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隔壁的中国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隔壁的中国人》读后感10篇

2018-01-10 20: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隔壁的中国人》读后感10篇

  《隔壁的中国人》是一本由[日]内山完造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隔壁的中国人》读后感(一):开锁的钥匙

  最近中央一套热播的电视剧《锋刃》里有这样一个情节:袁泉饰演的日语老师正领着学生朗读《源氏物语》里的片段,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把课本往地上一摔,怒吼道:“小日本都打到家门口了,还学什么日语!”然后夺门而出。同学们纷纷效仿,徒留空荡的教室和茫然的老师。

  学日语出身的我看到这里时内心很是感慨。虽然在和平年代不至于有人愤怒到公然罢课,但同学中超过半数都是因为分数线不够别的语种才被调剂到日语系。有些人学了四年之后还是满腔仇恨好像被殖民了一般。圆滑的外教从来不主动提跟政治有关话题,他也很懂得只要对日本政客开启嘲讽模式的话就很有利于团结学生。更不用说中国老师了,照本宣科就是,从不对中日关系发表任何见解,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打上“亲日”的标签——我只是教书匠而已,那些大道理留给外交部和宣传部吧!

  在这种环境下,当被人问到为什么学日语时,我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说辞:“当然是为了看动漫方便嘛~”于是大家一起默契地哈哈哈。

  其实对我而言,动漫只是一个引子,令我选择日语的真正原因是——想用自己的眼和耳朵了解那个国家。如果今后有可能,还想用自己的双手合双脚去触摸那个国家。

  学到现在,不敢说自己是个日本通,但起码明白一个道理:让政治的归政治,让人民的归人民。两者的差距大到你无法想象。

  历史面子是由政治家们书写,历史的里子,可都是由人民编织的。

  我在21世纪才想明白,可有人在中日关系最为剑拔弩张社会风波最为动荡的20世纪初期,就琢磨透了这个道理。那个人就是鲁迅先生亲密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

  他在《隔壁的中国人》一书中这样写道:“最近我经常听到日本人批判中国留学生都是忘恩负义家伙,回国后就成了抗日运动的先锋,完全忘记了他们是托日本的福才学到这么多的知识。这种指责简直莫名其妙。这些留学生正是因为去日本留学,才能够为抗日运动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抗日先锋。现在敌人是日本,如果敌人是别的国家,他们反抗的就是别国而非日本了。留学时受到该国的恩惠这件事,与身为中国人的责任,属于两个层面的问题。”

  我觉得那些砸日本车、烧日本店、抵制日货的人们,是连这个道理都没有想明白。

  这是内山先生对政治的一种解读,书中更多的是对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市民生活的描写。玩耍的孩子走街串巷的小贩、人力车夫、乞丐、饭店老板等等,都是他观察的对象。他用平等眼光注视他的这些邻居,并饶有兴致地记录下他们的生活。而且免不了要和日本人比上一比——当然不是比孰优孰劣,而是在琢磨,他们对待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会有不同看法呢?甚至于“没有”的定义,他也要讨论一番——日本人认为“没有”就确实是一个也没有,而中国人认为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就算“没有”。这只是生活环境不同造成的思考方式不同,在各自的逻辑语境下人们都可以顺利地交流——如果想明白另一个语境中的人真实意思,你需要的是平等的沟通,而不是用自己的钥匙去开别人的锁。

  内山先生用一本书打开了上个世纪中国人的锁,为我们呈现了那时候庶民的生活百态。而我们想要知道现在的日本人,首先要有打造钥匙的诚意。

  《隔壁的中国人》读后感(二):外国人谈中国

  文/河北小珊 评《隔壁的中国人》

  《隔壁的中国人》是一本很有趣随笔作者内山完造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记录了在中国生活期间的一起小事,里面有作者的不解、思考和感受,有中日两国的风土人情的对比,亦有两国子民待人接物方面差别。让中国人知道了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形象,也从中了解了日本。

  当然对于我这个80后的中国北方女孩来讲,这本书最妙的地方在于可以从中了解那个时代的中国的一些习俗往事,学到有趣的新知识,比如有关于新生婴儿在喝到母亲乳汁之前要尝“五味”的事情,再比如以前竟然有卖开水的铺子,这种铺子还有一个霸气外露的名字叫“老虎灶”,书中配有不少简单传神的插图,读者脑中能够很快形成一连串画面热水铺的小伙计、马路稚气未脱大人一样的小掌柜、和小贩讨价还价买糖豆的小妮子……这些人物都接连浮现出来,这种感觉仿佛像是看一场回放片,真的很棒!

