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作家创意手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作家创意手册的读后感10篇

2018-01-11 20: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作家创意手册的读后感10篇

  《作家创意手册》是一本由杰克•赫弗伦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元,页数:288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家创意手册》读后感(一):带着这本书,走在热爱文字的路上

  翻阅《作家创意手册》这本书之后,我就再次关注了“创意写作书系”。从2011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就陆续推出了“创意写作书系”,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套系统引进、介绍创意写作的丛书。通过查询,我了解到:创意写作,英文为creative writing,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创作。目前,英美国家很多大学普遍开设创意写作学位项目,美国当代作家几乎都获得了创意写作学位,绝大多数知名作家也都在大学任教于创意写作专业。我们所熟悉的白先勇、严歌苓、李翊云、闾丘露薇等都曾系统学习过创意写作,著名作家哈金也在作家工作教授创意写作。“创意写作书系”目前出版了近20种吧,我只购买了:《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成为作家》、《小说写作教程——虚构文学速成全攻略》、《写出心灵深处故事——非虚构创作指南》,还没有购买全,以后的岁月里,要把它们都买下来,仔细研读,认真掌握。

  《作家创意手册》将全部重点放到创意的激发与拓展上,书中上千个创意提示能够带来的,是成千上万个故事可能性。开发创意,就要敞开心扉。打开自己,则面临很多风险。直面内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恰恰是这些让我们感到不容易的地方,可能是最丰富的创意源泉。生于这个时代,每个人都不缺少可以写的东西关键是如何把这些创意激发出来,如何把它们转化成你想要的作品形式。创意,让写作更快乐

  但在传统的中文文学理念中,一直认为“写作是不需要教的”,很多著名的作家也认为“写作是教不出来的”,不少著名作家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写作的兴趣可以培养,但作家是教不出来的。而《作家创意手册》这本书不这样认为,它就像是一把打开文学创作大门的“金钥匙”,引领读者踏上成为作家之路。刁克利教授曾说过:“作家可以培养,写作人人可为”。他说,写作确实习之有道,通过系统地学习创意写作,通过对自己经历思想的深度挖掘,通过对灵感和创作潜能的激发,人人都有故事可写,人人都能写作。

  从真正意义上来说,我不算是一个作家。虽然自己的成长轨迹与写作息息相关:在初三读书时写的作文获过全国征文奖,在高一读书时开始发表作品;穿上戎装就开始从事军事新闻报道工作,转业后在单位从事文字综合工作;进入中年,出版过自己的作品集,有着省、市级别的作家、报告文学作家的会员证。但是我还是常常感觉:自己距离“作家”这个称谓还有距离,甚至远离了“文化”。诚惶诚恐的状态,似乎让我彻悟:自己就是一个喜爱文字的人。这么多年来,没有太多的荣誉来证明自己人生不断向上的追求,没有更多的作品来见证自己对缪斯文学女神锲而不舍的挚恋,没有过多的权势来演绎男人事业成功神采飞扬,甚至没有一些用于裹腹之外的货币符号来夸耀自己脑中的思想、体内的荷尔蒙。唯有热爱文字,却将陪伴我的一生

  《作家创意手册》这本书份4个部分,29个章节,包括写作准备话题探索、确定形式和评估拓展,通过不断的练习帮助读者激发充满创意的作家生活。每个章节都有一个好看的故事,语言叙述也非常有趣,在每个章节后面还针对问题给出很多有益建议,富有启发性和指导意义,是一本很经典的写作指导书。

  其实,每个人在写作的训练中、在作家的成长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最大的莫过于懒惰了,我也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书中《承认困难存在》这一章节中,就写到了这样的状态:“所以如果你没有执行你的日程,如果在五点醒来却六次按掉闹钟都不愿意离开床榻,千万不要自责。你对自己说的一些话,‘我太懒了’,‘我没有毅力’,‘我不是一个作家’,这些都不能帮助你成为作家。这种方法反而只会让你相信你是一个懒惰的既没有毅力也没有天赋的失败者。这样的人没法在五点掀开被子并大步走向咖啡壶,他只会待在床上一动不动。那就给自己一些积极信息。”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书中给了3个“提示”。我认为对我最有用的是:“提示:承认写作很难这个事实。把这句话写下来,然后写下你如何处理写作中将要发生事情。你如何在毅力与放松坚持与玩乐之间平衡自己?写下你如何在过去实现这种平衡的,包括写作、运动、弹奏乐器或者你做过的任何类似的事情。”

