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债读后感10篇

2018-01-11 20: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债读后感10篇

  《大债》是一本由(英)约翰·兰彻斯特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4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债》读后感(一):当当上线:《大债(第一本看懂全球债务危机的书)》 谁能幸免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606271

  当当购买链接

  《大债(第一本看懂全球债务危机的书)》 谁能幸免

  2011.10.09 ╱ 书评 ╱ 记者 陈佑元 文

  “如果你欠银行一百万,你的命运掌握在银行手中;如果你欠银行一百亿,银行的命运掌握在你手中。”一则古老的笑话变成现代社会真实写照,金融海啸自2007年以来一直没有好转,各国政府不断纾困濒临破产的银行。充斥着专有名词的报导、迂回的金融改革政策,你的钱正随着时间逐渐流失,但你知道原因吗?

  浅白文字 实例说明

  《大债》的作者约翰.蓝彻斯特(John Lanchester)用幽默的比喻、浅显的文字,带领读者了解金融界的把戏,并将2008年金融海啸的来龙去脉按照年代条列说明。书中也解释了许多艰深晦涩的专有名词,这些专有名词时常出现在金融海啸相关报导中,但通常都是以片面的解释带过,无法真正了解它的含意。作者以日常发生事情做比喻,让读者在看专有名词时不会那么辛苦,也不会因为无聊选择跳过,因为「它们」就是整个金融海啸的祸首。

  《大债》里面提到的一些例子台湾可能还看不到,当然也希望不会看到。像是作者提到有个留学英国的冰岛学生有次要领钱,提款机居然说户头已经没钱了,诡异的是,她确信自己的账户里有不少钱,原因就是冰岛银行没钱了!冰岛在金融风暴时宣布破产,并禁止一切资金外流,造成冰岛币一夕之间变成废纸,在国外的留学生领不到钱,许多人被迫回家,而且也没有工作,这就是经济自由化的结果。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让民间企业也能经营银行,而民间银行为竞争,纷纷将资金转换成各式各样的金融商品在市场上流动,也因为民营的结果使得经济看似蓬勃发展——一种泡沫化发展。

  玩弄利率 银行自食恶果

  本书主要是以2008年金融海啸为主,但是作者也提到2000年网络泡沫化正是金融海啸的起始点,一切都要从网络泡沫化说起。当时网络还不算普及,但是大家认为网络商机无限,纷纷砸大钱开了许多公司。两年过去了,投资人发现网络并不容易赚大钱,于是公司纷纷倒闭,许多人破产,配合当时911事件的低潮,股价跌幅跟失业率都节节上升。美国当时的联准会(联邦准备理事会)主席亚伦.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为了复兴经济,将利率由原本的6.5%降为1%,这让原本购买美国国债的投资人望而却步,因为1%的报酬率实在太低了。另一方面,低利率却也刺激银行开始借款,让他们使用「杠杆」来赚更多钱,也就是用更多的钱做更大的交易,风险当然跟着增加,最后引发了世界性危机。

  在欧美国家储蓄率低的风气下,造成国民买东西几乎都是以分期付款方式付费,所以如果遇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币值降低,能买到的东西也就相对变少。2003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利率又从原本的1%调涨成5.25%。银行拼命想借钱给人民以赚取利息,当信用佳的买房市场萎缩后,房仲业便开始拉拢信用不佳的人也来买房,希望他们跟银行借贷,于是创造了一种忍者(ninja)贷款——(no income, no job or assets),也就是次级房贷。

  信用不佳的人们需支付的利息比一般人高,当物价上涨时这群人可能缴不出房贷,房子就会被银行收回去。作者认为银行家在遇到风险时,判断能力就跟饭桶一样一厢情愿的认为房价只会高涨:假设这群次级房贷的人缴不出钱,只要卖了他们的房子就可以回本了。

  但是银行家忘了一件重要的事:物以稀为贵。当缴不出房贷的人越来越多,银行收回的房子也越变越多,这时候房价就会开始下跌,而且跌幅完全超出银行家的预期。本来每月乖乖缴房贷的人看到其他房子一直贬值,也开始选择不还贷款,让银行把房子收回去,结果银行手中充满了没价值的债券,又无法靠卖房子填补亏损,最后只有破产一途。

  稳赚不赔的骗人技俩

  书中对于为何人们愿意花钱买别人的债务做了详细的解释,说穿了就是人们的贪念在作祟。投资银行为了赚钱,发明一种叫信用违约交换(CDS)的交易,也就是把违约风险转嫁给其他人的交易模式。作者举修屋顶为例,A家跟B家借了十万元修屋顶,并且承诺一个月还一千元,B家就问C家有没有兴趣赚点小钱,双方协议后决定由C家代收纳一千元,然后A家每个月会给C家代收费五十块,但如果B家付不出钱就必须由C家帮他们付。故事中A家代表贷款人,B家代表银行,而C家就是买债券的投资人。银行把风险转嫁给投资人,自己只需要收钱,在正常情况下是个稳赚不赔的交易。

