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球之美》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地球之美》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21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球之美》经典读后感10篇

  《地球之美》是一本由[法] 帕特里克·德韦弗 文 / [法] 让·弗朗索瓦·布翁克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4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球之美》读后感(一):地球的诞生生命出现

  或许很多人都没想到,今年的暑期档会因一部电影格外热闹,而在最新上映的几部影片里,我最期待由中英合作拍摄的纪录片《地球:神奇的一天》,不同于每期都有固定主角的《动物世界》,该影片是以一天中太阳轨迹串联起整个故事的主线,讲述了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灵,在日月交替过程中,随太阳起落出生和成长的故事。的确,在这短短的一天里,在我们熟悉的地球上,不同的生命正在演绎着自己传奇

  《地球之美》读后感(二):宇宙的巧合之美

  世间万物充满随机,处处都有巧合。也正是因为小概率的巧合事件,造就了人世间的巧合之美,人们习惯性地将这种巧合称之为“缘分”。佛说:万物皆缘,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站在宇宙、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缘分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更存在于万事万物之间,包括我们的地球以及多样性的地球生命。

  放眼宇宙,宇宙之阔,超出人类的想象。但是在如此辽阔之地,仅仅只有地球生存在着多样化的生命。这种几乎近似于0的概率,除了巧合这种解释,难道还有其他的答案吗?巧合之美并不在于一次事件的偶然,而在于多种因素的交叉巧合。比如地球液态水的产生、适当的日地距离大气层、空气成分等等适合生命存活的外在条件,无一不是在一系列的巧合之中产生的。在地球46亿年的漫长历史中,巧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正是因为这些巧合,方才造就了地球之美。

  法国专家帕特里克·德韦弗和让·弗朗索瓦·布翁克里斯蒂亚尼的作品《地球之美》,通过言简意赅、意蕴深远的言辞和栩栩如生、如梦似幻的配图,让我们重新领略地球的发展历程,透过那200多个几乎改写地球命运时刻,让我们感受到存在于宇宙间的巧合之美。

  《地球之美》读后感(三):图解地球的秘密

  图解地球的秘密

  文/米雪

  宇航员在宇宙中看到地球是一个美丽蓝色星体,在地球上生活着人类,动物,飞禽走兽郁郁葱葱植物同时还有戈壁,沙漠,浩瀚的海洋……地球,我们真的了解它吗?几亿年之前,几千万年之后,地球,还会是今天的样貌吗?《地球之美》完美的解答了这个问题

  充斥着200余幅史前遗迹、生物、地貌高清还原图的《地球之美》,记载了200个改写地球命运的时刻,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按照时间的顺序,从地球伊始,完美的呈现出地球的发展历程,通过形象的描述和逼真的图片,读者可以看到从呱呱坠地的孩子一般的地球,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长为今天的模样

  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的《地球之美》是由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地质学会、法国国家地质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专家权威撰写,呈献给读者一部“看得见的地球简史”。

  书中一幅幅高清的图片,搭配一段段严谨而趣味的解说,达到了视觉和逻辑的完美结合。如何“看得见”地球过去的历史?序言中说:“……我们需要用留存下来的元素进行重构:化石、化学指标、构造”。但是,自然的发展并不如我们猜想的那样平和,因为“……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体系……一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现象对气候、地貌、海平面、生物多样性等都会有影响……”探寻远古的地球就像侦探办案一样,图片的呈现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关于地球最古老的过去,都离不开远古遗留下来的化石。“最古老的化石,要数加拿大西北部的阿卡斯塔片麻岩了,这些古老的火山岩距今已有40.31亿年的历史。”正是这些岩石,证明,地球在逐渐的冷却,在以后漫长的时间里,它都在等待孕育生命的契机。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自养生物,它们的构造十分简单,只要有水、二氧化碳和阳光就能够自给自足。同时,植物的发展势头也是非常迅猛的,逐渐从没有脉络和导管,渐渐长出了叶片,假根,真根……如同达尔文的优胜劣汰机制,植物也在一步步适应环境的需要。他们适应外界环境的革新,迅速征服了陆地,这是地球生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在书中,所配的图片正是一大片生机勃勃的羊齿蕨植被,昭示着生命的旺盛。

