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黎明之街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黎明之街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20 21: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黎明之街经典读后感10篇

  《黎明之街》是一本由(日)东野圭吾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7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黎明之街》读后感(一):全部都说出口的那天,一个解脱,一个解放。

  本书涉及的案件,推理十分简单

  案发现场的描述以及15年即将过诉讼时效的设定都显得老套。

  但是案件是随着主人公婚外情的深入浮出水面的,就如同本著宣传一般,东野圭吾说这次是把爱情放在了首要的位置,所以阅读起来的兴趣还是很高的。

  “明年四月,确切地说应该是三月三十一号。等过了那天,我也许能跟你多说一些。” 谜一般的秋叶如是说。

  接着故事慢慢发展,渡部与秋叶两人的一年的感情,读着读着我自己压抑起来。

  渡部的角度叙述的故事,他渐渐陷入情人家人选择,一次一次地欺骗,内疚,忍受着秘密的煎熬,对他来说,只有秋叶,“共有秘密能让两个人心灵联系更强”。东野很残忍地着重描写圣诞节,过年,情人节白色情人节,渡部在痛苦幸福中无法自拔。同时,却又因为发生在秋叶身边的15年前命案介入而纠结,秋叶如果是杀人凶手的话,这段不伦的感情又能否继续呢?

  秋叶,一个善于隐藏的女人。从最开始她说出那样的话,就吸引了渡部所有的兴趣吧?

  但是15年的真相事实上跟所有的人都想得不一样

  警察,当事人,证人,所有的线索都指向“秋叶是凶手”的时候

  真相却让人有点大跌眼镜

  一切只是一个憎恨父亲婚外情的小女孩,处心积虑隐藏15年的演技。

  故事的最后,秋叶一方面说利用渡部在一起是为了给其父亲愧疚感,一方面又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的”,最后却说道”GAME OVER“哭着再也没回头。

  本准备妻子离婚的渡部一下子回到了生活的原点。回到家,一切就好似什么都没变化一样。

  全部都说出口之后,让人啼笑皆非。可以看得出,秋叶是爱渡部的,只不过这个处心积虑15年的隐瞒曝光后,她惩罚了自己的父亲,也不想让渡部变成另一个他的父亲,渡部的女儿变成另外一个她吧。

  最后想起秋叶为什么能听一次就记住渡部女儿的名字,真是耐人寻味

  生活中,我们也藏着好多秘密吧?一切都会有结束的那一天的,不要迷失自己,前方的生活,会像黎明的街道一般,充满希望。

  《黎明之街》读后感(二):大叔又出来圈钱了

  看完大叔的新作不禁很失望理由有两点。

  1.整体构建在一个烂俗的小三和贱男的故事上。还是一个老小三和老贱男。就算是有那么点偷偷摸摸的激情也是平淡如水。不得不说大叔写言情的技巧实在是太庸俗,因为正室有美子始终是温温和和,不敢怨言。全篇没有一处两女人的正面冲突,导致在中国看小三剧泛滥的我很不适应。

  2.推理呢?推理呢?!!不要以为加个命案就是悬疑推理小说!!而且情节发展不到1/2我就猜到了真相!!好吧,就算你让读者轻易的想到了案件真相,至少也要给一个扭转乾坤的ending吧!反复强调过诉讼期限揪住我的神经,我还以为会出现华丽的逆转!……结果书都翻到最后一页了,只有两眼一翻心茫然

  我只能说像白夜行的那种巅峰状态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黎明之街》读后感(三):一本中年男人婚姻手记和外遇指南!

  这部小说与其说是推理小说,更像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男人的婚外恋心路历程以及婚姻生活的手记,只是中间穿插了一个历经15年没破的刑事案件。

  相比于早期的东野,中期后的他厉害之处在于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类人物以及他们生活状态生动描写。本作算是对于一个普通中年男人的婚姻生活的极致描写了!随便摘抄几段足见作者的笔力:

  大学毕业超过十年后,共同话题渐渐愈来愈少,工作上的牢骚、说妻子的坏话、孩子教育──这些都不是会令人聊得眉飞色舞的话题。

  红线这种东西,是要两人一起纺织的,唯有终生不离不弃,直到其中一人在另一人的怀里咽气,那才是完结,才算是被红线绑在一起。

  这样的妻子,或许令我感到少了甚么,明知一成不变平凡日常应该珍惜,但是思及今后的人生有多么漫长时,不可否认的是我的确也会眼前蓦然发黑,一想到十几二十年后还是同样过着无聊的每一天,不夸张地说,我甚至感到恐怖

