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5 20: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精选10篇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是一本由[加]彼得·佛伦斯基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一):连环变态杀手的养成

  这本书的作者连续两次与世界著名的连环变态杀手擦肩而过,这个概率已经可以和中乐透头奖相提并论了!当然,正是因为这个契机,作者才开始对连环变态杀手产生兴趣,探究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这么做,究竟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才造就了他们变态扭曲的心理,可以说这真的是文学史上最具说服力的写作契机了。翻开这本书,跟随作者的记录,走进这些杀手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读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了猎奇心理,更重要的是不要让这样重口味的惨剧再次发生

  你知道吗,很多的连环变态杀手就是我们生活普通完全正常普通人,有一些,甚至是邻里朋友人眼中的精英人士。在现代之前,大家都认为连环变态杀手都是一些精神不正常的人,他们往往被描述成像怪物一样存在,就差没有三个头六条手臂。但是,到了现代,大家发现他们完全想错了,“怪物”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和我们吃一样的早餐,一样上班,一样有普通的生活,唯一的不同就是心中的变态人格。芝加哥的一名中年男子是一名成功建筑承包商,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但是他却残忍地杀害了33条人命,令人震惊!说不定臭名昭著的“开膛手杰克”也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

  看完这本书,我总结出连环杀手杀人的理由大多与性有关。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性是推动人类进步的第一动力,原话是不是这么说,我也忘记了,反正就是强调了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当然,性是人类的动物本能,但是为什么连环杀手十个中有九个会和性有关系呢?当然作者有他的理解,在这里我也提一下自己的拙见,我认为正是因为连环杀手的人格是有缺陷的,不能说他们没有理性,因为他们在一些方面比正常人还要理性,只能说他们缺少了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就是正常人用来控制自己的一种强制结束的开关。因为性是人类的第一本能,所以这种开关对其尤为重要,每个人都会性幻想,但是有了这种机制的存在,性才能得以被暂时压制,虽然也有很多正常人也压不住,但毕竟心里的机制还是知道这是错的。但这和连环变态杀手的机制缺失有着本质区别,这些杀手们没有抑制自己的性幻想,而只是一味地任其膨胀,这才会有了最后一系列不可挽回的惨案,而且他们不认为这是错的,这才是最可怕的一点。

  变态人格可以被被治愈吗?作者说了变态人格不是精神病,他们不属于任何精神病的案例分析因素,被治愈的可能性几乎是零。其实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常会想起雷米写的悬疑推理小说《心理罪》,里面也提到了本书中的心理侧写,根据案发现场的一系列蛛丝马迹对犯罪者进行包括外貌、身体条件、心理状态甚至是神情的推理描述。可怕的现场昭示着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杀人犯,他们已经把杀人当成快乐的源泉,就像吸毒一样上瘾,这些连环杀手们的变态人格可能只有到死的那一刻才会消亡。

  对于连环杀手形成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是不幸童年或者不幸的成长环境造成的,有说是滥用药物造成的,有说是天生的大脑生理缺陷造成的,我看过日本恐怖小说作家贵志佑介写的《黑屋吊影》,里面的女主角是天生的变态人格,或许,真的是上天在造人的过程中打了一个瞌睡,少装了一个零件,不管什么原因,我只希望这样的事可以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能够避免的,我们就要尽一切可能去组织变态人格的萌芽。

  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习一下作者的在最后列出的一些逃离魔掌的方法,哪怕不是遇到连环杀手,哪怕遇到的只是普通的犯罪者,我们多了解一点,也就多了一分逃生的可能。说句夸张的话,拥有变态人格的人可能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甚至可能是你的朋友你的恋人。当然,更可能你的身边都是好人,变态杀手和你唯一的交集就是你在电影或书中看到他们。我想说的是,我们依旧要热爱这个世界,但是也要小心这些坏人,翻开这本书,你就会找到你想要了解的一切!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二):如何培养一个不会成为连环杀手的孩子

  畅销书嘛,总得是偏故事性的,所以就喋喋不休地列举了排得上号的一众连环杀手。当然看得既惊悚又刺激,然而关于连环杀手,除了知道他们的行为可以突破任何人、人类整体、甚至众神对人类设想的底线,我们还知道了什么。

  或许跟我最相关的是,如何不养出一个有连环杀手潜质的孩子。我们能做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安全的、平和家庭。至少从统计上看起来,那么高比例的罪犯来源的家庭会有以下特征里的几个:单亲,吸毒的环境,母亲是妓女,一方父母(常是父亲)酗酒并对其他家庭成员十分恶劣及使用暴力,母亲则尖酸刻薄,常是控制狂家庭。当然,最能形成trigger的还是母亲,孩子自小感觉不到关爱不说,因为性别认同的难以实现而开始出现心理扭曲,不管是对母亲崇拜还是鄙夷,在自身就是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或者简单地就是想报复,所以诸多的案例里,罪犯在前面杀死的众多都只是母亲的surrogates,最后的一击,还是会给她的。

