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莫雷尔的发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莫雷尔的发明读后感10篇

2018-01-07 21: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莫雷尔的发明读后感10篇

  《莫雷尔的发明》是一本由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4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莫雷尔的发明》读后感(一):你所期望永远

  我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封面上描绘的是两个太阳和两个月亮的岛,却把它当做一个玩笑,如今才发现这种精妙的对称下,包藏了我迟迟未发觉的对比、暗示和讽刺。

  一个封面大可以剧透了。

  我想“永远”这个词之所以让人觉得如此美好,与它的无法实现不无关系。即使是神,在被人们所忽视和遗忘了之后,其存在也就不再永远了吧。然而对于永远的期望和追求,却成为了不灭的话题,既无奈,又讽刺。

  当然《莫雷尔的发明》并不是这么简单的探究这个问题小说,相比我粗浅的观点作者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奉上的是一场丰盛的幻想大餐。故事讲述一个逃亡者在神秘孤岛上的无望爱情字里行间充满了与世隔绝孤独感。与以不屈的奋斗感动着我们的鲁滨逊不同(当然遇到这种孤岛求生故事不免想到鲁滨逊),故事中的“我”有着敏感纤细的心理,书中日记形式却又缺少日期的排版,更容易使人失落时间的缝隙中,仿佛跌入日记中所记录的那个世界,分不清幻象和真实

  故事的开始,“我”在记录着岛上出现的怪事之余,仍保留着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所有的生活热情——理智的人和理智的岛。至于这种理智的丧失,在这本日记形式的小说中观察主人公如何发现真相,无疑是一种阅读上的享受。时而看到主人公饶有兴趣地观察在岛上神秘的入侵者,时而与主人公一同发现岛上建筑不可思议的景象,时而感受主人公心中紧张忧郁情感起伏,同时故事的走向与虚实却又无法猜测。与科幻小说相比不乏幻想,与推理小说相比不乏诡计,与爱情小说相比不乏痴念,而《莫雷尔的发明》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与日记形式中不可捉摸的虚实边境不无关系

  在序言中博尔赫斯说道,“《莫雷尔的发明》给我们的大陆、我们的语言文学带来了新的希望”,在幻想与情节的架构上,《莫雷尔的发明》的确十分完美。带着小小的心动阅读“我”如何为所爱之人筑建花园,不免为那些羞涩和幼稚努力感动,“这是爱情的胆怯表露”。再回到那个关于永远的话题,从这本书中,又可以找到各种不同的解答。“永远”是指过去,未来,还是当下?而故事中所创造的永远,究竟不能满足人们的真正心愿,以至带了一种逃避味道

  “请注意这个毫不夸张的‘永远’。”

  《莫雷尔的发明》读后感(二):科幻小说和幻想小说

  国内对比奥伊•卡萨雷斯的译介相对较少,面对一个不甚熟悉的作者,我尽量避免在阅读文本之前撞上任何关于他的评论。封皮上的推销文案已经不能再多,封底称小说为诸多拉美知名作家共同热爱,而博尔赫斯为之作序亦可见其水平

  无疑,《莫雷尔的发明》是一部科幻小说。不过“科幻小说”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科幻”一词包涵科学和幻想两个方面。因此,根据对二者的各有侧重,科幻小说又可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两种。“硬科幻”的创作者多为理工科出身,对科学因素的解释巨细靡遗,甚至令读者信以为真。而“软科幻”中,科学因素毋宁是天马行空的幻想之佐料,作者只是在创作中恰好用到了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而其旨趣,恐怕与科学联系并不那么紧密。从这种意义上,我更愿意将《莫雷尔的发明》归入后者。

  小说的主人公“我”是一个逃亡者,也是个“十足的科盲”。作者并没有交代“我”为什么逃亡,故事开始时“我”已经逃到了这座有两种时空重叠的孤岛上,这正如梦境之中——人常常不知事情是怎么开始的(《盗梦空间》)。而此后的叙述也仿佛是在梦境之中:“我”不无夸张地藏匿、努力不被这群不速之客发现,甚至把自己泡在在山下的沼泽中监视这群不速之客;好几次险些“被发现”时,又都以各种情理之中理由搪塞过去——仿佛一旦暴露,就像坠落一般意味着梦的终结,梦因此得以继续。小说中有许多超现实风格的描述,如博物馆的浮夸格局、玻璃地面下的死鱼等等,胡里奥•科塔萨尔曾在创作谈中提到对梦境加工的写作,因此在读过一半之后我忍不住怀疑比奥伊•卡萨雷斯是不是在写这部小说之前先做了一个这样的梦呢?

