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10篇

2018-01-15 21: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10篇

  《那些忧伤年轻人》是一本由许知远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2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一):年轻人,请别走向反智的极端

  如果你是一个被过剩的生命力挤压,深感社会迷乱得让人无所适从却又不想随波逐流的年轻人,那么《那》的存在正是等你来开卷品读。如果你不是,那么建议你不要读她,更不要摭拾那些流行的说辞来对她评头论足

  “令人生厌的优越感”、“矫情”是对这本书最集中的负面评价,而这一切恰好证明了这本书的成功

  窃以为书籍是写作者精神延伸,不可能也不必迎合所有人,她存在着,只为那些和自己意气相投的同道中人。

  所以,《那》是一本好书,因为她与她的读者——那些被旺盛的生命力“折磨”的青年真诚分享了心智成长经历,且为他们睿智地指明了方向

  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坦诚心灵独白,过来人写给后来人的劝诫之辞。作者曾经也像他所要倾诉的读者一样,是一个因不屈服而忧伤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是极容易走向“反智”的极端的——为批判而批判、屈服于庸众情绪。作者的通过下面这段话言明了他的心迹,“我将王朔、美女作家网络写手们罗列在上面,正是表明,我们的时代人类文明已经产生了怎样的断裂,这三者都是藐视历史与规范的典范。尽管,这种断裂绝非从今天开始,也无法立刻结束,但是,我只是想提醒普遍不安的读者们,还有一些可能是陈旧却更为激动人心作品等待我们去阅读。”。

  认真品读,你会发现作者在全书松散的架构中却旗帜鲜明地围绕着这一点展开着。作者知晓对性的憧憬、对现实不满和破坏欲等“青年的标志“。作者首先揭示了这个科技崇拜的现代社会存在的“窥探者的狂欢”、“互联网焦虑”等弊病,承认了青年人忧伤和焦躁的合理性。作者也并不因循守旧,他不加掩饰地了自己在书店中邂逅黑色的长袜后“紧绷的牛仔裤”,记叙了自己曾经对李敖、王朔这些社会批判家的喜爱。但是他更明白这些青年人是这个病态的社会进步的引领者和参与者,所以他向我们展示了中世纪依靠一个眼神、一个隐喻或一句诗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的骑士和贵妇人之间打爱情,表达了对德拉吉式庸众、非精英式的新闻人的理性思考

  或许,作者的所要向青年讲述的可以简洁地概括为——青春美好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成长,理性地成长。“《无知无畏》让我清晰感受到,我欣赏趣味的逆转。两种说法可以解释我的现状,一种是,我在变得保守,变得自以为是的崇高;另一种说法是,我正在度过青春的浮躁期,我达到了一种更高的情感层次。我选择了后者,尽管这要冒被别人嘲笑的危险。”

  是的,青春和生命赋予我们的朝气是我们的财富,这个社会存在的种种堕落现象是必须被批判的。但是我们决不可陷入“为批判而批判”的怪圈,决不可因存在问题的一些规范而抛弃了所有人类文明的积淀。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冷静下来,身体力行一种青春的、自由而本真的生活态度,用自己的智慧引领社会的进步。

  而和人类历史上那些经典的书籍的亲密接触无疑是忧伤的青年们成熟的必经之路,所以作者在全书最后会如数家珍地带领读者们亲近这些散发着智慧之光的书籍。

  在阅读此书时我隐约地看到了作者身上有些尼采的影子——肯定本性欲望价值、对现代社会的怀疑态度,对生命强力的肯定……

  最后,我想引用作者的一些话来作为对《那》的卖弄式的引经据典的回应:

  我必须深入人类文明最精要的思想文化之中,探取它们的秘密;我必须与那些人类史上最杰出的大脑与最动人灵魂相伴,争取那半点的光辉……然后,我渴望把这些秘密和光辉与周围的人群共同分享。 ——《那》自序

  “我的专业是人,是一个更宏观的概念。而且我大量使用引语,是在二十三四岁的时候。用引语,是一个学习过程,一个连接的过程,连接过去和现在的人,为读者提供启发。那是我试图分析和推理的方式呀。在西方传统里,这是很正常的。但我们的国家太反智了,人们喜欢直接的东西。而我传递更多的是信息和推理,不是一个确定的观点。我不一定有观点,结论必须建立在事实上,才能得出看法。—— 作者对于文章引言过多的反驳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二):青春,不再是一道明媚的忧伤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许知远的这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惊讶于作者持续,甚至反复的努力,他始终动用克制的口吻来宣泄青春体验的跋扈和张扬。忽然才意识到自己很久没有这样平静激烈地读一本书了,平静的是生活,激烈的是思想。虽然有些迷茫,有些浮躁,可依旧可以感觉到年轻的躯体和大脑就是拥有无可匹敌的力量,这种张力涵盖了一代人的怕和爱,焦虑与冷漠,当然也包括切入生命内里的省思。

  说实话,此书一度是我很想读的书籍之一。一直都很是关注许知远这个人,无论是他在《经济观察报》的时期,还是后来开始创办《生活》杂志之后,他的文字如同他本人一般,沉静中带着一些忧郁气质,虽然他偶尔的愤怒和精英意识有点让人受不了,且这本书再版时也遭到骂声一大片,但总的来说,我个人还是很欣赏他的才华的。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某种共鸣不断地长大,充实着我的身心

  书中多是如愤青一般抒发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对过去的深切怀念,比如六十年代的美国,比如八十年代的北大校园,那些都是不能再经历的东西,然而正是这股与现实迥然不同的气质更使人心潮澎湃,从心底涌生出无法比拟的力量。我奇怪的是,若是肆无忌惮的自由,可以无限挥霍的青春只存在于那个年代,为什么我在阅读了这些文字后仍是久久不能平静呢?

