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理解媒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理解媒介》读后感10篇

2018-01-10 20: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理解媒介》读后感10篇

  《理解媒介》是一本由[加拿大] 马歇尔·麦克卢汉 / 注释点评:特伦斯•戈登(Ter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5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解媒介》读后感(一):“泰然自若地对待技术的人,才是严肃艺术家”

  《一九八四年》,这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著的长篇小说人们曾经密切注视着1984年,因为奥威尔在这本书里预言:这个时代将终结于未来独裁统治。比他更早些,有一位著名的英国小说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则在他的科幻小说《美丽世界》里表达了与奥威尔截然不同的预言:人们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繁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在《一九八四年》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

  读过麦克卢汉的人想必都会惊叹于他的先知、敏锐以及触角所及之广度。麦克卢汉,这个被称为“数字时代的行吟诗人”的人,因他的著作《机器新娘》、《谷登堡星汉璀灿》、《理解媒介》,在60年代曾引起过“思想大地震”,他曾显赫一时。80年代逝世以后却少有媒体刊登悼词,他代表着一个被遗忘的时代。但是今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他再次占据了人们的头脑,因为我们知道,他曾经的诸多预言现在一个一个变成现实

  麦克卢汉在他的“媒介即是讯息”理论中开篇即提到“我们这样的文化,长期习惯于将一切事物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物的手段。”他提出“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就像工业文明的机械技术,它曾经是最大限度增长和变革的原因,它建构出了人与机器对话的这样一种组合模式。而自动化的产生,使得技术更加完善,机器不再需要人,自动化重建了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它使人深深卷入自己工作和人际组合之中”。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指的就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长久来人们对于媒介内容的重视程度使得人们对媒介本身的性质熟视无睹。长久以来人们沉溺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新媒介产品给我们呈现的五花八门的信息,却总是忽略技术本身怎样悄无声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技术怎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011年7月,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称:中国网民超过4.5亿,手机用户近9亿,微博用户超过6000万人,社交网络用户2.35亿,超过一半的中国网民使用社交网站

  上海交大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社会舆情研究报告》指出,第三季度近半数社会热点事件在事发数小时内即被曝光。曝光媒介仍然以新媒介为主,其中网络新闻稳居第一。

  人们因为互联网,而更加孤独不安人际交往一度没有像从前那么频繁了,这是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出现时就随之诞生的问题,时至今日仍然如此。今天更是有了一种生活形态,叫做“宅”。再如社交媒体的发展普及,人人都已不再在“此处”,见朋友时你可能正在与同事调侃,上课时你可能正在与女朋友打情骂俏……大学生不再如印刷时代那样捧着书长大了,年轻人拿起ipad、手机各种工具进行电子阅读时候甚至意识不到往圣先贤们口口相传传输信息和知识,进行思想灵魂的交锋碰撞那已是遥远的梦。拿新媒体微博来说,它也仿佛使世界变得更快了,新闻不断掩盖新闻。韩寒在博文里说:“虽然有更多的丑恶曝光,但事情也过去的更快了,看报纸的时候,过一两个月我还能看见追踪报道,深度报道。那是我还初中,觉得丑恶如果被发现,都要被晒好几个月,后来十二年前上论坛时候,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事我不知道,到现在上微博,知道的更多了,但只要事不够惨,上午的事儿下午就得靠搜索才能找着。”海量的信息有时候使我们的大脑记忆是非观濒临崩溃。新媒体冲击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你变得很难辨别信息的真假。“在我们的世界里,因为能更好地觉察技术对心理形成和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对正确判定愧疚的信心正在丧失殆尽。”广州小悦悦事件,路人是真的人心冷漠还是因为环境、光线这样的客观原因并没有看见死亡边界的生命?扶老人真的是一件好事吗?有多少事情,面对它们,你可以信心十足地站出来说:错了,事情不是这样的!在泛滥的信息中,团体决策往往不能“群策群力”、“各抒己见”,相反,常常由于种种原因而随大流,从而导致“群体盲思”,个体也变得在判断信息真假的困境中导致“个体迷失”。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曾经谈及亚伯拉罕•林肯和斯蒂芬•道格拉斯之间七场著名的辩论。1854年10月16日在伊利诺伊州的皮奥里亚,道格拉斯首先发言3个小时,按照约定,他发言之后应该是林肯作答复。当轮到林肯发言的时候,他提醒听众当时已是下午5点钟,他可能需要和道格拉斯一样长的时间,而且之后,按规定道格拉斯还要继续反驳。他建议听众们先回家吃饭,然后再聚精会神地回来继续聆听4个多小时的辩论。听众们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集市里的“树墩”演讲者在当时非常流行,在伐木之后的一片树墩或类似的一块空地上,只要有演讲者,周围就会聚集起一群人听上五六个小时。

  用当今的标准来衡量,那时的听众具有超长的注意广度。而且今天电视或者新媒介文化中的人们需要一种对于视觉和听觉都没有过高要求的平白语言,那时候的演讲放到今天或许近乎天书。更何况,那样的听众,多半会被今天的我们认定为:有病吧。

  麦克卢汉提出,我们在读书识字的环境中遭遇收音机和电视机时所做的准备,并不比加纳土著人对付文字时的本领高强。文字环境把加纳土著拽出集体的部落社会,使他搁浅在个体孤立的沙滩上。我们在新鲜的电子世界中的麻木状态,与土著人卷入我们的文字和机械文化时所表现出来的麻木状态,实际上是一样的。

  柏拉图的《斐德罗篇》中,苏格拉底对斐德罗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多才多艺的埃及神明特泰和国王赛穆斯之间的一次会面。特泰向赛穆斯描述了书写的艺术,并提出应该允许埃及人分享这一福祉。他说,写字将会“让埃及人更有智慧,并能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因为写字“为记忆和智慧提供了诀窍”。赛穆斯不以为然。他提醒特泰,一项发明的价值大小,发明者本人不是最可靠的裁判,并且说:“那样会把健忘注入他们的灵魂,他们的记忆训练必将就此止步,因为他们过于依赖书面记录,不再依靠自身记忆而是依靠外部符号去想事情。”书写出来的字词“不是记忆的诀窍,而是提醒的妙法。你为自己的弟子提供的不是真正的智慧,而是智慧的伪装”。苏格拉底告诉斐德罗,只有“头脑简单之人”才会认为书面记录“胜过同样内容的见闻和回忆”。通过口头演说,“铭刻在学习者灵魂中的智慧词句”远远胜过用墨水写下的字词。在人们还基本只靠人类自身感官、视觉、口语进行信息的传播的时候,对于文字这一先进技术的严肃态度和敏锐思考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电影出现的时刻差不多也是立体派艺术形成之时。立体派用物体的各个侧面同时取代所谓的“视点”,或者说取代透视幻象的一个侧面。毕加索于1907年开始立体派风格的创作。看过毕加索的画的人们,一般都对其抽象、扭曲难以理解。毕加索的立体派风格完全摒弃了传统绘画的透视法那一套,它不试图表现画布上的第三维这一专门的幻象,而是表现各种平面的相互作用,仿如从一面棱镜的焦点去看一个单一影象的多元角度。他颠覆了传统印刷和机械技术漫长时间以来深深植入人们脑中的关于事物“同一性、连续性和序列性”的观念,把后现代的多元化提前展示给世人

  19世纪法国政治家托克维尔,是第一位深明印刷术和印刷品精义的人物,法国和美国的19世纪对他来说,仿佛一本捧在手中的书。他深谙印刷术的语法,他在很多著作中都谈到18世纪达到饱和的出版物,如何使法国实现了民族的同一性。印刷术的同一性、连续性和线条性原则,压倒了封建的、口耳相传文化的社会的纷繁复杂性。因而法国革命是由新兴的文人学士和法律人士完成的。而英国不仅有古老的习惯法的口头文化传统,还有中世纪的议会制度为它撑腰,新兴的印刷文化就很难扎根。因此,如同法国革命的路线方针而组织的英国革命就没有发生。托克维尔是精通文墨的贵族,对于印刷品和印刷技术抱有一种超脱的态度。他深知预见和控制媒介之道主要在于避免潜在的自恋昏迷状态。要始终与任何结构或媒介保持一定的距离,才可以看清原理和实质。