  那么简答的回答就是,对他好,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陌生人的孩子,对抗心理扭曲的,就是让他能够正常地生活 交往跟进取。我相信谁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谁也都有成为杀手的潜质,重要的是在关键环节,谁往哪推了他一把。所有的人都这样。与人和善,不要自己作,更不要为了自己作而伤害别人。我们做我们能做的,他如果注定要成为连环杀手,也不是我们做了什么就能避免得了的。

  另,我们所能“理解”的,事实上不会超出同类的范畴。我们是常人,所以只想常人能想的,说连环杀手疯狂、爆裂、惨绝人寰,他们应该也是有一定心理机制才那样的。只不过因为我们不是同类,过了某个阈值就理解无能,所以才说他们疯了吧。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三):关于连环杀手你必须知道的7件事

  前段时间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杀死了自己的学妹,有人在他的微博上看到了一些他以前发表信息,隐约可以判断出他的杀人行为并非一时失去理智,而是早有原因。上网搜了一下关键词,又发现了很多类似案例,以及一部纪录片和一本书。

  纪录片叫《纽约灾星》,我已经在周二的【观后感】推荐了,讲述的是美国富二代这个连环杀手的人生经历。书叫《理智向左,疯狂向右》,最近正好看完了,觉得有必要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连环杀手的知识

  怎样才算“连环杀手”?

  说起连环杀手,估计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两个两个名字:“开膛手”杰克、“食人魔”汉尼拔。前者是真实存在于英国的连环杀手,后者是好莱坞根据某些罪犯虚构的形象。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拥有极高的人气,都受到一部分人的热捧。

  在《理智向左,疯狂向右》这本书里,“开膛手”杰克在连环杀手中基本上排不上什么名词,他之所以名声大噪,主要归功于那段期间正好赶上英国报业快速发展发达媒体传播渠道让他广为人知,说到杀人数量和恐怖手段,本书里80%的连环杀手都可以远远将他甩在后面。

  回到上面那个问题,什么样的杀手才算“连环杀手”呢?FBI和一些专家认为:在不同时间谋杀过至少三个受害人,且在谋杀之间有一段“冷却期”的杀手,就可以定义为“连环杀手”。

  连环杀手的形象

  尽管连环杀手被描述成“恶魔”,但他们并不是牙尖上滴着鲜血的怪物,恰恰相反,很多凶手第一眼看上去都很健康、正常,甚至很有魅力

  很多凶手在生活中的身份都是很常见的职业,和普通的你我没什么区别,甚至有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个人,这些“很普通”的原因极大打消了受害者的防范心理。

  连环杀手的类型

  对连环杀手进行分类的工作,美国应该是全世界的翘楚。分类的依据有很多种,我觉得比较有价值的是根据“杀人动机”来划分。

  幻想型

  根据幻想或内心的声音或幻觉指令杀人,通常患有精神错乱或其他精神病。

  使命型

  认为自己有清理社会或某类人的使命,通常针对儿童、妓女、老人特殊种族成员。

  功利型

  他们可以从肢解、强奸、饮血、食人等犯罪手段中获得快感,有些人喜欢的是杀戮过程。

  操控型

  最常见的连环杀手,他们喜欢折磨被害人,可以从犯罪中获得权力和控制的快感。

  连环杀手为何一再杀戮?

  简单说就是“容易上瘾”。

  一旦他们开始杀人(有时候第一次杀人是意外),他们就会发现自己会周期性的对谋杀上瘾。由于强烈的性幻想,连环杀手会不顾一切都寻找下一个受害人,残忍杀人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冷却期。

  在此期间,他们会回归正常生活,同时还会产生难以承受的压力,会失落痛苦,这导致他们再次幻想杀人,因为这是唯一能让他们感到舒服和快乐的消遣方式

  一旦他们把杀人的幻想变成现实,又会发现现实的谋杀没有想象的完美,所以会陷入更深的沮丧绝望,这种情绪驱使他们去幻想更完美的谋杀方案,并在时机成熟时再度出手。假以时日,连环杀手会对这种谋杀周期越发上瘾,他们的疯狂、频率、暴力程度会不断上升,直到被捕获不再热衷——当他们觉得谋杀无法实现自我满足,或者觉得已经实现了完美谋杀,就可能停止“谋杀事业”,这就是许多连环谋杀案始终未破,凶手也一直找不到的原因。

  为什么某些杀手受到追捧?