  试一试吧,像做其他事情一样,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如果你要热爱它,就一直坚守下去。带着这本书,走在热爱文字的路上吧。相信:只要自信执着地前行,阳光会毗邻美好的梦!

  《作家创意手册》读后感(二):流年记忆:“写作”是一种生活态度

  好吧,老实说我对外国的作家一贯不是挺敏感的,首先我并非是一个文艺青年气质的文青,其次我也绝非是个外国文学的爱好者,……再者,和绝大多数外国人看着我们中国人总觉得面部缺少辨识度难以区分的原因同样,只是我是不只是对外国人的面部难以区分,甚至对于外国人的名字也觉得辨识很有难度。

  在我的眼中,大抵外国的作家只划分为两种,要么是作品的名头大到了被收入世界经典文学名著》,让我多少会对其作者有个模糊印象;要么是干脆其作品流行到了和大仲马、雨果、马克·吐温、泰戈尔、川端康成似的,让人光听名头也能听到了难以忘怀的地步。否则哪怕作者介绍里写得其人的写作履历花团锦簇的,看了让人不明觉厉,但那又怎样?毕竟除了手上这本之外,此前我并未有幸拜读过作者的其他作品。

  单就该书的内容而论,这书其实不错,只是就个人来说,感觉不大适用罢了。应该说,从该书的内容来看,主要针对的读者群该是以那些需要练笔,又不知该从何处着笔的人群为主才对。反正,个人看来真正会需要这本书的并非会是那些灵性型的作者,而应当是那些努力型的作者,他们通过勤勤恳恳的付出,达到提升自身写作水平结果。这本书正是旨在为这样的作者提供所必要的练习的。当然了,当那些灵性型的作者全无激情时,也可以用此书来提振自己的心情,捋顺自己的思路,好重新投入到写作中去。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上,作者和作者之间的确是很不同的。有些人写流行小说就能流芳百世乃至被后人奉为“经典”,有些人写流行小说就只能是靠全勤拉人头当个码字工,有些人的作品一开始就彰显出其强烈独特风格,有些人的作品几十年写下来还没法让人看出什么风格来,有些人的文字即便生涩但依旧闪烁着可贵的灵性,有些人的文字即便圆熟也无法给人任何的触动——

  诚然普世观是推崇“勤能补拙”,可如果天赋真是那么不足道的东西,或者不是属于极少数人才能够生而拥有幸运,那么,绝大多数的人们又何必要如此大力宣扬那些后天的勤奋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呢?总之,有像“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的艾丽斯·芒罗一样,从开始的作品就显示出了很成熟的写作能力,而且一辈子写作水准稳定,以至于有人说她“写作一辈子非常稳定,会让人以为前后几十年的差别不大”的作者。就有一辈子写下了诸多作品,著作等身却迟迟才写出了头来的人。

  当然从我们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后者和前者的差距明显,但可能在他们自己来看,却并没有那么大的‘不同’。可能在他们来看,彼此都只是故事的记录者罢了。或者对许多的人来说,写作只是出于实用性的必要,或者是出于谋生糊口什么的;但对有些人,很少的一部分人而言,写作却是一种展现自我的选择一种生命坚持的姿态。记得某位大师曾经说的“我思故我在”,但对那些将写作视为自己生命一部分的人却是“我写故我在”!