  所以今天,我们想在自己的文化中认清方向,而且有必要与某一种技术形式所产生的偏颇压力保持距离。

  麦克卢汉说:“只有能泰然自若地对待技术的人,才是严肃的艺术家,因为他在觉察感知的变化方面,够得上专家。”

  我们有必要记住尼尔•波兹曼和麦克卢汉,因为他们不能被他们所处的时代真正理解。

  《理解媒介》读后感(二):一些摘录及浅思

  阅读《理解媒介》正是一场体验“内爆”的旅程。想来我初次得知麦克卢汉其人竟是因为伍迪老头的电影《安妮•霍尔》,而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有关传播学的理论知识我仍是知之甚少。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尝试理解麦克卢汉的决心,尽管他“马赛克式”的诡谲文风及如同艺术家般大胆肆意的用典和批判无疑为此书的顺畅阅读平添诸多障碍

  事实上,最初令我对《理解媒介》感兴趣的正是它的标题——那是我长久以来无处安置的困惑。我说无处安置,是因为感到身边的人似乎那么坦然地接受着新技术(也即新媒介)给这世界带来的种种变化。他们积极应对,踊跃尝试;他们参与塑造着电力技术如今的风光,正如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预见的那样。而作为我,一个具有反技术倾向却也当然深受技术之利(对此我确实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感”)的人,慢慢开始察觉到自己想要后退一步看清一切的心情。这就好像身处于高速运转的时空之中,人难免遭遇希望大声喊停的时刻。“媒介的魔力在人们接触媒介的瞬间就会产生,正如旋律的魔力在旋律的头几节就会施放出来一样。”媒介的影响如此强烈,而我们确如麦克卢汉所言,常常对其熟视无睹,被其遮蔽。

  对于媒介,麦克卢汉如此定义:“不局限于与大众传播相关的媒介比如广播,媒介是人体的任何延伸(轮子是腿脚的延伸,电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也可能是社会组织和互动的形式(语言、道路、货币)。具体地说,媒介是技术派生效应,一般情况下目力难及;包含使用者和社会采用新技术形式以后所经历的心理调整和社会调整。媒介是新技术发出的‘讯息’;所以我们说,‘媒介即讯息’。”这是相当精辟凝练的概述,也是理解他全部思想的基本点。在书中,麦克卢汉对诸多媒介形态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常有十分精妙的论述。比如:

  “报纸自问世之日起,始终不趋向于书本的形式,而趋向于马赛克形式或参与的形式。”

  “游戏是人为设计和控制的情景,是群体知觉的延伸。它们容许人从惯常的模式中得到修整。就整个社会而言,游戏是一种自言自语行为。而自言自语又是一种公认的游戏形式,这种形式对自信心的增长是必不可少的。”

  “打字机对于诗人和小说家来说,很接近未来的电子音乐;就其使诗歌创作和出版中的各种职能压缩或统一来说,打字机和电子音乐是很接近的。”

  “电影与字母表和印刷文字一样,是一种富有攻击性的、威力至上的形式,它由于爆炸而侵入其他文化之中。它的爆炸力在默片中比在有声片中要大得多,因为有声片的电磁波声道已经预示着机械爆炸将被电力内爆所取代。”

  媒介(技术)作为人的延伸,往往具有替代性的生殖机能。每一种技术在造就它的人身上都可能激起新的需要和回应,从而产生新的延伸。所以应当看到,一切媒介都想要重新塑造它们所触及的一切生活形态。通过储存信息并加快信息的传输,媒介不断造成新的紧张和压力,从而深刻地变革着社会秩序。而个体应对媒介挑战方式往往充满自恋和麻木——相比于形式本身,人们更加关心媒介的“内容”;如何使用媒介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而麦克卢汉则提出“媒介即讯息”,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对于为何做出“媒介即讯息”这句断言,麦克卢汉在与他人的通信中透露的想法似乎远比在书稿中多:

  “使用者总是他所用媒介的内容。他逐渐发现媒介的潜能,从而使自己成为媒介的内容。意义是人与媒介的互动。我们逐渐集中精力审视和探索周围的媒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意义。但在生成意义的过程中,我们又给环境带来新的利弊,这些新的环境又成为新的媒介。如果说意义是我们与技术互动的过程,那么互动的投射就产生媒介的效应或讯息。由此可见,说‘媒介即讯息’是把这些阶段糅合起来的结论。”在这里,麦克卢汉强调的是动态的结构关系,“意义”这一概念的提出似乎将他对媒介的理解提升到某种新的高度,却也显得更加难以言明了。

  关于麦克卢汉和《理解媒介》,我不敢说自己读懂了多少,此书编者所言“即使思想高雅的读者也难以理解他的思想”也算是一种安慰。然而,在试图探究他浩荡文字的背后深意时,我确实尝到一种感知和思考的全新维度。我这个“麻木的技术白痴”,终于开始审视自己面对媒介的独特力量时难以抗拒的感知“关闭”,尽管“感官使我们顺应自己接受的经验模式”。而我对印刷媒介无法打破的执迷,也在麦克卢汉笔下找到了更为适当且坚定的方向:“书籍的知识垄断在新语言的挑战下能苟且偷生吗?答案是:不能。我们应该问的是:印刷媒介在哪方面能够胜过其他媒介,什么值得努力做?”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做出独立而恰当的回应,与新旧媒介带来的潜意识影响正面交锋。对此,提高对媒介形式的认识或许是可行的着手之处,而大胆又不失谨慎的感知和探索,应该是最好的方式。

  《理解媒介》读后感(三):《理解媒介》感想

  《理解媒介》感想

  一 .引入

  事实上,出于对历史的兴趣,我最早阅读的传播学著作是伊尼斯的《帝国与传播》。当我从埃及的莎草纸,古巴比伦的石板一直第三章古希腊的字母表时,尽管我列了长长的时代演进和媒介变化表,但脑子里只有一个感觉:晕。这种感觉就好像再看意识流的作品,文字像流水一样,划过我的大脑却没留下多少痕迹。而且我对西方文化的起源还停留在高中教科书里,对中东这一块更是陌生,所以除了作者告诉我的例如媒介的时间,空间观点,我难以有自己的观点,只能被动的接受。

  于是我换成伊尼斯的学生,麦克卢汉写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说实在的,这也不是本容易读的书。好几次想把书丢到一边,再换一本简单的,但刘老师的一句话启发了我,“学习一门学科,你总要攻占几座高峰,看几本很难看懂的经典书,看完这些书再看其他的,就是一览泰山小啊。” 所以我抱着它看了两个月,总算有点眉目。

  二.内容分析

  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理论几乎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一书的第一部分,即前七节论述完毕的,而后面的第二部分也就是第八到第三十三节,都是结合具体的事物来回答,即事物究竟是人的哪一个部分的延伸。

  他提到的观点由我总结如下:

  1. 媒介即讯息

  讯息可以理解为内容,在麦克卢汉看来,是媒介本身而非内容导致了我们人或者社会的变动。这一观点显然带有伊尼斯的痕迹。就像是电脑的出现,才有了我们人人都能上网聊天,购物的可能,才让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所以这归功于电脑的发展。

  如果是在高中的文综卷上这么写,老师马上会毫不留情地扣光你的分,因为你犯了技术决定论这种低级的错误,在很多人看来,决定社会发展的应该是经济基础。

  但我想说,这涉及到了一个作者看问题角度的问题。

  如果单单研究一个历史的横截面,麦克卢汉的观点就很有问题了,先不说媒介和内容谁重要,决定社会进程的绝不会是两者之一,但高中课本里机械的经济决定论我也不是很认同。

  但是无论是伊尼斯还是麦克卢汉,他们都是站在这个时代的高度回望媒介发展的长河,尤其是伊尼斯,他的《帝国与传播》研究视野更广,从有具体时间的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的阿比多斯王朝,一直到二十世纪中期,他毫无疑问是选用更宏观的视角。莎草纸的出现推动了埃及王族权利的变化,石板笨重导致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迷信灵魂与宗教,这样一看,不就理解媒介即讯息的含义了吗。

  这两种视角就好像不同的人在研究一座山,地理学家会跑到悬崖边研究岩层结构,画家会从远处来欣赏山脉的连亘起伏的线条之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各有千秋。