  在豆瓣电影页面上,265000名观众对《沉默的羔羊》做出8.7分的评价,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评分,说明观众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从评论中也可以看出,大家非常欣赏汉尼拔教授,一方面是因为霍普金斯出色的演技,将一名残忍、冷酷、兽性、嗜血的连环杀手演绎成一个反英雄人物;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已经开始接受甚至赞扬连环杀手了。

  喜欢喝基安蒂红葡萄酒、家境优越、智慧超群、个性复杂,甚至非常有教养的汉尼拔是一个“优雅”的连环杀手,而片中另一位连环杀手——野牛比尔,性别错位、卑鄙下流、一贫如洗,将受害者丢在臭气熏天的地下室,显然是个“恶俗”的连环杀手。

  就像一位影评人说的那样,很多人都愿意和汉尼拔这样的食人魔共进晚餐(只要汉尼拔不吃他们),但是谁愿意和野牛比尔那样的人呆在一起呢?也就是说,只要被害者不是自己或自己的亲戚朋友,而杀人者的手段又高明到出人意料,很多人是会对这种杀手产生膜拜之情的。

  对于那些膜拜连环杀手的人来说,连环杀手是勇气、个性和智慧的象征,是满足他们反叛幻想、替他们批评社会现状的代言人。而对另一些有“精神洁癖”的人来说,连环杀手是实现正义、清除社会“害虫”的象征。

  虽然连环杀手总是在逃亡,但他们总能逃过警察的追捕,他们的“机智”让很多人对他们产生了“智商崇拜”。美国的社会学家马克·塞尔泽说,连环谋杀及其表现可以看成是西部片或类型小说中暴力文化的再现……本质上讲,西部片一直都是关于连环谋杀的。

  关于“被追捧”这一点,祖国的连环杀手基本没有这个待遇,基本都是“人神共愤”的情况,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有很多种,为了避免文章安全起见,这里就不一一说了。

  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连环杀手?

  连环杀手通常被诊断为心理变态人格(官方名称叫“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他们不遵循任何道德准则,只按照自己的一时心意行事,或做那些让自己愉悦、满足的行为。

  他们有一定的智慧,有些人非常聪明,有些人稍微差一点,从很小的时候起,贯穿一生都有反社会的特性,并呈周期性或分散式发作。

  心理学家推测,心理变态人格患者恐惧焦虑体验能力下降,导致他们的道德感无法发展。他们通常很有魅力,擅长操纵别人,喜怒不形于色,丝毫不同情受害者,并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心理防御机制,让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他们自我感觉特别,缺乏同理心,自认为有资格凌驾于法律和道德之上。

  但是这种人格不是天生的,一个人最终成为什么样子,往往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对于连环杀手来说,下面三个原因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至关重要影响

  母亲

  多数连环杀手的母亲都有控制欲、霸道、溺爱,连环杀手的行为根源,是在母亲的威压下无法实现性别认同。当男孩无法实现性别认同,就会产生愤怒,并将这些恶性情绪逐渐付诸于行动

  家庭

  FBI的研究显示,性杀手和连环杀手多出生于不稳定的家庭,从小和家人的关系就不密切。47%的父/母在他们12岁前就离开了;50%的罪犯父母都有犯罪记录,53%的罪犯家庭都有精神病史,66%的连环杀手母亲很专横,72%的性杀手和父亲关系很不好。

  童年

  很多连环杀手都有一个充满创伤的童年。依然是FBI的研究:在童年时代,35%的连环杀手目睹过性暴力,42%遭受过身体虐待,43%经历过猥亵或性压力事件,50%性杀手第一次性幻想出现在12-15岁之间,74%经受过精神虐待。

  有些精神病学家认为,精神错乱只是大脑的防御机制,婴儿期的自我防御可以导致一个人形成自我毁灭的性格。没有得到爱抚和关注的婴儿发展出一套不一样的观念,将自己和他人隔绝。长大后,这种只关注自己、漠视他人的性格就演变成了精神疾病。

  如何躲避连环杀手

  相信你的直觉

  在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直觉或男性的“内心感觉”不只是第六感那么简单,更可能的因为你的身体感受到了某些危险的气息,但是你的大脑还没捕捉到那些。因此,当你感觉“不对劲”的时候,就立刻离开眼前的环境和人物。

  别乱上陌生人的车

  数据表明,上了连环杀手的车几乎就没有存活的可能了。也不要因为别人车里放有儿童座椅、玩具或其他温馨物品就放松警惕,这很可能也是他们的迷惑手段之一。不过这个警告在我们国家可能不太有用,因为大家平时基本不会上陌生人的车,但是现在有了各种专车软件和YP软件,也应该注意一下。

  警惕“假装弱势”的人

  有些人会假装自己需要帮助,这很容易让人产生同情心并帮助他们。我并不是号召大家对需要帮助的人漠不关心,而是希望大家要仔细判断一下对方是否真的需要帮助。记得几年前有个孕妇说自己需要帮助,一个女大学生把她送回家之后,孕妇帮助老公奸杀了她。

