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十五岁,还不想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十五岁,还不想死读后感10篇

2018-01-20 20: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十五岁,还不想死读后感10篇

  《我十五岁,还不想死》是一本由(法)阿尔诺迪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十五岁,还不想死》读后感(一):这样的炼狱请别再来!

  这是一本让人心酸、心碎、反思的书,它曾经遭遇数家出版社原封退稿,等到它终于凭一知名法国报纸颁发的“纪实文学大奖”得以付梓人间,它的作者克里斯蒂娜·阿尔诺迪才知道,这是该奖创始人激烈维护的结果,这位创始人后来成为她的丈夫。而这本书在它问世三十年之后,才在中国首次出版。而我在读完了这本书之后,数日都不敢写这篇书评,这本书是《我十五岁,还不想死》。

  《我十五岁,还不想死》这是多么宣明的名字,它以生的强音对抗死的迫近,那么,是怎样的死亡迫切呢?故事发生在二战之中,著名的“布达佩斯包围战”,作战的双方,一边是占领匈牙利的纳粹德军,一边是一步步攻克而至的苏联红军,一攻一守,展开死亡拉锯战,所有战争里遭殃的都是平民,而属于匈牙利本土的士兵只在书中出现了两位,一位是一开篇就出现的皮斯塔,他是一个如匈牙利传统风格的骑士一般,保护和照顾着妇孺,为给即将没有奶粉的孩子和即将结婚新娘弄一袭白纱而被炸死,另一个匈牙利士兵是偷走了德军的食物,为了不让无辜的市民被德军惩罚主动走到的德军面前,他下落不明。不能要求十五岁的幸存女孩子全面描写如此残酷的大场面,但,在她的笔下,在别人的土地上作战的双方,无论德军还是苏联军队,即便是帮他们一家逃离的保加利亚士兵,都有被记录下了点点滴滴永远无法回避的罪恶。他们射向无辜平民的子弹和炮火,历史不会忘记,这个记录下一切罪恶的十五岁小姑娘也永远不会忘记,读过此书的所有读者也不敢忘记。

  最先出现在书里还不是这些残忍的杀人机器,而是为了躲避这场争夺布达佩斯城战役的平民,挤挤挨挨躲在地窖里的这一群房客,在战争发生之前,他们素昧平生,战争发生之后,他们不得不被迫挤在拥挤不堪的地窖里生活,他们是:吝啬而物资储备丰富的“赤色分子”看门人夫妇,单亲母亲伊露丝和她的六个月大的宝宝,被依赖为“医生先生”医学院大二学生,把首饰全部挂在脖子上的银行家遗孀,态度傲慢且充满支配欲的“上校夫人”,佩戴瑞士徽章的“中立国”检察官夫人和她丈夫,被大家保护下来安静读海涅的犹太人劳德瑙伊,为食物而与众人疏离的饭店夫妇,等等,各型各色,就在围城一周之后,当资源日益短缺,当战争日益残酷,他们逐渐开始相互憎恨的时候,皮斯塔出现了。他把自己面包和猪油分成了十二等份,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份。“我突然平静下来。”接下来的日子,有了皮斯塔,他们终于可以有些吃的,有了可以信赖的,皮斯塔甚至带他们集体出去洗澡找水,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艰难而缓慢过去,苏联军队步步紧逼,德国军队步步后退,而死亡也步步追来,到处都是尸体,即便皮斯塔是个“连死神也无可奈何的人”,终究死神还是会发挥它的魔力。

  薄薄的书,从一展开,多瑙河就在不停地流血流泪,充满了让人忘不掉的悲喜剧,不仅是皮斯塔如何救助妇孺的种种英雄业绩,还有“我”将冒着枪林弹雨带回来的半桶水拿去饮马,并且平均给它们;更有将自己平民服装给逃亡的德军士兵,希翼凭借自己那“黄色星型”标记的犹太人身份可以在苏联军队到来时保护大家,却最终被苏联子弹贯穿满腹的劳德瑙伊先生,他把自己珍藏了五个多月、一直舍不得吃的橙子送给了准备新婚情侣,而准新娘伊芙转身又把它送给了伊露丝的孩子;至于给皮斯塔的遗体盖上婚纱的伊露丝,照顾德军伤兵的伊露丝,被苏联军人强暴的伊露丝,最后与自己孩子一起葬身水底的伊露丝;拿下脖子上日夜不离的珠宝希望能让德国人就此放过全体平民的银行家遗孀;包围战前储备一切却最终都拱手留给了他人,最后还被向导骗走了所有财物的父亲,等等,枪林弹雨、水淹火烤,没有遇不上的人间灾难,没有未发生过的人间悲喜剧,没有最美也没有最丑的人性,让人哭不出、笑不出,这是人间的炼狱!“在这座已经变成废墟的的城市中,一切道德观念都被撼动了。恶行被视为美德冷酷的人比善良的人容易生存!”

