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萤》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萤》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10 21: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萤》经典读后感10篇

  《萤》是一本由(日)麻耶雄嵩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3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萤》读后感(一):《萤》的叙诡实现方式

  《萤》的叙诡实现方式是这样的:

  首先叙述者在前三章以不出现第一人称“我”的形式介绍阿基里斯俱乐部一行人来到流萤馆,但口吻显然是作者参与其中的,因为有很多主观的评价。

  谏早和继美的关系通过一个第一人称的口吻进行不断的煽情,强调煽情的时候这个“我”和继美的关系;但在切换回日常叙述的时候不断章。

  第二章结尾一场戏的结尾,强调了如下事实:继美是谏早的女朋友,谏早为继美的死悲痛欲绝

  在第三章人物全部展开后从一句心理描写开始代入“我”这个概念:“我”听到他们提到继美感到心痛。对照前面埋下的因果,成功嫁接入“为继美的死感到心痛”的叙述者即第一人称不断煽情继美的死给自己带来痛苦的“我”即客观意义上的谏早。然而此时“我”是在描述谏早的,但“我”与谏早从未进行接触和交谈。

  “我”与千鹤开始接触,直接开始混淆“我”与谏早的身份例子如下:

  1.第四章结尾千鹤支支吾吾要对“我”说什么的时候,平户在走廊里大声喊谏早的名字,千鹤顺势终止了谈话。

  2.第四章千鹤和“我”首次说话,提到:“你和继美的关系似乎很好。”而第五章则写千鹤找来谏早,对他说:“其实我知道你们是男女朋友关系。”

  3.第九章千鹤和谏早提到了“乔治”的话题,第十章的开头,“我”起床后想道:昨晚提到了“乔治的话题”。

  通过以上这种逻辑衔接,以及第一人称的口吻混淆成功达到“我”=谏早的假象。

  实现这个叙诡其实问题很大,因为基于读者快速阅读习惯才有可能将这两个人物混淆起来,尤其是整本书的所有叙述者一直都没有变,不存在两个叙述者的情况下;依靠的主要方式是

  1.在句号为单位的断句之内,有谏早的描述情形下,“我”不出现;而描述“我”的行动的时候,谏早不出现。

  2.大部分对话仅仅以双引号呈现,不补充对应的人物。

  3.“我”与谏早之间没有任何对话以及行为的交集。

  4.主题走向为探索流萤馆的秘密,描写行为类似侦探的角色是平户。

  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逻辑的问题或者漏掉的内容,总之通过千鹤这个人物混淆“我”的身份这个手法相当不错……

  《萤》读后感(二):这是一本崩坏性不来自诡计的书

  一个月前读过麻耶雄嵩的《鸦》,迄今想到,眼前便出现乱鸦黑羽,疯狂地撩过山间河流;壮观凄艳的血红树叶苍白人偶相映;俯视角度的隐秘村庄;纱帘中若隐若现的“神”;手臂上出现的指正凶手之绿色斑纹……每一帧画面感都极强,充满带着些许魔性的感染力。没有丝丝入扣的严谨推理,但一瞬间的崩坏感让人觉得那已经不重要了;一个个“真相接踵而来,激发大脑瞬时回放出前文的情景、段落、字眼,心头一阵凉意。全书的构造形成一个巧妙的麦比乌斯环,循环往复,耐得住寻味。

  所以在看到封面和《鸦》一样酷的《萤》时,特别激动。拿到实体书时期待更满了——真是很引人遐想的封面,漆黑的封底,点点似浩淼宇宙间远处小行星的萤火。但是读毕却大跌眼镜。《鸦》是叙述性诡计用得超好的一本。折原一倒错系列的叙述诡计未免拙于刻意,想到看《倒错的归结》,最后那一大部分像线打了结,还玩了“可正读可反读”的噱头(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给人的感觉无非是“哦,这样啊,那就这样吧”,而《鸦》却真正骗得人心甘。于是想《萤》也有很厉害的叙诡+崩坏性的揭示吧,再加上封腰上的那些话,显得无坚不摧

  推理之神岛田庄司强力推荐

  同时入围“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和“本格推理BEST10”两大权威榜单

  唯一在第一页明示答案,猜中率却依旧为0%的小说

  唯一真正实现读者和局中人完全换位的颠覆之作

  雷蒙德•钱德勒曾经断言只有疯子才能猜出《东方快车谋杀案》的结局,这只能说明,他没有拜读过麻耶雄嵩的《萤》。——《读卖新闻

  前两句我直接这么理解了:“灌水王说这本书还行(=这本书有些本格味道,但核心诡计没有灌水王自己的那么强;不过从篇幅上看肯定没灌水王灌得那么多);在岛国风评还行,但并不是特别好”。不痛不痒的两句话。