  作者对中国饮食也很精通,包括南北方各个菜系都有研究,各种粥、点心、羹、酒肴,让我这个一直以吃货自居的人顿感羞愧,同时又感到非常自豪,对呀,因为我们中国有这么多美食,足矣让外国人流连驻足,这是多么有面子的事情啊!

  提到面子,书中也对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比如日本人比较“较真”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中国人呢经常忽略到这些小数字,干脆就直接当成没有;比如在讨价还价的时候中国人会有某种暗示性语言,表示必须就此打住,日本人不懂,依然不放弃;比如教育孩子方面,中国人不喜欢溺爱孩子,老话讲不打不成才,从不给孩子买玩具,日本人会很不理解;中国的孩子从七八岁开始就摆摊挣钱,对金银行了如指掌,日本人看来这很了不起;比如《桃太郎》、《西游记》的区别以及对两个民族影响……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打陀螺、踢毽子这种小差异。看得出来作者对中国很感兴趣用心思考了很多。

  很难得的是,作为日本人,内山先生即没有对于中国人的成见,也没有对自己民族的包庇,好不客气的指出日本这个民族以及日本人的一些缺点不足,对于中国好的方面加以肯定。当然他也有理解有偏差的地方,比如说中国人喝酒图的是心情舒畅,不会借酒消愁,这一点就不太准确,电视剧包青天主题曲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酒吧、饭馆经常会看见买醉的客人。不管怎样,一个外国人能对中国有这么深的了解,已经实属难得,也让人佩服。

  内山先生在中国生活的30多年时间里,对中国人的生活进行了认真观察,也与中国的文艺人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讲我们成为隔壁的中国人,因为在他的心目中中国人就是出现在他生活里的那个紧邻,中国有句话说“远亲不如紧邻”,想必内山先生也知道。可见内山先生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深切真挚的爱,尽管后来被迫回国,他还是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着实可敬!让我们怀着对内山先生的尊敬细细品味书中的情感吧!

  《隔壁的中国人》读后感(三):唐僧的圆融优游与桃太郎的玉碎激进

  分析中日差距的文章很多,其中论述精辟的亦不在少数。内山桑的《隔壁的中国人》虽是恒河沙数之一,但其所提“《西游记》与《桃太郎》”一说,可谓前无古人,在众多论述中脱颖而出,新颖独到。

  《西游记》《桃太郎》分别是中日两国家喻户晓故事,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内山桑却从这两个故事中看出了中日两国民族性的区别。他认为,这两个故事在主线上是相同的,都是在讲一个人带着几个动物(请无视沙僧)去远方实现一个目标。但是,无论从细节内涵,这两个故事都有着绝对不同的价值取向。

  首先,《西游记》是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故事,整个路途先后经历了十多年,共九九八十一难;而《桃太郎》故事的进程则显得十分短促,进则攻,攻则胜,胜则凯旋而归。那么从小分别听这两个故事长大的中日两国人民,则会对时间产生不一样的认识。中国人能在唐僧师徒漫长的取经之路中悟得时间的力量、尊重时间的考验,这使得他们舍得花时间去处理事情,且能在或长或短的等待与考验中安然自若、优哉游哉;日本人却不同,他们看中的是结果,他们的目的只有迅速达成目的,因此,他们多是急性子,总在追求高效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关于这一点,内山桑在《舒适与效率》一篇中举了很好的一例。他发现,同样是坐人力车,日本人在意的是“能够更早到达目的地”;而中国人“除了追求快之外,更多是追求舒适度”。进一步而言,因了一副好性情,中国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往往更加重视过程带来的体验,而不是一个完美结局,所以他们能圆融地化解吸收许多瑕疵;但是日本人则不行,他们眼中只有结果,且这一结果必须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这是一种偏执的激进。

  其次,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将求经之处称为灵山宝境;而在《桃太郎》中,他们则将所去之地称为鬼之岛。从文化意义上讲,二者所去之地皆是外于本土文明之处,称“灵山宝境”者,是对域外文明的尊重与宽和;而称“鬼之岛”者,则是对异己者的贬低与仇视。唐僧一路西去则为习得异域宗教真谛,化解人间苦难,是和平的交往与文化的沟通;桃太郎去鬼之岛是去完成征伐与占领的,最后他带着金银财宝归来,这其中充满了军国主义的价值观,是对战争的歌颂。这一点或许可以用文化自信力来解释。中国人自古以来便有很强的文化自信力,对外来文明常抱有比较开放宽和的心态,这是与经济、政治实力政策不相匹配的(闭关锁国主要还是在政治、经济层面,且严格来说,科学技术在中国并不能称为文化)。加之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此,在甲午战败之前,中国人其实是没有地理意义上的国境观念的。他们所并秉持的是一种文化地缘观,意思是说服膺同一种文化的地方便是同一个国家,这种观念削弱了文化的壁垒和两种文化之间相互征伐的可能性。因此唐僧虽身处大唐盛世、文化中心却依旧可以前往印度学习其佛教文化。而日本则不同,受岛国特殊地理环境的限制,他们对边界的认识根深蒂固资源欠缺的限制又激发了他们对掠夺的渴望。所以,当你看到桃太郎满载着金银财宝、珊瑚锦缎凯旋而归时,你是否可以联想到侵华日军的模样?而内山桑在《补充三则》一篇中提到的,他希望对《桃太郎》的故事进行一些修改,希望“我们要教化鬼之岛,把它变成理想中的乐土”。这与所谓的“大东亚政策”是否又有一定的相同性?

