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国志全本今译注》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三国志全本今译注》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2:46: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国志全本今译注》经典读后感10篇

  《三国志全本今译注》是一本由陈寿著作,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元,页数:307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国志全本今译注》读后感(一):《三国志》札记(12):读《魏志卷八:二公孙陶四张传》

  12月8日

  读毕《魏志卷八:二公孙陶四张传》。

  公孙瓒岂是能让兵将效力之统帅乎?“瓒别将有为敌所围,义不救也。其言曰:‘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力战;今不救此,后将当念在自勉。’是以袁绍始北击之时,瓒南界上别营自度守则不能自固,又知必不见救,是以或自杀其将帅,或为绍兵所破,遂令绍军径至其门。”这正是自己种下的恶果。直到这时,无计可施了,才想到让儿子出外求救,结果反中其计,最终自杀。

  公孙瓒的策略是固守城池,导致他做出如何决策的,竟然是一首童谣,“先是有童谣曰:‘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惟有此中可避世。’瓒以易当之,乃筑京固守。”裴松之慨叹道:“谣言之作,盖令瓒终始保易,无事远略。”

  公孙瓒固一世之雄也,但是,其见识、远略,只是个董卓第二。董卓当年挟天子到长安,“筑郿坞,高与长安城埒,积谷为三十年储,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而公孙瓒,政治优势并无,同时,袁绍吞其之心,可谓坚定,他在数次不利后,选择固守,“为围堑十重,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为楼其上;中堑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积谷三百万斛。瓒曰:‘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兵法,百楼不攻。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欲以此弊绍。”这样的见识,焉能不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天下大乱,群雄竞逐,对于汉天子,大家都不以为重 ,但始终都有孽子孤臣,对朝廷抱有忠贞。张杨即是其中一位。“天子之在河东,杨将兵控安邑,拜安国将军,封晋阳侯。杨欲迎天子还洛,诸将不听;杨还野王。建安元年,杨奉、董承、韩暹挟天子还旧京,粮乏。杨以粮迎道路,遂至洛阳。”只不过,张杨是个没远见的人,当此乱世,他应该拿出辅佐皇室的勇气来,但他将汉献帝送到洛阳后,却“谓诸将曰:‘天子当与天下共之,幸有公卿大臣,杨当捍外难,何事京都?’遂还野王。即拜为大司马。”这就给了曹操可趁之机。

  张鲁想称王,阎圃谏之:“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上匡天子,则为桓、文,次及窦融,不失富贵。今承制署置,势足斩断,不烦于王。愿且不称,勿为祸先。”“愿且不称,勿为祸先”,是对于政治上的一种正确判断。务虚名而遭实祸,是个大傻子。袁术就是吃了这个亏,给了其他竞争对手可以站在政治道德制高点上,攻击他的机会。

  《张鲁传》注引里,有曹操的一句慨叹,“武皇帝承凉州从事及武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一个军事将领,临战前,还是必须自己去勘测战场,对战争的把握,才会更大。不然,很容易吃亏。

  陈寿最后论曰:“陶谦昏乱而忧死,张杨授首于臣下,皆拥据州郡,曾匹夫之不若:固无可论者也。”风云际会,一些人坐上了某个位置,但是,因为才智上的不足,他们虽然叱咤一时,却不免家破身亡,想来也实在可叹。

  《三国志全本今译注》读后感(二):《三国志》札记(18):善于防身固宠的荀攸

  1月12日

  有一种厌倦感。是由生存带来的。生活上的不稳定,是不可能有好的心态,去优哉游哉地做某一件事的。只是,现在下大雨了,什么事,都不能做。耐起性子来,读书,写字吧。

  《三国志全本今译注》读后感(三):《三国志》札记:读《袁绍传》

  12月5日

  读毕《三国志 袁绍传》。觉得可记的有如下几条:

  1、袁绍攻打皇宫,“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宦者或有行善自守而犹见及,其滥如此,死者二千余人。”