  后三句……好吧,都谁想出来的。

  “在第一页明示答案”,什么第一页呢?“流萤馆”平面图,还是人物介绍表,还是目录,还是那个序章?看来看去,产生了两点猜测:1、平面图上有个“萤之间”,加上目录里有几个章节题目就叫“萤”,是不是说凶手是一个代号为“萤”的神秘人物,被作者用叙诡藏在文字里?就像北山猛邦的《爱丽丝镜城》一样,明明有个多出来的人,却一直向读者藏着掖着。2、那个序章是掩人耳目的,跟“倒错系列”里的获奖名单之类是一个用途,在全文中起到一个不断制造错觉的作用?或者说序章里言明已死去的对马继美有多重身份?抑或对马继美本身就是凶手?——读完书会发现,依旧不明白这个“明示答案”指的是什么。这只是一本单纯地发现有人死了后大家一起找凶手的、无折叠情节的、无叙述骗局的流水型小说。

  “真正实现读者和局中人完全换位”,是一句比“史上第一部可正读可反读小说”更让人觉得坑爹的宣传了。因为——根本找不到“换位”,或者说写这个宣传的人对换位有不同的理解?读了大约五十页的时候,感觉到叙述有些诡异,源于“我”这个形象在文中的忽隐忽现、闪烁不定,于是有些窃喜:难道已经开始换位了吗?但这点对情节进展不造成什么影响,所以也就渐渐忽略不计了。最后知道,文字分三个部分,一个是全客观的,一个是“我”参与的,最后一个是“我”窃听得来的,把这三个杂糅到一起,自然也就有些乱乱的了。但……有这必要不?

  “只有疯子才能猜出结局”……多看点柯南金田一就会发现“我”无论从身份还是举动都最可疑吧,貌似横沟正史有篇短篇小说就是以“我”为第一人称叙述,所爱之人死去很悲痛,最后金田一耕助出现指认“我”其实就是凶手;最后“我”剖白了一气,性格也在此发生大转折。所以不知道这个设计有什么震撼古今的效应,可以和《东方快车谋杀案》媲美?

  再看看书中最大的诡计,就是“一个读者都知道但书中除凶手外的登场人物都以为是男人的扮作男人的女人”做了些事情,造成了“馆中藏了个神秘女人”的误解;同时因为只有凶手知道这个扮作男人的女人是女人,所以证明了他就是凶手。这个……算是叙诡吧……也许……

  关于杀人动机,十年前惨案的动机一开始就说明了,无内情;“我”杀人动机一开始也说明了,无悬念;杀人狂的杀人动机也被两个人猜中了,无翻转。核心理由是:不断重复的枯燥音乐可以引发杀意。

  所以,跟萤火虫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当看到最后近十页时,我的内心充满了要爆棚的期待——倒错!翻转!叙诡!颠覆!能出现的都出现吧,快拯救这本曾让人遐想无限的书吧!

  但是啥都没有,就那么结束了。结尾是一则新闻,说因为山体滑坡,人都死得差不多了。很费劲地将这个和前文联系起来,却得不到任何可以让人惊诧或毛骨悚然的结论感受。就是一事故而已。

  写到此,本想结束,但是一个念头鬼使神差地冒上来:

  这依旧可以算是一本崩坏性的小说,它的崩坏性来自期待过高。

  《萤》读后感(三):麻耶老师变魔术

  我努力不透。

  魔术秀开始啦。

  魔术师A:你看这枚硬币。(花样翻飞)硬币被我变没啦!

  观众:哇!

  魔术师B:你看这枚硬币。(花样翻飞)硬币被我变没啦!

  观众:哇!

  魔术师B:其实硬币还在这里哦,只是你没看到而已。

  观众:赞!

  麻耶老师:你看这枚硬币。

  (一分钟过去了)

  观众A:……没变化啊。

  麻耶老师:(神秘地)其实现在其他观众都看不到这枚硬币。能看到的只有你我而已。

  观众A:(面无表情)哦,好赞哦,那可以正式开始了么?