  《精神病诊疗手册》对心理变态人格的诊断结果如下图,大家可以自己对照一下,心理承受压力较弱的人请谨慎考虑一下是否要进行这一步。

  A、15岁以上以固定模式表现出漠视或违反下述至少三项行为:

  1、无法遵循社会规范和法律规定,反复做出导致被捕的行为。

  2、重复说谎,使用假名,为了个人利益及快感操纵他人等欺诈行为。

  3、冲动或无法实现做出规划。

  4、易怒、好斗。

  5、不顾及自己和他人安危。

  6、不负责任,无法坚持工作、无法维持财务责任。

  7、缺乏同情心,对伤害、虐待、偷窃等行为漠不关心或自我合理化。

  、大于18岁。

  C、不满15岁时就有行为障碍。

  D、反社会行为不仅仅是精神分裂或躁狂症发作导致。

  E、15岁前表现出品行障碍。

  虽然本书主要是研究欧美地区的案例,但是有一些共性是可以参考的,因为书中的案例比较“重口味”,心理素质低的人请慎重选择是否阅读。我在观看过程中经常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符合”连环杀手的潜质,这挺让人崩溃的。因为书中很多杀手都很清楚自己身上有哪些特点,都是控制不住自己才成了连环杀手。

  换句话说,很多人其实都具有一些连环杀手的特质,只要你控制好了,啥事也没有。一旦没控制住……但求你遇见我的时候高抬贵手。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四):嗨!你知道我是连环杀手吗?

  如果你是个重口味爱好者,如果你喜欢犯罪题材的小说或影视剧,如果你的小心脏足以强悍地承受各种血淋淋,那么可千万不要错过这一部极度重口味的著作。作者彼得•佛伦斯基确实抓住了读者的心理,阅读的时候每一个案发现场都可以在脑海中描绘出来,每一起凶杀案都让读者像目击证人一样身临其境:那个杀手他曾这样,然后那样,最后……每一个步骤如何执行?似乎隐约间都能听见被害者的呼救声;他精心的“善后”、淡定地冲刷血迹,好像都能看见那浓浓的鲜红一点一点稀释再稀释……看到这里,小清新请绕道而行啊!

  作者彼得•佛伦斯基(Peter Vronsky),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犯罪学博士,并担任加拿大瑞尔森大学讲师,同时还是作家、记者、电影制作人、纪录片制片人。为调查连环杀手,他走遍北美和欧洲查阅资料,并得到美国和加拿大警察局的帮助,获得一些珍贵的卷宗档案。这也是为什么本书中出现的,无论是举世闻名的、还是默默无闻的连环杀手,其相关资料数据都详尽真实。

  看过《沉默的羔羊》吗?片中的安东尼•霍普金森只要不戴上那个恐怖的面具,我就自动成功地完成心理暗示:他没有杀人、他没有吃人、他是好人,甚至他端出来的那一盘盘,呃,“美食”?我都会告诉自己:那就是羊肉!牛肉!鸡鸭鱼肉!……没错,有些人看起来就是不像坏人,正如书中很多连环杀手看起来都不像连环杀手一样。

  吉利斯•德•莱斯,15世纪法国贵族,曾是欧洲最富有的人之一,圣女贞德的私人护卫和亲密朋友,并被法国国王查理七世封为元帅,后来他被控告“奸杀、残忍地、没人性地谋杀140名或更多的孩子,男孩和女孩都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蓝胡子”的原型。

  “乌克兰食人魔”安德烈•奇卡提洛,曾是老师,气质文雅、说话时语调平静温和优雅,听起来很有教养。可他随身携带他的“杀戮工具箱”(手提包),手段残忍地杀害了至少53人……

  西奥多•泰德•邦迪,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大学心理学位,有众多不同年龄段的朋友,在某些与他相识的人的眼中,他办事干练、受人尊敬,“甚至可能在未来竞选州长,乃至总统”!就是这样一位英俊潇洒、绅士风度、彬彬有礼、和蔼可亲、谈吐优雅的州政府犯罪控制顾问,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绑架、谋杀、强奸、肢解了20个20 来岁的女孩……

  是的,很多连环杀手都有自己正常的身份:农场主、医生、商人、流浪汉、教师、法学院学生、治安官、业务经理等。他们看起来根本不像是嗜血的怪物,而且“多数凶手第一眼看上去都很健康、正常,甚至很有魅力”,他们有妻子、孩子,在不杀戮的时间里,他们有他们正常的生活,认识他们的朋友、邻居、同事都不会注意到他们的杀人行径。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成为连环杀手?他们怎么“挑选”他们的“猎物”?怎样避免成为连环杀手的受害者?翻开《理智向左、疯狂向右:连环杀手的怪诞行为学》,彼得•佛伦斯基会告诉你答案。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五):相当稀少的犯罪记录!

