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球之美》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地球之美》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11 21:4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球之美》经典读后感10篇

  《地球之美》是一本由[法] 帕特里克·德韦弗 文 / [法] 让·弗朗索瓦·布翁克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4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球之美》读后感(一):45.7亿年,这么久,到底藏了多少秘密

  如果说故事是一展画卷,那么时间则是那徐徐展开且无限延伸向前的画卷长度,让每个故事都有铺陈开来的机会,得以被后人看得一清二楚,更是令无数的秘密静静蛰伏于此,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寻遇知音,将其中的沧海桑田娓娓道来。 时间的存在让一切的发生变成了可能,让过去的故事得以存在,同样也给了你我得以走进这颗满载故事的蓝色星球之机会。在这可考证的45.7亿年的时空里,它即将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个陌生的时空,更是一次美与震感交织的感恩之旅,感恩生命一步步顽强演化的不易,感恩这颗星球所谱写的一段段神奇

  《地球之美》读后感(二):地球,极美!

  《地球之美》是我近期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图片精美、考证严谨、贯穿45亿年地球历史,把不同时期著名事件串成一串极美的珍珠项链。

  从这本书里,我能感觉到地球的庄严和时间的永恒。作为仅仅出现几百万年的人类,我们能这样去了解我们生存的星球,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看完这本书你会更热爱自然:爱大气、爱水、爱岩石,因为这些原来是这么的宝贵

  看完这本书你会更热爱生命:爱动物、爱植物(更爱植物哦!)、爱细菌微生物,这些都是丝毫不逊色于人类的存在;

  看完这本书你会对时间跪拜:相比45亿年的地球历史,人生短短的一百年只是白驹过隙;

  看完这本书,当你仰望星空的时候你会看到更丰富内容天空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是鲜活的,正在经历自己的生命

  看完这本书你会不再担心地球的命运:人类能够毁灭的只是人类自己而已。

  看完这本《地球之美》,我看到的世界和以前不一样了。

  《地球之美》读后感(三):仿佛打开了通往地球各个时段的“任意门”

  作者帕特里克·德韦弗,算得上绝对的权威,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法国地质学会主席、法国国家地质遗产清单负责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质公园专家,身兼数职的他花费数年编撰了这本重磅之作。

  书中的200余幅史前遗迹、生物、地貌高清还原图,由拥有世界最丰富、最罕见动植物和矿物标本的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提供。不止如此,提供素材的还有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可以说是强强联合,让人目不暇给。另外《地球之美》中文版还聘请了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费杰特邀审校,力求做到翻译的专业到位。

  拥有这本书就如同拥有了一扇通往地球各个时段的“任意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时刻都在感受着想象力无法企及的宏大与震撼。NASA提供的美丽震撼的宇宙图景,国家地理纪录片导演拍摄的绝美风景,权威机构提供的远古复原图,不去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就看不到的珍贵化石、收藏,应有尽有。一页文字搭配一页高清彩图,大开本全彩印刷,让人爱不释手。在这个地球环境屡遭破坏,PM2.5爆棚的时代,这是一本让我们回味地球之美,期待美好未来的读物。

  这本书送给孩子礼物确实很合适,自己读读也很有趣,各种有趣动植物,世界各地的绝景,震撼的宇宙,翻开书就可以感受这个世界。

  《地球之美》读后感(四):《地球之美》:一切拔地而起,直至轰然倒下

  (本文发表于《晶报·深港书评》20170722)

  现代人的生活,因为有了太多技术的参与,总显得刻板而少变化。每天乘坐机械驱动的交通工具,打卡上下班,在手机电脑陪伴下打发空闲时光,看似充实却时时觉得空虚。技术让生活更加便捷,但也让它趋于单调——缺乏变化的日子,总是缺乏美感的。