  生存!当这个人类的五大需要之首变得如此迫切之后,人跟兽没有太大的区别,即使是有一点点温暖的火花出现,但也稍逊即逝,如皮斯塔,如劳德瑙伊,如伊露丝等等,美好在这些面前不能存在。“让我们觉得自己生活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生活在正常世界边缘,是不受法律约束的幸存者。”无序世界在蔓延,政治迫害日益严重,而作者一家人刚偷渡到奥地利,更艰难的岁月尚未结束,《生活不易》还在前方。

  这就是法籍匈牙利女作家克里斯蒂娜·阿尔诺迪以她十五岁从布达佩斯包围战时期写成的日记整理出版的《我十五岁,还不想死》,此书从上世纪开始行销百万册,被翻译为二十多种语言,二十一世纪才首度被中国出版。不管书里多少悲喜,不管书里多少美丑,不管书里多少爱恨,不管书里有多少挣扎和抗拒,唯一希望读过的人们不要再需要经历这样的炼狱才能达到宁静彼岸了!

  【原文地址】

  网易 http://iwenqing.blog.163.com/blog/static/14301442201293161259171/

  天涯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2996523&Key=443244456&PostID=47836942&BlogID=150117

  《我十五岁,还不想死》读后感(二):不想死,所以活下去

  这是一本简单的书,因为全书是以一个15岁的少女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的。它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了那惊心动魄的历史。这也是一本复杂的书,因为在单纯文字下面,埋藏的是人的本性,揭露的是战争的丑恶

  这本小说讲述了15岁的匈牙利少女,在布达佩斯包围战中,与二十几个陌生人躲在地窖里一起生活,然后又随父母一起逃亡的故事。在地窖里有医生,有军人,有情侣……在战争的迫害下,大家无奈地生活在了一起。为了生存,大家卸下自己的面具,把人性中最脆弱一面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在死亡面前所有的人都恐惧万分,当然这个15岁的少女也不例外。在德国人败给苏联人之后,他们一家辗转回到了家乡,在这途中这个15岁的少女发现,他爱上了那个已经死去的匈牙利军人皮斯塔……

  本书展现的仅仅是一部与死亡斗争的历史,一个15岁的少女,她的目的很单纯,她仅仅是不想死,他憎恨战争,她渴望生存,她还有没读完的书,所以他活了下来。

  《我十五岁,还不想死》读后感(三):真相比说教更有力

  二战末期的布达佩斯,苏军包围了这座城市,向守城的德军发起了猛烈进攻。一群本来素不相识的人为了躲避随时可能掉到头上的枪林弹雨,不约而同藏到了地窖里。他们中有吝啬的看门人夫妇,带着婴儿单身母亲,被戏称为“医生先生”的医科大学学生,把首饰全部挂在脖子上的的银行家遗孀,斤斤计较的餐馆老板娘,总标榜自己“中立国国籍”的检察官夫妇,将黄色星形标志藏起来的犹太人,等等。其中还有一位15岁的少女和她的父母。她坚持每天写日记,记下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战后,她将这些文字整理成书发表,它们忠实地记录了在布达佩斯包围战的残酷岁月里,普通民众遭遇的恐惧、苦难、抗争以及主人全家后来逃亡奥地利的经历。这部作品被誉为“法文版的《安妮日记》”,它,就是由法籍匈牙利女作家克里斯蒂娜•阿尔诺迪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我十五岁,还不想死》。

  当战争、饥饿与死亡威胁人类,人性中的美丑善恶会最本真地流露出来。餐馆老板娘为了得到三分之一的面粉,贡献出了几听罐头,为大家做了一顿“红烩牛肉”。但当发现热心的皮斯塔错将石膏当面粉拿回来之后,她异常疯狂和狰狞地爆发了:“你们刚才吃的不是牛肉,只不过是马肉……加纳尔街上有匹死马,我们用从它的腿上割下来的马肉做了这顿饭。现在你们好好享受吧,好好享受你们吃进肚子里的那些烂肉。”皮斯塔冒着危险带回了一对无家可归的情侣,大伙对他们表达了善意祝福,那位喜欢教训别人的检察官却训诫他们,只有结了婚才能住在一起。“我”全家历经艰辛逃到奥地利,在餐馆吃饭时,发现他们事先换来的奥地利先令已退出流通变成一堆废纸,立刻遭来了服务生充满敌意的眼光,母亲用她唯一的戒指付账后,他又怀疑是假的,让对新生活充满期待的“我”的心中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

