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彷徨之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彷徨之刃读后感10篇

2018-01-11 21:1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彷徨之刃读后感10篇

  《彷徨之刃》是一本由[日] 东野圭吾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2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彷徨之刃》读后感(一):对于长峰,难道让他自首然后平静活下去就是帮他?就是救他了吗?

  一直觉得东野的书已经不局限于推理、诡计、破案,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描写,让人觉得无奈中还有温馨愤怒却又只能叹息。看完彷徨之刃,心中真的久久不能平静,至今没有哪本推理小说能让我有如此感觉。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俗人,不想从法律、从社会发展来考虑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我只能忠于自己对人性对道德是非理解。所以,最后我还是有点忍不住讨厌和佳子,不想说她背叛了长峰,只是想说,她还记得她当初的想法吗?无非2个,要么希望长峰能够完成复仇心愿,要么希望解救长峰,不要为了一个已经害了他女儿的罪犯再搭上自己的一生。可是最后结果呢,她什么也没做到,反而让长峰既搭了性命又没完成心愿。虽然也知道不能怪她,有点故意迁怒他人的意思,可是我还是觉得,如果最后不是她的一声,长峰可以完成复仇的心愿,因为对于他来说,自首,然后忘记一切平静的好好的生活下去并没有任何意义,一生将生活在痛苦中,或者形同行尸走肉,这样即使活着又怎么样呢?难道人只要活着就行了吗?难道要他这样活下去就是帮他,就是救他,就不残忍了吗?

  《彷徨之刃》读后感(二):受害者的公正

  犯罪的少年逞凶妄为,没有悔改的心意。女儿被凶徒残害,作为父亲,无法平静的接受这样无可更改的事实同时也举起了刀刃朝向了少年凶手。

  当法律对嫌疑人给予更多权利时,被害者以及被害者的家属却因此承受更重的伤痛。被强迫接受家人死亡,并且还要面对凶手因为是少年犯而能逃避严厉惩罚,痛失爱女的父亲终于作出了以眼还眼的暴力反击。

  小说中更多的是描述到因为这起凶案,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所持的不同立场。因为没有任何过错,只由于凶手的任性残暴就必须面对亲密家人的死亡,这是除了受害者家属无法体会的痛苦。所谓的宽恕,也只是局外人漂亮话吧。所以能够宽恕凶手,也是要在凶手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之下。否则何来公正?

  《彷徨之刃》读后感(三):这个不算结局的结局

  看到评论中有许多人吐槽这本小说,觉得蛮正常的,这个结局不算完满,也不算很符合大家的预期,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这本小说不属于典推理小说,唯一的亮点就是结尾告密人身份的揭秘。作者用了典型的几条线索穿插来误导读者。而小说的主旨也紧紧围绕着日本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而事实上,关于这个尖锐的问题,一切国家的法律其实都是从维护未成年的角度出发,而非从被害者人的角度出发。这表面来看无可厚非,但真的了解了这个故事,估计没有人可以冷静说这个结局是理想状态。虽然这个结局并非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但却符合了社会中较主流甚至说是道德正确方向书本中有提到民众对长峰复仇的看法,“能体会他的心情但无法认同”的人数超过半数,而书中的和佳子正是在书中的代表人物,因为她的心地善良和理解,所以才会没有报警并提供为长峰住宿。这正是和佳子对长峰的理解的表现。而最后的报警制止也出于有意无意的对法律的维护,对长峰的挽救。其实长峰内心也是明白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杀人终究是不对的。

  假设,如果长峰最后复了仇,杀了快儿,新闻舆论的报道难免不会又一次地偏向未成年一方,指责长峰为一己之私无视法律,影响社会治安。因为就前文所看,小说中大多数角色的内心都是在纠结的同时偏向现存的未成年犯罪法。再加上两个少年的父母失子之痛,人们在反思犯罪的同时也会同情那两对父母。如果真发生如此的舆论引导,那么之前长峰的逃亡都变成了一场铺垫,显得徒劳而无用。

  但如今的结尾也不是众望所归的。没有交代这场悲剧最后产生的社会影响,没有交代快儿最终的处罚。其实不交代是对读者的一个安慰吧。结果很明显,未成年犯罪法还是那个处罚制度,快儿的处罚也不会因此加重多少,虽然还有挟持人质这一罪名,但一切都因为“他只是个孩子”这种理由而变得可有可无了。而长峰的死,却反而警醒世人,不要触犯法律,否则结果如此。难免让人们更加难以心安。同情归同情,爱子归爱子,但法律也归是法律啊。不管书中有多少人物的内心纠结,结局还不都是统归到法律这儿么?正如织部,全书就他的内心纠结最多,但也是因为他结束了所有人的内心纠结。撇开他是警察的这个身份,可能他可以畅所欲言,但因为这个身份,他又多了一份理智责任。最后的开枪可以说是他内心最后的答案,结局可见他并没有对此悔恨,这是他的解脱?也是长峰的解脱吧。

