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才的基因》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天才的基因》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08 21:1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才的基因》读后感精选10篇

  《天才的基因》是一本由戴维·申克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47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12-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才的基因》读后感(一):大师之道:忘记那些令人泄气的基因吧

  人类历史中那些出类拔萃的天才人物,为何能拥有常人无法取得的成就,这个长期未解的谜团给传媒、传记作家巨大的创作空间,在他们笔下,让天赋遗传的差异成为决定个人成就决定因素,如同国际贸易领域资源禀赋论点一样,被看成是上天的恩赐。

  世俗观点看来,莫扎特之所以成为莫扎特,正如迈克·乔丹之所以成为迈克·乔丹一样,是无法复制的,好像在这些天才人物成为受精卵的那一刻起,其DNA遗传的宿命,使得其人生轨迹几乎注定。

  这种颇具诱惑性的观点,被许多精英主义的簇拥吹捧,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清华大学的一次课堂上,某教授仍然激昂的宣扬这种观点,他认为,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决定性的是因为大师拥有天才的基因遗传,并宣称遗传的优势是学术研究能力才华的主要来源

  天赋遗传决定论的流行,的确是让普通感觉沮丧的观点。实际上,它不过是一种类似种族主义划分人阶层的工具,除了用来获得某种优越感外,一无是处。不过,现代生物科学发展,在对于人类基因DNA信息的发现和研究之后,推波助澜,让这一观念披上了更加“科学”的外衣,成为许多媒体鼓吹的信条。

  实际上,《天才的基因》一书,所引用的最新研究论文和案例显示,决定人类个体成就更为重要的因素并不在于DNA遗传,环境相对于DNA遗传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它们之间对于性状的表达影响是一种交互的关系

  其作者认为,就算是智力本身,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它也并不受年龄的影响,人的大脑是能够随之环境变化改变并持续发育的。这好比一个人的体重一样,取决于个体自己锻炼饮食或者说健康情况,所以“天才不是事情的起因,而只是某些事情的结果。”

  正如国哲学家尼采所说的“伟大是一个坎坷的过程”,大多数被认为天才而且在成人后还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正是那些自幼就展开了特定领域的早期教育同时获得了高水平的指导,并通过略显强制性的反复练习以及长期几乎病态化的坚持来实现。

  对于天才现象的研究,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和他的合作者有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十年法则”。其核心观点认为,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大约10年的艰苦努力。做个简单的算术,如果在某个领域,每天能循序渐进的训练3个小时,坚持10年,大概是10000小时左右。

  10000小时观点,近年来颇受关注,有许多系列的实验支撑着,这使得对于天赋以及成就的来源开始有了反思和重新认识。正如中国文化中,许多有关的经验总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熟能生巧”等。这些正说明了一种朴素的经验观察,对于持之以恒的这一强大力量的描述,而王国维对于治学的三个境界描述,也正是传统国学人成为大师一种心理路径的反应

  关于“十年法则”,市场有著作如《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它从大脑结构和神经科学的角度阐述了成就来自于反复、高要求的刻苦训练的原因。但对于全面系统性的讨论天赋和成就成因,以及成就与遗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天才的基因》则讲得更为透彻。《天才的基因》认为成就能力是受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后产生性状表达。书中举例,通过不同DNA老鼠在不同的环境中发展出来的走迷宫能力的实验结果,阐述生活环境是造成能力差异更为重要的因素,而IQ等智力因素对于之后的成就影响微不足道

  同时,该书还对双胞胎之间DNA的相似性对于成就的影响,以及少年得志的神童为什么在成年后能力平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引经据典,案例十分精彩发人深思。实际上,所引用的研究案例,表明天赋的分布远比我们想想的广泛,然而能够激发它甚至改变、提升它的重要因素,并不来自遗传,而来自于个人努力程度这一外界刺激。