  2.媒介即人的延伸

  “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在《科幻世界》杂志上看到的一段小说,它讲了一个男孩有一个很强的异能,就是他身体里的筋脉血管可以和一切电路相连,由此,只要世界上有电的地方,他都能感知甚至控制。这不是对麦克卢汉这句话很贴切的比喻吗?事实上这小说里的异能凭借电脑我们也完全可以实现了,《生活大爆炸》生活在美国西部的那群技术宅男们不就通过电脑来控制一个中国宅男出租屋里灯泡的明灭吗。

  媒介,尤其是近十几年普及的电脑,对我们人的延伸可谓是方方面面的,而且,一种媒介出现或许还能拓宽另一种媒介延伸的范围,像物流网的出现,对于电商行业可谓是如虎添翼。而且我观察到,现在的媒介越来越有综合化拓展的趋势,它不再是单一的仅仅拓展人的某一功能,而是多种感知,先不说电脑手机,就说现在的闹钟,既可以照明,又可以放音乐,还可以夜光,还能记秒表,还能当备忘录,功能太多了。

  麦克卢汉指出,在部落时期,人是完整的,这个完整指的是人的各种感官能力都同样发达,人既会砍柴又会做饭还能打猎织衣服等等简直全能,但是随着纸张的出现,人们强调视觉,同时机械时代来临,人被不断得切割,分裂,变得不再完整,人们常常是学习专门的技能,寻找专门的工作,专业化水平提高,但是人却不再完整。好在随着电力时代的到来人又变得完整了,人们需要跨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都是很好的例子。今年这一届的高三学生是浙江省首届文理不分的实验对象,听我妹妹说,她们所有课程都要学习,不像我们高二就可以扔掉好几门课,相信这样培养出来的人都会很好很强大吧,而我们16届的毕业生就要成为全浙江最后一届机械时代不完整的,破碎的,被切割的文理不分科的学生了。(幸灾乐祸)

  3 “部落化 — 非部落化 — 重新部落化“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麦克卢汉在书中写道,在文字还没产生前的口语时期,人们依赖听觉来参与部落生活,它要求人们的感官卷入程度较深,也就形成了高参与度,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凝聚。但随着低清晰度的文字的出现,有了一种专业化和分离的倾向,同样也形成了隐私观念,出现了个人主义。但随着电力的出现,其瞬时性和联系性的特点,使世界又重新变回了一个更小的部落,即地球村。

  使用的主要感官不同竟然还会造成使用者心里的变化,麦克卢汉的这一观点让人不禁眼前一亮,这样想,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通文墨,以视觉为主,所以就常常清高孤傲,常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隐居山林,而武将草莽,能打仗,多用触觉,所以为人爽利直接,但也冲动能闯祸。

  部落化的人团结,非部落化的人疏远,可见每个人的性格选择都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因为我们像生活在水里的鱼,周身都被时代的暗流包围推动,自以为自由自在,却始终被拘束在海水之中。就像热水袋,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的发明,连我一个文科生都可以想得出来,一块防水布,里面就一个加热装置,多简单的构造啊,但是当年我还用着灌热水的热水袋时,这种想法就仿佛和我隔着厚墙,从未想过。

  我觉得麦克卢汉像一个先知,他生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北美洲,电视刚普及,唱机电报还未退出历史舞台,电脑刚开始使用,他就已经发现了电力对缩小世界,重新凝聚世界的惊人力量,实在是具有预见性。地球村这个概念在我们今天算是家喻户晓,是互联网作用的贴切概括 。我觉得麦克卢汉没有活到今天这事太可惜了,否则这本书一定会补充新的章节,像“计算机:无所不能的大脑”,“智能终端:囚禁人类的监狱”,”虚拟现实:梦想的真实“(我编的),一定会有更多惊世骇俗的观点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4.冷媒介与热媒介

  麦克卢汉在本书中并没有对“冷”,“热”有极为清晰的定义。他只说:“热媒介要求参与度低,冷媒介要求参与度高,要求接收者完成的清晰度多,热媒介具有排斥性,冷媒介具有包容性。

  说实在的,这是本书中最然我迷糊的内容,“冷”,“热”既非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对事物的参与度。报纸、图片、绘画等印刷品是热媒介,电影广播是热媒介,结果电话、电视、漫画却是冷媒介,座谈,足球是冷媒介,演讲,棒球怎么又变成热媒介了呢?

  于是我去知乎里搜了搜,看看其他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通过网友们各自的理解,我明白了媒介发展的时代性,麦克卢汉那个时代使用的媒介和我们今天有很大的差距,电视只是个装在木箱子里的笨重的大家伙,电影却通过拷贝有着和我们今天电视相同的地位,棒球比赛还没有没落,是美国的国球,在美国随处可见,报纸依然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方式,所以我想,这“冷”,“热”与“新”和“旧”有没有什么联系,因为冷媒介都是新事物,热媒介都是旧事物,或者说该这样理解,是不是一个事物由新到旧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冷到热的过程,人们的参与度不断提升呢,其实也暗含了一个民主化的过程。

  三.阅读体验(文风)及作者评价

  读麦克卢汉的书是一次很新奇的体验,就像看专业摄影展,我边看边感叹,原来还可以这么拍,这个角度真不错………

  书的第二章从口语词到自动化的具体事物分析中所列举的事物是和我们这个时代很接近的,甚至说我们现在还在频繁使用的,按理说这些被我们所熟知的事物应该没什么好说的了,但是麦克卢汉总能找到新的角度理解它,就好像我拍学校里的图书馆建筑,总习惯站在图书馆正大门,中规中矩地拍,而他就会趴在操场上,把红色跑道也一块儿拍进去。让你感叹,哇这真的是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吗。

  他对“照片:没有围墙的妓院”的理解让我印像深刻, 因为最近我们摄影课在练习商业摄影,而我的拍摄对象是一块全麦面包,每次老师对我的作品评价时,总会说,“要拍出让你觉得很饿的感觉。”所以商业摄影和妓院,其本质都是诱惑,都在勾起我们的欲望。

  不过说来真是一把辛酸泪,我先读伊尼斯的书,全书是历史进程的发展,很权威的罗列了一条媒介发展的线索,我是怀着敬仰的心情看的,然后挑不出一点毛病,内容看得懂,但记不住。没想到麦克卢汉的书更晦涩,全书读下来,我能理解个五成左右,

  但谁想到阅读麦克卢汉的书会比他老师写得还要晦涩,他的书里,有像波德莱尔和叶芝这样的诗人,福柯这样的哲学家也有布尔斯廷这样的历史学家,还有各种影评人,发明家………阅读他的书的我就像一个屁颠的跟在他身后的小孩,看着他旁征博引,在各学科间挥洒自如,而我则似懂非懂,总是借助手机百科,才能稍许了解。后来我知道了麦克卢汉一生拿了5个学位,完成了几次重大的学术转向:工科——文学——哲学——文学批评——社会批评——大众文化研究——媒介研究,他就是一个杂家啊,难怪他总是强调要做一个完整的人,全面发展,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大家,背后有着如山般高的书籍作为支撑。我发现传播学很多大牛也都是跨领域的人才,伊尼斯就是一个历史学,经济学,传播学家,他们的大脑里都可以装的下一个图书馆。

  我在阅读中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对西方文化了解的匮乏,西方历史就停留在高中教科书,诗人就见过名字,“巴浮塔”等西方耳熟能详的圣经典故闻所未闻,哲学家们更是一无所知,此时的我对麦克卢汉是怀着崇敬的,部分是来源于我的无知,我的无从比较,无从反驳。我在这也不立誓了,就落实到行动吧,至少等毕业了再看这本书,再写一份读书笔记,会和现在不一样,会理解的更深,这也算不辜负我的大学四年时光了。

  《理解媒介》读后感(四):技术时代的预言书

  摘自《科学时报》 作者:徐彦良

  说起技术决定论,恐怕你的脑海里首先会浮现美剧《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那样的形象,然而,作为享负盛名的“技术决定论者”的麦克卢汉将会完全颠覆你的刻板印象。他的作品难以理解并非因为里面满是高深的技术和专有名词,相反,那是因为他太富有“文艺青年”的气息,思想天马行空,表述晦涩难懂。所以与其说他是个科学怪才,不如说是后现代的巫师。

  因为地球村的预言最终成真,麦克卢汉从身后淹没无名,旋即被奉为技术时代的预言家、先知,他的那本代表作《理解媒介》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预言书。

