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同时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同时读后感10篇

2018-01-22 20: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同时读后感10篇

  《同时》是一本由[美] 苏珊·桑塔格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2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同时》读后感(一):Conscience

  usan Sontag is acclaimed as the conscience of American Public due to her acute criticism and unbiased judgement. At the Same Time, an anthology selected and valued by the author herself, incorporates influential book reviews, commetaries on 9.11 and addresses given at multiple Awarding ceremonies.

  Here are my translation of some epigrams:

  quot;The most fascinating beauty is invariably transient and short-lived."

  quot;Although women might win worship because of their exterior beauty, they might suffer deprecation due to others' extreme focus on their physical attraction."

  quot;Surprisingly, contrary to the fragility and transience of beauty, the ability to be spellbound in face of beaity is tenacious enough to survive in wretched and distracting circumstances. "

  quot;The most valuable reading is re-reading."

  quot;In modern society, images produced by cameras are the main ways through which we get access to the reality we are not able to experience by ourselves."

  quot;A photo is a fraction -- a glimpse. We accumulate glimpses and fractions. Our brains are stored with millions of snapshots for us to reminisce at anytime. All photos anticipate the condition of being memorized -- i.e. unforgettable situations. "

  《同时》读后感(二):阅读桑塔格,预防脑残和装资

  前两天在MSN上和朋友讲,苏珊•桑塔格的《同时》出了,黄灿然的翻译。后来朋友说:我刚见过她。。。我吓一大跳,无话可讲。原来,这哥们儿是把桑塔格看成桑格格啦。。。果然,误读无时无刻不在,连段位这么低的都可能有。

  确实,误读无时无刻不在,尤其对桑塔格这样一个谴责美国政府、反叛学院、反对过度阐释、从不强调性别的公共知识分子而言。她的履历写下来,就很有一些意思:比如虽然是身处纽约文化圈的美国人,却依然为俄罗斯文学精神强度摇旗呐喊,为推荐那些不知名的但才华出众的作家不遗余力,为站在美国政府的批评者的立场上而倍感骄傲,为写作之余的介入现实姿态感到焦虑。。。可见,她确实把不少时间用于试图去除两极化的、对立的思维方式中去,以此赞成政治脉络中的多元化和世俗化。

  而这一切努力,也正如在《同时》中所见的。《同时》的书名取自桑塔格最后一次演说的标题,以此纪念本书多种声音的性质,纪念她的文学活动与政治活动、美学思考与伦理思考、以及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的不可分割性。

  《同时》封面的照片运用的很好,虽然也没有太多的技术处理,但刚巧暗合了桑塔格所说的:一张照片就是一块碎片,一次瞥视。。。而这张照片也果然瞥视到了我们。

  说回《同时》这本书,其中《同时》那篇文章就是讲到了作家与道德考量的问题。桑塔格很确定一点,就是每个民族的主要光荣都来自其作家。而如何对一个作家进行道德考量,确实有着一系列标杆,比如首先是要严肃独立,不要犬儒,虽然这并不排斥有趣

  此外《同时》还讲到了一个关于写作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总有那么多的故事可以讲,但我们肯定不能同时讲,而又很难解释,为什么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于是作家的艺术,就是在那故事,那次序,那时间,那空间中,寻找尽可能多的东西。从而小说家就是带领读者越过一个个豁口,把握住在叙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准则,从而在事情无法前进的地方前进。而小说也无疑成为了时间和空间的一个理想载体,来模拟我们在这个世界体验的基本结构,并且赋予或者收回一个生命意义感觉。。。

  看来,知识分子就是这样,对于文学的界定都可以别开生面。毕竟在桑塔格看来,文学就是知识。尽管在它最伟大时候,它也是不完美的知识,但这正像一切知识一样。而这种界定,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文学滑入常规矫饰的窠臼。并且桑塔格认为,一个坚持写小说的作家与其被认为一种抒情,不如被视为一种道德力量有意义。当然这种道德力量并不是说需要在直接或粗鲁的意义上进行道德说教,而是要在我们可以认同的叙述作品中,唤起我们共同的人性、刺激我们的想象力、扩大并复杂我们的同情,从而培养我们的道德判断力。

  并且她最后还说,未来也许将会有一种超小说,以非线性,或非次序性的空间来写。没有开始,它可能是反向的,而读者可以通过多个入口阅读它,并且这些入口都不能专制的宣称是主要入口。。。