  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当我们再2008年看到牙买加的博尔特惊人的表现,DNA形成了一种有助于肌肉能力的蛋白遗传并不能解释博尔特的神勇,因为按照人口比例和基因比例,欧美应该有上百万人也拥有他这种关键蛋白。所以正如肯尼亚运动员能够在长跑项目中长期保持的巨大优势并不是基因遗传优势,而是环境使得他们从小就得到锻炼。一个流传的笑话认为,要消除肯尼亚人在长跑项目上的优势,办法就是为他们的孩子购置校车。

  对于遗传或者天赋,《天才的基因》特别强调,个人生活环境和模式可以改变基因遗传,发育遗传学证明:每个人所做的一切,包括吃的食物和抽的烟都可以改变基因遗传,在刺激性的环境中可以进行可记忆的遗传信息修补。这意味着,即便我们没有某方面的天赋,我们自己也可以把它发展出来。

  当我们在回头看,莫扎特,贝多芬,马友友,泰格伍兹类似的所有的天才故事时候人们把太多的关注放在其成名后的金钱地位和荣誉,而很少关注这些天才人物的幼年以及青少年时代对于成就那种百折不挠,永不放弃欲望,这让他们牺牲了时间,金钱,睡眠,或者更多的童年愉悦,或者说延迟了享受

  1995年,康奈尔大学3个心理学家,对于一组曾经的少年天才,但成人后来成绩平平的观察对象,在老年阶段进行访谈。结果发现,这些人最大的遗憾后悔当初没有做得更多,接受更多的训练和教育,更加顽强一点。

  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跟准确的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天赋来自于与自己较劲,做严厉的自我批评者,并能够转化负面因素为动力,通过延迟满足,克制享受的冲动方式来坚持,其实你我心里都知道,能否做到这点其实与年龄无关,而在于自制能力和耐心

  《天才的基因》对此特别对于教育给出了完善的框架,破具操作意义。作者认为,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教育,必须抱着长远和发展的眼光,因为成年的成功者,主要依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心态方法和过程,而非其他。而那些仅仅在儿童时期建立在年龄阶段上的成就,并不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自制力或者说耐性是平庸与成功最为直接的重要区别望子成龙家长们似乎应该做的就是,让孩子拥有一个梦想,并让他试图超越他人,然后永不放弃。不过,我们都知道,这势必会相当残酷

  《天才的基因》读后感(二):每个人都可以是天才

  有的时候,女儿对做一些数学题,并不复杂的一道题,人家只是拐了个弯儿变通下,她便会有些无从下手了,即使我们从旁点拨提示,她愣是想不明白过来。这个时候,我们在心底里有些凉凉地想着:孩子遗传了爸妈平常的IQ,平常的基因,数理逻辑能力相对薄弱。先天如此,孩子无错,理应原谅。

  是的,我一直都在以为,一个人的IQ聪明与否多半与生俱来,与遗传基因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然而当你读过这本书,你会大大地吃了一把惊。原来之前我们所知道的IQ、天赋与遗传基因都是天生这一认知是错的!所谓“天才”,所谓具有“优良基因”而成就伟大事业的人,决定个人成就的并非来自先天,而是来自后天环境、教育方法、个人的努力等等原因,诚如篮球飞人乔丹、音乐大师贝多芬、莫扎特……这些所谓各自领域的“天才”,他们的成功,只是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的结果。本书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证明。通过对两组新生小老鼠的实验来说明基因会影响一切,但决定作用很小。“先天后天”根本存在“独自起作用”,它们一直都在“动态交互作用”着,我们每个人都在先天后天的动态交互作用下成长着。没有谁会因为基因而注定平庸。成功与否只取决于我们为之付出的努力程度。通过对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克隆的实验,去说明即使有完全一样的基因也无法制造出一个完全一样的人来。作者通过列举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之后,紧接着使用一些励志语言鼓舞我们,“天才是训练出来的”,“良好的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至关重要”。IQ是动态的,取决于我们的努力。---学业成功的人并不是生来就比别人聪明,只是由于他们勤奋刻苦,严于律己。“天才”的成功只是他们日复一日不知疲倦,心无旁骛付出的结果。每个人都是一个生物个体,但没有谁的命运是注定的。若要开发我们的潜能,需要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施以滋养、关爱,维护,付出更多的时间……个人若想获取成功,首先自我有一种强烈的个人期望,炽热的、永不罢休的倔强与任性,一份持之以恒的坚持……

