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忠于生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忠于生活读后感10篇

2018-01-13 21:2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忠于生活读后感10篇

  《忠于生活》是一本由[美]劳伦斯·韦施勒著作,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6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忠于生活》读后感(一):读霍克尼,也读劳伦斯

  刚刚拿到这本书我是有小小的疑虑的,在前言中劳伦斯就说了这本书是对他自己另一作品的扩展,是两个艺术家之间的“隔空对谈”,而我并没有读过《忘名于观察》,随着阅读深入,这种疑虑逐渐荡然无存,就《忠于生活》而言,或许可以跟《忘》相对照,不过其本身也是独立存在内容丰富的一本书。

  副标题提到了25年谈话录,其实满打满算也就十篇文章,而补记的两篇弥补了时间上的不足,却也有意犹未尽之感——太简短了。但是这是这最短跨度2年最长跨度9年的几章内容,却给我们勾勒出了霍克尼1983年之后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路径,而每一次的探索和转变或者有急转的比如摄影、水彩的切换,也有层层递进的比如对光学方法在绘画运用中的探索。就算是一个对霍克尼比较陌生的读者,在跟着劳伦斯走完这25年的接触之后也会对他的艺术道路有一定的印象,我相信更多的读者会跟我一样喜欢上这个很有意思老头儿。

  关于霍克尼,如果一定要我说这本书给我的最深的有关印象是什么,套用时下流行的字眼就是两个字“会玩”。在我理解的艺术探索与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个人气质基本决定了他的路径和成就,反观艺术史,很多著名的艺术家我们在想到他/她的作品的同时基本都会联想到他的独特人生经历,就像“梵高-向日葵-自杀”这样的链条一样紧紧连结在一起,很同意书里写到的正视人之为人价值是一切创作的要义,艺术家也是人,正是他们身上独特的那一面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就跟我猜想很多人会特别喜欢第一章一样,因为这是一章跟摄影有关的内容,而霍克尼的摄影创作在一般人看来都是可以操作的——无非多拍照片拼拼剪剪,当然,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可能是一种低级甚至错误的理解,但是从这件事本身来说却是对的,因为这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玩”的方法。写到这里想起了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延续千年的争论,之所以没有分出所谓高下,但是简单地说是各有千秋似乎也少了很多韵味。霍克尼的探索是多方面的,也是贯穿他整个生活的,无论是到处走动、观察,还是定居在某个地方潜心画作,都没有停止创作的步伐,甚至看到2009年的那一章补记,iPhone也让他玩的很溜,虽然在2013年那个篇章里分析了艺术家对科技态度,不过还是不能否认霍克尼这个老头儿很会玩啊。

  说完霍克尼,以我浅显的阅读经验也说说劳伦斯,也就是本书作者。虽然是一本类传记的书,但是劳伦斯把他驾驭语言能力运用到了极致,书中的起承转合毫无强作的痕迹,读起来很顺,你或许会说这是一本书的基本要求,如果是散文或者小说我能够赞同,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把类传记的夹杂着对话与分析的书写的如此流畅。当然,这之外的劳伦斯本人对于霍克尼对于艺术的分析才是我最为惊叹的地方,劳伦斯的评述并不呆板,也没有浓重的学究气,相反的,总是透着轻松随意却又能信手拈来,给读者非常愉悦感受,恕我言辞浅显,不能说明全部的语言魅力

  一定要作结的话,这本书无论是“传主”还是作者,都值得一读,很多关于艺术的探讨更值得反复研读,而因为我并不是艺术类科班出身只能做浅薄的评述了,推荐大家一睹为快

  《忠于生活》读后感(二):热爱生活的大卫·霍克尼

  后现代艺术颇多让人费解之处,尤其是那些突破常规的“奇思妙想”,让人觉得有意思,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便是言之不足,只能嗟叹之。英国后现代艺术家大卫·霍克尼1937年出生于英国布拉德福德镇,他的作品,无论是风景画、拼贴摄影还是人物画,都让人耳目一新,吸引人一探究竟。《忠于生活》记录了大卫·霍克尼与好友劳伦斯.韦施勒25年间的谈话,时间大约从1982年底到2009年,话题涉及摄影、舞台艺术、绘画、拼贴等等多个艺术领域。从早年到现在,大卫·霍克尼做过许多细致而琐碎的尝试,越来越坚定理念最终落在“忠于生活”四个字上,甚至写信的时候,在最后的落款处都会写上“热爱生活,大卫·霍克尼”。对此,大卫·霍克尼说,”我对事物更加确定了。我对于自己正在做的事相当自信,我知道它是有趣的。”

  这是记者劳伦斯•韦施勒与艺术家大卫•霍克尼长达25年的对话录,是大卫·霍克尼的艺术成长笔记,也是对大卫·霍克尼作品的理论解读之书。八个章节一个补记,细致完整再现了大卫·霍克尼每一领域源于生活的点滴积累,以及在这些积累中不断自我超越与不断创新中的艺术实践