  这个例子完全是AIG集团(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的写照。由于收了太多CDS,且贷款人又缴不出钱,银行需付给投资人的钱远超过收回的贷款,因信用萎缩所以到处都借不到钱,巨额的亏损只好交给政府去填补,当然就是拿纳税人的钱去补。

  作者屡次以讽刺的手法描述银行家的聪明才智,更把他们称为「宇宙大师」,但他们在某些事上却又愚蠢无比。银行家自作聪明的发明出另一个赚钱的手法——担保债权凭证(CDO),其实就是次级房贷的债券,也就是金融海啸的主因。银行将债券分为ABC三级,A级最安全但是报酬率最低,C级则是报酬率高但风险大,受次级房贷影响最深的就是C级债券持有人,因为他们会最先亏损。随着房贷风波越演越烈,银行因为欠了太多钱而面临倒闭,政府不得已介入纾困,像是AIG集团就需要一千亿美元来维持正常营运。

  够了 我们不要买单

  房价之所以会上涨,一方面跟银行的煽动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社会风气的影响。房子被视为安家立业的基础,想买房子的人越来越多,银行也就抓住这个机会,提出许多优惠方案吸引民众借贷。也因为低利率的关系,使得原本已经有房子的人想换更大更豪华的房子,或是多买几间做投资,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借钱上。台湾跟美国相比,大概是处在快要泡沫化的时代,台北的房价屡创新高,几乎都是投资者的炒作,虽然政府不断祭出打房政策,但是往往影响一般老百姓而非有钱人。大家也看准了房价会一直上升,希望可以多买到一间房子,也许要等到某天台湾跟美国一样房地产突然暴跌,投资客才会愿意收手,贪多的下场往往就是负债累累甚至是破产。

  “他们(金融业)不只埋下灾难,还与灾难约好日期,确保灾难一定会来……”

  在没有爆发问题前大家都希望可以赚更多的钱,所以就想出各式各样的花招让投资人一头栽进去,事实证明这是个错误的投资,也证明了华尔街银行家的失误。只是承认错误弥补不了金融海啸这个大破洞,虽然仅是少数人的金钱游戏,却要全世界的人来承担。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知足常乐,尽管现在的生活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但是大家还是一味追求理想的生活,人人都想要达到完美,却忘了自己所处的世代已经是人类史上最好的世代了。2008年的金融海啸像是一次心脏病发作,只是要给我们一个警告,防范以后还有类似事件发生。

  《大债》最后写道:「回头看,我们才知道刚刚度过了经济上的黄金时代。只不过,那是个假的黄金时代。」美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留下满目疮痍的经济,各国的负债该如何解决至今还是个谜。也许该从最基本,也最为重要的出发点——我们的内心开始,在这个物价上涨、资源逐渐耗竭的世代,”够了”也许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当大家对自己的现况感到满足,不去要求更多时,这次的金融风暴也许就能安然渡过。

  在这个低迷的年代,《大债》不仅期望读者了解这次金融海啸的前因后果,也提供了未来方向,希望世界上的人都可以满足于现况,不再强求更多的不义之财

  《大债》读后感(二):2012-09-03 《大债》读后感----幽默生动地解析了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

  读之前我以为本书是讲欧债危机的,其实所叙的还是以次贷危机为重心。

  这位英国作家用浅显生动的语言道出了全球的债务危机的来龙去脉。由冰岛国家破产说起,金融创新的泛滥----制造出了CDS(信用违约互换)这种“黑道大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次贷CDO这种债务打包的工具;全球低利率引发的宽松的信用吹大了房地产的泡沫;金融业无视常识,火箭科学家们用简化的、有缺陷的数学模型低估风险(var的误用);zf对金融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管,金融行业错误的激励机制,银行家们不负责任的豪赌----赢了算自己的而输了反正是全体纳税人买单,穆迪等评级机构也不负责任的评级---垃圾也成了AAA级;这样,危机也就无可避免了;作者对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模式也作了反思。

  归根结底,缺乏有效的监管,而金融资本又天性贪婪逐利的,从而引发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怪象,造成了信用大扩张,最终引爆危机。

  讲次贷危机的书很多了,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应该说是叙说很浅显生动,比喻很形象贴切,到处有幽默的用语,时不时让读者开心一笑。这可能因为作者是名作家而非财经人士的缘故吧。