  尽管小说制造的氛围犹如梦境,人物却一点也不朦胧。无论“我”置身于泥泞,还是面对心爱之人,其心理是鲜活的,这正好也是日记体的长处。主人公身陷双重时空而不自知,结果不可救药地爱上那个循环播放的世界里的女主人公;殊不知女神只是一个没有灵魂形象,于是待到幡然醒悟,便只能发出感叹:“生活在幽灵聚居的岛上是一种最难忍受的噩梦,而爱上其中的一个形象比爱上一个幽灵更糟、更惨(因为有时我们会天真地希望自己所爱的人是个幽灵)”(第102页)。而此时“我”已然走在了疯狂追星的不归路上,决定以自我的消殒换取爱情的永恒,“我用我的死陪伴着你”。遗憾的是,“我”在不久于人世之时意识到灵魂并不能实现向形象的转移,也就是说这仅仅是一场永恒的单相思罢了。

  那么人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永恒?当听觉、视觉乃至触觉、嗅觉都变得“可及可存”之时,我们就真的拥有永恒了吗?莫雷尔认识到人区别于其他物类,正在于我们具有灵魂,而接下来说道“有了感觉,也便有了灵魂(只是需要时间)”,这一点则有待商榷,至少小说的结局已予以了某种程度的否定。而在小说的开头有这么两句话:“我想我们之所以失去永生的权利,是因为我们的生死观迄今未改。我们搜肠刮肚,想方设法,企图保住我们活生生的躯体,殊不知最要紧的不是肉体而是意识。” “我”最终的选择是出于爱情的狂热,尽管意识并未能够转移到拍摄的形象之中,其实他的生死观之于人类已经是一种颠覆。因此,虽然是抱憾而终,“我”的意识却取得了另一维度的永生——追逐福斯蒂妮的“意识的天堂”。

  博尔赫斯的序言称作者“用幻觉、幻想和象征(而不是超现实的假定)谱写了一部新的、充满奇迹的《奥德赛》”。窃以为,对于那个年代而言,也许这样有一定科学基础的幻想小说为西班牙语文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而作者精致且能自圆其说的想象正是被博尔赫斯称为“完美”的重要依据。

  另:读罢小说,有一点不解:第134页中“我在最初的日记里写道”以下一段,与第6页“最初的日记”中最后一句有较大出入,不明其故;且有Osrinato rigore二词不知何意。

  有关于书籍装帧:书脊胶很薄,翻到中间容易裂开;偶数页页码居中,奇数页页码在右下角,也不知道是什么用意。

  《莫雷尔的发明》读后感(三):一个疯子大师的日记

  一开始冲着简介中,利用莫雷尔留下的发明blablabla,以为是一个超强的解密类小说。可是看过了几十页,都是一个疑似陷入疯癫的人的喃喃自语,对于环境和人物突兀而怪异的描述,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情节。知道莫雷尔在那天晚上召集众人选读自己的讲稿、披露自己的发明时,才渐渐的觉察出不同寻常之处,也渐渐地被吊起了胃口。虽然之后貌似又回到了之前支离破碎的幻想式的描述的,但随着疯子对日记的自我注解,碎片渐渐的拼了起来,虽然最后还是缺好多块,还是不能对每个细节解释的通彻,但大概的小说全局可以浮现在脑海中了。

  灵魂复制,我本来在最初的诧异之后,觉得在现代貌似也不算是什么石破天惊的创意了。但等到翻到扉页的时候,看到这是本1940年写成的,瞬间表示瞠目结舌。向大师表示敬意。