  他们写作,抒发自身的感情,在文字中欢喜,在文字中悲愤,但这仅只是出于他们彼此对写作共同的热爱。看呐,那些文字是多么的迷人,它们相互组合,成为了人类这个只能依靠声音来相互交流种族,可以将思想传递得更远的媒介!是以音像,永远苍白的文字要更有感染力,然而单纯的文字,却要比音像更令人有想象空间。这可能就是看科幻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永远无法做到令人真正感到满意的缘故了,哪怕特效做得再好,但对那些钟情于原著的人而言,依旧单薄的令人唏嘘。

  当然了,除了需要更加丰沛想象力的“虚构文学创作”之外,还有不那么需要想象力加持的“非虚构文学创作”。像法国人普鲁斯特写下的那部《追忆逝水年华》,这部名为小说,实为鸿篇巨制日记;还有宋朝人孟元老写下的,检点昔时北宋盛京遗事的《东京梦华录》。私以为,虽然两书的体裁不同,但记述的都是那些一去不返的好时光,在那些繁华熙攘的背后,萦绕着的却是苦涩的无尽惆怅。韶华如逝水,好时光一去再难挽。

  两位作者的笔力或有高下,但感情都是同样的热烈,让人读来不觉被文字中所蕴含的真挚感情的所触动。他们都是从自己周遭的生活中迸发出的灵感,或者一开始并未想过要写得太多,但是当他们真正开始写起来,那些难以忘怀的过往就像从心中流注向了笔端,让人再刹不住手。我怀疑连普鲁斯特当年自己都没想过要把《追忆逝水年华》写得那么漫长,只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总觉得有许多的未尽之言让他无法停笔,可能在完本之后看着柜子里那300多万字的一大套书,他自己都会感觉非常不可思议吧。

  我承认,在文学创作中灵感是很重要的。但是一个故事的好坏,除了创作的灵感,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写下这个故事的人笔力如何。故事只要好听,套路老也无所谓,但哪怕是设定奇巧的故事,如果没有没有写好,依旧是白瞎了这个有创意的设定。当然,毕竟那种完全不适合的人就和极有天赋的人一样的稀少,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的,非特例的。

  所以,哪怕现在写得再差也不怕,只要你开始动笔,一直坚持写下去,写得多了时间长了是会有回报的。而这本书就是给了那些不知该从何写起的人很好的引导,也令那些写不出东西来的人,再没了拿“没有灵感”做借口的余地!

  《作家创意手册》读后感(三):让好方法打开思路

  从来就没有指望自己看了一两本指导的书籍后就能成为作家,所以读这本《作家创意手册》前,便有了充分心理准备。知道自己平时能够静下心来写一些短小的文章,但对于小说之类的,依然保持敬仰的态度,尽管以前也痴心妄想地想尝试下,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现在看到这本书,忽然有点触动了,有点想重拾一下年少时的梦想,想激发些自我的创意,但我并不想强逼迫自己,而是尽量以一种轻松心态,慢慢地跟随着书的思路引导来实施。我是想,即便没有在写作上提高,而在其它方面能够得益也是值得高兴的,毕竟这是一本介绍方法的书籍。我们生活中会碰到很多对自己来说是陌生的事情,大家都是从不会开始渐渐地熟悉起来,以后甚至达到精通的程度,故而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便是获得了成功的钥匙。

  本书的重点就是如何产生这些创意的想法,然后让自己的写作变得轻松和流畅起来。书中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让你循序渐进,通过几个步骤,列举了很多实例,提供了很多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来选取,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步去提高。书里提供的方法和例子都很棒,因为有些问题正是自己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或者有些想法跟自己的所想的不谋而合,还有就是自己不太善于的方面和没有想到的地方,这是值得自己好好学习的重点,虽然这些东西并非完全针对自己有用,不过参考一下还是很不错的;就像我们在学校学习一个专业,学的时候很系统和庞杂,用的时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有了这个全面的系统保障后,以后万一遇到其它方面的问题,也能快速找到解决的办法

  通过这本书,让我领悟到一个创意需要灵感,但更需要方法。因为灵感不会无时无刻地出现,而方法却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使用,当你的思路遇到瓶颈的时候,不要死磕下去,出去走走玩玩,随便做些什么,哪怕与自己手头主题不相关的也无所谓,创意有时就是需要不相关的主题启发,然后用关联产生出奇迹的。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其中很多有趣的点子触发了我美妙的想象,也在鼓动着我去尝试写一些自己没有涉足的领域,想来这一定很好玩的,所以我肯定会挑一些来写着玩玩,不用给自己压力,生活就是为了好玩吗!

