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随遇而安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随遇而安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5 10:53: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随遇而安读后感精选10篇

  《随遇而安》是一本由孟非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随遇而安》读后感(一):此心安处是吾乡

  “是”与“非”,亘古以来便分据这世界,犹如阴与阳、昼与夜,属于一方的在这里,剩下的世界交付对方,壁垒森严。而阅读孟非的《随遇而安》,我不觉莞尔,因为分明感到,自己进入了一个“是”的世界。“是”为会意字,从日、从正,古意指夏至时分太阳走到基准点上,从而引申出善、正确、法则等含义,释放着堂堂正正的能量感。这本书展示的世界,是水。

  是水清澈。最感惊讶的阅读体验莫过于,哇!孟非把自己四十年人生经历就这么一清二白、轻轻松松抖出来了,没什么遮掩,没什么波澜壮阔,似乎也少了几分曲折。走过的路、接触的人、感怀的事、了悟的理,喜怒哀乐,清晰地在读者指尖流淌,细微若沙石也可触。如果说人生如戏,那么孟非经历过的“角色”,足够编排出许多精彩剧本,印刷工、电视台打杂、摄像、记者、编导、制片人、主持人,老老实实写来,用笔深而拙,却把满满阳光镌刻进岁月里。

  是水潜流。我们读过一些传记,被精彩的故事打动,被传主不懈的奋斗所折服,但是在《随遇而安》中,似乎难以发现一个包含诸如坚毅、果敢、决断等优秀品质的拼图。读者不禁纳罕,若说这是一部成长之书,在平淡的叙述中,何以寻觅孟非的成长足迹?是的,书中没有腾挪于世间的跌宕起伏去成就一个孟非,我们读到的,是一个一个的人,一段一段的关系,触摸到的,是情感的温度与韵律。从浸着乡愁回忆外婆、小资本家爷爷,到中学时对抗的老师、喜欢的女生,到打工时年轻气盛与人冲撞,到事业上路时感念知遇之恩,一直到做节目、异域行的时候,挂怀的人、好奇着的人、疑惑着的人……我们体会着孟非对这世界的接纳,体会着他敞开心扉,哪一个人、哪一句话,改变了他的生活——粉碎了一个梦想的萌芽或者开启了一条新的道路。他写活了他人,正写活了自己。我以为,孟非在书中展示的成长,正寓于一段段关系,一段段冲突与交流之中,独特而迷人,如众水潜行,汇成大江流。

  是水欢快。一个人的幽默来自哪里?一个人的顺心从容来自哪里?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从疼痛里抬起头,展颜明媚的一笑,让人释怀?读孟非的书,我就是生发这样的疑问,盼聪明的作答。而每每读到——能把痛苦回忆讲述得生动有趣的文字,仿佛蚌包裹着泥沙,逐渐晶莹光耀,从来叫人难忘。

  《随遇而安》读后感(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谈起孟非其人,就不得不说《非诚勿扰》这档子综艺节目。

  当《非诚勿扰》栏目开播并在收视率上一路攻城拔寨高奏凯歌,周围人见面就谈论这个女嘉宾如何那个男嘉宾怎样,好似不看《非诚勿扰》就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时候,我才开始关注这个节目,继而知道孟非其人。

  坦白而言,我是喜欢这个节目的。喜欢它曾经的烟火气,喜欢它碰撞中的激情,喜欢它的假中见真,喜欢它直面生活真相的勇气和能力。尽管这真相总是有刺痛人心的寒冷,偶尔也含有足以融化众生的柔情。日渐了解这个栏目之后,才恍然这不是一档小情小调的节目,而是一出直指人心,直指当下世道状态的大戏。而主持人孟非的迷人魅力也逐渐深入我心。很多时候我发现台上越热烈,孟非越冷静,他总是话少,看不出什么表情,有时候甚至能给你一种有点儿旁观的感觉。那是一种淡淡的疏离感,一种处于世俗而远离尘嚣的疏离。当然了大多时候他的个人气场非常的强大,依然不多言,但是出言便是直中要害,他有一种不动声色的主观性,并靠着他很好的把握住了现场各方微妙的平衡。

  电视节目上认识的孟非是个光头主持人,时而诙谐幽默,时而妙语连珠,时而隔岸观火,时而热烈激情。在我心里他算是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之后,也曾在各种报纸杂志上阅读过一些关于他的文章,大多都是谈论他励志的人生篇章,除此之外,于他并无过多的认识。