  记得桑塔格曾讲:写作是知道一些事情,而阅读一位知道很多事情的作家,是何等的乐事。确实,阅读桑塔格是一件乐事,否则我也不会在以上的文字中,大面积引用桑塔格。但是,乐事是一件事。而问题是,一个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了解另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所要表达的,又是另外一件事。而对这另外的一件事,我想我也只能加入中国大量的装叉文艺青年队伍中去了,在预防脑残的同时,附庸资本主义的风雅。所以好在桑塔格死的恰逢其时,在还没有被大多数人了解的时候,保持了她的纯粹性。否则她真要亲眼看到今天竟有如此数量的中国人民去过度阐释她;去消费她那一坨坨的文学观念,以此变成小资精神自满和自我恭维的方式的话,那她无疑是在自毙,并且具有无与伦比的讽刺性。

  可见,一个人了解另一个人,尤其是了解另一个比较伟大的人,是一件多么不可能的事。就像很多人讲的,桑塔格的存在有一种美学和道德主义上的启示。但到底什么才是美学和道德上的启示?所有人都在传递着一种标签,语焉不详;正如我在上面所传递的关于《同时》的标签,觉得写得好,可以举起拇指赞一个,但能否在日常的写作中,恍然有所悟,实在难讲。

  虽然桑塔格曾多次在文章中明确,自己倾慕《三诗人书简》那样的生活。只可惜,某种程度上,她生不逢时,找不到如此的精神同类。于是也只剩在20世纪光怪陆离中,孤独地继续她个人的道德感。虽然这种孤独的道德感,反而会叫她的作品被不止一次的附庸和误读。

  《同时》读后感(三):美国公众良心

  读桑塔格缘于好友的力荐,《同时》购入已近很久,直到最近才开始读,果然在黄灿然先生的笔下,桑塔格的犀利笔触和智慧跃然纸上,令我为之叹服。

  usan Sontag is acclaimed as "the conscience of the American Public" due to her acute criticism and unbiased judgment. At the Same Time, an anthology selected and valued by the author herself, incorporates influential book reviews, commentaries on 9.11 and address given at Awarding Ceremonies.

  he is competent in composing witty and insightful remarks to condemn the inequality of society regardless of the government's pressure. Contemplating on the reaction to the atrocity of 9.11, she remained sang-froid and clear-headed, taking a rather objec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reality. In her eyes, American administration's ruthless torture of innocent civilians is no less than the atrocity committed by the terrorists, probably even worse.

  This solemn book includes some of her comments on photography as well, "in modern society, images produced by cameras are the main ways through which we get access to teh reality we are not able to experience"; "A photo is a fraction--a glimpse, we accumulate glimpses and fractions. Our brain is stored with millions of snapshots for us to reminisce at anytime. All photos anticipate the condition fo being memorized -- i.e. unforgettable situations." (Translated by myself)

  In the third part, she contends that the translated version should not be read as fluently as the target language does, which deprives it of its original exotic flavor, the feeling of strangeness and alienation during reading a foreign book should be regarded as natural as possible.

  As an English major graduate, I am more inclined to read original book or watch original movies, intrigued by the fountain of knowledge brought by the second language. However, the incompetence of expressing myself in my mother tongue vexes day by day, sometimes an English word will pop up in my mind at first, so I begin to pick up again the beautiful Chinese.

  《同时》读后感(四):“东写西读”之《同时》

  苏珊•桑塔格与中国的联系,到目前为止,大约只在于两个事实,一是她的父母上世纪20、30年代在中国的北方从事皮草生意,二是被常年错看成《城市画报》副总编辑桑格格的化身而引起惊诧。除此之外,出于对“小众精英知识分子”的追求,以及出版商的蛊惑,桑塔格的著作,比如《恩主》、《反对阐释》、《疾病与隐喻》等,在国内“知识分子们”的书架上落灰的几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而很多摄影爱好者跑去书店买了《论摄影》之后,才不无失望地发现,这本书讲的并不是直接的构图、色彩和PS,作为“工具书”来讲,写得相当失败。

  但以现实的经验看,一个被大多数人不了解(至少在国内是如此)的知识分子,反而更有利于其保持住纯粹性,“被过度阐释”和“明星化”(桑塔格如果在中国,会忍不住上《百家讲坛》吗?),是摧毁一个知识分子的最好方法,简直比用棒球棒猛击他们的脑袋更有效。也许,桑塔格的幸运之处就在于,在她的名字刚被我们熟悉之后,她便离开了我们(这句话用来表达仰慕),2004年12月28日,她的离开之日,在中国几无波澜,而在4年以后,她的遗作《同时》在国内出版,这段时间,用来使我们看清桑塔格的背影,是否足够?