  还有,我对于内容很多不理解地方,包括引用、文风什么的,应该是对于阿根廷文化的不了解吧。

  《莫雷尔的发明》读后感(四):博尔赫斯的序言

  斯蒂文森在1882年说过,英国读者已不屑于情节小说;而英国读者则认为斯蒂文森很擅长写无情节或非情节小说。何塞•奥尔特加•伊•加塞特(在《艺术的非人性化》中,1925)也曾试图阐释斯蒂文森所说的对于小说情节的这种漠然态度。他在《艺术的非人性化》第96页上下结论说:“时至今日,令人感动的故事已经掘尽。”他继而(在第97页)又说:“小说再也不可能以情节取胜。”他还在其他地方,用大量篇幅阐述他的这一观点,他说未来的小说是“心理”小说,认为一切冒险的幻想或幻想的冒险都将是缺乏新意的和索然无味的。这种观点风行一时,至少是在1882年、1925年甚至毋庸置疑的还有1940年。然而,有人却对此大不以为然(在这些大不以为然的人中就有这位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而他们自有自己的道理。下面就让我来说说他们的理由吧。

  首先,情节小说具有严谨的内在结构(当然也免不了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对此我既不想夸张也不想淡化)。典型的“心理”小说却显得比较紊乱。俄国作家及其追随者们已经反复证明:幻想是没有止境的。因为太幸福而自尽,由于太仁慈而杀人;因为相爱而永远分离,由于友情诚实而告发朋友——凡此种种是情节小说的幻想的自由,它们尽可以抵消“心理”小说的紊乱的自由。其次,“心理”小说并没有放弃成为“现实主义”小说的企图:“心理”小说家因此避而不谈语言的假设性特征,而极力赋予了合理(极度的合混)以精确性和可信性。有些章节,譬如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某些章节,简直令人难以接受,看到那些地方,就好比回味平日里无所事事无聊。情节小说则不同,情节小说通常是作为现实的再现而不允许虚构的对象有半点马虎的。为了不拾人牙慧,不重复《金驴记》、《辛巴达航海旅行记》或《堂吉诃德》的动人故事和冒险经历,情节小说必须有新的、严谨的情节。这是就小说艺术特征而言的。此外,从经验角度看,人们都懊丧地说我们这个世纪将难以创造出动人心弦的故事,以至于谁也不敢贸然试笔,用新的故事去超越前人。的确,斯蒂文森比切斯特顿理智得多、尖锐得多、激昂得多,当然也易被人接受得多。然而,就情节而言,斯蒂文森的作品就不免相形见绌黯然失色了。同样,狄更斯尽可沉溺于他精心构置的恐怖之夜和迷宫般的心境,但在表述“不可言喻却又缠绵悱恻”的内心感触时,比类似的卡夫卡寓言要逊色得多。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说得好,巴尔扎克的“心理”描写不尽如人意。其实巴氏小说的故事情节又何尝不是如此。还有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他们都曾热衷于女扮男装的故事,而且一经他们妙笔点化,少女虽姿色不减然能以假乱真。只不过在我们看来,这早已不是什么奇迹。我并不迷信现代性,也决不厚今薄古地去断言今天同昨天或明天同今天的区别,但却坚信任何过去的时代也没能像今天这样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情节,如《拧螺丝》、《审判》、《大地上的旅行者》和这部由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创作的小说。

  侦探小说(本世纪另一种长于情节的体裁)讲的也是些令人叹服的既神秘又可信的故事。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在本书的字里行间幸运地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用幻觉、幻想和象征(而不是超现实的假定)谱写了一部新的、充满奇迹的《奥德赛》。慑于有可能以偏概全,我禁止自己对小说的情节及其充满睿智的结构和细节进行评骘。我只想说比奥伊艺术地超越了奥里杰内斯、圣阿古斯丁和路易斯•奥古斯特•布朗基思考的问题,革新了丹特•加布里耶尔•罗塞蒂用令人难忘的诗吟诵的观念

  我曾经到过此地,

  却不知何时、何如:

  我只知门外有草地,

  有馨香,

  有叹息,

  有阳光普照的海岸……

  西班牙语文学中,还少有理性的幻想作品。我们的古典作家擅长比喻和讽刺性夸张,偶尔也搞过文学游戏,但却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故事;近现代情况更糟,我所记得的只有《神秘的力量》和圣地亚哥•达波维的个别作品(可惜它们鲜为人知)。《莫雷尔的发明》(这个题目使人联想起另一个海岛发明家——古斯塔沃•莫罗)给我们的大陆、我们的语言文学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同本书作者议论了所有细节之后,我以为用完美这两个字来评价这部作品将不会过分。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陈众议译)