  而到后面又延伸到对孩子的教育上来。父母对孩子,绝对不能把关爱当做成功时的奖励,把冷落作为失败时的惩罚。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相信孩子能取得让自己感到由衷满意的成绩。耐性是平庸与成功之间的区别之一。培养孩子的耐性,鼓励孩子建立自制力,以宽容态度面对孩子的失败,从不放弃低估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学会迎难而上,让孩子学会从挑战中体味满足,成功的机会才会更多出现

  全书总在传递:每个人都可以是天才。天才就藏在我们的身体里面等待发掘,只要我们对某一方面足够狂热和努力、坚持,假以时日,每个人都能水到渠成地成为这一方面的天才。

  书中正文文字不多,附录却附注了大量的注释说明,这些注释说明虽然有说明章节,但没有对应正文的索引编码,使人读这些注释说明的时候感觉很突兀,甚至有一些云里雾里,不知哪儿是哪儿之感。事实上于我来看,这些没有对应索引编码的注释说明对阅读理解没有起到丝毫帮助。

  《天才的基因》读后感(三):摆脱羁绊,重塑自己

  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一鸣惊人,以平世界记录成绩斩获男子110米栏金牌,从此有了“中国飞人”的称号,中国人终于在田径赛场上扬眉吐气了,于是记者们大呼:谁说中国人不行?谁说亚洲人不行?一直以来笼罩中国乃至亚洲人头上“在田径赛场上难敌欧美选手”的阴影就此打破,刘翔用实力反驳了世人一直存在的“亚洲人在基因上就处于劣势”的固有观念。

  说起来,这种“基因主宰一切”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我们从小就受到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熏陶,DNA的遗传属性让人们自然的认为基因是代代相传不易变化的,且影响着个人能力的高低,由此便产成了“基因决定论”的固化观念,从而流传衍生出“天才论”、“天赋论”等各种说法。当一个少年或儿童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远超同龄人的能力时,我们称之为“神童”,对于爱因斯坦这样的伟大科学家、老虎“伍兹”这样的伟大运动员,我们则称之为“天才”。人们将这些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理解为上天的恩赐,反复强化巩固着“基因决定论”的观念,并以此为由让自己的平庸变得心安理得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基因并非一成不变的,“基因决定论”的观念缺乏科学依据。美国作家戴维•申克这本《天才的基因》通过科学研究向我们证明“基因决定论”是错误的,告诉我们“天赋不是一个等待取得的‘东西’,而是一个等待开发的‘过程’。大多数成就不高者,并非受困于自身的DNA,而是未能开发出自身的天赋潜能。每个人的能力都是具有较强可塑性的,即使成年后仍是如此,作者在书中列举许多实例来证明这一新的观点。棒球“天才”特德•威廉姆斯之所以能成为那个时代最具天赋的击球手,是因为他的训练强度要比常人高出许多;音乐大师莫扎特虽生在音乐世家,但他的成功却是经过魔鬼般的训练过程才最终取得的;牙买加人之所以能在短跑领域异军突起,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崇尚短跑文化的国度,有着长跑传统的肯尼亚人则将跑步视为一个人享受西方教育和拥有西方财富经济机会,他们之所以在国际大赛中屡夺桂冠并非基因遗传使然,而更应归功于他们国家长期形成的“成功催生成功”的跑步文化。

  国外的例子且不说,中国青年钢琴家郎朗的“天才”经历更能让我们信服。在一次访谈节目中,郎朗回顾了他从小学习钢琴的经历,与莫扎特类似,他的成功完全起因于父亲培养一名钢琴家的愿望,在父亲的强力驱动和精心培养下,经过超出常人数倍的强化训练,他才从默默无闻一步步走向成名,走到今天。再回到刘翔,他的每一次超越无不是无数次训练步步积累的结果。如果说刘翔的成功还不足以让人确信“亚洲人并非处于基因上的劣势”,那么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游泳小将孙杨和叶诗文以破纪录成绩四获金牌的战绩足以证实这一点。他们的成功印证了科学训练在运动比赛中的关键作用,也从侧面证明了“基因决定论”在运动领域的彻底破产。

