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知中·山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知中·山水读后感10篇

2018-01-13 21: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知中·山水读后感10篇

  《知中·山水》是一本由苏静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中·山水》读后感(一):中国式山水——评《知中山水》

  中国式山水——评《知中山水》

  我觉得大概没有比中国山水更加富有内涵的山水描绘了,中国的山水是不同的,因为中国人特有的含蓄,喜欢寄情于景。古人更甚之,他们什么都不爱明说,不似外国人的直接,我喜欢你就是“I love you”,他们往往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外国人夸漂亮往往会直接“so beautiful”,然而他们却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中国的山水也并非就是山与水,它往往寄托着画者的情怀

  首先说起山水,自然先想到的是山水画,这本书最让我喜欢的是里面一幅幅精美的图那山山水水静雅似乎能让浮躁的心瞬间安静下来,一副一副的看下去无论你懂与否都是一种视觉的享受。中国的山水画虽然是简单的墨汁深浅勾勒,胶与墨的融合,但是就是这样简单的交融却生出万般变化。“墨为形,气为水,气成刑乃活”,胸有山丘才绘出笔下那恢弘山河。山水与中国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子风水,母山水,用于人,为人用,在中国古老智慧之中,山水与运势、命脉、轮回有着极大关系。而现代园林艺术,盆栽艺术等,都是山水渐渐融入生活,与我们从未分割。

  本书是关于山水的入门,对于对山水评论仅仅限于一个好字的我,对于山水有了另一重认识。何为山水的流向、流变、流派?重水墨渍染的“米氏云山”有何独特的韵味?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日本茶道大家对于山水又有何独特见解?书中从众多观点解读关于山水,图文风格都值得一阅。

  《知中·山水》读后感(二):FROM:一位中国山水画的入门者

  作为一位中国山水画的入门者,我是抱着好奇心去买这本MOOK的。

  和其他资深爱好者不同,我对中国山水画的了解不多,就暂且把我读过的体会说一下。

  装帧很精致,没有影响到我去欣赏书里的长幅山水画。

  不过我好奇的是,知中对自己的定位是怎样的呢?

  像我这样的入门者,感觉读里面的文章读得似懂非懂

  对于资深的爱好者,这样的内容又似乎缺乏深度,读完也没有什么特别收获,只能作为一种消遣。

  而且觉得这种MOOK做得就像一本大杂烩,前面介绍了中国名胜,然后山水画,之后还有风水。

  个人意见是,要么干脆做成一本有人文气息的旅游杂志,介绍中国名胜背后的人文历史

  要么就单独介绍山水画,各种大家流派,山水画的意境和出彩之处。

  风水那部分,罗列了一大堆图,不懂用意何在,感觉就像是凑页数。可以说说它们的含义

  我喜欢用浅显的方式介绍有深度的东西,毕竟象牙塔里的人是少数。

  知中和知日貌似是同一个编辑?推荐一下日本studiowork有关建筑的书,我觉得知中能用那种浅显的方式来介绍中国式山水,这本MOOK就成功了。既不会显得装逼,又不会显得不知所云

  《知中·山水》读后感(三):此山此水此方人

  和朋友尝试讨论是否有被曾经风景击中童年心灵的刹那,我想起十岁的时候我母亲家乡,一个喀斯特地貌的小山村,有裸露的岩石和清澈的泉水,在某一个秋天早晨竹林间开始起雾,独自坐在岩石上发呆,却被飘忽轻灵的雾气打动了,忽然就生出天地之大的感觉。不过几秒,却经年不能忘怀。

  第一次上峨眉山的时候,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在山中步行,峨眉山游客众多,但大部分都会选择借班车索道一步登顶,因此到达金顶之前都还是清静的。一路上石阶曲折,清溪险涧,松林云海,山势奇峻, 片刻之间便觉得很多唐诗宋词中的只言片语在脑中闪过,然后又浮现出武侠小说中隐逸仙侠的身影,无法用语言形容但又终于觉得于即使隔着几千年几百年的时光,和古人总有一些是可以共享的。

  对习以为常的中国式山水曾经也不以为意,但是后来回想起来这些年少时被山水感动的瞬间总是成为我们生长的一部分,即使从未刻竟栽培,也成就了成人之后言行喜好的根源。

  所谓中国人,除了一纸身份证明之外,其实更多是已经和中国山水融为一体

  中国人最古老的哲思来自于山水之间,我们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来形容人的品性。而到如今,我们走去三山五岳,脑中闪过的还是古人的那些诗句。中国何以谓之中国?李白为什么要写“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王维为什么要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还珠楼主为何作《蜀山奇侠传》?