  直到翻完《随遇而安》,我才敢说我知道一点关于这个孟非。他在书中用一种很朴实无华的语言交代了自己并不怎么精彩的人生经历。我之所以说并不怎么精彩,是因为比起那些报纸杂志以及百度百科上对孟非的介绍与渲染而言,书中的孟非所经历的确实算不上精彩,用他自己在前言中的话来说便是“百度百科上关于我的介绍,事实部分还算属实,但描述性的部分太多了,而且充满了作者自己合理的想象,加上知音体的文字风格,流传甚广,这让我一直感到相当的难堪。”从这段话中,我推论出了两个结论,其一是孟非的那些事实确实是他人生中真实经历过的,不是杜撰的;其二是孟非是个诚实的人,他不虚伪和做作,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

  书中读到的孟非,远没有之前文章中那个“孟非”感人肺腑,他成名前的生活远没有描述中的那么艰辛和痛苦,他的成功也绝非“超越自我”、“发奋图强”的结果。从书中不难看出,孟非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十五年来,除了不同的工作岗位的经验积累和不断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外,孟非一直都是那个孟非,本质上说就是他从来不曾改变过自己,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随遇而安。而做为保持本色的孟非便是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他都是个讨厌虚伪和做作的人,讨厌“端着架子,故弄玄虚”的人,“没有感觉的话不要说;不能让自己感动的话不说,我要写这个东西,至少要说服自己。就是起码真实。”的人。

  孟非生于重庆, 从小跟着外公外婆长大,那是一段完全生活在母系氏族里的生活。父母长期两地分居,母亲在重庆,父亲在西安,爷爷奶奶居住在南京。孟非的孩提时代比一般的人要复杂一些,三地常相往来。少年时代他在南京度过,灰色开始笼罩他的全部生活。小资本家阶层的爷爷奶奶在时代的改革与洪流中没落,孟非在并不优越的家庭环境里成长,学习成绩严重偏科,父母关系不融洽,对他而言,那是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高中时候,父母终于还是离异,多年来的冷战及家庭矛盾给孟非带来了痛苦和阴影,孟非自己认为好在他的性格并没有什么障碍,人格也似乎挺健全。严重偏科没有考上大学,在印刷厂工作出工伤,在电视台当了多年的临时工,从摄像、记者、编导、制作人、主持人一路走到今天。

  四十年人生坎坷,风雨历程,孟非迷茫过,无奈过,挣扎过,奋斗过,失望过,好在不管他的生活经历什么,他都顺应本心,淡定从容,坦然的面对每一次的改变。孟非坦言,他有一个重要的人生原则:“永远不要对别人的帮助有太高期许,哪怕是你的父母,凡事靠自己。”

  《随遇而安》读后感(三):孟非何以会成为孟非

  最开始知道孟非,还是08年那会儿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新闻学概论》的课上,有一次,老师给我们放《南京零距离》的视频,一群不谙世事的毛孩子哪里见过主持人在电视中慷慨激昂地肆意骂政府骂执政人员,颇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气势,一个个震惊地都瞪圆了眼珠了,纷纷迅速拜倒在了孟非的西装裤下。

  那时候《南京零距离》正火,作为一档民生新闻的直播节目,它几乎成为了一个现象,引得无数电视台同行去学习取经,也自然成为全国各大新闻学院上课时候的范本。我清楚地记得,老师指着视频里那个戴着眼镜顶着精光闪烁的大光头的主持人言之凿凿地说:“这个孟非,一定会红遍全国。”

  没想到两年后,真的是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有个光头主持人,叫做孟非,只不过怕是老师没想到,孟非的火,是因为一档相亲节目。——同《南京零距离》一样,孟非主持的《非诚勿扰》再一次成为了一个现象。前者收视率的飚红只是在江苏地区,而后者,连连打破收视率纪录,让无数电视人叹为观止,振臂狂呼。

  孟非的红火,与江苏电视台的胆大敢用人有很大关系,在书中孟非自己也说,《南京零距离》开播的时候选定他为主持人的时候,业内都说:“景志刚疯了!”