  《莫雷尔的发明》读后感(五):当博尔赫斯遇上卡萨雷斯

  《莫雷尔的发明》作者是被成为难得的“阿根廷天才少年”比奥伊.凯萨雷斯,而序言则是由博尔赫斯写的。这年头老版书或者以前出版过的书(未授权的变成授权的)换个名字、换个马甲、提高一下价格继续当成新引进的图书来买,是很普遍的事情。所以当看完这本小说后,才发现很多年前,花城出版社在未授权的情况下也出版过一本《莫雷尔的发明》,相较之下,古老的那一本更是一个关于卡萨雷斯的小说集,里面还有三个其他的小故事。而目前手中的这本制作更加精良的小书册子,仅有145PP的样子,仅仅只有一个故事。

  在写下一些读后感之前,对比一下博尔赫斯和卡萨雷斯的“天才少年”的经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1914-1999),阿根廷作家,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家之一。卡萨雷斯从小博览群书,7岁起开始写作,14岁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15岁出版第一部文集,此后长期笔耕不辍。他曾在大学攻读法律与哲学专业,后决定放弃学位专心写作。1932年,他与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相识,两人从此成为好友,此后曾共同创作了多部小说。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作家。 7岁时,他用英文缩写了一篇希腊神话。8岁,根据《堂吉诃德》,用西班牙文写了一篇叫做《致命的护眼罩》的故事。10岁时就在《民族报》上发表了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的译文,署名豪尔赫·博尔赫斯,其译笔成熟,竟被认为出自其父的手笔。

  另个都是属于那种少年牛逼导致长大后也不可避免地牛逼得一塌糊涂的典范。

  全书讲述了一个人在一座岛屿上的奇遇——这座岛屿是一个永远不停循环的世界,因为里面可以类似制造镜像人一样的不断的复制着过去,而过去则变成现在,而现在则有可能被复制成为将来——在这个世界中,过去、现在和将来被糅合在一起,不分彼此。毫无疑问,从这一点上来看,这是一本科幻小说,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很多文艺装B青年会很羞于承认自己看的是一部科幻小说——在经历了太多村上春树、博尔赫斯和卡夫卡们的熏陶后,他们会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部后现代的解构主义小说;如果正巧被加西亚.马尔克斯们毒害过的,会惊喜地认为这是一部南美魔幻主义的小说。公正地说,小说的内核还是很惊喜的,从而一个看科幻小说的普通读者而言,其“不断复制,使得时间和空间都限定”的科幻内核无疑是相当精彩的。看上去,这种充满某种哲学意味和深刻内涵的小说和菲利普.迪克的嗑药小说同样具有某种神秘的、哲学的、形而上的一些隐喻。对于好莱坞而言,这种看上去不那么肤浅,但是也不那么隐晦装逼的小说正是拍摄那种《太空漫游》或者《银翼杀手》、《12只猴子》之类的最好素材。文章所呈现出来的这种气质,是相当的具有slipstream范的。

  故事发生在岛屿,而在很多同样具有Slipstream的小说中,“岛屿”已经和那些关于“隔离”、“自我演化“、”社会形态“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多丽丝.莱辛的《裂缝》、威廉.戈尔丁的《蝇王》,都俨然成为了一种预定的假设——以观察人性和内心的发展,是一种观察样本。正如有的文学青年说的那样,”岛屿“已经成为了”人类内心本性的孤独“的一个带名字,已经成为了”寂寞得蛋疼“的不言自明的隐喻。

  按照这个理论和这个往哲学和审美方向的走的话,这本书无疑会被很多SB们拔高到何种高度,大家可以想象得到,把那些后现代文学解析方法运用到这本书上,无疑是一本相当成功的图书,因为里面所蕴含的字谜太多,多得估计解读文本都比原文长。

  这就是文艺青年和普通青年的区别。

  我只是一个普通青年。

  所以,如果当做科幻小说看,内核很新颖,不过表述太文青了,其叙述的方式太冗长和装那啥,故事情节的发展太过沉闷,就像某人把《变形金刚》、《盗梦空间》、《阿凡达》拍成了《春光乍泄》、《恋恋风尘》、《花样年华》;如果当成文青来看,无疑是会认为这是一部相当精彩的图书,同时会扯上卡夫卡、村上春树和博尔赫斯之类来充当例证,总之就是证明这部书是一部想象力乱飚,充满了象征意义和所谓的解构特征的一部相当优秀的小说。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部刚好合格的科幻小说而已。