  一点题外话,作者前言里的那个想法(高速时挂倒档)我倒是可以回答他----结果没他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因为我刚买车时,对挂挡还没达到下意识的熟练状态,一次在行车时竟然挂错了倒档(也只搞过一次),很大声的响了齿,档杆又弹到空挡中去了,当时很心疼了一会,不过到现在开了这么久也不见有啥问题。也就是说,在车速很高的情况下,想挂倒档也根本挂不进去,齿轮刚接触的那电光石火的一瞬间,巨大的冲击力便会使其弹开。这点很欣赏韩国车,挂倒档要将档杆头提起来才能挂人,这样就绝对的避免了误操作。

  《大债》读后感(三):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寻求概率的人类

  大部分人很难真正接受自己不是活在这个世界上,而是活在矛盾中。

  譬如他们常常在一个晚上勉励自己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另一个晚上又激励自己做一个敢于冒险的人,他们似乎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妥,因为前一个晚上他刚刚承诺要给女友更好的生活,而后一个晚上他决定通过贷款先实现承诺,反正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反正这是我自己的钱,只不过我现在先预支一下未来的钱,我会加倍努力工作偿清它的,对不?

  你看,一个人就这样让自己一步一步走入过度消费而不自知。

  你应该知道,除了上帝,没有人可以预测自己的未来,要是人疯狂的话,上帝也不能预测。那么你有怎么肯定你的未来可以支持你现在的预支,而不是恰恰相反?

  农民都知道,土地只能提供一年的产出,未来的粮食是不能救现世的饥荒,但自从有了金融创新,一切都改变了,现代金融被两种人占据,一类是自称可以预言未来的人,一类是自称可以计算未来的人。

  其实他们都不能计算未来,他们只能计算高等数学不如他们的你们。不过在欺骗和自我欺骗这一点上,他们和我们并没有两样,他们是有意重复,我们是被动重复。最后直到我们都把谎言信以为真,危机却来临了。

  人类要为自己不负责任的金融政策和消费行为买单,这不是资本主义的危机,也不是社会主义的福音,要买单的人很多,只是有些已经开始,有些假装这一切还是他的国的悲剧

  《大债》这本书想揭露金融危机背后的故事,这是个大话题,这本书最好的一点就指出,在数学上,概率是可以预测的,但是不确定性是不可预测的。

  在物理学里有一个不确定性定理曾让爱因斯坦很焦虑,他说,上帝什么可能会丢骰子?

  是的,上帝会丢骰子,所以我们最好还是记着这样两条理财的原则

  1、长期不要考虑超过自己预期稳定收入5年以上的投资

  2、短期坚决不用信用卡消费

  但是,大债已经来临,改还有用吗?

  此书倒是偏左,估计平西王读了会一声长叹,哎!

  《大债》读后感(四):筆記

  關於債務危機,有很多A導致了B,C導致了D,但B怎麼弄上了C,A又從何而來,除了C還

  有什麽導致了D說不清~~~

  筆記

  前言 一个人人都在欠钱的时代

  第一章 那天,我的国家破产了

  从提款机取不出钱的那一刻讲起

  他们把金融商品包装成一种天然资源

  ——銀行業,其資產是整個經濟體的12倍之多

  ——只和銀行談了不到15分鐘,就貸到了三筆款資,共計60萬英鎊。其中一筆……是用5種不同的外國貨幣做成的一籃子貨幣來計算利率的

  每个人被鼓励享受便宜的信用

  布朗,是一种屎的颜色

  国家?闪一边去吧!

  投资银行家是不会赔钱的

  我希望来生进入债券市场,这样可以威吓任何人

  银行就是这样垮台的!

  沿用了700年的财务报表

  你并非没钱,你只是“流动性不足”

  ——流動性,就是把資產轉化為買賣東西的能力

  全世界最大的公司

  为什么兑现一张支票,你得花3天才能拿到钱?

  ——報表上高水位的存款,意味著銀行有高水位的負債;而高水位的負債,迫使銀行必

  須持有高水位的資產才行。而由於銀行主要從事放款業務……代表高水位的放款

  苹果公司跟苏格兰皇家银行,哪家公司较安全?

  ——決定風險高低的因素之一,就在於你能承受的負債規模多大。也就是你的負債應該

  比你的權益大多少

  我能买下一座小岛,你呢?

  他们早就和灾难约好了日期,确保灾难一定会来

  僵尸银行,吓死人了!

  第二章 这样搞金融,太神了!

  借钱给别人,再也不怕被倒债了

  用500英镑,买一辆法拉利的“选择权”

  用这个公式,就可以把鸡蛋、奶油变成股票

  你懂不懂,这才叫“避险”!