  但实际上,就像是罗丹的名言,“世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地球本身就是个奇迹,因而每一处砂石云雾其实都蕴藏着美妙传奇。我们也许只需要换一副眼光来审视它们,寻到“美”,也绝非难事——也许阅读这本《地球之美》,便是一个极好的“更换眼光”的途径。

  作为一本记录表现地球本身“美”的作品,《地球之美》首先的特点,便是图文并茂——无比精美而珍贵的200幅彩图,配以来自法国科学院的专家专业的解说,以200余个时间点,勾勒出地球从远古到当下,再到未来惊心动魄的历程;而在此基础上,这部作品另一个出众之处,便是出色的选材、组织能力。要从如此漫长的地球历史中,选择出一个个“时间点”,还要让它们彼此串联,在读者面前重构这样一段历程,创作者可谓是有十足的决心勇气和能力。

  所以在这部《地球之美》中,我们可以看到,地球发展之历程,是如此惊心动魄、宏大而浪漫:星际间的尘埃,用了差不多一亿年,才形成了我们这颗星球,而我们的卫星月球,则是通过45.26亿年前的一场“事故”才得以诞生;三十多亿年前,这颗星球上还铺着“细菌毯”,而倘若你有幸能穿越回去,也千万记得屏住呼吸,因为那时的氧气浓度太高,吸一口便足以致命;著名的三叶虫要到5亿多年前才能登场,而随后又是接二连三的生物大灭绝;在此期间,地表的形态不断发生着改变,东非大裂谷在四千万年前形成,南极在三千四百万年前才被冰雪“封印”,而我们总叹为观止的喜马拉雅山,直到2500万年前才拔地而起;至于我们的祖先,直到几百万年前才姗姗来迟,人属在240万年前才出现,100万年前——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学会了用火,智人在10万年前登场,他们在3.5万年前开始在洞穴墙壁上乱涂乱画——当然,出于敬意,我们应当称之为“艺术大爆炸”;接下来的地球史,人类成为主角,但和漫长的地球历史相比,这一切不过沧海一粟;我们或许可以为达芬奇的天才叫好,向麦哲伦非凡的功绩致敬,为牛顿、达尔文们让我们更理解这个世界而奉上桂冠,但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也许总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都有始有终,不是吗?

  从根本上说,作为一部科普作品,《地球之美》在科学性上是无可挑剔的。但更关键的,是这部作品其实提供给人们有关“美”在时间纵深上的启发。这宇宙从来都是纵横交错网络——时间与空间缺一不可。当我们终日困顿于格子般苍白无趣的都市中,心灵渴望着纵横四海时,我们或许也不妨将视野投向另一个维度——过去、现在与未来,倘若人始终心怀敬畏,这颗星球,始终美不胜收

  《地球之美》读后感(五):图解地球的秘密

  图解地球的秘密

  文/米雪

  宇航员在宇宙中看到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星体,在地球上生活着人类,动物,飞禽走兽郁郁葱葱的植物,同时还有戈壁,沙漠,浩瀚的海洋……地球,我们真的了解它吗?几亿年之前,几千万年之后,地球,还会是今天的样貌吗?《地球之美》完美的解答了这个问题

  充斥着200余幅史前遗迹、生物、地貌高清还原图的《地球之美》,记载了200个改写地球命运的时刻,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按照时间的顺序,从地球伊始,完美的呈现出地球的发展历程,通过形象的描述和逼真的图片,读者可以看到从呱呱坠地的孩子一般的地球,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长为今天的模样

  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的《地球之美》是由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地质学会、法国国家地质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专家权威撰写,呈献给读者一部“看得见的地球简史”。