  《理解媒介》被认为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重要思想著作之一”。麦克卢汉将传播媒介作为主要动因,以异乎寻常的方式解释历史。他认为,媒介是塑造历史和社会的隐蔽力量,常常被人忽视;媒介的“讯息”在于其如何“扭曲”现存的社会秩序;由于忽视媒介,我们常常对其熟视无睹,被其遮蔽,这是“书面文化”或西方式感知能力的失败。《理解媒介》首次出版于1964年,麦克卢汉借以登上世界舞台,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理解媒介》多有不符合学术规范之处,没有严整的逻辑结构,没有注释参考文献,大量使用暗喻一类的表述,与其说它像学术著作,不如说它更像一本预言书。人们对预言的判断往往简单地根据事情是否真的发生,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暧昧”的。有人认为预言所说的确实发生了,有人认为只是巧合,也有人认为预言所说的根本不是实际发生的事情。那些著名的预言是含混的,富含意象,这给了阐释者广阔的发挥空间,而且这些预言中也确实有富有预见性之处,但仅仅是把握到某种发展的趋势,而非确切地从现象推导出事物确切的发展轨迹。地球村这个预言本身的价值并不如看上去那么大,因为麦克卢汉并无预测到当下的时空距离是如何被缩短,这并非无关紧要的。

  从麦克卢汉身上不难看出那些鲜明的后现代特征碎片化、大量暗喻、非线性思维,但并不是说,他预告了后现代的来临,他的出现更像是一个标志,只是当时人们被没有意识到其意义,到了后现代已大行其道的今天,却把麦克卢汉重新推上神坛。虽然麦克卢汉不无被神化之处,但他的学说还是富有启发性,即便受他启发的后学不无过度阐释之处,但不得不说麦克卢汉确实有些天才般的敏感,捕捉到了技术对世界时间空间差异的缩短、媒介与信息的关系,媒介与人的关系等富有价值的问题,只是他没有深挖出背后更为巨大的宝藏。

  《理解媒介》读后感(五):关于老麦《理解媒介》第一部的读书笔记

  第一部

  刚刚浏览过老麦《理解媒介》的第一部,脑子有些乱,因此有必要就单章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当然,说是回顾,也只是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章节的内容简单梳理一遍,以防第二次阅读时找不到方向。

  另外,希望对老麦的思想有研究的前辈能够不吝赐教,有不妥之处还望狠狠指正。

  一、媒介即讯息

  首先要明确“媒介”这个概念的范围,世上一切事物都可以是媒介,或有成为媒介的潜质。我们在观察媒介时,关注点往往局限于媒介的“内容”,然而媒介的“内容”并不能概括媒介,“内容”本身也是另一种媒介。媒介的本质——“讯息”要高于“内容”,“讯息”应该对社会结构有着强烈的刺激作用,甚至能够肢解和重构现实。

  老麦举了“电”这个例子来阐述媒介,因为“电”是没有“内容”的媒介,它的直接影响就在于对社会的改造作用,而这种作用就是媒介的本质属性,即“讯息”。而像“电视”这种媒介,它给人的直观印象即是由其传递出的“内容”,然而“电视”的本质却并非如此,它传达给我们的“讯息”,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

  二、热媒介和冷媒介

  在这一章,老麦将媒介的形态分为“热媒介”和“冷媒介”。老麦说,收音机是热媒介,电话是冷媒介,照片是热媒介,卡通画是冷媒介。“热媒介”应该具有高清晰度,留给受众的参与空间小,而“冷媒介”应该具有低清晰度,留给受众的参与空间大。“热媒介”收音机传达给受众的信息量足够丰富,所以受众参与的空间也就相对较小,电话传达给受众的信息量较为单一(因为仅仅局限在两人之间的讨论),因此它就是冷媒介。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划分,确实对我们观察媒介的本质及其影响具有很大的助益。

  三、过热媒介的逆转

  要理解“过热媒介的逆转”,首先就要了解“断裂界限的概念。“断裂界限”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热媒介”清晰度的上限。首先当一种热媒介的清晰度过高,以至于突破了“断裂界限”之后,人们对它的关注和期望就会转嫁到与其相对的其他媒介形态上去。比如,电影这种动态的艺术表现手法,随着电影叙事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不断丰富,使其留给受众的参与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人们在探讨艺术时,就会更多地倾向于去关注绘画一类的静态艺术作品,也就是“冷媒介”。又如,当城市这一热媒介无止尽地扩展其边界,使得城市人的生存空间越发狭小,从而城市人对农村田园这一冷媒介的向往不断滋生,并成群结队地向农村迁移。

  四、小玩意爱好者:麻木性自恋(难懂)

  老麦说“自我截除不容许自我认知”。所谓“自我截除”,即是人将自己的一部分感官和中枢神经截除,代之以媒介来实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任何延伸都属于“自我截除”。“自我截除”的根本目的在于自我保护,人在面临环境刺激下会主动选择将自己的一部分压力释放出去。此外,人的“自我截除”也表现在动用技术手段来代替人类行为的身体机能上的延伸。人类已经成了技术的“伺服系统”。因此,人类的选择只有麻木地信任技术,将自我的命运托付给延伸于体外的媒介。

  五、杂交能量:危险的关系

  这一章的内容算是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容易的。媒介杂交在当前媒介生态内是普遍存在的情况,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媒介相互融合,以迸发出超越单一媒介形态的更大的能量和更广泛影响。电力和光的杂交,促使“电光”产生,电光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整个社会结构;诗人通过收音机朗诵诗歌,诗与收音机这两种媒介的杂交,促进了诗歌的传播,帮助人们更好地接触和理解诗歌。而具体到当下,互联网技术与媒体的杂交,促使自媒体产生,拉开了Web2.0的序幕,这同样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态。媒介杂交带来的能量,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六、作为转换器的媒介

  一切技术都是媒介从一种形态过渡到另一种形态的转换器。而媒介的这种形态上的过渡,往往是向着好的趋势。因此,技术对媒介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技术毫无疑问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对事物的普遍认识。这种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们的精神和意志向着趋同的方向发展。老麦在这一章中乐观地展望了未来由技术主导的电子世界的图景,在那里,自然世界和电子世界的界限将不复存在,科技是万能的,而人类通过媒介,这一自我的延伸,将更加了解世界和自我的本质。老麦还指出,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其终归是人类意识的延伸,它在人类手中失控的情况,似乎并不容易实现。就像车轮的转动一定依赖于我们腿脚的运动一样,技术也要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技术的发展能够为人类社会制定理性的行为标准、统一的意识规范,并最终帮助人类摆脱对技术麻木的状态。

  七、挑战与崩溃:创造力的报复(信息量超大……)

  上一章对技术发展不吝赞美之词的老麦在这里忽然把脸一转,开始数落起技术发展的种种不是。他认为,“新技术的形态关闭了判断和感知的大门”。与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相伴的是人类的麻木状态,在新技术面前,产生强烈的“自恋式”的幻觉。新技术的产生就像对人类社会进行一次手术,它的影响并不发生于手术的创口处,而在于手术之外,身体的其他器官,也就是“广播冲击视觉,照片冲击听觉”。老麦还在这里为艺术家辩护,他认为,技术对社会造成的深刻影响并不会为创造技术和享用技术的人发觉,而艺术家则能站在理性的旁观者立场,全面地审视技术为社会带来的新变化。“专门化的任务总是看不见社会良心的作用”,而艺术家在这里就是“社会良心”。“任何新技术最明显的感知‘关闭’或心理影响,正是人对它的需求。”新技术的产生,往往伴之以人们对一种新事物的难以克服的需求。如电视、汽车的诞生,都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但在它们产生之前,人类对其的需求却自然而然地被其他技术所取代。此外,技术带来的人类的细化分工,不可避免地使人类成为技术的奴隶,而缺少专门技术的非奴隶,则被排挤在主流社会场域之外。

  “机械化工业的专业分工和市场组织给西方人提出的挑战,是单一裂面的制造业的挑战,是每次一丁点地对付一切事物和一切操作过程的挑战。”“它渗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非常成功地膨胀了。”

