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比我老的老头》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比我老的老头》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3 20: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比我老的老头》的读后感10篇

  《比我老的老头》是一本由黄永玉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27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比我老的老头》读后感(一):人什么时候感觉到自己不专注

  (一)

  作品名叫《比我老的老头》,作者是黄永玉,生于1924年,这一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建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列宁、伍德罗威尔逊去世,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巴黎举办第八届奥运会。到今年(2014年),黄老已经90岁了,古人所谓鲐背之年。

  好奇之余把书中提到的几个更老的老头生卒年整理了一下(不分先后,凡是出现的有印象都搜了下,后面是去世时岁数):

  林风眠(1900-1991),91岁;

  齐白石(1864-1957),93岁;

  黄宾虹(1865-1955),90岁;

  张大千(1889-1983),84岁;

  李可染(1907-1989),82岁;

  李苦禅(1899-1983),84岁;

  钱钟书(1910-1998),88岁;

  沈从文(1902-1988),86岁;

  黄苗子(1913-2012),99岁;

  许麟庐(1916-2011),95岁;

  ......

  算了,其余的一些我也搜集了,不一一列出来了。发现什么特点没?对,就是这些文化特别高寿。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黄老的这些朋友里个个都奔着八十九十去的。别说耄耋之年了,文化圈有那么多著名人物活到期颐之年,像巴金,季羡林,冰心,杨绛,文怀沙等等。

  (二)

  黄老这些朋友,多半是从他青年时期便开始交往。他们这批人从清末民国初年走来,少年时接受的还是古典教育,尽管后来走南闯北历经朝代更迭,身上清晰可见的是依然是数千年来中国读书人厚重身影。他们这批人性平和有些时刻却也硬的起来,交友时不显山露水但总能给人感觉壮怀激烈人格高尚因此嫉恶如仇,安于贫困却仍好善乐施。

  这些老一辈的文人就是一条条清溪,一眼见底,水只是缓缓的流淌。但就是他们一点一滴的汇聚,才滋补了大江大河的汪洋恣肆,因此而哺育了人类。我们往往歌颂大河滔滔的雄伟壮观,却忽略了小溪潺潺的孜孜不倦

  (三)

  读这本书的人得准备两个空间维度,两个时间维度。在一个空间维度下,这里面的人物是黄永玉的好朋友,他们的性情都在一件件生活点滴小事中反映出来,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老朋友;在另一个空间维度下,这些人物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是一幅画几百万的大画家,是文联作协的大领导,是开创艺术新局面的大艺术家,他们活在百科里,活在新闻中。在一个时间维度下,这些“老头”们正年轻,时间过的很慢,我们看得出这些搞艺术的青年人是怎样读过那段艰苦快乐岁月;在另一个时间维度下,仿佛一下子就错过了年岁,故事长成了树上的果实一串串,像冬天凋零的干果,已经提不起来了。

  我很好奇的是这些人怎么一下子从默默无闻到扬名立万,怎么一下子从风华正茂高山仰止

  我想了好久,只能得到两个字的答案:专注!

  至于为什么,我觉得是因为自己不专注才愈发强烈的这么感觉。他们年纪轻轻就立志艺术,在他们漫长的艺术生涯里,小时候梦想渐渐生根发芽抽枝长大,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容不下政治金钱等杂事的玷污。专注于梦想,努力实现,正如沈从文先生所说“只知道完成”,“不相信权力,只相信智慧”,这是专注之一。

  在从事艺术创造的时候,黄永玉先生用了“入定”两字。做事情时专心致志,好像灵魂出窍,遨游在另外一个时空肉体只是把灵魂在那个时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忠实记录而已。不做完不终止,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时的凝神屏气,这是专注之二。

  更广泛的讲,他们可能把这种专注代入到生活中。生活简单感情专一,交友固定。如果你遵守所有好的规矩习惯,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门罗如是说。你看时光不也是花了好久才赢得胜利吗!这是专注之三。