  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天才”,所谓的“天才”也同样是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新的基因与环境交互理论不是说基因遗传不重要,而是说基因并非一成不变,他因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从而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激发出人的各种能力。我们看到许多双胞胎长大后具有迥然不同的性格特点正是因此缘故。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沉浸在以往“基因决定论”的传统观念中自艾自怜,我们没有被基因束缚,相反,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坚持来改变基因,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向着自己的梦想毅然勇敢前行。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天才的基因》不失为一本改变人类思想的著作。在科学面前,当固有的传统观念被狠狠打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新思想新生命而兴奋呢?至少,这本书改变了我胸中的格局,让我对未来充满想象……

  :这不是励志书……

  《天才的基因》读后感(四):天赋异禀的人,“我(你)”是吗?

  首先说《天才的基因》一书,外包装看起来让我想到前一段时间的畅销书《秘密》,但是内容更像是逻辑严谨的毕业论文。这不是一本励志书籍,内容平铺直叙,但称得上质量上乘。如果你喜欢小说,或者迷恋陈安之之类的激情励志,可以绕行了;如果你渴望真理,有很强的求知欲,这本书上的观点值得你参考借鉴。

  言归正题。引言独到第二页,我就想到了《天才10000小时》的理论。果不其然,虽然书名叫《天才的基因》但作者戴维.申克并不承认“基因”是决定“你”是否为“天才”的唯一必要因素。而是提出了G x E(基因x环境)模型。

  其实,最早提出“G x E”(“天才”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因素决定)模型的是中华民族。中国有一个词叫“命运”。

  何为“命”?“命”就是指出身,有的人天资聪慧,有的人天生愚拙,但是人生的起点仅仅是起点,并不能绝对的决定人生的结果。

  何为“运”?“运”指“运化”,此时此刻“你”在哪里?“你”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读到这段文字“你”的态度和观点是什么?“你”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之下?同样是销售人员,开辟新的市场,同样是连鞋子都不穿的潜在顾客。一个销售人员看到的是困难,一个销售人员看到的是商机。这就是“运”。

  也许看完这本书有人会说“我不能决定自己的初始基因,不能决定自己出生前的子宫环境,甚至不能决定1到3岁的生活环境。我错过了成为天才的最佳时机。”没错,我们生活在一个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能决定的环境下。相信牛根生,史玉柱,等人也有过同样的想法。学术是用来指导行为的,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是我们可以努力的为自己的孩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所谓“天才”无非就是在年少时期便崭露头角,即使错过了最佳时期,也并不代表我们身上的天赋不存在了。每个人的身上依然有等待开启的“天才基因”。崭露头角的时间晚一点,至少是个“人才”,总要好过一生碌碌无为吧。

  到底是“用进废退”还是“适者生存”?

  这个问题是当我读到本书第2章“其实,我们可以更聪明”的时候想到的。关于IQ测试本书提到“20世纪的平均分数是100分,1900年的相应分数是60分。由此便形成一个荒唐的结论,弗林坦言:”我们的先辈绝大多数都是弱智”。所谓的弗林效应给世界认识研究提了个醒。很显然,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并没有进化的更聪明。这其中,一定是其他的东西在起作用。”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发现一件事:我们那一届的学生平均身高明显高过上一届,而下一届的学生又高过我们,三届的年龄差在三岁之间。难道是一代人与一代人在身高基因上的差异导致的么?显然不是。举例来说,有个学生在他所在的村子里,按辈分,同龄人要叫他“爷”,按年龄来说和同龄人在一起就是哥哥弟弟。他的学习成绩没有明显的好或者不好,身高也没有明显的比同龄人高或者矮。也就是说,“你”可能是家族的第“30代”同班的同学可能是家族的70或35代。但是无论个人是第几代,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造就了某些特质类似的一批人。所以到底是“用进废退”还是“适者生存”?今天的地球环境与2000年前相比有很大差距,人类依然存在着。如果把这两千年的环境变化,压缩在一年之内发生会怎么样?要么快速进化,要么生来就刚好适应这个环境。所以,“用进废退”“物竞天择”都不是绝对的。G X E模型成立。