  六七十年代出生,八九十年代读书并开始涉世的他们,还没有打理好理想主义的背囊就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挟裹着上路了,坎坷了,摔跤了,于是那么快他们就开始回忆了!玩过的游戏,长大的村庄,唱过的歌,读过的书,遇见的人,经历的事,那些独属于70后们的记忆和思想被精心裁剪为时装,披挂于风情万种的才俊身上,在怀旧的世纪舞台上招摇着,做着孤影自怜地表演

  其实这本书可以看作是许知远在大学四年中生活、思考的结集。比如关于大学教育的反思、比如关于现实的忧虑等等。其中关于大学读书期间上午赖在床上的胡思乱想、深夜翻窗去小酒馆里畅饮欢谈、休学期间的无所事事、讲座课堂上的嘘声连连、乃至趿着拖鞋在校园里噼里啪啦的散漫自由……这些点滴是多么熟悉、亲切轻松无比。我感觉“那段兴奋迷惘、懒散而无所事事的时光在现在看来,已经开始沾染了一点忧伤的味道。”

  许知远说,这个社会太过于浮躁,太多的现代人多是失去了理想。这点我深表同意。太多的人在刻板的教育制度下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在经历社会的变革后开始变得的金钱至上,歇斯底里的买房买车热抹去了太多人们对生命美好本质的记忆。有没有设想过这样的情形,年纪大的时候,可能生活会过得不错,有房有车有存款,只是回忆却多是空白,不是没有回忆,而是没有值得回忆的东西。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当然不尽相同,但物质上的收获总不能永恒,真正带给人快乐的不是这些。

  我想,《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那些最真实的感想便都来源于作者内心深处。或许此刻的他早已不再年轻,但他依旧如愤青一般,发泄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种种不满。至少,作为80后的我对愤青的理解认识便是许知远这般的样子。充满理想,因为年轻而大无畏,批判,矛盾,拒绝又默然接受,希冀美好并用于追逐心中的真理,做自己想做的,吼心中想吼的,哭心里悲哀的,不愿被遗忘,总要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时光的存在。一番揣摩后,我想也许每一代人都会拥有这样的情愫,只是表达方式的相异。或者说,正是这种相同梦想不同差别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时代。

  许知远说生于七十年代的自己是过渡的一代,那么八十年代出生的我已完全与六十年代的激情隔离,时代虽然陌生,年轻的心灵却是想通的。“其实并不是喜欢嘘声,而是愿意沉浸在抒发个人意志与情感的放纵之中。由此可以感到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喧嚣感。可以感受生命原始活力冲动。充满着生命、希望、抗争。” 这样的忧伤与时代无关,70后、80后、甚至90后都摆脱不了这种情调,这应该是成长中的局限。所以他的叙述让我倍感亲切,我也开始能为自己的分裂找到一些注解。

  书里不止一次的提到,“青春对于一个漫长的生命来讲,灵魂可以激动的时期本就很短,这是整个暗淡生命中明亮的时段,或许也是我们之所以存活在世间的主要缘由。”与我来说,并不觉得这是我们存活的缘由,但青春的短暂易逝的确让人不安甚至恐慌。若是青春已过,哪怕激情犹在,做起来也会力不从心,只有把握现在。以青春的张力,拒绝人生一切形式平庸。我找到了令我感慨不已的缘由,同时下定决心,绝不虚度我的剩下的青春。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三):那我们真的该抑郁

  我其实很遗憾自己都不由自主的上研了,才看到这本书。

  一本书能让你激动,有很多不同的理由,这本对于我来说,就是讲出了很多自己积郁于胸很久却无法表达的情绪。

  也许你也是一个常年哀叹待在学校压抑,一抬头又看不到什么让你激动的事情学生,你也听了高晓松的那些“白衣飘飘的年代”而神往不已,看了国外大学天堂一样的环境暗自叹息。你也经常看着各种类似于《转山》、《搭车去柏林》的故事,跟着兴奋几天,然后又因为前途的迷茫,生活的压力,而重归困顿

  终于有人戳穿了你,戳穿了你没有灵魂的标准化的皮囊。

  十年前,许知远写这书的时候,时代已经飘荡在物欲中没了方向,你又何必在如今仍然指摘自己遭遇的不幸呢?

  倒不是悲观,只是如今这个年代,又岂能容得下你去恣意的“务虚”,酣畅的寻找你所爱的?可终归还是想挣扎一下,不然就在这泡沫中一直做个小人物,做个小零件,岂不是太浪费这几十年光阴

  选择从来都是从在的,你没有那幸运碰到一位灵魂的导师,却也应该自己跑到麦田中找些小径去自得其乐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四):《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许知远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许知远

  许知远,男,1976年生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现为《生活》杂志联合出版人。曾任《PC Life》执行主编、中国先生网主编、e龙网内容总监、《经济观察报》主笔。已出版随笔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纳斯达克的一代》等。

  全书分为“一条人文主义狗、燕园的记忆、迷失于阅读中、重建象牙塔”等四个部分,看得出来,这位北大才子读了不少的书。我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卡萨诺瓦和大学教育。

  百度说:卡萨诺瓦,一个传奇人物的名字,花花公子,情圣的代名词。著有自传性小说《我的一生》等,据称曾与132位女人有染。

  卡萨诺瓦是我们很多男人的偶像,也是很多女人的梦想。他是“一位杰出的肉体情人,他尽一切可能取悦每一个不管美丑的女人,并宣称自己的快乐五分之四源于对方的快乐。”他说:“人的一生,幸福与否,走运与否,都只能享有一次,谁不热爱生活,谁就不配生活。”P272