  《理解媒介》读后感(六):理解麦克卢汉

  在大众传播研究史中,麦克卢汉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他奇思妙想般的学术理论和晦涩难懂的文字风格使得学术界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2011年,恰逢麦克卢汉百年诞辰,全世界又掀起了一波麦克卢汉热,《理解媒介》的中译本也再次出版。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20世纪最重要的媒介思想家之一。早年求学于加拿大曼尼托马大学,之后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后在美国和加拿大任教,教授英语、文学及传播理论。著有《机器新娘》(1951年)和《理解媒介》(1964年)。

  《理解媒介》是麦克卢汉最重要的著作,其中集中而详实地记录了麦克卢汉的大部分学术观点。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板块是理论篇,用7章的内容讲述了“媒介即讯息”、“热媒介与冷媒介”等理论;第二板块是应用篇,不惜笔墨地详细介绍了从古至今的26种媒介。麦克卢汉把目光投向媒介本身对文化的影响,并放弃逻辑推理式的话语,采用一种类比的修辞进行探索。这些篇章各自独立,篇章之间的顺序并无逻辑联系,但是主题相互参照、相互勾连,犹如一幅“马赛克拼图”,这体现了麦克卢汉写作的一贯特点。读者可以从任何一篇开始读起,丝毫不会影响对麦克卢汉观点的理解,当然如果你无法理解其中一篇的内容,也不必奢望从其他篇章中获得答案。 麦克卢汉说:“我不解释,我只是探索。”简单地说,就是摒弃实证主义的和讲求逻辑分析的表达方式,采用文学的联想的表达,把在常识上缺乏直接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从中归纳出被人忽视的模式和规律。

  正是因为麦克卢汉新颖而又晦涩的学术观点和与实证主义背道而驰的研究方法,使得《理解媒介》在1964年出版后,在西方乃至全世界人文学科领域引起强烈震撼,世人对于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别若天壤。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兴起,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加速使人赫然顿悟:原来麦克卢汉是对的。“地球村”和其他麦克卢汉的学术观点,60年代晦涩难懂,现在却一目了然,全世界又掀起了一波“麦克卢汉热”。时隔多年,麦克卢汉的学术观点仍然令我们惊叹。

  在传播研究中,关于“媒介”这个概念,有四种差异较大的用法,其一是指某种技术的形态,如电报、电视机、互联网等设备,尤其侧重技术层面上意义;其二是指媒介中传递的信息,这是由于我们平时的语言习惯,使得我们常常用媒介来代替媒介中传递的信息,比如我们常说“电视的影响”,其实是说电视节目内容的影响,而不是电视机这个设备的影响;其三是指从事信息传播的专业组织,如广播台、电视台等媒介组织和工作人员。

  而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所讨论的媒介,则是指“信息在某种载体上呈现出的特殊格式”。 它既不是载体所承载的信息,也不是承载信息的硬件载体,而是载体承载信息的方式,是一种媒介技术的形态。

  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麦克卢汉主要阐述了三个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以及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

  (一)媒介即讯息

  一般人认为媒介只是信息的载体,是静态的、消极的、空洞的。但麦克卢汉则反驳道:大众媒介对信息、内容和知识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媒介不仅不是消极、静态的,反而有着积极、能动的成分,它们对信息有重大影响,决定着信息的简明度及组成方式。 甚至有的时候,媒介技术本身就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来源于媒介所承载的任何信息,恰恰来源于这种媒介技术的形态,在这种情况下,媒介充当了讯息,对人产生了影响。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我们主要依赖的媒介形态经历了由非语言媒介、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到目前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互动媒介的变化。而每一种媒介形态,都对当时的人类社会产生了影响。

  麦克卢汉与以文字媒介为例,谈论了拼音文字与象形文字如何造成了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用拼音文字书写的词汇牺牲了意义和知觉,而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中国的会意汉字之类的文字却能将意义和知觉固定下来。这一事实与拼音文字书写的词的内容无关,它是人的听觉经验和视觉经验突然分裂的结果。”

  西方的拼音文字重视连续性,因为字母的排列顺序代表了单词的意思。它的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高度分离,并且强化了其中的视觉形式。使用者开始用眼睛代替耳朵,书写成为最重要的交流手段,个人从部落化的集体生活中解脱出来。于是独立的、线性的思维习惯由此诞生,成为逻辑和理性的源头。

  而中国的会意文字是不连续的,需要视觉和听觉的同时记忆,并且不便于书写和学习。在学习和教育方面,部落化的生活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这种面对面的传授,才能将储存在文字中的经验提取出来。所以许多世纪以来对会意文字的使用,使得中国天衣无缝的家族网络和微妙细腻的部落结构没有受到威胁。

  西方崇尚独立、理性,中国崇尚家族、道德。在麦克卢汉看来,这两种不同的文字形式,是造成了东西方文明的差异的原因之一。而这种影响并不是文字的内容造成的,而是文字的形式造成,媒介塑造了历史,媒介即讯息。

  从部落时代一步步走来,人类的政治、文化、历史乃至思维方式,都一直被媒介所影响和塑造。当今处处谈论的“互联网思维”,其实也是互联网这种媒介给人带来的影响。互联网的本质特征是“互动”、“联接”、“网络”,而互联网思维则是符合互联网本质特征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影响着现代人的行为习惯,让我们更好地适应这种时代特征。

  我个人感受很深的一点,就是我们变得越来越依赖媒介的力量。有任何问题,第一反应是“百度一下”;出门在外,离不开手机地图和GPS……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改变,是一般人难以觉察和注意到的。麦克卢汉认为:人们怀疑媒介对社会的影响重大本身,正是媒介的影响之一,即媒介导致的麻木令人们看不见媒介对社会的冲击。

  (二)媒介即人的延伸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不局限于与大众传播相关的媒介比如广播、电视等,媒介是人体任何部位的延伸。 麦克卢汉将一切人与自然环境产生作用的工具、符号和互动形式都纳入媒介的范畴,比如轮子是腿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电脑是神经中枢的延伸。

  这种延伸强化了人的能力,媒介是人类生理感官的外化,是人类拓展感官认知的途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乍一看这些延伸听起来都是好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更快、更高、更强,因此麦克卢汉显得很像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这或许是麦克卢汉遭受的最大误解。如果深入他的写作,我们会发现他的态度恰好相反,充满焦虑和危机感。

  在麦克卢汉看来,“延伸意味着截除”,即媒介强化了我们某个感官的能力,成为代替性的工具,那我们身体原来那部分的功能就会退化而感到麻痹。我们有了拼音文字,就忽视了口语;我们有了轮子和汽车,就不再喜欢行走和奔跑;我们有了图画、录像、电影,就不再喜欢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麦克卢汉把截除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用于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用来缓解媒介对人体造成的压力。麦克卢汉用轮子举例:轮子作为腿脚的运转产生了巨大的效应,是腿脚行走时所没有的强度,这种强度造成了人体感官的失衡。于是,唯有借助麻木和堵塞感知的通道,中枢神经系统才能承受这种运动的强度,达到感官的平衡。

  如果用麦克卢汉的观点,看待当今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行为习惯,那么人们对新兴的媒介技术的依赖,也正是这种自我截除的后果。而这种自动截除,也造成了神经中枢的麻痹,让人感觉不到媒介对我们造成的巨大影响。

  “自我截除是中枢神经系统解压的直接手段。很容易用它来说明传播媒介的起源,从言语到电脑的起源都可以用它来说明。”

  这种截除机制,造成了人类部落文明的分割和离散。拼音文字印刷术的出现,造成了沟通交流的非部落化,此前的演讲、讨论、问答被静默的阅读取代。汽车和道路的出现,造成了生活空间的拓展和分散,让人类进入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分散的、碎片化的时代,麦克卢汉称之为“去部落化时代”,它肇始了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

  (三)“地球村”

  而当麦克卢汉讨论电子媒介时,他认为电子媒介是人整个神经中枢的延伸,我们的所有感官都得到了外化,同时也意味着所有感官的截除。

  “这就是电力媒介的特点,它使单一步骤和专门功能的机械时代走到尽头。它有一种直接的解释:过去的一切技术(除言语之外)实际上都是使人的某一部分肢体延伸,而电力媒介却可以说使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了外化。”

  在印刷时代,媒介的力量使人类社会分割和离散。而在电力时代,媒介的力量使得人类社会又重新聚合起来,这种影响是瞬间发生的,是一种“内爆”的能量,比印刷时代使社会分散的能量更大更强。