  ——财注:一锅端也。自露形体,真是好笑,但不如此,如何保命?到了那时,杀红了眼,只要是无须的,就杀掉,就算有行善自守的宦官,那也来不及甄别了。但因此也扫除了东汉以来宦官当朝的恶疾。只是,宦官当朝,怎么会那么容易被消灭。皇帝一旦昏暗,这种现象,就春风吹又生了。只要皇帝需要宦官,这样的现象,就永不能免。

  2、袁绍年少时,好游侠,不应辟命。“中常侍赵忠谓黄门曰:‘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绍叔父隗闻之,责数绍曰:‘汝且破我家!’绍于是乃起,应大将军之命。”

  ——财注:“坐作声价”,一语中的。这其实就是袁绍的目的。其叔父袁隗说的,“汝且破我家”,简直是预言,袁绍得了冀州后,董卓派了使者去,但袁绍却使王匡杀之,“(董)卓闻绍得关东,乃悉诛绍宗族台服隗等。”虽然说大丈夫行事,不应该婆婆妈妈,但是,袁绍的行为,还是过于不智,不懂权变了,你必须想到,在洛阳还有不少自己的宗族呀,怎么能让他们白白送死。所以,“坐作声价”的人,不可信,不可靠,也成不了大事。

  3、董卓欲废少帝,征求意见于袁绍,袁绍不认同,“今帝虽幼冲,未有不善宣闻天下;公欲废嫡立庶,恐众不从公议也。”董卓一听,不乐意了,“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财注:裴松之认为这个文献材料,大概不是可靠的。我赞同这个看法。不过,董卓的这几句话,又很像他平时不可一世的口吻。他的失败,大概就在于他以为自己可以主宰一切。中国几千年来,有多少这样的董卓!现在,制度上领导决定一切,一把手说了算,又有多少领导,妄自尊大,缺乏素养,不讲民主,在自己的小天地中,肆意妄为,粗暴行事,以为“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决之,谁敢不从”,以压服制人,一旦有不同意见,就给穿小鞋,给脸色,甚至调走其人,这大概是想让人家看看,“尔谓领导的刀为不利乎?”

  4、董卓派执金吾胡母班去送皇帝的诏书,劝说袁绍支持自己,袁绍却让自己任命的河内太守王匡杀掉他。胡母班,是王匡的妹夫。他被投狱后,和王匡有一番对话,很精辟,很警醒。他说,“关东诸郡,虽时嫉(董)卓”,这很对,其实大家都有异心,只是,让董卓抓了先机罢了,他们名义上是举义兵,实际上和董卓没多大区别。

  5、邺城破,“是日生缚(审)配,将诣帐下,辛毗等逆以马鞭击其头,骂之曰:‘奴,汝今日真死矣!‘”

  ——财注:“逆以马鞭击其头”,真形象,写出了仇恨。骂的话,也辛辣,恨不能寝其皮也。

  6、袁绍的外甥高幹,重新反叛,因为实力不足,“独与数骑亡,上洛都尉捕斩之。”裴注引了《典论》的一个小细节,很好玩:“上洛都尉王琰,获高幹,以功封侯。其妻哭于室,以为琰富贵将更娶妾媵而夺己爱故也。”

  ——财注:古今同理,男人没赚到钱,女人嫌弃其没出息;男人赚到了钱,女人又担心留不住他的心。可悲,可叹。

  《三国志全本今译注》读后感(四):《三国志》札记: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曹爽

  1月7日

  近午夜十二点了。有些困。刚读完《曹爽传》。——晚上抽一点时间,读一点《三国志》,也是好的。胡适先生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我现在读书,也抱持这样的念头。只有到了深夜,我的一切,才能安静。这会儿,读点书,写点感受,很好。如果能够坚持下去,更好。