  刚好合格,真的。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本小说的字体排版等很舒服,内页纸张也很舒服,行间距很大,加上点插图可以当绘本看,大概两个小时样子就能看完。

  看到那一水的打五星的童鞋们,我真的很含羞,很不好意思地打了三星,就像当年很多人像吃了药一样的把《1Q84》打五星一样,我同样很想知道这些打五星童鞋的真心读后感。当然,不排除科班出身或者如假包换的文学爱好者,确实在这部小说中看出了美好和精彩。不过某些打五星,却始终有一种“这才是文学”的气质的装逼文艺青年而言,我真的很想知道你们的优越感从何而来。

  整体而言,这是一部在科幻小说中属于小清新风格的小说,在主流文学圈中这又是一部“充满旺盛想象力”的解构主义小说,或者称为魔幻主义小说。写到这里,我依旧很佩服作者对整个故事科幻内核的设定,不过对那种紧张有些缓慢的故事情节,以及大片大片的主人公内心独白的戏份感到有些吃不消——这是一本一个点子拯救一部小说的典范。

  刘慈欣+安妮宝贝大概能写出一个什么样的科幻小说呢?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综上,如果想看看科幻在传统势力范围之外的游走形态和模样,可以看看这本小说。

  以上。

  《莫雷尔的发明》读后感(六):穿越时空爱上你

  文Shirleysays

  阿根廷作家卡萨雷斯的《莫雷尔的发明》是博尔赫斯给写的序。能让博尔赫斯写序的作家一定不普通,何况博尔赫斯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的确,卡萨雷斯是博尔赫斯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那些年他们一起做过许多事:书写、办杂志或者编故事。卡萨雷斯有没有担心过自己的才华一直被湮没在博尔赫斯的光影之中?至少这本写成于1940年的《莫雷尔的发明》,直到1990年才获得西语文学最高荣誉奖项塞万提斯奖,或多或少给我们创造了点想象空间。

  其实,卡萨雷斯也是位难得的秉承文学天赋的作家。他7岁就开始写作、14岁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15岁出版第一部文集,此后长期笔耕不辍。《莫雷尔的发明》是写一段孤岛生存的故事。如果说到孤岛求生, 我们最了解的要算英国作家丹尼福.比尔的《鲁宾逊漂流记》,可那是一部写在18世纪的日记体小说,被誉为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而本书整体小说创意早已脱掉了惯性的俗气,严格的定义上是本科幻小说。所以,在塞万提斯奖的获奖词里称其是:“通过完美的叙事结构,将现实与幻想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博尔赫斯说它是西语文学中少有的理性幻想作品。

  “像您这样一个逃亡者,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可去,不过那地方荒无人烟,是个神秘的海岛”。书中一个被判死刑的逃犯就这样被指引上了一个孤岛,岛上看不见人类,却有一座废弃的教堂和博物馆。无意间,他发现了一个坐在岩石上看日落的女人,竟然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她。暗恋的人总是想着法子追求永恒,无耐的是女人好像与一个大胡子男人纠缠不清。原来,岛上还有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女人的名字是福斯蒂妮。

  本书的篇幅仅仅是部中篇,可就是在有限的文字空间和长度里,卡萨雷斯巧妙地营造了一个看似合理的推理环境,牵引着读者的视线与主人公一起探测未知的结局。卡萨雷斯好像就有这样的本事,把一个人的独角戏写得热热闹闹。主人公对于神秘女人的爱恋与日俱增,甚至觉得失去了福斯蒂妮,死亡也成了过时的游戏。一个逃犯为爱之宣言所付出的行动让我们的心情随之起伏不定。

  随着故事情节发展,卡萨雷斯顺其自然地加入了外部幻想的成份:岛屿的天空有两个太阳和两个月亮。其实,这是卡萨雷斯为结尾抛出的一个预设装置,避免读者们专注于一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而感觉结局的突兀和失落。主人公鼓起勇气向福斯蒂妮表白,她竟然混然不知。他终于懂得了科学家莫雷尔的发明的真正意义,哦,他和她就不在同一个时空。