  电子媒介的出现,让人类的所有感官得到了延伸,作为人类感官外化的电子媒介,使人类的感官重新得到平衡。比如我们所使用的手机,虽然麦克卢汉并没有预测手机这一新兴媒介的发展将会产生的影响,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手机媒介对于个人的认知、思维、生活方式和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手机使人在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产生了多向的延伸,电话是言说和听觉的延伸,阅读短信是视觉的延伸,文本的输入是触觉的延伸……手机的出现,使人的各个感官得到均衡的延伸和发展。而且手机整合的电话、短信、视频、音乐、社交媒体等多种功能,几乎囊括了现今所有的媒介形态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的影响是使人恢复到自然感官的平衡,手机将这一点发挥得十分到位。

  电子媒介的出现,让人类从印刷时代中的分割离散中解脱出来,重新回归部落化的时代。最明显的,是人们又回到了依赖交谈的口语时代,电话、留声机、广播、电视、照片、互联网、手等媒介使人类重新恢复了口语交流的传统。 由印刷时代兴起的文字媒介正在走向衰落,图像、声音等媒介正在积极地兴起,而图像和声音,不正是部落时代的人类,所用于交流的媒介形态吗?而这样的媒介形态,不仅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东方文明,还将家族与部落的概念保存其中。

  “广播使人类非部落化的力量——它几乎在转瞬之间使个人主义逆转而为集体主义力量,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电子媒介所引发的“内爆”,使人类恢复了自然感官的平衡,恢复了部落化时代的特征,人类社会重新走向整体化。整个世界变成一个新的“地球村”,并且在电子媒介的作用下形成一个网状的关系,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出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在麦克卢汉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就是一个“部落化——去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过程。

  “地球村”巧妙的比喻,在今天看来不足为奇,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早已证明了这一点,不过麦克卢汉在一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就通过媒介分析寓言了时代的发展方向,不能不让人为之惊讶。

  不过,麦克卢汉终究不是技术乐观主义派,他对于“地球村”的寓言仍然充满着担忧。

  “麻木的原理在电力时代发挥作用,正如它在其他任何社会要发挥作用一样。中枢神经系统延伸和暴露以后,我们必须使其麻木,否则我们必死无疑。因此,这个焦虑和电力媒介时代又是无意识和冷漠的时代。”

  这与克尔凯郭尔的一个观点不谋而合。克尔凯郭尔在写于1848年的《文学评论》中警告道,现代的特点是一种不偏不倚的反思,和想荡平一切地位和价值观差异的行为。一切都是同等的,没有什么重要到可以令人愿意为之付出生命。尼采给这种无意识和麻木的现代的状况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虚无主义”。

  而麦克卢汉的寓言,使得这种由印刷媒介推动的麻木,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到达顶峰。

  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的序言中写道的一样:

  “凭借分解分割的、机械的技术,西方世界取得了三千年的爆炸性增长,现在它正在经历内爆。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的空间延伸。今天,经过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以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本书研究的是人的一些主要延伸及其心理影响和社会后果……考察的是每一种媒介给人和社会造成的麻木,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这种麻木作过解释。”

  评论界对麦克卢汉的批评主要集在两点。一是他无所不包的媒介定义,二是他反实证、反经验的研究方法。 其中对他的研究方法的批评尤其为重。

  麦克卢汉全书没有采用实证主义的论证方法,仅仅采用类比、隐喻等不被实证主义认可的方式进行论述。而且他的写作思路跳跃、文字晦涩难懂,让读者难以抓住重点。施拉姆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过这样的评论:

  “他的论述方式使得他的观点难以捉摸,这一事实就令人更加难理解他何以能永恒的重要性,尤其是他何以能名噪一时。毫无疑问是因为他不信任印刷媒介那种直线的、逻辑的表述方式的缘故(他认为这种表述方式应该对过去五个世纪中许多不良趋势负责),麦克卢汉有意采用一种不连贯的方式写作,有人把这种方式比作向四面八方散射的罗马式蜡烛一般。他很少把他的观点充分发挥出来,而且看不起通过经验研究取得的证据,因为他认为经验研究偏向于印刷媒介,无力应付全新的电子媒介。”

  他的表述缺乏必要的严谨和清晰,有事甚至故意玩弄文字游戏,让他的著作与经验主义学院派格格不入。而让读者们最不习惯的,是他滥用警语、格言、典故、隐喻,还有莫名其妙的“麦克卢汉式”的语言。于是英语里增加了一个词:“麦克卢汉式”。这个戏说之词是法国人发明的,但是它很快不胫而走,在西方学界流行开来。

  对于评论界对麦克卢汉的批评,我有着自己的思考。第一点,麦克卢汉对媒介有着自己的定义,与通常意义上的传播学研究中的媒介并不是同一概念,因此我认为这并不能成为批评麦克卢汉的理由。

  关于第二点,麦克卢汉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确与经验主义的实证研究相违背,但麦克卢汉也并没有说自己所采用的是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他只是采用了一种新的探索世界的方法,他也没有否认实证主义的正确性,只是认为自己并不适合这项工作,两者并不矛盾。

  麦克卢汉给我的启示,并不在于他得出的结论,而在于他看待问题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论。他并不是技术决定论,也并不是技术乐观主义,他在谨慎地审视古往今来媒介的发展,并探索其中的规律,并提醒人们应该注意媒介可能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我从2014年9月开始读《理解媒介》,用了整整两个月时间艰难读完后,仍然是云里雾里。也是得益于麦克卢汉跳跃性的思维和不拘一格的写作方式,我虽然对整本书的框架结构以及连续性的观点论证没有什么概念,但书中的一些奇思妙想般的观点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们能够感受到,媒介力量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这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们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注意、思考或者警惕一下,作为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类,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生活在一个由媒介所塑造的社会里。

  与传统实证主义的理论相比,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确有很多精妙之处,这种精妙之处,又让人很难用本质化的结论去归纳、总结和描述。

  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论述、“媒介即人的延伸”的比喻、“地球村”的寓言、“冷媒介与热媒介”的判断,究其根本,都是终极目标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隐喻,我们一旦把它们本质化为结论,就很容易误入歧途。

  《理解媒介》读后感(七):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第六章 作为转换的媒介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第六章 作为转换的媒介

  芬尼根的觉醒 ce que l’oiseau a fait hier,l’homme le fera peut-être demain.

  语言是一种媒介 信息的表达和传播

  新的媒介 人们可以贮存和转换一切

  经济在希腊语的意思是家庭-家庭建立在经济之上,物质生活决定家庭?

  人的延伸是一种媒介 媒介可以转换或者传递经验 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

  延伸-转换一种东西,比如轮子是脚的转动和延伸

  转换是一种媒介,他使得人类进步,变的比祖先更加适宜,另一种更加先进的形态

  一切事物都是有得有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媒介日渐发达的今天,我们不知道我们转换的东西会成为我们成功的钥匙,或者失败的教训。人类模仿动物,作出很多相似的东西,这是为什么说鸟儿昨日做的,人类明日会做。我们在模仿中发展自己的社会,在这之中迫切的寻求成功的捷径,但是成功又何尝不是有无数次的失败所累积成的血泪。

  语言作为人类最早的媒介之一,我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传递信息,语言有多种多样的转化,我认为这是全世界各种不同的语言的来源。当然我们可以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之中找到一些惊人的巧合,例如英语中的stone和中文中的石头。这两个意思完全一样的词语,发音也惊人的相似。或许这只是一种巧合,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承认人类语言同属于一种根源?

  在自然中寻找人类进步的的道路,这还是同样的那句话,昨日鸟儿做的,人类明日会做。我们在自然中寻求我们应该运用的知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好处,但是我们有时是否有伤害自然,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一味的之顾得自己的发展和人类自己得到的好处,但是是否有注意到是否有伤害自然,这个我们的来源和我们未来的地方?