  在这艰难困顿时刻,一位普通的匈牙利士兵皮斯塔的出现,宛如一缕美丽阳光,照亮了大家居住的混乱阴暗的地窖。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孩子般无邪明朗的微笑。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众人,在轰炸最猛烈的时候冒着危险帮“我”找回那本还未读完的巴尔扎克小说。他帮大家去寻找食品和水,带领大家向被炸毁家园的人伸出援手。面对生病的检察官怀疑他是逃兵的非议,他不介意,反而去弄来止痛药给检察官用。为了给在地窖中举行婚礼的新娘弄一顶头纱,他甚至付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15岁的“我”的眼中,皮斯塔不但是个英雄,而且是天使,给苦难中的人们带来生的希望与活下去的勇气。作者用朴实无华又饱含感情的笔触描写他的善良、他的勇敢。“我”和父母在边境的开阔地逃往奥地利的一刹那恍然大悟,在她紧张恐惧的日子里,出现在她梦中用手指轻轻抚摸她的人就是皮斯塔,是他在冥冥之中引导着他们全家摆脱黑暗和死亡,奔向新的生活。

  坐困危城的人们曾经把苏联红军当作解放者、拯救者,对他们寄予厚望。然而,当苏军攻破城池入城后,他们惊恐地发现,现实与想象相去甚远。苏军士兵在枪杀了受伤的德军士兵之后,就把照顾这位德军士兵的单身母亲、美丽善良的伊露丝强奸了;带着黄星标志的犹太人劳德瑙伊先生只是因为拒征杂役,就被恼羞成怒的苏军士兵射杀。战争固然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但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他们往往就是战争的无辜受害者。这让有关战争性质的说教常常变得苍白无力。因为真相比说教更真实、更有力。它的血腥和残酷让我们触目惊心,深长思之,感悟到和平安宁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性的存在,人有善恶美丑的观念。哪怕在最黑暗、最残酷的时刻,人性中良善的光芒还是会顽强地闪耀出来。“我”好不容易弄回半桶水,却首先向一匹受伤的马走去,当它颤抖着大口大口地喝水时,“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感觉,也看见了马的眼睛中流露出的感恩眼神。神父在炮弹的爆炸声中为那对年轻恋人伊芙与加布里埃尔主持了婚礼,劳德瑙伊先生把自己珍藏了五个多月、一直舍不得吃的橙子送给了他们,尽管它已彻底失去了水份。伊芙转身又把它送给了伊露丝的孩子。人性之善还会超越种族和政治,使黑暗中的世界不至于绝望和彻底沉沦。就是那位一本正经的检查官,在城破之后,众人面对一位受重伤的德军士兵犹豫不决时,果断地提出要救治他;一位匈牙利人想跳到火车上,却撞到了水泥墙壁,火车上的苏军士兵情不自禁地探出身子,想把他拉上来,结果他还是被碾死了,目睹这一幕的女人们呜咽抽泣,男人们掉下了眼泪,一位苏联士兵捂住眼睛,向天空鸣枪。因为,这位不知名的匈牙利平民的惨死唤起了所有人心中的悲悯与恐惧之情。

  这就是人性的真实,人性的复杂。《我十五岁,还不想死》记录了这种真实和复杂,这正是它能够打动人心、发人深思,并成为20世纪文学经典关键所在

  《我十五岁,还不想死》读后感(四):著名翻译家袁筱一教授作序

  序言

  事实上,对于克里斯蒂娜·阿尔诺迪的这本小册子而言,任何序言或者后记之类的文字或许都是多余的。“我十五岁,还不想死”,题目已经将一切包括在内,包括叙述者的视角:一个十五岁的,因为二战行将结束之际发生的布达佩斯包围战,躲进自家地窖中生活了两个月的小姑娘

  对于这个小姑娘来说,在暗无天日的地窖中,战争的真实状况——它的起因,它所包含的所谓“正义”与“罪恶”,“善”与“恶”,还有所谓政治力量的对峙都失去意义。这一类二元的游戏相对于受害者——从来无所谓真相、也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真相的民众永远是真正的受害者——来说过于高级。小姑娘看到的只有死亡的迫近,还有在死亡迫近的时候,她听到自己内心发出的最真实的声音:我不想死…