  看内山桑讲隔壁的中国人,无论说好说坏,各位看官都不必着急上火、辩论抢白,因为,现在的中国人早已没有了圆融优游的特性,早已不是内山桑说得,他隔壁的中国人了。

  《隔壁的中国人》读后感(四):【雨枫试读】内山先生眼中的中国人

  这是一本由生活在中国三十多年的日本人的视角写出自己对中国的了解。内山先生有两个比较特殊的身份,一是书店老板,二是鲁迅先生的朋友

  所谓每个人对事物跟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就看谁对这个事和人给出独特全面的看法。比较符合当时的国情和大多人的看法。在日本作家中这种书是蛮多的。但是这本书却是用一些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写出了一些中国人独有的一些性格。另外书中不但写中国,作为日本人的内山先生也举了一些日本人的生活习性来跟中国人的习性做对比,这样的区别下来更好的了解。

  内山先生比较善于观察,从对中国人的性格的描述上,对中国人的语言,对中国人的习惯爱好,对中国的经济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当时的中国人的生活习性,内山先生都用很独特的对比手法来讲。区分出日本人与中国人的比同之处。

  对于内山先生里面对食物的描写。很多我都没听过。但是内山先生描写得很是详细。可以说他已经是半个中国人。

  我是用一星期的时间翻完。文章写得很轻松,比较像流水文。比较客观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从中国的建筑的观察,古代传说,交际聚会,食物等方面来写出中国人的性格。内山先生是个谦卑的人,始终吸取无数正面的眼光及态度

  比较有趣的描写中,有西游记跟桃太郎的故事的对比这个视角来写中国人的性格还有日本人的性格的对比。《西游记》《桃太郎》分别是中日两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内山桑却能这这两个故事中看出了中日两国民族性的区别。而且故事的本质的不同,看出了中国人和日本人对生活的需求。另外是对喝醉的看法,另外一个是日本人对河跟长江的理解。

  《隔壁的中国人》读后感(五):别人家的中国人

  当前的中国有这样一种风气,一群所谓的公知以揭露中国社会的阴暗面作为自己扩大影响力的不二灵药,仿佛是阿Q口中的不把鞭子剪了就不算革命了。这种选择性的只看到国人的弊端甚至把它扩大化的方式,已经成为了这些公知出书、微博重要手段。我们当然可以肯定其中大多的问题当前社会确实存在,但是当前社会真的已经到了他们口中的无可救药了吗?上世纪四十年代算是中国社会最混乱的时代之一,但是内山完造先生的这篇随笔集中的中国人虽然不爱干净、好面子但却讲人情味、处事圆滑、有强烈的国家观念,仿佛让人觉得这简直是“别人家的中国人”。

  为什么内山先生对于中国人会有这样的评价?是他不懂中国人吗?一个在中国居住了35年的与鲁迅先生互为知己的中国通显然是不会不懂中国人的。他笔下的中国人,之所以突然拥有了很多优点,一是旁观者清的原因,我们作为中国人本身去评价自己的国民,显然会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尤其是看到一些国民的劣根性,更会罄竹难书,所以柏杨先生才会写下了《丑陋的中国人》这样的强烈抨击。而身为旁观者的内山先生更能看到中国人一些传统的优点。二是有些事情我们自己骂骂也就算了,作为日本人的内山先生如果也跟着骂,他的结局只有两个,一是体面的被请离中国,二是不体面的被请离中国。显然这位我们隔壁的中国通很懂中国人。

  文章谈及中国人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首先中国人其实有很强的国家观念,但这种国家观念只有在对外的时候才能展现出来,而对内却更多的会出现个人主义泛滥的情况。内山先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有各的习俗,才会造成乡土观念众多,于是中国国内在日本人看来各种争斗、一盘散沙。但是当战争打响的时候,中国人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悔的观念就会展现出来。

  另外内山先生认为中国人处事圆滑,精于应酬,中国一直有前门和后门的概念,这也就是说中国人对于公共场合和私人场合分的很清。这让很多日本人不懂得跟中国人相处,日本人很多时候无法分清哪些是应酬话,而中国人自己却可以随时转换身份,懂得变通。

