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随想录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随想录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6: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随想录读后感10篇

  《随想录》是一本由巴金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6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随想录》读后感(一):文革浩劫的思想根源:阶级对立思维的反人性

  当然,在文革酿成浩劫的成因上,巴金在《人道主义》、《老化》文篇中,从国民性的落后封建的行为逻辑上试图给出答案:

  我们一些同志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批判,往往不是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上,而是站在封建主义的立场上去批判的。即使口头不这样说,实际上也是受封建主义思想影响的。“文化大革命”搞的就是以“大民主”为先导的封建关系,是宗教狂热。大量的非人道的残酷行为就是在那时产生的……

  他讲得非常明白,产生大量非人道的残酷行为的是什么?就是披着“左”的外衣的宗教狂热。那么人兽转化的道路也就是披上“革命”外衣的封建主义的道路了。

  ——《人道主义》p.332.

  ——《老化》p.409.

  然而,“封建残余”只是专制的手段、暴力革命的世界通行方式。我想追问的是,这场政治运动的错误思想根源又是什么?

  《随想录》读后感(二):给自己做的手术

  书中多次提及欠债要还。起初不能理解,看了那么多篇缅怀旧友的文章,甚至觉得有点记流水账。然而,当我企图抛弃自己年轻简单的现世眼光,慢慢将时光倒转,才体会到了巴老的执着和挣扎。没有人逼他这样做,已经八十高龄的他也没有必要再这样做,但是我似乎觉得他被笔拽着,被心火灼烤着,而不得不写下这些文字的。即使时间越来越少,病情反反复复,他仍保持着多少人年轻时就早早抛弃了的激情和梦想。即使有些语句现在看来,时代色彩浓重,显得不免有些堂皇。但我足够有理由相信,当时写下这些句子的巴老的真心,是不容怀疑的。我自觉是一个十分挑剔的读者。也正如巴老所说,一本书要在一个人身上起作用,躲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道关。我却还想再加上一道自我教育的关卡。对于夸夸其谈的人,我总是报有极高的警惕,提防自己被骗。话说的越是漂亮,私下做的可能越是见不得人。当然,很多时候,社会教会我们,难得糊涂,得过且过,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但是如果我们逐渐失去是非真假善恶的判断,不但很快会迷失自我,甚至不敢保证哪天,当"文化革命“的文字游戏再次更新,我们还能躲过一劫吗?

  随想中时时穿插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关系。”不是我不愿放下过去,恰恰相反,是过去揪住我不放。” 我能够理解这种post trauma effect,伤口还在流脓,怎么能够忘掉,怎么能够避免不再重蹈覆辙,怎么能够相信未来就一定在进步而非重复?中国人常常通过内耗来给别国贡献参考经验。邻国日本在对待历史和过往的态度(绝非指那些妄想搞军国主义复活,搞历史倒退的极少一部分人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看了NHK文革40周年日本纪录片。感叹才过去不到半个世纪,这么大一场灾难,致使上亿无辜的知识分子煎熬整整十年的炼狱,似乎早就被人们抛在脑后了。原因当然是,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回忆记录,不符合改革凯歌的主旋律。人们总是愿意多听好话,不论真假。只愿意听好话,便纵容了骗子,即使最后上当受骗,也要自欺欺人,因为被骗者和骗子们俨然已经站在同一边了。

  读书的夜晚常常容易感动。替那么多被剥夺了青春,梦想甚至生命的同胞扼腕叹息。也使我更加懂得珍惜现在,自己是何其幸运。在时间的储蓄上,远远要比巴老当时富足,然而相比之下,自己对时间的挥霍是多么无度多么愚蠢。用十年的时间,写就五本一百三十篇随想。即使慢,即使有病,依然说到做到。用实践代替空话,与命运作斗争。看得出巴金是真的如他自己所说把心掏给读者了的。他谦虚,严谨,有责任感。他的生命靠的是梦想在延续,而不是药物。他的幸福,也来源于高乎他个人的理想,来自于他所热爱所献身的人民和祖国。那种单纯又崇高的理想,是他生命延续的意义。虽然这是众多生命意义的一种诠释,但显然要比当下太多随波逐流追名逐利的信条要可取的多吧。