  关于地球上的古老生命,纽约布鲁克林的当代艺术家蕾切尔•萨斯曼在《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一书中,拍摄了30种已经持续存在了2000年以上的极其罕见的古老生命,任何看过本书的人士都会为那些老生命的美和生命力震撼。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老生命,然而,在悠远的历史面前,它们的生命又何其短暂?人类在这里,只是一瞬,“如果说地球的存在只有24小时的话,人类的存在只有3秒钟。”但这一瞬间,却创造出灿烂文化,在地球的历史中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地球的历史复杂而漫长,地球上的生命更迭往复。生命在悠远的时间长河中经历了漫长的进化,正是这一步步进化,组成了今天美丽的地球。自然界的生命经过新生、灭绝、新生、蜕变,留下了无数迷人的秘密,亟待人们追寻答案。在地球未来的世界中,希望继续有人类的参与,与自然和谐一体,共同建设地球这个美好家园

  《地球之美》读后感(四):奇迹之旅

  在太空中遥望地球,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在浩瀚的宇宙里并不出奇,然而在人类已知的范畴里,地球却是唯一存在生命的地方。因为生命,地球成为独一无二星球,也因为生命,地球的美有了发现者和欣赏者。作为发现地球之美的人类,并不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若是将地球的一生浓缩为24小时,在第23小时59分秒的时候,人类才终于诞生。但也正是因为有了人类,才让那些被时间封存的远古印记被揭开,让地球隐藏的美好被发现。

  《地球之美》读后感(五):看到了 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郑永春 推荐这本书

  转过来给大家看看,挺有意思,郑永春是我自己一直非常喜欢的!!他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学传播中心主任,也是一位科普作家!!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共同的家园,可是我们真的了解地球吗?它起源于太阳星云中的一团气体和尘埃经历了岩浆火球、冰雪地球、再到如今的蓝色星球。它曾经如炼狱一般,而今却是太阳系中最美的星球。《地球之美》就像美丽地球的一部简史,而我们看到的,却都是地球历史上狂暴的突发事件的遗迹,而那些曾经幸福平和的美景,却没有留下任何记录。从蛮荒地球,海陆分隔,到孕育生命的浓汤,低等微生物的诞生,再到如今的万物共生。地球生命的演化,并非一路向前,而是不断颠覆和重启的过程。《地球之美》让我们更全面认识自然界,更深刻思考人类在地球上的命运。

  ——郑永春

  《地球之美》读后感(六):来自地狱的宝石

  人类的许多故事,都来自大自然缓慢运动和人类快速演化之间的时间差。从帕特里克的《地球之美》里,可以看到许多有趣观点,例如北漂的印度,是因为地球内部的地幔运动,印度板块从南向北移动,像一个楔子一样插入亚洲大陆,活跃的运动带来了四川盆地的地震。还有《旧约》里对火山的隐喻,出埃及记里,以色列人也许是向着火山的方向进发,烟柱和火柱是最好的导航标志。最有趣的,是帕特里克称之为“来自地狱的宝石”的钻石,连接了自然和人文。

  钻石是灵魂镜子。它在特殊状态下会打开人类的知觉之门。 在特殊的状况下,人类会对色彩产生特殊感知。对光线、钻石、玻璃般晶莹的物体有着特别感觉,而明亮、纯粹的色彩是艺术本质的构成。超越空间体验,见到超自然的光和色彩,不是回忆,而是观察到一个崭新的世界的诞生。这也是钻石等宝石受到人类欢迎的原因

  钻石是财富的象征。《塔木德》里有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贫穷的拉比从一位阿拉伯人那里买了一头驴,发现驴的脖子上挂着一颗钻石,徒弟们欢呼雀跃。这位拉比却找到了阿拉伯人,归还了钻石。现代的瑞士人,一生中平均有三十只手表,许多手表的钻石是在重大的纪念日时一颗一颗镶上去的。还有些浪漫的瑞士人把甜蜜的话刻在钻石上,等着心上人去发现。

  来自地狱的钻石,似乎在提醒人们,财富要等待灵魂的并肩。《地球之美》的内容非常丰富,钻石只在里面占了2页的篇幅,其它内容也很精彩,值得阅读的一本好书。

  《地球之美》读后感(七):仿佛打开了通往地球各个时段的“任意门”

  作者帕特里克·德韦弗,算得上绝对的权威,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法国地质学会主席、法国国家地质遗产清单负责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质公园专家,身兼数职的他花费数年编撰了这本重磅之作。