  观大卫·霍克尼的作品,典型的一组绘画是描绘约克郡风光画面上的约克郡曲线流畅,色块丰满,像童话中的纯净世界。约克郡距离霍克尼童年生活的小镇英格兰北部的布拉德福德(也是著名的盐磨坊)不过一个小时左右车程。那个时候,大卫·霍克尼患症的好友就住在这里。大卫·霍克尼每天开车从约克郡赶往布里德灵顿看望好友。分明是满心悲哀陪伴,一路思考死亡,却在路途中,感受到“空间的魅力”,感受到土地的“变化”,感悟到收获”的力量:7月收割,谷地还是一片金黄,到了8月便是收割后的黑色土地---收获的背后伴随着死亡和新生,那些有层次天空,丰饶的大地节奏,“承载着世界的美好”----自然的力量,而让这段时间再不忧郁。《盖拉比山》是这组约克郡绘画系列的最后一幅,画面冲击力强,站在画者的视角看去,画中景如同飞出画幕,瞬间有一种“飞翔和腾挪于空中的非凡感觉”,这样的感觉让人忘记死亡,感受到一种“征服”的况味:“你从山顶走来,你征服了这座山”。一个地点,一幅画,真实地描摩原有的模样,这样的照像式手法早已落伍,全新的表达,更在于观察世界的新鲜角度以及赋予画作新的生命寓意。约克郡系列作品,装饰性极强,然而又不仅仅是约克郡风景一角,站在画者的角度,在画和更远的风景三者之间,捕捉一种空间的微妙感觉,并将这种距离变得更加和蔼可亲,这才是大卫·霍克尼反复酝酿并成功实践的结晶----这些作品,穿越了空间而存在。

  大卫·霍克尼而今被称为英国艺术教父,标志性的作品还包括“游泳池系列”,上个世纪80年代的拼贴摄影等。研析大卫·霍克尼的作品,透过他创新的画笔,我们看到源于生活细节,乃至生命感悟的一个个全新而奇妙的世界。

  虽为谈话录,必然有些琐碎,甚至断续,然而艺术理念的形成绝非一蹙而成,成熟的艺术风格也非一朝一夕之力。正是在这些琐碎和细致的记录里,我们看到一位艺术家的成长,对自我艺术理念的坚持、修正和不断创新,也看到生活固有的色彩,固有的情绪本身如何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艺术的感觉虽然琢磨不定,然而对艺术家来说,每一个作品,每一小步的创新背后皆是生活的悲喜镜像,皆是无数次不厌其烦的尝试。但因为“热爱生活”,大卫·霍克尼乐于尝试,也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长青。这也正如大卫·霍克尼自己所说,“停下来。看一看你能画的东西。画下你能看到的东西。看到你能表达的东西。更多。东西更多。视角更宽广。”

  《忠于生活》读后感(三):关键词笔记整理

  --1980后 照片 拼贴 时间性 空间性 研究 身临其境的视觉

  --1987 立体主义 毕加索 反透视 空间--1995 舞台剧设计《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图兰朵> 空间 氛围

  --1998 峡谷 约克郡 风景画 广阔空间 运动感视觉 道路延伸

  --1999光学透镜研究 质疑分析 安格尔 卡拉瓦乔 维米尔等 使用透镜工具 引起史学界探讨抨击 利用工具创作肖像

  --2004 约克郡水彩 受中国画影响 例举伦勃朗 轻松 推翻单点透视

  --2007 回归油画 组图写生 树林 时间 空间 --now iPhone作画

  《忠于生活》读后感(四):忠于真实生活时空

  丽蓓卡•索尔尼特曾在《影子河》中这样写道:“‘时间和空间的毁灭’是所有创新科技的目标。”没有了时空的概念,世界变得扁平而便捷,却同样失去了深邃迷人。如果说科技负责理性的实用,艺术则必须担负起感性的描绘。回顾霍克尼二十五年的艺术生涯,正是在科技发展的滚滚洪流中,平衡好科技与艺术的和谐孜孜不倦追寻时空再现的旅程

  《忠于生活》是著名杂志《纽约客》记者劳伦斯•韦施勒与艺术家大卫•霍克尼长达二五年的谈话录集结,是一个美国人对一个英国的采访与解读,通过生动的语言表现风格与大量的细节展现了霍克尼在艺术各方面的实践与思考。正如大卫•霍克尼自己所言:“劳伦斯是我的老朋友,他的这本书完整地记录了我在艺术上的探索。”通过劳伦斯这位老朋友,我们得以认识到这样一位特立独行与时俱进的艺术家:“霍克尼有两种不同情感——坚定的纯手绘理念以及广泛的科技使用。”