  艺术如是,科学亦然,不信你看看那些中科院院士,哪几个不长寿

  因此我才惭愧。

  老实的说,我正享受青春最后的福利。按黄老在书中引王观《红芍药》一词,我约莫处于人生最辉煌的二十五载的开始没多久处。可跟这些进步文艺青年比起来,我可差太远了。我不是说艺术,也不是说感情(这两点我当然比不过),而是整个精神面貌,迟迟打不开新局面。我差的那点火候,或许只有专注这块柴火。

  (四)

  结尾处我想吐槽下。我原本在Kindle上看的,不知道从哪下载的mobi格式,哪位缺心眼的粗制滥造,导致缺章少节,残余的章节也是颠三倒四。后来我只能从网上down一个清晰的pdf版本。当然,对于我这种盗版行为我不提倡。可中国科研人员都那么穷,没钱买书怎么办?就算买了以后买不起房又放哪儿?

  得了得了,不说了。

  《比我老的老头》读后感(二):很酷很可爱

  黄老爷子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界熊猫一般级别任务喜欢他是因为他的酷索的可爱个性。有大成的艺术家几乎都是不同一般的。养着那么多的名贵大狼狗,开着那么多的名贵敞篷车,拥有着那么多的豪华庄园的老爷子也是如此。

  他的万荷塘在我看来是北京的一处得道成仙之处,虽处于凡世中,却如同那万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般鹤立鸡群

  《比我老的老头》,是听《城市日记》秋微姐推荐的,其中的老头儿们大多名人也大多已经仙游了。这本书不仅是永恒的纪念,更是智者间灵魂的交流

  貌似黄老爷子最早闻名的并不是他的画作而是他的散文

  一定值得推荐的一本书,何况还有丁聪爷爷的插画呢~~~

  《比我老的老头》读后感(三):老头们不在了。

  唉!都错过了

  年轻人是时常错过老人

  故事一串串

  像挂在树梢尖上的

  冬天凋零的干果

  已经痛苦的提不起来了。

  -黄永玉

  书名好的不得了,作家出版社的这本是大红封皮,衬着黑字儿,里面写了好多我知道的,不知道的老头,陆志庠、杨先让、许麟庐、李可染、李苦禅、钱锺书、苗子郁风兄嫂、林风眠、张乐平……

  原来一直钟爱读者的【人物】,后来看了黄先生写人物散文,神形兼备,叹为观止。大部分内容都在讲故事,老实地叙述,像春水似的自然地慢慢流淌,偶尔几句议论也都真诚得很。大多数事情都是在文革战争一类的灾难贫穷背景发生的,黄先生也不怎么故意渲染艰苦艰辛,却反而使笔下的人和事都更动人

  他写钱钟书:问钱先生:你的书放在哪里?他说:图书馆有,可以去借。

  被人攻击,钱先生说:看起来,我们要更加努力工作了,他们才有新材料好骂,我们不为他设想,以后他怎么过日子

  黄永玉明白钱锺书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但他不教训人,不一副替谁谁谁忿忿不平样子,写钱钟书时这样,写其他那些不该被我们遗忘的人时也这样,只是说:祖国的文化像森林,钱先生是林中巨树。人要懂得爱护森林,他能清新空气,调节水土。

  写张乐平:

  乐平兄在人格上总是那么优雅。没叫过苦,没见过他狂笑失态,有时小得意时,大拇指也翘得恰到好处,说一句:“这物事邪气崭格。

  乐平兄和我比起来是个富人,他在中国茶叶公司兼差。不过他一家是四个人,所以我比他自由。但有的地方写的一点也不“革命”。

  乐平兄胆子特别、特别、特别之小,小到难以形容。

  他的逃警报风采是早已闻名的,难得有机会奉陪一趟。他带路下坡,过章江浮桥,上坡,下坡;再过贡江浮桥,上坡,上坡。上坡,穿过漫长的密林来到一片荒冢之中,头也不回地钻进一个没有棺材的坟洞里去。

