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弗洛伊德遇见佛陀》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12 21: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经典读后感10篇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是一本由[美] 马克•爱普斯坦(Mark Epstein)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1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一):欲望之道

  什么是欲望?汤姆.韦茨说,“没有任何祈祷的效果能胜过欲望。”欲望永远不会学乖,永远不会罢休。欲望将人们束缚在痛苦轮回中。佛陀所说的苦是指“不休止的不满足感”。佛陀“四圣谛”中说“众生皆苦”,“欲望是苦的起因”。弗洛伊德说,“被压抑之物将会重返。”法国谚语,“赶走我们天性里的任何东西,它都会快马加鞭卷土重来。”

  佛陀看待欲望的经历:开悟前的佛陀苦修,想找到排遣身遭欲望的办法,然而禁欲苦行推到极处的有所悟却是,“要把欲望从世间除去是不可能的,在苦行生活与纵情身色之间必有另一条路”。这条路是后来被称为“中道”的,据说是巴彻勒以打开手掌为喻指出的境界,是个难以言表的境界,也是一个居中的空间,可以想象为冥想中的入定。在这个空间,就像莲花生大师所说,“望向欲望的本质,会看到无边光芒。”而西方心理分析认为:灵与欲,互成镜子,弗洛伊德在灵与欲上表示,一切都是生物本能,但一切也都是精神性的。《弗洛伊德遇见佛陀》一书探讨的也是两性关系中,欲望的本质,灵性向度与人际向度。这三者并存于同一条连续线上,也是彼此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就是欲望之道。

《佛说生经》:一切世间欲。非一人不厌。所有有危害。云何自丧己?一切诸众流。悉皆归于海。不以为满足。所受不厌尔。《佛遗教三经》: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华严经》: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业。皆从习起。

  如何对待欲望。佛佗教导众僧应该去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茁壮我们的灵性,照明事物真相”。这其实是将欲望化为谛听的对象,内观自省。用精神分析学的方式来看,则是主体客体的颠倒。作者认为,“正统禅修聚焦在微观层次,而欲望之道则着眼于宏观层次,后者致力于揪出生活中执着”。执着,看起来我们一向鼓励的执着,是个褒义词。在佛教上看,执着的根源是假定人或物有自性,我们迷恋于自性的结果就是执着;精神分析上则是将人或物客体化。但是问题是,这种追逐是无法满足的,当我们向外追求企图圆满之时,执着心就出来了。所以,佛说自足,人是俱足的,就是要向内寻找,向自己的内心寻找,与自己对话。在本书中,谈到其一的“饿鬼”道,个人觉得也非常有道理。明心见性破执念。

  佛说破执念,在西方心理学家眼里,则是如何管理情绪。佛陀指出“断念”可让人心平静,也就是出离心。 先认识苦的本质,再找到脱出苦的围困的方法,就是出离心。现实生活中邦妮的案例,邦妮总是渴求不可能带给她满足的事物,就是苦;邦妮放弃追求上述事物,改变了这些恶性循环,不再与自己的不圆满感作斗争,就是找到了解除苦的方法,此后怨尤心理开始消退。其实,打个再简单的比方,就像阅读,阅读本身无法带给你满足,但你总是不断渴求新的故事,于是陷入阅读的恶性循环。其他事一样。换作精神分析的方法,节制让主体的经验重建。

  在“内观法” 上,必须注意冥想不是让你用遐想来回避(因为回避,就会让人倦缩,比如小孩子不与大人说话,开会的时候,一般不发言等等,这些小事,其实也反映了深层的心理问题),不是劫持意识的“强迫性执念”。---这话说得有点挠,意思其实就是直面它,揭穿它,正式它,打开它。

  整本书,从佛教和印度灵修等源头找欲望的答案,形成了作者自己的“欲望之道”,以现代西方心理学和古老的佛学相结合的方式,解答了困扰现代人的欲望,不快乐,执着等具有共通性的东西,这些提法新鲜,东西两方结合的解说也让人对欲望、对执着等有更深入的了解。总之,万法归一,早日从困境解脱,方能开阔生命,自性圆满。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二):欲望与过执