  艺术来源于对自然的感动,中国最传统的艺术也是“高山流水”的感动,我们做诗画画、造园盆景,无非是企图将山水情怀纳入宅中。

  山水之间承袭的美感,在中国人的胸怀间兜兜转转,成为中国最鲜明的身份标签。因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政治变革如何翻来覆去,但看山看水,总抵还是在那里的。以紫笋茶出名的长兴顾渚山,茶圣陆羽在这里写就《茶经》。因为旅游经济发展,重新修了新的仿古建筑大唐贡茶院。且不论建筑本身好坏,去到那里,喝一杯茶,望着顾渚山上一片竹林清幽,还是为这样的东方式的美而感动。

  常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对传统美感的追求,在文革之后更是化为焦土。近几十年的传统文化繁荣都在港台。然而那一代的繁荣却还是承袭至根在大陆的漂泊华人。以绝大部分新一代的港人来说,往往安享城市生活的便利,隔绝了中华自然风物的感动。因为未曾被幽远意境打动过,也不明白古人诗词画的意韵。

  地理因素对文化的改变根本的。所以在港台的中华传统文化是逐渐在衰弱的。因为老一代人是在中国山水中生长过带着成熟的枝条走的,然而却没有了再度繁衍的广阔土壤,终究无法再生长下去。流落于岛屿的文化,终于还是因为地理区隔而越来越岛屿化。

  而最后,在曾经化为焦土的本土,新的生命仍然会被千年以来的山水照亮,重新生长。

  《知中·山水》读后感(四):《知中•山水》:中国山水画的入门小百科

  《知中•山水》:中国山水画的入门小百科

  《知中》是一个图书系列,而《山水》则是其中的一个专题。这是中信出版社新开发的一个系列套书,从中可以看出中信出版社在出版计划上的雄心。

  按印在书上的预告,这个系列“每月出版一本书,每本书一个主题”,应该说,它相当于一本期刊,等同于一本月刊,在当前期刊全面不景气的情况下,中信出版社却图书的形式,向期刊的周期恒定的出版领地攻城掠地,的确显示出中信出版社在图书市场运营上的新招迭出。

  今天我刚刚看到《外滩画报》即将停业的消息想当初,这本画报在上海的报摊上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影响力还是相当广泛的,但是,在新的征订年度到来之前,它肯定是在难堪的市场发行面前明智地选择了退出刊物林。

  从这个意义上讲,《知中》系列勇气可嘉,更显示中信出版社逆市场而上的胆略与基于此的自信

  阅读《知中•山水》的确是令人愉快的。全书围绕山水画这一个中国画的核心样本,提纲挈领地搜罗了“山水的言论”、“山水的代表实体“、“山水画演变流程”及山水画家家谱等资料性图文,云集了事涉山水画从实体到画本之间的种种概略性图与表,使这本书奠定了具备“山水画”小百科的基本品味与质地,再配以精装印制的中国山水画高清彩图插页,可以让读者把玩中国山水画的整体细节的每一处风韵与情致,增添了整个系列的厚重与份量感。

  而全书的文字介绍,同样显现出这本系列对“中国山水画”探讨的整体考量。严格意义地讲,用200多页的篇幅,意图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山水画进行全程鸟瞰与俯视,显然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知中•山水》的编辑思路,基本沿袭的是一种“数往知来”的模式套路。

  “知住”,就是了解山水画的“来龙”,本书在稿件的精选上,的确是层层递进,由大到小,由概述到细览,首篇《山水演义》以极精简的文字,标志出中国山水画的递进路径,之后,将叙述的重点置放于精选出的代表性画家,着重推介了米芾、米友仁父子,再重点推出了《中国古代山水画二十讲》作者潘杨华的专访,这篇文章,相当于这本系列书里又链接了一个内容丰沛的新知识库,引领着读者可以进入更广阔的专业性山水画书籍中去进一步去了解山水画的纹理与脉象,为这本书接榫上了互联网时代的无休无止、无限延展的知识扩展风格。