  “糠皮在水上漂。要看到水底,就要把糠皮拨到两边,中间能看清了,两边更看不清了。”要成功就一定要专注,专注在一点,就要舍弃很多。专注的人不多,想成为各方面的专家,最后只能是个平庸的人。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性格,态度决定习惯,又是什么决定态度?环境?基因?还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我们必须承认,不是每一个不断练习跑步的人都能成为博尔特,从小学习经济学就能超越巴菲特的可能性更小。天才是需要灵感的,就像作者戴维.申克所说“所有这些成分必须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配比融合到位。任何地方都可能出错。这一过程难以预测,没有人能够完全控制。”

  总结本书观点用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来诠释的话,就像买双色球彩票。如果说中奖就意味着“天才”,那么“基因”和“环境”就相当于“基数”和“所需选择数字的个数”(如36选7 , 36选1, 100选7, 100选1。类似这样的组合)。基因好,环境好就是2选1,依然有可能不是天才。基因不好环境不好,就相当于10000选7,中奖率极低,但是只要努力把一半的数字组合都买了(案例不一定严谨,不考虑成本收益问题)成功率也是1/2,当然运气好到爆(所有的一切以正确的配比融合到位)也可能一下就成了“天才”(比如我就听说过,有人出了车祸,醒来之后拥有了过目不忘的记忆力)。

  总之,“天才”与否不单单是“基因”决定的,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许“你”已经努力了很多年还是平庸,请继续坚持下去。“耐性是平庸与成功之间的区别之一”。你用,或不用,天赋就在哪里,不隐,不显,等待你去开发。

  好了,好了正式的书评就到这里,和大家聊会天。其实关于本书还有很多话要说,比如既然天才是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的,那我们不得不重视后天因素,提到后天因素和环境我们不得不说“蝴蝶效应”,很可能你老板的,女儿的,老公的,情人的,侄子拉肚子,就导致了你涨工资或者天赋被开启了(如果没看懂这段话建议你看一下《疯狂的石头》再百度一下“蝴蝶效应”)。所以说对于能否成为“天才”我们好像能决定很多,又好像只能决定很少。书中对如何让孩子成为“天才”给了很多已知的建议,大家不妨试试,毕竟我们对世界还处于认知大于改造的阶段。

  另外,对于近亲结婚一定会有明显的病理特征,书中没有提到。不知道是作者有意回避了,还是没有想到。有建设性想法的读者希望可以回复我一下。

  希望大家快乐阅读,阅读愉快!^_^

  《天才的基因》读后感(五):改变教育观念的书《天才的基因》

  改变教育观念的书《天才的基因》

  之前看过一本《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和这本书有点类似,不过感觉没这么震撼。一个人的人生到底是由先天决定的还是由后天决定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说先天的基因占重要地位,那么我们就应该因势利导,顺其自然的去培养,如果说后天的教育占主要地位那么就应该鼓励他们想任何一个他们喜欢的领域去前进。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科学家通过各种方法在研究,可是一直没有权威的结论,这本书也并不是最终的结果。但是这本书里面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来证实一点,那就是并没有天才的基因,即便把你克隆一下,也不再和你一样,也无法把你的才能复制出来。天才是后天教育加上环境和个人努力的结果。基因的作用和后天的教育不是一加一的关系,是相乘的关系,后天的努力可以把基因成倍的放大,和人的潜力比起来,人类基因的作用微不足道。