  很多宗教与神话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欲望,关于人性的讨论,亦是离不开欲望二字。关于欲望的探索与追寻,我们找着它的起因,似乎想从根源了解以便摆脱或者找到合适理由告诉自己,欲望与生俱来身不由己。欲望带来三千烦恼,仿佛只要摒弃便会脱离万丈苦海。本书从精神分析与佛教理论不同角度说明了关于欲望这一次的见解。就如乌托邦注定是无法存在完美,欲望的完全摒除也是不可能的,就如硬币的正反两面,欲望可以是发展动力亦可是引爆炸弹的导火线,如何抓住这个度,才是这本书的核心——欲望与过执。

  月圆则缺水满则盈,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是理想中的十全十美,也许就连神也不例外,所以我们何须刻意去追求摒弃欲望接近完美的境界?刻意去追求毫无欲望六根清净本身便是一种过执,佛教术语中便说是着相了。圣经说人天生带着七原罪,而七原罪归咎起来其实便是过度的欲望,期望他人注视自己或过度爱好自己才被称为骄傲,过度耽迷口腹之欲才是暴食,所以我却认为欲望本身是一种执着,过执的欲望才是需要被摒除的。

  弗洛伊德曾说过:“被压抑之物将会重返。”欲望被压制时,我们错以为我们将之战胜,这样却犹如一把火烧过的草地,一时间的消失,却越长越盛。欲望犹如火,它能取暖驱兽亦可讲一切燃烧殆尽。我们对待欲望的态度,亦如同如火,小心翼翼,想要掌控,又害怕失控,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失控而摒弃,就如同欲望,我们需要的是掌控而非沾沾自喜的以为自己摒弃了欲望。尼采说基督教挞伐情欲之举并未杀死情欲,只是让它变得下流。我们越是惧怕欲望而开始遮掩时,便已经失去了直面欲望的勇气。佛教主张的“无目的状态”并非关闭,执着与“无执”的本身便是一种过执。佛法和心理分析学都是赞同欲望都是会变形的,他者意识是欲望的养分。我们需要一定的空间来正视自己的欲望,来找回主体。

  不要把自己困于一个狭小的房子,试着去洞悉我们自己的内心。这本书在讨论的欲望为何物,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欲望并非猛虎,只是因为某些错误的诱导,将欲望当成可耻,一层层外界布下的迷雾与自身布下的迷雾下,却让欲望的本源失真。明白了过执与欲望的区别,心中总有那一丝释怀,欲望并非可耻,我也不该因此而将自身封闭,打开封闭的房门,不再畏缩,欲望也将是一种力量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三):不要相信那些专业书评人

  说实话,抱着一种高期待买了这本书。

  但事实并不如愿。

  作者内容上一直在重复如何认识欲望,把握它,了解它,而不是消灭它。

  但是,首先书名以佛教教义命名,内容却多以印度教为说法,很显然,这两者是有差异的。

  不知道西方的佛教观到底指的是什么,但是印度教很显然与佛教是不同的,即使它们来源有某种相似。也并不是在印度的宗教都能叫佛教。

  很显然,在这一点上,作者答非所以,佛教有可用之处就拿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到了另外一章节,又搬来印度教的教义来阐述。

  给人感觉反而是照着一种高考材料作文形式,写出来的一篇作文。没有价值

  以印度教神话为核心,阐释佛教教义,或许是我才疏学浅,实在理解不了这种哲学思维

  还有,拜托那些书评人,不要看到简介就长篇大论一番某本书如何如何好。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四):欲望重塑生活:那使你流泪的,也将带给你欢乐