  是的,疯了,在中国电视圈里,将民生新闻用直播的形式展现已经足够疯狂,更何况还选择了一个不是播音主持专业也不是新闻专业出身,还是个光头的孟非做主持人!中国的电视新闻,主持人一定要形象端正严肃正统的,一个光头?这不是开玩笑吗?可以说孟非出现在新闻栏目主持台上,在电视圈内引起的震动,是不亚于前些日子《新闻联播》突然在结尾处卖萌的。

  关于江苏台与孟非,老师跟我们分享过一个江湖传闻:孟非有次在节目中痛斥南京市某领导的某种行径,惹得该领导不满,打电话向江苏台反应情况,于是江苏台只好给孟非放了几天假暂避风头,孟非到处游玩了一番回来之后继续主持节目,该领导打开电视一看,怎么孟非又来了?再次向江苏台反应,江苏台只好回答:那个,不好意思,领导,咱电视台是省台,不归市里管的。——传闻真假难辨,但至少说明了一点,江苏台对主持人的信任与支持,是孟非在节目中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向各种机关、团体、政治人物质问发难的坚强后盾。

  而后来的《非诚勿扰》,这档相亲节目中各种男女嘉宾形形色色的语言和价值观的碰撞,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和争论不已,一时间鲜花与砖头齐飞,也再次证明了这个文化大台的气度和包容。

  看《南京零距离》的时候,被孟非的犀利和独到的观点和敢于直言的风格所折服,看《非诚勿扰》的时候,又再次被孟非机智灵活、对现场气氛准确的把握甚至整体节目氛围走向的调动的高深能力所惊叹。有人说,是《非诚勿扰》成就了孟非,正是因为这档节目,他成了全国知名的主持人,迈入了“中国最红的主持人”行列。可是,又何尝不是孟非成就了《非诚勿扰》?相亲的节目那么多,除了这档节目的定位精准模式新颖节奏感强,孟非的强大气场和睿智机敏也是节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有网友直言:看《非诚勿扰》就是为了看孟非的,若换了一个主持人,《非诚勿扰》是否仍然是《非诚勿扰》,那还真是不好说。

  我一直很喜欢孟非,因为作为一个主持人,他的专业能力和语言风格都独树一帜且态度鲜明。然而,直到细细地读完手中的这本《随遇而安》,我才真正懂得了,孟非之所以会成为孟非,并不是偶然,也不是出于幸运,而完全是一件顺其自然又理所当然的事。

  孟非出生于重庆,外婆在报社上班,爸爸妈妈一直在电视台上班,这样的环境,或许让孟非对于媒体有着天然的亲近和喜爱。他聪明,过目不忘,缺乏判断力而记忆力一流。严重偏科,语文成绩优异,理科却是一团糟,偏偏又因为某位老师的刁难未能念文科,由此高考落榜。——后来孟非说,他最感谢的,是这位老师,若不是他,自己也许会考上大学,他的人生就不可能是今天这个样子,而完全是另一番光景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岔路口就决定了一生。”

  孟非的时评,往往心怀悲悯,他对社会底层人民有种近乎执着地偏爱,在《孟非读报》中,他不止一次谈到房价、农民工、社会留守儿童等各种社会问题。很多媒体人都是知识分子出生,对这些人缺乏了解,所以当他们谈论这些话题的时候往往带着种自以为是的清高和隔阂。而孟非,却总是一针见血,直指人心,真实地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毫不掩饰他面对社会不公时候的愤怒和惋惜,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时评《孟非读报》再次成了节目的收视率最高点。

  看了这本书才真正体会到,孟非的深入是出于了解,而非想当然。高考落榜后的他,跟着朋友闯过深圳,做过各种体力活,回到南京之后,招考进了报社印刷厂,又做了一年多的印刷工。每天同其他工人们挤在一起,睡臭烘烘的行军床,值夜班,浑身黑漆漆脏乎乎,打饭洗澡的时候都被人嫌弃。如果不是因为一次工伤,又受到了领导的不公正待遇,孟非也许会一辈子在印刷厂,会实现他成为一个组长或者车间主任的美好愿望,远大理想。

  离开印刷厂之后的孟非,在父母的安排下进了电视台,成为了一名临时工。记得当年,初次听到孟非这一段经历的时候,班上的同学大多露出了不屑的表情,意思是:孟非能够进电视台,还不是因为他爸妈都是台里的领导,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我爸妈也是台领导,那么我也可能……

  直到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父母的职位和关系固然可以为子女提供一个较好的机遇和平台,但是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还是得靠自己。孟非之所以会成为孟非,不是因为他有台领导的父母,而是因为,他是孟非。

  刚进去的时候是打杂,后来,便开始跟着老摄像学拍片子,开始学剪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孟非就完全掌握了摄像、剪辑、写稿、配音的整个流程,达到了可以独立做片子的水准。听起来似乎不足轻重,可是,在抱怨别人的机遇比你好关系比你硬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也有一样的机遇,你能保证你也能做到这些吗?你想过他在掌握这些技能的背后下了多少工夫流过多少汗水吗?

