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论集体记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论集体记忆》读后感10篇

2018-01-23 20: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论集体记忆》读后感10篇

  《论集体记忆》是一本由[法] 莫里斯·哈布瓦赫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43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集体记忆》读后感(一):对“记忆”一词的滥用

  记忆是个人身份认同的根本基础时间空间在记忆中交织成连续而不可分割印象,比如对某一片土地若干年内发生事件的记忆。记忆是一切的基础,谈论任何问题都要建立在谈论问题的双方知道且记得话题相关事项的基础之上。一个人经历过且记得的一切事件构成了这个人对自我的印象,进而构成个人的身份认同。正如(共同)历史民族认同的基础一样

  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谈论记忆的时候,严格说来,我们谈论的应该是第一人称的记忆。亲历者对所经历的事件的印象,这才是记忆。记忆或许会不由自主地变形,失去准确性,不能完整保留原貌,但那是在事主无法控制的情形下发生,并非主动篡改。我们长期持有的对某些基本事物的根本观点,叫观念。他人告知我们我们未必同意的观点……叫观点。他人讲给我们的事件或观点,叫他人的经历,故事,传闻,传说神话,历史,理念,教义……

  第二,记忆虽然是一切的基础(之一),但是你不能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为记忆问题。就好比语言也是一切沟通的基础,但是你不能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为语言问题。这种过度泛化的称呼对我们理解具体情形有害无益。

  这本书的核心主张是,集体记忆“不是在保存过去,而是借助过去留下的物质遗迹,仪式,经文和传统,并借助晚近的心理方面社会方面的资料也就是说现在,重构了过去。”(p200)

  但是通读全书, 几乎每一处用到记忆一词的时候,都不是第一人称的记忆。都可以用上一段里的其他词语代替,大多数时候是认同或者观点,少数时候是神话,传说,理念,教义。(其实我截了不少图的!但是懒得一一打出来举例了!)而且多次谈到了对于集体记忆的更改,更新,各种主观上的修改,加倍证明了用词不当。关于梦的一章基本没说什么,梦跟集体没有什么关系,这一章根本不应该出现。在篇幅最重的第五章论家庭的集体记忆、第六章论宗教的集体记忆和第七章社会阶级及其传统这三章中,作者大量描述家庭、宗教群体、社会阶级的现代的运作方式,除了对于集体记忆这个词的滥用以外,只能说明我们对历史的看法无法不受现代生活影响,不能说明我们对于历史的看法是完全基于现代和遗迹的重构。

  而且我们对历史(记忆)的看法虽然说都受当时当地的语境影响,难免以今推古,但归根结底,我们毕竟是从过去而来到现在的,我们不是突然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总归得来自什么地方,来自于某种传统。如果说我们用现在重构了过去,那我们的现在是哪里来的呢?难道我们的历史印象中不会残存从过去保存下来的部分么?

  重构历史与保存记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成为一体两面的同一件事,片面强调前者恐怕在逻辑上没有依据。

  按照我的理解,重构有个预设的前提,就是断裂。在巨大的断裂以后才有重构。没有断裂的话,对于集体历史的印象变化就只能说是变迁。所以要证明我们对历史的看法是重构的,首先要证明断裂的存在,其次要根据流传不广的史料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来证明今天的理解的确是某种重构。再次要证明这种重构发生在每个时代中,并不是现代性独有的问题。证明这些问题需要的是史料,而不是对某种集体生活方式的叙述和推算。就算能解决这些问题,这种重构是主观上为了某种目的(比如扩大宗教影响)主动的重构,还是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相对无意识的脑补和加工,也是一个不易区分的问题。

  总的说来,这本书不应该叫 《论集体记忆》,应该叫 “论集体认同观念的形成”,或者“论集体意识的建构”,或者“论关于集体的历史意识的形成”,至多是“记忆在集体认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论集体记忆》读后感(二):重构过去

  导论部分科瑟对哈布瓦赫的评论可圈可点的,既能够全面点到,又能够对他的重点思想进行深刻的论述。哈布瓦赫的生平、知识背景、社会背景、著作、以及其遗产都有所涉及,重点是解读哈.富有创造性方面的著作。

  《自杀的致因》虽意图维护涂尔干《自杀论》中的一些观点,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维度,如乡村城市在生活方式方面的差异是其自杀有别的关键因素,家庭中不仅孩子而且孩子的个数也是影响自杀的因素,甚至家庭成员的宗教背景也具有影响。然而哈.与涂.最大的区别在于哈.在“自杀成因研究中引入对个体差异的研究”。