  我随手翻起马克·爱普斯坦的这本《弗洛伊德遇见佛陀:精神分析和佛教论欲望》(以下简称《论欲望》)时,并不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通往新世界大门口。他温文字有说不出的力量,不停地、有力地敲打我的心,密集到总使我想要大哭。我惊奇地发现,自己过去30年一直致力于回避种种欲念并隐隐以此为傲的经验,虽使我安全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却也同时让我失掉了许多机会。我在拒绝欲望的同时,也拒绝了欲望塑造更好生活的可能。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五):一种应以正确方式认知的能量

  周末,与已受洗的友人辩论一番,在这之前,我们从未如此激烈地交谈过。

  这场让路人错以为我们在争吵的激烈辩论,缘起于我俩运动完,徒步从运动场所回到住处,经过本地的一家医院,医院周遭,有不少商贩、求乞者、算命先生等等。

  我俩并肩经过一个求乞者摊前时,听到他有点破旧的音乐播放器正播放着佛曲。佛曲一入友人的耳,她就皱眉,边走边说:“我听到佛曲就很反感!”

  天呀,她应该是知道站在她身旁的我,一直都很热爱佛学。我想,她是觉得我俩无话不谈,在宗教问题上,即使她已在美国受洗,而我热爱佛学,在未来日子里,也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佛教徒,但这并不妨碍我俩从大学就保持的“接受对立观点”的对话方式。

  我停下脚步,问道:“是不是因为你信了上帝,才会反感另外一种宗教?”

  我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有一次我俩约会,我提议去吃素菜,友人表示同意。但走进素食馆那刻,因为餐馆的装饰都有佛教元素,她跟我说,觉得自己信了上帝,就不应该走进另外一种宗教的场合。那时,她心情有点不好,我便建议换个吃饭地方

  但没想到,这次她告诉我,并非因为这个原因,而是她觉得佛曲或者佛教,让她有一种虚无之感。她认为,人来到这个世上,就要玩乐,就会有苦痛,但是佛教似乎在传达一种禁欲的理念。“一切都看透了,那活着有什么意义?”她很认真地问我。

  她误解了佛学、佛教。但我经过一番解释,也无法使其明白佛学、佛教里是有欲望的这一理念。我们分开后,我回到住处,晚上空闲之时,发现我桌案上,有一本新书——《佛洛伊德遇见佛陀:精神分析和佛教论欲望》。

  “欲望”“佛陀”“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这几个关键词吸引我翻开了马克·爱普斯坦的这一力作。一页又一页,一章又一章,一本书总算翻到底。关于“欲望”,一个清晰完整的认知已在我大脑立足脚跟了。

  根据早前的阅读体验、阅读积累,我认定,佛学与心理学有一定的联系,或者,可以说,佛学甚至其他宗教,都是心理学的一种。

  如今,完成这本书的阅读,我更确定了自己这一论点。因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佛教,有不少相通点。比如,“对于欲望之道,佛法与现代心理分析学是互相阐明的,两者都鼓励我们去体会灵与欲之间的重要联结,也就是说,情欲经验可以是一种灵性经验,而灵性经验亦可以是情欲经验。”

  除了上述的阅读收获,我还有另一重大的阅读收获,即是下次遇到友人再谈起佛教的“无欲无求”,我知道如何准确地告诉她佛陀如何界定欲望的。

  首先,绝大多数的我们,甚至是大部分的佛教信仰者,都错以为,佛教是无欲的,是排斥欲望的。

  其实,不然。开悟前的佛陀也曾尝试排除身上一切欲望。然而,无果。最后,佛陀明白这是错误的方法,“把苦行推到极端的结果,反而让他了解要把欲望从世间除去是不可能的。他由此得到一个结论:在苦行生活与纵情声色之间必有另一条路。这条路,他后来称为’中道’。”

  所谓的“中道”,就是要正确对待欲望的作用。佛陀认为,欲望是一种应该以正确方式认知的能量。“正确方式”,指的是把握欲望带来的正反面影响平衡度,用好欲望,排斥过度纵情神色,即“我执”。所以说,佛教不反对欲望,但反对“我执”。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六):与欲望共舞