  感谢祖国不颁发“持枪证”,从而降低了一种死亡可能!

  阅读本书之前,对“杀手”的改年还停留在遥不可及的“影视”中。而本书直接探讨了“连环杀手”的心理,人生。

  很明显的是:身为犯罪学博士的作者从最初就决定本书绝非畅销书!精确的犯案时间,真实的凶手照片,受害者的法庭证言!一切一切无不肃然真实!让我们贴近真实的同时也更加了解“连环杀手”的真正定义!

  关于“连环杀手”:

  他是普通人的一员,他有正常工作,规律作息。他受人爱戴,魅力非凡。可是,身边的他也可能是一位连环杀手!书里的多个案例无不在向我们述说一个道理:人生中,每个人都有机会碰到连环杀手,问题是,我们如何躲避他们保护自己!

  而身为“连环杀手”的他们,我倒感觉虽然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物质世界里,但他们各自拥有独立的专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在他们的“世界”里,只要坚持自己所信赖的谋杀,就会获得物质世界无法提供的快感!读完本书,我更是感觉到他们迥异常人的世界观,无关对错,他们追求的,始终只是自己向往的快乐!

  关于心理侧写:

  二战期间,侧写师预言:希特勒会在战败后自杀!

  作为我们普通人很难接触的领域,“连环杀手”的内心活动一向是未解之谜,普通人试图用自己所能理解的一切情况来解答凶案的发生,但往往到最后他们会发现自己是徒劳无功的!因为“连环杀手”是作为“独立”的犯罪心理出现的!之前从未有人系统了解他们!

  但如今,随着侧写师的努力,不仅让我们直接深入到“连环杀手”们的内心,更能从其中推演规律,从而降低与其相遇的几率。

  而我之前所崇拜的福尔摩斯的“神推理”,也在现实社会中得到证实:只需要分析先前犯案的详细经过,就能准确推理出同一犯人的心理,爱好,习惯,特征,以及一些连罪犯本人都不曾了解的“小秘密”!

  书里无比详实的细节描述与罪犯的心理推理无不说明作者本人对“侧写师”的了解甚为全面!读起本书总有些阅读“卷宗档案”的错觉。

  “连环杀手”的分类:

  作为资深的连环杀手分析师,作者详细的把连环杀手分为3类。虽然同为恶魔,但书中以个人传记的口吻把杀手生平描述的无比精确,不参杂作者的臆想,而是通过目击证人与凶手邻居的描述试图客观,准确的让我们了解真正的连环杀手的真实模样!

  《理智向左,疯狂向右》这本书,不仅推开了了解“连环杀手”的门,更通过档案般客观,详实的叙述,让我知道自己所理解的“连环杀手”是什么模样。远超一般记实小说的可读性,秒杀畅销读物的真实感。绝对值得一读的“犯罪心理”!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六):粗鲁总比死亡好

  那时候我还在做交换生。跟室友两个人有时间就会出门晃晃浏览当地的景点。

  我们住在金门公园附近。有天是公园的音乐节,热热闹闹,声音震天响,我们在家也待不下去就去那里晃晃。

  兜了一圈没有很大的兴致而且我俩还没到买啤酒的年龄,就准备往回走。在公园外面遇上一个小哥,当地人。鉴于我室友是个特别爱笑爱热闹的姑娘,我们就莫名其妙跟人家聊上了。

  聊的过程中小哥就说啊他有好多中国人朋友,有机会可以下次再和我们约出来,带我们去买买衣服逛逛街什么的【说实话我对这一句印象十分深刻因为当时感觉怪怪的。

  我们一路走一路聊就分别回家了。小哥还默默要了我室友的facebook账号。没两天小哥就打电话给室友约我们周末出门。他说他带上了一个朋友,可以四个人一起吃饭,他们会开一辆车来。

  认得我的人都知道其实我很害羞估计就是有那种社交恐惧症,所以临出门之前我就很不情愿,但是绝不可能让我室友一个人去况且她那时候还不到17岁= =

  我们俩个临出门前实在是有些不想,毕竟还觉着有些人生地不熟。但是脸皮非常之薄,所以怎么也不好意思拒绝别人。

  房东是个台湾老太太。就是那种会闲的没事跑来跟我们聊聊说,你们平时要记得拉窗帘啊什么琐碎事的人。

  在我们要出门前遇上她在收拾院子。我们略含怨念地聊了两句,房东太太大惊失色,把院门一关,“我要好好跟你们聊一下”。

  那时候我的最爱是在当地的图书馆里翻晋江小言所以几乎是全无戒备心甚至是连环杀手的概念。房东太太估计也是着急了,抢着说了几点。“他为什么不约你们在公共场所?为什么还开着车来这里地铁这么方便?”