  以上构成了山水画的“知往”部分,接下来,这本书更是通过现代画家对山水画的发展、山水画在日本的影响以及现代园林与山水画的关系等方面,介绍了“山水画”在当下的‘去脉”,让我们感知到山水画在当下中国绵延不绝的巨大影响力,这样紧扣现实当下的选题方向,正反映了这本系列书所具备的期刊性质,它和期刊杂志一样,意图在最接近现实的层面,提供最新鲜的核心主题信息

  因此,《知中•山水》这本更与期刊杂志似乎有着血缘关系的图书,因为它的独特的血脉体系,便具备了图书与期刊两种读物的共同的优点,如资料的厚实与厚重,但同时,也烙印上了两种纸媒兼容后必然导致的一些不足,就是深度与浓度的欠缺,如它对山水画的当下境遇,便只能是浮光掠影,挂一漏万。特别是它的内容上,更像是期刊的文章组合,整体书缺乏一个统一思想精髓,内容显得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性,这是期刊的缺点之一,而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知中》系列将来如何吸引读者持续地关注,也是一个决定图书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目前来看,《知中•山水》的市场方向,更像面对的是国外读者以及目前流行的赠阅类豪华广告性杂志面向的精英类客户,这类书籍华美的图片与空洞的内容,使这类时尚图书成为纸媒中的鸡肋,浪费了纸张,更遮蔽了思想,炫耀的只是不接地气的不知来龙去脉的奢华,《知中•山水》在纸张与印刷的选择中,无疑是精良的,但是如何拉开与那些短命的时尚杂志距离、延续这一系列的生命,是该系列长治久安的一个值得思考的紧迫问题。相信“知中”一定会凭着对中国现实品位的了解,而能解决好这一难题。

  《知中·山水》读后感(五):在乎山水之间

  在我们阅读了30余部关于日本的mook系列丛书《知日》之后,其出版公司终于开始了一个新的专题:《知中》,向所有的读者去介绍那个我们最熟悉或最陌生的中国文化。而本书也借鉴了其前辈的很多优点,延续了知日的文章结构:访谈与专栏文章相结合,穿插大量的精美插图。而第一本的专题聚焦山水,其实聚焦的就是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就像本书封面那一句:山水之间,就是中国。

  本书的内容并非介绍中国的山水美景,那样似乎必然就会变成了一本旅行杂志了,所以本文着重的笔墨在于我国的山水文化上面,包含了山水画的佳作名篇、历史背景。而后也介绍了其他几类蕴含山水文化的艺术,包含了茶道、园林、诗词、摄影、风水甚至是音乐等。也许是之前制作《知日》系列的背景,所以本文虽然以中国山水为主,但作为中国山水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本文也加入了一些篇幅介绍日本的山水文化,与之相比较。所以作为一本轻文化介绍作品,本书还是比较全面的。

  六一居士作《醉翁亭记》,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而这一句也点出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山水文化的态度。中国文人画山水,是将自己的思想情怀寄托其中:米芾父子画潇湘云雾,是希望这一抹平静祥和能长存在与南宋王朝;赵佶命王希孟做万里江山图,是梦着自己能一直坐拥着这如画美景。这些画作蕴藏了太多的欲语情思,宣泄着太多的癫狂放肆。

  陈丹青曾在采访时说中国不缺画家,缺的是太多会看画的人。在欧洲,一个人也许并不会绘画,但是却可以很专业的欣赏一幅画作的优劣。而本书的很多内容,其实是告诉我们怎样去读懂一幅山水画。中国的山水画其实就是一幅小世界,人与风景相融合,近物与远方相映,这都是构图上的心思缜密。高远的构图如大洞内窥,平静的山水也突然开始涌动,与之相适的构图时风景赋予了“观看性”。吴悦石先生说中国画的基础书法,水墨的层次渲染,山脊脉络的勾勒,都暗藏书法的挥洒。我们可以从儒家的天人合一去解读一幅画作,我们也可以从道家的道法自然去看待一张作品,所以我们看画,读的是其背后偌大的中华文化。