  《社会形态学》也是受涂.的影响甚至引导。涂.不承认拉采尔(P29)的“环境决定论”,提出“社会决定论”,哈布瓦赫继承先志,并坚持认为“社会形态学的事实本质上是社会事实”。

  在数理统计与概率论方面,哈.的《平均理论》(P08注释,P32)讨论了比利时统计学家凯特勒,他提出 “以‘平均人’概念中心值,人的行为度量在这个中心值周围按照正态概率曲线分布”。哈.反对将概率论用于解释人类事务。

  哈.对社会阶级的分析亦提出自己独到的简介,认为“需求生理学理论并不影响消费模式,因为对需求的感知是由阶级位置决定的。(P35)”这显然有违当时就已很著名的恩格尔定律。

  在哈.的著作中,最重要最具开创性的是对“集体记忆”的阐释,科瑟也用了较长的篇幅来解读,从他自身的经验举例让读者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是因为不存在充分共享的集体记忆。

  社会变迁是如此迅速,还没来得及将某事物的记忆保存好,还没有看清楚这个城市的风格,新的事物就来临了,城市也已经变了样子。就算是一瞬间的过去也已经成为历史,并且不能更改,但是当我们身处快速变迁的外部环境时,却感觉过去的事情却会随着现时的处境而改变,其实只是我们的心态、所处环境、看问题的方式等等在发生改变,就是说任何过去都是我们在当下的重构,而历史的虚构也变得可以理解了。

  哈.指出,集体记忆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而不是既定的。他对梦的分析室想要推翻柏格森对主观时间和个体主义意识的强调。(衔接不够?)进一步指出,历史记忆与自传记忆的显著差异(P42),并认为在常规化时期,是集体记忆维持着人与人、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虽然哈.的集体记忆理论将推断出历史的断裂,但施瓦茨认为历史是具有连续性的弥补了哈.“现在中心观”的不当之处。

  最后部分是哈.留下的遗产,舒曼和斯科特的“代与集体记忆”意图说明“代际影响、生命历程和集体记忆之间的关系(P50)”,科瑟认为其主要使用了哈布瓦赫关于历史记忆与自传记忆之间的关键区别这些阐释,那就是自传记忆要比历史记忆更重要、更丰富、更个人化,也更有意义。因为这都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的亲身经历。而两位作者通过调查研究,也强有力的正式了“对亲历事件的自传记忆的确要比人们只是读到或听说的事件具有更为深刻的影响力”。

  总之,“集体记忆本质上是立足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重构(P59)”,尽管现代人可以重写历史,也不可能在一张白纸上去书写。

  《论集体记忆》读后感(三):故乡的记忆

  家乡在变,它当然在往好了变,我们也是。回到家,发现熟悉的地方拆了,变成了不熟悉的建筑或者废墟,发现朋友生子、堂妹出嫁、侄子结婚,觉得自己像一个外人,你太久没有回家,不知道家乡的变化,和一直在家的人比较,你眼中的家乡被中断了,而他们眼中的家乡是连续的。你越来越不常回家,你越来越不了解家乡的变化,直到有一天家乡不再是连续的记忆,而是断断续续的画面,这时候你成功的被家乡,排除在外。你不熟悉侄子的媳妇,不认识堂妹的丈夫,不知道家里的房价有多高,不清楚地里今年有多少粮食,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再是家乡的人了,尽管我们身上还有他的痕迹,可是他的痕迹会越来越少,你会被离你更近的东西影响,改变。。集体记忆的痕迹,就是这样的。。

  从一个群体到另一个群体,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我们总会发现自己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很难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

  语言学家认为是方言的问题,快速融入一个城市的方法就是越会它的方言,还有很多领域给出的不同的解释和解决方法,比如文化背景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自然环境的不同等等,但是今天我知道了一种新的解释,就是集体记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人兴高采烈的说起某一场球赛,说起某个共同朋友的囧事,说起你们都喜欢的饭馆,甚至会说起你们一起暗恋女孩,这就是集体记忆。