  曹爽缺乏功劳,为了稳固地位,谋士们就劝他攻打蜀汉。他也没做什么准备,直接就去了。徒劳无功,还导致了关中空虚。这样的人,如此行事,注定成不了气候。但往往是这样的人,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没吃过苦,没受过挫折,人生一直很顺利,结果呢,贪图享受,自以为是,缺乏应对和应变的能力。他的做事方式,是很让人侧目的。“饮食车服,拟於乘舆;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妻妾盈后庭,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为伎乐。诈作诏书,发才人五十七人送鄴台,使先帝婕妤教习为伎。擅取太乐乐器,武库禁兵。作窟室,绮疏四周,数与晏等会其中,饮酒作乐。”他的选人标准,任人唯亲,安插自己的兄弟到重要位置,排斥有经验且势力庞大的老干部,给自己树敌,同时信任的是一批喜欢浮夸的家伙,他们围在他的身旁,成为了小组织。

  《三国志全本今译注》读后感(五):《三国志》札记(17):荀彧之死和曹魏败亡的联系

  1月10日

  读《荀彧传》。

  统帅型的人物,早期的曹魏不是没有,荀彧就是其中一位。你看他审时度势,出谋划策,看人看事,都很精准,阔度。早期的曹操,因为对他言听计从,受益很大。如果他能够带兵打仗,未必输于后来的诸葛亮和司马懿。司马懿怎么成了统帅型的?就是曹魏没人了,他为帝王所信任,派出去,历练一番,搞定。如果曹操放手荀彧,他干出来的成绩,可能更大。但历史清清楚楚告诉我们,荀彧是忠于东汉朝廷的。也正是他劝告曹操,去迎驾汉献帝。这个主意,虽然让曹操得以获取丰厚的政治待遇和效益,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对东汉朝廷的忠心。他想做的,是大汉的臣子,而不是曹魏的臣子。曹操和他有过亲密共事的时光,自然是晓得他的政治态度的。这正是他后来派他到东汉朝廷去任尚书令,而不是留在身边的原因。他怎么可能放手让他去统帅将领。后来,也正是因为他反对自己称魏公,干脆在攻打孙权时,将他征到军队里,逼死了。第二年,曹操顺利当上了魏公。

  荀彧真的很聪明。他政治态度明确,又善于分析形势。董卓之乱时,他弃官回乡,跟父老乡亲们说:“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看清楚了这点,他将宗族带到了冀州,避免了兵灾。他又能识人。他意识到,袁绍“终不能成大事”,就离开他,投靠了曹操。曹操当时做个杂牌将军,叫“奋武将军”,还是袁绍封的。荀彧来投,他喜出望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让他做了司马。方北辰先生分析道:“曹操得到荀彧大为喜悦的原因,除了荀彧本人的超凡才智之外,还因为荀彧出身于当时第一流的名门大族,社会影响大,人际关系广,对曹操创业大有帮助。”这个分析,是很到位的。

  荀彧的确对曹操的创业很大帮助。可以说,曹操早期的基础,基本是在荀彧的策略下逐渐建立起来的。比如,吕布占据了兖州后,如果不是他的机警应对和坚持,曹操怕是连最后的三个城都保不住。陶谦死了,曹操想乘机袭取徐州,又是荀彧劝告他,还是先搞定吕布,因为一个稳固的根据地,才最重要。不然,就成了流兵。这样曹操才下定决心,兖州才又重新回到了曹操的手中。他不仅劝告曹操奉迎汉献帝,让曹操获得巨大的政治资本,还举荐优秀人才,让曹操有了许多智谋之士和管理社会的能人。和袁绍对峙,又是荀彧分析,“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树立了曹操的信心,而当战事不利,曹操意欲退回许时,又是他写信帮他打气,分析形势,让曹操对“坚持就是胜利”有了清醒的认识,最终打败了袁绍,得到了冀州。荀彧不仅对天下大势和各路英雄,都有着很精准的看法,并且知兵。上述他劝告曹操就是一例。而曹操准备攻伐刘表,问策于他时,他指出:“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曹操依计而行,果然,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由此可见,如果他带兵打仗的话,恐怕成绩比曹操还要大。当然,就算他在,赤壁之战,也还是逃离不了失败的命运,因为那是周瑜主动进攻的结果。