  二十三岁的孟非,接拍了一部对他而言意义深重的纪录片《西域风情》,因为他是唯一一个能拍片子又肯吃苦又自由的人。在书的后半部分,孟非详细叙述了拍这部片子的过程中所吃的苦头。惊险的山路,每次都喝到直接晕倒的酒,比泸定桥还惊险万分的过河,几乎垂直的帕米尔高原上的山峰……一个不慎,就是性命攸关。他一步步朝着电视新闻的路途前进着,因为这次任务完成出色,所以才会有下一个纪录片继续找他拍,所以才会从临时工转为正式工,开始担任深度报道类新闻栏目的记者,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生涯。

  我想,孟非的性格里,是有一种勇往直前的果敢和无畏的,他不偏激不执迷不惘然不轻易妥协,而是顺应本心,尽力去完成需要他做的他想做的每一件事。

  他并不是励志故事中的主角,他的人生,也不是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去攻克,他只是始终遵循着内心的召唤在不住前行着。所以,不论是印刷工,电视台打杂,还是后来的编辑、记者、摄像、配音、制片,一直到主持人,他都能够胜任,并且将工作完成得很出色。

  正是因为孟非从不让人失望,所以,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信任,才会一直不断地颠覆自己——没有做过主持人?没有关系,其他的事你都没做过,不也都做得很好嘛!所以,就试着做做主持人好了!

  非专业的孟非能够在中国这么多的主持人中脱颖而出,被人记住,被人喜欢,被人赞扬并且钦佩不已,本就不是一件偶然概率的事,而是因为,孟非,他值得。

  拿《非诚勿扰》来说,因为他经历丰富同社会底层乃至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交流,才更能理解出场嘉宾的言行和观念,说出的话才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因为他几乎干完了整个电视台所有的活计,才更加了解一档电视节目想要做得吸引人应该掌握什么样的节奏,设置什么样的高潮和爆点,他比一般的主持人更了解电视更明白受众;多年的电视新闻经验,让他比其他主持人更擅长提问和总结,更容易把握节目现场的平衡。

  而其他的,我相信,这是出于孟非的天赋使然了,他从不高高在上,永远态度谦和,这种天然使人交心的能力让在场的嘉宾和电视内外的观众都愿意亲近他,他的幽默和睿智更是使他成为网友热捧的对象,人们纷纷截取“孟非语录”在网络上大为传播,极平常的一句话在孟非口中说来,也别有真味,这不得不叫人羡慕不已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张红军说到孟非的语言特色时点出,“他的文章不仅言语犀利,泼辣老到,还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然而,孟非的旁征博引却没有让人产生‘掉书袋’的感觉,相反,他的表达既通俗又精准——精准见功底,通俗是追求。”同样的感触,孟非总是能够以最精确、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一语中的。这并非仅仅是由于知识渊博,有些人的语言天赋就是不得不让人羡慕。

  最后说一下,《非诚勿扰》中的孟非无疑让人喜欢和敬佩,但是,我更加期待,孟非能够重新回归新闻,用他独特的犀利和直指人心,带给观众更多的感动和震撼。因为我总以为,孟非可以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签,他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主持人。

  《随遇而安》读后感(四):举重若轻,锋芒泯于无形

  孟非在书的自序中说,如果有人肯读完他的《随遇而安》并由衷地认为很有意思,他认为这是一个奇迹。在我一口气将书读完后,真想亲口对他说声——我创造了一个奇迹。可他不是我周围的同事朋友,我没法儿亲口对他说。

  之前看过不少名人自述、自传,但因这类不是专业书籍,看起来散散漫漫,一般一本书要拖个十天半个月才算完。可是孟非的文字却让我看了之后停不下来,平实流畅的语言配上精美又带着他独特解说的图片,三天我就把它看完了。看的时候饶有兴致,看完还在脑海不断思索,真是表面有趣、内在有料的完美结合。

  书读起来如此畅快,我总结的原因在于孟非具有出色的表达能力,而且使用的是面向平民大众的那种最佳表达方式。张红军老师也说了,“追求通俗易懂,让传播变得畅通无阻,一直是孟非追求的目标”。孟非还曾经讽刺过那些故意把话说得让人听不懂的人。可不是吗,现在有些人出书,往往没什么实质内容,语言却晦涩难懂。如果是专业性很强的书籍也就算了,可你的读者群明明就是社会大众嘛,在语言方式上追求这种所谓的“疏离”效果,其实全无必要。

  说到这儿,又忍不住想起孟非主持《非诚勿扰》时的说话方式,他永远是以自然真实的感情、恰到好处的表达方式化解男女嘉宾的沟通障碍。有时有些男嘉宾会遭到拒绝或受到冷落,善良的孟非会当场给他们一些贴心的安慰和鼓励,这些话听上去就像一位关系相当亲近的良师益友对我们的忠告,而不像出自一位直播现场的主持人之口。