  你用它们来避险,却不知道它们也能加大风险

  他的银行,现在在我们手上

  ——滙豐……LTCM的價值在頭4年就增長4倍,然後在俄羅斯1998年的倒債風波后爆掉

  别把“不太可能发生”的事,当做“绝不可能发生”

  头号坏蛋、、黑道大哥、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就在你身边

  ——信用違約互換CDS

  金融业者的思维,与你绝对不一样

  ——某個企業家爲什麽要投入餐廳和俱樂部事業……這個行業有很好的現金收入,他可

  以把這些現金收入拿來杠杆運用。比如說,開餐廳一年要虧100萬英鎊,但有1000萬英

  鎊的現金流入。他拿這筆現金去做20倍的杠杆,一下子就有2億英鎊可以拿來玩

  大得吓死人的全球债务

  1981年,我们现在所受的灾难在那一年萌芽

  摩根银行,一场改变世界的周末营

  ——由他們來承擔史密斯沒辦法付款的風險——你會付給他們一筆錢,但如果史密斯違

  約,瓊斯夫婦必須負責替他們還錢

  当损失巨大的石油公司,遇见聪明绝顶的银行家

  ——把貸款人“無力償還的風險”賣掉

  ——把這比貸款賣個EBRD,并支付一筆費用以作為回報。這樣一來,埃克森拿到了信貸

  ,摩根大通保住了這個大客戶,而且資本準備完好如初,可以拿來投入其他更好賺的案

  子

  一家空壳公司先吃下风险,然后……最后转嫁给你

  ——如果我們能夠不必辛苦地拿捏每個人的還款能力,有辦法把繁瑣、逐案親自審查違

  約風險的過程跳過的話,那就財源滾滾而來了

  ——他們設立一家空殼公司,叫做特殊目標機構(SPV)。這個空殼公司吃下摩根大通

  97億美元的風險,然後再以證券形式,把這個風險轉售給投資人,支付投資人各種不同

  的利率。於是許多的違約風險會先賣給SPV

  ——設立SPV?理由有二。第一,要把交換交易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拿掉……所玩的杠

  杆就越大……第二……還能避稅

  ——根據摩根大通的計算,被打包起來的那批貸款非常安全……穆迪公司哼哼哈哈……

  财源滚滚,最妙的赚钱法门

  ——你借給這家公司虛擬的10萬英鎊,這家公司再向你買威爾森的債務,并把10萬英鎊

  還給你,於是你有錢了

  ——就是他們沒能力還有怎樣?該頭痛的是瓊斯家

  这么神奇的事,千真万确发生了

  ——主管單位……把CDS看出一個分散風險,從而降低風險的有效工具

  ——CDS的神奇之處是能夠讓你把10萬英鎊借出去10次,然後賣10次CDS給另一個擁有10

  萬英鎊的人

  到底AIG是怎么倒下的

  ——AIG其實相當於前面例子中的瓊斯夫婦……CDS市場里最大的一個玩家

  ——當大家發現瓊斯夫婦好像不太穩,於是鄰居們要求他們要對這些貸款提出比1萬鎊

  還多的擔保品……借不到,他們就完了

  请循“日本模式”,要么道歉要么自杀

  第三章 你说,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弄懂房市飙涨的真正原因

  拥有自己房子的美梦与恶梦

  谈房地产,就是在夸耀财富

  因住房升值就觉得自己发了财,是很愚蠢的

  想清楚:房子真是你的吗?

  各国房贷都有特色

  我们的欲望,以及现代生活的失落感

  就这样,我们一步步走向危机

  ——房利美和房地美

  房市、股市与债市里的博傻理论

  这个浑蛋完全正确

  利率为什么会这么低?

  ——格林斯潘縱觀整個局勢……好像會有一場全面性衰退

  总之,有问题推给中国就对了

  ——中國工廠就會持續供應便宜的物品,把美國的通貨膨脹壓下來……借貸要變貴的時

  候,中國在國庫券上的投資會讓美國政府可以借貸便宜的錢,然後繼續花更多

  第四章 忍者也能借钱

  明明是糟糕的债务,却成了诱人的投资

  ——他們借錢時要付更高的成本

  信用越差,越是好生意

  ——次級房貸就不同了。他們沒有被收錄在現在的數據庫里

  李祥林,一个神秘的中国数学家

  ——高斯連接相依函數……針對那些以不同方式同時發生的事,建立模型

  这些天才都变成了吸血鬼

  ——相當於把流進來的資金倒入一串桶子里,最上面的桶子是AAA級的CDO分券,當這個

  桶子滿了之後,就會溢出到AA級……最上面的桶子絕不會枯竭

  ——墨菲定律

  ——SIV

  一场叫做“掠夺性放款”的流行病

  ——證券化的發明,可以讓銀行把貸款轉售給別人,放款人和貸款人就會隔開

  巴菲特的信用积分居然不高,你信吧?

  听听一位次级房贷业者的告白

  一个脑筋清醒的人,为什么会贷款给忍者?