  再一次叙述桑塔格的生平和她的荣耀并无必要,对于一位作家、诗人、随笔作者、哲学家、社会活动者、女权主义者、思想者、暴力与强权的坚定反对者、人文主义者、正统欧派知识分子、母亲、良师诤友等等,生平的坎坷(比如她与各种癌症长达30年的抗争)和身外的荣耀只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缕撩起枯黄落叶的微风。正如戴维.里夫(非虚构类作家,政治分析家,桑塔格的儿子)所说:“现在,她已加入死者。现在,她已变成她自己的仰慕者。尽管我希望——这希望之强烈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不是这样。读者,该交给你了。”我们如果能通过对苏珊•桑塔格离去背影的眺望和对曾经闪现在她双眸中的闪光的继续凝望,来获得一些我们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以及建立在这种认识之上的谨慎乐观,那么,即使我们立刻将她的名字从记忆里清除,并忘记她浓密长发下的冷静脸庞,也算是使她真正获得不朽的最好方式之一了。

  “她是美国人,她谴责美国政府;她是学者,她反叛学院;她是文化研究者,她反对过度阐释;她是女性,她从不强调性别。她超越了一切自身的身份和处境,这使她成为一名真正的知识分子——美国最后的知识分子,今天美国社会的一个牛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语)也许,这段话将会造成的印象,是使我们错以为桑塔格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但如果想得更加深入一些,也不难以两个简单的词语归结其中的内在统一,那便是:严肃、独立。相比某些反政府主义者的“为了反对而反对”,桑塔格对美国政府的谴责,更具有欧洲文化传统的人文关怀理念,理性、人本与非暴力,始终是她坚持的严肃观点。收录于本书的三篇关于9.11的评论文章,就很好地体现了以上观点。无论是事件后立即的反应,还是数周后的文章,或是一年以后的纪念,她所持的,都是与美国政府“唱反调”的观点,并没有将此事件孤立地理解成仇恨或是复仇,而是借此对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奉行的政策展开了淋漓尽致地批评,这样的做法,很有可能在当时的美国遭致强烈的批评,但作为独立而成熟的思想者,桑塔格显然没有软弱的空隙去考虑这些。传统欧洲式知识分子桀骜而固执的传统,在桑塔格身上得到了延续。

  “她能在同一个晚上去都市剧院看戏,然后再去利滋饭店吃夜宵。之后,凌晨2点到一个夜总会去听一帮知识分子的闲谈。第二天,她能依旧神精抖擞地再去会见不同的一拨人。她是一个好奇心永不满足,对世界充满兴趣的女人。”儿子对桑塔格的回忆同时也在大多数人对她的回忆里得到印证。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桑塔格,那将是“热忱”。作为组成本书的三大板块之一,对茨维塔耶娃、里尔克、哈尔多尔.拉克斯内斯等非著名作家非著名杰作的推荐性评论,被桑塔格本人称为“传播福音的冲动”。“我有一种道德感,不是因为我是一个作家,而是因为我是一个人”。这句话应该被理解为一个知识分子最本质的严肃思考和独立人格,仅仅作为一个人来讲,严肃与独立都是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而在如今,在我们的经验里,这两样东西,却似乎在所谓的“学者”身上成为了难得一见的奢侈品,这似乎是一个让我们感到沉重的笑话。

  在传播最广的两张苏珊•桑塔格的肖像中,其中由“史上身价最高的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在桑塔格那间“位于曼哈顿西侧一座大楼顶层,能直接俯瞰哈德逊河的水面”的公寓里拍摄的那张使人印象深刻,作为“密友”,安妮与桑塔格之间的传闻凸显了存在于她们身上的女权色彩。而在桑塔格的客厅里,则摆放着一台崭新的哈雷摩托车,这种男性的旷达和女性的温柔的完美组合,在本书的封面——两张肖像的另一张——上得到了更加完美的体现。在那里,桑塔格的目光望向深邃的远方,所谓的知识分子是怎么回事,以及一个人应该怎样走完自己的一生,经过凝视与细想之后,也许,我们会有所领悟。

  《同时》读后感(五):感性的一定性感么?

  首先得说,这是一本我黑了很长时间的书,终于咬咬牙买了。掂回家之后又不忍心一口气读完,于是塞在柜子里,像旧社会人民开荤吃饺子似的,隔三岔五地翻两页。但是近十天在恶补美国历史的间隙,还是把它读完了。虽然桑塔格一篇篇小文短小精悍,读起来却一点不比大本的《美国通史》省力。阅毕只能长叹一声:唉……

  这样深度的文章,内容自然不是我的知识储备能谈的起的,略翻一遍,思路恐怕也不太抓得住,故而只能借着牛人的思想做一下自我反思——《桑塔格传》的封底有句话:“桑塔格女士,您愿意看一看我的书,让我出名吗?”——换到我这里则是:“桑塔格女士,您愿意让我借用一下您的书,照一照我脑子里的疤吗?”