  山水似乎可以与中国的大多艺术相容,将山水融于文字,于是就有了贯穿诗词史的山水田园诗派。将山水溶于花草,于是就出现了清秀雅致的盆景。而在中国将山水锁入自宅的园林景观,也成了所有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心愿。所谓山有山意,水有水情,文人造园的心态其实就是寄情于这一池春水,这落花闲池。其实这山水也照着中国文人的心。

  我们处于城市包围之中,山水又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建筑师马岩松将山水的概念放在了自己设计的建筑之中,就像他所说的:“我想做的,就是怎么在大城市中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升到情感层面。”山水城市也许将成为山水文化在这个时代的新的发展形态。

  相信《知中》系列将会继续做下去,而本书作为中国山水文化的全方位的介绍,作为开篇之作也比较恰当,本文收录的文章的水准虽然不能说篇篇精品,但也都在一定的水平线以上,希望这一系列作品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知中·山水》读后感(六):《知中•山水》:只在山水之间

  我们太容易在谈论山水时,引申出有关中华文化的“根源性”结论。山水是实在的,也是意象的,这便意味着最浅层的一种和谐——虚实相生,万物有灵。而人独坐其间,其精魂专注而悠远,只在山水之间。

  如果说之前的“知日”,是为了让人们有机会更好地了解日本这样一个我们总是抱有复杂情感的国度,那么“知中”的出现,其意义则是双向的:它既是一次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呈现,同时也是让“中国”可以在文化的范畴上,得到更加广泛与开放的讨论。而作为“知中”系列主题书的第一本,主创团队选择以山水作为“开题”,无论从是整体的策划,还是主题本身来看,都是很恰当的选择。

  中国人是提倡以山水育人的,所谓“山清水秀,地灵方能出人杰”,而在秀美山水的反面则会孕育一些“不安定因素”——其内在联系究竟是否客观我们不作讨论,但中华文化中的山水印记是显尔易见的。人们看山识水,欣赏之余不免产生创作欲望。在这本《知中•山水》里,关于“山水画”的内容占了很大的篇幅。

  山水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达芬奇说,绘画比文字更加高雅,是因为在表达时,文字只能通过解构实现再现,绘画却可以做到直接而准确。而当中国人以山水入画时,其“优雅”,似乎也比达芬奇还要更进一步。寥寥线条勾勒,氤氲山水间生发的意境便还原于纸上,既让人心醉,又使人惜怜。

  唐代画家张璪曾言,画者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既是中国画的基本理论,同时也点破了有关山水与人的联系——像是“相看两不厌”的情绪。山水取悦于人,其实是人在心神徜徉之时取悦了自己。而登山临水,畅快天地间,人所追逐与获得的,是内向超越的快感。现代人愿意用征服去称呼自己在自然间的行为,其实是不准确的。借由外物,人所达到的,不过是关于自己的释然,而征服,无疑是鲁莽且贪婪的,无关意趣与美感。

  勾勒山水的旨趣绝非是复刻,让一草一木一石一鱼在纸面上重现。山水画所“写”的既然是心境,那定只与人自己有关。去定格一瞬间的趣味,收获的却是格外丰厚的礼遇。在这本特集里,收录了很多幅山水画的经典之作,在印刷与版式的安排上也很精致,值得一看。

  除开绘画,由山水衍生的妙趣,在茶道、园林、盆景等方面同样有所蕴藏。作品收录了不少相关的介绍与人物访谈,其中一篇访问日本茶道大家木村宗慎的文字里,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他说“茶道”——“与其说是喝的文化,不如说是珍惜从中国传来的文物的心情中诞生的文化。”

  心有怜惜,故而精益求精,故而不疾不徐。日本人由中国借来的文化,被他们发展得精致而富于仪式。而作为“源文化”,中华文化“外师造化”,俯仰天地间,也由自然的礼赠中,收获了精巧与坦荡。

  这些都是不该被遗失或是忘却的。也许《知中•山水》是一个不错的契机,去确认我们曾经拥有的东西。

  作为一本主题书,“知中”延续了“知日”系列在主题剖析上不错的拓展度。也许乍看有些驳杂或是凌乱,但细细读来,总还是有些篇章颇具分量的。

  《知中·山水》读后感(七):山水之真意

  山水一词,从古至今的含义就异常丰富,在中国诗词歌赋、风水地理、艺术生活似乎都离不开这个词,足以体现山水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知中》作为力图成为“有关东方中国的一切,探索中国首选”的平台,其第一本出版书《知中001•山水》就选了“山水”这一主题,原因在全书导语中也已经阐明“山水之间,就是中国”。