  在潘多拉举行婚礼时,宙斯命令众神各将一份礼物放在一个盒子里,送给潘多拉当礼物。从结婚以后,她就不断地想打开众神送的小盒子,而丈夫伊皮米修斯却要时时刻刻的提防她的好奇心,因为他知道盒子里的礼物未必都是好的。有一天,潘多拉的好奇心战胜了一切。她等伊皮米修斯出门后,就打开了盒子,随之释放出了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潘多拉害怕极了,慌乱中,她赶紧盖住大箱子,但一切都已经太迟,盒子内只剩下了“希望”。

  在我看来,从潘多拉的魔盒里跑出的诸多邪恶,贪婪也好,嫉妒也罢,都是源于欲望。在潘多拉打开箱子以前,人类没有任何灾祸,生活宁静。正是因为有了欲望,才打乱了人们宁静的生活,带来了生活的灾祸。

  但是好在盒子里还剩下了“希望”。马克•爱普斯坦就是给我们带来希望的使者。他作为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在纽约市自行开业,常受邀演讲,谈论佛教禅修法对心理治疗的价值。其新书《弗洛伊德遇见佛陀》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来重新审视欲望。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于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佛陀是佛教的创始人,俗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大概29岁时出家;所学的禅定和苦行都无法解决问题;约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余生的岁月,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佛陀所悟到的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好奇,当西方的精神分析遇见东方的佛教,到底会碰撞出怎样独特的火花。本书以佛陀的“四圣谛”为架构,以印度神话《罗摩衍那》为经纬,融会贯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并结合个案研究,提出了各种实际的建议。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即“欲望的渴求”、“执着”、“执着的终结”、“欲望之道”,最终于无形中调和了我们对欲望的矛盾观点,让我们对人类的欲望,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去利用欲望而非为其所用,进而达到喜乐的境界。

  现代社会,大家都在优生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指导下,每天拼命奔跑,追逐着自己无穷无尽的欲望。弗洛伊德与佛法都认为,欲望是人对人世痛苦现实的自然反应,一旦脱离欲望,我们就不再是自己。透过欲望,反而能帮助我们了解自我,面对生活的烦琐与生命的困顿。所以,面对欲望,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接受这无数的欲望,接受这充满的欲望自己,而不是去否定、逃避与压抑欲望。能终结人们内心的执著的,只能是欲望。这时人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有执”的路,即继续向客体索求它给不出的东西;一是“无执”的路,即容忍预期与事实之间的落差。唯有按着“无执”的路走下去,锻炼心灵的力量,才能获得最强有力的生命能量。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是全书重点所在,在这部分,作者详述了走在欲望之道上,需要铭记在心的几项原则,即:把欲望看成“非个人所有”;把欲望看成是神圣之物;不被愤怒吓到,并视之为不可避免;面对种种欲望,凡事“慢慢来”。当我们试着把这些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就能慢慢与欲望共舞,达到身心灵的和谐与平静。

  我们要带着马克•爱普斯坦给我们的希望,来面对红尘中的种种欲望,在修行中做事,在做事中修行。期待着有一天,也可以如迦叶一样,能够在佛教拈花时,心有所悟,破颜微笑。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七):欲望与执念之思辨——以开放的心态来生活

  作为现代科学学科的心理学与古老佛学思想均出自同一宗源,即为哲学,最终所追求的也都是如何自在无烦恼的生活。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与佛教同为倡导灵性提升的两个学派,在美国作者马克•爱普斯坦的这本书中,创造性的结合部分个案与生活实例,使带有明显中西方特色的这两派,在对待欲望这一观点上能够排除诸多误解发掘其内在一致。本书借助印度神话《罗摩衍那》的欲望修持哲理,逐步探讨了生而为人的个体欲望所经历的成长及演变过程,并让人理清欲望与执念的界限,突破执念释放欲望,得意安享生活。