  书中一幅幅高清的图片,搭配一段段严谨而趣味的解说,达到了视觉和逻辑的完美结合。如何“看得见”地球过去的历史?序言中说:“……我们需要用留存下来的元素进行重构:化石、化学指标、构造”。但是,自然的发展并不如我们猜想的那样平和,因为“……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的体系……一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现象对气候、地貌、海平面、生物多样性等都会有影响……”探寻远古的地球就像侦探办案一样,图片的呈现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关于地球最古老的过去,都离不开远古遗留下来的化石。“最古老的化石,要数加拿大西北部的阿卡斯塔片麻岩了,这些古老的火山岩距今已有40.31亿年的历史。”正是这些岩石,证明,地球在逐渐的冷却,在以后漫长的时间里,它都在等待孕育生命的契机。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自养生物,它们的构造十分简单,只要有水、二氧化碳和阳光就能够自给自足。同时,植物的发展势头也是非常迅猛的,逐渐从没有脉络和导管,渐渐长出了叶片,假根,真根……如同达尔文的优胜劣汰机制,植物也在一步步适应环境的需要。他们适应外界环境的革新,迅速征服了陆地,这是地球生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在书中,所配的图片正是一大片生机勃勃的羊齿蕨植被,昭示着生命的旺盛。

  关于地球上的古老生命,纽约布鲁克林的当代艺术家蕾切尔•萨斯曼在《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一书中,拍摄了30种已经持续存在了2000年以上的极其罕见的古老生命,任何看过本书的人士都会为那些老生命的美和生命力所震撼。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老生命,然而,在悠远的历史面前,它们的生命又何其短暂?人类在这里,只是一瞬,“如果说地球的存在只有24小时的话,人类的存在只有3秒钟。”但这一瞬间,却创造出灿烂文化,在地球的历史中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地球的历史复杂而漫长,地球上的生命更迭往复。生命在悠远的时间长河中经历了漫长的进化,正是这一步步进化,组成了今天美丽的地球。自然界的生命经过新生、灭绝、新生、蜕变,留下了无数迷人的秘密,亟待人们追寻答案。在地球未来的世界中,希望继续有人类的参与,与自然和谐一体,共同建设地球这个美好大家园。

  《地球之美》读后感(六):[授权转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费杰评论《地球之美》

  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俯看脚下大地的时候,是否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地球是如何形成的?是什么力量在牵引着地球的运动?山脉、河流、冰川都是怎样形成的?地球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在法国两位地质学家所著的科普著作《地球之美》中,给了我们一份独特而又全面的答案。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线,按照地质年代(宙)的划分分为四个部分:冥古宙(46亿—40亿年前)、太古宙(40亿—25亿年前)、元古宙(25亿—5.4亿年前)和显生宙(5.41亿年前至今),其中显生宙是全书的主体部分。

  以地球为主题的科普书其实很多,而《地球之美》的独特之处究竟何在呢?

善于讲故事的科学家难得一见

  科学性是科普著作的灵魂与骨架,趣味性是其血肉,缺少任何一部分都很难成为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本书的作者原本就是优秀的科学家,长期从事地质学的研究,他们用其科学严谨的思维,将地球46亿年来及其它系统(如大气圈、生物圈、冰雪圈、生物圈)的形成与演化展现出来。

  作者知道要还原地球过去的历史,需要运用地球留存下来的素材进行重建,岩石、化学元素、地质构造、地层、化石…成为作者笔下常用的素材,这些“地质素材”原本就是地球演化良好的记录者,通过对其探索可以科学的还原地球演化的历史。同时作者也很善于讲故事,科学的思维加上对科学的敏锐将地球演化历史中的一些关键性的“片断”(节点),剪切成为一幅精彩程度不亚于好莱坞的“地质科普大片”。

选取有启发性的故事

  书中讲到在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埃拉托色尼通过简单的对影子的观察测量出地球的周长,他发现在夏至日赛伊尼的正午太阳头顶的正上方,垂直于地面的杆子没有影子,而在同一时刻位于赛伊尼北方的亚历山大,同样长度的杆子却在地面有一个短小的投影,这就表明太阳的直射点不在这里,并且存在一个角度值。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原理埃拉托色尼得出一个结论:地球必定是圆的,地球的周长为39375公里,现代测量的赤道实际周长为40070公里,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人是如此富有智慧!此后,哥伦布、麦哲伦、伽利略、魏格纳、洪堡、达尔文…一个个耳熟能详名字,不断演绎着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书中的故事都是短小浓缩的,却十分有启发性,这也是增加本书魅力的法宝之一。