  作者论述了几个证明基因作用的案例,比如奥运会上牙买加人的旋风,牙买加不过是北美洲的一个小岛,人口二百多万,也就是抚顺市这么大点个地方,竟然出过好多个奥运冠军,今年的奥运冠军博尔特还有他的队友鲍威尔在奥运会前一共创造了4次百米世界纪录,这次奥运会上也破了奥运纪录。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在很多体育项目上某些地域拥有特别的优势,而且在他们的体内真的可以发现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或者特别的肌肉构成。可是牙买加人有一项生活习惯,那就是他们从小就在奔跑,每天要跑着上学,跑着回家,跑对于他们就是一种习惯,你很难说是他们基因擅长跑步,还是跑步改变了他们的肌肉结构。还有肯尼亚人的长跑也是一样,他们并不能证明基因的优势,相反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他们的生活习惯,更加密切相关。有美国人开玩笑说,怎么才能够阻止牙买加人在短跑上对美国人的优势,其实很简单,送给他们校车就可以了。

  证明基因作用最有影响的一次调查是对同卵双胞胎的调查,调查那些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的同卵双胞胎,结果发现了很多让人吃惊的结果,很多同卵双胞胎一生下来就被分别抚养,可是长大以后他们竟然喜欢看同样的电视节目,用同样品牌的商品,娶同一个名字的女人,让你不能不惊叹基因的力量。可是本书的作者发现,除了这些相同点以外,他们还有巨大的不同,其实不同要远远大于相同,所以这样的结论除了新闻效应外作用不大。不要说双胞胎,就是随机抽取一些陌生人,随机配对,只要样本数量比较大,就一定会在里面发现很多人具有相似之处。

  这本书的确是好书,不过书中的观点我并不完全同意,蔑视基因,容易让人过于相信教育,环境和个人努力的效果。又回到了白板理论上面,你学不会,是因为你父母没教育好你,是因为你主观上没努力,只要你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如果这样去要求每一个孩子那将是一场灾难。

  我觉得人并不仅仅由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个人努力来创造出来的,人和人之间在出生的时候甚至在诞生的那一刻就充满了不同,人其实是种子,每一个种子都是不一样的。不过每一个种子中都蕴含着巨大的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的成功并不是说在你出生的时候就命中注定,也没有给你特别的优势,每一个种子都可以成为最出色的。

  《天才的基因》读后感(六):人人皆有潜能

  当断断续续拖了好几天才把这本书看完的时候,说实话已经把一些当时觉得很有趣的东西忘得七七八八了,好读书而不动手记些东西,对于理解新事物往往事倍功半,不过还好,书中的很多观念其实我们已经是耳熟能详了,比如1万小时定律,还有“心态决定成就”、“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等等。以下就用一些不连续的文字,说说我对这本书的感受。

  申克在这本书中向我们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人人皆有潜能。但是,天赋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一个等待开发的过程。天才的潜能需要靠我们自己去发掘。

  申克认为,在天才的成长过程中,基因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个体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方式才是关键。只要把环境的影响加以引导,我们就可以超越我们心目中与生俱来的限制。他以小白鼠实验为例,说明基因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所能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其实是很小的,个体所处的环境以及成长方式才是关键。

  说说另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观点。申克在文中说,对自己能力有限的看法,是取得伟大成就或发挥天分的最大障碍之一。“了解你的极限,然后忘掉它”,这句话,于我心有戚戚焉。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人为设限,做事情思前想后,犹豫不决。或是仰望那些光彩夺目的人物。殊不知那些光彩夺目的成绩的背后是付出了多少汗水。要想比别人走得更远,就要比别人更刻苦,比别人花的时间更长。

  整本书内容其实不多,正文只有区区10章,看书快的同学估计一晚上就搞定了。除了正文,附录占了本书很大一部分篇幅,事实上,差不多快到一半的页数了:-) 附录这部分的内容读起来有点儿费事,不像在电脑或者ipad上用手指点点就了解上下文了。

  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推荐,不过千万不要把它当成励志类的书来读:-)

  《天才的基因》读后感(七):天才的背后

  热爱美职篮(NBA)的朋友们一定知道布雷克 格里芬这个名字,他是2009年NBA选修状元,2011年NBA年度最佳新秀奖,以及2011年NBA全明星赛扣篮大赛的冠军得主。NBA一直是黑人明星当道,特别是历年的扣篮大赛,更是黑旋风们的天下,他们在篮下闪转腾挪、奋身跃起,展示自己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湛的扣篮技艺,一直为球迷们津津乐道,但2011年的全明星赛却改变了,格里芬这位白人球员,以令镇服全场的实力,宣告自己的胜利,满场扬起的10分牌显示了球迷们的激动之情,也同时宣告白人球员同样有实力赢得冠军。