  山水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不单单就只是明面上的意思,全书梳理出山水文化在自然景致、山水画、山水诗词、山水盆景、园林建筑、风水以及音乐等维度的具体投射。从第一篇《山水演义》中,编者就深入的探讨了山水在中国的演变过程,从“山水”在太极中“阴阳”的意义,引出了易学中山水的影响,进而诗词歌赋中山水的演变、山水画在中国的地位及发展都有简要概述。

  对于山水画,在书中的比例很重,从最初中山水为背景发展到山水为主的山水画的诞生开始说起,随后介绍了不同朝代发展出的不同派系,直至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特殊的笔法技艺。中国山水画无论从结构、留白还是用笔上,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体系,与西方严谨的画法不同,中国山水的写意体现的是对自然、人生和哲理的感悟。于是在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视角的创作融入一起,可以扇面中对褶皱利用的玄妙。几篇文章虽然不能深入的阐释更多,但深入浅出的介绍,能够让每个读者更加了解山水画。在《以人带史:访<中国古代山水画二十讲>作者潘杨华》一文中,编者的采访让读者看到的是从更有趣的角度来读懂中国画史,这一点给读者的启示应该更加深刻,毕竟在这个时代,让更多的人能真正了解山水画的历史和派别,可以懂得看这些画呢,这样是《知中》想要传达的思想吧,每个中国都应当更深入的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山水画之外,还有诗词中的山水、盆景中的山水景观,茶道中的山水文化,这些在书中都有涉及。“山水”的概念已经从历史中走到了现代,不论是建筑、还是景观,都离不开山水的影响,因为山水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国文化知中,不可分离了。在西方,对于山水的理解也许没有那么深刻,但日本对于山水的文化也还随处可见,书中也有几篇文章介绍了山水画在日本的发展和演变,足以看出中国山水文化对于日本文化的影响,但由于各自文化的差异,虽同源却发展各异。而山水文化对日本茶道文化和盆栽中的影响和发展也是很典型的例子。可惜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各自的演变,日本对于山水也只保留了皮毛,或是说多了些自己民族的理解,如日本的盆栽虽源于中国,但时至今日,山水已不见,徒留植物形态。

  俯仰之间一山一水,一阴一阳,和谐共处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理念,中国的“山水”文化就不仅仅再是山山水水那么简单。了解中国、就要从了解文化开始,本书以山水入手应该是很好的角度,而作为知中系列的开端,这本特集应该算是成功的,读来有内容、也有感悟。

  《知中·山水》读后感(八):【柒书坊】崇尚自然,寄情山水

  人类的初民在寻觅定居地点的时候,不外乎考虑三点: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温和的气候。中国的先民概莫能外,从大自然走出,在宜居之地落脚,背山面水,春播秋收,终成华夏大族。与此同时,“尚自然,乐山水”的传统精神滥觞开去。从老子倡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万物本源之理,到庄子提议一切纯任自然,讲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论述,自然山水观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奠定基础,成为影响后世的审美价值。

  手头这部中信出版的《知中•山水》特集,以“山水之间,就是中国”为主题,从山水画、园林、盆景、诗词和风水等领域探讨自然山水在中国人的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流变。比如《取材天地间:弹指一瞬,山水和鸣》中谈到中国古琴和山水的关联,乐师杨青讲解道,琴中高突处称“岳山”,而七条弦则代表七条江河。这让人想到上海博物馆,其主体建筑,上层圆顶,象征着天,基座四方形,象征着地,所谓天圆地方。显然,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已深刻地融化于日常的设计之中。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美术作品,风格含蓄、内敛,多以山岳水泽等自然景物为题材,是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写照。面对大自然的山川河流、草木生灵,画家、文士不断思索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孔子也曾经拿山水作喻,说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名言。面对万里江山,文人墨客对山水的描绘,更多是以示心志。书中采访王慧兰博士时,提到“隐居山水画”的概念,便是元朝的画家通过山水画来表达自己对前朝不能明言的怀念,以及对现况的忧郁。士人们经由书画、诗文,除了寄托对自然境界的追求,更彰显内心的家国情怀,以期引起时代的共鸣。