  孟非游历过许多地方,单是书中提到的就有新疆、西藏、甘肃敦煌、希腊、德国、以色列……而书中插图里还出现了云南丽江、江西鹰潭、四川各地、山东曲阜等地。由此,更让人意识到,一个人胸怀的宽阔和知识的广博来源于平素的见闻和积累。别看他现在以如此轻松淡然的笔调,向笔者描绘曾经去各地旅行的见闻和感受,其间却充满了辛劳和艰险。

  想到他在“难忘新疆”中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我作为读者都感到震惊了,难怪他自己说“突如其来有一种灵魂被一击而出的感觉”。我特别喜欢读他对新疆这块神奇土地的描绘和解读,因为在此地的工作和体验凝注了他的心血和灵魂,所以感人至深。

  随着《非诚勿扰》而红遍大江南北的孟非,在书里没有任何高姿态的表现,他还是那个随遇而安、平易近人的电视人。也许“举重若轻,锋芒泯于无形”这句话是对他最好的形容。

  《随遇而安》读后感(五):云自无心水自闲——随遇而安

  云自无心水自闲——随遇而安

  文/Sofia

  我喜欢看传纪类的文字。只是,我不太喜欢读伟人的传纪,因为伟人的人格光辉过于闪耀,有点儿远在云端遥不可及的意味。孟非老师的这本《随遇而安》火候刚刚好,既有着平凡百姓的烟火人生、酸甜苦辣,又有着阅历丰富者的脚下山河、胸中丘壑。

  孟非老师在《随遇而安》中记录的自己在重庆生活的童年时期和在南京的读书的少年岁月,读来与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其他普通百姓的年少时光并没有什么两样。字里行间,这段年少的记忆,文笔清淡,是寻常少年人的琐碎青春。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即便是王子公主,也有着百姓儿女的喜怒哀乐;即便是名人,也有过苦逼憋闷的低谷时光。

  孟非老师的人生低谷跌落在他的高中时期。那时的孟非,成绩不好,父母关系也不好,生活在暗无天日之中;后来的他,毫无意外地没有考上大学,在社会上混了一段时间后通过招工成为了一名印刷工,出了工伤后又去电视台当了临时工。

  时光流逝,今日功成名就的孟非老师回忆起当初的这段岁月时,感慨道:“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岔路口就决定了一生。”他说,如果当初他能上了文科班,说不定他就考上大学了,他的人生就会是另一番光景;只是,他其实很感激那个因个人恩怨而坚决将他拒之于文科班门外的老师。

  事实上,人生哪里有这么多的“如果”!每个人都只活在当下,做出的选择不过是彼时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罢了,这也正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精神。

  一个人回首往事时,倘若他对现状是满意的,他必定无悔于当日的选择;倘若他对今日的生活充满了不满和不甘,忆及过往时,他的心头只会有一个“悔”字。从这一点来看,孟非老师对他今日的生活充满了知足和感恩。

  正如后来,孟非老师在《随遇而安》中提及当年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无人区爬山顶的公主堡时,他说,那时候真的是玩儿命,换现在,这活儿给多少钱他都不会干,这拿的钱很可能就变成遗产了。

  世易时移。只因为当初站在那个路口时,并不知道前程如何,是平川大道,还是山路崎岖,是风景秀丽,还是狼烟四起,只能一直往前走。这不是玄而又玄的所谓的命运的指示,而是人生路上水到渠成的云自无心水自闲的随遇而安。

  倘若时光倒流,我相信孟非老师如果能回到当初、再次站在公主堡的山脚下时,依然会选择挑战这段永生难忘的惊险。

  一段段独特的人生经历累积起来,塑造了一个个独特的人。那些读过的书、行过的路、看过的景、遇过的人、听过的事,沉淀在一个人的内心里,构造了一个人独特的内涵。

  孟非老师自谦说自己的人生经历不是励志篇,我觉得他所主张的这种随遇而安事实上是励志的另一种注解。当事情已然发生,人力无法改变时,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努力把握自己,不放弃,一直勇敢地往前走,淡定从容,即使不能实现平凡到精彩的转变,也不会沦落为“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无奈。

  《随遇而安》读后感(六):随遇而安

  之前在便利店有看过这本书的不同版本,印象深刻的是孟非的光头和他平淡无奇的叙述。正如他在自序里面第一句所写的:“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看的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很幸运,我就是这样一个无聊的喜欢看一些平淡无奇的传记书籍。人都说《尤利西斯》是最无聊、无情节的的世界名著;用孟非的这本《随遇而安》做对比便会发现《随遇而安》明显精彩很多、幽默很多。在《随遇而安》里,那种平淡无奇的让人发笑的情节,挺多的;有时候这种情节需要你看过之后思考几天才会笑出声来。