  智者从不放宽自己,拿着解剖刀对准自己流脓的伤疤,下去的时候,只要是人谁都会痛的。因此才有那么多人选择性遗忘。然而逃避带来的不是解脱,是更重的包袱。太多人,文革之后似乎采取隔岸观火事不关己的态度。这等麻木是软弱者的自我保护。而那些文革的既得利益者仍旧时不时看样板戏重温旧梦。恬不知耻的人大有人在,但我想因为当时被蒙骗而犯下过错到现在仍旧忍受精神折磨的人,也绝不在少数。

  大多数的人一是仍旧弄不清这十年的来龙去脉,二是丧失了判断力得过且过,从而选择了沉默。巴金显然看得多也判断的多,脑子没被禁锢,书被抄走,可是记忆随身。因此也比他人更痛苦。那些还债的文章,弄清是非真假的辩证,是自我治疗愈伤最好的药剂啊。我也惊讶于这般聪明绝顶的人,也有被人愚弄的时期。太多事情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人性也远比我们认识到的复杂许多。总是事不关己地审视历史,实在不敬。对过往人物妄下断言,也实在是无知。

  《随想录》读后感(三):孤独的巴金【转】

  孤独的巴金

  摩罗

  摘自《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6期

  在享有盛誉的诸多中国作家中,巴金是最受我尊敬的几个人之一。然而,当我和朋友们聊天时尝试列举本世纪杰出作家时,我竟没有将巴金列入。近年来,除了他翻译的赫尔岑《往事与随想》,我也一直没有兴致去重读他别的著作。这似乎有点奇怪,我究竟是在什么意义上尊敬巴金的呢?

  巴金是携着小说《灭亡》步入文坛的,后来以《家》奠定了今天所云文学大师的地位。但像本世纪大多数中国作家一样,巴金也一直站在表达社会思想、宣泄社会情愫的立场上写作,而且,巴金以其热情天真的气质,有时将小说写成了童话。到他被剥夺创作权利的那一天为止,他一直没有写出一部自成世界、耐品耐读的作品,甚至可以说,他与文学还隔着一层什么。今天许多人为巴金那一代人所留下的文学的遗憾而遗憾,乃是颇有道理的。

  也许巴金更适于写散文?至少可以用《随想录》的大获成功作为佐证。然而不。他的散文也与文学隔着一层什么。文学之成为文学,总得有点“文”可言。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诗歌,气氛的营造、意象的提炼、语言的锻冶等等总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巴金的散文基本上没有这些。青年巴金爱讲大白话,是那种热情太甚未及修炼一吐无遗的大白话,很难让人从中品出文学修养之类。晚年的随想录依然如此。他似乎永远是一个不能已于言的少年,永远不加修饰地平铺直叙。更奇怪的恐怕还是这一点:那些饱经沧桑同时又饱读诗书的文化老人,一旦下笔,几乎无一例外地充满了书卷气,充满了来自千古经典中的厚实和深邃。然而巴金偏偏成为了这样一个例外,他似乎决意要跟其他人不同,除了自己的情怀,他不想让别的更多的东西进入他的文字。

  他跟其他人的确很有些不同,却不是因了“决意”,而是因了气质和精神品位。巴金是一个具有大热情的人,他虽然不得不以文字方式度其生涯,但他的自期自许却决非如此。《灭亡》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支代表着正义和力量的手枪。杜大心作为巴金的化身,代巴金操持着那支枪,而且时刻将手指按压在扳机上。巴金的深层动机不在于为业已存在的文学长河添加一件杰作,而只是要找这样几个充满叛逆意味和摧毁力的符号,来演绎他改天换地重整河山的巨大热情。他青年时代内心最认同的形象不是小说家文化人之类,而是赫尔岑、克鲁泡特金、巴枯宁、司特普尼亚克、凡宰地等这样的革命家和革命理论家。他不辞辛劳地翻译他们的著作,不是出于文学的需要,而是为建设自己的精神人格开掘资源。他以这种方式向那些改天换地的伟大人物趋近。