  就像在美国篮球赛场上,黑人球员永远闪耀光芒,在奥运田径赛场上,以博尔特为首的牙买加人向全世界展现傲人实力,人们在赞叹之余也会慨叹:“瞧瞧人家黑人的基因,钢钢的啊”。是啊,“基因”和“天赋”这两个词在现今社会被充分的联系在一起,人们似乎总是能总结出一个成功的音乐家背后音乐世家传承的基因,又或者总是对于运动明星的后代们寄予足够多的期望。同时,基因天赋也被籍籍无名的人们用作安慰自己的绝佳借口,告慰自己,没成功的原因只是自己没有天赋,于是放弃“毫无意义的奋斗”而认命的继续平庸。美国著名作家戴维•申克《天才的基因》一书,给了懒惰的人们敲响了警钟,用丰富的事实依据告诉我们:“天才是训练出来的”。

  戴维告诉我们,动态成长是天赋、生活模式以及所有一切美好事物的新模式,基因会影响一切,但却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起决定作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案例来证明成功的背后是无尽的努力和坚定的意志,同样基因的双胞胎可能因为环境的不同而享受截然不同的生活。如何找到开启天赋宝库的金钥匙,如何掘取世人认可的成功宝藏。戴维告诉我们,被称为音乐天才的莫扎特,从三岁起便被对音乐幼教事业狂热追捧的父亲及全家人不断地训练,而棒球天才特德 威廉姆斯的童年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对着球猛击。

  戴维还为我们提供了培养非凡成就的途径,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挑战自我权限,寻觅良师等等,都是可以操作并对迈向成功大有裨益的。此外,书中还对父母们提供了如何引领孩子迈向成功人生的四个阶梯,“相信孩子潜能无限”、“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与坚定的支持”、“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自制力”以及“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孩子的失败”是其中关键的关键。

  书中的观点很值得人深思,特别是为人父母的读者,不过我更喜欢书中的最后一段话:“我想让我的孩子有一个大大的梦想,然后永不放弃。我不能代替他们勾画未来,连试一下都不敢。但我可以将父母曾经告诉过我的东西告诉他们:任何梦想都自有其存在的价值。”是的,作为父母,我只期盼我的孩子能够毫无压力的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尽心竭力的去完成父母的梦想,发掘他自己的爱好与梦想,并陪伴他去实现,也许才是我最该做的。

  《天才的基因》读后感(八):成功靠努力与坚持

  人们幸福的生活在大地上。无论亚当夏娃造人也好,女娲捏人也好,人们形态各异的生活着。

  古时候,人们对人之间的异同是很有认同感的。韩愈在《圬者王承福传》中说,“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意思是说,当官的用心机的人,是使唤别人的人;而只知道干活的劳动者,是被别人使唤的人。封建社会里森严的等级制度桎梏了人们的思想,直到近代中国人的觉醒,才有了人人平等的概念。所谓的人人平等,也包含了个体的差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的差异,体现在种族、家庭、环境、经历、思想等等无数个方面。《天才的基因》则探讨了基因的差异对人后天的影响。成功者、天才的基因是否异于常人?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是不是因为有着优于别人的基因?

