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查令十字路84號》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查令十字路84號》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22 21: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查令十字路84號》经典读后感10篇

  《查令十字路84號》是一本由海蓮·漢芙著作,時報出版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新台幣160元,页数:1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查令十字路84號》读后感(一):这么近,那么远

  感谢中国电影,因为它,我才发现这本好书。当当网上的一次漫无目的的闲逛,<<查令十字街84号>>映入眼球,这是个熟悉的名字,因为看过那部中国拍的电影,书的简介也还行,于是,入手了。

  这本美好的书,系以1949年至1969年长达二十年流光,往复于美国纽约和英国这家小书店的来往信函交织而成---住纽约的女剧作家买书,任职书店的经理德尔负责寻书寄书,原本是再乏味不过的商业往来,但很快的,书籍击败了商业,从此,有了一个美丽真实故事

  书中女主角汉芙,尽显浪漫天真可爱。她从收信者的称谓:敬启者,亲爱的德尔,到大懒虫。33岁的年纪,宛若少女热情开朗幽默。男主角德尔,则是一名严谨,内敛的英国绅士。一开始,回信称对方为敬爱的夫人,然后再女主角的强烈要求下,改为敬爱的汉芙小姐,最后,自己称呼为亲爱的海莲。40岁的中年,寥寥数语的称谓,内心平静悄然打开。

  他们缘起书籍,有着共同的兴趣追求。如同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相遇,那般高山流水。他们通信二十年,却因种种原因到德尔死了都未能见上一面。他们的通信,发乎情,止乎礼。表面是汉芙的俏皮,德尔的沉稳,一页页的读着,却能感受到他们作为知音的那种精神之爱。汉芙曾信里说,你是惟一了解我的人。而德尔在1968年10月16日的信中最后署上想念你的德尔。那时,已经通信二十年,才有了那么一句:想念你的德尔。这名绅士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在死之前的二个月最后一封信上,署上那么一句跨越时间,迟到的署名。

  德尔死后,汉芙写给在英国的朋友信中提到:大概因为我长久以来就渴望能踏上那片土地……我曾经只为了瞧伦敦的街景而看了许多英国电影。直至德尔死了,都还没去到。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表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查令十字路84號》读后感(二):欠你一个吻——读《查令十字路84号》

  小时候曾看过一部露天电影《柳毅传书》。被影片浪漫、离奇的情节打动,也为穷秀才柳毅与洞庭龙女因书信结成美好姻缘而感到好奇,觉得这只是个神话故事,现实根本可能存在

  直到我读了《查令十字路84号》,才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因为书信而结缘的美丽故事。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主人公之间甚至没见过面,所有的对话都是通过书信完成。

  这是一本书信体的小说,作者:海莲•汉芙,是一位不太出名的美国作家。有时为电视台写剧本,挣点微薄的稿酬,生活得穷苦潦倒。

  但是海莲•汉芙一直很崇拜英国并酷爱英国文学,认为只有在英国才能买到好书。她痛恨当时纽约那些书店,觉得它们非常庸俗无聊

  一次,她的朋友去伦敦发现查令十字路84号有家旧书店,并描述给她:“哎呀,亲爱的,这是一间活脱从狄更斯书里头蹦出来的可爱铺子,如果让你见到了,不爱死才怪。一走进店内,喧嚣全被关在门外。一阵古书的陈旧气味扑鼻而来。极目所见全是书架——高耸直抵到天花板的深色的古老书架,橡木架面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虽已褪色仍尽放光芒。”

  之后她就从这家书店买书,然后就有了长达二十余年的书信往来。

  海莲•汉芙爱书如命,她曾写信大骂书店经理弗兰克•铎尔,说你们竟然忍心把这么美的古书五马分尸,拿内页充当包装纸、填箱料,简直是世道中落、万劫不复!后来铎尔回信解释说那本书是早就散掉的,我们也没办法

  有时他们的书信会中断几个月甚至一年,原来是书店经理亲自下乡,帮海莲•汉芙去寻找那些失落民间的古书。书店经理铎尔在一封信中提到:“我刚离开伦敦到乡间跑了一大圈,到处拜访私人宅邸、搜寻待售的藏书,努力补充店里捉襟见肘的库存。我太太已经开始把我当成房客来招呼了——我总是只回家睡觉、一吃完早餐又不见人影。”

  起初她通信的对象只是书店经理,后来变成了经理的老婆孩子、书店的老板普通员工,最后甚至经理的邻居——八十多岁的玛丽•褒顿太太也都加入到这个通信里,变成一段因书而起的奇妙缘分

  一封封简短朴实的书信,从开始拘谨严肃,到后来无话不谈,包括教她自制约克夏布丁的方法、告诉她自己家里买了一辆车等等。让人感到深深的温情爱意。这些素昧平生人们,怎么就产生那么浓厚的感情呢?