  著名作家茨威格则将卡萨诺瓦的纯享乐主义趋向归结于其缺乏任何规范与道德束缚。P272,他在《卡萨诺瓦》一书中写到:“由于不受羁绊,没有固定目标,不必瞻前顾后,因而(卡萨诺瓦)可以特立独行,其步调不必与凡夫俗子保持一致。凡夫俗子身负道德包袱,带有伦理目标,要受到社会责任的束缚......”P270, 并且推测,所有进入卡萨诺瓦世界的女人,都极度感激这位情人,因为他慷慨地付出了其获取欢乐能力。P273

  而许知远说:在卡萨诺瓦眼中,快乐是没有高雅与粗俗之分的,女人是没有漂亮与丑陋区别的,而生命本身是没有逆境与顺利的不同的,他可以在一切情境中忘情地攫取到欢乐。P272,小许同学继续解剖自己说:我们的头脑中已有太多的人为划分的区域,哪里是不可触及的,哪里是应该回避的......在这样的束缚之下,我们会自觉提醒自己,冒着危险接受诱惑是不值得的......偶尔放纵可以,但绝不能影响正常生活。P273,在剖析完自己的同时,许同学并没有忘记还应该帮助他人,他说:每当我在书店中,发现了标榜自由与放荡的网络文学时,我就无法抑制地想去嘲笑他们的无知。一点点网络上的猎奇就值得炫耀吗,不管你们是来自榕树下还是槐树下。一位卡萨诺瓦已经让这一切黯然失色了。P275

  联想到我本人每次都是在柳树下或者歪脖子树下,脸一红,这事儿,就没法往下说啦!

  大学教育,由我这样一名高中肄业的人来谈论显然是不妥当的,但还是想简单的说上几句。

  中国的当代教育,从幼儿园伊始,从来都是以育人的形式在毁人。效果好的出奇,甚至超过了有意而为的破坏程度。怨不得谁,用佛教的观念来看,众生的业力共同造就。没有我们这些家长和学生们的全力配合,还真到不了现在这个地步。

  还是看看许知远同学提到些什么吧

  每个人显然只有当他本身不是着眼于其特殊职业,而是努力成为一个良好和高尚、受到教育的人和公民时,他才是一个好的手艺人、商人、士兵或经纪人。——威廉·冯·洪堡 P289

  真正的教育的终极目的从来都是对人的完美性的追求。P301

  康德:“人不应该被作为手段,不应被作为一部机器上的齿轮。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觉、自立的,是由他自己来引导内心,是出于自身的理智并按自身的意义来行动的。”P301

  费希特:“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去培养人们去适应传统的世界。教育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的,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性、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使他们能在目前还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全民族的事,要教育的是整个民族。”P301

  爱因斯坦:“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条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P302

  周国平:“那种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一败涂地还始终如一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才是真正的幸运儿。”P303

  大学的目的:更广阔地观察这个世界,像一个完整的人那样思考。P307

  评论不是我的所长,我还是老老实实的记录。

  引用可能是通往伟大的最简捷途径。 (我深以为然)

  歌德: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一次合谋。

  正如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中所写的一样,年轻就是他妈的一切。P19

  (蒋方舟:青春的盘子里,菜换了一轮又一轮,无敌的是盘子本身。)

  或许人的心灵永远只能活在一种假想的状态里,我所期盼的那些年代不可能比我的幻想更美好。P19

  男人的快乐原则,即是开阔、生气勃勃的内心空间。它是一切美妙的性、成就欲的前提。P29

  一个人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自然成长,尤其在青少年时应该尽量减少负面的影响。P44

  我们渴望了解别人的生活,不管它是肮脏的还是幸福的。P51

  人类文明传统中最优秀的女人所具有的最美妙品质;温柔、坚定、无私。P60

  这时候,我感觉到牛仔裤有点紧。我对着自己微笑了一下。P67 (我也对自己说过:还行啊,你。)

  能给我带来最本质快乐的东西是来自生理上的。P68

  其实在大部分生命历程中,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无意义和琐碎,生命的真正意义不过就在于能够激起至高快感的那短短瞬间。那么纵欲应该是通往这种“高峰体验”的捷径......P70

  佛洛姆,那个改变了人类心理结构的人。P73

  我们无法永远生活于无知而快乐之中。P87

  闲散从来都是智慧的温床。P118

  与其好好读四年书,不如好好看四年电影,读书是读不出才气的。P147

  鲍迈斯特尔:邪恶的一个根源就是人类对于理想的不断追逐。当人们坚信他们站在正义一方,而致力于改善世界时,他们经常理所应当地运用强硬的手段来对付反对势力。P225

  厌倦充满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是一种贵族式的情绪。因为,只有你有能力睥睨一切时,你才具有厌倦的能力。P237

  按照弗洛依德的说法,人类的快乐永远产生于强烈的对比之中。P248

  歌德:“在这个躁动的时代,能够躲进静谧的激情深处的人确实是幸福的。”P250

  玛格丽特·杜拉斯:“如果你没有体验过绝对服从身体的欲望的必要性,就是说,如果你没有体验过激情,你在生活(里)就什么也体验不到。”P252

  杜拉斯:“每次我有欲望,我就有爱情。”P255

  佛洛姆:“爱,是一种能力。”P255

  (海明威)努力在寻找生命中最核心的东西——本能的力量。冒险、酒精、性的刺激无疑是通往生命核心的最直接途径。P258

  黑格尔:“人的真正存在是他的行为......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个符号,而是事情自身。行为就是这个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人。”P259