  欲望与执念看起来像是都需要砍除掉的部分,实则不然。打个比方,如果说欲望可以形容成人走在烈日下对解决口渴问题的需要,那么执念则是非认为只有找到最甘甜的泉水才能够最圆满的解决这一问题,因而自动忽视了甜美的椰汁、可口的果粒冰饮、及一切尝试新鲜方式来解决需要的可能性。而当找到泉水后或许发现温度并不凉爽,或者并不认为这就是最甘甜的那一款。仅仅解决需求方式的差异,将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体验,一类是开放性的、积极的、幸福满足的,即非执念方式;另一类是封闭性的、消极的、贪婪怀疑的,即执念方式。将欲望比作水流,以开放的心态让欲望的能量分别流向各个方面,可以滋养更多的心田;而封闭性的心态让欲望注入同一方向,很可能会造成破坏洪涝。

  由这个例子可以明显看出,欲望与执念有相似成分,但两者为单向关系,即有欲望可能会走向执念,但执念并不是完整的欲望。一旦为了解决或满足欲望的需要而走偏,就会滑入执念范畴。执念可能对多样化及可能性形成阻碍,减少宽容度的同时增加了对自我满足的难度。

  然而执念也并非都是糟糕体验的,书中提到一个例子,讲到一位修行的人在瑜伽打坐时会不知不觉的幻想到美好的事物,由此内心清净愉悦万分,本以为能有这些舒适的体验说明修炼的火候已经差不多了,谁知导师一句“走入了死胡同”敲的人晕头转向。执念的封闭性正如导师所形容的死胡同,在愉悦的体验中人们可以追求这类舒适感而无需深度自我剖析,思维被束缚于遐想之中而停止了一切成长与提升的努力。依据这一判断生活中是否也存在被认为佳境的某种执念呢?

  在精神分析学派欲望被称为“力比多”,是为一种能量,如果用开放的态度去对待欲望将会获得更多方向的提升。在佛学里曾被宣为魔鬼的欲望则是指一种执念,人怎可能没有欲望呢?想要学习佛法想达到佳境本身就是种欲望的体现,设想如果欲望这种能量被引入一条死胡同,这股能量必然会在某一潜在层面越积越多,所以佛教所要求摒弃的应该是执念,没有了固定形式的条条框框要求,能量可以自如的流动,人必然会活的自在许多。由此看弗洛伊德与佛陀创建的学派理论构架,都认可欲望的能量与需要,并主张引导人们达到无我无形的境界,摒弃欲望人将无需求亦无进步可言,而摒弃执念,就等于给自己多留了几条满足需要的路,每一条路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路边小惊喜,小收获。如果还有很多关于欲望的疑问想要解决,不妨来读一读吧。

  以开放的心态生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自身的思想与需求,努力去付出行动,但并不执著于某一结果,将会给生命以更多的可能性。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八):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这不等于孙悟空遇到赫拉克勒斯吗

  弗洛伊德与佛陀谈了些什么?

  韩浩月

  旅行前从书堆中抽出这本《弗洛伊德遇见佛陀》,心中带着一种游戏感,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这不等于孙悟空遇到赫拉克勒斯吗,要不就是贾宝玉遇到西门庆,这都哪跟哪呀。

  旅途中读《弗洛伊德遇见佛陀》很有意思,这本书是以“欲望”为关键词,来寻找精神分析与佛教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于是,低下头来阅读书中所描写的“欲望”,抬起头来看窗外闪过的树木草丛,内心难得的宁静。

  我对弗洛伊德有特殊的感情。十六七岁时处在人生困惑期,常在下雨的时候闷在房间里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一片灰暗。偶尔读了弗洛伊德与叔本华的书,感觉脑海中有一扇窗子被打开了。弗洛伊德帮我了解如何化解心结,叔本华教我如何面对残酷人生,这哥俩,一位是安慰剂,一位是手术刀,三下五除二帮助一个少年成功地走出了青春期。