  当主人公感染了岛上的神秘病症,指甲和头发开始脱落、眼角膜即将坏死,不久就会离开人世时,他仍然念念不忘:谁能让我和福斯蒂妮在一起?卡萨雷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不可能的爱情故事,而我们却一直傻傻地跟着欢乐与悲伤。看来,我们还是被卡萨雷斯结结实实地涮了一次,要爱就得会穿越。

  《莫雷尔的发明》读后感(七):[“爱”与“永恒”是矛盾的 ]

  昨天,我用了半天的时间看完了卡萨雷斯的小说《莫雷尔的发明》,8万字,所谓的科幻小说,主要是因为作者是博尔赫斯的莫逆之交,而且本书由博尔赫斯作序,我想从中寻找点灵感就看了。

  整体感觉是内容不丰富,想象力也褪色不少,更像是一个短篇小说被心理描写撑成了小长篇。问题在于,我的确从书中感受到一丝异样,书中的“我”实际上并不重要,莫雷尔才是真正的主人公,博尔赫斯一语道破,这其实是爱情小说,而非科幻。简言之,“我”与“莫雷尔”共同爱上了一个女人“福斯蒂尼”,但情敌与情敌之间无法相见,情人与情人之间也无法相见,“莫雷尔”一方力图将“爱”化为“永恒”,杀人又自杀;

  “我”一方为了“爱”而殉情,毫不在乎“永恒”。

  “爱”与“永恒”是矛盾的,才是《莫雷尔的发明》的主题。

  我惊讶于作者会选择如此的方式来表达这个艰深的主题。

  《莫雷尔的发明》读后感(八):一本可以读懂爱情的卑微和永恒的好书

  在《莫雷尔的发明》这本书的序言里面,序言作者博尔赫斯引用了一段话:“时至今日,令人感动的故事已经掘尽……小说再也不可能以情节取胜。”紧接着,这位作者的好友把作者的这本书大肆夸赞了一番,他认为这本小说的字里行间幸运地解决了一个难题:用幻觉、幻想和象征谱写了一部新的、充满奇迹的《奥德赛》。

  《莫雷尔的发明》在作者卡萨雷斯的老家阿根廷确实很具吸引力,深受好评,在拉美文学中独树一帜,但是用中国人的视角来看,博尔赫斯的这番评价似乎有点言过其实了。这本书的题材确实很新颖,至少在国内很难见到,但是在故事性上好像还是欠缺一点(毕竟只有七万五千字)。这本书的故事很吸引人吗?好像也不是太吸引人;故情节曲折或者有趣吗?其实也挺平淡的;语言是不是很优美?和大多数外国文学一样,这本小说大多数篇幅都普普通通。

  那为什么还值得一看?

  之所以值得一看,或许就是其中所写的惹人深思的爱情吧:它写出了爱情的卑微,也探讨了爱情的永恒。

  人类发明了照相技术,因此可以利用照相机把人的形象保存在照片上。相应的,人类发明了收音机和录音机,因此可以传递和保存人们的声音。在发明了电视机之后,人们便可以在保存人类动态形象的同时,也保存人的声音。但是无论是照片、录音还是视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只是保存了人的某些方面的特点,而无法保存人的灵魂。

  在一个神秘的荒岛上面,一个叫做莫雷尔的人发明了一台神奇的机器,利用这台机器,通过对特定对象进行摄影,就可以保存某个人或者某些人及其生活的环境。这台机器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能够捕捉到人的灵魂,然后再将影像通过机器放出来。放出来的事物都是真实的存在,与事实无异,因此,只要机器正常运转,人就可以在拥有灵魂的情况下,获得永生。

  有一天这个神秘小岛来了一位特殊的人物,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这位主人公是一名逃犯,为了免于刑罚,他划着一条小艇,偷渡到了这座荒岛上面。他平时喜欢看看书,看看小说,这座荒岛上面有一个废弃的图书馆,这正好满足了他的一点爱好。