  婚前我曾有种种想像,下班回家吃的晚餐总是配合小孩的喜好令人倒尽胃口──就连这种事其实我也想过。但当初想像时,甚至对这一天的来临满怀期待。打造平凡家庭曾是我的梦想之一。

  为何当时能够那么想呢?现在回想起来我深感不可思议,同时也不免陷入自我厌恶,不解现在为何无法再那样想。

  做老婆的人可是拚了命想维护现在的生活,只要目前的生活安定,她就一定会这样做。单凭老公的片面决定就必须舍弃现有生活,这种事做老婆的绝不可能同意,到时只会爱恨情仇纠缠不清,然后拖拖拉拉没完没了,结果大家都会变得不幸。弄到最后,既不能离婚,也无法重回原来的美满家庭,只能痛苦地一天挨过一天。

  婚姻从我身上拿走了很多东西,包括任意使用薪水的权利,玩通宵和外宿的自由,以及最重要的,和其他女人的风流韵事。当然,从婚姻得到的东西也不是没有,不用再烦恼吃饭和家事的问题的确是帮了大忙。随时都有洗干净的内衣,也不会再像单身时那样,临到出门前才找不到另一只袜子急得团团转,屋子角落也不会堆满尘埃。但我开始一天甚于一天地感到,用来交换这种舒适生活所付出代价有多大。婚前我想都想像不到,我对英惠居然能漠不关心到如此地步。察觉自己竟然千方百计想逃避与她上床,我为之愕然。

  ……

  以上种种真实深刻的描写随处可见,或许很多推理迷不会对本书褒奖,但对于有过类似生活体验的读者,这部作品既像是一面镜子,更像是一则警世良言!当然,新谷教男主角怎么制造“外遇不在场证明”和他的番外篇都是很有趣的!

  《黎明之街》读后感(四):黎明之街,DAWN

  这本书的悬疑还是不错的,至少我一直没有猜出来答案。不过好像看悬疑的时候每次都没有猜对。这次更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是谁杀死了秋叶的妈妈”上,可能因为故事情节之外的那部分更吸引我,就是有关于婚姻恋爱出轨的事情。

  gt;>>1 关于结婚之后

  想到搬了新家之后每次有人要送东西给爸爸妈妈都会神经质的发脾气把别人拒之门外。导致三年来几乎从来没有爸爸朋友来过家里坐坐。其实妈妈的朋友也很少,一般都是亲戚,但是好歹也多一些。

  真的觉得结婚之后整个世界会缩小很多。之前只能明白谈恋爱可能会使一些友情就停滞,因为时间都花在对方身上了。

  “我不由得注意到自己在十年间到底失去了多少东西。”

  这叫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觉得婚姻恋爱牺牲了太多时间,所以最近特别倡导单身。起码也得到三十岁吧,其实之后还想单身下去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如果你身边的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庭了,意思是说你有很多时间可是没人陪你了,你也只好找个归宿去了吧。

  到时候再说,总之能够自己享受时光,不受约束,心里想有谁有谁,不对任何其他人负责任,是真的很难得,所以要珍惜

  而且单身各种兴趣爱好也能更好的保持。

  心境平和,各方面提升更多。

  不过如果能遇到一个和自己完全契合的人那么在一起也是不错的吧。

  gt;>>关于婚外情

  婚外情啊。我不知道自己对这个持有什么态度诶。

  其实当头脑发热的时候大家都会说一定不会原谅吧,因为恋爱的人占有欲都是很强的啊。

  不过有的人当自己经历过之后估计就不好意思这么坚决了吧。

  所以我现在提前换位思考一下,好像自己也不是一个心很定的人,从以前到现在喜欢的人就换了很多啊,不知道有没有真正坚守的。不过青春和成年也是不一样的境遇吧,所以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总之现在想想,要强制对方不许出轨好像很不现实。因为想想自己,可能漂泊的时候遇到更特别的人就会变心了吗?