  法国汉学家侯思孟曾说,中国人在寻求真理时,走向大自然的怀抱,而欧洲人却背离大自然,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其实中国人虽寄情于天地之间,而核心却在人生。就像欧阳修的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真正在意的也不是“山水之间”,而是借自然美景以遣迁谪时期心中的苦闷与彷徨。在《书以字,诵于口:诗词中的「山水」》一文中,那些朗朗上口的诗词名句,唤起我们对山水之美的记忆,体悟文人骚客在山水间倾注的复杂情感,在大自然山水的润泽下,澄怀、静心,学习与周遭、与他人相互关照,相互融合。

  南朝山水画家宗炳尝言,“山水以形媚道”。一语中的,中国人喜欢通过观赏山水感悟自然之道,无论是山水画还是描摹山水的诗词,抑或盆景与园林艺术,营造的都是这“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明确诉求。

  《知中·山水》读后感(九):“知中”系列带来的诚意

  前几天刚看过《知日·太宰治》一书,然后几乎是连续着看了这本《知中·山水》篇。在通俗类读物里这是比较精致的一套书了,同时商业性元素也非常明显。

  首先这套书说是书,但不太像书,反而更像杂志。尤其是这本《山水》。首页与封底都插入了大篇幅的手机广告,但排版上与文章排版是一致的,所以比杂志更加精美。除此它又具备书籍的性质,如果是杂志的话,里面的版块之间连续性不大,内容上可能几篇文章之间亦没有什么联系,《山水》却不同,整本书都在解释“山水”这个概念,是一套以《知中》为名的系列读物,所以选择“山水”这个主题也渗透着这样一个更大的题目,成为普通读者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本书开篇选择谁来说山水印象,这点就很重要。比如郁达夫,林语堂,张大千,钱学森……他们的出现会带给我什么感觉?这套书虽然是非常商业化的,但是他们说过的话很显然不是为了参与商业运作的应景之语。如此策划出来的书籍,就是在商业化元素里蕴含着真诚。

  写到这里已很明显地能感觉到,《山水》一书是不可能太系统化地解释中国的山水文化的,也不会像高居翰这类学者连篇累帙地从古到今,详述每个时代的山水绘画发展历程,但是它的好处是,这里不仅写关于山水的绘画,还有盆景,园林,建筑……等各种有关“山水”的角度都有提及,是以交叉性的介绍出现在读者面前,如果说这带动出读者的兴趣,那么就可以通过此很好地走入更加广阔的山水中去,同时可以看到它与我们中国人的生活非常融合,所以这一点在这本书里也兼顾地呈现出来。如果说我们在看知日系列的时候感到隔,但是知中就不会了,虽然我无意提倡民族性,但是普遍来讲每个国家的人都会对本民族文化更感到亲切。

  接着我来说一下这本书的构建版块,尤其是几处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比如《山水地图》,这种图通常在严格的学术书籍里很少遇到,但是很有实用性。然后再看最后面的《中国山水皴法表现》,如果不是学习国画,大概也不太容易了解到这点。

  除此,关于山水,第一印象大概除了我们国家真实的名山大川,就是一幅幅震撼人心的水墨画卷了,这里就印制了两个打开的画卷,但是篇幅很大,只是截图了画面的主要部分,所以也比较遗憾,希望以后可以改进。同时我想说的是桂林山水的摄影作品与山水绘画之间,前后翻翻可以感受到不同艺术呈现出的水,看水是如何表现的,我们古人的山水画里水从来不是静态的,它的波纹表现着一种风动。气韵生动中蕴藏着金刚不灭的精粹。

  最后,从这套书的内容上我打三星,但是从品牌的创新上我打四星。

  《知中·山水》读后感(十):了解东方中国,从这里开始

  拿到书之前,以为只是一本普通的杂志,随便翻翻就翻完了,再加上编辑说书中有很多图,想来是很适合作为一本消遣读物的。等看了一个月还没看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当初是有多天真。/(ㄒoㄒ)/~~