  荀彧对东汉朝廷,是忠贞不二的。他看重曹操,是因为知道他是个能干大事的人,早期时,对东汉朝廷也是颇为尊敬,他们的合作,是基于他认为曹操能够“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但当曹操野心膨胀,想进爵魏公,派董昭来探查他的态度时,他义正言辞地说:“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意思是说,我对曹公的尊敬,是希望从品德上去关心帮助他,进爵魏公的事,我觉得不能做。曹操自然是不欢喜的。但是,因为荀彧“出自东汉名门,官位高,名气大,很有影响力,他的态度如何对曹操至关重要”,无奈之下,为了能够攀向更深一层的政治高峰,曹操只好逼死了这个过去的亲密战友。

  荀彧死了,曹操进爵魏公了,可谓如愿以偿,并且过了几年,又进爵为魏王。但是,他没想到,正是因为他对东汉政权的蔑视和践踏,也深刻影响了社会风气。不再有人相信政治合法性,拳头大就意味着一切。司马懿也是名门大族,有了荀彧的前车之鉴,他们家里人,都学了乖,顺从曹操,攀附曹操,最终在曹魏里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并且,最终他和他的子孙,有样学样,篡夺了曹魏的江山。有什么因,结什么果。曹魏败亡的种子,其实从曹操逼迫荀彧自杀这件事上,已经种下了。

  《三国志全本今译注》读后感(六):《三国史》札记(11):读《陈登传》《臧洪传》

  12月7日

  读毕《陈登传》《臧洪传》。

  卷七,虽然写吕布等人,其实,刘备、袁绍的形象,在这几个人物小传中,反而有了更清晰的表现。

  比如,“布见备,甚敬之,谓备曰:‘我与卿同边地人也。布见关东起兵,欲诛董卓。布杀卓东出,关东诸将无安布者,皆欲杀布耳。’请备于帐中坐妇牀上,令妇向拜,酌酒饮食,名备为弟。备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说。”这里,两人的性格一目了然,吕布粗枝大叶,言语鲁莽,刘备外宽内忌,不动声色。你是来投奔人家的,你竟然称人家为弟,吕布吕布,你也太无心机了。

  《陈登传》,文字虽然不多,但写得文采激扬,甚是难得。通过人物对话,一方面将对话的三者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都展露出来,一方面,陈登的个性、风采,也通过他们的叙述,而立体饱满。这是很高超的艺术表达手法。

  “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闲邪?’表大笑。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这里,看得出刘备的抱负,看得出刘备的识人之明。不过,这么肆意、放纵地品评人物,似乎不太符合刘备的性格。可能是刘备想打击一下许汜的气焰。

  《臧洪传》的那封信,写得实在太好了,辛辣无比,又鞭辟入里,袁绍读了,怕不是滋味。所以陈寿全文收录了。陈琳素有文名,他代袁绍写攻伐曹操的檄文,连曹操都说好,但是,陈寿收了这封回复陈琳的信,可见其文采斐然,还不输于陈琳的。只是他长于事功,又因为过早被杀,文名没有彰显而已。

  臧洪有义,不忘旧恩。但是,未必合理。裴松之注引徐众的《三国评》,可以看出他也是持不同态度的。这段点评,很精妙:“洪,敦天下名义,救旧君之危,其恩足以感人情,义足以励薄俗。然袁亦知己亲友,致位州郡,虽非君臣,且实盟主,既受其命,义不应贰。袁、曹方睦,夹辅王室,吕布反覆无义,志在逆乱,而邈、超擅立布为州牧,其于王法,乃一罪人也。曹公讨之,袁氏弗救,未为非理也。洪本不当就袁请兵,又不当还为怨仇。为洪计者,苟力所不足,可奔他国以求赴救,若谋力未展以待事机,则宜徐更观衅,效死于超。何必誓守穷城而无变通,身死殄民,功名不立:良可哀也!”一个那么有能力的人,因为不忘旧恩,而在大局上,是非不明,一味死战,导致身死殄民,功名不立,这的确是有些可惜了。