  查看之前的记录,原来我在2012年2月26号看过这本书。算起来真是有书缘,今天是2014年2月26。

  之前看的电子版的《随遇而安》故事情节的印象聊胜于无,现在还印象深刻的是孟非主持的那个《非诚勿扰》及整个宿舍周六晚上啤酒、香烟加闲聊的安逸。那个时候,满大街都在播放艾薇儿的Girlfriend,貌似不谈恋爱都对比起那个时节和那种节奏。当初看孟非的自传的一个目的是想弄清楚:究竟孟非这个主持人有多少值得看的内容。当时读完后,发现如他所说,平淡无奇。今时今日重新回头来看,貌似有张知识不少,也不会再那么单纯的去理解那个时候风生水起的《非诚勿扰》和孟非了。

  人都说,坐上了金銮殿后,很难再做回那个常玩泥巴的小村夫。是啊,谁能有这么宽广的胸怀,在淡薄和名利之间选择明志呢?从孟非的整本自传中还是能发现一些朴实和真诚品质。现在最缺的,不就是那种纯洁的、单纯的朴实和真诚么?在这本书里面有两个电视从业同行对孟非的评价,标题写的是【他们说《非诚勿扰》】,看得人非常真切、激动。对一个人的评价,最难得是来自同行业的。“文人相轻”的习性在每个行业都存在,但能从专业上对一个人做客观评价的,也只能是同行了。书中的评价都非常专业,有一些词汇我还自己百度了下。一个没有读过大学的孟非,在体制内不应该这么大红大紫的,但显然同行业还有个毕姥爷也红的发紫,这一点来看,读书的作用没有从小听说的那么大。

  这本书让人想起了章太炎的得意门生黄侃的一句话:“30岁前不发文,50岁前不著书”。孟非在40岁写的书,或许在学术专著面前价值全无,但对于一个想了解孟非、想了解《非诚勿扰》、想了解一个有些励志、有些借鉴的故事来说,我强烈推荐。黄侃的老师清末民初学者章太炎老先生层说”大国手门下,只能出二国手;二国手门下,却能出大国手。因大国手的门生,往往恪遵师意,不敢独立思考,故不能大成,如顾炎武门下,高者不过潘耒之辈;而二国手的门生,在老师的基础上,不断前进,往往能青出于蓝。如江永的门下,就有戴震这样的高足。”,纵观整本《随遇而安》,你便会发现一种超越,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激动!这种超越,铺垫到整本平淡无奇的四十个章节里,彰显真性情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孟非的经历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励志的论点有两个:一是他勤奋好学,读过不少书(古今中外,是个人物都多少读了些书,这是重点和是“英雄所见略同”);二是他不服输(古今中外,不服输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留下名号)。如果非要给这本书一个评价,我觉得是:朴实、平淡中透露的智慧,冷静、真诚中显示着胸怀。

  《随遇而安》读后感(七):废话一篇

  好像很多人认识孟非是从“非诚”开始的。不过作为南京人,我知道他大概始于《南京零距离》。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看,一直觉得评论特别酷,带劲儿。好像一般的南京家庭,每天都是要看零距离的。那时候还很期盼上门送礼,当然这是题外话。

  把评论做到这样,不是一个所谓专家随随便便就行的。只有真在社会混过的人,才会有这样浓烈的感情。从高考失利,到进印刷厂打工,再到混进电台,一切在孟非他自己说来都好像无所谓,但怎么可能?尽管语言是一向的冷酷中透着诙谐,但那种在底层混过才会有的受歧视、不公平感,是难以磨灭的。印刷厂其实就在我家旁边,里面的人我一直认为就是小混混。话说回来,这儿用这么多“混”字,似乎“混”也不是一个贬义词。但是你想想,就我这种已经是底层的人,都当他们是混混,还有谁会瞧得起?