  勃兰兑斯:“最苦闷的人是那些脑子最发达的人。”P269

  卡萨诺瓦就像一片飘浮于世俗海洋的叶子,随着波浪时上时下,却永远可以准确地把握住飘浮的快乐。p272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认为,轻逸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只有一个小说家具有轻逸的能力,他才可能把任何日常世俗之物视作不可企及的探索。P272

  很快我们就发现了这群伪卡萨诺瓦们的虚弱之处。他们缺乏基本的勇气与真正的自由。P274

  卡尔维诺在《未来文学千年备忘录》中还强调了一点,轻逸分两种,一种是像树叶一样的轻逸,而另一种则像飞翔的鸟。P274

  一本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利斧。弗兰茨·卡夫卡 P283

  成熟的女人们让正在发育的男孩子们寻找到一条通往经验世界的最简捷途径。P285

  辩论社是哈佛最受推崇的社团之一,因为哈佛深信一个适合辩论的人说明他的头脑敏捷。P312

  艾伦·布鲁姆:“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他们将比其他任何时候生活的更加充实、更加美满,因为阅读经典将使人置身于无限蕴藏的本质之中。”P323

  怀特海:“在中学里,他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瞭望。”P344

  在进入大学之前,大多数学生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目标是什么。在经过父母与老师的“帮助”,他们选择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专业。P347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五):青春当如此

  我之前不知道许知远,但年轻、忧伤这两个字眼就足以吸引我去读这本书。

  青春这个人生最耀眼的名词,就应该充满的是热情、激情、反叛、自由、肆无忌惮......而忧伤的也许就是这些品性的消失。

  生于70年代,这是一个过度的年代。和我们90年代初也许一样,都是尴尬的年代。我们似乎都有那么一种怀旧的情节,追忆当年的纯真。“我的内心世界,似乎留给了那些逝去的情感”。在商业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的变化有些赤裸了。

  北大人似乎都有“北大情节”,的确他的过去是传奇的。他那种特立独行的精神,诗人的气质,是令人神往的。难怪说清华是世俗平庸的。但94年以后的北大,大礼堂的拆除,南墙的推倒,三角地的消失,这些变化使过去的一切成为传说。中国唯一最具独立个性的大学也这样沦落了,难免不让人伤感。

  对大学,和教育的堪忧。又能怎么办呢?国家的领导人,清华贡献了不少吧!北大的人文精神何时能作用一下这帮人。记得在一次学校关于中国宪政改革的讨论中,我就有个同学就说:“国家这帮领导人都是理工科出身而非法学,宪政不能让他们改。”

  这本书类似于许知远的师兄王曙光的《燕园拾尘》。能在今年的同一时刻读到一本类似的书,我这是太幸运了!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六):两个世界-《Born in the 1970s》

  [一代 · 十年]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往往需要将自己加入一个群体之中,好让自己觉得声势浩大和有所依靠。”

  因为,在历史面前,个体总是显得那么的沧海一粟,而集体经验与回忆,让人们获得了存在的虚荣感,慰藉了害怕被遗忘的恐惧感,从中获取了苟延残喘的一点勇气与力量,抱团取暖,这正是古语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虚荣与害怕孤独,是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与生俱来的本领。

  于是,从小到大,各种各样的小组、小分队、校友会、同乡会…… 层层叠叠,面对的世界越大,种种群体的概念也随着扩大。而在变革接连不断的时代,以10年的长度来界限和截取的历史,不得不说是具有极为厚重的质感,并且独一无二,神圣得像《圣经》的篇章一样。

  [十年 · 两个世界]

  70s,“他们是自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前几十年间,具有过渡性意义的一代。在他们之前,中国人的个体精神淹没于集体之中,封闭的环境掩盖了世界正在进行的变革,他们生活于集体的狂热之中,这种狂热给个人带来深刻,或者带来变态。在他们之后,青春完全进入了世界消费体系之中,技术弥合了中国人与世界之间的差距,他们可以尽情地遗忘历史,而生活于未来。”

  70s,正是在这样前后两个完全不同的精神世界的过渡地带诞生了。我出生在70s的尾巴上,距离80s小朋友们两个半月。只有两个半月,加上天生脑袋愚钝,对于两个世界的思考,对于过渡性的含义感悟远没有许知远这般深刻。但却因为这两个半月,让我发觉了与周遭80s的差异,并且随着年轮的扩张感觉也深刻起来。

  发现个普遍现象,出生在70尾巴上的,大都是排行老末;而跨入80的,大都是青青独苗。而由此延伸开来的是,70s和80s的父辈们又以新中国的诞生而分隔成为两代。

  这种差异的影响是巨大的。70s从小在集体氛围里成长,物质、精神的一切在我们的世界里是分享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是几分之一,一个圆满的结果需要其他的几分之几减一的努力促成,我们从小在身上、心里背着的包裹里会装着一些别人的东西,我们从小听父亲母亲们讲述他们的父辈们带着怎么他们逃避空袭,讲述二两米如何熬成十几口人食用的一大锅稀饭,讲述在热血奔腾的学生年纪怎么“革命串联”,讲述上山下乡的时光里如何以苦作乐… …历史让我们好奇甚至心生向往… …

  而80s从小处在众星捧月的中心,他们不需要融入别人的世界,自己就是世界,世界便是自己,孔融让梨的故事对他们来说似乎有点多余,他们看着卡通喝着可乐长大,在乎的是自己,不需要关注其他,强调的是个性与发展,向往的是未来,历史和政治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存在必要… …

  [两个世界 · 忧伤]