  内山先生也评价了中国人特有的面子问题,他认为中国人的面子其实是包含着实际利益的,在中国,只要你有面子或者懂得给人面子,对于你办事会有这极大的助力,所以在中国涉及 的利益越大,面子就越重要。

  对于中国人,内山先生还觉得中国人都有一种相对思考的能力,他举了中国的船与日本船的差别,日本的传统没有桨没有舵,而中国两者兼备,因而非常实用,进可攻退可守。这种相对思考懂得世界观是中国社会潜移默化出来的,展现了中国社会独立思考的能力。

  整个杂文集的最后是内山先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随笔,这里面的随笔更是洋溢着一种由于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国民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对于内山先生的中国国民论,很多的内容可以看到一些地理影响论的影子,他认为中国属于大陆,幅员辽阔,所以中国的国民性就像长江一样,悠久、连绵、广阔,让人觉得深不可测。而日本属于岛国,封闭在大海之中,所以简单、幼稚、暴虐。这些夸奖让我们都有些汗颜。

  全篇文集多次提及“这值得我们日本人学习”,其实我认为这才是内山先生很多篇随笔的真正用意,首先这些文章让中国人看到,会觉得自己有面子,这算一种恭维。而让日本人看到,更会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甚至不如中国这个很多日本人有些瞧不起的地方,从而改变。这跟鲁迅先生对于中国人的劣根性的强烈批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说一下这本书关于收录部分我自己认为的不足,第一是文章搜集良莠不齐,有些文章确实是否需要收入确实有待商榷。第二关于各章的章名和编录,从我的角度还是觉得有些不妥,有些章节的文章有些互通。

  之前曾经同朋友开玩笑说,“三观不正,就去看《老人与海》,三观太正,就去读《人间失格》”。所以,推荐那些因为目前的舆论氛围对于国人的评价三观不正的人去读一下内山先生的这一本《隔壁的中国人》。

  《隔壁的中国人》读后感(六):【雨枫试读】因为他的可爱~

  内山完造看中国,首先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小孩吃到了冰激凌,满满都是甜意,满满都有欣赏和品味,心情如此纯粹。而更让我感到可贵之处,是内山先生始终谦卑,始终吸取无数正面的眼光及态度。

  《隔壁的中国人》,说的是中国,实则也反应出日本。私以为,对于文化价值观念,人们看重在对应自己的那些反差上,那些反差,若怀着谦卑便能获得完善自我的门道,抱着责难便容易徘徊于原地踏步的怪圈。可能,如何积极看待他国文化的价值,就像如何放下自身文化高傲的一股艰难,而内山完造的姿态,他个人的品质比眼前旧中国社会风貌的呈现,要令人更加感概和敬佩。这也是与他的笔触交相辉映的,温文尔雅,得体又不失深远的洞见。

  之所以说中国,反应日本,是不难看出内山的热爱,对中国,哪能仅仅出于绝对的单一的喜爱?日本作为祖国,是得到内山更浑厚的心灵的。鲁迅先生以犀利的笔锋批评国民劣根性,但内山先生温和客观的从两国文化去比对,同样源于“爱之深责之切”的深沉心理吧。我不太相信有无缘无故的爱,他爱的中国和中国的人民,想必也并非迅猛间就喜欢上的。在内山先生的笔下,可以把其中因缘探究起来,从日本到中国,又从中国返回日本,虽不得全解,一知半解就不错。

  这本书,最大感触便是作者展现的那时中国,那些最热情、最人情味十足、最可爱的层面。

  当陌生人相遇的热烈,还能让习惯客套的日本人产生足以称兄道弟的自以为是,当涂鸦里堆叠诗词歌咏,还能隐隐流动附庸风雅的韵味,当“赌博”只是亲友聚会的休闲形式,还没见着喻意不明的暗里操作,而微醺的醉意,只因为中国人懂得品酒的乐趣;这些旧时中国现象在内山的比对下,日本的涂鸦则是大多不雅语言居多,用钱的任何赌博都被视为触犯法律,而喝酒的日本人,却只冲着烂醉的边境去,毫无体面的优雅。可如果是反观现下之中国,会发现曾经被他所欣赏的,已经面目全非,世易时移。

  按照个人注定藏有局限的性质,书中的某些观点也难免含有局限性的差别。兴许当时“身在此山中”,全面看待整个社会图景是件困难的事。如同作者不太赞同“旅居中国的日本人说中国人男尊女卑的现象”,如今我们都知道,这一现象真实存在,不论在那时年代,还是当下中国,都犹如顽疾,一直没有剔除干净。