  不可预知啊。接吻也是有可能的吧。

  对哦,其实一直很不明白为什么有时候婚外情,最终情人变得比老婆更重要。

  就是真的陷进去了吗?觉得必须到离婚的境界了。

  还是只是因为她是情人,还是有种的不到才会更珍惜的感觉。其实很多情人后来真的变为妻子还是最后离婚了- - 可能就是这一点吧。

  真的会因为情人忘了曾经对妻子的感情吗。

  我觉得应该是对妻子的感情早已不存在了吧。

  其实我一直觉得一个人不可能纯粹的永远喜欢一个人。

  所以我总是坚持恋人还是夫妻一定是心灵共通的,就是比朋友更朋友而已。

  所有事情都可以剖开来一起分享?

  这种感情就不是一时喜欢能衡量的了,就是依赖啊。

  鉴于如果真的是这样的一对夫妻,也无所谓婚外情吧,毕竟世间能找到心灵契合度很高的人好少。

  难道婚外情对象真的比你们两个还默契

  那就——天哪!

  不可预知的事情,那么在别人面前不要逞强,不要给不确定的承诺。恋人面前尤其是吧。

  女人尤其渴望稳定的婚姻生活?所以如果发现老公有婚外情就会极力哭闹希望挽回吗?或许更高明的女生不会那么死地白赖的吧,但是用尽办法能不能挽回也是注定吧?

  其实婚外情除了找到恋爱的甜蜜其他都是难受吧,既对不起情人也对不起妻子。

  quot;屋里亮着灯,那光亮让人觉得很温暖。可有时我也会觉得,那光亮好似重担压在我身上。"——以后一定不要让爱人觉得光亮好似重担,好吗。

  gt;>>关于婚姻

  对了,还是说果然爱着爱着习惯了就不会去珍惜了吗。还是说难道生理需要真的会大过心理

  其实我也倡导两个人在一起要有激情要有变化。要觉得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对方好像是新的领域每天都能发现点不同

  “谈恋爱时,人们绝对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双方都竭力隐藏自己的缺点努力走向最终目标。反过来讲,一旦结了婚,就高枕无忧了。

  如果说谈恋爱就是互相展示优点,那么婚姻生活就是暴露缺点了。因为已经不用再担心失去对方,也就不会像谈恋爱时那样努力吸引对方了。”

  ——所以我要用最坦诚姿态,在谈恋爱前暴露所有缺点给对方看,我才不掩饰,喜欢就喜欢,不喜欢赶快走。那么不要太早发生关系,我想有的人以为发生了关系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特别是男生,觉得只有我甩你的权利没有你离开我了,所以变得任性。我想作为女生,一定要尽力去知道所有的他,在发生任何关系之前。

  看到结局还是有点惊讶的,因为我真的没猜到,其实就是没去猜,我说了我觉得情节之外的更引发我的深思嘛。

  但是我一直在思考,难道渡部真的只是秋叶的棋子,报复的工具吗,难道秋叶真的没有喜欢过他,那为什么后面秋叶会有那些表态呢?

  gt;>>结

  我很喜欢东野圭吾的作品,因为觉得他不仅仅是在写悬疑推理,我喜欢悬疑下面的故事背景(所谓社会性推理?),他带我一次次走向新的领域。

  《黎明之街》读后感(五):黎明之街 浅评

  这本书算是一口气读完的,全书没什么拐弯抹角的事。整个前半部分都是讲男主如何勾搭上小三的。如何纠结如何欺骗如何与原配离婚。

  令人意外的又以下几点:

  凶手是谁

  开始读的时候会以为凶手是秋叶的母亲,后来各种信息都把矛头指向秋叶,本以为秋叶就是凶手的时候,剧情出现了转机。原来,根本没有凶手,秘书是自杀。

  秋叶和男主的结局

  本书中小三和情人的结局应该算是最好的了吧,对三个人来说都是最好的。很多人看过书都说秋叶其实是爱男主的,只是秋叶深受父亲婚外恋后果折磨影响,并用十五年时间去惩罚他们,所以她做不到去拆散男主的家庭,让男主的小女儿经历同样的痛苦,正是因为这一点,秋叶还算是让人喜爱的角色

  秋叶爸爸的情人是谁

  这点也是本书一直隐藏不露的,诱导读者以为秘书是小三,秋叶因为小三导致的家庭破裂产生的怨恨产生杀人动机。其实呢,秘书自杀时留下的信交代了一切。秘书只是秋叶父亲的利用之物。真正的小三另有其人。

  只看了一遍,暂时发现这么多,大家轻拍哈~

  《黎明之街》读后感(六):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吗?