  写作需要创意,科技需要创意,艺术需要创意,生活中处处需要创意,这样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况且,好的方法在针对不同的事物上其实是相通的,不仅仅是对于写作,也同样是对于生活!

  《作家创意手册》读后感(四):最好的写作注定是来自你爱的时候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曾写到:“在我动笔写一篇新的小说时常常开不好头,这时我就坐在炉火旁边用手挤小桔子皮,让汁液滋进火苗外缘,看那蓝色的火焰噗噗地窜起来。然后,我站起身,俯视着巴黎城里各种建筑物的屋顶,心想:‘不要着急,过去你都能写成功,现在也同样能写下去’。”这时候二十多岁的海明威还不知道他三十年后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你是不是一点都不相信一个伟大的作家曾说过这样的话,也不相信他会有写不出来的时候?我曾也是不相信的。直到我后来也开始写作之后,这样的状态也不时出现。

  《作家创意手册》一开篇就说:写作是一种勇气,是对希望的践行。写作似乎是一件无法教授的工作,但是在这本书里,作者杰克-赫弗伦却完成了这项艰难的工作。

  为何杰克-赫弗伦能写出这一本手册来?来看看他的简历:《作家文摘》出版社、故事出版社、《故事》杂志副主任、《小说家》特约编辑》。并一直有自己创意写作坊课程。无疑,在这些经历和背景之下,这本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书名既然叫手册,那么就一定有它的指导方针。作者把写作分为如下几个版块:

  一、 热身运动

  1、作者指出:做好写作的准备,是要想清楚,如果你想定怕写作,必须得一开始写后,就要一直接着写,不断地写。

  2、写日记,记录生活的经历场景。

  3、多观察自己的生活,把一切场景能运用到的关键词都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列表或导图式连接。

  二、 探索

  1、 书中提到的一位作家彼得-德弗里斯说:作者只有敏锐地把握自己,才能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

  2、 第一点说明,要知道自己写什么,先要了解自己。

  3、 要从你喜欢的东西写起,或是你记忆深刻的事写起。培养这种节奏感。即而可以写你不喜欢的事,表达你的情绪。

  4、 写作者要保持思想的流畅的开放。

  三、 寻找形式

  1、 书中说到一个例子:,作家简-斯迈利在很多的访谈中,她常将几个想法整合在一起,以此写出短篇小说。她把这个过程比喻成把三四个东西放在一桌子上,然后挪来挪去。“直到你能够看到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2、 你自己也可以尝试一下这个过程,别对你的选择考虑太多,先只抓住三样东西—一个土豆、一件夹克。随心所欲地去写它们。寻找他们之间的关联。

  3、 或写下一个故事,写一个你记忆犹新的梦。

  当然,我说这本书好并不是单单指它有一个条款性的说明,而重点的重点在于,以上三大点的阐述中,第一项的内容中作者都用不下十条的提示或例子来说明,用各种著名的作家的作品选段来做为例子,以让读者感受这种表达的可取之处。可以非常负责的说,这是一本理论与实际接合的写作指导书。

  关键是,读完这样一本像教科书一般的书后,一点疲惫的厌倦的感觉都没有。反而是让人精神放松,并看到希望与快乐。作者用一种亲切的、可行的、能操作、可马上动手的方式告诉我们,写作是一件神奇而又意义的事。尽管它会经历写不出来的苦、写作中的纠结、写出后的忐忑,但是,当一个字一个字的出现在别人面前时,当思想变成场景里,当想法变成故事时,当人物会说话时,所付出的代价都值得。