  然而巴金是一个纤细、斯文甚至有点怯弱的人,他缺少行动者的果敢和狠毒。而且,他所信奉的安那琪主义是那样纯洁、渺远和高贵,而与他同时代的行动者却难免污浊、卑俗、残酷。就这样,怯弱与自洁使得他孤立无援,一筹莫展。写作几乎是乘虚而入地成为他唯一的代偿性行为。当他拿起笔,那种改造世界的巨大热情,那种对于天地人间的博大的爱,那种欲爱不能的受挫感和义愤感,全都无可遏止地奔涌而来。强烈的表现欲使他来不及营造空灵的结构和精雅的文字来含蓄、包裹这种热情,而只能急不择辞地直抒胸臆。结果,“文学性”被他的热情严重烧伤,透过星散在文字之间的“心灵的残骸”,我们不难感到一个文弱书生的“呼吸宇宙吞吐河山”的伟大胸襟。而当人们将这些“心灵的残骸”误读作文学时,不可能不意识到文学的缺憾。

  撇开文学不谈,热情本身有没有价值?这让我想起了拜伦、雪莱,想起了托尔斯泰和别林斯基,当然还有克鲁泡特金和马克思。然而我联想得更多的还是圣西门。圣西门像大多数心怀壮志的人那样,一时没有投身于伟大事业的经济条件,他不得不首先投身于商界。中国人爱说人到三十万事休,圣西门却在垂垂老矣的42岁才脱出商界,几乎是从零开始地从事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和著述。这从零开始需要多大的人生热情?与那些命中注定一直自然而然地从事精神文化创造的人(如马克思、黑格尔、尼采等)相比,圣西门更叫我折服。我对他的学说了解很少,但我认为他的热情本身即可成为人类历史上永恒的遗产,叫世世代代享用不尽。作为这种热情的承载者,圣西门的人格永远具有审美价值。

  巴金的人格也具有这样的审美价值。年轻的时候,他无暇像别的作家那样刻意营造艺术宫殿,进入老年,他也无意像别的文化老人那样引经据典掉书袋。他永远写得比别人真切而又直率,永远是那样无可遏止地一倾无遗。巴金一直有这种自觉,所以他不断表白自己不是一位作家,声明自己没有研究过文学和艺术。前几年,四川省有关部门郑重要求以他的名字命名一个文学奖,巴金以那种颤巍巍的笔调,坦诚谢绝了。如果将此看作是他的谦虚,那至少有一半误解。巴金实际上是在拒绝世人以一个作家的形象给他定位。他的理想一直是做一个顶天立地改天换地的巨人,做一个以正义原则和自由精神重整地球秩序的英雄,而不是做一个文字匠。

  不幸他偏偏只做成了一个文字匠。垂垂暮年,心底的宏愿再也无法施展,连一个起点也终生未能找到。面对一生的失败,也许他应该仰天长啸,号啕一哭,然而世人的恭维却叫他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管他接受不接受这种恭维,内心都只有苍凉与孤独。几乎所有白发长髯、备受天下爱戴的老人都会多少滋生一点功德圆满的欣慰感,巴金又一次成为了例外,因为他的功德一直没有开始,永远不会开始。不知为什么,我对老年巴金的文字情有独钟。从那极尽坦诚而又终究有点虚怯有点吞吞吐吐的文字中,我深重地感应着一颗心灵的痉挛。那种饱经患难后不堪回首的创痛,那种自抑自辱一生、至今仍余悸难消的颤巍巍的恐惧感,那种自认为无所建树、有负于世的空虚感,都迫不及待地直奔笔底。哪里来得及谋篇布局、修辞炼句,哪里来得及引经据典、广征博采。他只能尽可能地敞开自己,平实写来。这样的文字确实不够文学化,然而这样的文字却直通天地之灵和人类之灵。

  也许有人想说,有了暮年的幻灭感之后,巴金倒是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小说家,可惜天不假年。然而不。能够创造文学之梦的人,既要站在梦中,又要时常站到梦外,对那梦戳上几戳,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刻毒。而巴金却永远是一个善良到底的绅士,连一个作家所需要的起码的刻毒也没有。他即使愤恨得呲牙裂嘴,也是充满正义与庄严,而与刻毒无缘。也许有人想说,如果20世纪的中国少一点丑恶与黑暗,巴金就有条件成为一个克鲁泡特金。然而也不。他是一个纯洁得没有一丝攻击力的人,投身行动永远只能是他的向往。即使让他重新生活一次,他也只能成为这样的人:一个大气磅礴、热情澎湃的文弱书生,一个感伤型、倾诉型的梦想家。