  我想除了每个人都用最真诚的心来对待对方,没有什么能够做到了。海莲•汉芙为报答他们的辛苦,经常给他们邮寄一些当时英国紧缺的食物。他们则热情地邀请她来参观女皇登基大典;邀请她来英国旅游,并请她吃住在自己家里;等等......双方的感情愈加深厚。

  读完这本书,就像喝了一杯浓浓的咖啡一般,顿感一股暖流充满全身同时也为她始终没能见到那些书店店员而感到稍许遗憾

  二十年后,书店原先的经理和员工们陆续离开人世,而海莲•汉芙依然记挂着这家书店,她在书的结尾恳求读者:“卖这些好书给我的好心人已经去世了,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路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以此表达她对书店、对书店里与她结下深厚有情的人们的思念和感激。

  该书由台湾诚品书店出品,装帧与设计格外精美和文艺,保持一贯的高水准,全书仅108页,小巧轻便非常适合随身携带。

  《查令十字路84号》,海莲•汉芙著,陈建铭译。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7月28日版。

  《查令十字路84號》读后感(三):读书就是读书,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我这个是像自己的哈姆雷特

  物质的匮乏并没有影响他们精神的追求,反而是这种对书的精神追求满足或者缓解了他们由于物质缺乏带来的那些心里的缺失感。

  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有那种感觉:很少有真正能在一个频道对话的人,或许就是知音吧。

  能遇到知音不容易

  但是我却看到了对方其实就是自己的另外一个版本,与其说是在和对方通信,不如说是和自己在对话。

  但是,

  这个过程是美的,

  温馨的,

  娓娓道来,慢慢体会

  但是个人不太喜欢里面有些带有炫耀和俏皮的话语

  《查令十字路84號》读后感(四):男女之间不存在纯友谊!?

  我知道这本书是通过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频繁的亮相,片中强调这是个爱情故事。稍稍有些好奇,于是就有了后面的阅读。一本小书,其实是书信往来,大约是因为20年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信件保存不完整,小说推进的很快,几个小时就翻完了。读完有一点点气愤,被电影误导。全书明明没有任何爱情成分,却偏被冠以爱情的噱头。(虽然曾被改编成爱情电影,可是原著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读这些往来的书信还是很有趣的,海莲的风趣幽默和弗兰克的绅士分度相映成趣,他们在文学领域有非常高的默契度,可是这并不是爱情啊,难道拍成友谊为主题的电影就不叫座?我突然想起来几年前曾经有人很认真的跟我说“男女之间是不存在纯友谊的!” 。

  现在我倒是可以反驳回去:“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哼╭(╯^╰)╮”

  《查令十字路84號》读后感(五):20年太漫长,20年太短暂

  看了《不二亲情书》,就很想来看看电影一直提到的《查令十字路84号,》海莲和弗兰克20年跨越大西洋的书信往来,最短十多天收到书信,书信往来一次就要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很想去感同身受这样的时间差,写信,等信,看信的心情怎样,但我无法体验。因为这太难体验了,何况书信往来了20年。20年的书信往来时间很漫长,两个人可以通信20年是件极其让我羡慕和惊讶的事情,但对于他们两个人的通信,20年的时光又太短,弗兰克如果没去世,他们的书信往来也还会一直继续吧,海莲还会像个小女生,些许矫情,些许霸道,些许可爱的跟弗兰克吐槽生活的点滴,或者看到了书本好的章节好的人物跟弗兰克分享。弗兰克也会写信给海莲,跟她说说生活,说说又淘到了哪些书籍。这是两个爱书人的心灵共鸣,由书变成了有精神交流的挚友,在书中没有看到情愫,海莲的矫情不过是她可爱的性格,弗兰克是个沉稳的男人,两个人的书信展示的是两个跨越大西洋的知己,一个从未谋面的知己。

  《查令十字路84號》读后感(六):一间古老的书店产生了自己的灵魂,直到有一天,一个穷书生走进了这件书店...