科普也有人文关怀

  地球轨道变化、板块漂移、小行星撞击地球、地震、火山喷发这些现象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是充满挑战的,但是《地球之美》在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深切的人文关怀。

  自农业社会开始人类活动开始对地理环境(仅指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此时的人类活动更多的受制于地理环境,人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总体而言人地关系是和谐的;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得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而此时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多的表现在破坏方面,在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渡渡鸟的标本,渡渡鸟发现于1598年,它只生长在毛里求斯岛,在此后的不到一个世纪里,人类的捕杀使其遭受灭顶之灾。

  不仅是生物的灭绝,科学家在亚热带环流地区发现了由垃圾堆成的“第七大陆”,而且这个大陆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化石能源的枯竭、水资源危机、全球气候变化、频发的自然灾害,人口的指数式增长、拥挤的城市、频发的空气污染事件让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重新思考人类与地球该如何相处,如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这一点需要每一个地球人去思考。

科普书就该这样写

  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早在1853年,“江苏松江上海墨海书馆”印刷了英国人慕威廉(William Muirhead 1822-1900)所著的《地理全书》,向中国人系统介绍地理、地质学。该书上半部分为地理学,下半部分为地质学,书中还附有当时的一张地质年表。也就是从那时起,地理学、地质学(包括地史学)的相关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至今日形成包括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各种关于地质类电视网络节目、书籍等在内的多方面科普体系。

  2008年的《中国科学传播报告》中,有关于“公众对科普知识的感兴趣程度”调查,调查显示公众对科普知识“很感兴趣”与“比较感兴趣”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8%和57.1%,占到了受调查者的绝大多数,可见公众对于科普的需求其实十分之急切。

  但是如何把科学研究成果以一种科学的、通俗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公众传播普及,即科学研究如何走出“象牙塔”,却还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从这个层面说,科普的重要性和难度都不逊于学术著作。科学研究需要向公众普及,公众也需要接受最新的科学知识,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科学工作者都能成为优秀的科普传播者,但是总需要有一部分科学家能够实现这二者的统一,而《地球之美》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地球之美》读后感(七):《地球之美》:地球的私人像册

  《地球之美》:地球的私人像册

  明代文学家张岱曾经在他写的一篇颇有一些愤青的文章《西湖七月半》里,偏执地声称:“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不知张岱是不是有意为之。但想一想,如果在一处风景之地,没有人的话,那么这个风景还有什么意义?有此念者,并非仅仅是明朝的张岱。茅盾在《风景谈》里也提到过类似的表达:“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

  人类的古往今来的认识中,可以说都有着这样一种认知的底线,就是这个世界,因为人类的存在,而焕发了一种美丽,一种惊艳,一种永恒。

  把这种人的认知规律放到“地球的历史”中,我们同样会看到,生命在地球之美中所占据的份额与比重。

  由新经典文化翻译出版的《地球之美》是一部相当精美而厚重的书,它与其说是部地球的历史,倒不如说是地球的私人像册。它的别出心裁的排版布局,呈现出的是一半是地球的文字性介绍,另一半是地球的图像记载。

  全书的惊艳部分,是它的图片质量。在我们习惯了各种形式的高清影像之后,我们仍然会在书中所呈现出的照片的清晰、细腻与质感方面感到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书中的图片,既有广博无穷的浩瀚之美,又有目力难穷的一介之细,而这种大与小的既矛盾又谐和的并置性,正是地球之美的一个基本核心。地球是大的,但是地球孕育出的生命又是小的,大与小,因为生命的缘故,而有了相连。

  所以,地球之美,我感到它的美正在于这部分,而其中最令人叹服的,正是地球的生命之美,地球的人类之美。我概述如下:

  一是地球之美,美在生命的孕育。

  翻开这本地球像册的第一张图片,必定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是45.7亿年前地球的诞生之时的那张婴儿的照片。

  从此地球在几十亿年的时间里,上演了一出天翻地覆的伟大运动,在它的不断的变迁过程中,地球开始了生命的孕育。在这本地球纪年图册中,一直对生命从迹象走向显影再到人类的诞生,给予了一线串珠的郑重展示。生命从微末到占据地球的主体,成为全书勾勒出的地球之美的一条重要的灵动的轨迹。从38亿年前的“生命最初的痕迹”,到21亿年前的“最早的多细胞生物”,再到“细胞拥有了一个核”,然后是20亿年前的“线粒体在细胞中安家”、15年前“有性繁殖”的出现,期间经过5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直到人类的出现,这一切都在地球的履历上刻下了明白无误的年轮。

  可以说,正是这些生命的轨迹,也决定了人类对地球历史的定性与时间的划分。这一点,地质学上的年代与人类的历史划代有着相似的原因与缘起。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这一点:“正如生物学或历史学一样,在地质学上,如何划分界限是一门充满争议的艺术。比如,不同的历史学家会对文艺复兴时期有不同的界定。根据不同的观点,文艺复兴的持续时间可以是66年或者是227年。”(P246)

  正是因为人类在地球历史发展中的巨大影响,书中提到,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认为,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足以划分出一个新的地质时代。(P322)还有人希望将人类世划为一个新的地质时代。但是,这一提议并没有得到科学界的响应。这是因为“和生物学和历史学一样,地质学中对时间界限的确定是非常讲究的。没有人否认人类对整个地球产生的影响,但这并不代表地质名称就应为此而存在不同的时间性。此外地质年代的划分需要奠定一定的准则(根据参照物、沉积物、参照点等等),而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似乎还不能成为划分的准则。”

  实际上,作者阐述的这一段内涵中,意味着不管人类对地球施加了什么样的影响,并且借助于人类的眼光去观看到了地球的美丽,但地球还有一个不受人类意志转移的永恒价值,这就是地球之美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地质之美。

  二是地球之美,美在地质的搬迁。

  《地球之美》一书,介绍了地球数亿年来,发生的物理上的巨大变化,从一个炎热的球体,冷却成固态的世界,从冰封的星球到汪洋统治的世界,从一个完整的相连的大陆,到板块遥望的今日陆海布局,无论是历史的演变,而是今天的现实,地球都展现了它的不甘寂寞的好动性,任性地改变自己面貌的巨大力量,以及这种或是动态或是凝固态的多样性多彩风貌,让我们看到了地球演变过程中的那些雄浑、粗犷乃至与其矛盾地存在着的柔情的一面,这一切看似不谐和的过程,恰恰展示了地球无穷无尽的魅力所在。

  在“印度的漂移”一节中,书中用图示法,清楚地标志出了6500万年前,印度大陆渐渐与非洲海岸分离,向我们今天中国所在的方位漂来,然后撞上了亚洲板块,正是在这一巨大的撞击中,喜马拉雅山诞生了,也形成了今天亚洲的地貌物征。在《地球之美》一书中,它从地质原理谈起,然后纵观这一地质变化所带来的地质奇观,既有背后的动因,又有可见的外观,比如在介绍印度板块漂移过程中,不忘板块的撞击所带来的更为后延的后果,这就是“在地球深处,如此巨大的压力产生了一些特殊的矿物,例如缅甸的翡翠。”(P198)。