  反正被她说得很怕我们就顺利成章没出去,虽然我们被小哥用facebook很不客气地教训了一通……

  慢着先让我吐个槽。《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这本书的作者居然号称自己是历史学家,观点结论什么来的有些太轻率了。我感觉这个更像是纪实小说,翻了大半最大的感觉是要把书藏住别让我爹看见,主要是受害者收到的惨无人道的遭遇都被详细地描述出来,被他看到我看着书估计要被臭骂的……

  然后就想起了这件旧事。所以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们遇上的究竟是一番好意想要帮助我们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的好心人,还是想要double date心怀不轨的陌生人。

  虽然在情人节前夕且让我怒骂下长这么大唯一一次可能的date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来了又走了。我还是很庆幸,至少我以后还能有遇上很棒的date的机会。而不会像那些书里描写的姑娘们一样,因为不够小心,又或是比较热心,离开朋友小许,便永远地告别了正常的世界。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七):连环杀手:隐匿在平静下的疯狂

  随着犯罪题材的小说和电视剧进入公众的视野,连环杀手也成为一大热门素材。他们之所以充满难以抵抗的吸引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影片对连环杀手的美化,连环杀手被塑造成相貌英俊,风度翩翩,充满魅力的男性,他们智力超群,观众似乎乐于看到他们在和警官猫捉老鼠的游戏中屡战屡胜,这种恶被高情商与复杂的动因所淡化,激起了一种微妙的认同感。

  这一题材的美剧也特别吸引我,不在于其骇人听闻的犯罪情节,我更感兴趣的是如何锁定连环杀手并将他们逮捕的过程。《犯罪心理》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美剧,每一集都会出现一个连环杀手,FBI进行心理侧写,最终将其擒拿归案。如何通过一些共同特征来判断这是连环谋杀,如何通过犯罪现场来推测凶手的性格、生活背景、教育、犯罪舒适区,如何从作案手法与频率来判断罪犯的进化程度和下手对象,这是每一集都会涉及到的问题。连环杀手也通常曾在童年遭受过创伤,出现导火索事件,引发了他们的连续杀戮。

  《理智向左,疯狂向右》对这些问题都做了深入探讨和延伸,因此我看书的时候不觉得陌生,相反,这本书的一大优势就是它的亲和力。作者对犯罪学和连环杀手均有相当深厚的了解和研究,但看书的时候丝毫感觉不到专家和门外汉的区别,作者单纯从一个普通人的眼光来分析这些名声大噪,抑或是不为人所知的谋杀故事。这类故事本身就已经非常耸人听闻,容易在叙述中夸大可怖的色彩,但在这本书中,我完全找不到过度描述,作者讲故事的功力可见一斑。连环杀手出现的历史和成因分析贯穿全书,条理清晰,有些句子和案例会反复提到,但不显累赘,有助加深理解。

  FBI的心理侧写在热门电视剧的推动下为人所津津乐道,但在现实中并没有真的那么神奇,反而多遭诟病。诸如通过连环杀手的作案手法将其分为有组织杀手与无组织杀手,这种二分法因为混合型杀手而显得界限不明,通过数据分布而确认的杀手类型也无法一概而论,但我认为若是将心理侧写当作破案实证必然是有偏差的,虽然基于数据采集的基础之上,但也受限于个人的经验与偏好。在这一点上,它与微表情分析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侧写也有不可忽视的优势,就是筛选类型,不断缩小范围,在调查取证中锁定嫌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它抽丝剥茧,试图接近真相的核心。

  理智向左,疯狂向右,在连环杀手身上,常常是一种危险而不易察觉的杂糅,可怕之处也在于此,疯狂隐藏在正常的表面之下。连环杀手可能是离群索居,社交能力低下的人,也可能是友善,极富吸引力的人。他们藏匿于芸芸大众之间,也许在某个时间,我们就与一个连环杀手擦身而过。作者在最后一章介绍了遇到杀手时如何增大存活下来的可能性,但其实同种方法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杀手时得到的结果可能截然不同,而且受害者也未必有这个时间和观察力来进行判断,最终还是本能决定了生死一瞬。更有效的方法可能在于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方式,相信自己的直觉,宁可粗鲁,也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冒险。读这本书时我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同时又忍不住继续往下看,作为一本研究犯罪心理的读物,它在专业性和可读性上都让人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八):每一个邪恶的生命都来自不幸的初始

  其实我是一个很善良的小姑娘,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鲜闻这些令我毛发悚立的真实案例。因为自学心理学的关系,在书店看见这本书连想都没有想就买了回来。以8天的时间快速看完,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的内心有在真正了解和感受这些曾经鲜活又邪恶的生命。