  《理解媒介》读后感(八):他预见了传播的未来

  摘自《河北青年报》 作者:马 凌

  2011年7月21日是传播学大师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百年诞辰。尽管杰姆•乔伊早就提出,“批评家得花300年的时间理解麦克卢汉”,而目前距离他的逝世不过30年,但是,无论是触屏设计的日益流行、3D电影的方兴未艾、社交网络的大红大紫、还是“地球村”的逐步现实化,都在印证麦克卢汉作为“预言家”的精准和犀利。

  面对麦克卢汉的“天书”,学界容易产生他所嘲讽的“集体的恍惚”,或许大家还不完全理解他的深邃,但是世界已经开始领悟他的伟大。

  他貌不惊人,高高瘦瘦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回忆录《旁观者》中写到了麦克卢汉:“他貌不惊人,高高瘦瘦的,活像瘦皮猴”,“他以平板、带着鼻音,而且有一点加拿大腔调的中西部口音开始宣读论文时,我已经开始想打哈欠了……但是,不久这个相貌平平的英文讲师便开始有惊人之语”。麦克卢汉所宣讲的,就是他的《古登堡星系》的主要观点。该书1962年出版,其形式的率性随意与精炼短小,酷似今日的“博客”和“微博”。麦克卢汉因此获得加拿大总督奖,在不惑之年奠立了名声。

  两年以后,被出版社压了四年的书稿《理解媒介》终于付梓,使他一跃成为全美家喻户晓的人物。该书稿最初是受美国教育部委托、以油印本的报告形式出现的,名为《理解新媒介研究项目报告书》,旨在阐明如何在中等学校中讲授传播媒介的效果,面世后迅即成为美国大学大众媒介课程的指定读物。

  同时,由于他的“媒介技术决定论”所体现出的对技术的信任与乐观,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和电话电报公司支付给麦克卢汉大笔的咨询费,麦迪逊大街作为美国广告业的中心也“一跃而起拥抱了这位大学教授”。所谓“誉满天下,谤亦随之”,拥趸者誉他为“技术时代的先知”、“媒介环境论宗师”、“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反对者贬他为“通俗文化的江湖术士”、“电视机上的教师爷”、“波普思想的高级祭司”。

  从学术渊源上看,麦克卢汉深受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的影响,他一度谦虚地说:“伊尼斯第一个在理论上处理了与技术形态本身有关的变化过程。和他的工作相比较, 我的工作只不过是在他的著作中的位于页面下方的注释。”伊尼斯开创、而麦克卢汉奠定的这个学派叫“媒介技术决定论”,也就是“独特地将大众媒介的历史当作是整个文明史的中心”,认为正是媒介技术的变化造成了人的信仰、感受、思考、行动和相互作用方式的变化, 并最终塑造了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

  如果说伊尼斯更多地关注传播和社会组织的关系,那么麦克卢汉则更为强调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理解媒介》的副标题为“论人的延伸”,在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收音机是耳朵的延伸,起重机和车轮是手臂和腿的延伸,而电子媒介则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传播学大师不会用电器

  在《理解媒介》的第一版序言中,麦克卢汉指出:“凭借分解切割的、机械的技术,西方世界取得了三千年的爆炸性增长,现在它正在经历内爆。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的空间延伸。

  今天,经过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以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就我们这颗行星而言,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已不复存在。我们正在迅速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将会在群体中和在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像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一样。”虽然时过47年,麦克卢汉的预言依然让人战栗。

  不可思议的是,麦克卢汉这样一个“技术决定论者”却对技术一窍不通——他不会用电器,不使用打字机,不会开车,从不喜欢看电视。《理解媒介》问世不过三年,他因脑瘤而接受开颅术;1976年,又患轻度中风,对他的记忆和口才造成损害;1979年,再次重度中风,语言能力彻底丧失;在1980年的最后一天,天才陨落。所幸的是,尽管名声有所沉浮,麦克卢汉已经成了许多学科绕不过去的人物。

  值此百年诞辰之际,我们推出《理解媒介》的第三个译本,译自英语世界最新、最全、最权威的版本,“麦克卢汉的延伸”还在延伸当中。

  《理解媒介》读后感(九):感知再塑造 ——以书写词为例,小谈由媒介演变引发的感知削弱的弥补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一部现代传播学的经典著作,作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被尊为“大众传播学鼻祖”。

  多年以来,人们将媒介传播的内容即讯息视为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决定性因素,而本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刻意淡化传播内容的影响,而将“媒介”本身视为富有内涵的“讯息”,探讨媒介方式的演变和不同媒介方式对人类的影响,以全新视角来观察媒介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引起人们对媒介本身的关注和思考。他在书中提到的“媒介即讯息”、“地球村”、“冷热媒介”等概念被人们广为熟知。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篇,麦克卢汉用了七章内容来提出并解释了他惊世骇俗的三论,即“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这是麦克卢汉最著名的创新理论,为媒介思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这三论贯穿全书,为具体媒介的分析提供新手段。第二部分是应用篇,阐述了麦克卢汉本人对26种媒介的见解,包括服装、照片、货币、时钟等,视角大胆,观点新颖,为媒介文化研究开创了新天地。

  通常我们在谈论媒介时会关注媒介带来的普遍社会影响,如道路对村庄融合的影响、运输带来的贸易发展等。但麦克卢汉的关注点远远超出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关系,他渴望证明的是媒介对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他将人们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和拿破仑时代投身军事的热潮归咎于书面文字使人们获得从家族中分裂出来的自由。

  麦克卢汉将媒介视为“人的延伸”,如轮子是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网络是大脑的延伸。正因如此,当轮子延伸脚的功能的同时,脚对地面的触感也削弱了,媒介的发展使我们自身的感知被“闲置”了起来。面对这种局面,麦克卢汉并没有丧失信心,他提出,只要人们给与渐渐媒介足够的重视,便能减少甚至消除新媒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下面以书写词为例,谈谈针对媒介演变引发的感知削弱,我们可以做出怎样的弥补。

  在口语时代,口语作为一种媒介,借助于声音和各种辅助手段传情达意,因此能即刻调动人们的视觉、听觉感知和情绪反应,具有双向传递的互动性。 “每一种母语以完全独特的方式教它的使用者如何看待世界,感知世界,在世上行事。”但是随着书写文字的出现,人们丰富的感官使用转变成了单一的视觉认知,双向传递变为了单向传递,打破了家族网络和部落结构,由此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变迁。

  在麦克卢汉看来,这种变革的“威力”在拼音字母(这里指的是西文拼写,而非汉字拼音,下同)中最为明显。

  麦克卢汉将拼音字母视为一种独特技术。他强调,拼音文字的发展损害了非拼音文字比如象形文字和会意文字的“意义世界和感知世界”。因为象形文字和会意文字本身就具有内涵,人们在阅读时,会调动视觉形象的经验;而单词的拼写顺序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只需动用视觉来“认出”单词的拼写规则,而不必像往日那样调动更多的感官。

  中国社会至今仍沿用着象形文字和会意文字,比起西方,我们更有机会去挽救由书写词引起的感知分离。在书写汉字时,你仿佛在描绘一座山、一滴水、一个月亮,继承着大自然的喜怒哀乐。但随着电子时代的开幕,手写更多时候被键盘输入替代(就像我现在这样),汉字一笔一划所带来的图形经验渐渐从我们的手中脱离出去,书面词只需借助简单的输入规则,即使在输入过程中需要依靠汉字拼音,但由于音节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比如“森”字,只有它的字形有意义,而sen这个发音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回忆汉字拼音并不能说是调动感官的良好方式。由此可见,古老优秀的文字形态并不能让我们避免陷入像西方那样的线性、单调的文字感知模式,对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为了弥补感知的削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汉字。

  几个月前,央视办了电视节目《汉字书写大赛》,引起了不错的社会反响。但键盘输入的普及像飓风扫过般快速且不可阻挡,书写的鼎盛时代一去不复返,《汉字书写大赛》的热潮反而像复古风刮过,只能引起人们短暂的回首叹息。

  我们需要加入更多的设计巧思,才能引起下一代的重视。在数字化传媒占统治地位的今天,图像与汉字的结合随处可见,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让二者能更亲密、更贴切的结合,比如当“木”字出现在公共场所时,它可以被安置在有着“木”实质形态的图片上,或者用让人们能够在阅读“木”这个字的同时触碰到它,感受它的纹理、韧度、气味以此来巩固对“木”的图形体验。

  但无论媒介如何演变,我们渐渐被压抑的感知并不会丧失被激发的渴望。当我们身处自然,兴致高昂时,便会不自觉地脱掉鞋,唤回孩童时期的触感,赤脚踩在草地上感受柔软的生命抵抗,或者迈入溪水中,让肌肤来接收时节变幻的讯息。

  而今,感知渠道被削弱的同时,感知重塑造的道路也已打开。媒介在其中既发挥着“分离”的功能,也担负着“激发”的角色。媒介需要被赋予更宽广的延展性,即单一讯息需要带给人更多层次感的回应,才能启发人们重视感知的塑造。

  《理解媒介》读后感(十):为什么要纪念麦克卢汉

  摘自《深圳晚报》 何道宽

  《理解媒介》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重要思想著作之一”。这是神使墨丘利的杰作,洞悉未来,深入分析,是思想史转折的路标。麦克卢汉将传播媒介作为主要动因,以异乎寻常的方式解释历史。他认为,媒介是塑造历史和社会的隐蔽力量,常常被人忽视;媒介的“讯息”在于其如何“扭曲”现存的社会秩序;由于忽视媒介,我们常常对其熟视无睹,被其遮蔽,这是“书面文化”或西方式感知能力的失败。书面文化执著于媒介的内容,它必须在新的电子环境里革故鼎新。麦克卢汉邀请我们抛弃旧的思维习惯,采纳感知和知识的新标准。

  《理解媒介》初版于1964年,麦克卢汉借以登上世界舞台,成为我们时代最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在这部极富胆略的著作里,他把媒介解释推向新的高度。他向我们发出挑战,让我们与他一道纵身投入他所谓的“创新认知过程”。

  1.谁是麦克卢汉?