  开始读这本书是因为亚马逊上铺天盖地广告,“写给所有爱书人的情书”啊什么的,第一遍读的时候只是觉得Helene的笔法幽默,而Frank行文之间就能让人觉得这是一位真正的英国老派绅士。

  之后搜了1987年的同名电影来看,之后又读了一遍,好在这本书真的很短。每读一次,就像从不同角度看钻石一样,折射出不一样的光芒。第一次看情节,第二次看脉络,第三次看变化,第四次看遣词...

  几次读下来我思考了一个问题,Helene和Frank是否真的产生了爱情?从最后诺拉写给Helene的信来看,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两人之间或许至少存在相互的仰慕和默契,类似红颜知己一般。

  但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Helene也许确实爱上了Frank,但是她爱的并非是Frank这个人,而是他所代表的书店;Frank也如此,他爱上的是爱书、懂书的读者。Frank和Helene就像是书店和读者的精灵,这两者的一切美好在这两个人身上具现,而后相互吸引。

  所以《查令十字街84号》确实是“写给所有爱书人的情书”,而并非Frank和Helene之间的情书。

  而我所想象的我认为更浪漫的情节,应该是像聊斋一样,一间古老的书店产生了自己的灵魂,直到有一天,一个爱书的穷书生走进了这件书店...

  然后呢?然后当然是爱情,还有别离。

  《查令十字路84號》读后感(七):《另一种天长地久

  其实本来我是想说厕所来的,而且我相信,假如题目是厕所什么的话,也许点击率会更高,这年头,还有什么比感情更廉价的东西。关于厕所是这样的,我经常擦马桶,同时致力于把厕所装饰得更清新典雅,这样一来,当我坐在马桶上长久的看书时,对书作者就算不上是一件不好事儿,也许他还会很开心,反正如果有人在马桶上看我写的书,我一定会很高兴,并且保证他绝对不会得痔疮——当然首先,得有人出版我的书。

  前几天,我在马桶上看到一本好书,你知道,好书和好人一样,总是姗姗来迟,话说迟来总比不来强。这本书就是《查令十字街84号》,听起来有点儿像个特务组织的暗号或接头点什么的,而这本书的作者也没什么名气,叫海莲.悍妇,啊,是汉芙!这本书说起来没啥特别,就是作者本人和一个书店的书信往来,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书信往来,往来的内容更无聊,就是海莲.汉芙给这个书店的购书单,然后书店的回信。就这么一个东西,也集结成了一本书,而且一度十分畅销——那会儿的人都疯了。

  海莲.汉芙当时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美国女作家,没写出过什么特别有名的东西,基本上就是靠帮人改改剧本什么的糊口,她酷爱读书,可是当时美国的书价很贵,她就在报纸上找到了一家英国的卖二手书的小书店——对啦,就是这个查令十字街84号,从这里买书。一买就是二十多年,而和书店主管弗兰克.德尔先生的通信,也一通就是二十多年。一直到弗兰克先生去世,俩人也没能见上一面,当然,俩人的通信内容全是谈论书,什么杂七杂八的都没有。为什么这样一本书能让人读起来不忍放手呢?也许因为海莲.汉芙率真而善良个性,相对应的是老牌英国绅士弗兰克.德尔的认真、严谨和不苟言笑。弗兰克.德尔先生在给海莲.汉芙的第一封回信中称她为“女士”,汉芙第二封信尾就加了注脚,“我希望’女士’在你们那边的含义与这边不一样。”下封信里弗兰克.德尔先生便乖乖称她为“小姐”了。第五封信后,汉芙就将信首的尊称“先生”或“阁下”改为直呼其名,信的内容也像是写给一位相识已久的老友,亲昵而直率,抄录一段1950年3月25日汉芙的信:“弗兰克.德尔,你在那儿究竟干什么?你什么也没干,你只是闲坐着!我的利.亨特在哪里?我的《牛津诗集》在哪里?……我已经安排了复活节的小兔子给你们带去礼物,等它到达时,你可能已经慵懒而死了……行了,不要只坐在那里,快去帮我找书吧,真不明白你们书店是怎么维持的。”

  而在这当中更为珍贵的是,汉芙在通信不久后,得知战后的英国经济困难,肉类、鸡蛋等食品都限量供应(这个事儿我很熟悉,小时候我们不都这样嘛),于是1949年圣诞节她将一块重六磅(差不多五斤多吧)的火腿寄往伦敦,让德尔先生分给书店中的同事们。打这以后,她接长不短地寄食品给他们,而她自个儿其实并不宽裕。此后,书店的工作人员视她为亲人,纷纷与她通信聊天。只有德尔先生在二十多年的通信过程中,始终对汉芙的轻松调侃不做任何回应,当然他是正人君子,好丈夫,好父亲,典型的英国绅士。惟一的报答是兢兢业业地为汉芙寻觅一本又一本好书。