  奥威尔在《我为什么写作》一书中说:写一本书是一桩消耗精力的苦差事,就像生一场痛苦的大病一样。你如果不是由于那个无法抗拒或者无法明白的恶魔的驱使,你是绝不会从事这样的事的。你只知道这个恶魔就是那个令婴儿哭闹要人注意的同一本能。然而,同样确实的是,除非你不断努力把自己的个性磨灭掉,你是无法写出什么可读的东西来的。

  尽管写作是件众所周知的苦差事,然后,这一项苦工作让人获取的精神力量是任何事都无法代替的。它滋润着心中生出源源不断的爱意。对于写作的爱、这个世界的爱,以及写的一切的爱。

  《作家创意手册》读后感(五):无限的灵感素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创意写作系列,从第一套出版到现在,我已有幸拜读多本,每每读到都忍不住想用精彩二字来形容。

  现在梳理一下儿时的梦想,真的是想成为一个作家,可是那个年代根本没有关于如何成为作家的培养环境,一切都像是在黑暗中前行,只有那么朦朦胧胧的一点渴望。因为没有上大学,上班后的这点儿渴望只能靠着自觉去寻找,参加过一个外地培训班,寄了两三本书完全没兴趣看,寄了一次作业,老师几乎等于什么也没说,只想用骗钱二字来形容它。后来的写作就完全是读书读书再读书,练习练习再练习进行下的。但是在2011年第一次读到创意写作系列之《成为作家》时,我才突然发现,虽然并没有刻意学习过写作,但我一直在实践着写作最应该做的事情,那就是只要坚持写下去就可以了。但在那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在写作,只是在抒发心灵。直到读了那本书,我的世界才慢慢打开了一个洞,才知道,其实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写作的一种训练,才知道,写作并不是像我们小时候所听到的那样没有方法可以学习,而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之后刻意地按照创意写作系列书中的方法来练习,的确是有了非常大的突破。

  比如我一直以为,我只能写一些自己亲眼看到的事情,完全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拼装文字,但是现在的我发现一切不是我设想的那样,创意写作书系的确是能够带领我们走出盲区的。同时每读到下一本书时,我都会暗暗庆幸,这本书真好正是我所需,同时还总是期待会有更好的书出现。这次读到的《作家创意手册》我又不由地要用简直太棒了来表达自己的兴奋,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种创意,如果你是初学者,那么按照作者给出的提议,你完全可以写上好长一段时间,完全不必为没有灵感和素材发愁,你会发现,作者为我们打开了那么细致的一个世界,哪怕只是我们重复着的一天熟悉透顶的一天,你也依然能想到办法让自己留下足够多的文字。当你按照作者提供的方法不断地练习下去,你会发现,总有一天你的文字不用你再绞尽脑汁,它们完全可以自动地跳出来,让你有着无穷无尽的想要写下去的欲望。

  可以说我刚才提到的第一本书的确给我一种非常励志的感觉,它一度鼓舞了我内心的坚定勇气,也让我懂得了一个作家是如何成就自己的每一天的,它给了我勇气。但是这本书更贴心的地方则是,它令你可以现在就坐下来,拿出笔让文字不断地向外涌。所以这本书,你根本没有办法一下子就读完,因为你在读到每一个作者给出的提示时,都有欲望想要立刻写一段属于自己的文字,所以现在这本书完全装在了我的包中,只要有一小会儿功夫我就会拿出任何一段进行练习,如果你还不具备自己进行创作的能力,那么用这本书来给自己一个新的提示,真的是不错。

  当然此书除了提示,还有方法,只不过作者用巧妙的形式,把它们也变成了一种提示。这本书告诉我们,写吧写吧,一直心无旁骛地写下去吧,你总能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写作之路的。

  《作家创意手册》读后感(六):写出来吧,美丽的它!