  2011年7月21日是马歇尔•麦克卢汉百年诞辰,全世界都在纪念他。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被誉为20世纪的“思想家”、“先知”、“圣人”。以“地球村”和“媒介即是讯息”等论断名震全球。

  “麦克卢汉学”已然成为世界范围的显学。随着2011年世界各地麦克卢汉10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的展开,第三次的麦克卢汉热已经形成。他的思想跨越国界、跨越学术边界,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麦克卢汉的代表作有《机器新娘》、《理解媒介》、《谷登堡星汉》、《媒介定律》等。《机器新娘》、《理解媒介》和《麦克卢汉精粹》、《麦克卢汉如是说》、《麦克卢汉书简》已经引进国内。研究他的著作比如《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数字麦克卢汉》和《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已在国内出版。

  他是真正的思想大师,一代又一代的人不得不用他指出的方式去感知世界。我们发现,他的许多“预言”,比如“地球村”、“意识延伸”已然成为事实。他的确是20世纪“鬼聪明”的怪杰之一。

  2.麦克卢汉热的三次浪潮

  第一波的麦克卢汉热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遍及全球;因其1964年的代表作《理解媒介》的出版而起,又因其思想的超前而短命。麦克卢汉像一颗巨星,以其独特的媒介理论照亮传播学晦暗的一隅,他又像一颗短命的彗星,于20世纪70年代,黯然消逝。

  第二波的麦克卢汉热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因互联网而起。

  第三波的麦克卢汉热兴起于21世纪10年代,因互联网的第二代媒介即“新新媒介”而起,又借其百年诞辰的东风而势头更猛。

  在这个阶段,国外的主要成果首推林文刚(Casey Man Kong Lum)编辑并撰写的《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这本书是媒介环境学的小百科全书,以纪传体的方式介绍了该学派的十余位代表人物,是该学派划时代的成就。媒介环境学派已经进入自觉反思、系统总结、清理遗产、推陈出新、问鼎主流的新阶段。

  在第三个阶段,特别值得注意的两本书是:特伦斯•戈登编辑的《理解媒介》(增订评注本,译林,2011年6月)和罗伯特•洛根(Robert K. Logan)的专著《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即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洛根是麦克卢汉思想圈子在世不多的权威人士之一,这本书是对麦克卢汉思想的权威解读和最新发展。

  3.麦克卢汉在传播学三个学派里的地位

  学界大体分为三类: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和媒介环境学派。几十年来的历史证明:经验学派一派独大,批判学派在欧洲有市场,在美国“水土不服”, 媒介环境学派长期在美国受经验学派排斥。我深感有必要矫正传播学圈子失衡的缺憾,我非常希望批判学派和媒介环境学派能够问鼎北美传播学的主流圈子。

  从哲学高度俯瞰这三个学派,其基本轮廓是:经验学派埋头实用问题和短期效应,重器而不重道;批判学派固守意识形态批判,重道而不重器;媒介环境学着重媒介的长效影响,偏重宏观的分析、描绘和批评,缺少微观的务实和个案研究。

  在传播学发展史上,首先成气候的是经验学派。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式诞生,由拉扎斯菲尔德、勒温、拉斯韦尔与霍夫兰等四位先驱开拓,战后由“祖师爷”威尔伯•施拉姆钦定,具有明显的热战背景和冷战背景,其首要关怀是宣传、说服、舆论、民意测验、媒介内容、受众分析和短期效果,其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和行为主义,其方法论是实证研究和量化研究,其研究对象是宣传、广告和媒体效果,其服务对象是现存的政治体制和商业体制。

  后起的批判学派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批判学派的代表有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和法国结构主义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突出代表,对美国传播学产生影响的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席勒、本雅明等。这些学派对既存的美国体制产生强大的冲击,它们高扬意识形态的旗帜,因不服水土,故只能够在高校和文人的圈子里产生影响。

  真正摆脱服务现存体制、解放传播学的却是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北美传播学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派。该学派有强烈的人文关怀、道德关怀、社会关怀,具有明显的批判倾向。

  1951年,麦克卢汉用《机器新娘》对美国文化的种种弊端和广告的“洗脑”本质进行辛辣的鞭笞。20世纪60年代,他又以唐吉诃德的勇武单挑美国的主流传播学,把传播学从体制和书斋里解放出来。

  尼尔•波斯曼、保罗•莱文森、林文刚等媒介环境学高扬人文主义和道德关怀的旗帜、深刻反思当代美国社会的弊端、高扬美国传播学的批判意识。波斯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技术垄断》、《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已经引进国内,莱文森的《数字麦克卢汉》、《新新媒介》、《软利器》和林文刚的《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等已经在国内问世。

  7月21日是麦克卢汉百年诞辰,世界各地都在纪念他。他是地球村和互联网的预言家,只要互联网不灭,人们就会怀念他。他是媒介研究的信使,只要媒介演化还在继续,人们对他的研究就不会停止。

  《理解媒介》新版本与前版本的不同

  由我操刀的《理解媒介》第三个中文版(译林出版社,2011年7月)问世了。这是麦克卢汉百年诞辰的最佳献礼。

  该书的英文版一共有三个版本,分别是:1964年的麦格罗-希尔(McGraw Hill)版,1994年的麻省理工学院(MIT Press)版和2003年金科(Gingko Press)版。

  1964年的第一版只有麦克卢汉的自序,没有任何注释,也没有索引。1994年的第二版正文原封不动,但加上了拉潘姆(Lewis H. Lapham)的序。2003的第三版相当完美,叫增订评注本,名副其实,弥补了麦克卢汉著作的缺陷:无注释,无索引。

  与三个英文版对应的是我翻译出版的三个中文版,分别是:199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人的延伸:媒介通论》,2000年商务印书馆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和2011年译林出版社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扩编评注本)。这个译本入选“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1月8日)。

  第三版是增订本,由加拿大著名学者特伦斯•戈登(Terrence Gordon)编辑评注,加上了两个附录:麦克卢汉的“理解新媒介研究项目报告书”和“评论界对《理解媒介》的批评”;撰写了大量的评注。

  “附录一”“理解新媒介研究项目报告书”(1960年6月30日),首次刊布,该报告书是1964年版《理解媒介》的雏形。读者可以借此追溯麦克卢汉思想形成和发酵的过程,体会他创新思想坎坷的命运。

  “附录二”是“评论界对《理解媒介》的批评”。特伦斯教授梳理20世纪60年代英美学界和业界对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的批评,并逐一予以驳斥。

  在“特伦斯•戈登序”里,编者用21世纪的眼光介绍麦克卢汉10点最重要的思想。我们强调第三版是名副其实的评注本,理由是:

  (1) 戈登教授为本书作序、编制索引、撰写关键词。

  (2) 编者序批驳了几十年来学界和业界对麦克卢汉的不实批评,用21世纪的眼光介绍麦克卢汉10点最重要的思想。

  (3) 戈登教授在正文共33章的每一章篇首、两个附录的篇首,一律加上编者按语,这些文字是理解麦克卢汉思想的最佳钥匙和指南。

  (4) 在附录里加上了大量的编者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