  “活着即是被拍摄、记录自己的生活,并因此继续生活而没有意识到摄像机正不停地对准自己。但活着也是摆姿势……一边看着无助、遭捆绑、裸体的受害者被施加酷刑一边露出满足感,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在勒令脱光衣服的男人叠在一起之后,如果你不拍张照纪念,就好像缺了点什么。”

  “很可能,为数颇多的美国人宁愿想像对其他人类——他们作为我们假定或怀疑的敌人,已丧失他们的权利——施加酷刑和羞辱是天经地义的,而不愿承认美国在伊拉克的冒险是愚蠢、昏庸和奸诈的……士兵们在他们所犯的暴行前面摆姿势、竖起大拇指,再把照片发送给他们的老战友。我们应该大感震惊吗?我们的社会是这样一个社会,以前你几乎可以牺牲一切来掩饰你个人生活的秘密,现在你吵嚷着要求被邀请到电视节目上暴露自己的隐私。这些照片与其说是揭示对不道歉的暴行毫无保留的欣赏,不如说是揭示一种无耻文化。”

  “毕竟,我们正处于战争中。而战争即地狱,比任何把我们拖入这场恶臭的战争的人所可能预期的更可怕的地狱……不错,看来一张照片胜于千言。即使我们的领导人选择视而不见,也仍会有数以千计的新快照和录像涌现。无可阻挡地。”

  在《关于对他人的酷刑》中,桑塔格这样对待虐囚。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对虐囚的道德评判上时,她告诉我们——事件本身才值得关注。人们之所以对虐囚感兴趣,根本是源自文化中窥视癖和自我暴露癖;而政府之所以对此加以限制和制裁,根源是将人们的视线转离发动战争的愚蠢和罪恶。暴力文化中参观与被参观的泛滥才是导致道德崩溃的原因——在人们为人性丧失而愤怒或焦虑的时候,桑塔格从事件的背后找到了原因。

  如果思想可以用“性感”来形容的话,无疑,这样的思想是性感的。面对同一问题,如若大声疾呼“反对暴力”,看上去多少有些像个傻大笨粗的胖丫头,而假如引经据典地论证美国文化暴力的起源、沿革与影响,那么拖拖沓沓地多少会有黄脸婆的嫌疑。恰恰是这样的精辟和短小,才够得上是性感——所谓“性感”,乃眉眼之间流转的一种味道,不浅薄,不严肃,不张扬,却仍然丰满得让人遐想联翩。而这样的性感却并非来自感性——究其根源是知识与经验的混合。试想这样的语言背后,支撑着的必然是大量的时事积累,清晰的政治头脑,还有对体制完整而确切的把握。很难想象一个不晓得美国政体中还有“国会”一词的人会写出如此文章来——纵然你有再好的脑瓜和再悲天悯人的情怀,不靠谱儿嘛!

  以前我一直认为,感性的才是性感的。关于生活的意见建立在对它的体验之上,没有触动灵魂的东西不要碰。这话当然没错,但假若连其逆命题也相信,问题就有点严重了。所有触动你的东西都可以上手吗——显然不是。感性牵连着的必然是激情,然而激情是最靠不住的。热情之下(即便是等它冷却之后)写下的东西,过后再翻往往是垃圾,莫名其妙,奇形怪状。感性可以带出美,但大概很难指向问题。问题要讲逻辑,而逻辑就是概念-判断-推理——傻子都知道这是理性了,要借助知识,经验,底蕴,技术……一句话,理性是功夫堆出来的。有功夫的东西才有“料”,有“料”才好看,才深邃,才睿智,才……性感。

  当然话又说回来,性感里面大概是少不了感性的。如若字字句句锱铢必较地写文章,读起来恐怕只能让人想起弓腰驼背的老编辑吧——还一定要架上一副瓶子底儿才有范儿!语言学研究都是这样的风范——科学得跟数理化似的,看了就头皮发麻。不过无论如何此乃后话。桑塔格的性感更多的来自于理性和逻辑的光芒,犀利得总让我想起鲁迅。这样的性感是值得研习甚至模仿的——学不到精髓,先从皮毛开始嘛。

  最后扔一句题外的,虽然《同时》的翻译不错,但是阅读过程中还是没能压抑住找原文的欲望——桑塔格的时评一定要看原文才带劲。尽管有不认识的单词,读起来仍然是——用范伟的话说——杠杠地呀!!!