  “如果说谈恋爱就是互相展示优点,那么婚姻生活就是暴露缺点了。因为已经不用再担心会失去对方方,也就不会像谈恋爱时那样努力吸引对方了。 即便如此,大家还都憧憬婚姻。结婚前我也是这样。为了得到对方的爱情而付出的努力实在很辛苦,想要安下心来,于是结婚了。那时我还不知道,这份安心让我失去了太多的东西。”这是书里的一段话,使我愕然,难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吗?我看过一些文章里面也提到过,两个人因爱情走在一起,随着时间流逝最后爱情变为亲情将两个人紧密连在一起。或许是真的,在漫长的婚姻里,爱情的新奇,激动会黯淡转为亲情。可是为了重新获得爱情的新奇和激动,不愿将漫长的人生托付于一成不变的家庭生活而选择婚外情是正确的吗?作者也说过这是甘美的地狱啊。一时的雀跃将有可能需要一生来救赎。

  还有一点个人认为在漫长的婚姻里仍旧有爱情的影子。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里点滴的爱仍旧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不能低估一个在青春年少就决定将一生托付于你的女孩的坚强意志。

  愿每个人的爱情里都有“在遇见你我没想过结婚,在和你结婚的那么长年月里我们从没后悔过”。

  其实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婚姻是爱情的港湾,需要两个人用心守候。

  《黎明之街》读后感(七):男人都是一样的吧

  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从一开始阅读就在猜想,这篇里的凶手应该是秋叶吧,可作者的耐心非常的好,一直到最后才揭露了这天大的误会,这也绝对会让那警察失望吧。

  东野的书很少会以感情线为主线的,这篇倒是一反常态,从主人公渡部送酒醉的秋叶回去后,出轨便已成定局,女人真的很傻,一心想着稳定的家庭,爱自己的老公,可男人不是这么想,一成不变的生活让他们感到烦躁,没了性欲,没了理想,甚至把这一切的原因归结在 结婚 这个源头。真是奇怪的人群。

  在这篇里看到了智慧的女性和无奈的女性,以及愚蠢的男人,男人在婚后对自己的妻子性欲低,没新鲜感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反应,所以再外面稍微有一个能挑起他热情的,就能令他出轨,他以为他跟她才是最合适的,其实到头来都是一样的,因为新鲜,所以好像找到了年轻时恋爱的感觉,好像两人间有很多共通点,可是如果时间长了 2年?3年?或5年,这股新鲜感就会消失,男人好像又回到了之前那不愉快婚姻的状态里,可日子不是一样还在过吗?

  有所感悟的就是:不能因为结婚了,而疏于打扮,不能把缺点暴露彻底,要留有秘密,并且不断有人生的新认识,不断去挑战新的食物,不断去尝试,使生活不要变得一成不变,让自己的爱人作为你最坚硬的后盾,不要去太过约束,反而如此,男人更会更长时间的迷恋你,至于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黎明之街》读后感(八):我想你曾爱过我——《黎明之街》

  当秋叶坚决躲避渡部的那个吻,当渡部看着有美子砸碎的复活蛋残骸,我想他唯一可以确定的只有:我想你曾爱过我。

  有美子篇

  有美子在这个小说里基本是隐形的。无论是渡边和秋叶都负责了全书的悬疑部分,似乎只有她的身上发生的一切波澜不惊。她对一切浑然不知,她的世界里只有女儿开始吃纳豆了,女儿要读英语自己开始要补习了。如果说还有意外的话,就是女儿的同学以及女儿的同学家长会让她的世界稍微有些变化。也只有这些偶尔发生的变化,才使得这个背景让人意识到:这不是纯属背景,而是同样具有生命。

  小说就像一张蜘蛛网,去向哪个终点有时候往往取决于你从什么地方开始。有美子是一种滞后的出现,在渡部和秋叶的故事开始之后才出现的,虽然她和渡部的故事远远在前。

  她近乎顽固地出现密度越来越大,无论你如何去好奇秋叶的故事,或者说如何焦虑渡部的故事,随着她的故事忽隐忽现,直至顽强地占据整个故事的焦点。读者会恍然大悟: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着墨不多的故事,却是改变一切故事走向的真正原因。