  在这里并没有一点批判的意思,只是理解的一些与80s成长环境的不同和特点。70年代生人从小聆听历史的集体故事,在懵懵懂懂中经历80年代“白衣飘飘”的集体回忆,在脑袋运转顺畅的时候却发现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世界的进步和思想的开放,在一切都可以物化和追求自我价值体现的现实世界里,在介于理想主义和网络一代之间,我们开始有点迷茫,发现现实与理想世界里总有那么一些的格格不入。

  在理想主义的集体情绪中浸染成长,却缺乏属于具有时代感的集体行为,想要完全融入自我与享乐的现实的大消费时代,却发现并不能完全抛弃梦想。在技术不断发展和物质欲望不断扩张面前,我们无法做到和80s那样的掌控自如,那样的如鱼得水。

  耽于幻想,因为幻想而碰壁,像查尔斯·舒尔茨笔下的史努比一样,常常陷入尴尬和忧伤的情绪里面… …

  忧伤的时候,怀念史努比… …

  [关于本书]

  书是从一个80s的小姑娘手里拿来的,看着第一章节“一条人文主义的狗”时,便产生巨大的共鸣,对同样生于70年代的许知远在时代精神的洞察、思考以及准确的归纳能力,对其知识广度和特有的观察姿态产生莫大的钦佩,曾经一些朦朦胧胧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突然找到准确的表述,不禁惊叹起来。不过至于后面的“燕园记忆”、“重建象牙塔”大学时代的随笔等篇章,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的出色了,像许知远自己所说“完全保持了原貌,曾经的热情、生硬与虚妄都流露其中”。

  在豆瓣上浏览的时候,却很意外的发现刻薄的评论不在少数,批判作者自恋、稚嫩、浅薄、臭显摆…… 一开始还迟迟无法理解,后来我想明白了。据有人做过的调查,豆瓣的注册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18-28之间。嗯,80年代生人… …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七):遇上“许知远体”,遇见另一个沉稳的自己

  “每个人都要尽量的寻找自己。”是许知远曾说过的对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许多人士都把许知远比喻为一盆沉稳的冷水,他时刻警惕着这个浮躁喧嚣的社会,反思人们目前所热衷的社会行为。从纳斯达克到韩寒这些都是他所关注的热点,或许是个作家都这样做,还或许是因为许曾为经济媒体的专栏作家而更能解释有如此知远体。许知远总喜欢用一串长句来表述自己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其中充满了忧患意识。而我也因为喜欢他的文字风格,而逐渐的用它的从过去到未来的历史视角来看待自己目前所处的状况来看待和解决问题,因此对周遭事物有了自己更加深入理性的一面了解。

  第一次读许知远的文字是在高中时候,那时买的一期《美文》上有这本书其中一章的摘录。书中作者回忆自己在北大的美好时光,“永远的大讲堂”和“未名湖畔的诗人”这两章文字中的旁征博引和那种沉稳的风格深深吸引着我,直到现在我的内心深处总还存留着许知远式的沉稳冷静的影子。从那时读了许知远对于北大校园的描述后就对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那时我想我未来的大学里会不会有那么一块三角地,会不会有那么些嘘声,有文学大师和名人的演讲,还有那些爱映着傍晚的夕阳坐在草坪上弹吉他的音乐爱好者,会不会有那些年轻人因为正处于青春因为一无所有所有而迸发出的狂热和忧伤。然而我发现文学毕竟是文学,现实中自己的大学生活是没有这种文学中的美好的,亦或是现在的大学生活没达到自己的期望。而我认为那更是因为所有变成文字作品的事物或故事都好像是被镀了一层纱,透过一长串的文字段落的文学作品总觉得它能够散发出殊的光芒。

  大三寒假的时候读完了许知远的这本书,他的其他作品我也读过一些,不过我觉得都不如这部作品有趣味性和代表性。许知远是单向街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才华是我所钦佩的;他放弃自己对微电子的专业而一头扎进文学是我所崇拜的;他现在过的这种沉浸在精英文化圈子中生活是我所羡慕的。但是偶尔看到他在镜头上露面,看到他那头飘逸,稍有凌乱的头发就感觉无比的亲和,因为我知道在这种特立独行的外表下的他有着怎样丰富有趣味大学生活,有着怎样的清醒、冷静和沉稳的心。

  我喜欢许知远,喜欢他沉稳,冷静的文字和叙述风格。

  以下是我对他这本书从电子版上的一些摘抄:

  但是当我一个人的时候,还是喜欢读一读文学,还是喜欢让自己被那些大师们熏陶一下,而且我猛地发现那些满脸特别不在乎文学的人也和我一样,而且读书读得越多的人越装得庸俗,越喜欢嘲笑文学青年。我差不多明白他们的意思了,文学是自己体会的,不用老是拿出来炫耀,而且越是那些半瓶子醋越喜欢拿出来晃荡。所以,我也开始喜欢拿文学青年骂人了。

  一份不至于讨厌至极的工作,供给他可以延续生命并偶然可以放纵的能量。在剩下的时间里,他将研究他感兴趣的问题。

  当然,你可以反驳说,只要感动就足够了,感动本身也是一种勇气。如果你始终把自己看作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也始终拒绝体验更深刻与广阔的情感,你当然可以这样说。无知的感动与有知的感动是有区别的,就像幼稚与单纯有区别一样。尽管有些残忍,但我依然将80年代情结中充斥了相当的无知与幼稚。