  这样看,其实结局一开始就定下来了,这本书既在批判法律的不公,有在保持法律的尊严,还在推动对法律的反思。这样的结局反而是最中肯,最符合社会价值观的结局吧。

  【小说中其他角色还未详细谈,其实可挖掘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比如告密人的身份和他的想法等等。仅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彷徨之刃》读后感(四):杀人是否要偿命?

  花了一个夜晚和一个早晨读完,读的过程脑海中一直在想一部叫做《告白》的电影

  有两点。

  第一,身为一名以笔为刀剑的作者,东野在尝试用自己的笔做出点什么,承担了自己的责任。

  第二,是否一定要以命偿命?是否杀人犯一定要判死刑?

  当未成年人犯法却只会有很少的惩罚,受害者父母想以命偿命却严惩凶手却只能看着犯法者受几年形式上的惩罚,变释放继续作恶。

  凶手不知道生命珍贵无法无天,该受到指责的是这个教育体系和他的父母

  受害者想以自己的力量去纠正这个错误,但事实上杀了人却依然觉得空虚没有感到大仇已报也证明了以命偿命并不能挽回什么。

  能否有相对应的康复体系呢?

  遇到坏孩子,国家有专门的教导机关,预防他做更坏的事情

  遇到被害者父母,国家可否有事后安抚机构,即使简单的心理辅导也可以?

  世界正在努力变成一个法治社会,但是建立法治社会并非警察机构有多么强大就可以做成,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教育机构,康复机构,等等方方面面。

  《彷徨之刃》读后感(五):为正义而生的法律在维护正义吗?

  这本书不是推理小说,而是一部描写一场凶杀案中各当事人的纠结内心。之前一直单纯地认为,只要一切遵循法律,正义和公平自然地以维护。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博弈论的书后,知道了现行规则不过是各个利益方博弈的产物,既然如此,便有人从中受益,有人受损。有益于大多数人的就是正义?其他人的感受可以因为他们是少数就忽略吗?

  正如许多反应社会现象或人性的书一样,作者只是如实写出了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冲突,引人思考,但并未对其做任何评判,这样的问题,大概没谁会得出确定的答案吧。

  “ 为保护不完善的法律,警察就可以为所欲为吗?践踏他人的心也无所谓吗?"这是在结尾处久冢的疑问。即使是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的法律,也不可避免导致不公平。我并不觉得长峰有错,他最最心爱的女儿被凌辱致死,如果处在他的位置上,没有人会冷静地说出给凶手一次机会的话,特别是在凶手仗着法律保护并无悔改之意的情况下。织部既是有责任维护正义的警察,也是带着同情心和道德感的人,在追捕犯人的过程中,他一直很纠结,他的使命要求他按照法律逮捕快儿,但作为有情感的人,他是希望长峰能够手刃快儿的。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向长峰开枪。

  规则是由人(或者说少数人)制定的,但并非有益于所有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面对自己认为不合理的事时,勇敢而有责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彷徨之刃》读后感(六):何谓真正的正义?

  这本书是以快速的方式看完的,看的时候有一种紧迫感,逼迫我快点看完。情节在前面就已经叙述完毕,让人期待接下来的发展。不得不承认,看完前面几十面,我陷入一种不理智精神状态,我理解长峰重树,甚至觉得是我的话也会毫不犹豫的杀了凶手。像那种人,凭什么获得宽恕,凭什么在毁了别人的人生之后假借着重新做人的名义活着。法律不是应该伸张正义吗?拯救了失足少年,就足以磨灭他们对社会造成的伤害了吗?

