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知青梦》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知青梦》的读后感10篇

2022-05-13 16:32: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知青梦》的读后感10篇

  《中国知青梦》是一本由邓贤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61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知青梦》读后感(一):怎样才有资格说出青春无悔这几个字,当他们已是蹉跎岁月的代名词

  原味摘抄:

  ------------------------------------------------

  一九六六年,当横扫一切的红卫兵运动风暴乍起时,八百年古老的北京城险些被掀个底朝天:一切都是四旧,一切都变成革命对象。连公共汽车也被勒令向左行驶,红灯变成革命的信号——向前进,不许停留。天下无不大乱。

  仅仅十年之后,当年那些叱咤风云的红卫兵小将变成了另外一种人群:衣衫褴褛,面孔黝黑,精神上的优越感和睥睨一切的勇气丧失殆尽。他们与其说在天安门广场请愿和静坐,不如说在乞求一个小小的回城的权利。衣食足而革命,是革他人的命。衣食不足而革命,是为自己革命。

  知青们打着红旗上山下乡,在边疆埋葬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拓荒梦之后,就丢盔卸甲地踏上重返城市的归途。

  十年前那些热情洋溢的稚嫩面孔消失了,代之以一群群皮肤黝黑饱经沧桑的男人和女人。但是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判断,溃逃本身就等于失败。因为对知识青年来说,当他们的英雄主义内核被历史无情地阉割之后,他们就不得不在布满荆棘与炼狱之火的小路上艰难地寻找和修复自我。

  这样简单的对比与叙述明显不够惨,还有

  言谈之中,局长取出一份统计资料告诉我们:

  一九九〇年国产橡胶大量积压,主要原因是缺少价格和生产优势。进口马来橡胶,每吨价格六千元,但是我们每生产一吨橡胶,仅成本即达八千余元……

  另外由于种种地理、气候以及可以理解的历史原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知识青年种植的橡胶树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死亡。有的农场种植的橡胶树死亡率达百分之百……

  也就是说,十几万边疆知青拓荒十年的汗水和心血几乎化为乌有!他们白白抛洒十年青春,把人生最美好的岁月献给祖国的橡胶事业,但是这一切愿望并未实现。他们轰轰烈烈进行了一场违反社会和自然规律的空想乌托邦运动……

  还有那些长眠在山坡上的年轻拓荒者,他(她)们该作何感想?他(她)们的青春辉煌吗?他(她)们是成功者?失败者?无辜者?……

  ……我心中最后一束壮丽的烛光倏然熄灭。我欲哭无泪。

  --------------------------------------------------

  余华《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描写过一个气宇轩昂的红卫兵下乡后回家的悲伤对比,他们简直是最有激情的一代,他们所做的一切却没能给任何人任何回报,《普希金诗选》:“一切的痛苦都将过去,而过去了的,就会变成美好的回忆。”诗意只能是诗意,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每个活着的知青是不是都对那些长眠地下的同龄人欠了一点什么呢?我们可以因为曾经身为知青而自豪,而无悔,甚至很壮烈地炫耀于后人,但是当我们冷峻地直面共和国历史的尖锐诘问时,我们将怎样注释自己那一段并不短暂且众说纷纭的人生经历呢?

  《中国知青梦》读后感(二):我是一个00后

  我是一个00后(?),我对十年浩劫后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感兴趣,我读了这本书。

  总结一下这几天查阅资料的结果吧:

  1:那个时候的人口不是资本,不是劳动力,是负担。国家无法给这些受过教育的青年提供适合的职位。这个局面的形成是有原因的。

  2.下乡的知青有从大城市来的,也有从小城市来的。可能小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不是很大。所以当时知识青年的心态落差不能一概而论。

  3.知青里包含黑五类。与家里被批斗的家长划清阶级界限后下乡的。可能他们的待遇与普通知青不同?

  4.下乡与农民结婚后无法回城。这对某些人来说有不公的地方,也造成了某些抛弃行为的出现。

  5.那个时候的mao画像和红皮书,“接受再教育”的横幅。

  6.现在问后悔不后悔,已经实在是晚了。

  参考:

  《我的丈夫》 油画

  《小芳》 歌曲

  文字链接:

  《中国知青梦》读后感(三):我所不知道的云南

  08年去云南南部之前,也查过一些资料,不过多数是一些零星的关于少数民族、抗日战争、驼峰航线、飞虎队、西南联大等等的资料,唯独没有的便是关于知青的这一部分。读这本书的时候,唯一想起的以前读过涉及云南知青的书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那里面的生活虽然沉痛,终归还是有一抹亚热带丛林的艳丽。而这本书里写的知青遭遇,尤其是境外知青,大抵可以算是惨烈了吧。

  橄榄坝、景洪等等地方都是到过的,有些不过是云南边陲不起眼的小地方,不曾想那里居然也是发生过许多历史事件的地点。记得当时走在漫天灰尘的去往边界小村的路上时,路边的标识上确实有某某建设兵团的字样,当时也觉得诧异,因为没有背景知识,便没有太留意。

  关于这些知青的遭遇,不管是同情还是悲愤,后人很难有一个公允的立场。他们大多数人既是受害者、也是施暴者,个人境遇的复杂性很难投入到一个历史的大环境中给一个统一的语调。

  发生了什么,或许比如何看待更重要。

  当看过越来越多的书之后,我发现我是越来越沉默了,不会再轻易的评价任何事件,也不会轻易的支持或反对什么。与早年不同的是,我已经很少在道德立场和不同的观点间挣扎了,因为事情总是比你想象的更复杂,无论采取何种立场都是有盲点的,偏见是不可避免的。而现在的我,也已经不需要一个既定的立场,才能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你以为他们是因为处在特殊的时代,才会有那么特殊的人生吗?