  所有人都不想死,包括曾经决定他人生死的德国士兵。《我十五岁,还不想死》是对于这段“不想死”的生活的真实记录。记录就从地窖生活开始,十几个彼此并不相识的人躲在地窖里,各自被剥夺了身份、财富,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大家庭,“在同一个极度拥挤的空间里睡觉、吃饭、洗澡甚至拌嘴”。他们忍受着饥饿、恐惧、绝望乃至死亡的威胁:每一秒钟,俄国人和德国人交战的子弹和炮弹都有可能摧毁他们的藏身之所,夺取他们的生命。而在一起共同面对死亡的意义就在于彼此有可能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死亡,但也有可能在自己的死亡与他人的死亡之间做出选择。

  十五岁的小姑娘冷静地介绍了居住在地窖里的这群人:把自己儿子培养成“知识分子”,并且以此为骄傲的看门人夫妇;带着宝宝的伊露丝;被大家戏称为“医生先生”的医科大学学生;银行家遗孀;“上校夫人”,坚持自己是“中立国国籍”的检察官夫妇俩等等…而在这群人中,最具传奇色彩的莫过于皮斯塔,一个“不属于哪里”的匈牙利士兵。一开始,他就为这个混杂的,前途未卜的大家庭中充当起英雄的角色,允诺为大家找食物(尽管他找来的是石膏,而不是面粉),找水,找药,找医生,甚至带领大家向被炸毁家园的人施以援手,还带回了一对无家可归的恋人。在原本互不相识、彼此戒备的人群中,他的出现就像是一缕阳光照亮了阴暗的地窖。甚至在十五岁孩子的眼里,他就像是有神的庇护,永远不会被死神带走的一个传奇。但是,为了给在地窖中举行婚礼的新娘弄一顶头纱,这个英雄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死亡由此变得更为真实起来。

  在死亡面前,人性受到了最大限度的拷问,小姑娘并没有回避这一切,同样也没有将这一切过于崇高化。因为在活着都成为一种奢侈的状况下,人性中自然流露的善和美本无须粉饰,同时也可以和卑微、自私并存。 小姑娘的笔下,人对于食物、水和生存的渴望是最真实的,例如大家对于皮斯塔允诺拿来的“面粉”的期待。为了也能够分得三分之一的面粉,住在底楼开餐馆的夫妇甚至贡献出了几听罐头,为大家做了一顿“红烩牛肉”。但是发现皮斯塔拿来的是石膏之后,老板娘爆发了:“她激动的神情让我都以为她发疯了,其实只是她灵魂中丑恶的一面让她整个人都变得狰狞起来,恶毒的话从她口中喷涌而出:‘你们刚才吃的不是牛肉,只不过是马肉……加纳尔街上有匹死马,我们用从它的腿上割下来的马肉做了这顿饭。现在你们好好享受吧,好好享受你们吃进肚子里的那些烂肉……’”同样,一群人跨越死尸,向浴室进发的场景也令人难忘:在那样的时刻,无论什么样的身份,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高贵还是卑微,羞耻心都不再是问题。然而,也同样是这群人,越是身处黑暗与威胁之中,他们就越是向往精神上的慰藉:他们仍然会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施以援手,会为一对新人的婚礼穿上像模像样的衣服,千方百计地找点礼物,用以表达真心的祝福——皮斯塔甚至还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最困苦的时刻,他们也都还期待着向神父忏悔之后的解脱:“烛光透过泪水形成的温热水帘,折射成七色彩虹;地窖逼仄的围墙似乎也消失了,变成了一座华丽的教堂,光线越来越绚丽灿烂,就像金黄色的阳光通过穹顶射进来。一些颤抖的声音唱着圣歌,传入我的耳朵;一种纯粹的喜悦之情令我不禁心醉神迷”。