  也许上述一切都不是他最重要的品性,他的最重要的品性在于他是一个有耻辱感的人,至少是一个懂得害羞的人。这样说并不是因为他比别人有更多的过错,而是因为他的内在的道德自期中有一种高贵的倾向。虽然他著译等身,但与他的自期相比,这不过是他怯于行动、借文字以偷安的明证。文字越多,越让他感到沉重,何况他认为其中有一半是假话。老年巴金不厌其烦地告诫自己要讲真话,其心理症结何在?他既然无力行动,既然退守到文字之中,至少应把文字写作看成是一种代偿性的道德实践。可正是这种写作使他的人生彻底失败,因为他不但没有实现他的自期,而且常常放弃了起码的操守,讲了那么多假话。他之鄙薄自己的文字,他之害羞感,原因都在这里。虽然他比大多数同代人都更有理由自认清白,但由于他的道德自期高于任何别的同类,所以他成了唯一的害羞者。害羞是从心理上进行道德自救的一种方式。他直到无力说话时,还在近乎自虐地要求自己讲真话,乃是企图以此对自己的失败和耻辱作最后一次挽救。

  巴金的自我挽救基本上是成功的。借着这个世纪这个民族灰暗而又卑琐的精神底色,这个本来很难说有多么辉煌多么高大的人,却显得格外辉煌、格外高大。中国人过分地老成持重,过分地缺乏想象力,久而久之普遍地患有冷漠症——没有热情、没有正义感、没有自尊心和自信心,最后普遍失去了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是没有起码的道德情操。然而,巴金却是一个在精神上全面觉醒的人,他知道一个完美的人应该具有什么品性,他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拥有这些,实践这些。他不但一定程度地拥有圣西门式的热情,同时还一定程度地拥有卢梭式的正义感,克鲁泡特金式的想象力,雪莱式的纯洁,托尔斯泰式的善良与高贵。敢于拥有这些品性中的任何一种,在中国都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巴金却同时拥有这一切,堪称奇人了。也许有人要批评巴金没有在实践中坚守这一切。巴金自己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羞愧不已。一个人的羞愧感,不足以补偿他在道德实践上的缺憾,然而巴金式的羞愧除外。需知五千年来,无论是政治家还是文学家还是道德家,怀着有负于世、有负于己的羞耻感告别这个世界的,实在千年难于一见。单就20世纪而言,那么多犯有过错或罪恶的人,有谁曾怀着诚惶诚恐的忏悔心和愧疚感担当过一丝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著作等身的人要说出他的羞愧和耻辱,这需要多么高贵的精神追求和多么坚强的心理力量?在我看来,巴金的那种并不十分深刻的自忏自省,足可成为他的道德实践的一部分。面对这样一个人,面对这样一份精神遗产,我们还有必要因他没有写出更好的小说而遗憾吗?

  应该从这种文学的遗憾中摆脱出来,以便重新给巴金定位。就文学史和思想史而言,巴金可能确实难于占有显赫的地位。但是在精神史上,也许有一天他会被看作一座重镇,不只是就20世纪而言,而是就五千年的精神史而言。他的道德自期比他的道德实践更见光彩,他的精神人格比他的文学作品更具魅力,他的随笔和他的译作比他的小说更值得品味。这一切都是精神已经觉醒、而且是刚刚觉醒的人的特征。也许我们可以要求巴金更加完美一些,至少在精神上更加有力一些,比如在社会运作中不要老是谦恭退让,面对强权应该少一点顺从,文革中不要太取消自己,至少文革后写随想录的那一阵,应该多一点深刻和尖刻。巴金爱说卢梭是18世纪世界的良心,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世界的良心。在中国也许可以说鲁迅是20世纪上半期的良心。如果巴金能够多一点自卫意识(仅仅自洁是不够的,虽然这已不易),多一点拒绝的力量,或者哪怕出现一次拍案而起赤膊上阵,也许他就可以被称作20世纪下半期的中国良心。

  然而这一切他都无法做到。他是最初的精神觉醒者,在打开自己的心灵、打开自己的感觉时,他消耗了太多的力气。打开之后,他几乎全力观察、体会着自己的感觉和心灵,他由此成了一个感觉纤细而明敏、心灵温爱而仁厚的人,一个不断在想象中升华自己拥抱世界的人,却也同时因此成了一个缺乏攻击力和自卫力的人,一个没法在任何一个专业领域入痴入迷地积累知识、操练技术、创造成果、建立功勋的人。他不得不忍受最初的觉醒者所难免的怯弱和空疏,以及由此带来的羞愧与痛悔。