  人死如远游,他归来在活人心上。

  写李可染,他为他难过,没有丝毫的做作。

  可染先生拉的一手好二胡。不是小好,是大好。

  我喜欢通宵的工作。我的画室和可染先生的画室恰好在一个九十度的东北角尖上。一出门抬头右看,即能看到他的活动。半夜里,工作告一段落时,准备回到卧室。走出门外,见他仍然在伏案练字,是真的照着碑帖一字一字的练;往往是我十分感动星空之下的这间小屋啊。

  (李可染先生)没有特别的嗜好,不喝酒,不吸烟,茶要求不高,唯一享受是朋友的来访。

  他是一个细腻幽默家,可惜他很少有时间快乐。

  李可染这个画家是无愧于我们这个苦难的中国的。中国有了他,也光彩许多。

  写可染先生的妈妈

  可染先生的妈妈是位非常好的老太太。八十多岁的人,满院和人聊天要说些秘密的私房话时全院子都听得见。

  李老奶奶:黄先生!来吃奶呀!别跑呀!”

  写沈从文:看这一篇之前,刚刚读完一本汪曾祺散文,里面的从文先生也是这个样子,最近又看《从文自传》,感觉依然是一样的。

  他写道:(沈从文表叔)一辈子善良不近人情;即使蒙恩的男女对他反啮,也是从不想到报复。这原因并非强大自信,也不是没有还击的力量,只不过把聪明才智光阴浪费在这上面,早就不是他的工作习惯。

  还写道沈表叔提醒他在上海要注意,因为“他认为凡是到上海去的年轻人——包括我在内,都有个跟上海电影明星混,直到“掏空了身子”的归宿。”

  写陆志庠

  他把题目揣摩的深而细,譬喻巧妙到家,笔墨也跟的充分淋漓,加上用的简练传神的手法,就显得艺术独特

  友谊、年轻、好地点、好气候加在一起,这段日子过得可算有声有色

  我以为张乐平比我们有钱,他在画《三毛流浪记》,拿着定期的稿费,却忘记他个一两年生一个孩子和吐血的毛病,好像浅予的孩子也交他哺养。

  还有猫:(夏公)文革后从秦城监狱释放出来,他短了一截脚,进屋刚坐定,多年卧在床底不出来的老猫认出了他,艰难的爬到他脚下绕圈,第二天,死了。

  它等了夏公十一年……

  他看着那么多人受苦。而现在日子好了,却无济于事,日子哪能回来呀,过去的都过去了。但他还是不自禁假设着:要是他健在多好!让我陪着她和雏音嫂、绀弩、沈表叔、郑可诸位老人在我意大利家里坐坐,院子坐坐,开着车子四处看看、走走多好!这明明是办得到的,唉,都错过了。年轻人是时常错过老人的。

  他也多少写着时代,文革,抗战。

  他写文革:说起文化大革命,过去了这么多年,排除了危难,你不能不说,文化大革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戏剧。遗憾的是票价太贵。多少的光阴、生命、血、泪。

  他说江青:她坏也坏的浅薄。

  恐惧能使生命缩短,难怪文革那些不幸的日子觉得过得快。

  我们同在洪流中,不言而喻理想一致的。

  他写抗战:逃难的比赶集的还热闹。这当口,谁都有机会见识日本兵未到中国人自己糟蹋自己的规模景象了。说出来难以相信,在同一条道路上,混乱的人流有上下好一层,灾难是立体的。

  还写“蒋经国、纬国当时朴素得动人。”

  这真让人惊喜,看多了政治包装的语言,还有多少人会这样诚实的讲话,这样的话,大概舌头都感到陌生

  但是最让人嫉妒的是他们的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大雅宝胡同的亲密真是好,顶好,顶温暖