  为何写作,为何心里有写作的欲望?这是我一直问自己的问题,书写自己吧,这是我的答案,为自己心中的那些疑问找到答案,书写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所以有人说,写作是一种勇气,毕竟那是把自己的内心展现给别人的行为。浑浑噩噩的日子,究竟怎么过才是值得,才无愧于心?敞开自己的内心,拥抱整个世界和宇宙,赤条条地来,无所谓意义有无,假如能够记录些许自己的想法,那也是值得。而我希望我的想法是独一无二,而且富有创意的。还是有很多人喜欢文字工作,喜欢写作,背负着生活的痛苦与欢乐,在写作之中,勇往直前。《作家创意手册》是一部文学性的作品,它涵盖了写作的几个步骤,涉及如何准备、找到写作创意和故事、写到适合的方式,直到完成作品,帮助读者激发创意的作家生活。所以里面给予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经验,告诉我们如何去寻找和发掘创意素材,真的是富有启发性和指导意义。

  创意生活的热身运动,告诉我们要追求一种怎样的创意生活,怎样做好写作的准备,说到了写作时对希望的践行。说的真好,写作的时候我会很开心,也感到充实,确实是对自己人生未来希望的践行,这真的是一项前进的冒险之路。之后便是探索和寻找形式,这些都例举了很多例子和练习的方法,探索写作的创意,我把之扩展到探索生活的无限种可能性,而寻找形式,便是找到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把之写出来,这真的是一个奇迹,写作是一项美的活动,因为它有无限种可能性,但最后都有一种可能发生了,而且也被写下来了,化成作品。展示出来吧,这可以是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情,只要用心面对,便会结果。这真的很让我亢奋,所以我也下定决心要把心中的那些想法统统继续写出来了,继续创意无限!

  y江焕明

  《作家创意手册》读后感(七):要不动手说什么都没用

  看完这本书我只想大喊三句:

  这么一本工具书我从头看到尾完了还想做笔记,这股迂腐的学生气,也是醉了!

  这么枯燥,这么洗脑,到这么有操作性,你不写除了懒怎么可能还有别的解释!!

  那些开了头的结不了尾的编不出台词的干瘪框架们,你们有希望了!!!

  关于写作这件事,从来有太多的说法集中在创意和意志力的调兵遣将上。可事实上,一复一日的重复诚恳的练习是被很多想入此门但是进不去的大批小伙伴所忽略的。等待灵光一闪和缪斯女神的垂青,也许确实有人的作品是如此出现。成功了的作家们也乐此不疲讲述自己是如何被一种力量驱动写下这个故事的原因,动机……可于他们,这样的讲述可以给自己的故事增加更多的谈资和阅读理由,而琐碎的实际操作,听起来常常不那么戏剧性。

  所以被这样的说辞反复熏陶的文学爱好者们,只好拼着热情和灵感,杀进创作的海洋,然后载浮载沉地看着自己的蒲公英种子一样梦幻的文学理想,被吹散在空中,落在树叶上,落在行人衣角,落在水泥台子上,漫天漫地,就是一处发芽的也没有。

  而这本书,是你把自己当做一台写作机器,最好的操作说明书,从自我经验挖掘,形式推敲,到如何开头结尾;如何描述他人自己从“他”或者“我”的角度看,周围的环境如何,和你记忆里的有什么差别,乃至到公共场合偷听别人的谈话,延展自己的故事……几百条提示让我在阅读的时候常常停下来在脑子里组织段落,那些散落满地的蒲公英种子渐渐好像找到了它们发芽的可能性。

  有时候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开始,是因为这个过程有难度,而完成它是会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的,而难度有时候也会坑杀了做事情的初心。相信像我这样有个专门放文章开头的文件夹的人都会特别明白这种感觉。然而有天你看到条线索在眼前,之后每一步都走得不是那么忐忑,于是开始相信只要给出时间耐心最后要到达的终于会到达,这估计就是作为一本写作指导的书可以做到的最好了。

  所以,写作不只是关于创意,或者说创作不只关于创意。那漫长的实现过程,还包括了对于自我的认识,对于经验的沉潜,对于环境的敏感,对于伤痛的承认,对于形式的反复推敲,排除自责、懒惰、怯懦、怀疑……然后最最最重要的还是:

  安静地坐下来把那个可能半路就开始怀疑,经常胎死腹中的故事写出来。

  《作家创意手册》读后感(八):481次提示的背后是什么?