  令人遗憾的是,世人不但难于理解巴金的缺陷,更难于洞见他的意义所在。只有一个觉醒的民族,才能正确地阐释最初的觉醒者的意义和价值。他暮年所提的两个建议中,关于建立现代文学馆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响应,而关于建立文革纪念馆的建议却遭到了拒绝,甚至被禁止谈论。实际上后一个建议才是一个先知对于一个缺乏反省能力的民族的临别告诫。然而,世人只愿意接受巴金作为作家的那一部分。他一遍又一遍地解说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作家头衔,最后还是无可奈何地被世人塑造成一位“文学大师”。这既是一种恭维,也是一种歪曲。这位孤独的文化老人,一定还在无望地等待着这个古老民族对他作出新的理解,然而在他有生之年,这种理解怕是不可能真正到来的。

  最后再回到“作家”上来作结。我一直认为,在“创作心理学”之前,应该有一个“精神素质学”,或者叫“前创作心理学”。一个作家究竟是一个普通作家还是一个伟大作家,实际上在他下笔创作之前即成定数,这个决定因素就是他的精神素质。没有起码的思维力和文学操作力成不了作家,没有优秀的文学天赋成不了优秀作家,没有大热情、大痛苦、大慈悲和高贵的道德追求则成不了伟大作家。在本世纪中国作家中,也许只有鲁迅和巴金这么两个人具备这样的精神素质。虽然他们未能写出本来可能写出的伟大作品,却因此留给我们更丰富的精神遗产和启示。企图在文学上建功立业的人,应该首先在精神上成为鲁迅和巴金的传人。在文坛出现大面积精神死亡的今天,我更是情不自禁地频频将目光投向那位孤独的巴金。

  看来,我还是应该回过头去认真读读巴金,为着精神上的需要。

  《随想录》读后感(四):直面自己的勇气

  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说真话竟也是那么困难的一件事。在那个噩梦般的年代,每个人都失去了自我,生活秩序一片混乱,在“批斗”与“被批斗”中苟且偷生;精神世界也一片荒芜,分不清是非对错,甚至六亲不认。面对文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宁死不屈者从容就义,有明哲保身者委曲求全。时过境迁,孰是孰非,我们无从定义,每种选择,都有值得我们付以敬意的一面。

  文革对于巴金来说,是一场永远都醒不过来的噩梦。在那场长达十年的浩劫中,他被冠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关进牛棚,每天低声下气地写交代,写报告,还要被批斗,被搜东西。因为害怕狗声引来抄家的队伍,他无奈地把心爱的小狗送上解剖桌,因为医院难入阻碍治疗,他无奈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妻子死在冰冷的医院中。在那段时间,他愤恨过,反抗过,然而到最后,愤恨变成了麻木,反抗变成了逃避,时代扭曲的结果只能是人也跟着扭曲。正如他所说:“我彻底否定了自己,我丧失了是非观念。我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只是唯唯诺诺,不动脑筋地活下去,低着头,躲着人,最怕听见人提到我的名字,讲起我写过的小说。”直到他的晚年,我以为他能放下,其实不然,他觉得他的身上还留着文革的恶果,他还不时地做噩梦,不时地出现幻觉,文革带给他的伤害太大太大,那是终其一生都无法泯灭的阴影,是无论多少幸福都掩盖不了的伤痕。

  文革是那一代人都不忍提起的伤痛,是整个时代不忍直视的阴影。有很多人宁愿把这段岁月深深地埋在心底,以为只要不提起,就能渐渐忘记。但巴金做不到,他始终被那段岁月折磨着。“我呢,十年中间我不过是一条含着眼泪等人宰割的牛”,“我完全用别人的脑子思考,别人大吼打倒巴金,我也高举右手响应”……最初的几年,他因为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迷失了自我,甚至有时会认为,四人帮是对的,自己是错的,自己是需要改造的。当他重新找回自己独立的思考,重新找回了判断是非的标准之后,他并没有对自己的过去避而不谈,反而是勇敢地刮骨疗伤。他因为自己的懦弱而反思,因为自己的愚蠢而羞愧,他不能原谅自己写过那些口不对心的文字,不能原谅自己送走包弟,也不能原谅自己像别人攻击自己般攻击过别人。有人说,在那个丧心病狂的时代,无论做了什么,都是无可厚非的,但他一直以自己的懦弱为耻辱,而不是以那个时代。中国人总喜欢对并不光彩的历史避而不谈或是寻找辩护的借口,殊不知,正是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创造历史。