  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两个太阳两个月亮,并且在此之前来了一批不速之客:这些人在一起举行宴会,吃喝玩乐,他们在岛上的生活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在这些人中,一名漂亮的名叫福斯蒂尼的女郎,她经常独自一人拿着一本书,在岛上看夕阳。她引起了主人公的兴趣。主人公害怕自己被别人发现,所以躲了起来。但是他渐渐地发现,他爱上了福斯蒂尼。他经常躲在树林里面,偷偷地看她,然后给她送花,为她修建花圃,向她表白。可是福斯蒂尼一直对他视若不见。他也觉得福斯蒂尼对他来说若即若离,飘忽不定。爱情的卑微之处正在于此:你对她百般示好,照顾得无微不至,可以她却一直置若罔闻。这正是主人公的惆怅之处。

  主人公渐渐地对岛上的生活产生了怀疑,他觉得要么这些人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幻想,要么就是寄生在岛上的鬼魂,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岛上的秘密:这一切包括福斯蒂尼在内,都是莫雷尔的发明制造出影像。影像中的人物都拥有灵魂,影像中的树木、石头、动物包括蚊子苍蝇等等都是真实存在的,只要潮涨潮落带来的动力转化为电力,就可以让莫雷尔的机器永远运转下去,由此,影像中的一切也就获得了永恒。

  主人公深爱着福斯蒂尼,但是他知道,福斯蒂尼永远不可能知道他的爱,他们也永远不可能会在一起。虽然同处一个荒岛,但是两个人似乎却处于两个时空。主人公想去找福斯蒂尼,可是他又发现,只要被莫雷尔的机器摄过影,就会慢慢失去灵魂,直至死去。主人公明白,福斯蒂尼早已不在人世:

  终于,我从没有福斯蒂尼的世界中解脱出来,将不必忍受人在孤独中死去的那种没玩没了的弥留之际的恐惧和痛苦;我从没有福斯蒂尼的死亡中解脱出来……

  于是主人公开始寻求爱情永恒的方法:他紧跟在福斯蒂尼身后,并且用莫雷尔的摄像机将自己摄像和福斯蒂尼摄在一起,这样就制造出了一个他们在一起的“假象”——等有一天别的人登上这个岛的时候,会惊讶地发现岛上神奇的现象,也会发现在福斯蒂尼的身后有主人公的身影,然后误以为他们俩是幸福的一对。主人公知道动用莫雷尔的发明之后,自己会失去灵魂然后死去,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主人公找到了关于这段爱情的永恒的方法,但是这种永恒并不完整,因此他寄希望于未来。他在小说的最后吐露道:

  如果有谁——根据我的这份报告——发明一种能够使存在失而复得、离而复合的机器,我请求他:找到我和福斯蒂尼,让我进入她意识的天堂。那将是一种仁慈的举动。

  卡萨雷斯曾经说过:“我习惯于从现实的角度叙述幻想的故事。后来,我决定放弃放弃幻想,改写爱情小说,结果却依然摆脱不了幻想的侵扰。”他的这部小说正好符合他对自己写作风格的定性,它既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也是一部理想主义的作品。一方面,小说描写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人们在求爱时表现出的卑微,以及对爱情的永恒的追逐;另一方面,它借用对爱情的渴望和憧憬,表达了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切:通过科学技术,人是不是可以获得永恒?

  读完这部小说,我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主人公对福斯蒂尼的爱情仅仅凭借一面之缘,在之后短暂的时间内,主人公就愿意抛弃一切,为和福斯蒂尼获得“永恒”而丧失生命。主人公为什么这么容易就爱上她并且愿意为之付出生命呢?

  也许是因为寂寞吧,谁让他是个沦落天涯的逃犯呢。

  在爱情上,我们是不是也是一名“逃犯”?

  《莫雷尔的发明》读后感(九):居然是科幻..然是科幻..是科幻..科幻..幻

  大多数人都冲着那个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序去的。他一本正经的说,啊,这个叫做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的人很牛掰,他的这部小说结合了斯蒂文森精妙的心理描写和狄更斯严谨结构的情节描写,是一部堪称“完美”的小说。然后,本书宣传的噱头也是,博尔赫斯推崇的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你们被骗了,其实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最开始的时候,被作者写的东西弄得一头雾水,鬼知道他要写些什么?先是主人公“我”因为逃避追捕躲在一个被人认为满是瘟疫的荒岛上。这个小说就是以“我”的日记——所谓的《幸存者的自卫》或《马尔萨斯颂》为依托的。