  书中的200余幅史前遗迹、生物、地貌高清还原图,由拥有世界最丰富、最罕见动植物和矿物标本的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提供。不止如此,提供素材的还有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可以说是强强联合,让人目不暇给。另外《地球之美》中文版还聘请了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费杰特邀审校,力求做到翻译的专业到位。

  拥有这本书就如同拥有了一扇通往地球各个时段的“任意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时刻都在感受着想象力无法企及的宏大与震撼。NASA提供的美丽震撼的宇宙图景,国家地理纪录片导演拍摄的绝美风景,权威机构提供的远古复原图,不去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就看不到的珍贵化石、收藏,应有尽有。一页文字搭配一页高清彩图,大开本全彩印刷,让人爱不释手。在这个地球环境屡遭破坏,PM2.5爆棚的时代,这是一本让我们回味地球之美,期待美好未来的读物。

  这本书送给孩子做礼物确实很合适,自己读读也很有趣,各种有趣动植物,世界各地的绝景,震撼的宇宙,翻开书就可以感受这个世界。

  《地球之美》读后感(八):最好的态度

  很多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应该和我一样,对自己生活的这个星球可谓既熟悉,又陌生。从小开始,我们从文字上、图片上接触了很多关于它的信息,知道地球是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蓝色星球,有地壳地幔地核,以及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信息。但却很少有人会去问,今天这样的地球,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当然这确实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甚至很多方面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反过来说,人们有时也太容易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太轻视了。我曾经也觉得,作为人根本不需要关注地球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我们只需要使用它,占有它就可以了。直到读完由法国地质学会主席帕特里克•德韦弗撰写的科普作品《地球之美》,我才意识到这种简单粗暴的认知根本不足取。因为人一旦陷入自以为是,很有可能也会忽略掉极其重要的东西。

  《地球之美》就是这样一本提醒你要对“存在”这件事保持好奇的作品,它关注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从最古老的冥古宙开始,经历太古宙、元古宙,一路逶迤而来直到显生宙。它贯穿了45.7亿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地球养成的进化史书。

  虽然这本书说的是深奥的地球演变进程,但并不代表它晦涩难读。单从这本厚厚的专业书籍仅有74条注解,就知道作者并不希望以专家自居拉开与读者的距离,而是希望能写一本读者真正能读懂的书。为此,作者撷取了演变中让人好奇的议题,按照时间演变的进程,进行排列和说明。我们在这本书里可以读到《氧气有毒》、《冰比谁轻拯救了生命》、《陨星坠落对世界的影响》等这些又有阅读趣味,却又能普及知识,解答疑惑的文字。而这一篇篇的文字之下,又以相似度进行链接,形成了一个完整整体

  这样的写法,与纪传体史书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保留了对发展进程完整性的概括外,还做出截面式的深入挖掘,使得这本科普作品简单又不简陋、片段却不片面。同时左文右图的排版,让读者在阅读之余,还能领略到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等专业机构提供的照片美轮美奂的照片不仅能吸引读者的兴趣,更是对文字的进一步补充。

  于是你会越来越了解到,地球变成而今这个适合生存的模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阅读时我总是不由想起在这本书序言里引用的,英国地理学家德里克•艾吉尔说过的一句话:“地球历史就想一名战士的一生,很长时间百无聊赖突然一下又恐怖至极。”看着每一次需要长久累积才能产生变化,看着每一个改变可能就会带来一次物种的灭绝,我才意识到,地球能像今天这样让人类舒服地生活着,像那一张张照片拍得那么美丽,根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就像知道了曾经的艰辛,必会更加尊重伟大的人一样,读完《地球之美》,对于默默无闻,承受了人类肆意破坏的地球,也许我们更应该学会在面对它的美时,知道能形成这份美是何等珍贵,我们在它这份经历亿万年的隐忍之下,才要更加谦卑和爱护。

  毕竟对于地球,最好的态度不是去占有,而是应该去保护和热爱。否则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书中的一页,被这个星球翻过去,然后只能成为一段记忆。

  谢谢你阅读我的字!

  《地球之美》读后感(九):地球,极美!