  但内山的可爱也是在于某些地方稍显偏左的观点。文章《糖球》,他毫不怀疑地就把商人的圆滑伎俩解析出另外一种局面,让偷斤少两的晦暗面立刻焕发光彩,变成中国人的成熟,以及衬托日本人的不成熟。可爱中,就不失积极的进取之心。而恰好,那样年代的中国,铺开眼前的,除了跌宕混乱,也就这样,生出了别样的面貌。

  于是我不禁思索,内山先生积极看待他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这种正向思维,吸收到取之可用的价值,同时也是能成为面临困境的首要法则,不管是文化上的困境,还是人生里的岔路,抑或生活中的新能量储存。

  面朝前方,背向黑暗,一寸寸向前递进,一寸寸稀释我们幽深的黑洞,总会有不同的声音发出,总会看见不一样的时光掠影。像内山完造雕塑的时代光景,时代虽已风干逝去,至少留下了生活和可爱的人文景致。我们需要看见的不多,只要美好愿景尚在,历史只是时代一角,未来才是载满希望。

  《隔壁的中国人》读后感(七):【雨枫试读】隔壁的日本人

  内山完造的《隔壁的中国人》,主要讲述了他眼中的中国文化与生活。他将中日文化作出对比,恰恰也让我们看到了隔壁日本人的生活风景。所以,我们也不妨看看隔壁日本人的文化。读者特将内山完造的看法列出,以便一探究竟。

  1.内山完造不否认,日本人习惯利用别人,像家常便饭一样。但他认为中国人无疑是复杂的,极少有单纯的。

  2.宴会方面,日本人的宴会通常都不会圆满的结束,宴会开始时他们会装模作样的正襟危坐,等到外套一脱,便原形毕露,发泄着平日的愤懑,甚至变得很粗野。而中国人的宴会,一般从头到尾都洋溢着愉快的气息。中国人讲究待客之道,希望通过自己的服务令客人尽兴。

  3.日本人看事情首先注重主观感受,其次才是客观现象,甚至有时候根本不考虑客观。中国人则相反,注重客观,首先着眼于周围的环境,其次才是主观感受。

  4.中国人坐人力车,不是图人力车快,而是图轻松。而日本人的人力车早已进入了博物馆,他们追求速度和效率。多数日本人在坐人力车的时候,如果车夫走得慢或者步子不稳,他们便会极不高兴,有些急性子会一边跺脚一边不耐烦的催促车夫,有甚者会怒气冲天的教训车夫。

  5.中国人的生活里有极富中国特色的“帮”和“包”,这主要源于自然地理环境。而日本几乎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这和他们的地理特征有关,日本国土零散,各个分散的岛屿,已是浑然天成的“包”。内山完造认为,“帮”和“包”是中国特殊的环境里形成的特殊产物。

  6.日本人多是急性子,而中国人则是慢条斯理,神闲气定的样子。内山完造将这种气质进行对比,从城市构造的不同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从整体上看,日本城呈“凸”字形,中国城则相反,呈“凹”字形。

  7.日本人在战争中过于重视名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内山完造认为,这绝不能说日本军队是一支不知进退、有勇无谋的军队,实际上这只是兵法上的一种策略。中国人做事,擅长运用全身力量去完成,如:打年糕,锯拉等。而日本人只重视手的动作,非全身用力,他们擅长制作小巧的东西。

  8.中国人说话,谈到某种程度便适可而止,不再往下继续说,有底线,一般不会没话接话,不喜欢继续纠缠。而日本人往往不懂休止的度。

  9.日本人习惯将一切事情交给神来决定,中国人则会交给时间。

  10.中国母亲打小孩只打屁股,而日本母亲多打孩子的脸和头。日本人在教育小孩时,喜欢买玩具哄他们开心,中国人则从小开始锻炼孩子,不会溺爱他们。

  11.在日本,用钱赌输赢的娱乐活动都被视为赌博,被政府严令禁止。 (也取决于和谁玩,跟家人玩属于消遣,通常不会被当作赌博。) 在中国,赌点小钱没关系。

  12.中国小孩看《西游记》,日本小孩看《桃太郎》。内山完造认为,一个讲的是文化交流,一个宣扬的是军国主义,强盗行为。

  13.关于东西数量。中国人在数量很多的情况下才称为有,倘若只是一两个,都当作没有看待。日本人则通常不会轻易说没有,只有在确实一个也没有的情况下,才会说没有。

  14.日本人喜欢谈论天气,借天气好坏带上自己的个人感受。中国人一般不会讨论天气的好坏,通常以吃饭为话题开始寒暄。

  15.日本人的面子不涉及实际利益,中国人所讲的面子一般涉及实际利益,涉及的利益越大,面子也就越重要。

  16.中国人不管喝多少,喝什么酒,都保持着微醺的状态,很有节制。日本人在喝酒时则会借酒撒泼。

  17.日本人做事情,无论什么事,如果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效果就放弃,难以坚持长久。浅尝辄止是日本人的毛病。而中国人的体格及坚强意志,都是长时间锻炼出来的结果。