  可见地质之美,显现出地球运动的一种动态过程,反映出的是大自然的一种内在的运动执着,这种创世纪的力量,永远是让人类感到敬服、敬畏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创造出的山与河的巨大留痕,则是这种力量的固态化的一种标志,就像是化石与琥珀凝固下的一种力量与生命的瞬间一样,它让人类“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巨大与力量,这是人类对于自己生存地球的一种尊崇的概念。地球的地质变化的后果,是人类拥有了生存的空间,拥有了发展的资源,这样的地球之美,更在地球的动态化演变过程中,给予了人类生存下去的条件。从这一点上说,地球地质上变迁之美,不仅是给予人直观的视觉效应,更在于给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地球照顾了人类的视觉与精神,同样也滋润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可以看出,地球之美的每一部分,都要回归与感应到能够感受到地球之美的人类的意识与认知之中。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更像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互动链。地球之美,与生命休戚与共,难以分割。

  三是地球之美,美在气象的万千。

  地球的地质部分,更像是一个上帝之眼对地球的俯瞰,而地球的气象之美,则可以说是人类对天空的观望,更具有人类的视角观点。

  而气象条件,也是生命以及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的缘由。书中始终关注地球的气体变迁,从35年前的“氧气有毒”到24亿年前的“大气的变化”,直到6亿年前,大气中的氧浓度已与今日相当,生命也具有了从水域里走向水域以外的世界的条件。可以说,大气的变化,也与生命存在着生死悠关的关系。

  人类认知能力的增强,为局限在地球一隅的人类开拓了一个了望世界的窗口,在人类这一了望过程中,既是对历史的了望,也是自己对自身站位的定位。在“了解过去的天气”一章中,书中介绍了来自南极冰川中的冰芯里的空气成份,可以分析出地球曾经的大气密码,1987年,法国冰川学家克洛德·洛瑞丝对冰川气泡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成份分析,得出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与气候变暖是密切相关的。这一发现深深地影响了气候科学,影响了我们对过去气候的理解,影响了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对气候变暖的担忧。”(P364)。

  《地球之美》顺着时间的脉线,介绍了地球自诞生以来的进化演变过程,这是以上帝的眼光拍摄下的地球生命图谱,在人类出现之后,书中则介绍了人类是如何认识到地球成为“上帝的眼光”里的那份投影的,这时候,人类的科学发明成了认识地球的一个缘由。这也构成了全书由大到小、由自然到人类、由放到收的完整的布局,这种结构的方式,让全书能够在一种侃侃而谈、上天入地、纵横捭阖的叙述格调下,完成对地球的最精到而精确的表述。像册是地球私人的,但却是人类所共同拥有的。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所以,我们必须看一看地球的私人像册,以能够使我们都能为这一个共居的球体贡献出什么,让地球永远保持着它的美,它的宜居特质。

  《地球之美》读后感(八):地球的诞生,生命的出现

  或许很多人都没想到,今年的暑期档会因一部电影格外热闹,而在最新上映的几部影片里,我最期待由中英合作拍摄的纪录片《地球:神奇的一天》,不同于每期都有固定主角的《动物世界》,该影片是以一天中太阳的轨迹串联起整个故事的主线,讲述了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灵,在日月交替过程中,随太阳起落出生和成长的故事。的确,在这短短的一天里,在我们熟悉的地球上,不同的生命正在演绎着自己的传奇。

  《地球之美》读后感(九):“料足、养眼、好玩”尽在地球之美(多图慎入)

  试想一下,你睁眼醒来,眼前一片模糊,混沌中回忆起自己是在上班途中无缘无故昏过去的。等视线适应了周围的环境,你发现自己被外星人绑架到了他们的飞船。一群奇特的外星人通过传译器命令你讲述关于地球的知识,而你的讲述将决定地球存亡。我敢打赌,在这个情境下,你一定会发现,你对(不对,不是“你对”,是“我们对”)我们所居住的这颗母星地球知之甚少!

  我们是地球人,天天生活在这颗星球上,无论是充满劬劳的劳作,还是享受诗意的闲游,我们生于兹长于兹。但我们对这颗星球却所知不多。这无疑是人类的一种尴尬。而这本《地球之美》恰恰能填补上我们的这一知识盲点。

  从定位上,《地球之美》是一本介绍地球发展历程的书,我个人觉得它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料足,养眼,好玩。

  料足,是说这本书,在这本书集古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象学,古动物学,地质学,矿物学,地震学,地球化学等各种知识于一身的科普读本。

  你知道小时候夜光闹钟上闪烁的那些矿物质是钙铀云母吗?