  ++++++++++++++++++++++++++++++++++++++++++++++++++++

  A市晨报

  昨晚一场魔术秀中,疑因一位魔术师的突然发狂,导致现场一组大型魔术道具崩坏,现场观众仅一人生还。现幸存者仍在抢救中。警察积极展开调查,详情请见后续报告。

  《萤》读后感(四):神作中的平庸作,平庸作中的神作

  这本书完全属于腰封宣传得太神而导致读者期望太大以至于有种“竟然被新星的腰封给骗了”的十足的失落感,能拿出来叫板《东方快车谋杀案》一说是十分值得怀疑的,虽说这个案情确实也很复杂,可惜推理太像流水账了。明明只是个九流的诡计(其实感觉这书真的没有诡计啊),三流的推理,再加上一堆随意堆砌似的叫人感觉不入流的叙诡,要说被骗还是有的,可能这本书的叙诡并没有那么烂,但是鉴于本书的翻译错误百出经常叫人有撕书的冲动上(普通推理翻译烂点倒也可以接受,但对于叙诡推理来说这还能忍吗?不是作者有意误导,读者是被你的翻译变相误导了),实在提不起兴趣啊。

  故事有点复古的味道,孤岛杀人或者说暴风雪山庄杀人给人感觉极不新鲜,对音乐及被害者死后各方的反应的描写简直是败笔,暗道与地下密室实在不是本人好的那一口,地下杀人魔工厂又太接近岛田的《黑暗坡食人树》了,案件真相又完全基于一个作者设定好的巧合(杀人魔“乔治”、被害者文枝、“乔治”的帮凶以及复仇者四人在七月十五日晚离奇般巧合的行为碰撞与蝴蝶效应)以及一个完全没有物理诡计(唯一的诡计应该是座钟的时间变化牵扯到的密道这一点吧,但光看麻神给你的目录上这么清清楚楚写明的时间轴就知道这绝对是关乎某个与时间有关的推理上的必要线索,由此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到座钟时间不准再猜到诡计其实并非难事)的纯叙述性诡计之上,而这个牵扯到两个人叙述视角暗换的核心叙诡又导致了书中这两个人物的存在感意外的低。

  小说除最后一章的揭露真相以外几乎没有任何看头,而且这个结尾也算不上什么崩坏,而这些毫无存在价值的冗长文字(虽说只有三百页但都是大段大段的文字,类似张爱玲的小说,同样页数的小说字数却可以做到别人的两倍)的唯一价值就是为叙诡服务。小说的主要卖点就是叙述视角上的微妙转换,开头从一个叙述主体“我”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根据后来两辆开往流萤馆的车子上的出场人物就可以简单推理出“我”便是长崎,可是没过几页叙述视角就突然在读者没注意的情况下转换为全知视角,对于一些人物的心理描写便是佐证,但说实话这个全知视角却异常的模糊,充满了对于别人行为背后原因的揣测,猜测是否是作者有意为之,成了一个诱骗读者企图的“伪第一视角”。然后就是全文的各种叙述视角变换,几行字可能就有好几个视角的暗换,而且借由后来通过可以叫读者推理出来的谏早第一视角的安置取代长崎视角,而后来如鱼得水地又将此视角暗换为长崎视角却仍令读者以为是谏早视角的叙述。通过“伪谏早视角”完成了本书的核心叙诡,把读者骗得团团转,这个应该是本书的唯一看点吧(松浦的性别问题虽说是一个大反转但显得有点可有可无),可惜由于翻译问题感觉这个叙诡有点被译者意外曲解。

  《萤》读后感(五):关于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叙述性诡计必然有一个或多个元素要进行认知层面的欺瞒,既将A认作B,在传统叙诡中,实质为A的这种元素,在读者眼中被误认为B,也即在读者阅读之过程中此元素被误认,而在小说之世界中的人物对于此元素的认知,一般并不做深究,并且如果小说世界人物之认知与读者之认知不同,则更能突显此诡计之意外性,不过为了某些需求,将要令小说世界之人物与读者共同将这些元素误认,在小说世界中通过现实性的手法,而面对读者采用文字上的手法,尽管手法不同,但达到效果一致。而另一种手法便是读者并未误认,而是小说世界之人物误认了这些元素,从而使得“小说世界之人物并未误认这些元素”成为读者误认的元素。

  上图乃一般叙诡的示意图,当中那一根我称作元素认知柱,这根认知柱横穿三个世界,即小说人物的认知世界,小说的“真实”世界和读者的认知层面,在三个世界中元素各有不同,通过小说中的犯罪层诡计和叙述中的文字层诡计来使得元素发生改变,而唯一真实的元素乃小说世界中的元素A,而认知柱的目的一般来说为意外性(在此不想讨论过多其他目的)。