  《同时》读后感(六):真理的对立面

  节前从北京撤离那天,一大早开始下雪。前晚刚读完西格丽德·努涅斯的《永远的苏珊:回忆苏珊·桑塔格》,路上继续读《同时:随笔与演说》,《重点所在》。和早几年阅读她的格言体时,对字斟句酌和激发想法(也许是庆幸可以借鉴甚或盗用)的慨叹不同,现在更为苏珊·桑塔格的个人魅力折服,更对她如何组织内在情感和理性的火山,持续激烈而漂亮地喷发有强烈的兴趣。感谢努涅斯的八卦,在文字里还原一个鲜明的苏珊,让人肃然起敬。

  桑塔格的价值判断和创作习惯,也许都起因于她的“严肃”。因此我们读到,她彻夜不眠在打字机上工作,中年仍像研究生一样简陋地生活,对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欣赏一个漂亮的人都近乎强迫症一样不可缺席,向自己要求极高的专注和投入,向作品要求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判断。而同时,在文字里极度严肃的她,又像通常人们所认为的艺术家那样,在私生活方面混乱,双性恋,肆意放任自己的体验经历。看来矛盾,但是当然一切都为了仅有的一次人生里短短几十年的审美体验。也许正因此,桑塔格认为人的童年时光纯粹是浪费时间。我想可以这样理解,身体与心智未成熟,审美未达标,每一天的经历都是懵懂的因而遗憾的。

  桑塔格的儿子这样描述母亲,“我知道,美对她来说是一种安慰,不管是在她充满热情和坚持不懈地去参观的博物馆的墙上,在她无限推崇的日本寺庙内,在她晚上在家中写作时实际上从未间断地陪伴她的严肃音乐中,还是在她寓所墙上那些十八世纪绘画复制品中欣赏到的美。”因为桑塔格认为,“被美折服的能力令人吃惊地顽强并再不管多么分散注意力的恶劣环境中存活下来。”我想我们今天被她的文字吸引,也是同样的原因。

  《同时》译文清楚坚硬,按黄的标准,我读到的该是原汁原味的桑塔格文体。第一篇《关于美的辩论》文中将我们当下生活里,作为商品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商品,种种吊诡现象说尽。桑塔格的文体写就的文章似乎尤为擅于解析吊诡,将对象逐一分层剥离,直至最核心的价值判断。现代问题复杂异常,但走至中心,也必然绕不开几点最基础的价值判断:自由还是节制?相信民主还是相信精英?价值该多元还是该统一?审美需要伦理判断还是秉持有趣?

  从艺术的领域来说,我们都感觉得到,商业打着民主的幌子,否定“精英”的价值,模糊传统艺术里关于美和丑的判断。正像是我们越来越多听到“有趣”以绝对优势左右了人们对事物的判断,而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人,也惯于不假思索地用“有趣”来装饰自己的作品,渐渐的集体无意识,将使艺术之树倾斜。而事实上,起初对价值多元化的期许最终却成为众人偷懒彼此抄袭的人云亦云,看上去繁荣,实则乏味的单一价值。只有坚持独立思考,才能获得心智的成熟、思想的自由,才通往真实的价值多元,我们的环境才有机会成为孕育创造性的土壤。

  “好品味”在现代主义是一个核心概念,桑塔格写,“对“好品味”这一理念的抗拒——抗拒好品味与坏品味二分法——亦愈来愈强烈,除了若干场合,例如庆祝势利眼的失败和一度被鄙视为坏品味的东西的胜利。今天,好品味似乎是一个比美更倒退的概念。严肃、困难的“现代主义”艺术和文学似乎已经过时了,似乎只是势利眼者的阴谋而已。现在,创新是放松;今天的“容易艺术”向一切开绿灯。。。。美在我们荒谬的所谓文化战争中继续受打击。”

  但我想,“好品味”不等于在世俗生活里划一条线,隔离开精英和大众,这一概念成立的基础在于广泛的教育,更在于“好品味”在世俗生活里的应用。在“现代主义”里,“好品味”曾是包豪斯理想坚持的一部分,但当设计产品越来越偏离实用性,变成讨好视网膜的机智游戏,也将越来越偏离“好品味”。其实在我们的传统里,不难发现精英智慧和世俗生活曾有着很好的贴合度。文人和匠人共同合作,锻造为生活增添诗意的物,园林,茶具,建筑物,这样的实例屡见不鲜。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对建筑的判断,一个“有趣”而已。就像苏珊桑塔格所说,“有趣”避开了价值判断,简化了价值判断。“把某东西称作有趣,恰恰是为了不对美(或对善)做出任何判断。现在,有趣主要是一个消费主义概念,致力于扩大其版图:事物愈是变得有趣,就愈是有市场。”吊诡的是,“有趣”的人造特征,不仅需要正统的美学判断修正,最终也许更需要以自然的体验加以修正和更新,因为“辨识自然中的美也是意识的传统和文化的传统的结果——用黑格尔的语言来说,就是精神的结果。”