  《地球之美》是我近期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图片精美、考证严谨、贯穿45亿年地球历史,把不同时期的著名事件串成一串极美的珍珠项链。

  从这本书里,我能感觉到地球的庄严和时间的永恒。作为仅仅出现几百万年的人类,我们能这样去了解我们生存的星球,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看完这本书你会更热爱自然:爱大气、爱水、爱岩石,因为这些原来是这么的宝贵;

  看完这本书你会更热爱生命:爱动物、爱植物(更爱植物哦!)、爱细菌微生物,这些都是丝毫不逊色于人类的存在;

  看完这本书你会对时间跪拜:相比45亿年的地球历史,人生短短的一百年只是白驹过隙;

  看完这本书,当你仰望星空的时候你会看到更丰富的内容:天空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是鲜活的,正在经历它自己的生命;

  看完这本书你会不再担心地球的命运:人类能够毁灭的只是人类自己而已。

  看完这本《地球之美》,我看到的世界和以前不一样了。

  《地球之美》读后感(十):《地球之美》:地球的私人像册

  《地球之美》:地球的私人像册

  明代文学家张岱曾经在他写的一篇颇有一些愤青的文章《西湖七月半》里,偏执地声称:“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不知张岱是不是有意为之。但想一想,如果在一处风景之地,没有人的话,那么这个风景还有什么意义?有此念者,并非仅仅是明朝的张岱。茅盾在《风景谈》里也提到过类似的表达:“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

  人类的古往今来的认识中,可以说都有着这样一种认知的底线,就是这个世界,因为人类的存在,而焕发了一种美丽,一种惊艳,一种永恒。

  把这种人的认知规律放到“地球的历史”中,我们同样会看到,生命在地球之美中所占据的份额与比重。

  由新经典文化翻译出版的《地球之美》是一部相当精美而厚重的书,它与其说是部地球的历史,倒不如说是地球的私人像册。它的别出心裁的排版布局,呈现出的是一半是地球的文字性介绍,另一半是地球的图像记载。

  全书的惊艳部分,是它的图片质量。在我们习惯了各种形式的高清影像之后,我们仍然会在书中所呈现出的照片的清晰、细腻与质感方面感到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书中的图片,既有广博无穷的浩瀚之美,又有目力难穷的一介之细,而这种大与小的既矛盾又谐和的并置性,正是地球之美的一个基本核心。地球是大的,但是地球孕育出的生命又是小的,大与小,因为生命的缘故,而有了相连。

  所以,地球之美,我感到它的美正在于这部分,而其中最令人叹服的,正是地球的生命之美,地球的人类之美。我概述如下:

  一是地球之美,美在生命的孕育。

  翻开这本地球像册的第一张图片,必定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是45.7亿年前地球的诞生之时的那张婴儿的照片。

  从此地球在几十亿年的时间里,上演了一出天翻地覆的伟大运动,在它的不断的变迁过程中,地球开始了生命的孕育。在这本地球纪年图册中,一直对生命从迹象走向显影再到人类的诞生,给予了一线串珠的郑重展示。生命从微末到占据地球的主体,成为全书勾勒出的地球之美的一条重要的灵动的轨迹。从38亿年前的“生命最初的痕迹”,到21亿年前的“最早的多细胞生物”,再到“细胞拥有了一个核”,然后是20亿年前的“线粒体在细胞中安家”、15年前“有性繁殖”的出现,期间经过5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直到人类的出现,这一切都在地球的履历上刻下了明白无误的年轮。

  可以说,正是这些生命的轨迹,也决定了人类对地球历史的定性与时间的划分。这一点,地质学上的年代与人类的历史划代有着相似的原因与缘起。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这一点:“正如生物学或历史学一样,在地质学上,如何划分界限是一门充满争议的艺术。比如,不同的历史学家会对文艺复兴时期有不同的界定。根据不同的观点,文艺复兴的持续时间可以是66年或者是227年。”(P246)

  正是因为人类在地球历史发展中的巨大影响,书中提到,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认为,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足以划分出一个新的地质时代。(P322)还有人希望将人类世划为一个新的地质时代。但是,这一提议并没有得到科学界的响应。这是因为“和生物学和历史学一样,地质学中对时间界限的确定是非常讲究的。没有人否认人类对整个地球产生的影响,但这并不代表地质名称就应为此而存在不同的时间性。此外地质年代的划分需要奠定一定的准则(根据参照物、沉积物、参照点等等),而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似乎还不能成为划分的准则。”