  总体而言,内山完造看待两国文化相对还是比较客观的,特别是在对日本人认为中国留学生忘恩负义的态度上。他说:“我经常听到日本人批判中国留学生都是忘恩负义的家伙,回国后就成了抗日运动的先锋,完全忘记了他们是托日本的福才学到这么多的知识。这种指责简直莫名其妙。这些留学生正是因为去日本留学,才能够为抗日运动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抗日先锋。现在敌人是日本人,如果敌人是别的国家,他们反抗的就是别国而非日本了。留学时受到该国的恩惠这件事,与身为中国人的责任,属于两个层面的问题。”内山完造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感谢他为中日友好关系所做出的贡献。

  朋友们相约着,有机会一定要去上海万国公墓看看他。

  :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隔壁的中国人》读后感(八):天涯若比邻 ——读《隔壁的中国人》

  初时看书名,倒是让我惊讶了一番。

  《隔壁的中国人》,“隔壁”这样亲热而自然的字眼,被一位日本人用来形容自己,即使知道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内山完造先生,我难免有些意外——毕竟是位日本人啊。

  我就是抱着一丝复杂的心情,去跟内山先生《隔壁的中国人》书中的描述对号入座。

  内山先生不可不说是个中国通,我想他学会的在中国最好的生存之道就是永远不要以为中国人是会虚心接受批评的民族。日本人的笔法特点鲜明之一即是其平淡和不加修饰。然而在先生的书中,褒扬之辞可遍地俯拾。先生是睿智的,善良的,通晓人情世故的。说到最难以描述的人性和民族性时,先生也是谨慎地一笔带过,“在日本,个人不可信,但是可以信任政府和国家。在中国则正好相反。

  多么令人汗颜!

  作为中国人,我被先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极大的智慧折服了。他在书里描述了大和民族的劣根性,“如果将故事(《桃太郎》)看成对战争的歌颂,整个故事就是在宣扬军国主义。”人们对自己的民族总是能毫不留情地说出最令人心痛的结论。 作为旁观者的先生,一定是比我们更理性更明白的。

  先生没有说出来,只因说出来之后也不大用得到吧。

  先生写《隔壁的中国人》,是想写隔壁,还是中国人,看完书的最后一页,我才恍然,先生只不过要记几篇日记罢了。他写写生活,看过的风景,尝过的美食,遇到的一些人,明白的一些道理。我们自己紧张兮兮地在书里找寻着蛛丝马迹,探寻民族和历史这样沉重的问题,于先生,并没有在十分在意啊。

  住在隔壁,是一种微妙而复杂的关系。隔壁的邻居可能听的到你家里每一句争吵,出门难免要碰头打招呼,遇到好事坏事或许他都是第一个知道。隔壁的人家里吵的不可开交,那也是不好意思去劝个究竟的。若是因了自己的关系,便更加要歉疚万分,说尽好话。隔壁的人家里欣欣向荣,自己也只能道一声恭喜,奉承几句。

  自己回到家,该骂小孩子还是要骂,该喝茶看电视还是喝茶看电视,隔壁,终究不是自己的。

  故而,我想在先生的书里看到些淋漓尽致的格言,还是幼稚了。与日本人的比较,我们做的太多了。一提起,便紧绷起脆弱敏感的神经。想象着先生这样人,应该终究有些不同。

  事实上,先生只是爱着一种文化,爱着一种生活。先生长久以来爱着的中国,一定是他心中的净土。如果说先生的停留是出自他对我们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是我们把事情弄的复杂了。我们应当对自己的民族、地域的美充满信心,因为这样一种美,能够跨越战争,跨越种族,跨越纷扰,永远使先生和我们在一起。先生的包容和纯洁,深藏心中,也流露在笔下。

  我仿佛听到先生只是微笑着打了声招呼,嗨,隔壁的中国人。

  以桐

  2015.1.7于南京

  《隔壁的中国人》读后感(九):内山完造眼中的中日文化差异

  ——内山完造《隔壁的中国人》的阅读札记

  据了解,国内已出版了内山完造的好些书籍,如《我和朋友鲁迅》《魔都上海》《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等书籍。可惜我都没有阅过。因为孤见寡闻,对内山完造的史料也只是因为要参阅这部《隔壁的中国人》,以及一点网络资料。虽然《隔壁的中国人》的文章大多带有报刊文章的痕迹,好些文章不知写作具体时间,但依一些措辞可知多为内山先生离开中国之后的文字。“隔壁”应是相对于日本的地理环境而言;日本与中国,在历史和地理上一直都是一襟带水,比邻而居,文章中频频涉及的是中日二国的文化对比。书中汇集的文章是针对日本读者来撰写,内山先生却不会因此而面对自己的日本同胞,就对中国心存偏见,恶意执论,而是公允的反思两国的文化。