  然而在几乎得出结论——美、或对艺术的判断需要和道德保持同步——的同时,必须认识到“严肃”和“伦理判断”不简单等于“道德”,否则无异于再次简单地二分,再次通往单一而贫瘠的价值判断土壤。因为“文学的智慧与表达意见是颇为对立的。...提供意见,即使是正确的意见——无论什么时候被要求提供——都会使小说家和诗人的看家本领变得廉价,他们的看家本领是省思,是追求复杂性。”(《文字的良心》),正如桑塔格引用王尔德所说,“艺术的一个真理是,其对立面也是真理。”一个恰切的例子,南朝骈文金碧辉煌的声色风景永远是后代文人的艺术迷园,只是,某一种价值观念的判断难以涵盖这同样严肃而复杂的艺术。

  《同时》读后感(七):文学就是自由--读苏珊桑塔格《同时》

  以她最后一次演说的标题《同时》为书名,这本苏珊桑塔格的“最后一部”随笔集在她去世后出版。中文译本由黄灿然,翻译过其众多作品的“钦定”译者译出。在后记中,黄灿然承认桑塔格在英语中是一位文体大家,绝非“读起来蛮好的”,他说若是读者觉得他的译文“读起来蛮困难的”反而是一种恭维。译者想要尽可能多地保留桑塔格的文风,作家那“独一无二的声音”,也正如桑塔格本人在书中所强调的。

  “独一无二的声音”在桑塔格这位“公共知识分子”这里,也许首先意味着在不同领域活跃的不同声音。文学活动与政治活动、美学思考与伦理思考、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正如她的儿子戴维里夫在前言中指出的,“她对一切都感兴趣。确实,如果让我只用一个字来形容她,那将是热忱。她想体验一切,品尝一切,去一切地方,做一切事情。” 她写小说、散文、书评,也对政治活动和公共事件发表意见,以她深刻的观察和睿智的笔触。而这本被视为她的最后文字的书,也代表了她最关注的很多问题,使我们窥见这位激情的文学共和国成员的生命

  桑塔格花很多时间推介别的作家,她说这是一种责任,一度被她称为“传播福音的冲动”。书中收录的几篇长篇小说的评介,或者是作家不见传于文学史,或者是作品没有享受应有的声誉。而她对之毫无保留的赞赏,在《一九二六年》她写道,“今天,当'所有人都溺死在伪善里'--帕斯捷尔纳克语--时,他们的激情和他们的执拗给人的感觉就像木筏、灯塔、沙滩。” 或许因为桑塔格坚信每一部“配得上文学这个名字的文学作品,都体现一种独一无二的理想,要有独一无二的声音。” 这种独一无二的理想在前苏联作家列昂尼德茨普金的《巴登夏日》那里体现为原创性的运动的方式,“属于小说中一种罕见而极具野心的亚类型”。而在意大利作家安娜班蒂的《阿尔泰米西娅》那里则体现为陌生感,是与我们不知道或不完全明白的事情遭遇的力量,也是被“历史小说”这一标签驯化了的那个文学分支的特殊效果。而哈尔多尔拉克斯内斯的《在冰川下》则兼具科幻小说、哲理小说、梦幻小说、滑稽小说、空想小说乃至反小说的特性,或许可以说是唯一可纳入通行的长篇小说的所有类别标签的小说。

  桑塔格对独特的小说亚类型的持续的沉思,这些赞赏性的随笔所包含的自我揭示也许比她想象的多。她说,长篇小说是由作家对文学是什么或可以是什么的认识构成的。作为一个作家,一个文学的创造者,她既是叙述者又是反复思考者,被各种理念所牵动。“但长篇小说不是由理念而是由形式构成的。语言的各种形式。表述的各种形式”, 她在耶路撒冷奖受奖演说里说道,“我未有形式之前,脑中是没有故事的。”

  在桑塔格看来,每一部有意义的文学作品都有独一无二的声音,同时也体现多元性、多样性、混杂性的理想。正如她在《不灭:为维克托塞尔日辩护》中引述的塞尔日的日记所揭示的,“后来,随着个性的丰富,便发现个性的局限,即自我的贫乏和桎梏,发现人只有一次生命,一个永远受限制的个体,但这个体包含众多可能的命运,以及……交织着……其他人类的生命、大地、生物、一切。因而,写作变成一种对个性的追求,变成一种体验各式各样的命运,浸透他人、与他人沟通……逃避自我的一般局限的方式。” 还是在耶路撒冷奖受奖演说里,她说道:“文学的道德功能之一,是使人懂得多样性的价值。”

  明白其他人、其他不同于我们的人确实是存在的,在我们这个充斥着价值观、文化、宗教等各种冲突的世界显得尤为重要。在接受德国图书交易会“和平奖”的演说里,苏珊桑塔格这样总结文学的力量:“接触文学,接触世界文学,不啻是逃出民族虚荣心的监狱、市侩的监狱、强迫性的地方主义的监狱、愚蠢的学校教育的监狱、不完美的命运和坏运气的监狱。文学是进入一种更广大的生活的护照,也即进入自由地带的护照。”