  杂志倒确实是一本杂志,虽然长得像书,但是封面封底还有广告呢。可是除此之外,完全是按照书的体例来做的。

  书以山水为名,按照我自己的粗浅理解,以为会有祖国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海展现在眼前,要知道我上学的时候学的最好的就是地理了,这也是我对这本书有所期待的原因所在;既有地上的山水,当也有诗中的山水,画上的山水,我国浩瀚的古典诗词海洋中,山水所占的比例不可谓不大,而且往往有诗有画,很值得说道说道;除此之外,山水往往与文人的隐逸之心相结合,与道学、禅学之间的关系也是暧昧得紧,想来也是可以探讨的。

  我能想到的就是以上三个方面了,翻开此书,才发现自己想的还是太浅,全书涉及自然景致,山水画,山水诗词,山水盆景,园林建筑,茶道,风水甚至音乐。山水俨然已经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随手拈一件便与它脱不了关系。

  而且在山水画这一项上着墨甚多,全书大半本都是在讲山水画,从青绿山水到水墨山水,从大小李将军到当代山水大家,几乎就是半部中国美术简史。所以我这个艺术门外汉才读了那么久都没读完。

  你见过一边看书一边浏览网页的人吗?那就是看这本书时的我!

  这大概是我阅读过程中求助度娘谷歌最多次的一本书。平常总是拿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来自我宽慰,读书读到不懂的或一知半解的,往往一带而过,并不是每一处都愿意深究。

  可是这本书却不同,书中有大量大师画作,而且编辑选取的往往是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名家名作,每一幅都有其独到之处,可是受篇幅所限,又不能一一解读。单靠自己几乎等同于无的鉴赏能力,看这些画就如牛嚼牡丹,实在浪费。

  书中唯有王欣的一篇《读画构造: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略提了山水画作的鉴赏之法,从构图、画面表现、皴法等各个方面讲了一幅画的鉴赏,但主要还是讲山水画的建筑性。

  由此知道墙上的裱画和扇面上的山水,横幅和竖幅,大图和绢画都不相同,一幅画背后往往大有文章,山松的用墨浓淡兴许就是画家的创新,竹叶的正反光影明暗,就是整个水墨画法的转折,这其中的学问,实在太大。

  于是中途又去读了蒋勋的《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因为蒋勋是我能想到的风格最平易,文字最易懂的艺术普及之人了,想来很适合给我这种文盲入门用。讲真,看完之后再看此书,确实理解起来容易了很多,只是书中的许多名画,还需要在日后一幅幅了解。

  除开山水画的部分,其它方面都有些简略,作为杂志在结构上显得不太均衡,但是这只是第一期,以后有的是优化的机会。

  总体来讲,这本书其实不适合毫无艺术基础的读者如我,因为只要稍微少点好奇心和耐心,看到专业处就会不耐烦的丢下;可是我猜想,大概也不太适合专业人士,因为为了照顾普通大众,很多地方并没有如专业书籍般严谨,在专业人士眼中也许显得小儿科了。

  我的看法是这是一本真正适合中产的杂志,往后的《知中》系列应该也都是这个调性。

  这一点,和《知日》的定位是一致的。

  阅读者得是真正有闲之人,还得是对生活对文化对美有所追求,对一切有趣但无用之事感兴趣的人。

  其实从选取《山水》作为知中系列的首刊,是可以看出编辑部的野心的。

  山水,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中国化概念,在西方文化里是没有这一项的,他们的山水画叫风景画。他们不会将情思寄予山水,也不会赋予山水那么多文化意义,是独到的中国古典文化滋润了山水文化,让其具有了中国性。日本倒是也有山水文化,可是小小岛国对山水的理解,我不认为可以与有五湖四海三川五岳的中国相比。

  山水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在中国古典文化的许多领域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书画、诗词、园林、道儒之争,出世入世,无不与山水相牵连。它的意义纵向上贯穿几千年的历史,横向上包罗文化的万象。

  正因为如此,选《山水》打头阵风险很大,弄不好就炖成了一锅浆糊。这本《山水》不敢说完美,但是好在打开了读者的胃口,到此,我觉得已经算成功了。

  对于我个人来讲,这本书的启蒙意义远大于文本意义。它为我打开了一个门缝,让古典美学的光从中透了出来,往后又多了一个需要补课的东西。

  想来对编辑部的意义也是如此,山水只是破译古典中国的密码,解码之后的世界应该会更精彩。

  杂志的 slogan 是“有关东方中国的一切,探索中国首选”,愿你们说到做到。

  首发公众号:mzybhs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