  讨论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义。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要取得成功,努力最重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激励着每一个人,给予每一个人力量,坚持下去。最终取得成功。很多人最终真的成功了。

  俞敏洪曾经在一次演讲中透露,他在北大期间每天给宿舍打热水。若干年后他成功了,他筹划了一个项目,需要他的同学们一起做。于是他向他的同学发出了邀请。几个同学商量沟通了一下,毅然答应了俞敏洪。他们告诉俞敏洪,“我们对这个项目完全不懂,我们之所以答应你,是因为你给咱们宿合打了几年的热水”。如果把这件事情也看作俞敏洪成功的环节之一,那么应该启示到我们,很多时候,看似无谓的坚持其实是有益的。知其一而知全部,俞敏洪的成功离不开坚持。

  后天的坚持固然重要,先天的基因也应正视。科学告诉我们,人脑构造不同,有的人天生对文史感兴趣,而有的人则对数字过目不忘。不能不说这是基因决定的。

  个人觉得,《天才的基因》这本书,像极了小时候我们受的教育。基因的差异是可以忽略掉的。只有坚持,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我赞同。

  《天才的基因》读后感(九):作为S类型的人,看的很累

  的人看这本书会比较累,书中的语言大多都是抽象、概念化的。真的很像在读政治概念书。

  如果你要读励志书,我看你要失望了。而这本书也不是方法书,没有过多的涉及如何才能成为天才,实践1W小时的计划。

  但是开卷还是有益的,起码作者从严谨的科学研究中,再次有力的让我们知道了基因并不是制约你成为天才的原因。

  quot;基因距离性状形成过程还差好几个阶段。如果有人被一把史密斯威森手枪打死,没有人会怪罪拉着风箱将铁矿石冶炼为生铁的那个人,尽管生铁会被冶炼成精钢,最后锻造出凶手手中的手枪。同样,基因也不是视力好坏、大腿长短、个性怡人或偏执的确切根源。尽管,基因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想说,如果书中多些这样生动的比喻,我会更容易阅读和理解。

  《天才的基因》读后感(十):做自己的天才

  天才天才,天生之才,这个词语本身就带着所拥有的一切才能乃是先天禀赋的含义。

  念书时,没有人不被灌输莫扎特四岁便会写曲,孔融六岁懂得让梨,甘罗十二岁拜相的故事,我们的脑海中慢慢因而产生了这样一个让人沮丧的结论,即天才只属于特定的人,如果生来平庸,那么便只好终生平庸了。

  虽然发展心理学早就指明,儿童的成长是遗传与环境的双向作用的结果。但我们还是更倾向于相信,存在那么一小部分人,拥有上帝的礼物。英文的礼物(gift)同时有天赋的含义,可见人们确实认为神秘的才能,源于未知的世界,是只属于少数人的财富。

  本书通过对遗传、生存环境、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并结合多位具有特殊才能的人的真实案例,用极其有说服力的方式给了上述结论以有力的回击。其论证的精细严谨,堪比学术著作。

  成功人士的传记中很多重要的事实不会告诉你,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了第一单大生意;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由高盛董事接待的。而莫扎特的传记,也很少把重点放在他那个杰出的作曲家父亲身上。

  天赋不是一个等待取得的“东西”,而是一个等待开发的“过程”。后天的培养与不懈的努力,才真正能塑造杰出。在明星球员的光环下,很少有人知道乔丹也有过平凡,但痴迷而疯狂的训练,使他不再平凡。

  天才是什么,天才是一万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的成就不存在DNA中,能否出类拔萃,能否发挥潜能,答案在于我们自己的行动与意志。认为自己没有某方面的才能,其实不过是个躲懒的借口罢了。

  真是个振奋人心的结论。

  在篇末,本书对于如果培养自己的“天才”指明了道路。比如要有激励自己向前的动力,比如要寻找优秀的导师,比如要培养良好的自制力等等。

  其中最触动笔者的一点是勇于面对失败。完美主义者都有注重细节,拒绝接受失败的特点,这导致他们不敢去面对新的挑战,只肯游曳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久而久之,发展必然受限。另一方面,还会造成行动的拖拉,并陷入恶性循环,其机制大概是——担心做不好——不肯去做——拖延时间——deadline前匆忙完成——成果不佳。而糟糕的结果会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失败的恐惧,从而在下次的行动中再次陷入上述循环。而敢于面对失败的人士,则能不断尝试,并能正确评价失败,从而不断积累经验,拓展领域,获得成功。

  读了这本书的朋友,如果您也从中获取了成功的秘密,希望您能够知行合一,做自己的天才。

  感谢出版社赠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