  他写:大雅宝胡同甲二号,不是一个画派,是一圈人,一圈老老小小有意思的生活。老的凋谢,小的成长,遍布全球,见了面,免不了会说:“我们大雅宝”如何如何。

  那是真甜美,大家都那么年轻,全院子里只有很少的老人。

  我们混的太熟、太亲,想起来令人流泪。

  对,还有孩子们

  孩子是我们的甜美,也是我们的悲伤;是我们的骨肉,我们的心。

  妻子曾说,写一篇小说,名叫《小白帆》,说着一群孩子“将来”长大的合乎逻辑的故事。不料匆忙间这些孩子们长大了,遭遇却令我们如此怆然。-黄永玉

  黄先生从苗子郁风兄嫂那儿借书,大家一见面就聊书,他用工资养着陆志庠,“我的薪水除掉吃饭还能养活半个陆志庠,其他半个再找朋友想法子。”在大雅宝甲二号胡同,大家相亲相爱,虽然穷,但穷的爽朗。

  看着看着,真是嫉妒、羡慕,一个人怎么能遇上这么多可爱的人,这么多好人呢,有这样一些人跟自己一块活过,走过这一些岁月,人这一辈子多么无怨无悔。而我的大雅宝甲二号胡同又在哪儿呢?可是我知道,这样的生活即使交给我大概也会变成一堆抱怨,被白白糟蹋。陈丹青坚信“性格决定命运”,我深以为是。这些人是黄永玉的朋友,没有黄先生的大方真诚,浑然天成,抢也抢不走。

  书里大部分人都是文艺方面的,他们在不同方面有卓越的才能,或作出重要贡献,可是不是依然没被多少人记住么?文艺工作者永远寂寞的,如果不能从内心得满足幸福真是难以保证。而把希望、把成绩寄托在人民群众身上永远是不可靠的,人民群众还要上学、工作、买房、育子、养老。

  读这样真诚的文章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即使自己不能遇到,即使他们已经都不在了。知道有这样的人,了解他们一点点,对我活着都是很大的鼓励。

  沈从文、黄永玉、汪曾祺写东西的节奏都非常好,并且永远不做作,很真诚。他们即使写苦难,也写得淡然,甚至能写出一份乐趣来。从文自传里,沈从文写自己当兵时看杀头和酷刑,笔调不变,也没什么悲怆,反而在一些在我看来很琐碎的地方,表达了自己的悲伤。

  他们的文章,真是养人。

  《比我老的老头》读后感(四):黄爷爷,你老了

  小时候看杨澜采访靳羽西,南瓜头阿姨说,我的自传你不要看,自传都是写自己的好事情,吹嘘自己,没什么意思,我的书也是一样。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她的蛊惑,我对传记向来没有什么热情。到底有多少人在传记里找到了鼓舞人心的力量,找到了人生的目标,或者前进的方向?我很怀疑。反正作为一个庸俗的读者,每次看传记我都是当做猎奇的Discovery:哎呀呀,张爱玲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啊。。。沈从文第一次到大学上课也是一脸窘相,啊哈哈。。。哇,梵高谈恋爱到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

  后来,家里的老人也开始写自传,辛辛苦苦一首首的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写出来,把我们从小到大听了多少的传奇拿出来再描述一遍。没人发表没关系,自己打印了装订成册,来了客人一定要送到面前要求对方看一看,叹一叹。这时候才觉得长辈的真的老了,要靠着年轻时候的精气神来过活,要靠着年轻时候的勇气来支撑。他们是真的老了,累了,生怕一天自己不在了,没人记得自己了,所以写了厚厚的所谓自传。几个月不回家,一进门,又端上厚厚一本续集。做晚辈的义不容辞,拿过来看看,盛赞一下,哄哄年迈的老人家。

  所以,传记分两种,一种是后人写,或费劲周章,或牵强附会,写成一本本的真实度无从考证的书;一种是当事人写,写自己,写别人,很多真实性照样无从考证,而且后一种人多是垂垂老矣。

  写了这本书,基本可以当做是黄爷爷的老年证了。讲以前的往事,要从一个四合院的大大小小开始讲起,琐琐碎碎,念念叨叨,我几乎已经想起自家长辈陷在沙发里面,低声的呓语。

  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说这本书不好。也幸好这本书是黄爷爷写的,黄爷爷实在是太可爱了,看他的书让我总忍不住要发笑,总忍不住要惊叹,作为一本传记,这么有爆点,这么可爱,实属不易。我夫复何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