  秋叶篇

  据说男人都爱秋叶,这里不妨先提一下书里一句著名的台词:你知道吗?大叔已经不算男人了。

  秋叶的出现像所有的爱情那样具有传奇色彩:她就是一个发光体。无论发光体有多大,她的一个特性便是不仅仅是我的世界只有你,而是我的世界就是你。在她的身上,渡部看到了一切的美丽和美丽的破碎,她格式化了真实的世界,或者说过去的世界,渡部幸福地沉醉其中,不再去思索什么是真实,什么正在过去。他只能看到秋叶,秋叶不仅仅是太阳,她还是日蚀。

  她让大叔变回了了男人,如果这个男人继续变回男孩,也许,他们就真的算是相爱了。但可惜的是,他们只能是做爱。

  如果故事可以一直延续下去该有多么美好,可惜即便是在小说里都无法做到这一点了。因为这不是安徒生,这是东野圭吾。

  渡部篇

  渡部是完全主动的一个人,所以他的所有遭遇可谓自作自受。他无论如何都要开始,然后无论如何都不得眼睁睁地看见结局发生。当别人也许从来都是恍然大悟的时候,他的恍然大悟来得不早不晚。

  他甚至可以说最幸福的时光是他焦虑的那些时光,他游走在妻子和情人之间的狼狈时光。他就像西西弗那样每天有事可做,不是编造各种理由欺骗妻子,就是和情人在一起焦虑下一次给她什么期望。他似乎穿行在永远没有黎明的深夜里,而且不愿意醒来。

  当然事与愿违。

  而这时候,故事似乎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一场悬案。

  如果说相对于人生充满不测,人生几乎没有什么意外更让人无法忍受。正当男男女女纠缠不清的时候,一件似乎会改变一切的时效案件出现了。

  这里要说一个笑话,一个周星驰时代非常著名的笑话:你以为这是一个吹风机,其实他就是一个吹风机(国产凌凌漆)。

  在看一个爱情故事的时候突然被告知这是一个推理故事,这种崩溃感大概就像满心希望去看一个爱情故事,却遭遇了一个爱情。无论是推理和爱情,似乎人们对惊喜已经避之唯恐不及。推理的部分只希望看到诡计,死尸和警探;爱情的部分只希望看到邂逅,床戏和焦虑。两者就像博物馆的分馆排列一样,毗邻而居却泾渭分明。

  可是爱情和推理的距离有那么遥远吗?

  其实这个故事如果要剧透的话,一句话就够了:我知道你曾经爱过我。

  但是谁来说这句话就是: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同名改编电影的选角加剧了这个故事的悬疑性:美丽的深田恭子凭什么挑中岸谷五郎呢?又或者,贤淑的木村多江何必要对岸谷五郎忍气吞声。

  不过是一个大叔,大叔不是男人,哪怕是男人又怎么样呢?何况这实在是个各方面看都那么平庸的大叔。

  但是他还会欢乐,他也会暗暗为自己还能做爱而雀跃不已。他会感觉到自己真让某一个人幸福,他会感觉到别人因为自己而受到伤害。这一切似乎都证明他还是充满活力的,他还不是行尸走肉。

  他一次次走入黑夜,因为他觉得黎明就在前方。

  故事就这样继续着,一如生活发生着变化。直到这种变化始终要被化解,黎明到来了,街道上却空无一人。

  有美子、秋叶和渡部,他们的故事也许是那么遥远,就像黎明距离深夜那样遥远,而遥远有时候就是安全的意思,遥远就是可以退到更远的地方:

  这是别人的故事,这是别人的黎明和街道。

  《黎明之街》读后感(九):无法规避的多重伤害

  《黎明之街》出版的时候,作者东野圭吾即将年满50,所以书中对于中年男人的心态刻画表现的还是极为真实的。对于习惯了婚姻状态的男人来说,婚外情好像是他们从一种“属性”再次变成”男人“的通道,这种刺激包含了内心的悸动、对久违爱情的渴望和新鲜感的冲击,它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拒绝不了。

  在小说里东野圭吾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对话去展现中年男人渡部的挣扎。他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在家庭和情人间让渡部做出选择,所有的描写都是用来提醒读者,婚外情好像是”甜蜜的地狱“,有着无法让人拒绝的魅力。

  在文章出轨事件爆发以后,他变成了千夫所指。他将自己的错误归咎于成功后的自我膨胀,而引起了网友的口诛笔伐,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一切的问题都是由外部环境所激化的。而同样是出轨男,倪震道歉信里的一句”结构上明显的中年危机“则道出了第三者感情中非常重要的内在元素。《黎明之街》里,东野圭吾也写道,”外遇并非一味地追求快乐,一旦开始,就无法说出那种温吞的风凉话“。这让我们对于外遇的问题又多了层体悟,毕竟很多关于第三者的问题都是从女性的视角去写的,由男性视角去看也难免偏颇,《黎明之街》算是有个很好的突破口。