  当然孟非自己也说,他跟那些人不太一样,毕竟念过点书,稍微敏感点。经历过这种生活,才知道何为生活。有过辛苦,才会有心声。所以我一直觉得,我既没什么生活,又不辛苦,这儿不过是发发牢骚、写点废话罢了。

  继续写废话。底层的人,在中国,很久没经历过公平了。尤其是网络不那么普及的年代,所谓的“公平”好像根本就不存在。话语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这少数人的生活跟剩下的大多数人,都没什关系。少数人——包括政府——的“官方”言论铺天盖地之时,市民只有选择沉默,不论公平与否、真实与否,因为说了也没用。“没有用”让中国人不愿意说话,所以少数人就认为——或者假装认为——“你们”默许了。好在南京有了一个孟非。有了一个“出气筒”,你能感受得到有人在替你说出心声——自己不说,别人说也差不多。的确,那个时候,孟非在南京人气真的很旺,恐怕基本都源自“多数人”的支持。而好像政府一直都对他有点不满,甚至传言他还受到过威胁。不过总之《孟非读报》早就撤了,《非诚勿扰》倒引不来什么麻烦吧。

  好像我把孟非捧得有点高了。其实都是普通人。就跟偶尔在超市看见的老吴一样,电视上耀眼的人,也有生活。不论是过去的“民生代表”,还是今日的牵线智者,褪去光环,其实就是会说点话而已,想想也挺不容易的。

  《随遇而安》读后感(八):孟爷爷,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

  先说很直观的一个印象:我觉得新版《随遇而安》的封面比旧版好看。旧版封面照摆拍痕迹重,新版看起来更有意思,也更有视觉冲击力,鲜艳的桃粉色一下子让人想到了《非诚勿扰》。

  在《非诚勿扰》节目中,孟非曾经表达一个关于“成功”的观点,大意是成功与否是否真的那么重要?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是一定要住多大的房子开什么牌子的车才叫做成功吗?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生活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这段话我印象很深,而节目中孟非总是有很多能打动我的精彩观点,让人很难不“爱上”孟非。伴随着节目红遍大江南北,孟爷爷也成了普遍价值观上的成功人士,以及我这个很少看电视的女屌丝心目中的男神。所以,就让我学着节目里的花一样的姑娘们一样,也因为喜欢孟非老师,而管他叫“孟爷爷”吧。

  看孟爷爷的主持,我总是在想:他怎么那么会说话啊?!看一期两期节目,一个主持人吸引你的是他的语言和临场反应,看多了节目,你开始欣赏这个人。语言毕竟是思想的反映和表达(不过我记得也有装逼的法国名人说“语言是思想的垃圾”),就琢磨这个人是怎样的生活,有怎样的历练,怎样地形成他的观点和处世态度,孟爷爷怎样之所以为孟爷爷,继而我怎样才能像他一样。

  我好像就是对他各种认同的脑残粉儿,并且想成为像他那样表达的人。

  孟爷爷在为自传《随遇而安》写的自序中写到:“生活中的我竟然如此乏味——既没有高尚的情操,也没有高雅的情趣,更没有高深的思想。”但看完了这本书,我想说,孟爷爷,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

  孟爷爷很谦虚地说,他的成长和他的同龄人都差不多。但是有两点还是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想再这里说一说。

  第一点,当孟爷爷还是孟非,开始只是在电视台擦桌子搬凳子的打杂,为什么能很快成为摄像以及别人愿意合作的摄像?之前风闻过电视台的临时工很多,有编制很难,他是怎样转正的?可能有人会说他父母在电视台有关系,但我还是注意到,几个很看起来简单的品质:勤快和肯学,使他成为别人愿意合作以及给予机会的人;对工作的激情使他出色,得到领导和同事的欣赏。我觉得,这几点,是很多年轻人在初入职场中需要注意和学习的。

  第二点,我对去新疆拍摄的那一章非常喜欢。孟爷爷对新疆经历的描写很动人,阅读的时候不由地非常投入地跟随他的文字,读完后我由一个之前对新疆并不感冒的人变得内心非常向往新疆。有机会很想去新疆看看,只是不知道现在的新疆是否还是以前的新疆。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天下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说“以其无以易之”。在我曲解的看来,水遵循自然:生活给予我的,我珍惜而努力,求之不得的,我便如水一样绕过去,然后可以继续向前。我想这和孟爷爷的的“随遇而安”是差不多的道理。

  《随遇而安》读后感(九):只是为了了解这么一个人

  《非诚勿扰》开始火时,我一点都没在意,更没有特别去看这个节目。偶然的几次随同学一起看这个节目,粗略的感觉是这个光头主持人长得还挺眉清目秀,说话还挺有意思的,俩嘉宾老师的见解还都很一针见血,很有见地。但一直也没再特意去看这档相亲节目,而这两天读孟非的《随遇而安》,倒突然生出了有空去看看《非诚勿扰》的念头。

