦探性。当主人公开始通过蛛丝马迹寻找自己的过去时,大多数读者都像读侦探小说一样,希望最终能够知晓答案。但莫迪亚诺却试图挫败读者们寻求解答的欲望。

  换言之,《暗店街》挫败的,是读者们认为在阅读之后答案最终会呈现的习惯性欲望。答案不再是小说的重点。

  “反侦探性”的根本目的,是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它拒绝归纳推理和慰藉人心之间的必然联系,拒绝目的论的传统信仰。

  四,“后现代主义”。对于这点,后记中归纳地很完整:

  “对空白、静默,以及不在场的偏爱;拒绝所有绝对的观念;无所不在的辩证联系;在永恒现在中解析时间;仿效和戏拟的运用;偶然性的高度重要性;碎片化……”

  以上特点,只要你细心体会,在书中都能找到相应的文本。

  瑞典文学院在给莫迪亚诺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说:“他用记忆的艺术,召唤最不可把握的人类命运,揭露占领时期的生命世界。”

  读完此书,我想我已能够理解,为什么王小波对莫迪亚诺会如此的爱不释手。

  《暗店街》读后感(四):生命的时间定格

  买这本书的原因:

  第一,因为书名;

  第二,因为封面;

  第三,亚马逊上写着还剩最后一本。

  下午拿到书的第一时间就忍不住一口气读完,我把室友的老板椅推到阳台上,借着阳光慢慢地读,五月里最后的风吹着阳台外的榆树,每看三十来页就会看看蓝天,安静的读书环境以及优雅的文字体验,让我再次体会到了读书本身自在的乐趣。今天下午,我觉得自己变成了高中生。

  莫迪亚诺给生命在哪里提了一个问题,我们是生活在过去还是将来。这里没有把当下提出来,当下只是过去与将来之间一条极其细微的缝隙而已。我的答案是,人们生活在生命的大多数时间里。如果是小孩子,总是幻想着长大,因为在孩子的世界,他们更多的时间在将来,老人,则生活在过去。中年人比较痛苦,他们将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做出两难的选择。人们,至少大多数的人们,终其一生都没能够处理好,自己生活在哪里的问题。

  想起我自己小的时候,也就是我父亲更加年轻的时候,他好像说过等到有钱了,让家里人去毛里求斯度假。这样的事情,也仅限于某一次看旅游电视之际他的感叹吧,我有一个残缺的印象,估计他本人完全不记得还有这样的事情。这个1968年才脱离英国独立的小国家,拥有着令人艳羡的自然风光,没想到,却成为了这本小说里的一遇心结。人的身份在地区中受到塑造和改变,民族与自我认知变得模糊不清,在珊瑚岛之间,失忆是自我否定的最完美公式。而我自己,终究也没去过毛里求斯。

  故事里的主角,不管叫佩德罗也好,还是叫别的。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发现生命不过是沙滩上的脚印而已就足够了,风一吹就没了的东西,不要太在意。

  《暗店街》读后感(五):暗店街——一个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地方

  作为一部20世纪完成的著作,本书在当时出版时一定是具有一定的现代性,而当如今看来,却不怎么新颖。作为一部反侦探式的小说,本书看似是一个侦探类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却怎么也没有结果,让人意犹未尽。

  而在故事角度上来说,居依身为一个忘掉自己过去的人,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在别人的记忆中追寻自己的过去,总归是可笑的,可悲的,不确定的。而当这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记起你,包括自己都忘了自己的话,那么你就如未曾在这个世界活过一般。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混沌的我们,混沌的活着,混沌的来,混沌的死去。

  另,很不喜欢本书开头的第一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