  至于对佛陀的兴趣,源自读了黑塞的《悉达多》之后,这本书是在边阅读边赞叹的状态下读完的,内心充满了“佛陀你怎么可以这样”的疑问。当然这疑问中也包含着甜蜜的叹息,因为在佛陀的苦难中,仿佛看到了自己与许多人的苦难,在佛陀的喜悦中,也发现了与佛陀相似的喜悦。

  去年因为要写一个以佛陀为主角的电影剧本,一口气在网上买了数本与他有关的著作,读了佛陀诸多的故事,越读越觉得,自己竟然敢写佛陀简直是胆大包天,于是那个剧本在写了一半的篇幅之后,被我自觉枪毙了,因为我无法真正地认识他、了解他、表达他,一动笔就是幼稚,一思考就是愚蠢。

  但阅读《弗洛伊德遇见佛陀》缓解了我想要认识佛陀所带来的焦虑。美国著名精神科医师马克-爱普斯坦也就是本书作者的文字太接地气了,他用朴素易懂的语言,以及深藏起来的那么一点点幽默与调皮,把弗洛伊德与佛陀请到了他的书里来,当然,这两位是不可能以对话的方式交流的,爱普斯坦就担任起了“翻译”的角色——先牵线搭桥,互相介绍对方,再抛出问题,求同存异。

  这整本书都在谈“欲望”。弗洛伊德与佛陀显然是谈得来的,因为他们都承认欲望是客观的存在,也都曾身体力行地过欲望之海。弗洛伊德爱上妻子的妹妹米娜,为她写下优美的诗句,并秉承爱情至上,与她一起私奔,但结局却是苦涩的。悉达多爱上名妓伽摩拉时,也宛若痴情的文学男青年,不吝赞美之词,赢得伽摩拉的厚爱,体会到爱情与财富的滋味后,才决定离家出走,寻求生命存在的永恒意义。

  弗洛伊德与佛陀打破时间、空间,聚集在一位美国佬写的书里促膝而谈。虽然一位的言谈角度是从科学立场上出发,一位则是从宗教的层面发言,但他们的观点有极端冲突的地方却不多,许多时候,他们的说法互为补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新的迷人的风景。这个风景的形成,可能和两位大师的内心深处,都存有对人类深深的悲悯有关,按照书中给出的观点看,两位已经达成了共识:人因为欲望的存在而生动,欲望让生命充满活力,欲望可以焚烧生命也可以滋养生命,而控制或消灭欲望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对生命进行提纯,去体会与感受活着的甘美。

  弗洛伊德与佛陀都喜欢讲故事,这是典型的方法论,以故事教化人,总比以理论训诫人要有效得多。《弗洛伊德遇见佛陀》也在讲故事,作者通过讲述弗洛伊德与佛陀的故事,把读者带到东西方两个不同的世界,然后又再次引回到本书的主题原点。这是一次精彩的“旅行”,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或者说正在被欲望所掌控的人),多少也能发现点灵性之光,总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对此视而不见。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九):今天你所想,即明天你所是

  读《弗洛伊德遇见佛陀》

  作者:苏术

  没有任何祈祷的效果能胜过欲望。——汤姆.韦茨

  开篇第一句,引用了汤姆.韦茨的一句关于欲望的话。开启欲望论的阅读旅程。

  说起欲望,不经让我想起曾经抄写在笔记本开篇页面的那句话:“学会让欲望冷却。”很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妈妈不给我买想要的东西就哭到她给我买为止的小屁孩。也是很多年前,有人告诉我:欲望就像一望无垠的大海,想要填满整个大海需要多少块石头。而这些石头都是真金白银。你要试着学会冷却自己的欲望,让欲望在时间里慢慢平息。学会控制它,利用它。

  尽管到现在我也没学会控制它,利用它。但是我知道,当你非常想要一件其实你根本用不到的东西的时候,先不要立马买下来。再等等,再等等。等你平复那一刻的欲望,等你理清东西的价值和欲望的成本。也许你就会恍然大悟,哦,那东西买来也是放着积尘。