  《三国志全本今译注》读后感(七):《三国志》札记(14):曹魏第一勇将

  1月6日

  读《曹仁传》。

  曹仁是曹魏的第一勇将,有勇有谋。可以说是宗室里征战沙场最有能力的统帅,征战袁术、陶谦、吕布、张绣、袁绍、孙权,马超,他无战不与,且都有可观的成绩。他每每于曹操危难之时出现,几次救了曹操的命,或者帮他反败为胜。

  他不仅勇猛,还有谋略。和袁绍相持官渡时,袁绍派刘备骚扰曹军后方,后方果然不稳,是曹仁出的主意,“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曹操是个善于听从正确意见的统帅,且知人善任,“遂使(仁)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袁绍原本仗着人多,分兵迂回曹军后方,但是,因为曹仁的勇略,刘备和韩荀均大败之,迫使袁绍不敢再分兵。不仅如此,曹仁还看准机会,反过来骚扰袁绍,烧掉了他的粮谷。后勤保障是战争相持阶段的关键。曹仁可以说是官渡之战的大功臣。

  搞定了袁绍,从围壶关。曹操这时候,火气还是很盛的,他说:“城拔,皆坑之。”颇有项羽的残暴之风。结果呢,是“连月不下”。这时候,又是曹仁出来出主意,“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引日久;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曹仁读不读史书,史书上没记载,不清楚,但是,曹操是读的,且很熟,曹仁的话,一定会让他想起刘邦当年攻打关中,攻打宛这个城时,南阳太守的舍人陈恢劝告刘邦的那段话:“宛,大郡之都也,连城数十,人民众,积蓄多,吏人自以为降必死,故皆坚守乘城。今足下尽日止攻,士死伤者必多;引兵去宛,宛必随足下後:足下前则失咸阳之约,後又有彊宛之患。为足下计,莫若约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与之西。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通行无所累。”(《史记•高祖本纪》)刘邦的反应是“善”,曹操的反应则是“从之”。于是,壶关和四百多年前的宛城一样,投降了。

  曹仁的勇,传中有记载。即留屯江陵后,为了救属下,其风采,不输于赵子龙。这样的风格,让我想起了新一军军长孙立人。但是,作为统帅,如此恃勇,不足取。如果失败呢?荆州岂不是要重蹈汉中的覆辙。

  《三国志全本今译注》读后感(八):《三国史》札记(9):读《袁术传》、《刘表传》

  12月6日

  读毕《袁术传》,《刘表传》。

  刘表虽然对许贡献,但他实际和袁绍更为交好。他之所以不敢直接亮出旗帜,鲜明反对曹操,自然是因为曹操手中掌握了汉献帝,他师出无名。

  但刘表并不是没有出兵。他让张绣阴袭许,说明他还是反抗曹操的,只是自己内部不算稳定,不能大举进军而已。不然,他最最起码,要派兵去支援张绣。所以,曹操在收拾了袁绍之后,下一步进军,必然就是荆州了。庆幸刘表死了,刘琮举手投降,不然,刘表的境遇将会很糟糕。因为三四面受敌。一是曹操,一是孙权,一是刘备。

  刘表和袁绍两个人真是难兄难弟。陈寿称他们:“袁绍、刘表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没能教管好子女,没能及早确立接班人,是他们的大错。而从后来的事实来看,他们的接班人,包括其他儿子,似乎都不怎样,难怪乎曹操对付他们,悠哉游哉,乃至于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之叹。