  中国和日本渊源,据说在秦朝已有了徐福率领五百童男童女浮舟到日本,而那里的华族据说就和徐福等有关。以上都是传说,至于历史可查,我们都知道日本对唐朝的倾慕可是彻底的。可以从日本的诸多文化中,感受到中国对日本的影响,至于书写文字上更是明显了,那里保存的汉字可是鲜活的证据。在近代,因为清朝衰落,受到来自西方的侵凌和威吓,丧权受辱。作为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在近代接受了西方文化,很快发展起来,并对清朝有取而代之的意图——这个取而代之,既有来自儒家文化圈的心理认同,也有来自清朝是异族统治中国,取代清朝则是帮助汉族建立正统的意味。基于以上的缘由,大东亚共荣圈的说法,在普通日本人的心中是有市场的。也基于以上的文化心理,清末民国时期的许多日本人在中日两国关系中,对大清帝国的侵凌则成为自然,至于帮助也是一种处于大儒家文化圈的道义。这些人活动在中国大地上的日本人,有许多是间谍,但是也有另一些是纯于善念的帮助,如至死都追随孙中山的宫崎寅藏。内山完造即是后者之一。

  内山先生的很多文章都在反思中日两国文化。这些反思对比的文字中,内山先生是非常诚恳、公正的对待两国的文化,如《中日两国的互相看法》说的,两国文化人互相聊到中日时的指责,他对一些那些观点都做了一些描述和简论,基本持证公允。姑且罗列几则:

  1、中国人忘恩负义。

  日本人很记恩情。“日本人去别人家做客吃饭,第二天再见面时会说昨天的事情感谢对方。过几天再相遇的话,还会说‘前些日子多谢招待’。甚至于一年之后还要为这件事道谢。”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只要当场表达过谢意,这件事情就算告一段落了”。内山先生认为日本的这种做法不可取。或许,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正因为日本人如此深刻地记忆,让其在二战之后的背负战败国之抱负,让其面临着被其侵略过的国家带有一种仇恨吧。

  “日本人批判中国留学生都是忘恩负义的家伙”,因为中国留学生回国后,变成了“抗日运动的先锋,完全忘记了他们是托日本的福才学到这么多的知识。”结合前面的说话,日本人认为他们在帮助中国人,日本入侵中国其实就是帮助中国汉人驱逐满清异族,所以中国人应该夹道欢迎。针对这点,内山先生不同意普遍日本人的看法,他认为“这些指责简直莫名其妙。这些留学生正是因为去日本留学,才能够为了坑日运动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抗日先锋。现在(中国的)敌人是日本,如果敌人是别的国家,他们反抗的就是别国而非日本。留学时受到该国(日本)的恩惠这件事情,与身为中国人的责任,属于两个层面的问题”。

  在《民族魂》中内山先生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段话,遇上面的这些很契合,而且身为内山先生赞同。在中日战争期间,日本著名诗人野口米次郎先生受朝日报社的委托,访问印度后转道上海,采访了鲁迅先生。“野口先生问他:‘如果当今日本的政治家和革命人最终还是无法令人民安居乐业的话,能否像印度依附英国那样,把中国的政治和军事交给日本管理呢?’”“鲁迅先生并没有因为这种具有侮辱性的话语而震怒,而是极其平静地回答:‘事情如果发展到这种地步,就是感情得问题了。同样是丧事财产,比起被抢到抢了去,还是被败家子浪费的好;同样是被杀,我宁愿被同胞杀害也不想让外国人低头。”内山先生将以上的问答变成诗歌写入了著作《上海漫谈》。

  2、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人。

  内山先生同意这个判断。“过去日本人经常把中国人叫做唐人、南京人、阿茶先生(长崎方言),这些称呼都含有敬意。明治维新二十七年(1894年)、二十八年(1895年)的战争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是日本的敌人,这激起了日本人的敌对意识,最终日本人战胜了中国人,并拿到了2亿量白银。自此后,日本国内以为奉行尚武精神,日本人开始自我感觉良好,渐渐看不起中国人。”在“日本人幼稚”这个词条分析中,内山先生说道:“总而言之,(日本)整个民族就是一个小孩子,一名不成熟的少年人而已。战前的自我陶醉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日本人的这一面。”