  ——說謊貸款

  房贷中介坑穷人,银行视若无睹

  律师的新生意:跟烂银行打官司

  荒诞的金融怪象

  第五章 真的没风险,快来借钱吧!

  埋藏于金融市场里的地雷

  我们越熟悉一件事,就越容易忽略它的危险性

  经济学家们最容易犯的错误,让人哭笑不得

  ——丹尼爾·卡尼曼和阿莫斯·特佛斯基

  我们对与概率和风险有关的事天生就有障碍

  ——格林斯潘是俄裔美籍哲学家艾茵·兰德的密友兼信徒……一个神秘的信仰:我们可以完全相信市场会自我管理

  在金钱的世界里,风险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东西

  利率变得这么低,让我小坑了银行一下

  要是能找到一个稳赚不赔的投资组合,那就赚翻了

  一个数学天才,两个改变世界经济的概念

  到底是谁在疯狂抛售股票?答案是:电脑……

  过了这一点,全盘皆输

  ——Var

  那些天才们的思考很复杂,也很违反常识

  ——李祥林……因为这个新公式,压根不管所有的历史。它把一个数字,γ,放进公式,用来代表相关性,而这个数字并不是取自房贷的历史分析,而是取自其他房贷信用违约互换的价格……因为相关信息都在价格里

  “宇宙史上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我却看到了两次

  ——Var把已知世界的范围标出来,边界在Var断点,过了这点,上面写着“有恶龙出没”,但没人对落在Var模型范围之外的恶龙和小怪物投以足够的注意

  金融理论就像平时好好的、只在撞车时失效的安全气囊

  第六章 政府呢?休眠中

  我们如何走到这无法无天的地步

  凯尔特之虎成了病猫

  当一件事过于美好,美好到不像是真的……

  ——格林斯潘卖權的意思是,如果市場下跌,格林斯潘一定會出來救

  调控房价?政府干吗要调控房价?

  搞砸了?没关系,写封信解释一下就好

  ——FSA、央行或財政部……有很多人早就認為,債務和杠杆已經高到一個危險程度了。但問題就出在沒人認為有必要去擔這個責任……財政部操在政治大人物手中,這些人基本上是多頭的受益者

  多亏政客帮忙,国会通过了“禁止立法管银行”的法律

  ——隨著金融部門越來越富有,它們對美國政府的政治影響力也就與日俱增

  连这个法案也废了,华尔街从此无法无天

  ——《格拉斯-似地格爾法案》把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拆開

  就算有法律又怎样?政府监管照样放水

  证管会的调查,其实只是装模作样

  ——馬多夫……龐氏騙局

  经济学家对过去3次不景气,准确预测到7次

  学者专家们已经漂荡到真实世界之外

  金融利益的力量,已经到了所向无敌的程度

  坑我们的人,做每件事都是只想着赚钱

  金钱至上,一个大到吓死人的市场

  在金融市场赚到钱,真的能说明你能力超群吗?

  ——對與錯的累積壓力……真賺到錢,你會有種“事實證明我對了”的篤定

  主管机关就像在游泳池里养鲨鱼的救生员

  赢了算你的,输了算政府的,这样的赌博够酷吧?

  看懂信评,你将发现一个很乌龙的设计

  ——美國證管會說,信評太重要了,不可以做成有限制性質的訂閱服務……被信評機構打分數的人,同時也成了這些機構的主要財神爺

  其实,不必有疯狂的金融,也能有繁荣的经济

  ——加拿大

  第七章 够了,我们不要买单!

  大债连连,怎么办才好?

  一个假的黄金时代

  当金融圈的价值观凌驾于全民生活之上

  怎么会有那么多国家的政府,负债庞大到这种地步

  鍋碗瓢盆革命

  ——強迫銀行保留部份風險……投資銀行和個人金融銀行分開

  国界,纯粹只是被银行家们拿来利用的东西

  银行的好日子又回来了

  ——政府不願意祭出收歸國有……不擅長經營銀行業……潛在的政治負擔……延遲還款……把房子收回……不讓放款……被迫資遣員工……承擔銀行損失……

  资本主义已经被我们搞垮了

  《大债》读后感(五):坑我们的人,做每件事都是只想着赚钱

  银行&政府

  银行能赚大钱,并不是因为它们有进步,而是因为它们做了更大、更危险的赌注——在赌桌上放了更多的钱。它们总是让他们自己的外表看起来更宏伟,坚若磐石——尤其是它们的建筑。但他们的安全健康只与放债放款有关。实际上还不如那些只靠卖计算机、手机、音乐那样的简单财务制度公司来的更安全——比如苹果公司。银行在客户和纳税人不知情或不情愿之下,使用他们的资金给他们做越来越危险的赌博,这个行径,不只是在埋下灾难,而且还与灾难约定好日期,以确保灾难一定会到来。