  人类是一种虚荣而狭隘的动物,他们总是口若悬河地批评别人,抱怨政府,满腔热血,大有义不容辞的勇气。然而,只要涉及自己,便畏首畏尾,试图遮掩所有的过失,只留下光辉的一面。说真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当那些真话涉及到自己的时候。所以大多数人都没有直面自己的勇气,我们常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其实我们自己也未必真正了解自己。我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我从心底里敬佩巴金。

  《随想录》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我写作,也就是在挖掘,挖掘自己的灵魂,必须挖得更深,才能理解更多,看得更加清楚。但是越往深挖,就越痛,也越困难。”挖掘自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当他回首往事,他看到了懦弱的自己,也看到了愚昧的自己,但是,他的承认,让自己冲破了那层裹住他半生的迷雾,或许,在这过程中,他寻到了灵魂的解脱。如果可以,请试着直面自己,当你了解并承认自己,或许你会看到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随想录》读后感(五):纪念那颗坦诚的灵魂

  当一个儒雅、高尚的知识分子被侮辱、被折磨、被损害……时,这个世界干了些什么!最先剥夺的是过去的荣誉,然后是最起码的人格尊严、再然后就是生存的自然权利。当年老体弱的巴金强迫去高强度的劳动,当应家境紧迫巴金被迫求人,当过去好友揭发他的“罪行”,当巴金被阻止见临终的妻子最后一面……但这他都熬过来了,世界没将他压垮,病魔没让他屈服。

  我找不到当这一切都过去后他有什么理由不去抱怨,甚至报复曾经让他万劫不复的卑鄙小人。但他做到了,磨难与痛苦没有让他的心灵受污,反而将他的灵魂打磨的晶莹剔透。他坦诚,他率直,他真正做到了以德报怨。一个干净的灵魂占据着他已经被病痛掏空的身体,但他圣洁的光芒却辐射到每一个接触他的人。

  现在这可灵魂终于自由了,我在厚实、质朴的书页中看到了他的背影。

  《随想录》读后感(六):巴金---一个真诚的老人!

  这本书是我爸的一个朋友帮我买的。我很早就听说巴老的《随想录》是本非常好的书

  到手后,我用了十多天的时间把它读完了,的确被作者的勇气乐观和真诚所感动,那么多受过文革毒害的人有几个能想巴金先生这样反思和思考?而巴金先生而勇敢的他们都请吐了出来。反思文革,也拷问自己!

  可想而知,老人当时回忆往事时的痛苦,他在文革中失去了妻子和许多好友,自己也身受其害。但他不想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想告诫人们讲真话,便让自己又受了一次煎熬,他终于倾吐完了心声!

  巴老把心交给了读者!读者绝不会忘记这样一位善良而真诚的老人!!

  最后,希望你也能拥有这本没有华丽外表的真实的书,能读到一个真诚的老人的肺腑之言!!!

  《随想录》读后感(七):给研究者

  随想录大名鼎鼎,巴金大名鼎鼎,距离中学时看家春秋和雾雨电已经快20年了。在闲暇时把随想录的五本小集子都看完了,读完的感受就是,这套作品更适合研究巴老的学者。

  之所以这样说,当然还是因为这套书一直被提到的少“文学技巧”,事实上如果只读这基本随想,是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巴金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会有如此高地位的——书中的确多重复,多琐碎,多念叨,很像一个我们家里年迈的长辈,说来说去没什么特别的,年轻人常常听不进去。

  然而,如果考虑作者当时的写作情况,就会明白随想录为什么又有这么大名气。一是在作者已经七八十岁高龄,身体状态每况愈下的时候,仍能够坚持笔耕不辍,那个时候是真正的自己用笔一字一字写出来的,有多少作家在垂暮病重之时还有这个毅力和能力做到?就冲这份坚强和坚持,后人们就不得不赞叹。二是作者不厌其烦地重申文革十年带给国家社会和普通人民的伤害和痛苦,除了自己被冠上的莫须有之名,巴老更多地回顾了他身边的朋友,都是当时社会上响当当的人物,多少人蒙受不白之冤,多少人含恨离开人世。并不是所有的亲历者都愿意回顾那段往事,更不是人人都有勇气直接控诉那段历史,同时毫不留情地检讨自己剖析自己,很多人选择了闭口不谈,而巴老终其一生都在为批判那段荒诞的过去而努力。这种精神必须赞扬。