  而在《萤》中这根认知柱发生了一些变化,使得其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显然读者认知到的乃是真实元素A,而小说人物的认知是错误的,即为B,而我们知道小说世界必然是“真实”的(是指必然有一真实小说世界存在,非讨论其他不真实小说世界),也即该元素仍然为A。这样看起来认知柱也没问题,但是结果文字层和犯罪层,便产生了一些疑问,首先是如果这样的认知柱存在并且合理,那么文字层的诡计是什么呢?所以说这样的诡计不存在和不需要吗?而既然小说人物的认知和小说世界的真实元素并不相符,那么由B所转变为A的犯罪层的诡计究竟是什么呢?由于这两项的确无法说得通,甚至对于A是否为真实元素也产生了质疑。另外,由于读者一开始便知道真相,故而一般叙诡认知柱的目的即意外性似乎也不那么明显,那么这根认知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由这些分析可见,这样的对于三个世界的分析图是不尽如人意的,或者说遗漏了一些关键。因此做了下图,一些问题得到解决:

  这是《萤》所构建的认知柱,从图上可以看出,与一般叙诡的认知柱不同,该根认知柱完全包括了“小说人物的认知”这个世界,也即认知柱的元素不再是小说中需要被误读的一些元素A或B,而是在这之上一层的对于该认知的认知。知道这一点相当关键,也正是对于更高世界的认知柱的解析,能让我们知道在不同世界之间的诡计安排以及认知柱的最后目的。简而言之,固然小说中人物对于元素的认知和读者完全不同,但是对于该认知的上一层认知是相同的,而A或B则潜藏在该认知柱之暗侧,直到小说世界的真相被揭开才揭开。那么这样就可以解决文字层诡计不明的问题了,因为虽然在高一层的认知上相同,但在基本元素的认知上不同,如何掩盖这两层的不协调便成为了作者的文字层诡计,也即让一般认知柱上A与B的不同消失,从让该认知柱上读者认知层面与小说人物认知层面相同。而第二个问题便是犯罪层诡计为何?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所说犯罪层诡计,并非真正的犯罪诡计,而是指向小说真实世界(真相)的手法。而在《萤》中所赖以返回真实世界的手法便是通过读者认知与小说人物认知的不同而获得的,然而读者认知又如何能穿越回小说人物认知,从而施展其犯罪层诡计呢?在《萤》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在小说世界中安排一个能与读者认知完全一样的人物(也可以说是藉由此人来使读者确定自己的认知),故而最后可以使读者认知正常地返回小说人物世界,从而令犯罪层诡计得到实现。而这也是此认知柱的一大目的,固然在A与B元素的暗认知柱中有意外性之目的,但更重要的使命是通过两个认知世界的异同来让犯罪层诡计得以实现,从而顺利返回真实的小说世界,使得小说得到完满、犯罪得到解决。

  而更为简单的说法,便是将读者的认知抛却,使一切完全发生在小说世界之中,也即代表读者认知的小说中的人物并未也不需要穿越到读者层面影响读者,从而造成两个世界的认知异同,就可以通过小说世界两方面人物的认知异同来实现该犯罪层诡计。而这种更为单纯的做法,在以往的小说中比比皆是。《萤》通过认知柱的扩大,使得原本古典而单纯的诡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且给与了叙述诡计一定的新意,摆脱了纯粹为意外而意外的目的,使得简单意义上的“反叙述诡计”有其小说真实世界中的具体意义。但可谓有得有失,第一复杂性降低了意外性,第二相互打通两个世界的做法,使得一些描述和人物做法更有“人为雕琢”之迹,并不比之前所提的更为简单的做法高明多少。但也算比较合理的回归犯罪层诡计,从而抛却单纯意外的简陋目的,实属难得。

  图请看日记

  http://www.douban.com/note/237362359/

  《萤》读后感(六):为读者开启上帝视角的作者都是好的小提琴家

  麻神老师一定是没有思路了才决定以退为进写出了这本《萤》的吧!

  ——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是这么想的。

  与之前的《鸦》相比,这部书无论从暴风雪山庄(差点打成山寨),还是到凶宅探险,还是人物内部关系,那设定的都可以叫一个平!淡!啊!

  但是,麻神老师就是要告诉你,你以为就是这么平淡吗?你期待着大爆点吗?