  读完杰克赫弗伦的《作家创意手册》,如果我没数错的话,这部文学性的作品,书中共有481次提示。

  那么《作家创意手册》中的481次提示是啥概念?认真读完的人肯定要会心一笑了,呵呵,杰克赫弗伦让读者你做481次作业啊。

  所谓这481次作业的背后,也就是说,他让你共做了481次反复的练习,练笔,练思考,练技巧。

  在书中这481次练习中,杰克赫弗伦让你练习的范围,既浅又深,既细又杂,既广又专。简要概括起来,涵盖了写作心态、写作方法、写作的各种技巧、创意的挖掘、创意的开发、创意的寻找。既有作者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认识读者的入门深造,又有写作卡壳、思路堵塞、文笔平淡时的救赎密诀方法。

  假若你真做完《作家创意手册》练习,也许对写作创意的火花从何来,创意怎么用,创意藏在什么地方,创意喜欢什么氛围等等,将不会再是糊涂一抹黑啦。

  回过头来再看《作家创意手册》的推荐介绍,说是涵盖了写作的步骤,本书内容涉及如何准备、找到创意和故事、找到适合的形式、完成作品,帮助读者激发充满创意的作家生活。会发现有很多意见和经验供你去发掘创意素材。还说,这书中给出了非常多的建议,都是富有启发性和指导意义,将是一本很经典的写作指导书等等。

  说到这里问题就出来了,我与你杰克•赫弗伦素不相识,凭啥,逼着我做你这481篇作业?本人偏不照你这方子抓药,你又能咋地?

  其实,作者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他很清楚这本书得罪人的后果,所以在《作家创意手册》书中交待,“愤愤不平的讲座到此为止,你懂我的意思。”

  杰克•赫弗伦还特别声明:看起来,似乎我正把你送往开始写作的道路上,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通过这本书,你一直在以你的方式写作。

  这话好象有点耳熟不是?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念过这本经了。有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有说,一遍生,二遍熟,三遍会变老师傅。还有断言:实践出真知。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总之一个字:写,俩字;多写,仨字:写中悟。

  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寻找发掘创意素材,艺术地表达,这是一件多么愉快有趣的事情啊。

  是的,通过这本书,你一直在以你的方式写作。

  《作家创意手册》读后感(九):构建你的生活——《作家创意手册》

  玛丽•奥利弗不断地在诗歌中向我们呼喊:去听,去看,去融入这个世界!我们就生活在这个世界中,被世界所包围,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去觉察所熟知的一切。写作,就是发现生活的过程,也是构建一种新生活的过程。创意写作并非天才所为,这本《作家创意手册》从具体可行的例子告诉我们如何发现和培养灵感,等待缪斯女神的光临。说到底,那就是一个字:写。看,真理就是如此简单,简单得让人生厌。而我们还并没有深谙朴素的妙处。一步步来吧。

  先做做热身运动。写作,从本质上说,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活儿,体力或者脑力活儿,它是一种使命,“对希望的践行”。“这是一种在混沌中雕琢秩序、挑战自身的信念和设想、打开心扉直面世界的方法。”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也可以把写作看成一种神奇的魔法。在持之以恒的写作中,我们将发现创造性自我。要想变得更有创造力,要想成为作家,就从今天开始。并且,作者反复告诉我们,去享受写作,让写作成为一种愉悦,如果将写作变成咬牙切齿的对意志力的考验,那么将丧失愉悦感。我们从来被灌输的都是学海无涯苦作舟,是时候转变观念了。写作肯定会遇到困难,但是用快乐和感恩灌注整个写作过程,那么写作,真的就是值得去做的伟大事情。

  通往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这话放在写作上来说也是如此,因为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马上就有许多敌人跳出来,当然,大部分都是假想敌。作者在本书中列举了若干敌人,譬如拖延者、受害者、批评者等等,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只是为了打倒自己,然后,成为作家的梦想看起来不过就是一个肥皂泡而已。