  你知道麻雀的祖先是兽脚亚目恐龙吗?

  你知道印度半岛是怎样无理冲撞亚洲版块的吗?是这样的:

  《地球之美》读后感(十):地球已慢慢长大

  45.7亿年前地球形成之时,只是一个炽热的岩浆球。在漫长的时光中渐渐长成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模样。在这样一个缓慢的成长过程仅留下些许痕迹,人类经过几个世纪的不停探索,才逐渐的揭开其成长的奥秘。翻开这本由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帕特里克·德韦弗所编写的《地球之美》,仿佛是翻开了地球的成长相册。每一张图画,配一页解说词,岩浆球慢慢变化,随之而来的生物开始变化,地球从最初的沉默到后来的热闹非凡。

  按地质年代的划分法,冥古宙时期是地球开始之时。开天辟古,不是哪个神话中的圣手随手制造,“冥古宙”却是得名于希腊神话中的“冥王”哈得斯。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史,带着各式人类文明的传奇。从命名开始,地球的故事被展开。

  月球的形成、水的出现、岩石在证实地球逐渐的冷却,炽热的岩浆球经过近10多亿年的运转,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生命的痕迹。其后又经过长达10亿年时间,“生命一直以古细菌和真细茵的形态存在,它们是地球上仅有的居民”。古老的岩石是沉默寡言的证人,他们每次被发现,地球的成长轨迹就被揭开一点点。石头里还藏有无数的矿物,被人类用来充当财富。

  当早期的地球还在进行着冷热交替,仅有的几种生物也开始寻找最合适的生存方式。最早的多细胞生物何时出现,植物开始在陆地生长,每一朵花开……每一次前进的一点点都以亿年为计算单位。地球经历着各种奇遇,冰川时期的反复到来,一次次的生物大灭绝,火山沉寂与爆发,地球上的生物开始伴随着地球在不停的变化。渐渐的地球再也没回最初的荒芜,而是渐渐热闹起来,直到人类出现。

  “人类的活动是一种真正影响地球的’地球物理’力量”,有人建议是不是该增设一个“人类世”。只是这一提议并未得到国际地层学会的认可。人类活动的影响力还不足以到达改变地质年代的代分,却有那么一些人的名字值得我们记住。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威廉·史密斯的第一幅英国地质图、面临被教会监禁而不停估算地球历史年龄的布丰、开启科学探险新纪元的冯·洪堡……

  “生命体是一个矛盾的个体:它拥有非常有序的结构,而根据热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无序会随着时间一起增长,这个矛盾的关健在于生命体能够消耗能量。”人类活动也是这样一个矛盾体,感谢那些精心钻研和那些带着冒险精神的科学家们不懈的努力,地球的历史渐渐清晰起来。而大肆砍伐、无限制破坏地球生态平衡的依旧也是人类的活动。《地球之美》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将地球的过去与位置,做了一个简短的介绍。随意的翻开,每一页却又带给你一个漫长又深刻的故事。在被地球的故事震撼后,我们或许就更懂得如何去珍惜这样一颗已长大的星球。醉心于地质学的大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就曾说过“对过去和地球位置的认识装点并滋养人的思想”。

  “假如地球的历史是一天24小时,人类的历史只不过占最后的几分钟”,人们常说仰望星空,就会感受到自身的缈小。然而,我却时常在这种浩瀚的宇宙中感受到生命之美好,仅占着最后几分钟的人类,再具体到个人大概仅是一秒钟的瞬间,我们却能在这个瞬间看到那几十亿年来的光辉。而书籍正是这些光辉的载体,让我们去细心体会与感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