  我们与他人存在这某种程度的疏远,可能是因为我们和他们之间不存在充分共享的集体记忆,如果想改变这种情况,你需要和他一起做一些事情,建构你们共同的记忆。而每一个集体记忆,都需要得到在时空中被界定的群体的支持。如果远离了群体,或者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跨度内,我们与一组特定的曾经很重要的人不再保持建系,那么,关于他们的记忆就会消失,他们关于我的记忆也会消失,这是相互的。

  社会群体中人的相互认同很多都是有共同记忆引起的,比如对物某事物共同的看法(你的看法不是说话时形成的,而是在你说话前已经存在于你的脑海里),比如我们说得四大铁:一起当过兵,一起同过学,一起贪过污,一起嫖过娼。这四件事构成的集体记忆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不会遗忘;哈布瓦赫也相信,现在的一代人是通过把自己的现在与自己建构的获去对置起来而意识到自身的,这是不是也可以说人之所以能意识到自己是连续的存在于这个世上的是因为人有记忆能力

  下面的内容是一些摘要:

  序言

  人们通常是在社会之中才获得了他们的记忆的,也正是在社会中,他们才能进行回忆、识别和对记忆加以定位

  梦与记忆

  我们的梦是由及其残缺不全的记忆碎片组成得到,这些碎片彼此混杂在一起,以至于我们无法辨认它们。

  语言与记忆

  哈布瓦赫说语言能力对记忆有影响。失语的人,记忆会差一些。

  记忆和定位

  记忆是群体的记忆,与群体交流会唤起和强化共同记忆。

  家庭的集体记忆

  中国老讲封建经济的解体瓦解了中国的家族制度,用哈布瓦赫的理论解释:是家族的分散造成了共同记忆的瓦解,而由于家族的解体下一代没有共同的集体记忆,对家族的认同感也会削弱,这是文化层面上的家族瓦解。

  社会阶级及其传统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些事业,在这个时期会比在其他任何时期完成的更为出色。”“当社会自身经历一个转型过程时,确保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基本方面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或者至少看起来要安之孙素的继续存在,是不无益处的”

  《论集体记忆》读后感(四):试论哈布瓦赫的时间观

  作为哈布瓦赫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论集体记忆》很好地展示了哈布瓦赫是如何忠实地继承了涂尔干的传统。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他将整个论述坚实地置于以下基础之上:社会/集体的记忆先于个人的记忆,从而成为支配个人记忆、乃至行为的重要因素。

  然而,当我们要考虑到一个与“记忆”密切相关的关键词——“时间观”时,哈布瓦赫本人在其著作中显然并未给出完整的论述。

  事实上,很多时候,作为研究的后来者而言,常常会面临相似的问题——前人研究的关注点或并不与我们一致、或出现了某种中断。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所能够倚重的一种方式是梳理前人研究的逻辑,并将这一逻辑“移用”到我们的问题之上。

  依此路径,要对哈布瓦赫的时间观进行阐述,必须对一组关键词进行理清:记忆、历史和时间。

  在展开具体的论述之前,让我们首先回到一般的常识来看一下这一组关键词。在日常生活中,“记忆”是仅仅涉及个体层面的事物,“历史”则会涉及更大的共同体,“时间”则是最为抽象的层面。

  但是,正如我们一开始所指出的,哈布瓦赫在论及记忆问题时,其立论的基点是涂尔干式的社会唯实论,因此,哈布瓦赫的观点对我们日常知识的颠覆性就在于:以往被认为完全属于私人领域的“记忆”被重释为具有社会/集体起源的事物。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所看到的第二组关键词在哈氏的论述中出现“混合”,尤其是日常意义的“记忆”与“历史”之间。

  那么,在这组关键词中,“记忆-历史”与“时间”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作为最为抽象的“时间”,不仅仅涉及到某个具体社会的共同体,更涉及到全体人类,乃至于人类以外的事物。事实上,对于超越人类中心论的“时间观”的论述,因其一方面摒除了“时间”的主观性,另一方面也因其完全脱离了哈氏的论述逻辑,所以,并不能被包含在我们的研究之中。

  如果说,将这种“时间观”仍停留在经验层面的论述,或稍稍将其提升至建构于某种人类中心论基础上的论述,哈布瓦赫所论及的“记忆”的社会起源这一论断移用至对“时间观”的探讨上还是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这也就是说,对于哈布瓦赫而言,社会/集体决定了个体对时间的感知。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哈布瓦赫论点的局限所在,人类中心主义,以及停留在经验层面。】