  抛开成为作家赚零花钱这些具体梦想不说,我们仍然会从写作中受益匪浅,用写作引导一种创意生活时,我们将看到自己的创造力,将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也许是写作最大的意义所在。

  用写作来构建自己的生活,作者教我们观察并记录在一天中发生的所有事情。在这一天里我们也许有了成千上万个想法、主意和印象,它们通常都稍纵即逝,而记录下来,则会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这种练习正好也是“正念”练习,当我们在正念中,我们会变得更有洞察力,更清醒和敏感。书中关于写什么和怎么写,每一章都给出了具体的练习的指导。还有有趣的等待灵感的方式,譬如自动写作,自由写作,列表等等。

  用写作重建我们的生活,将帮助我们活得更加彻底。

  《作家创意手册》读后感(十):我会给你很多个开头,剩下的就靠你了

  作为一个偶尔想写个故事刷个存在感、圈点小粉丝但死活写不出来的废材,拿到本书的时候,心情有点小激动呢。等看完本书的编辑手记、译者序以及前言,get到“作家可以培养,写作人人可为”、“创意智性的一面可以训练”、“像作家一样过上创意生活”等等煽动人心的观点之后,更是觉得此书果然是立志于写作之人的福音书:不仅授之以鱼,还授之以渔有木有!

  但是,天生的悲观和审慎让我回想起“天上会掉馅饼——吗”的大喘气名句,提示我应该看完再说话。

  首先是不同于国产写作指导书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整体风格:思维发散跑偏,提示欢脱跳跃,要求层出不穷。如是三维世界面对面的讲课交流还行,而如今只是人书相对,恐怕会让人生出无端的狂躁感——无法一目了然抓住重点是要闹那样!国外的创意写作书,就是这么任性!

  第一部分将创意写作的“热身运动”,洋洋洒洒40多页,归结起来无非是:你们要明白,创意只是输家的借口,所以你们要做好“写!写!写!”的心理和生理准备。——哦,好的,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也有一个好的身体。其次是第二部分“探索”,现在你们需要列出人生方方面面的清单,然后以此为开头写!写!写!——哦,好的,那我确实有很多创意可以用,人生中最不缺少的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头了。再次是第三部分“寻找形式”,你们要为你的开头寻找一种合适的继续形式,可以是诗歌、童话、人物、结构、时间、空间、人称……关键是它能够有效的推进故事,能够在开头之后继续写!写!写!——没有错,写不下去肯定是没有找到合适形式的缘故,小说不行就诗歌,第一人称别扭就第三人称。最后是第四部分“评估和拓展”,你们以为打上“The End”就算完了吗?如果没有出版没有大卖都是编辑的错、读者的错、市场的错?那是你们没有领会到写作的实质是“改!改!改!”

  一目十行看完本书,初步掌握本书“写写写!”和“改改改!”主旨的我,心情十分冷静。早该明白这世上没有任何写作的捷径可言,既然承认了“灵感是输家的借口”,写作者就断了自己的最后一条退路了。写作是件苦活,对于不是天才的大多数写作者来说,灵感只是一时的,就如同运气一样,而恒久忍耐写作对于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榨才是写作的真相。

  至于,本书所讲的创意训练方法,只是换种花样鼓励你“写!写!写!”并为”写!写!写!”的过程裹上一层一层相对好吃的糖衣。等你坐下来逐条练习,还指不定吃到真正的糖果还是骗人的药片呢?

  就好像《功夫》里那个乞丐对来往的小孩子兜售《如来神掌》一般,因成神的欲望蠢蠢欲动、下手买的人也许不止一个,但最后历经艰难困苦真正练成的人可能只有一人。

  “我没法教授任何关于写作的知识,一切都在于你的行动。”和“我会给你很多个开头,剩下的出版红书、成为文豪、拿到诺奖、走上人生巅峰的后来,就靠你了。”两种表达方式,观感有异,殊途同归。

  :书中高频出现的“提示”二字让我纠结和出戏,不如保留“tips”(臆想原文应该如此)更加有利于行文流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