  人不是可以机械化处理的机器,他的生命尊严来源于他的非理性的情感;而世界也不是可以依靠科学定律来简单描绘的,它是断裂的、无连续的和经常绝望的,而非完整的理性的秩序的与令人乐观的;我们的隐藏于内心世界的欲望比外在的世界更难以征服……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顺从我们内心的冲动与意志,反抗外在的枷锁。不管是崇拜本能的弗洛伊德化文学,还是艺术世界的达达主义,或者是大形其道的意识流,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我不喜欢那位“为了某种自己都不明所以的事业”而存在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他觉得人的生命是为了多年后的回忆不至于惭愧而存在的。这种想法伤害的其实是生命本身,生命原本是件单纯的东西,我们活着,快乐着,欣赏着这世界,这就足够了,而无须某种外表的物化实在的成功来证明。正如我的那位70年前的师兄,他赖在阳光明媚的床上,他逃课,他无听事事地读书,然后在情感出现时,通过笔端释放成文字……

  那时候,我常常激动,常常伴随着他的愤慨一起愤慨。那时候我大一,我一直怀疑,如果没有那个夏天,我会成为另一个我。也是那个夏天,孔庆东用他的特有的言谈方式有些粗暴地灌输给我他认为的“北大精神”,甚至还有他的“北大沙文主义”。他常常用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情绪给我讲述他眼中的现实,并且对于我心中曾有的某些崇高的东西进行无情地嘲弄,我也是从那段时间里,才对我的生活环境,乃至我习以为常的历史,产生了另一种理解。对于一颗刚刚进人大学的年轻的心灵来讲,那种震颤是惊人的。我常因为听了他的某种吃惊言论而胡思乱想一个晚上。

  稚嫩的心灵遭受颠覆性变化的情景。

  心灵真正年轻的时间其实很短,我在很短的时间里遇见了孔庆东,沐浴在那疲软的阳光下,我倾听着他的激情,并让自己热血沸腾。

  午夜时的心情总是很好,太阳还没有照亮我们的心房,夜晚掩饰住了青春的好奇和欲望。

  我喜欢在午夜的时候在大街上跑步,不是因为有人说,我像一台吸尘器,无私地回收废气,而是因为我喜欢路灯的黄光下的大街,没什么人,偶尔有车。我这时候觉得自由。当我快跑到南门附近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昨晚的故事,我的心猛然剧烈跳动起来了。我在这方面的想像力总是惊人地丰富,经常给自己一个惊奇。

  我知道,一个人因为危险而拒绝未知的历险,是衰老的表现,我害怕自己衰老。

  我们喜欢那个空间,所有来这里的同学看起来就像一家人,我们围着一张桌子吃同样的饭,只是他们好像不和我抱着类似的想法。每次,当我努力试图用一副亲人的神态去和一个外表美丽但不知是否精神空虚的姑娘搭讪的时候,她们总是表现出陌生人般的不信任,这让我伤心。

  而此时,校园内也相当热闹,到处游荡着像我们这样的小规模队伍。夜晚的校园里,一群还没有度过躁动期的小伙子们散发出一股过剩男性荷尔蒙的气息,或许还搀杂着少许没有洗过的脚的味道,这种味道和那喧嚣的声音,把夜晚的校园搅动起来。此时的路灯的光线是那种暗红黄色的,我们被裹在这暗黄色中。我一直觉得,这是北大最美的时候。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话题交替地出现,它们比那些菜肴有味道得多。最频繁的依旧是我们的理想,这是个似乎永远无法褪色的话题。尽管我们已经身不由己地滑人了这个消费时代,在很多时候,我们会装做对这个世界毫不在乎,或者干脆把自己弄成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我们也会喜欢谈论那些后现代的东西,偶尔也会听听那些punk音乐。但是,我们都清楚,我们的内心世界依旧是留给那些也许已经过时的情感。

  一点钟过后,校园逐渐寂静下来。作为最后一批喝酒归来的人,我们享受着独自占有这寂静与空旷的快乐。此时,我们知道,对于这个校园,我们是多么热爱。

  塞万提斯铜像。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选择了这个一生受了无数坎坷,历经磨难之后终成大器的人作为礼物。在勺园边的草坪上的偏僻角落里,这座铜像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满脸的惆怅和没有依靠,浑身充满孤独和失落……夏天来临的时候,草坪上坐满了青春的人,他们歌唱与大笑,可是他们的欢乐和音乐声似乎也没有感染他,他依旧是那么的冷酷,依旧是那么落寞,依旧保持那样的姿势,衣服上面落满岁月的灰尘。

  傍晚的时候,那些灰色的女生楼就会被涂抹上一层玫瑰的颜色。那些痴情和不争气的男生就端着饭盆帮助他们的公主打饭打水,一脸受虐狂似的衷心地等待他的公主的笑容。那些撕心裂肺的呼喊,情意绵绵的拥抱,如火如荼的亲吻,毕恭毕敬的嘴脸让整个女生楼布满了爱的味道。你走得近了,香风就会扑面而来,让你迷醉。一位女生家长来看他的“乖乖的”宝贝女儿时,看到如此多的男生在这里痴狂,不禁眉头直皱,“好一群狂蜂浪蝶”。那些外表冷酷的楼长大妈们就这样一天天冷漠地看着这幕戏的上演,也逐渐养成了凶狠地对待男生的习惯。

  满地满天的金黄色搭配着灰色的楼群是如此的美丽,宛如童话里的世界。那幅景象永远地印在了我的心深处。

  我真心建议校方建一所巨大的玻璃房子,再也不要把宝贵的清晨安排成什么公共英语或者高等数学。让所有的青年人集中到这些玻璃房子中,让阳光刺醒他们年轻的眼睛与心灵,我们一起朗读李白的诗篇,一起诵读希腊的成就,这似乎比一切工具化的教育更有效。年轻的灵魂最需要的是理想主义、生命的激情与阳光的照耀,这种情感会促使他们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对于世界充满了乐观的希望。