  从学术角度上来讲,该书绝对远远高于“爆米花”书籍的价值。作者通过真实数据,真实案例剖析,深入杀手心理世界几个角度为读者真实再现了连环杀手的惊悚故事。故事特别精彩,每一个杀手都令人同情又恐惧。不仅如此,这本书与心理学的联系也非常紧密。在《心理学导论》中就提到基因对人类的影响。而在本书中,作者以统计的方式总结出了连环杀手的始源:悲剧的童年。这一部分,是我认为在这本书中最应该注意到的细节。父母离异,不幸的童年,被侵犯,凶残的母亲,未被正常释放的性冲动,等等等等都在向我们表述连环杀手的成型。而尤其在大部分的连环杀手都属于性犯罪的情况下,几乎每次都会有的奸杀或者奸尸,更是向我们证明佛洛依德认为人的一切都始于性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虽然该理论也极具争议性)。

  从阅读性来说,除了稍显枯燥的数据,但这却是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每一个连环杀手的案例都非常具有可读性。精彩,紧张,真实,可怕。除此之外,作者在书的最后两章也讲到了FBI犯罪调查的心理侧写,这一门非常热门的学科(经常出现在各大美剧中),以及作者给读者提出的免于灾难的建议:如何从连环杀手下幸免。虽然这些情况显然跟中国的国情不符合,但也不得不承认整本书的完整性。

  如果按照我们考学术类英语考试或者国外学术论文撰写的结构上看,这本书绝对不像封面上看起来那么“世俗”,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所有心理学爱好者一读的相当专业的诚意之作。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九):神经病们请阅后自查

  在射手网被关、人人影视被关的同时我看完了《理智向左,疯狂向右:连环杀手的怪诞行为学》,真是让人愤怒。一怒是以后看罪案剧不再便捷,二怒是这本神经病书把我搞得差点成了神经病。

  对一个看英美剧主要看罪案剧,并为看剧而买《致命元素》《证据》《谋杀手段》《与骸骨交谈》参考的人来说,看到这本书时我无比兴奋,所以就厚着脸皮行使了职业唯一的便利——向同行索要了一本来,一睹为快。

  然后看到一半时我就后悔了,倒不是因为书不好,而是因为书有意思到让我怀疑自己可能有成为连环杀手的倾向......

  无论在《CSI》、《超感警探》、《识骨寻踪》,还是《铁证悬案》,甚至是《灵书妙探》都有一个连续出现几集甚至几季的连环杀手,对连环杀手,剧中警察(或者像《超感》中的主角是警察顾问)都会分析其行为模式,并最终通过其行为模式将其抓捕或击毙。(至于英国罪案剧则更不必多说,好像他们眼中只有连环杀手,临时起意杀人或者失手杀人的剧不多。——当然,也许是因我看的还是太少。)

  在本书中,心理学家、精神病专家、犯罪学专家乃至连环杀手研究专家在经过研究许多连环杀手之后,总结出一些连环杀手的特征,有好多貌似我都具备:

  “乌克兰食人魔”安德烈·奇卡提洛“有一种文雅的气质,或者说是柔弱或拘谨”。(至少我是一个拘谨的人)

  泰德·邦迪“智识卓越,象征了中产阶级努力拼搏的形象”。(不自夸地说,智识比一般编辑强点吧)

  多数凶手第一眼看上去都很健康、正常,甚至很有魅力,还有一些连环杀手则是不被人注意的“隐形人”。(绝对的“隐形人”)

  “绿河杀手”加里·里奇韦“同事都说他是一个合群、和善的同事,下班之后也经常和他来往”。(还算合群、和善)

  根据FBI的研究,连环杀手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81%的连环杀手在青少年时期都是色情文学的读者。(这个.....把《挪威的森林》当成色情文学来看算不算?)

  当时我和他住邻居,他经常对我讲人肉有多美味,使得我也想尝尝。(一直很想知道人肉到底是鸡肉味还是小牛排味,拜托美剧的编剧能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统一一下?)

  FBI认为71%的连环杀手童年时代很孤独。(大概大多数人在童年时都很孤独吧?)

  他们是高度有组织的杀手,会用几年时间在头脑中将幻想逐渐完善。他们能够意识到息怕受害者类型很一致,所以会选择跨辖区作案、跨区域弃尸来分散警方注意力。(已幻想将地铁、公交上不排队的老头老太太杀死多次)

  力量自信型杀手通常在20来岁开始作案。他们渴望用原始的男性力量去做事,但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男子气概有所怀疑。他们一般会健身、文身,开大马力的汽车,携带武器,练武术,保持身材。(正在健身中......)

  看到这里时,我开始怀疑,我是不是一个潜在的连环杀手,尤其是字幕组一被关,引进剧一被审,我看的主要类型剧——罪案剧几乎不可能过审的如今,真是令人担忧......