  “文学就是自由。” 苏珊桑塔格这样告诉我们,“尤其是在一个阅读的价值和内向的价值都受到严重挑战的时代,文学就是自由。”

  《同时》读后感(八):大家书评风范

  因为自己一个在写书评,所以很留意大家的写作风范。从昆德拉到卡尔维诺再到桑塔格,我终于知道那种不动声色不掉书袋的书评才是最见功力的。这里只说桑塔格。

  我一直认为书评就是一种软文,它来源于作品但又比作品更有趣。因为书评人抽取了作品中最有趣的东西呈现出来,所以它是精华。这种抽取的本领不是说有就有的,那一定是积聚了多年的文学素养使得你能在看完一部作品迅速做出它哪里是精华能力。桑塔格关于班蒂双重命运那篇的描写很精彩,作者与自己创造的人物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即使没有读过原著,你也能迅速体会到那种美妙。

  所以,对于大家来说,书评其实就是自己功力的显现。它是依附于原著的,但是更是一种独立的创作。这样的书评表面看来是对原著的分析,实则包含着书评人自己的文学观念。众所周知,桑塔格是一个很有时代感的作家,她对自己所生存的时代给予深刻的关注。又作为一个女性,所以她对女性作家的女性人物的关注也是很值得玩味的。认真看桑塔格的分析,会发现她十分注重女性在男性阴影下的生存状态,不论是作者还是主人公。如果从女性主义的方面入手,这篇倒是一个经典案例,可是桑塔格没有一味地强调班蒂或者阿尔泰米西娅怎么争取自己的女性权利,她最关注的还是作家的叙事手法。

  《同时》读后感(九):她与我们“同时”同在

  最近断断续续看了库切的《凶年纪事》、梁文道的《常识》和桑塔格的《同时》,都很喜欢。其中,库切书的“危言”、道长书的“窥视世界的局部角度”和桑塔格谈论911及后911世界政局和美国现实的文章,此三者在话题上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完全可以比照着来读。看看对于这个世界,一个目前澳大利亚的南非中年男人正在想些什么,一个美国已经故去的女人说过些什么,一个生在香港长在台湾的中国青年男人写了些什么。2001年9月11日当日,桑塔格在柏林撰短文回应这一人类灾难,通篇文章充满人道情怀,而文末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自问与自答:“谁会怀疑美国是强大的?但美国并非只需要强大。”她当然谴责公然屠杀无辜民众行为的不道义,而她也深知这一行为本身及其背后原因的复杂性。美国,这个被袭者,同样应该反省自身。但是巨大的恐惧及其激发起来的盲目爱国主义使世界不可逆转地形成民主自由卫士和恐怖基地分子的两极对立,谁同情恐怖分子,那就是与民主、与自由为敌,没有商量的余地。恐怖分子在美国,大约如西-藏在中国一样,不是怎么谈的问题,而是免谈的问题。于是,有了关塔那摩湾这样的法外之地,种种惨行却不被认作罪行,而是理所应当,于是,阿富汗陷入无休无止的灾难之中,于是,巴以之间数年后的今天依旧战火如昔,于是,伊拉克的人们仿佛没有资格享受和平……于是,激进派在大量地持续不断地繁殖着。至少现在看起来,还没有结束的意思。

  梁文道的《常识》“序言”里写道:“只有一种情况能使时事评论不朽,那就是你说的那些事老是重复出现。几年前发生过矿难,评论家费煞苦心地分析它的成因,推介善后的处置,指出杜绝它再度发生的方法。结果它不只没有消失,反而更加频密地发生。如果时事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实,那么现实的屹立不变就是对它最大的嘲讽了。任何有良心的评论家都该期盼自己的文章失效,他的文章若是总有现实意义,那是种悲哀。”对于一本时评集来说,这段话放在封底很是耐人寻味。这段文字的意味在读《常识》时还不是最深刻的,毕竟它就写作于最近两年,而在读桑塔格中文新书中论及2001年前后的国际时局时,对照现状,才会更加有感触。在桑塔格的前部分随笔中,话题、文风还是一贯的,但因为编者、桑塔格儿子戴维•里夫的前言介绍,加上知道这些文章的写作日期已经是桑塔格生命的最后一段,于是总是在文中时不时地看到关于死亡的字句,或许是因为先入情绪的关系,对这些会格外记住,也不免伤感。可读过911的文章后,进入桑塔格的讲演文稿,那些都是讲出来的话,分明这个坚强的女人依然在大家耳边努力地说自己的想法,讲现实的真相,读着,一时间竟也从伤感中慢慢出了来。

  在德国“和平奖”的颁奖礼上,桑塔格做了“文学就是自由”的发言,里面的很多想法和观点,从她晚期的小说《在美国》中也得到了不同形式的呈现。而我特别记住的,却是她讲道:

  我一生把不少时间和精力用于试图去除两极化的思维方式和对立的思维方式的神话。放到政治脉络中,这意味着赞成多元化和世俗化。像一些美国人和很多欧洲人一样,我更愿意生活在一个多边的世界里——一个不是由任何国家(包括我自己的国家)独霸的世界里,可以在我们这样的世纪——一个看来将成为另一个由各种极端和恐怖构成的世纪——表达我对一整套社会改良原则的支持——尤其是支持弗吉尼亚•伍尔夫所称的“宽容所包含的忧伤品德”。

  读到这里,我突然就想起梁文道先生,我觉得这大约也是他的追求,这几日他在内地做活动,看起来温文尔雅,他的为人和为文都完全不是桑塔格那种枪打似的风格,可在文字的背后,他们对于良知、多元、智识、公正、道义的吁求却是惊人的一致,大约因为对人类之善的相信,所以说起话来,无论姿态是强硬还是温和,底气却都那么十足。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曾讲,自己到晚年突然意识到,只有个人和人类才是真实的,国啊、族啊、姓啊都是虚无的。这句话也很值得人省思。我由此想到,固然看起来,那些文字对于国家、世界现实仿佛没有什么改变,但是无疑问,对于个体对于人类来讲,他们的文字是存在和生活的勇气之源。

  ——————

  本文不算书评,是读着桑塔格这本书突然想到的,贴在了《常识》的帖子下面,但实在也想推荐桑塔格这本书,所以又转到了这里~~

  《同时》读后感(十):桑塔格:简单背后的深刻

  (选自本人博客“我的阅读我做主”: http://blog.sina.com.cn/bookscent )2009.4.23

  5年前通过《书城》杂志知道了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她对看似简单的现象或事物(比如摄影)所做的深刻评论,让人眼前一亮。与许多“按需制造意见”(桑塔格语)的文化学者不同,她追求“独一无二”,并且做到了,影响至今。

  最近在读她生前的最后一部文集《同时》(At the Same Time),里面我比较喜欢的有随笔《关于美的辩论》、《摄影小结》、9·11系列时评,以及演讲《文字的良心》、《世界作为印度》、《文学就是自由》、《同时:小说家与道德考量》等。

  《同时:小说家与道德考量》这个题目咋一看不太明白,读进去才恍然大悟。一方面,桑塔格认为,小说家是带你去旅行的人,穿越时空。小说家带领读者跃过一个豁口,使事情在无法前进的地方前进。另一方面,她从康德关于时间和空间范畴的抽象论述中归结出:“时间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使一切不至于同时发生……空间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使一切不至于都发生在你身上。”那么,她说,依照上述标准,小说就是空间和时间的一个理想载体,因为它向我们展示发生在不同时、不同人身上的事。细品一下,这个角度很是独特。书名的含义也就慢慢浮现出来了。

  有人主张未来的小说应淡化故事情节,或由读者参与来设计故事。桑塔格表示反对,她说,要是真的发生这种事情的话,那么它不可避免地导致的将不是小说的死亡,而是读者的灭绝。

  《世界作为印度》是她的一次讲座,讲的是文学翻译的问题。(我记得有一个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国际翻译奖项。)作为一个“基本上不可能”的任务,但又是“世界文学”的流通系统,翻译这件事涉及到哪些问题,有哪些值得反思,到底该怎么做,等等,都有论述。我在想,对于自己的作品被翻译到别国,比如中国,她会有何评述或期待呢?

  她在篇尾写道:“一位作家首先是一位读者。我从阅读中建立标准,再通过这些标准来衡量我自己的作品,也正是根据这些标准我看到自己可悲地不足。”前半句很好,后半句则过于谦虚了。真要是这样,那她被翻译后的作品就只能更糟了,因为“我们在翻译中读到的,必然是原作的贫化版。”而实际上,桑塔格的作品在非英语国家同样影响深远,在中国也有不少粉丝,我算是小半个吧。

  不可否认,越是顶尖的作品,翻译的难度就越大。《同时》一书的译者黄灿然先生在“译后记”里给自己找了条退路:

  “……有一点我倒是肯定的:尊重读者的智力。我认为,翻译的真理是,读者比译者聪明。凡是把读者想像成次一级的译者,首先会把自己变成受害者,变成次一级的解释者。译者不应把读者婴儿化。如果我译了一个异质性的句子,如果这个句子在十个读者中只有一个读者看得懂并大为激赏,且成为他写作(如果他也写作)或思考的刺激剂,则我就会毫不犹豫保留这个句子。如果把读者的智力和理解力分为十级,那么我要瞄准的是金字塔顶那一级,而不惜放弃另九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同时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