  三教的教室被密封得极好,暖气供应得极充足,以致我们可以穿着衬衫也不觉冷。于是下午两点的课开始时、找就开始趴在桌子上,心满意足地听着窗外北风的吼叫,然后我眼皮一闭,也不管老师在讲什么高举什么理论的旗帜,那一切似乎都极具催眠作用。这才是生活啊,有时候,我一觉醒来,发现和我一排的同学全都趴在桌子上,姿势各异,但无疑都在快活地享受着阳光的照耀,心甘情愿地做了睡眠的俘虏。最夸张的是,一次上课当中,一位睡梦中人竟然开始说梦活,肯定是阳光让他太舒服了,以至于得意忘形而开始胡言乱浯。他似乎在叫一个姑娘的名字,他的含混却宏亮的声音顿时让政治课老师一时哑语,然后一场哄笑惊醒了另一片梦中君子。

  我热爱夜晚的北京三里屯,我让自己淹没于绰约的灯光,喧嚣的人群,还有那些浓妆艳抹的姑娘。这时候,我陷入了一种放松与焦虑交替的矛盾情感中。我的欲望被这暧昧的光线与晃动的吊带裙引诱了出来,然而我缺乏付诸行动的勇气。我的心灵上已经承载了太多的谨慎与对未知的惧怕。即使,我暂时性放肆地想像了,我与擦肩而过的某条让人迷离的吊带裙发生了某种令人又惊又喜的关联。很快的,一种隐隐的恐惧就会驱走那暂时的快乐,我担心自己会进入吊带裙所设置的圈套,担心明天是否可以正常起床工作,担心我充满鲜花与光环的未来……我再一次面对诱惑退缩了。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八):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

  历来的少年们,在青春后期激素的扰动下,纵情的狂欢,嗜酒如命、为爱痴狂。他们创造和延续着历史,在生命最旺盛的时期,创造了一部部伟大的故事。生命的真谛不在于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了多久,而是如何在有限的时光里为历史续写传奇。他们看起来是那么不珍惜生命,日夜笙箫、纵情声色。

  作者笔下的他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李敖说他们:文明即梅毒。法国的大学生在街头高声叫嚷:要做爱,不要作战!易卜生说他们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也是最孤独的人。只有性、饮食才能给他们带来生理的满足。他们狂妄、暴躁、孤独、寂寞。混淆梦境与现实的爱恋,却时刻幻想着高潮。他们矛盾、焦躁、激情、抑郁。时而为了爱而不惜一切,时而相互指责对方的叛变。他们易怒、好强、堕落、渴望。早晨还在憧憬,傍晚却已经忘却。作者笔下的这些忧伤的年轻人,创造来了历史,赢得了人们最终的尊重。他们的想象力才来都没有收到过限制,他们的思想在宇宙里徜徉。他们创造了一个个伟大的奇迹、诞生了一个个伟大的不朽。他们热爱生活,他们执着,他们豪爽,他们唯一的遗憾就是生命苦短,英年早逝。

  更形象的说,那是伟大的年轻人的忧伤。然而我们现在更多的年轻人却是碌碌无为、平凡一生。他们也忧伤、他们甚至故作深沉,可是他们的思想蜷缩在三尺卧榻上,就像笼子里的鸟,失去了翱翔的自由,再也绽放不出绚烂的光彩。

  我总是这样评价现在这些年轻人的,那就是:他们不够勇敢、不够浪漫。

  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可是他们不敢去实现它,甚至不敢把它说出来。他们很世故也很现实,尽量让自己不去触犯所谓的规则,努力使自己符合大众的审美。他们怕孤单怕安静,喜欢凑热闹、怕一个人孤独的呆着,一群人仅仅为了不孤独的消耗生命。他们从众,哪怕是错的也会坚持、他们想得到别人的认可,放弃了自己的特色。他们怕把自己的想法暴露给别人,不是因为担心别人知道自己的秘密,而是担心暴露自己的无知。他们伪装坚强和忧伤,伪装自己的年龄,他们甚至耻于自己的年轻,他们丢掉了自己的本。他们呆板、乏味,对爱情那么无知、没有一点浪漫的气息。他们都暗恋着某个个,可是他们不敢去表达和追求,因为他们的内心没有承受失败的坚强,机会总是在这样矛盾的忧伤中流逝。

  他们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唯一坚守着的,就是努力使别人认可自己,这是他们获取快乐和成功的源泉。事实上,我行我素、做自己才是真正的年轻人,可是他们却努力扭曲自己的天性,妄自菲薄。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为何如此不堪,我甚至有点厌倦他们,那些更小的孩子和更大的孩子反而更加风趣和幽默。他们抽烟、喝酒,可是他们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纯粹是为了酷、没有所谓的忧伤、只是故作忧伤。他们不知道想什么,只是努力不让自己空虚。打击他们的好方法就是,去否定他们。他们攀比、追星、追随潮流,怕落伍、没有一点自己的坚守,因为他们怕离群、怕孤单。所以我也不喜欢他们这种傀儡的性格,他们没有自己的主见,他们只是盲目的跟随。他们应该更勇敢一些、应该更浪漫一些,而社会也应该允许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因为他们是年轻人!