  克里斯蒂娜描绘的这段时光的确会让我们想起内米洛夫斯基的《法兰西组曲》:一样的二战背景,一样的逃亡画面,一样平静却不乏震撼的叙事,目光也一样直指战争中的人性。不同的只在于《法兰西组曲》是借助“上帝之眼”看出去的,关于战争的宏大叙事,而《我十五岁,还不想死》则是在一个孩子的视野所及范围内,关于战争的一幅微缩景观。但是,场面的大小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十五岁的孩子,在地窖中,除了向往一顿温饱的饭菜,不是还心心念念着没有读完的巴尔扎克和狄更斯吗?尽管是一个十五岁孩子的日记,我们已经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个作家的天赋,可以感受到她从巴尔扎克和狄更斯那里接受的文学教育。在这样的写作传统中,中心从来就只有一个:人。《我十五岁,还不想死》中的这群地窖房客和《法兰西组曲》中大逃亡画卷里的法国人有本质的区别吗?的确,同样身处死亡阴影下的人的所作所为又会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因此,尽管是一个孩子的简单目光,它并没有承载非理性的仇恨。没有事先的道德评判,也没有所谓德国人和俄国人代表的“正义”抑或“非正义”的战争的区别。俄国人曾经作为地窖中这群房客的希望存在过,但是这种希望很快就破灭了:俄国人的到来并没有让布达佩斯恢复往日的平静与美丽。甚至连这些俄国士兵们,即便他们并不比德国士兵更罪恶,更凶残,却也并不比他们更高尚,更仁慈。劳德瑙先生白白将犹太人的黄色星形标志佩带在身上,俄国人向他开枪的时候,他的脸上写满了“惊讶、恐惧以及愤怒”,但竟然难免一死:虽然作为犹太人,他侥幸躲过了德国人的枪子儿,却倒在了俄国人的枪口下。而对于十五岁的“我”来说,布达佩斯包围战的结束远不意味着苦难的结束。地窖生活之后,“我”和父母就开始了逃亡,先是逃到位于巴拉顿湖边的乡村小屋中,最终,三年之后,“我”的一家再次踏上逃亡之路,只是这一次躲避的不是荷枪实弹上的战争,而是所谓的“政治迫害”。读到这里,我们难道还能够相信,战争会随着“敌人”的失败而消失吗?

  我们因而也不会怀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了将近七十年的今天,在亲身经历人类历史上这一惨痛浩劫的证人都已陆续离世的今天,再重新将这段记忆呈现在人类面前的必要性。只是,我们都知道,记忆书写相对于“经验表达”而言,永远带有强化性质。所以,“强化”些什么早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写作方式的问题,它直接针对的是写作者的道德,进而针对的是文字和文学的道德。在这个意义上,没有经过任何粉饰的《我十五岁,还不想死》才显得弥足珍贵:它是找寻关于“人”的真相的一种努力。

  或许,所谓的真相可以归结为小册子最后的一句话:

  活着,是多么美好啊!

  或许,我们可以在最简单的语义层面上理解这句话,相信这应该就是这本小册子获得“纪实文学大奖”的原因,同时也是在再版三十年后,在中国出版的意义所在吧。

  袁筱一

  2012年7月10日

  《我十五岁,还不想死》读后感(五):她的名字叫Christine Arnothy,从照片看很好看

  被书名吸引,于是最近极少拿起一本书认认真真读的我,这个无比混乱的十月里,穿梭在图书馆漫无目的眼神扫过这本书时,从书架取下借好,顺着响起的闭馆铃声塞进了我的宽大书包里。

  又过了好几天,由于前一天熬到三四点钟才睡,现在说起来已经忘记那阵在干什么了,第二天靠咖啡和毅力撑过一天后,晚上八点一回到宿舍,迅速洗漱完毕蜷缩在床上,准备读几页书犯困了去睡觉。

  然后就看到了放在枕边的这本。

  我不知不觉就被这个十五岁的小女孩带到1945年更加混乱无比的岁月里了。每天狂轰滥炸的布达佩斯、信仰坍塌的世界、以及苏联军人的到来并不一定比德国士兵更加仁慈。

  小女孩就天天内心充满恐惧地生活在一个地下室,她观察身边的人并记在日记里,军队里的“逃兵”命丧于为一对新婚夫妇取头纱的路上、犹太先生被坚信会拯救自己的苏联军人杀害。枪林弹雨下,他们的命运被联结在一起,有复杂的恐惧也有短暂的温情。

  两个小时看完了整本书。书的最后,小女孩和家人终于逃离到匈牙利,他们在一家餐馆停留,吃完饭却发现自己使用的纸币早已被市场淘汰,女孩的妈妈不得不把戒指拿出来抵押。书写到了这里,戛然而止。

  但到了新的自由的土壤,不用在生活在恐惧之中,这就是最大的希望了吧。

  离看完这本书也过去好多日子了。几个细节挺触动我的。

  成长到15岁,逃离出发前,小女孩一家人为了不让邻居生疑,只能带一些必备的行李。小女孩看着自己穿着美美的裙子,畅想着长大后会遇到喜欢的人,如果就这样死去,太难过了。

  有意思的是,十年以后,她长到25岁时,把15岁的日记整理出来,投给法国的一个比赛还是出版社,记不得了,评委中有一位很喜欢她的作品,后来他们相见如故,就在一起了。

  后来我看完书后,在网上查这位作者的信息,想知道她后来怎么样了。看到维基百科写着她已于2015年去世,心里一阵说不出的感觉。

  她的名字叫Christine Arnothy,从照片看很好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