  其实它只假借了诡异的构架,以浪漫诗意的口吻讲述着一个黑暗的爱情故事。

  上岛第二天的“我”,发现了这个无人岛有着两个太阳两个月亮,岛上本已荒废的博物馆突然传来了人群喧闹的声音,歌舞升平。“我”一边惶恐的躲避这些不速之客,一边好奇心驱使着他偷窥他们的生活。

  这时,他遇见了天使。一个头戴彩色纱巾的女人,她每天下午会坐在岩石上观看落日。本来焦躁、无助、迷茫的“我”,所以“我”的内心感到“她的出现,在我冥茫的内心点燃希望之火”。他偷偷的关注她,默默的欣赏她,把引起她的注意当做生活的全部乐趣。想所有的男人一样,他为她种花,看到别的男人跟她在一起他会感到妒忌,他恼怒她对自己的不理不睬。很明显,他爱上了她。

  但是,命运是捉弄人的。在一系列的试探之后,“我”惊觉,岛上的所有人都好似看不到自己的存在,包括心仪的福斯蒂尼。直到齿轮转到了那天,一行人中对福斯蒂尼最殷勤的莫雷尔召集了所有人宣布了一个震惊的事实——所有在岛上的人被他的机器秘密的记录并且复制了,以此达到他想要的永生。但是,遗憾的是,这样付出的代价就是他们存在于世间的肉体必将毁灭。“我”才料到,原来他所看到的他们都是幻影,本体早就在多年前死在了被日本军击沉的邮船上。在绝望、焦躁等等负面一系列情绪袭击了“我”后, “我”决定研究莫雷尔的机器。经过重重阻隔,掌握了它运行秘密的“我”一次次的尝试,终于密和的将自己输入机器,融入了这个诡异的幽灵群体。重要的是,扮演了一个与福斯蒂尼亲密无间的形象,好似从来就是那样一般。然后,像所有人一样,被复制的他也将会死去。

  在最后抉择的时刻,“我”回忆了过去的种种,祖国、救过他的人等等。但是,“铁一般的理智不断否认了这些能使我在最后关头时刻获得安宁的仁慈念头”。他的心无法化解他对作为灵魂的福斯蒂尼的爱,所以,他选择让自己也化作幻影的方式永远与她在一起,就算肉体泯灭,灵魂消亡。他默默的注视着这个跟他处于两个时空的人,无论他如何在她面前表现、殷勤、甚至咒骂,她都无法感受到“我”的存在。悲哀的不是她不爱我,而是她根本感觉不到我。所以“我”才在弥留之际以残存的念头,悲伤绝望的说着“如果有谁根据我这份报告发明一种能使存在失而复得、离而复合的机器,我要请求他,找到我和福斯蒂尼,让我进入她意识的天堂那将是一种仁慈的举动。”

  他用自己的全部换来了与爱人在一起,不,靠近或许更加贴切。

  :开始我是被封面吸引的,一直以为上边画的是一个怪物,它从海中诞生,有两只角和灯泡大的双眼,咧着斗大的嘴微笑,神秘莫测。但是,我错了,看完故事才发现这幅图只是描述了一下这个神奇的小岛,拥有两个太阳两个月亮的小岛,仅此而已。

  看完故事后我有很多疑问,觉得有些逻辑不严谨的地方。特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首先这个机器的工作性质。根据莫雷尔的笔记,这个机器可以重现人们的某个生活场景。也就是说可以再现录下人物所关联的所有事物,可是,虽然那些作为影像记录的人们感觉不到“我”的存在,可是沼泽中的动物却能感觉到他。退一步说,如果这个机器设计的只能记录人,那么之后就不会有“我”被关在墙壁一直被机器修复的房子里了。这点我一直很纠结。

  另外,文中会意,这个机器是以潮汐为能源的。它重复的是该岛一个潮汐周期的事物,作者没有讲清楚 这个“我”是在周期中的第几天复制的自己呢?如果是在中间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我”会突然出现呢?如果要从始至终的扮演这些人中的一员不是还要等下一次潮汐到来之时,他必定要经历一段漫长的黑暗时期,可是很明显,不存在这段世间,那不是很奇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