  放到基督教世俗化前的社会中,我们可能就会看到,宗教时间对个体时间的全面掌控:一周七天的安排完全是出于宗教仪式的需求;全年的时间节点都被赋予了宗教意义;甚至是对死后生活的安排也处于对“最终审判”的预期之中。

  刘易斯·科瑟在《论集体记忆》的导读中所指出的,在某种意义上,哈布瓦赫是基于对柏格森思想个体主义倾向的反对,才走上了对涂尔干的“尊崇”的。作为柏格森哲学的重要贡献即在于其对“绵延”概念的提出,虽然柏格森认为,这种得自于时间特征的概念是对生命本质的体察,但是,他实际所坚持的是这种本质的获得是完全个体化的。放到“时间观”问题上,这种观点就成为社会对“时间观”的建构作用的反对。

  《论集体记忆》读后感(五):其实还不是在记忆

  布洛瓦赫之所以提出集体记忆的说法,在于首先,他看到集体或社会存在一种shared intersubjective mentality,构成了对任意社会social structure的认知;其次,他看到,这种mentality,带有一种历史的性质。我以为这种说法不妥,理由是就如跟人的记忆一样,记忆不是为了忠实地记录过去,而是为了辅助实现sr利益最大化。而集体记忆也不是为了记录过去,而是为了构成一种ideology,用于将整个社会或说所有人纳入一种秩序。

  生活在一个场域中的人拥有某种联系在一起的记忆,这种记忆不是为了重构过去。我以为,这种记忆主要是为了提供信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预言,家长、朋友或生活在一起的人并不随意提供一种回忆来重现或记忆群体历史,而是在需要的时候有选择性地进行回忆,这些事件要么是提供一种经验或知识,要么是performative比如唤起某种感受或引发某种做法。这种做法显著地体现在基督教的圣经之中,一方面用于通过作为真实历史,一方面是适用narrative的办法,来引人们进入基督教所设定的一种秩序。其原因是,所谓教义,一般是针对平庸大众的,因此必须以他们能理解的方式来进行。相比之下,可以看到那些宗教界的思想精英,他们的智力水品不属于写圣经的作者们,因此他们往往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发各种教派分裂出来。正是因为存在这种instance和order的区别,布洛瓦赫奇怪圣经出现了历史性和永恒性的二重性质。

  同书面的历史学不一样,集体记忆之“历史”是为社会秩序服务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不断修改、阐释圣经经文,因为社会结构不断变动,或社会不断变化,需要宗教提供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来为人们提供一种解答,包括解决各种生活中的精神空虚、焦虑和痛苦的问题。显然基督教和其他一些宗教一样,巧妙回避了生活中的疑难(比如说God works in mysterious ways)或者设定了一个无法证明真伪的解决办法(死后进行审判),这样的后果就是,人们不得不靠意志力来相信上帝,在经验上是不相信上帝的。这就是为什么magic和witches(hunting)曾经在欧洲大陆上兴盛的原因。

  布洛瓦赫提到梦和清醒的意识,还有记忆,都鲜有价值。布洛瓦赫还提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问题。他说,最初贵族是以人存在,而现在人们多以抽象的社会角色而不是自我存在。我以为这种说法欠妥。贵族以自己家族姓氏存在,同样也是一种符号性存在。他们其他时间以人存在,那是因为他们是有闲阶级,无所事事,做自己爱做的事而已。现代社会更加复杂化,更多的人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工作当中,大量时间在花费在工作上,社交的人群甚至都是自己的工作fellows,这其实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糟。首先,人的存在本就是如此,即sr。天天吃草的动物虽然看上去没有被剥削,没有处在一种“被奴役”的雇佣生活里,如El Empleo所示,但是它们生活层次恐怕也不高。人类对于自己存在本质的超越,恐怕要等到文明的下一个阶段,或许,除了精英阶层,大众永远达不到下个阶段。

  布洛瓦赫还提到,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去除了explicit等级制度,比如没有贵族了,因此人们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品性呢?他提到财富。我以为,在复杂社会里,判断品性一直采用间接方式,现在采用的是成功判断法,比如一个人出身好,人可能就好;学位高,人就可能好;如果听说一个人有钱或有地位,按照果戈理的话,人们立刻想起他的许多优点;一个人成功了,人们就认为他好。比如马云当初处处被人嫌弃,现在成功了,连他那张脸都变得英俊多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