  从文学性上看,客观地讲,没有太多值得颂扬的,如果是普通人写下这些文字恐怕不会有任何涟漪。当代的年轻人读起来恐怕更是这样,对过去的经历没有共鸣,也缺乏了解,光看这些碎碎念的叙述是不会有兴致的。因此,我深以为这是给研究者准备的文化,对于研究巴金,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历史文化可以提供有益参考。

  《随想录》读后感(八):给研究者

  随想录大名鼎鼎,巴金大名鼎鼎,距离中学时看家春秋和雾雨电已经快20年了。在闲暇时把随想录的五本小集子都看完了,读完的感受就是,这套作品更适合研究巴老的学者。

  之所以这样说,当然还是因为这套书一直被提到的少“文学技巧”,事实上如果只读这基本随想,是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巴金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会有如此高地位的——书中的确多重复,多琐碎,多念叨,很像一个我们家里年迈的长辈,说来说去没什么特别的,年轻人常常听不进去。

  然而,如果考虑作者当时的写作情况,就会明白随想录为什么又有这么大名气。一是在作者已经七八十岁高龄,身体状态每况愈下的时候,仍能够坚持笔耕不辍,那个时候是真正的自己用笔一字一字写出来的,有多少作家在垂暮病重之时还有这个毅力和能力做到?就冲这份坚强和坚持,后人们就不得不赞叹。二是作者不厌其烦地重申文革十年带给国家社会和普通人民的伤害和痛苦,除了自己被冠上的莫须有之名,巴老更多地回顾了他身边的朋友,都是当时社会上响当当的人物,多少人蒙受不白之冤,多少人含恨离开人世。并不是所有的亲历者都愿意回顾那段往事,更不是人人都有勇气直接控诉那段历史,同时毫不留情地检讨自己剖析自己,很多人选择了闭口不谈,而巴老终其一生都在为批判那段荒诞的过去而努力。这种精神必须赞扬。

  从文学性上看,客观地讲,没有太多值得颂扬的,如果是普通人写下这些文字恐怕不会有任何涟漪。当代的年轻人读起来恐怕更是这样,对过去的经历没有共鸣,也缺乏了解,光看这些碎碎念的叙述是不会有兴致的。因此,我深以为这是给研究者准备的文化,对于研究巴金,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历史文化可以提供有益参考。

  《随想录》读后感(九):记牛B与傻B的一场战争ONE

  人不是天生就牛B的,没有傻B的烘托,就好像红十字会没有了郭美美一样,是多么的形单只影啊.在变形金刚3我才体会了国内的植入广告是多么牛B.别以为我说SHUHUA MILK和LENOVO,你看看十几个变形金刚在拿着刀啊,剑啊,斧啊,激光枪啊,导弹啊在互相激烈的------转圈,对了,大家一起来转圈,我就不开枪,转啊转,转死你,361度,多一个傻B,多一度热爱,YEAH.

  在中国,写好书…..难,近代文人,我只在寥寥无几的人如巴金身上看到了一点点的傲骨,他所做的只不过是“我不可以说真话,但我可以不说假话”,短短的忏悔录,道尽辛酸事,有此勇气的,又有几人.鲁迅爷,你的文字虽然我觉得还比不上我的语文老师优美,不过你还是一条脊梁吧.现在我们的脊梁已经是倪萍阿姨了,人家从来开人大不投反对票,我妈就不行了,人家居委会打电话访问说楼价和物价高不高,她说很高,要反对,这不明摆着给政府添乱吗,所以我妈她和我一样真不是脊梁, 倪萍阿姨,你是脊梁,真脊梁,全家老少千秋万代都是脊梁.

  那好,我不要求你写社会万象,人生甜苦,你象村上春树写写花花草草,文字优美婉软一点,让我读后有点回味,有点思考.天天写些“党的恩情比天大,我们必会XXX”的神诗,OH SHIT,我这种穷书虫的钱包伤不起啊,别怪我不掏钱,我还是上网下载“忐忑”来杀死自己算了.