  面对那些价格有问题的有毒资产,银行除了等待,毫无作为。用他们自己的话说,那就是:“信用是金融市场呼吸的空气,当空气有毒时,你无处可躲。”但是他们自己却想方设法的和监管部门和政府打好关系,从而得到对方的纵容而能持续营业,即使是可怜的客户骂他们是“僵尸”,他们也无动于衷。

  银行的资深经理人和计量人——数学家之间,有很大的鸿沟。经理人喜欢计量人所做出来的东西,特别是各式各样的衍生品,但他们不见得了解。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衍生性高的商品只用在一件事上——降低风险。但是在现实中,衍生品却在加大风险。现代衍生商品是个混合体,夹杂着选择权、期货、股票、金属、房产、外币、债券、能源……并以几近于火箭科学的复杂程度来架构和定价。

  在银行业,理论上是有管制的,实际上却接近自由放任。原本可以发挥作用的既有法律,却没有发挥作用。当法律多如牛毛到没人在乎的时候,这个国家就成了无政府社会。就这样,整个市场被骗局和诈术搞得七荤八素。而最后,这些事情必须由政府来买单。政府自己在意识形态上也相信市场无所不知,并且尽量限缩自己。于是他们只能抱着无可奈何和无所谓的态度去处理那些不寻常的行为。

  金融业是风暴的元凶,但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忙,风暴不可能发生;而这个政府,花了几十年的功夫来追求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纯粹理想。处于这个理想,政府在实务方面的做法,基本上就是让银行家自己写自己的规定,或者干脆没有规定。银行知道政府既无完全不懂衍生品,也不知道其运作方式,于是银行想办法让政府禁止对金融立法,让它们不受监视,没人知道风险究竟有多少,以及风险散落在何处。银行需要的,是更快更方便地交易。而政府,往往在统治精英的有效掌控之下,这些精英完全以自己的利害来考虑治理国家。

  银行界有一句古话,“赢了算你的,输了算政府的,所以,干嘛不做呢?”如果你不相信银行和政府的强强联合,那么看看这些年都完成了什么样的“自由”吧:

  1)坚持资本跨国自由流动;

  2)撤销大萧条时代把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区分隔开的管制;

  3)国会禁止对信用违约互换做监管;

  4)大幅提高投资银行所能做的杠杆程度;

  5)证管会在执行管理时,需要一只巧手介入(看不见的手?);

  6)用一个国际合约以便让银行能自行评估风险;

  7)故意不配合金融创新的神速发展及时修改法规。

  现在银行的经营环境,是一个拥挤的金融市场,而且很多的龙头机构不是老式银行,这当然是事实。银行家看到这点,就声称必须减少法令,好让和其他金融机构站在同一个球场竞争。事后看,这完全错了:我们所需要的是,对所有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做更主动且更严格的立法规范,以检查其风险和杠杆。这样,我们以后才能继续叫它们为“银行”。

  当然,这不能全怪银行和政府,我们自己也助长了这次风暴,因为我们允许政府这么做,也因为我们的贪婪和愚蠢。银行和政府是该受到谴责,但我们自己也要受谴责。这样怪自己也好,因为到时候出钱埋单的人,就是我们。

  风险&不确定性&衍生品

  很多人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把不太可能发生的事,当成了绝对不可能发生。而实际上,再也没有什么事情,能比在一个“不理性的世界里理性”更具毁灭性了。风险的评量是概率的数学运算,但不确定性所这几的,却是生命和历史上更深奥的不可知。我们可以计算概率,并为风险预做准备,就这点来看,我们可以管理风险。但我们无法真正管理不确定性,无法用精确计算的方式去管理不确定性。若你硬把风险和不确定性混为一谈,你就是在为自己埋下一个大陷阱。

  当然对于银行来说,风险都是扯淡的东西,没有什么比获利更重要了。在获利的与驱动,它们发明了更多的交易方式,CDS(credit default swap)就是其中一种,也就是把贷款人“无力偿还的风险”卖掉,这样按照逻辑来推,好像放款从“现在”开始,就是零风险了;而且如果这个推理成立的话,由于没有涉及风险,其所动用的资本当然可以自由地转贷出去,而不用计算《巴塞尔协议所要求》的准备金,无害、不犯法、“没有风险”、不必套住有用的资本……于是乎,政府和金融业都接受了这个概念:以这种方式把风险卖出去是一件好事,因为风险被分散到金融体系里,而不是集中在一个地方。