  本书一共四个部分。分别为:《欲望的渴求》、《执着》、《执着的终结》、《欲望之道》。一共十一章,分别详细地解说了这四部分的内容。

  ——欲望的渴求

  第一个部分作者通过几个西方神话故事来解说何谓“欲”以及何谓“欲望”。中国的孟子在其《孟子.尽心下》第十三章里是这样说的:“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欲望之于一个人是遭受磨难的根源,诚然,没有人是真的没有欲望的。

  书里引用佛洛伊德晚年所写的一页笔记中的一段话:

  所有思想压抑与功能压抑的最终原因,看来是童年时期对自慰的压抑。然而,问题的根源可能还要深一些。可能,它不是来自外力的影响,而是出于自我的不满足本质。因为,我们总是觉得缺少了些什么,无法感到完全释放和完全满足——en attendant toujours quelquechose qui venait point...

  最后那句法语,即:“总是等待着永不会来到的东西。”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不满足于现在所拥有的,或者执着于他所没有的,欲望从而产生,并且一直得不到满足。犹如《罗摩衍那》所阐明的,欲望具有一种吊诡的追求。这种追求既能让我们困惑,亦能使我们证悟,既能让我们认清自己,亦能使我们迷失自己。

  ——执着

  宋代朱熹在《朱子语类》五十九卷里写道:“知得心放,此心便在这里,更何用求?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文中说,执着在欲望里的人,不是表现为成瘾性行为,就是强迫性思想,但结果是一样的,都会让当事人受到掣肘。由于欲望变得狭窄,出离心遂无法生起。

  让我想起那些赌瘾成性之人。沉迷于赌博的游戏里而无法自拔,对于输赢的欲望已经扭曲了个人的本质,执着让他们的心变得狭隘。伴随而来的性情暴躁等等异常行为反应就不言而喻了。

  ——欲望的终结

  赌徒的欲望在输赢之间,输了便想要赢回来,赢了还想要赢得更多。在《欲望的渴求》里,作者说,欲望的产生是因为“不满足”,那如果要终结欲望,是不是就要满足它呢?如果要满足赌徒的欲望,鼓励他去赌吗?而这样的鼓励真的能做到终结欲望吗?

  在前面的《欲望的渴求》里,作者这样写到:“欲望本身不是坏事,它是可以包括在佛陀的教法中,可以与佛陀心灵的静定互相融洽。”这句话告诉我们,欲望是具有佛性的,禅悟欲望的本质,即终结了欲望。

  佛洛伊德说:“我们对待欲望不要占有、控制或融合,而是用肯定、欣赏的态度看待欲望本身。”文中提到了温尼科特的“存在”来平衡“施为”也是一个道理。

  西藏古谚:“就像高山上的水因向下流而愈发清澈,修行者的禅修亦可靠着溶解而改善。”正如佛洛伊德提出的,对待欲望,我们要敞开自己,心灵就像高山的流水一样,可以倾泻下来,涵容万物。

  ——欲望之道

  如何才能使“欲望”成为“道”?

  什么是道?老子在《道德经》开篇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可以说,可以名。大道产生于天地之先,是开辟天地之始;大道产生于万物之前,是生育万物之母。道家所讲的道,属于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始基。书里则用“存在”去平衡“施为”用佛陀的四圣谛和八正道来阐述欲望之道。

  书中一共总结了四条欲望之道的原则:

  1、把欲望看成“非个人所有”

  2、把它看成神圣之物

  3、不被愤怒吓倒,并视之为不可避免

  4、慢慢来

  四条原则就不一一解说了。具体大家可以去看书中内容。除去引用的句子,书内还有很多预言故事以及神话故事,以典故结合心理学佛学等来解说欲望论。观点明确,讲解独到。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联系QQ:1147679123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十):面对与拥抱欲望——Leo鉴书222

  能把佛陀与弗洛伊德放一起讨论的人要很有水平才行,需要了解两方观点之外,还需要能说清楚两位观点之中的异同,本书做到了。读本书花费了我很多时候,前言就读了三遍,书读了两遍,很值得。