  我不是孟非或《非诚勿扰》的粉丝,之所以读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好奇,好奇他是怎样一个人,都曾经历过什么。现如今整个社会都一副嗷嗷的急躁样儿,很多人都没有耐心去好好了解一个人。当然,有时也是因为没有机会去与之相处、去了解。于我,知名主持人,孟非,就是这样一个我此生大概都没有机会去通过相处来了解的一个人。

  所以,没打算把《随遇而安》当励志书来读,也没打算把它当名人传记来读——我理解的传记应该是对一个人整个一生的记述,倘若是自传,那也至少得等到传主七老八十了才来写回忆录之类的——而是想着只是去了解这么一个人。

  因此,读他的自序时,不禁在心底跟他握爪。“这本书算是我一些人生片段的回忆,并不怎么精彩,但对于人们全面了解我这个人或许有点儿作用——如果真有这样的人的话。”哈哈,当然有这样的人啊,至少我就是啊!这句话让我顿时对这个光头顿生好感,喜欢这样的实诚,因为这样的实诚让人安心,让人愿意听他继续说下去、愿意看他继续写下去。

  他还说,这本书寡淡如他自己。“如果有人肯读完它并由衷地认为很有意思,我只能认为:这是一个奇迹。”读到这一句,感觉他说这话的声音和语调就在耳旁。很奇怪的感觉,也许是在哪次节目中听他说过这么一句话。

  相信了他的话,可是,读着读着,就发现自己被骗了。诚然,他这前四十年的人生经历算不上坎坷曲折,也说不上是励志传奇,抠起来的话还真没太多精彩和辉煌。但尽管如此,也一点都不妨碍我边读边乐。

  比如,他写自己有一次被罚站,靠在老师家门边上站着,饿到不行,“脑子里幻想了无数遍冲上去掀翻这一桌饭菜或者吃光这一桌饭菜的情形”。

  写他中学时严重偏科,于是,有一回他爹去给他开家长会,先后碰到他的化学老师和语文老师,俩老师分别跟他爹说他的学习情况,一个委婉地表达孟非同学智力有缺陷,另一个则激动地大赞孟非了不起,是个人才,要好好培养。“两位老师的话,让我爸在短短十几分钟里经历了悲喜两重天。”

  读着那些回忆的文字,想象一个少年的孟非,还是挺有意思的。

  接着是他的“职场生涯”,从印刷工、电台临时工、摄像、记者、编导、制片人、主持人一路走来,有着诸多不易,也有着难忘的情谊。

  书中很大一部分是游记。从一本传记的编撰角度来看,也许这样的结构编排不算常规合理。但是,对一个常常四体不勤而总是爱上别人的旅行的人来说,这些部分亦是同样充满了趣味。没能亲去的地方,能在文字中读到也是好的。——某天若要去,还可将之作为简单攻略来重读,嘿嘿。

  总体而言,从文学、思想和语言角度来说,《随遇而安》也许都算不上是上乘,甚至这个有点卡通的封面总感觉有点怪,但是,它让我对孟非有了些了解,甚至让我有种冲动把《非诚勿扰》搜出来看,所以,还是想给它打五星。

  《随遇而安》读后感(十):果然还是那个孟非

  这算是一本自传加杂集吧。从孟非的童年时代切入,到中学时代,青年时代,进入电视台及以后的一些故事。

  孟非本人在自序中给自己这本书的评价是“平淡”。确实,如果你想看的是一个人普通人如何从默默无闻,历经千辛万苦,励志成为电视界最优秀的主持人,并最终成功的鸡汤故事,那这本书确实可以归结为“平淡”。

  书中描写的那些“乡愁”,那些“童年的淘气”,那些“青少年的叛逆”,还有每个人必将经历的“成长”,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朴实和真切。书中的孟非跟台上的孟非很像,沉稳老练,又不失幽默。当你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就像孟非本人正坐在对面,亲自向你讲述那些过往的故事一样。而你也会随着他的讲述,发出类似“原来当年你是这样的~”,“嚯,你还经历过这样的事!”的感叹。

  重头戏莫过于描写新疆的章节,孟非本人也承认,新疆是“人生经历中不可磨灭的重要篇章”。这一章中有新疆人民的热情,少数民族特别的风俗,也有令人毕生难忘的历险经历。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一种胡杨树,那是一种在干旱地区生长的高大的树种,新疆人会骄傲的告诉你,胡杨树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烂,是新疆的一种生命符号。我没有去过新疆,对这个地区也是知之甚少,但却深深的被这种“新疆精神”所折服。

  书中还有一些杂集,你可以跟着孟非去看看民主起源地希腊的笑容,德国不一样的世界杯,神秘的国度以色列,领略不同的异域风情。

  总之,这是一本适合放在床头的书,睡前读几页,伴你好睡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