  霍克尼无疑让人印象深刻,很大程度源于他对“真实性”的忠实与“时空再现”的执着,由于这样的坚守,他在自己的艺术上亦显得鹤立鸡群。他对细节的真实与时空的真实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首先表现在其对摄影艺术的不信任。霍克尼对摄影技术单独运用并无太多好感,他认定摄影只是绘画的辅助“工具”,用以唤醒记忆,却不够“真实”。在霍克尼看来,“照相机在伪造事实,肉眼不可能得到这样的图像,它不忠于对象。”这样的情况在广角、鱼眼等镜头下尤为突出,并且,“生命或者说时间是这些照片里的事物所永远缺少的东西。”为了克服这一问题,霍克尼独创了颇有“立体主义”风范的相机拼贴画。在他的人物肖像作品中,由多张照片组合而成,在同一个画面上,同时反映了人物不同的表情,并不可以追求脸部的完整,类似于毕加索处理人物面部的方式,呈现出主人公的多元性。正因为如此,霍克尼的肖像拼贴画有一种特别的张力,就像现今流行的“九连拍”,表现了人物更为丰富的侧面与细节,绝非平面的“人偶”,而多了一种多时空的活泼与自然。而在风景表现上,霍克尼的创作则更胜一筹,将作品的轮廓“打破四边形的来源”,不仅拼贴延时拍摄多张图像,同时反映多个角度,对作品整体的拟形与视角上又做到了突破。在他的风景中,常常出现他的脚,“双脚就像人们眼睛一样,指引着观众视线集中到艺术家想要表达的地方。”如果说我们之前看到的照片就像是通过一双在现场的眼睛偷窥,而霍克尼则让那双眼睛的主人正大光明地带领观众一起转了一圈,身临其境地获悉更多的层次与细节。

  对于真实时空的追求,同时让霍克尼获得了艺术上空前的自由,因而,“打破”成了霍克尼忠于生活的表达方式之一,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中,包括舞台设计。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让观众随意地控制观察的步伐,无论画面在前进、后退、进入、退出,都让观众自己决定。” 他推崇绘画的艺术,觉得摄影与电影均是被高估的艺术。在他看来,只有“放弃单点透视带有的强制性约束”,放开视野,甚至反转透视,才能真正获得“真实”与“生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霍克尼的思路极为开阔,他丝毫不避讳科技带来的好处,采用光学仪器帮助自己完成更“逼真”的创作,对于与其创作风格极为迥异的中国艺术,亦充满了敬意。方法不是问题,信念才是关键,对于艺术作品,霍克尼有着自己的目标:“我在画中看见了他的生命,他活在作品里。”

  无论是阅读霍克尼的艺术理念,还是欣赏书中所附的大量作品,都让人觉得欣喜。霍克尼的艺术有一种独特的生命力,大抵正是因为他的执着——真实时空摄人心魄,忠于生活无限美丽

  《忠于生活》读后感(五):忠于眼前所见的世界

  忠于眼前所见的世界

  ——《忠于生活:与大卫·霍克尼25的谈话录》书评

  文/青禾

  《忠于生活:与大卫·霍克尼25的谈话录》这不是一本个人传记,而是一本关于摄影艺术的谈话录。作为摄影爱好者,阅读这本书,能够从中获得启发。作为普通读者,则能够从劳伦斯与霍克尼诙谐幽默的谈话中,提升艺术修养,学会更好地欣赏照片。

  quot;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失明的,他们在这个世界上走来走去,最多的时候只是草草地扫描一下周围的环境,并没有真正地进行观察。"穷其一生,作为一名摄影师,大卫·霍克尼在艺术上所进行的探索,就是将记录现实的平面照片,进行时间、空间上的探索,让照片具有更深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出发,劳伦斯完整记录了他与霍克尼交往交流过程,通过时间脉络,诠释了霍克尼在艺术上一步一步的跨越,和永不止步的探索。也许是侧重于对摄影艺术的讨论,其中对霍克尼本人其他方面的介绍涉及并不多。

  从霍克尼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创作宝丽来拼贴,他就开启了摄影艺术之路。他把胶卷装入相机中,从卧室、客厅、露台到门外花园,他拍摄了一系列的细节,又通过这些细节照片的组合拼贴,创造出了照片的故事性。

  为什么我们从来不会在一张照片上停留超过30秒?为什么我们不会关注一张照片中的细节?通过这种方式,霍克尼解决了照片可看性的问题。宝丽来拼贴的拍摄手法获得成功后,霍克尼忧先后尝试了人像拍摄、移动焦点拼贴、反向透视等不同的手法,为的是在解决照片的可看性问题后,在照片中融入时间和空间,赋予照片更深层次的意义。