  有乱想癖的人在这本书里可以随便幻想,因为1952年的时候,德尔太太登场给汉芙写了一封信,对她这几年来的礼物表示感谢,同时还向汉芙介绍说德尔先生已有两个女儿。这之后,德尔先生在汉芙的强烈要求下,把信头的“汉芙小姐”,改为“亲爱的海莲”,他说:“我同意,现在写信给你,是该把“小姐”放弃的时候了。我并不如你想像的那样古板,只是因为我所写给你的信,都得在办公室的卷宗中存档,所以我觉得正式的称呼更合适,但这封信与书没有关系,是不会被存档的。……真不知该如何报答你这么多这么好的礼物,我能说的只是,假如有一天你来伦敦,橡原巷37号会有一张床给你,你爱待多久就待多久。”

  事实上,两个人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也许是一件幸福的事儿,汉芙最后说:“如果你们恰好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因为我亏欠它良多……”

  2016年6月2日值班到22点 ps:看这篇文字时,最好配上《The Wall》这首歌

  《查令十字路84號》读后感(八):这里没有爱情

  《查令十字路84号》因为在电影《不二情书》的频繁出现开始走红,即使我大力的吐槽了这部片,但我还是看了提及到的这本书(好奇心太强)。可能是因为汤唯和吴秀波的缘故,我以为是一本浪漫的爱情故事书。可是她偏不,反而很肥皂,很温暖。

  女主角海莲从1949年开始,与地处伦敦的查令十字路84号的“马克与柯恩书店”发生联系,书店与客户的关系,其实她只不过是通过书信告诉书店她想要什么书然后给她寄过来,仅此而已。

  但是海莲写的信总能吸引着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指的是书店的所有员工,她活泼的告诉大家她想要什么书(一堆我看不懂的书名),经常给大伙捎去肉,鸡蛋,罐头等食品作为礼物(寄了好多好多),无论圣诞节复活节什么鬼节日都会寒暄一番。而书店专门给她回信的法兰克,说是男主角,其实也不算是男主角,因为给海莲写信的不止他一个,书店的其他员工也喜欢着海莲并偷偷写信感谢,甚至赛西儿还信内教海莲如何制作约克夏布丁。不仅如此,接受海莲恩惠的法兰克邻居玛丽奶奶也刺绣了桌巾作为回报,还有赛西儿的妈妈,法兰克的夫人女儿等人都与海莲发生了联系。整本书20年的上百封信,很生活很温情,根本与爱情无关。几乎书中提及的每个人都渴望海莲到伦敦做客,从他们的语言中透露着那种感激,以及渴望见到好朋友的情感。

  海莲的活泼和慷慨的确能打动不少人,即使她不富裕,依然给大伙寄去食品,信中偶尔有点对其他作家的小抱怨,甚至爆点小脏话,可是更多的是正能量,她不止一次跟大家报喜,她又有新活干了,她能赚到多少,即使她依然住在摇摇欲坠的公寓里,直到后来,我感觉她的生活也并没有很宽裕。

  在我看来,法兰克死得有点突然了,因为跟我预料的浪漫无关,多少有些失望。毕竟法兰克已经结婚,已有两个女儿。法兰克为人木讷,不善于聊天,来来去去就只会推荐一下书,道歉最近太忙没回信,邀请海莲来做客,没其他了。反而法兰克死后,他的妻子诺拉来信坦言她曾经妒忌海莲,因为自己的丈夫对于信的喜爱是溢于言表的,从而感染了诺拉和两个女儿加入了通信的行列。

  人与人的相处原来可以很纯粹,无功利无掩饰,甚至无需见面。二十年来,海莲与法兰克及其他未见过一面,好像很遗憾,也好像没什么好遗憾。

  《查令十字路84號》读后感(九):无题。

  區區100來頁的“小書”,簡直可以在一個下午輕松的讀完-----更別提您還可以隨意的發發呆、看上一集電視劇、上會網、喝喝茶。

  沒有看過大陸發行的簡體文本,不知翻譯的怎樣。單說臺灣的譯本,我眞是太喜歡了。在閱讀過程中,時時可以體會到譯者的用心。尤其是譯本中大量使用地道、古樸的書面語,夾雜著上個世紀中葉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醇香的歲月之韻實在醉人。