  但是接着看下去之后,我又释然了:因为我不可能成为连环杀手,理由如下:

  一我不是双子座或射手座,二没有前科,三没有魅力,不擅长操纵别人,喜怒一直形于色。四不是反社会型人格,五亲生父母没有犯过罪。

  每个人都有过各种各样有违道德甚至法律的幻想,但只有极少数人真正将杀人幻想进行了实施。虽然作者认为造就连环杀手的关键是他们幻想的性质和实施方式,但“连环杀手的个性就像是生物化学、成长环境、社会氛围调成的复杂鸡尾酒,没有现成的公式。有些受过外伤的孩子通过自嘲式的表演成了伟大的喜剧演员;有些奇思妙想的孩子成了作家;有些喜欢幻想画面的孩子成了画家;有些成了建筑师、商人、政客、将军。我们必须了解,很多和连环杀手拥有同样悲惨童年的人最终功成名就。”

  所以说,到底连环杀手的成因是什么也很难说,既与先天有关,也和后天相关,至今没有人能知道确切的原因。在一个张口就说“你有病吗”,得到回答是“你有药吗”的时代,对自己产生是否精神有问题的怀疑,倒也说明自己是个正常人了,因为只有真正的神经病才会认为自己精神正常。

  最后非常感谢@卫生津做了这样一本神经病书,也非常感谢最近精神有点不正常的@魔云兽送了精神一直不怎么正常的我这样一本书。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读后感(十):Shadow on the Sun

  本书的开头让人觉得毛骨悚然,作者在很平静很日常的生活中,居然两次与连环杀手擦肩而过,这种巧合几率或许是跟中彩票头奖一样,又或者转念一想,在我们的身边又隐藏着多少连环杀手……?

  也许是如作者的解释,他侵入了恶魔的狩猎领地,所以被恶魔撞了一下腰。

  另外,前面一大堆案例,分析不多。所以短时间内密集阅读有点无聊啊。

  平时看美剧电影什么的,杀手们,可以说是这个城市里的隐形人,出租车司机、穿着西装的保险推销员、快递公司的送货员等等,就是那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又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群。然后连环杀手,很多都是精英阶层的人们,他们有着薪水颇丰的工作,体面的生活,豪华整洁又简洁住所,十分和睦美满的家庭,对生活种种细节精益求精,也许还有轻微的洁癖,是完美主义者,富有同情心极有耐心,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罗马有一种以杀戮为乐的信仰,这和他们太安逸有关。也许,那些连环杀手也是这样的,物质丰裕的已经不能激起他们内心的兴奋了,需要找到一些别的途径,有意或者无意中尝到了血的滋味,从此便沉迷其中。

  【有些连环杀手的受害者,生前就被视为低人一等,所以死后也只能得到“更少同情”(生前他们就被人忽视,死后仿佛变得“从未存在过”),他们的死亡更像是“清理库存”或者“清除污点”,而凶手则被看作“敢于清除社会不良因素”的人。】

  受害者们生前就被人忽视,死后仿佛变得“从未存在过”,而杀死他们的连环杀手们,其中有一些不也是被人忽视的人,比如出租车司机。也许在大城市的高峰期,一辆出租车的后备箱里正藏着一具尸体,坐在前排穿着西装电话繁忙的人正忙于打电话浑然不觉,对车里弥漫的浓浓的空气清新剂的味道稍有不适,司机解释说是为了掩盖之前乘客不小心泼洒的食物的味道,乘客摇下车窗便继续忙于交谈不再以为然。血沿着后备箱滴下来,拥挤的交通和烦躁的鸣笛声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没有人在意,后来下起了大雨,交通更加拥挤,鸣笛声更加密集,行人脚步更加匆忙,终于到了目的地,乘客付了钱下车,浑然不觉他刚刚距离死亡如此之近。(下雨天的胡思乱想.gif)

  另外,那些看作“敢于清除社会不良因素”的人,再放大一点就是极端分子,像电影但丁密码里本福斯特的那个角色,看到如今地球水深火热的样子,距离午夜的钟声越来越近,觉得主要原因就是人口爆炸,坚信一场肆虐全球的病毒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更伟大的目的需要杀死一些人……

  为什么杀手们能那么轻易的“隐形”?在当今社会,监控似乎可以覆盖到边边角角,可是杀手们还是能淡然自若的藏匿在人群里然后消失……

  想到汤哥的电影《借刀杀人(Collateral)》,那个彬彬有礼、多愁善感还很话多、让人觉得相处起来很舒服的杀手,一直在重复一个问句“A guy gets on the MTA here and dies. Think anybody will notice? ”(一个人上了地铁,然后他死了,会有人注意到吗?)想想高峰期拥挤的地铁吧,人们各自焦急担心着自己是不是要迟到了,能不能及时交出方案,能不能跟客户谈成一单生意,或者人们都暗自沉浸在自己的耳机和屏幕里。我们不会过多的去关注周围,当然也并不希望周围过度的关注自己。所以电影里的地铁会载着杀手一直开往终点,直到终点有人来清扫或者巡视车厢才会发现他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