  我想这也是久冢选择提供消息的原因。身为警察的他,对这些事情看得多了,也更能够理解被害人家属的心理。警察维护的只是法律,法律更多的是维护加害人而不是被害人,难道以让整个社会更好的发展为理由就可以忽略掉被害人家属的感受吗?谁也无法保证加害人就一定会改过,但无疑被害人家属的心情明显是没有被考虑到的。更有甚者,被害人家属完全无法得知准确的信息。警方以种种借口拒绝告诉家属完整的实情,就像是最近发生的东莞理工女生被害案一样,被害人在其家属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对被害人进行解剖,事后也没有再进行解释。家属有权力知道实情。警方不该为了会发生混乱、需要应对更多麻烦、为了维稳就隐瞒

  书里有一段长峰重树的思考——之所以会发生这些惨案,来源于整个社会的漠不关心。法律的不完善应该负责,不管教好儿女爸妈应该负责,社会大众对这些案件的冷漠应该负责。是社会放任了这些无知少年犯罪,社会纵容他们,杀人也不过是进一趟警局的事,会有什么影响呢?所以如果到了那一天,不幸正好降临到你头上,那也是之前种下的恶果。

  最后的结局尽管不为我所接受,犯罪的少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这应该是出于作品文艺性来考虑,不可能写出迎合大众的、大快人心的结局,就是要以悲剧性来警醒世人,让大家卷入其中,去思考自己心中的正义标准

  另一点是有佳子的做法。这本书里,有佳子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个积极寻求正义答案的人。可是我还是忍不住讨厌她,我觉得她最后只是实现了自我对正义的满足,并没有帮助到长峰。可能还是因为我更倾向于让那个少年死吧。我实在觉得那种人渣是不可能悔过的,如果他悔过了难道不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觉得自己不该活在这个世上了吗?有什么权利一定要用别人的血泪来作为他新生的垫脚石。所以有佳子的想法是很幼稚的,那个少年没有可能真心道歉。但是很欣赏他在车站劝说长峰自首那段。她说的是对的,长峰其实也是这么认为。杀死凶手并不能减轻他心中的悲痛,如果因为想要复仇使自己变得更加糟糕想必也不是绘摩希望看到的。绘摩一定希望爸爸可以走出失去女儿的阴霾,在接下来的生命里努力开心的活下去。

  如果结局是这样反而好一些,长峰就不会到最后这样死去。

  关于到底什么是正义?谁也说不清,法律能够做到的是很有限的,真正需要的还是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的认真的思考和切实的行动。在现在这样的世道中,除了司法才存在还应该要有黑暗骑士的存在,解决司法无法企及的部分

  《彷徨之刃》读后感(七):刃向何方,谁在彷徨?

  大约两个月前读完了这本书的电子版。如今,南海的出版进度终于爬到了这本书。看在封面还算不错的份上暂且加上读过并书评一篇。

  请原谅我不肯把这本书称为推理小说。对我而言,可以称之为推理小说的作品中或者书中的任意主要角色,甚至是读者本人也好至少要有一人是在推理的,可是在本书中我并没有发现这个人的存在——包括我本人在内。因此,我甚至可以称之为犯罪小说。至于推理?对不起,我做不到。

  书的名字取的好,彷徨之刃。彷徨?究竟都有谁在彷徨?长峰在彷徨,他彷徨在复仇与住手的边缘;警察在彷徨,他们彷徨在正义与法律之间;即使是那告密者也在彷徨。他们都手持着可以致某些人于死地刀刃,可是他们在彷徨,彷徨这刀刃究竟应指向何方?

  书外的你我也在彷徨,彷徨应当说服自己哪一方才应该是正义的;彷徨如果倘若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你我身边应当如何评判。

  一直喜欢阅读日系的“社会派推理”——打上引号的缘由是因为我真的不好评判这类作品该不该完全归于推理小说一类。暂且不较真的将它们分门别类,但在这些作品中我真的读到了很多,我不得不说书中的故事正发生在我们身边。我要引用《阿房宫赋》中的一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最后我想说,东野圭吾你也不敢——连在诸多作品中布下了情感的苦刑的你也不敢,你也不敢让让弱者突破法律的叹息之墙,令平民松动强权的束缚枷锁——即使是在你的书中也不敢触动之一分一毫。

  以下为吐槽时间不喜欢的请跳过。

  白夜行:恋人不可靠;

  圣女的救济:妻子不可靠;

  嫌疑犯X的献身:邻居不可靠;

  彷徨之刃:警察不可靠;

  恶意:从前的朋友不可靠;

  超杀人事件:作家不可靠;

  黑笑小说(及其他短篇集)中的一些篇章:编辑不可靠;

  东野圭吾,你是不是写到最后就想证明只有自己是靠谱的。

  《彷徨之刃》读后感(八):赤裸裸的质疑

  少年法,想到了《告白》。的确,对于怀有恶意的蓄意的犯罪,少年法无疑是最好的保护屏障。对于未成年的罪犯来说,无论是多么的卑劣也好多么的不齿也罢,还有少年法。法律,保护的到底是什么?警察,是站在正义的那一边吗?那么,正义又究竟是什么呢?