  雖然書中出現的一些陌生的人名和書名在不斷嘲笑我對西方文學的一無所知。但這并不影響我去體會一封封信件中傳遞出的情感-----愛和感恩之心軟化了本是單純金錢關系的商業往來-----充滿了人情味,像照亮黑暗天空的星星點點。

  當然這種來往信件匯集而成的書對于現代的我們還有另一番意義,如譯者所說“一旦交流變得太有效率,不再須要翹首引頸、兩兩相望,某些情意也將因而迅速貶值而不被察覺。我喜歡因不能立即傳達而必須沉靜耐心,句句尋思、字字落筆的過程;亦珍惜讀著遠方的前一封信、想著幾日后對方讀信時的景狀和心情。”

  我的言辭向來貧乏,內心的感受也總是跟我捉著迷藏。抓住感覺的細枝末節再用貧乏的詞語描述一番,可以想象是何等的慘象,還是就此輟筆吧。

  《查令十字路84號》读后感(十):我亏欠他良多

  书名:《查令十字路84号》

  版本:时报出版(台版)

  作者:海莲.汉芙

  译者:陈建铭

  耗费一个月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地铁上读的这本书。同样,结尾也是在地铁上遇见,而久久不能平静。原本是“我亏欠它良多”,然而我觉得‘他’更为恰当吧。

  《查令十字路84号》不是像电影演的那样,它不是爱情的象征物。它又像电影演的那样,几乎每封回信都会经过一家名为‘马克与科恩的书店’寄出。本是主顾之间的生意往来,却机缘巧合地成为多人多年的跨国友谊。

  正是因为他是一家书店吧。

  汉芙是那样痴迷旧书,虽生活窘迫,但对于书却不吝啬。她应该读过许多书了,并且反反复复很多遍。就像《佩皮斯日记》的某版本缺少的情节,她记得一清二楚,她从不掩饰对一些书的执着,就像沃尔顿著本的《五人传》,收到书时的声声赞美。而法兰克在这家旧书店工作近40年,寻找旧书就像他练就的技能一样,总能及时地为顾客找到满意的那一本。也许正是基于对书的痴爱,才会使这样的书信往来达20年之久。

  从这本书信式的‘读书人奉为经典’的册子中,我同样学到不少。那些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书名堆砌而来,注释中细心地将这些一一说明。可能发生在那个年代的事件,从这本书中多少可以窥见些。它已经跨越了书与书之间的界限了吧,因为如此延续追究下去,这里边提到过的书就够读上几年了。

  马克与科恩的书店里每个人都似法兰克那样,有着英国人的绅士和典雅。他们后来几乎都写给汉芙表达感谢,并亲切地称她为海莲。海莲不止在一次回信中说道,她要登上英国这片土地,去看看她的书店。她也真的努力着。

  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直至法兰克病逝,汉芙也没能到马克与科恩的书店看上一眼。汉芙是见过法兰克的照片的,她见过他深邃的眉宇,‘有点刻板’的样子。这家书店,她也是听过好友描述的:木质书架的顶层似乎积了尘土,书梯摆在一旁可以随意使用。魂牵梦萦的书店,懂她只有一人的法兰克,她都没有见到。

  也许会心怀愧疚吧。美国找不到的好书,在英国有一个人为自己尽力提供帮助,填满她的书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想登门道谢,像朝圣一般在门外徘徊片刻,便走进去,挥挥手问,哪一位是法兰克先生?登上书梯,拂去顶架上的尘土,嗅嗅旧书蕴藏的霉味,她应该幻想了很多次。

  千言万语,只认为亏欠。

  我想,当时的汉芙,收到最后一封从书店寄来的信,不知如何提笔吧。所以才会写给她的朋友凯撒琳,而没有给书店或者法兰克的妻子诺拉。说到‘如果能去英国就好了’,她的眼泪差点夺眶而出的时候,我相信,也是不忍。那个地方就算最终到达,在40年代时已然是她无法弥补的一个遗憾了。

  每个人内心都深埋一个地方,此生一定要去。

  查令十字路84号,它早已不是个书店的旧址那样简单了。也像作序者唐诺那样说过,那里更像是时间的长河,无数次店面变迁,旧书与新书的更替,见证伦敦的变化。我们都亏欠它良多,亏欠每一处深谙世事,经历时间的沧桑的地方,从他们那里,获益良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