  不同的是,这些看似专业的知识,在搭配配图、文字与对话的解释中,显得明白晓畅。即使是一个作为门外汉的我,读完也想一试,尝试用这种手法,拍摄一组生活中的场景,去发现此前从未关注过的细节。

  霍克尼在书中,不仅教授了宝丽来拼贴,还教授了类似毕加索绘画风格的摄影拼贴技法,而且极其容易掌握。我想我们读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种艺术的修养,更大的意义在于转化为实践——学会用书中的摄影技法,观察我们的生活。

  因为摄影作为一门观察的艺术,它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看待生活的视角。大卫·霍克尼始终在这个世界走着,他忠于生活,他忠于眼前所见的世界,用摄影作品去记录和表达场景、画面、故事、情绪和漫长的时空。也许,从阅读这本书开始,我们也能换一种视角,也摄影师的眼光,发现生活中每个细节折射出的光亮。

  《忠于生活》读后感(六):读霍克尼老先生

  突然想起朱子健老先生来,他说他看书就看几句话,其他一概不看,都是废话。这也是我没有认真看完此书的一个借口。很喜欢大卫·霍克尼的照片拼贴,这对画漫画很有帮助。他是有时间性的,还有空间性,并且是自有的观看模式,这和漫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看非常不同,这在漫画里渲染气氛的时候非常有效。只是技术上并不能像照片那么细微快速的捕捉那些表情的差别。

  另外,霍克尼关于一点透视和散点透视的思考。其实我觉得他早起的作品比晚年的作品要好。原因可能不是透视上的问题,而是讲究了太久技法后的原因。我总觉得他的画带着一种照片感,让人觉得不舒服。这是我不太认真看这本书最大的原因吧。

  最后,霍克尼像科学家一样提出1943年前后画家使用光学透镜来协助完成逼真的画的说法,我非常赞同,说到底,我还是欣赏不了古典画到底哪一些好了。感谢照相机的发明,不然我现在可能就看不到文艺复兴之后那些让人感动的画了。那之后,来自内心的画才被释放出来。

  《忠于生活》读后感(七):视觉的盛宴---大卫•霍克尼忠于生活的艺术创作

  2011年的时候在对英国1000位画家及雕塑家的民意调查中,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获得了“最具影响力英国艺术家”的称号。霍克尼排到了第一位可见其影响力之大,而其不仅仅因为自己的创作本身,更因为他创作和观察的热情,他的富有启发性的艺术表现。阅读著名杂志《纽约客》(New Yorker)的特派记者劳伦斯•韦施勒写的这本《忠于生活: 与大卫•霍克尼25年的谈话录》,不仅仅带给我们整个的一个视觉的盛宴,更让我们在谈话中体会不同时间作为艺术家的霍克尼的艺术创作的思路,关键点和其不断的创新和实践。霍克尼的整个的艺术创作的宗旨就是忠于他的生活,忠于他的观众。在艺术策展中他都会花时间和观众交流,听取观众的反应和感想。他的风景画系列,人物系列和拼贴摄影系列中我们看到其对艺术理论的思考,对自觉审美的要求。

  本书更多的阅读应该放到一个艺术史的范畴和领域中可能更有利于理解。因为本书艺术上的知识匮乏所以有些地方读起来并没有很清楚,霍克尼也不断的提道立体主义,讲到毕加索等,以及对摄影的一些反思,但是从只言片语的很有思考的对话中以及写作者对霍克尼创作的梳理我还是窥见其思想的深邃。他对创作有疯子般的追求,认为取得突破必须要有疯子般的精神。霍克尼喜欢表现空间中的运动,人们坐着谈话的头部和肢体的动作,走路以及汽车火车的移动,以及自己在走路或者开车时那些景象的变化,他的安排让作品有了内在的运动感,也正是他对电影和摄影的反思才让我突然发现可能一副摄影作品比一部电影更值得看。因为电影有其时间播放的局限性,而霍克尼在寻找的就是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让观众“随意的控制观察的步伐,无论画面在前进、后退、进入退出,都让观众自己决定。”在一定程度上他的作品是叙事性的有故事的,展现了一个动态的时空布局下的情景。

  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文字是理解霍克尼的艺术创作和思想的载体和桥梁,而里面的选图和画作是值得久久的凝视的,可以对照其艺术理论和创作来看待其作品,所以这本书更多不是文字的阅读反而是视觉的盛宴是对图的阅读和想象以及重构。而且霍克尼是很重视具象的创作的,现代画坛很长时间为抽象艺术所统治,书中也多次对此进行了辩论和说明,对艺术的抽象和具象进行的比较多的展开。霍克尼的具象创作的形象很多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例如生活起居的室内,家族亲戚与朋友,这些人的生活细节与情绪变化。这些方面的创作也恰恰是其忠于本身生活的表现,不妨好好的欣赏他的作品,看看阳光、大海、人物充分想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忠于生活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