  ——我就是不给你!

  然后当读者怀揣极大的耐心把这本书读到中后部并且猜出了前因后果之时,麻神老师一个峰回路转,告诉我们——

  作为作者的我,此次可是为读者你们开启了上帝视角啊!

  让我来告诉你们一些你们都知道,但是书中的人物不知道的秘密吧!

  喂——等等啊,这样子骗人真的有趣吗?

  拜托身为读者的我们只是感觉到智商被玩弄了而并没有赞叹老师您的诡计用的多么高明啊。只不过——

  手法倒是挺有新意的嘛……

  好了吐槽了一大段下面来稍微认真写点什么吧- -

  一,氛围。

  由于这本书我是半夜读的,其实在读到中间的时候还是隐隐的感觉有些害怕。撇开老套等等因素,麻神渲染的恐怖气氛还是到位的。特别是看到几具插着匕首的蜡像被掀开,我就在寒夜中瑟瑟发了会抖。

  所以说当成恐怖小说提提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

  二,人物。

  那位充当着小说里全部成员的领袖,本书的大BOSS,汇聚最多线索和情报的佐世保同学,从刚一开始出场就完全没有书中之前铺垫的那种“让人信赖可靠的学长”的样子,他一出场就能看出他是个大变态好嘛!对凶宅复原到可怕并且细致的那种执着劲,什么半夜拖社员出去进行“撞鬼惩罚实验”(恩我乱取的)就足以让人对他警惕的雷达报警一万次了!

  报警雷达的声效可选:

  嗒咔嗒咔嗒——嗒——嗒——嗒咔嗒咔蝉

  哦不,不可选,我忘记那首乐章从头到尾只有这一个调调了!

  其二,由于采用的是诡计叙事,所以麻神其实采用了三种视角来展开情节。稍微心细一点的就可以发现,长崎这个家伙除了在第三视角的描述中稍微露了两面(而且基本都集中在人物出场介绍那段),其余的时间都悄无声息。所以这家伙一定有问题!

  是的,所以说,我一开始并没有猜到第一视角里还隐藏着一个长崎,我只是很疑惑为什么这个人什么信息他都掌握了= =!

  最后说一下那个可怕的溶洞。

  一秒钟让我想起了江户川乱步啊……

  三,音乐。

  这部书告诉我们,古典音乐的魅力何其巨大!

  听了之后想让你发疯就发疯,想让你失心疯就失心疯,想让你变态就变态,总之就是年轻人一定不能小瞧古典音乐,不然一不小心哪一天惊觉自己连杀六人“力竭垂死”就为时晚已~~~

  结果说是认真写还是吐槽了这么多啊。

  吐槽星人果然改不掉这个毛病。

  其实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弱弱的补一句,现在说这些“力挽狂澜”的话……有用麽?

  《萤》读后感(七):诡计的点安放得很奇怪

  这是看的第二本麻耶老师的书,第一本《鸦》看完了以后觉得略坑爹,然后看了评价说,要想真正体会麻耶老师是不能从《鸦》开始的!正好这时候《萤》的书就快递到了,于是决定从这本开始好好体会结果。。。

  感觉和《鸦》很相似不是吗。。。

  我叙述性诡计看的不多,不过如果把麻老师和另一位号称叙述性诡计之王的折原老师比的话,大概后者搞的是“场景”或“情节”上的诡计,而前者则是“文字”或者“视点”上的诡计吧,总之差别很微妙。而共同之处就是,搞到最后总有点坑爹的感觉。好像如果把叙述性诡计当成个旗号来做,老会有点吃力不讨好,因为叙述性诡计变成主体了,其他地方可能就单薄一点,最后读者看到结局就会有“也不过是这样”的感觉,有耍小聪明的嫌疑。

  这本《萤》就是这样,虽然最后发现读者掌握了书中人物没有掌握的线索这一点是比较有“崩坏”性,但是除此之外好像就没有什么了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长崎是那个要帮女神报仇的废柴,谏早是杀人魔的帮凶。所以说,诡计安插的点不在解谜的主线剧情上,而是在支线元素上,难免让人觉得是为了叙述性诡计而叙述性诡计。