  如果一个人在青春期时不具备飘渺的幻想,那么这个人注定是乏味的。我喜欢他们独到的见解、欣赏他们蓬勃的朝气。希望他们能够坚守自己的孤独,因为那是创造历史的源泉。我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够更勇敢、更浪漫!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九):忧伤中前行

  如果没记错的话作者是许知远生于1976年。35,在我的潜意识里是一个即将于青春告别的年纪了,或许是我自己太过苍老了。每天醒来无意识的扫过日历上的数字,总是不敢相信已经度过了20个春去秋来的年岁,那张扬的年岁好似还未真正度过,它就早已迫不及待的不告而别。努力的回想曾经的时光,却是一片空白。。。今天仿佛于昨日无差,而明天又仿佛是今日的继续。

  《那》里每一篇短文的获得就好像是作者的思绪由生活着一个不经意的火花所触动后蔓及身心的体悟。与其说是对四年北大生活的札记,不如说是对青春的随笔。他每每提及的青春的精神总使我羞于面对自己。

  就像他说的那样,真正感动人的,从来不是思想,而是年轻的勇气。我们缺乏面对社会,挑战社会,改造社会的勇气。什么是青春的精神,是当知道了许多这个世界的阴暗时,想到的是去拯救这个世界和国家。或许你说是血气方刚不谙世事也好,但这却是我们应该去做的,尤其是在经历一次次失败之后。顿足捶胸,声嘶力竭却裹足不前,缩回我们的巢穴是无济于事的。当夜深人静,寂寞无时不刻穿透我们的伪装,当灯红酒绿,嘈杂肆无忌惮粉碎我们的神经,我们总是叫嚣着我们虚无的存在。如果真的试图想证明自己的存在的话,那么他必须担负起时代变革的重任。责任,在如今的时代,人人避之如蛇蝎。但他却是深刻在我们骨髓中的,何为人?能够承担责任是成为人的一个前提。从小我们就会背诵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即使我们已深刻领悟到此深意。但是我们又习惯着冠名堂皇的说着“世界是你们的,这个光荣的任务的实现还是要靠下一代人来完成”作为逃避责任的借口。难道真的要世世代代无穷匮矣吗?

  20世纪是一个人文精神遭遇空前挑战的实际,不断发展的及时与不断夸张的物质欲望把人类的心灵挤压的越发干瘪。那么21世纪比之又是什么。我们成为了生活的奴隶,成了欲望的机器。我们总是习惯于吸收别人所给予的一切,却不问问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或许我们从来不知道我们是什么。我们总是被教导着要面对现实,到最后我们也习惯于此。它成了最响亮的借口,无从辩驳。因为要面对现实,所以我们的理想,我们的坚持变得不堪一击。可往往可悲的是这一切都发生的在我们为之努力奋斗前,我们已缴械投降。是无私还是无知,亦或是无耻。我们想做梦却丧失了空间与时间,同时又不能完全抛弃梦想。这种情绪让我们的青春分外乏味。

  我们只能无时无刻的寻求着让自己快乐的方法。人们通过蹦极来追求刺激的快感,人们通过泡吧来享受放纵的意乱情迷,人们通过一次次恋爱来体会享有与征服。。。我们现在享有的快乐更多的是建立在肉体物质上的。而快乐本应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现象,但是逐渐演变成一种单纯的胜利刺激。我们迷惑了,为什么在简陋与单纯的时代,快乐如此唾手可得,而如今,快乐为什么需要如此多的附加值呢?

  作为一个大学生,大学究竟意味着什么。大学应该是一个提供理想主义精神的场所,大学应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场所,激发年轻人动感的灵魂的场所。香港大学将荣誉院士颁给82岁袁苏妹老太太时,我们感受到了大学所理应体现的人文关怀意识。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这个社会的精神支柱。而作为大学的主人,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才能对得起我们的身份,是我们每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大学应该是我们人性获得全面完善发展的一个地方,而我们则应尝试一切能不断完善自我的方法。

  其实对于阅读名著,我是颇有些微词。我总觉得有些书只在特定的时间针对特定的阅读群体他才能将它的价值最大化。对于那些后来人,在没有心灵与肉体的真实体验下,是无法感知的,无法感同身受的。好吧,我承认我是文盲。但是通过许知远,对于名著,对于经典,我再一次涌现了想一探究竟的渴望。或许面对时间与空间的阻隔,我们只能窥见其一部分,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美好。其实在阅读前,我们总是不经意的中了主观的毒药。他人的评论,看法左右了我们的思想,在无形中腐烂了我们的思想。也是提醒我自己吧,用未经腐蚀过自己的心去面对每一部书。我们没有权利评论任何一部未曾认真读过的作品。当然对于像<三枪><孔子>这类影视作品花时间和金钱去了解肯定是毫无意义的。

  作者谈了很多,关于爱情,关于动画,关于阅读,关于名人。。。

  书中也提到了很多的书籍

  库切 《男孩》《青春》

  E.B怀特《非凡岁月》

  海明威《流动的盛宴》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

  李皖《五月的鲜花》

  豪尔斯路易斯博尔赫《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

  克鲁亚克《在路上》

  不错的一本书,当你折服于作者广博的知识,深邃思想的同时,淡淡的忧伤在字里行间慢慢的流淌着,触动着你的内心。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十):我那无可救药的忧伤

  忧伤是一种病,让人欲罢不能。

  车窗映射的头像,看到失魂落魄的眼神,都已不会心疼。

  一天24小时,上半场在谴责,下一阶段在想念。

  于是乎,自我纠结,自我折磨,弱小无助的我变成一个蕴含巨大能量的矛盾体。

  ----------------------------上面的话与本书无关,谢谢--------------------------

  先生的文字关乎国家,关乎未来,关乎每个青年的人生设计。

  而我除了能深切体会他的忧伤外,书中的激情在我看来不过是十几岁时的梦想。

  如果我可以把我家中的藏书都一一摆出来,会让自己很有面子,横跨三学科的我确实收有很多很不错的书。

  先生的书在其中值得推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