  不是的,同样或相类似的事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在不断的上演。这其中的悲剧性也正在于此。

  现在的我,越来越喜欢看回忆录和纪实文学。这些第一手的采访记录,有时会越过采访者的局限,告诉你过去发生了什么,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喜欢《叛教者尤里安》一书的原因——它植入了太多的个人看法,让扑朔迷离的历史更加扑朔迷离,它把宏伟的历史盛入个人看法的小瓶中,既没有历史的磅礴和厚重感,也失去了小说深入内心和虚构的力量。

  《中国知青梦》读后感(四):一段尘封的历史,一场荒诞的运动

  自从买了kindle,就忍不住到处下载书籍。而这本书,最初认为是一本jin书,后来才发现各大网店都有,估计是因为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了,原来当过知青的不想再回顾那段历史,没有当过知青的,特别是80后们,已经被市场经济的潮流冲击的没有什么精力去回顾那段历史。

  知青,上山下乡,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这本书从一个知青怀孕却要走路几公里去卫生站生孩子,后来难产大出血,母子死亡这个事情说起,直到云南知青大罢工,鲁ping亲自赴云南,解决问题,最后知青们大返城结束。一场耗资300亿元人民币的运动,历经十年,终于尘埃落定。

  我无法评论这场“上山下乡”运动的优劣,是三七开还是四六开,其实都毫无意义。我只是本能地觉察到人性的进步太慢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改变了,人性却还驻足不前。

  书中有几个场景,让人回味无穷、扼腕叹息。

  1、农场干部掌握着绝对权力,有直接强bao女知青的,也有女知青主动献身的,为的就是能够尽快入dang。

  2、橡胶树只能在热带生长,知青们凭着一腔热血,把橡胶树种在了北纬25度以上,为了给树保暖,把自己的衣服裹在树上,自己却冻的瑟瑟发抖。女知青不顾身体的生理原因,强行劳作,最后昏倒。

  3、知青们大ba工时,强行冲过某座桥,桥头的士兵被要求“不准开枪”。

  4、知青们为了以后能返城,自杀的不少,还有很多只同居不结婚,把怀上的小孩流掉。

  5、知青们返城的时候,已经生下来的小孩只能送给当地的居民或者放在火车站,甚至一脚把孩子踢下车。

  6、回城的知青后来有钱了去接当年留在边区的小孩,小孩一语不发,最后只说了几个字“爹,娘,我恨你们”。

  逐渐感觉,国家耗资300亿元,搞了这场运动,结果是什么呢?是通过毁掉一代人,来换取国家的轻装上阵么?可能一切还要归根于就业问题。十年浩劫,国家经济本身就已经濒临崩溃,这个时候的人力不是资本,而是消耗,也就是说根本养活不起这么多的人。

  以前一直觉得这个地方不满意,那就自己走,走去自己满意的地方,这才是人生。最开始不理解知青们为什么不直接离开,后来逐渐明白了,在那个以单位为社会基本单元的年代,知青们如果直接离开,就算回城,那也只能是黑户,没有任何单位会接收,就算他们凭借正规的手续回城的人,很多最初几年也是无法找到工作的。市场经济没有放开,所有的东西都是计划,而知青们是不在计划之内的。

  那个年代的群情激昂,很多出身不好的人,以为离开家庭就可以摆脱家庭出身,可以凭借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尽快入团入dang,提干,可是结局很多时候是正好相反,不管他们多努力,最终的评定里面,家庭出身还是一项无法逾越的标准。

  知青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不是几个人,几十个人的问题,是几百万人的问题,中国的任何问题,都牵涉到太多方面的利益,这也正是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和魅力所在。而很多利益是无法平衡的,最后能依靠的也就只能是Ji权主义的命令和哄骗伪善性质的鼓动。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乌合之众”,当群情激昂的时候,个体是没有思考空间的。

  这场运动是否荒诞,也许身在其中的人和局外的人都无法很好的肯定或者否定。身在其中,也曾经激情澎湃,把领袖的语言深入骨髓;局外人的情绪也深受感染,同样无法理智、冷静的判断。

  合上kindle,为什么国家基本上每过十年就会出现一次震撼社会的东西。一代代的年轻人在二三十岁的时候总会做出一些群体性的东西。是社会变化太快,还是家庭的传承不够,是年轻人的适应性出现了问题,还是老一辈的人当上了领导,给予年轻人的思考还停留在当年的水平?很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