  实际上,作者阐述的这一段内涵中,意味着不管人类对地球施加了什么样的影响,并且借助于人类的眼光去观看到了地球的美丽,但地球还有一个不受人类意志转移的永恒价值,这就是地球之美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地质之美。

  二是地球之美,美在地质的搬迁。

  《地球之美》一书,介绍了地球数亿年来,发生的物理上的巨大变化,从一个炎热的球体,冷却成固态的世界,从冰封的星球到汪洋统治的世界,从一个完整的相连的大陆,到板块遥望的今日陆海布局,无论是历史的演变,而是今天的现实,地球都展现了它的不甘寂寞的好动性,任性地改变自己面貌的巨大力量,以及这种或是动态或是凝固态的多样性多彩风貌,让我们看到了地球演变过程中的那些雄浑、粗犷乃至与其矛盾地存在着的柔情的一面,这一切看似不谐和的过程,恰恰展示了地球无穷无尽的魅力所在。

  在“印度的漂移”一节中,书中用图示法,清楚地标志出了6500万年前,印度大陆渐渐与非洲海岸分离,向我们今天中国所在的方位漂来,然后撞上了亚洲板块,正是在这一巨大的撞击中,喜马拉雅山诞生了,也形成了今天亚洲的地貌物征。在《地球之美》一书中,它从地质原理谈起,然后纵观这一地质变化所带来的地质奇观,既有背后的动因,又有可见的外观,比如在介绍印度板块漂移过程中,不忘板块的撞击所带来的更为后延的后果,这就是“在地球深处,如此巨大的压力产生了一些特殊的矿物,例如缅甸的翡翠。”(P198)。

  可见地质之美,显现出地球运动的一种动态过程,反映出的是大自然的一种内在的运动执着,这种创世纪的力量,永远是让人类感到敬服、敬畏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创造出的山与河的巨大留痕,则是这种力量的固态化的一种标志,就像是化石与琥珀凝固下的一种力量与生命的瞬间一样,它让人类“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巨大与力量,这是人类对于自己生存地球的一种尊崇的概念。地球的地质变化的后果,是人类拥有了生存的空间,拥有了发展的资源,这样的地球之美,更在地球的动态化演变过程中,给予了人类生存下去的条件。从这一点上说,地球地质上变迁之美,不仅是给予人直观的视觉效应,更在于给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地球照顾了人类的视觉与精神,同样也滋润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可以看出,地球之美的每一部分,都要回归与感应到能够感受到地球之美的人类的意识与认知之中。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更像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互动链。地球之美,与生命休戚与共,难以分割。

  三是地球之美,美在气象的万千。

  地球的地质部分,更像是一个上帝之眼对地球的俯瞰,而地球的气象之美,则可以说是人类对天空的观望,更具有人类的视角观点。

  而气象条件,也是生命以及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的缘由。书中始终关注地球的气体变迁,从35年前的“氧气有毒”到24亿年前的“大气的变化”,直到6亿年前,大气中的氧浓度已与今日相当,生命也具有了从水域里走向水域以外的世界的条件。可以说,大气的变化,也与生命存在着生死悠关的关系。

  人类认知能力的增强,为局限在地球一隅的人类开拓了一个了望世界的窗口,在人类这一了望过程中,既是对历史的了望,也是自己对自身站位的定位。在“了解过去的天气”一章中,书中介绍了来自南极冰川中的冰芯里的空气成份,可以分析出地球曾经的大气密码,1987年,法国冰川学家克洛德·洛瑞丝对冰川气泡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成份分析,得出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与气候变暖是密切相关的。这一发现深深地影响了气候科学,影响了我们对过去气候的理解,影响了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对气候变暖的担忧。”(P364)。

  《地球之美》顺着时间的脉线,介绍了地球自诞生以来的进化演变过程,这是以上帝的眼光拍摄下的地球生命图谱,在人类出现之后,书中则介绍了人类是如何认识到地球成为“上帝的眼光”里的那份投影的,这时候,人类的科学发明成了认识地球的一个缘由。这也构成了全书由大到小、由自然到人类、由放到收的完整的布局,这种结构的方式,让全书能够在一种侃侃而谈、上天入地、纵横捭阖的叙述格调下,完成对地球的最精到而精确的表述。像册是地球私人的,但却是人类所共同拥有的。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所以,我们必须看一看地球的私人像册,以能够使我们都能为这一个共居的球体贡献出什么,让地球永远保持着它的美,它的宜居特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