  我们作为旁观者,看待很多问题难免都自以为是。比如很多人都觉得马伊琍原谅的太过轻易。当然,如果一个单身母亲成功逆袭,事业爱情再次双丰收绝对是美事一件,但更多的现实问题不是一个”坚持“就解释的清的。

  《黎明之街》里也描写到了妻子的态度,是借由渡部和朋友新谷的对话完成的。新谷告诉渡部,”你根本不瞭解做妻子的人,她們不答應離

  婚,並不只是因為不想失去生活的安定,而是因為無法容忍老公獨自

  得到幸福。為了阻止這種事發生,她們認為稍微氣悶的生活還可以忍

  受。“

  这种想法大概是很多妻子的念头,如果说离婚会让老公第一个幸福,那保持婚姻虽然看似伤害了老公,却实际可以维持一个表面的和平,无论是婚姻还是子女都可以得到救赎。女性秉持着这样牺牲少数人的观念才继续保留婚姻,又或者,即使不能让每个人获得幸福,也绝不能仅仅让某个人获得自私的幸福。婚姻是必须牺牲一部分去获得两个人的妥协的。

  而另一条更为悬疑的副线来自渡部的情人,她的存在也从侧面说出了婚外情对于孩子的伤害。虽然理智上会认为这是父母各自获得幸福的方法,但也会本能的认为出轨的父母在做“恶心”的事。而更重要的是伴随着这件事情的起底,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女孩会被摧残到什么程度,她几乎是用牺牲自己来惩罚别人,这种极致的愤怒,是幼时生活的延续。

  《黎明之街》的婚外情是伴随着甜蜜的伤害进行的,小说对于这段婚外情还是软处理了,总感觉有些虎头蛇尾,一切在第三者的眼中都只是一个陷阱,原配的痛苦,渡部的纠结都只是玩笑。从这个角度看,真正会受到伤害的对象,还是原本的这个无辜的家庭。

  笔记整理:http://t.cn/8s65SHP

  《黎明之街》读后感(十):黎明之街——恶俗面具下的真实

  我对婚外情的书向来没有任何兴趣,这次完全是因为是随手抄起一本东野圭吾的小说误打误撞地接触了这个主题。全文的主线并不是推理,主角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稳定工作,拿着不算多但是可以养活一家人的薪水,有着三五好友,每天朝九晚五的市井小民的形象。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常人眼里或许可以被归为“好人”的人,在厌倦了机械重复的生活,吃厌了甜腻的炖菜之后,开始出轨了。全文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作者把主角从一开始的犹豫,脱离生活正轨时内心的煎熬与恐惧,到想法设法地在情人节、圣诞节外出私会而不被发现,到最后抑制不住自己感情想离婚重新开始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无比真实地还原到读者的眼前,渡部不是十恶不赦冷血无情的人,所以他想弥补妻子,为生病的女儿着急,在出轨的时候充满羞愧;但他同样也是一个无耻之徒,看着全心全意为家庭付出的妻子,感受到更多的却是因为得到这份稳定而失去的寻求新欢的自由。他和秋叶是真爱吗?也许当他和秋叶真的走到一起,再过十几年又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桎梏,爱情本来就是两个人牺牲掉一定的自由,然后相互支持通过爱让两个人变得更加完满的过程,忍受不了这种失去的人,不配得到爱情。

  再看女主,女主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人,她对这个陷入自我矛盾的怯懦而又普通的个体的内心想法了如指掌,她每次都可以先一步的了解渡部的想法然后牵着他的鼻子走。家庭的不幸让她不再相信爱,隐忍十几年只为复仇,可悲;为了自己的复仇,利用和玩弄另外一个人的感情,可恨。有人感慨于两位之间的深沉而又真挚的感情,可在我眼里,秋叶不懂爱也不敢爱了,在她眼里复仇是远远地优先于这份爱的;而对于渡部,从头到尾只是厌倦平淡生活而追求新鲜刺激罢了,我更是对这份感情无法苟同,游戏结束了,是的,出轨的人终将受到惩罚。

  要说这本书的缺点,我最无法认同的就是秋叶的复仇方式,感觉十分牵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