  《隔壁的中国人》收集的诸多文章中,都可以读出内山先生是一个很坦诚自省的人、很自尊的人。他一直都很欣赏中国的人智慧,从小贩买糖果、路人仲裁解决争执事件,还有中日孩子面对树上果实的多少在言说上的争执等等事情,他一直都对中国式的智慧赞叹不已。但是他面对他者评议日本人的事情,就不是随着别人一边倒,而是认真分析,如实结论。同在《中日两国的互相看法》一文中,涉及到日本的“日本人很阴险”“日本人很吝啬”“日本人善于利用别人,而且手法很巧妙”这些问题时候,内山先生就让人看到一个独立的人格。他从普遍人性、风俗、教育文化来思考事情,让我们觉得一些阴险啊利用人啊之类的,都是每个社会里的普遍存在,非日本独有,而且他对日本吃饭的“AA制”是肯定。

  内山先生一方面对中国文化中国智慧是很赞叹,另一方面对其不好的则是审视和警惕,批评。他懂得可以相信一个中国人,但是不可相信一个部门组织,如有人想以部门组织的名义在他的书店赊账,他就不同意。但是他同意可以赊账到具体的个人那里——不过,他也有例外的,那就是蔡元培先生所在的部门可赊账。因为他相信蔡先生这个人,也就同时相信了其所在的部门。作为一个外国人,内山先生能如此,确实非常的难得。

  而在《令人惊叹不已的东西》和《金银饰品店的今昔》两篇文章中,内山先生记录的商贩在政权交替期间如何处理商品定价,政府如何处理货币替换以及稳定社会经济方面的史料,非常值得一看。非常钦佩当年中国新政府在1949年5月25日占领上海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新旧货币的置换只是一个简单的变更,如果弄得不好就会像蒋介石政府粗暴对待汪精卫政府时落得通货膨胀,首先在经济上溃灭自己。而新中国政府所面临的劳动薪酬以及工薪族的工资问题,采取设立“基于物品计算报酬的基本单位‘工资分值’。1个单位,即是1工分”,内容如下:食品0.8斤,食品油0.05斤,食盐0.02斤,细布0.2尺,燃料2斤。“1个工分能获得的不仅限于以上的东西,而是1工分可以按照国营商店的零售价换算成人民币,然后可以购买食物。”

  内山完造生于1885年,日本冈山人,基督徒,1916-1947年一直居住在中国上海,主要经营内山书店。提及内山先生,我们多是因为他的内山书店及与鲁迅先生的关系(鲁迅丧事,他是抬棺之一),再者是日本投降后他被国民政府诬蔑为间谍,被驱逐回日本。在网络可以看到一些喷子们声讨着内山完造的间谍问题——此事,当年已有文章解释。在1959年,内山先生受到中国政府邀请参加十一庆典,可知新政权的政府亦否定间谍的事情。可惜的是他未能完成参加活动,1959年9月2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葬于上海万国公墓。

  不可否定,活动在近代中日两国之间的日本人有着诸种多样的想法。但是内山完造先生确实中国人的朋友。从他的眼中,我们看到了隔壁的中国人原来是如此可爱,而日本人却也不完全恶劣。居住上海多年,《上海的酒肴》是内山完造回国过最想念的美食,承载着他和近代中国文化人交往的美好时光。而如今面对着这些经过字形转换的语言,我们追忆似水年华,往昔的人事,诸般呈现,恍如置身于内山书店里……

  (转发、刊发,请联系作者,并标注著作)

  《隔壁的中国人》读后感(十):内山完造:依旧是个外国人

  鲁迅有个好基友叫内山完造,他1913年来魔都开了个“内山书店“,鲁迅经常过去买书,一来二去两人便勾搭上了。内山在天朝前后生活了三十余年,写了好几本书,包括这本《隔壁的中国人》。

  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看时代剧一样,脑海里勾勒的是民国图景。但其中的天朝国民性贯之如一。内山这人观察力挺强,善于以小见大,得出一些关于天朝的结论精辟又准确。但土生土长的天朝人看得出来,其中有些难以诉诸语言的微妙偏差,无论内山在天朝住了几个十年,归根结底他依然是个外国人。

  比如,他洋洋洒洒写了两页纸“中国人是通过很长时间的磨练,才获得现在的坚强意志。”但这篇文章根本就文不对题。就这句话本身来说,也是个悖论,一方面,民国的贫下阶级身强体健,但那是长期辛苦劳作不得已锻炼出来的“强健”;而向上观察满清那些抽大烟、戴长长指甲套的贵戚们,横草不动竖草不拿,“强健”在哪里。”中国人身体强健“这个结论放在鸦片横行的清末民国时期,是最让人哭笑不得的。而类似的偏差,书里不止一处。

  无论历代组织多么大规模的交流,外国人视角总会出现无法避免的误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