  而这些并不能满足金融从业者,所以在此基础之上,他们又建立了证券化的方法,把贷款打包成一个包裹,然后依靠大量平均的安全性上垒,分散并极小化风险,这样可以把贷款转手给别人,放款人和贷款人就会隔开;然后将这些证券分券化,来把风险分散给不同风险偏好的人;以及设立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这样可以清除银行上的资产负债降低名义杠杆率,同时把SPV设在海外可以避税。通过这些方法,银行把风险从账上拿掉,同时还能从风险中获利,而且不用把资本绑死,将其贷放到其他地方,一次有一次的“有效运用”,给外界展示出一副美妙的景象。

  可是这听上去不是很奇怪么?这些工具其实是在把无法控制且几乎无法察觉的风险,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社会。在这个过程中这些金融从业者对此熟视无睹,并且在危机到来只是金蝉脱壳。银行业的人,早都忘了他们的从业准则:借钱需谨慎。

  当然了,我们实际上容易搞错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以为我们了解墨菲定律,但其实是我们错把所得定律当成墨菲定律了。而除此之外,就算我们真的了解墨菲定律,我们还可能忘了:我们越熟悉一件事,就越容易忽略它的危险性。试问,怎么让会有人那么聪明(愚昧),相信人类的错误可以经由工程处理而消失?这都是错误,这些错误引发了更多的错误,而这个错误,可以归结为两个字:风险——银行家对风险的数学,做了不正确的计算。

  当然,某种程度上,对于风险的认知不能怪罪给银行里的人,因为从理性的角度上,风险既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其实,我们对风险和数字的理解,是很有限的。一方面,关于风险,通常我们所能找到的解释,是当下很流行的通俗心理学之类的东西,或是回溯到我们的祖先,说我们那时候的人如何如何……总之,我们对风险并不在行。另一方面,关于数字,我们似乎天生就会犯某种数学错误。如果我们果真如经济学家所说,总是表现出利性行为,把经济理性的假设放进自己的世界观,就不会有荷兰郁金香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总而言之,我们对概率和 风险有关的事天生就有障碍。

  最后,说一句银行家的口头禅:“我们对安全不是很讲究,因为如果我们出事了,付钱的人是你们。”

  杠杆&房产

  募资有三种方式,银行借、卖股票、发债券。而金融从业者根本不必关心实业的真实状况,他们只需要利用实业去募资、杠杆化、牟利。无论企业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不会吃亏。 巴菲特把这些新金融商品比作“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是双倍正确。第一,因为它们具有毁灭性;第二,因为人知道如何追查它们。

  在大多数人的生活里,最常见的大型杠杆,就是房贷:你把自己的年所得以杠杆的方式去做一笔长期且流动性非常差的大投资:不动产。隐隐约约地,似乎有某种阴谋,鼓励我们不要想把房贷想的那么可怕。各种股票和基金的广告都还在警告大家: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但我们一生中最大笔、最难有流动性的投资、却没有这个警语。其他的所有地方所有国家,都在用残酷的现实——例如崩盘,来提醒我们。那么我们过年为什么就能幸免一难,凭什么?

  我们太沉迷于拥有自己房子的需求,我们那危险、长期和创新(有时是不顾一切地创新)的房贷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市场用尽一切办法要满足我们内心深处的欲望。这是胃口创造了产品,而不是产品创造胃口。但其实,房地产价格总是涨涨跌跌,除非你真的要搬家了,否则就别去管它。房价不会永远上涨,但只要不再涨时,你就很难卖了。你放在房子上的资金,是不能流动的现金。如果因为房价上涨就觉得自己发了财,那是很愚蠢的,因为增值的部分你机会没办法拿来花用。就算你要搬家,也还是得搬到新的地方住,而那新地方的房价也已经涨起来了,所以你的房地产增值,并没有让你净赚。

  另外一方面,房贷中介只是销售员,他们本着“货即售出概不负责”的原则来买卖,而确保不被骗,则是你自己的责任。如果你想诉讼法律,你只会被骗的更惨,不只是丢失你的房产,他们还会榨干你的银行存款,剥夺你的资产。

  经济&金融

  说白了,聪明人总是会犯一种错误:老是假设别人的思考方式和自己一样。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大部分人对于数学模型和理性行为的假设,通常就像玩具——很有趣,但没有用,甚至背离现实。相反大部分正常人,都知道非理性行为、非经济力量对经济有多大的影响。经济学所做出来的公式,不是描述现实,而是描述理想状况,以得到简洁的理论。然而这样的思考方式和捷思法,有先天的错误。

  很多人还在天真的以为市场会自我管理,可是试问,有哪个市场能自我管理?要知道,在金融世界里,人们主动寻找风险,正是因为风险较高的投资,将会是收益比较高的投资。然后,他们会试着驾驭这个风险。可是他们用的所谓的方法,说白了只有一种:数学——分散的数学 。而乃至于到现在,金融已经庞大而复杂,大部分人都难以在任何一个时间点知道他们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即使是同一家公司,不同部门之间也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出近似的赌注,导致在大家都搞不清楚的情况下,把某个风险给放大了。