  韩寒如果在6,70年前,在胡适,王国维等一众大师中,说他是傻B我想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可悲的是,他已经是我们现在最牛B的写书人了,文人的风骨总是与尖酸刻薄连在一起,我们对自己这么宽容,对巴金韩寒这些骨头密度比较高的人也宽容点吧.我的的敬明哥正坐在达芬奇家具上敷着七层保护面膜在思考我该适合当超级女生还是快乐男生好呢?大家都在用QQ表情来聊天的,转发微薄来交流了,多快好省啊,象我还一个字一个字地码字的SB,可一点都不环保啊.

  这么多年来李宇春周杰伦章子怡日本偶像韩国美男层出不穷,一个个光芒万丈,但是如果你一生只能选一个人的作品送给你的儿子或女儿,你会选什么呢?我想这是一个你不能上百度问问的问题吧.

  《随想录》读后感(十):说说巴金

  我想说说巴金。

  我所看的他的第一本书是著名的《家》。这是一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说。它给人的感觉就是真实,如同生活一般,仿佛就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它让我明白能够感动人的东西只有真实的生活。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是青壮年时期的巴金,是一个恨不得马上改变旧社会的革命者或者说进步青年的形象。“正同学少年,挥斥方遒”(希望没记错诗句)。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急于改造破败的旧社会,的确是很有冲劲的,他们对于美好未来的信仰和奋不顾身的追求,是让现代社会里坐享其成而又极其颓废的我们感到惭愧的。

  其后的《春》《秋》,也看过。但明显不如《家》有魅力了。

  他的第二本给我深刻印象的是《随想录》。许多年前我就一直在找这本书。一直找不到,也许这本厚厚的集子实在太粗糙了,同样的话老是翻来覆去地讲实在太枯燥了,出版社的编辑看了几页就不想再看了。最后买了《巴金全集》,因为只在那里面看见有《随想录》的节选。但是到现在这《全集》都还没看。在巴金逝世那年出了他的纪念文集,正是我寻觅多时的《随想录》完整版。放在桌子上好久,一直断断续续地看着。人就是这样,本来想干的事情总会被不知什么冲掉。看过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要出这本书来作为纪念文集,而不是他的代表作,享有盛誉的《家》。

  说实在的,从文学角度,《随想录》不可以与《家》相提并论。要明白写《随想录》的时候,巴金已经七十多岁了,再也没有年轻时雕琢字句的精力了,最后病到握笔都有困难。暮年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一生中也许是最痛苦的时候,想想看吧,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就这么活着的时候就看着自己渐渐地死去。巴金老人却仍然挣扎着,笔耕不辍。此时的巴金,经历过多年的风雨沧桑,由此历练出的人生智慧,和长者的仁慈,是风华正茂的巴金远远不及的,也是最能代表巴金的思想和精神状态的,是对其一生的最后总结。他从旧社会中走出来,眼看着封建思想将他最亲爱的人逼向死路,目睹过战争的疯狂,经历了文革惨无人道的折磨,却依然对新中国抱着无限的希望,依然对日本人民怀着最真诚的友谊,对原子弹造成的伤害最真心地悲切,还勇于承认自己在文革中引以为耻的思想和行为,这些思想和行为作为旁观者我们当然会原谅,毕竟是时代使然,但是能够自己说出来,大白于天下,需要极大的勇气。一个人,目睹过社会和人世的阴暗面之后,最可贵之处在于依然能够保持着对真善美的追求,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依然坦诚,信任,充满希望。原来生活的幸福和人生的满足,并不在于人生道路的平坦和一帆风顺,并不在于贵人的提携和他人的善心,而在于,任何罪恶,任何灾难,都不能磨灭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儿童一般的纯洁和真诚。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多少不幸和委屈,谁能预料;对茫茫的未来,你有过多少次的不安和忐忑。你遇到过什么让你始终不能释怀的事情,你有过什么样的不幸和灾难,你才多少岁,而对比起这个七十多岁,疾病缠身的老人,这个经历过社会变革,战争,文革动乱的老人,你是否对未来更充满希望和向往。看着老人笔耕不辍的成果,想想时下,不少风华正茂精力充沛而又极其颓废的年轻人,不禁汗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随想录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