  前言里有个非常吸引我的故事。说纳西鲁丁一边吃辣椒一边流泪,还是要不停地吃。朋友问他为什么,哥们回答:“我在找一个甜的!”其中包含着很层次的意思,坚持吃的意向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欲望,而流泪则代表欲望让我们吃尽了苦头。即不要放弃,也不用克制泪水,对于难过和欲望都不要打消——即使欲望会使人流泪,它带来的那样憧憬也有某种快乐。全书读的都是面对欲望的真义,如何面对欲望,面对并有力地拥抱欲望。

  欲望是人对现世痛苦的反应。因此我们才会感觉不圆满、不安全和孤单,所以渴求圆满、安全和联系。生活经验与价格都是由苦(不满足感)所塑造。欲望是我们赖以成型的熔炉,正因如此弗洛伊德才这么重视欲望,把此做为心理分析的核心。脱离这个,我们就不再是自己。欲望是我们面对巨大 不可预期性时,对圆满的憧憬,也是我们的天性。看出来了吧?如果我们压制它,它会回头报复,加倍要求赔偿。我们要学会面对,而不是拒绝。佛陀对此的看法是“去贪留欲”。

  痛苦的根源是我们规避欲望对象的不可捉摸性。欲望对象若是贪爱的对象,就会带来痛苦;如果是内观的对象,就会使人觉醒。两者的分别在于,我们是否明白没有经验可以如我们所愿的那般圆满,没有对象可以带来完全的满足。允许自己站在欲望的间隙中,是得以更完整欲望之乐的前提。

  欲望会教育我们——通过永远不让我们得到完全满足这件事,让我们把脸转向现实 。通过这件事,它让我们明白有些事情 比成功或者失败更有趣,比完全掌握更有驱策略力。弗洛伊德认为心理治疗的任务只是把病人从极不快乐的状态带回普通的不快乐,总之是不快乐(咱还是别治了)。

  欲望会带来失望,这未必是什么坏事,其所带来的释放和失望一样多,它的存续靠的就挫折感。达到目标之后,我们会开始追逐下一个目标,从不不知所止。如果人完全臣服于欲望,那后果很可怕,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欲望带来的失望一样可以非常有趣。安能深化内在生命,茁壮灵性,照亮事物的实相。

  由于感觉难以把握一些东西,很多人把对象客体化了。关于“客体化”我查了一下百度,解释都不怎么看得懂。根据之前读的其他书结合本书,我理解就是把对象物化——理解成一种物。比如:男性更多是想占有女性,而不是把对方当成是有自己意识和理解的人。越是把对方看成是客体,捻就会越多。找不到百依百顺的客体,我们才会认识到他人是有自性的主体。当接受了没有人可以满足我们的一切需要的现实 ,就能以“如其所是”看待伴侣,而我们以我们YY出来的方式看待。不要忘记“所谓爱,就是让对方的自由得以开显”。书里还讲了一个开始学佛就想把佛法据为己有的例子,他失败了。

  书里对愤怒的观点,也很起发我,也是要直面而不是回避,挺好。里面有个小故事 ,妈妈动了女儿的床,后者知道之后发了脾气。妈妈并没有反击,而是等女儿平静之后问了下原因,后来事情解决了。不反击并不是说妈妈要默默承受,只是表现她不应该膨胀虚假的痛苦,以一种以怨报怨的毁灭性方式回应。这需要发展出成熟 的人格,懂得容纳破坏性攻击,于是才能给困扰情绪腾出空间。其中的启发还在于:很多时候,吃苦源于缺乏等待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我们就会任凭情绪控制,让一个足够宽阔的空间无法出现。欲望是无法靠着攻击困难、占有或者控制客体 而获得满足的,此时需要用节制取代放纵的情绪,以没有减少取代加法。

  最后,我想说破执的真正意思是——打开欲望,而不是将之捻熄。不带价值判断去观察欲望,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笔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