  另外还想吐槽,这社团里的师哥师弟也太纯情了吧,居然一点没有发现松浦君是女孩子,和《鸦》里面认不出来哥哥就是弟弟的村民一样纯情好么。。

  不过为了继续深入地感受麻耶老师,还是会把其余的作品都好好读下去的。。

  《萤》读后感(八):《萤》的完全攻略

  刚读完《萤》,将攻略奉上。

  十年前的命案很无聊,就不在这细说了。

  接下来是拆穿叙述性诡计。第一人称是长崎,并非是谏早。麻耶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交替来误导读者。松浦千鹤被书中的所有角色当成男性,但是读者却知道松蒲千鹤的真实性别是女性(我真是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运用这种毫无意义的叙述性诡计,不过倒是蛮有创新精神的)。

  将书中的一些情节整合:佐世保是一个杀人狂(开头的乔治),他杀了长崎所暗恋的继美,谏早既是继美的男友同时也是帮助佐世保杀害继美的帮凶,长崎发现佐世保的姐姐与几位受害者很像从而发现佐世保是乔治。想要复仇,偶然中发现流萤馆中的密室,又正好碰见佐世保在虐待新受害者文枝。在文枝死后,长崎杀死了佐世保。为了不受怀疑,长崎伪装出佐世保与文枝同归于尽的样子。导致谏早在去密室探查情况时,误以为是这样子。于是,谏早为了洗脱佐世保帮凶的罪名而做出了一系列2货行为。然而,谏早一开始不知道长崎是杀害佐世保的凶手,长崎也不知道谏早是佐世保的帮凶。两个人僵持了很长时间,但当长崎偷听到岛原的推理后,知道谏早是佐世保的帮凶后杀死了谏早。

  在书的最后,麻耶走的依旧是崩坏路线。一场泥石流带走了所有的人(除了一个女性),我认为这个女性应该是松浦千鹤。

  总算完成了。

  话说什么时候出《翼ある闇―メルカトル鮎最後の事件》的汉化版呀?

  《萤》读后感(九):麻耶不该叫崩坏流,他就是个神棍

  如题。个人觉得神棍到这地步可算是光明正大受万人敬仰,再叫他崩坏流未免有点偏题。

  给三星是因为神棍桥段给的太仓促了。神游戏那样的还可以从逻辑上找验证,这部就完全是为了串起剧情而设置剧情点,逻辑上的圆润度还比不上鸦。鸦那种氛围设置,因为更符合一个特定环境(日式古典封闭村落),所以相较来说让人很容易接受。而这部,音乐家的脑有病栏目什么的亲你八卦节目看太多啦,而且音乐家这种东西其实不符合杀人群体啦。在音乐上搞得好的音乐家,除了音乐之外的人类社会对他们没那么大重要性,执着这种东西,放不到人类层面来的。所以狂暴杀人犯什么的,轮不到这种人来做啦。

  从抑郁的雨季来到抑郁的洋馆,抑郁的青少年们瞻仰抑郁的杀人案。这满屏的抑郁让这本书的前三百页看起来都像州长那位戴黑框眼镜嘴唇紧抿的夫人,古板严肃无趣到让我在她的戏里睡了三回。每回醒来好像还没有什么进展,跨度最大的剧情也只不过是发现了丈夫的行踪秘密以为他出轨。

  也罢,反正熬到最后也就是为了那三分钟的钢管舞。群众看麻耶也就是为了在最后的最后让自己惊艳一下吧。

  《萤》读后感(十):比《鸦》正常多了

  其实麻耶还算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上一次看的《鸦》只是到最后觉得动机、凶手、真相、诡计都很坑爹,而单就故事本身来看,讲得还是挺精彩的,只是最后的结局太让人瞠目结舌。

  这次看的《萤》,作为一个推理小说而言,还是挺正常的,起码凶手、动机都是比较正常的,虽然最后也有个比较诡异的助力.......但是起码大部分还好。

  叙诡的部分可能是日系看多了,下意识的就觉得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角度转换会埋伏全套,然后逐一排查了一下,大致有了个判断。密室方面,我是对机械诡计不甚感冒,离我的普通人生太远了,就算作者鬼扯我也不会发现漏洞,同样即使他写得精妙、别致,我也只会说“哦,是这样啊”。(看《盗墓笔记》时,小花和天真的那段,只要他们一进机关,我就自动调为快进模式)被麻耶摆得最狠的一道,是那个关于厕所的问题,没必要这么搞吧,这样提供给读者的竞争也太不公平了,虽然前面也有暗示,但是麻耶难道不知道有一个人叫春哥么?

  刚好用一句诗总结,你以为看到的,其实蒙住双眼。大概是怎么一句吧,记不清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