  当然了,这也会刺激这些人去设计更新的工具,例如VaR,可是这样的工具毕竟是工具,如果工具还能有用的话,那么没有人能比计算机更能赚钱了。这样的工具很多时候会给你误导信息,而依赖误导的信息,比完全没有信息会让你的下场更惨。本来这些工具是用来强迫人去好好地思考风险,可是,我们本身在思考风险这件事情上就是个饭桶。

  我们总能听到有专业人士说:“这个事情XXX年才可能发生一次”,但是在现实世界里,你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能看到好几次。所以,如果你的经济金融模型告诉你,某件事不可能发生(小概率事件),然后这件事发生了,那么你就应该知道,你的模型错了。

  《Economist》认为自己是很优秀的报纸,而不是杂志,几乎每篇文章的前80%都是在谈新鲜事。但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主题,最后的结论都相同。不管你读的是哪一篇文章,最后的解决方案都一样:更多的自由化,更多的竞争,还有更自由的市场。这使得《Economist》看起来好像充满了数学公式,而这些公式的答案总是X。所以,有人也称金融业的人都是“宇宙大师”。

  金融界有一件特别的事,那就是它无拘无束地提供大家这种“被证明看法正确”的感觉。市场里的每一笔交易,都有买方和卖方,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其中一方的看法正确,而另一方错了,因为价格不是上涨就是下跌。我们一般人在内心深处多少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是对于在金融市场上赚到钱的人,他们都会有一种“事实证明我对了”的笃定(在别的事情上我们很难这么笃定),这就是为什么在金钱世界里成功的人,往往会对自己有很高的评价。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认为自己是理性的典范,而别人通常认为他们有点疯狂。他们将他们的这种思维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至于信用评级,你觉得发行债券的公司必须肤浅给信评机构做评级,然后做出来的报告属于公开信息,也就是说被信评机构打分数的人,同时也成了这些机构的主要财神爷。这样的乌龙设计,你能相信其中的报告么?

  在最后,现实中的加拿大告诉我们,不必有疯狂的金融,也能有繁荣的经济。

  实业&商业

  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把自己视为实业,而是当做商业,而商业的目的,完全只是赚钱。实业和商业之间,有很深远的人类和文化差异。实业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某种东西或做某种事,特别是那些有人性的事情,那些最值得去做也最有意义的事情。而从商业的观点看,实业的做事方式往往是爱上了承袭自过去的老旧实务,固执地缺乏效率,固执地对世界运作的基本现实漠不关心。对于商业来说,它不会在乎它所从事的是哪一种产业,它只想赚更多的钱。最重要的是“资本报酬率”,至于追求“资本报酬率”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人性或文化,都只是不重要的细节罢了。而商业对钱的热衷,也最终导致了,金融成为了万王之王。

  我们的文化里面有一个最深层的信仰,在一句话中表露无疑:“如果你真的聪明,那为什么你不是有钱人?”按照这个逻辑推论,因为金融圈的人很有钱,所以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是聪明的。他们认为自己所冒的风险,自己比谁都要清楚。这些银行就像不把限速规定放在眼里的驾驶人,他们看到限速30英里的标志,但知道如果时速超过70英里,测速照相机就拍不到,于是,就以最快的速度呼啸而过。当这些银行得不到他们所要的解除管制时,他们就会想尽办法钻漏洞。

  终

  我们应该勇于使用金钱,这是真正有价值的动机。为了钱而爱钱是某种令人恶心的病态,其半犯罪半病态的一种倾向,就是以颤抖的手把钱交给精神错乱的专家,这和 把钱当成一种享受与实现生活乐趣的工具而去爱钱是不同的。

  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向“快乐的人学习,他们能从事物中得到直接的享受,欣赏田野上的百合花,不用劳动,也不用纺织。”

  《大债》读后感(六):够了

  如果没有人告诉你前面就是深渊,你不会愿意主动为无体止的欲望套上缰绳。在股市暴跌的今天,读这本书,分外触目惊心。对群体而言,可能没有解法,但对我这样的个体来说,应该还有,因为,我明白怎样是“够了”。另外,即使身处大债围困,也没什么。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纵使早有准备,我还是被这本书刺痛了,现实如此残酷,财富转眼成空,欲海中沉浮的人们,忘却了人生总有一死。为了名利而展开的争夺,所付出的代价,但不知道,未来是否会后悔和遗憾?丧钟已鸣却不觉醒。此刻,我庆幸我可以离红尘远一点,布衣芒鞋,拈花一笑。

  我特别喜欢书中的这句:

  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向快乐的人学习,他们能够从事物得到直接的享受,欣赏田野上的百合花,不用劳动,也不用纺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大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