  故事的一开始,便交代了案情的起因与结果。对于失去女儿的父亲来说,在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真相后悲痛、愤怒、想报仇的心无可厚非。能指望谁?法律并不会考虑到受害者的心情以及他们之后要在怎样的阴影下度过余下的生活。他想通过自己的手,用自己的方式来做一个了断的念头也无可厚非。其中也挣扎、也矛盾、也疑惑,也不是没有闪过想放弃的瞬间。东野用了大部分的篇幅,从长峰和警察两条线分别描写了复仇及追捕的过程,让人从中思考究竟谁才是正义的那一方。可是“当法律不能伸张正义的时候,受害人该怎么办?”东野对长峰的内心描写刻画的很生动、丰富,让人在看书的过程中心情随之而起伏。

  就像书中最后写到的那样“警察并不站在正义的一方,只是逮捕犯了法的人而已。警察也并不保护市民,要保护的是法律。但法律也并不完善,所以才需要频频修改。”

  这不是什么推理小说,而是对当下的一些体制所提出的赤裸裸的质疑。让人叫好。

  《彷徨之刃》读后感(九):不喜欢这个结局

  实习两天窝在床上看完了这部作品。少年法这个题材看了好多却还是接受不了。司法系统保护的究竟是谁的利益。如果单纯因为未成年就收到各种保护,各种轻判。那这样对那些未成年人是真的好吗?

  这部作品当推理来说除了结尾的告密者之外并没有什么反转。但对于未成年犯罪这个现状却是作了深刻的分析。犯罪之后,是,他可能确实还小,什么都不知道。但他真的会改吗?会不会因为他做了及其错误的事情而没受到该得的惩罚而让他觉得即使自己做坏事也没有什么呢?毕竟自己是未成年人。

  我想起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看完真的是令人绝望。校园暴力做到那个地步,还能用未成年人说什么呢?未成年人首先他也得是个人,做出畜生行径的人,却希望在事情发生之后因为自己的年幼受到宽恕。他们为什么做出这种事,还是因为自己知道,自己是未成年人,即使犯了错也没什么,法律对自己有特殊待遇。但他能认识到自己享有这一特权,那他的心智肯定是已经成熟到了可以承担责任的地步,已经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我一直认为犯罪中以他人的软弱而进行的是最为恶劣的。比如霸凌和强奸。以自己的一些优势对别人做出最严重的侮辱,这是最不能被原谅的。

  我不喜欢这个结局,但我也知道长峰不能复仇成功,因为这个现实就是这样。看到百分之八十的时候。可能会有人说,说的这么厉害你怎么不去写书。我还是更喜欢自己yy的结局:长峰躲在天桥上,用枪瞄准菅野,菅野用刀绑架这一个高中年纪的女生,只顾着面对警察,没有注意到瞄准着他的长峰。枪响了,菅野倒地。长峰被带走。第二天的新闻写着菅野情绪失控,为保护人质安全,由警方击毙。开枪的组长引咎辞职。长峰因为是激情杀人,而且因为民众呼声强烈,所以从轻处判。几年后,长峰对自己刚出生的女儿说:爸爸绝对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一下的。和佳子也看着她。

  这一枪到底是谁开的就留给你们自己决定吧。是警察开的,还是长峰开的枪,警察替他说的呢?

  《彷徨之刃》读后感(十):该死的何止那两个人渣

  这本书看得很沉重。美丽的少女被凌虐,还不如直接被杀干净利落。地狱般的惨状还当属两位被害少女父亲看到她们被凌虐的录像。固然愤恨那两个人渣,他们被杀真是该当的,可惜的是有一个没死。可是该死的不止他们,还有他们的父母,尤其是他们的妈。同样身为女性,她们的儿子杀死逼死少女,她们竟然一点也不感到歉疚,反而还维护儿子,真是畜生不如。窃以为解恨的结局是受害人家人联手把她们也宰了。

  还有电视台的记者总编及上节目的律师,毫无同情心,为迎合恶趣味提升知名度,真是变态恶心。自杀少女的父亲应该这样回应律师:“希望你的孩子,不管男女某天能成为垫脚石。你一定深感自豪。”气死律师那个杂种。

  最后说说和佳子。不能不说有够烦她。看到有人留言说她是圣女型的,还真是。还什么要跟去废置民宿,一定让那个杀人犯道歉。吐啊。你当自己是谁?圣女?女神?恐怕你自己在那落了单,成了又一个祭品。

  不满结局,但是整本书确实引人愤懑,引人思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彷徨之刃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