  《三国志全本今译注》读后感(九):《三国志》札记(13):为将当有怯弱时

  1月6日

  精神涣散了好长时间。还是收心回来,继续《三国志》的细读吧。

  读《夏侯渊传》。夏侯渊是名勇将,“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他也能独当一面,比如讨伐宋建,就是伟大胜利,故而曹操称赞他,“宋建造为乱逆三十馀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这是很高的评价了。曹操征讨张鲁,留下夏侯渊镇守汉中,这一是说明了曹操对他的信任,一是他的确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同时,他也有缺点,那就是勇多于谋。这个,曹操当然有了解,故一开始就常劝诫他:“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看得出,曹操对他是加以培养的。将他放在这个镇守一方的位置,就看得出。

  他的失败,说缺乏谋略,轻敌,也不对。实在是汉中的形势使然。刘备对汉中,是视为囊中之物的。曹操既然错失了攻打成都的机会,那么,汉中之失,只是迟早的问题。因为这场战役,是刘备主动发起进攻的。看得出,夏侯渊还是很顾大局,有大将之风的,刘备派兵夜烧围鹿角,他当即派张郃护东围,这个决策没有错误,刘备的用兵方向的确在东围,并且来势汹汹,这正是张郃也算久经沙场,也会“不利”的原因。他将轻兵护南围,说明南围并不严重。张郃的情况不佳,夏侯渊立即分军一半,前去援助他,这看得出,作为统帅,他并没有贪生怕死,只是,刘备志在必得,在兵力上有着优势,他也不算轻敌,因为不可能倾巢而出,总要留一半兵力守卫南围吧,只是他没有留意,中了刘备的围城打援之计,战死沙场。身为军人,也算死得其所吧,只是显得悲壮而已。

  老毛读三国,对这段历史有自己的看法,时常劝诫部下,“为将当有怯弱时”。他认为“夏侯渊把曹操的告诫不当一回事,结果全军覆没”。其实,还是有些片面。

  夏侯渊死于建安二十四年正月。汉中从此落入刘备手中。曹操虽然大举进军,但还是被刘备挡住,只好放弃。不过,从军事地理角度来说,放弃汉中,凭借秦岭采取战略守势,是曹操的明智抉择。

  夏侯渊死于蜀汉之手。但是,因为曹爽被司马懿诛杀,素来和他交好的夏侯霸,即夏侯渊之子,最终决定投靠蜀汉。除了害怕被司马懿害死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他的从妹是张飞的妻子,他们的女儿后来做了刘禅的老婆。“故渊之初亡,飞妻请而葬之。及霸入蜀,禅与相见,释之曰:‘卿父自遇害於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兒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宠。”如此看来,刘禅也并非愚昧之人,起码懂得笼络人心。

  《三国志全本今译注》读后感(十):《三国志》札记(10):《吕布传》《张邈传》

  12月6日

  读毕《吕布传》、《张邈传》。

  吕布就是一介莽夫,头脑简单,考虑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为了利益,他什么样的背亲弃义的事情,都做得出来。这样的行事,这样的思维,依附他的人,武士如何能出死力,文人只能叹息看走了眼。他没有自己的主见,被别人一说,觉得有道理,就去做了。这时,若是又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他又觉得对,又照着这种意见去做了。

  他还很听老婆的话。这换成平常人家,是好事,家庭容易和睦。但是,在军机大事上,一味听妇人之言,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曹操前来攻击,“陈宫谓布曰:‘曹公远来,势不能久。若将军以步骑出屯,为势于外,宫将馀众闭守于内,若向将军,宫引兵而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于外。不过旬日,军食必尽,击之可破。’布然之。布妻曰:‘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犹舍而来。今将军厚公台不过于曹公,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若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妻哉!’”看看,谋臣的话,他听倒是听进去了,但老婆的一番话,立即打消了他的念头。看到此处,我都恨不能替陈宫先生觉得委屈,恨不能替陈宫先生劝告吕布,阿布,舍不得娇妻,做不成好汉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