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作女》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作女》读后感10篇

2018-01-24 20: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作女》读后感10篇

  《作女》是一本由张抗抗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377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09-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女》读后感(一):作是一种态度

  看完《作女》

  觉着挺有共鸣

  人活着

  最重要的是该知道自己心里想什么要什么

  自己认定了的,那就勇往直前

  一犹豫,一考虑后果,一计较得失

  就失去了原始的快感了

  到最后就人云亦云

  搞不好与某些东西同流合污

  人也就活这么一辈子

  一切都被教条了那还有意思

  干嘛那么在乎别人的眼光

  干嘛什么都要按世俗规则去做啊

  那么多条条框框累不累啊

  作是一种态度

  世界因我们脑子里少的那根弦而精彩

  《作女》读后感(二):女人你就该“作”

  在东北以及上海苏杭一带,方言中有个“作”字。它念出来,不发去声,不念作品的那个作,而是平声,念“作坊”的那个“作”——一长声平着拖过去,不情愿的结束。而“作女”是意指那些不安分守己、不自量力、任性而天生热爱折腾的女人。可以肯定不是褒义词,但贬义又有些含混,不肯直截了当明白了,留着给人自个儿琢磨反省的余地。张抗抗的《作女》便是描写这样一群女人的一部作品。

  这是一部小说,但它不是故事,因为它没有明确的开头也没有宣言似的结尾。它只是记录卓尔、陶桃、阿不、DD、夏娃等各色“作女”的一个生活阶段。她们脱离传统中国女人的逆来顺受凡事只求平稳的生活态度,像一个个战斗的勇士,把属于女人的叛逆自由欲望表现淋漓尽致。它告诉所有的女性读者——女人你就该“作”。

  《作女》中究竟什么叫做“作”呢?“作”是女人与自己的较量,是一场看不见对手而且永无休止的心灵战争。“作”是一种创意的实现,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活,是使自己的人生有声有色。女人不应该活在条条框框的传统中苟延残喘,那是一种将女人天性无情扼杀的手段,而在现在的世界还不知有多少女人自愿跳入那个“温柔”的陷阱。

  “作”是一种运动,它呈现出女人身体波浪般的曲线,因为女人的力量不够,她们想要顶开天上那块几千年沉积的盖板,只能一下一下地拱动,拱动就成为“作”的必要姿势。而《作女》中的卓尔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作女”,她的一切行径都在为女人的“作”正名。女人就该“作”!一个女人“作”的动力从她身体的深处爆发出来,是欲望无法实现的焦虑。“作”就是不断地放弃开始。一个人年轻时不“作”更待何时?女人无论现在有多大的依靠拥有怎样平稳的生活,一旦有了新的欲望和思想都应拥有勇于放弃一切、从头再来的豪气。豪情万丈不只属于男人,女人也能“作”得豪情万丈!

  《作女》中宣扬的“作”是女性解放的标志。女人的天地越“作”越广阔,只有“作”着,女人才感觉自己蓬勃的生命。能“作”的女人也许常常令人讨厌或是在别人眼里很失败,她们往往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但女人自己活得快乐就足够啦。女人就该“作”,给自己“作”而不是为别人“作”。像卓尔、夏娃这支敢于牺牲的女人敢死队一样,如果没有她们,女人就还得半死不活地苟且下去。然而,一个女人“作”一阵子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作”下去,直到实在“作”不动那一天为止。

  《作女》所摒弃的是小女人,是那种只图小小安乐依靠男人过活的女人,那种将自己的人生乐趣和生命希冀都投注在男人和孩子身上的女人,那种一遇到困难挫折就想着赖在男人肩上过河的女人,那种永远花着男人的钱挥霍青春的女人,她们永远是男人的附属品甚至是一件廉价的商品,男人想要就买不要就卖。因此,女人就该“作”,“作”到使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一个女人走投无路时,难道除了她的身体之外,就再一无所有了吗?这样的问题,对于女人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悲怆,永远不要让这种问题得到肯定的回答

  天下的男人任是怎样地上蹿下跳,怎样地离经叛道,怎样的一败涂地起死回生,都会说那男人如何厉害如何富于创造,顶多是如何不知天高地厚,总没人说那男人“作”的。但是女人若是略有几分顽劣,偶尔突发奇想大干一番,要是成功还好,若是失败,男人随口扔过来一句“你要作死呀”一骂就骂到终点。为什么那男人“作”就自古以来天经地义,而女人“作”就偏是罪名累累万恶不赦呢?《作女》便是这般的蔑视男权主义,让那些女人的软弱性从心底连根拔起。所以,女人你就该“作”,以“作”为今日女性的一种生存状态,任人说好说坏,女人们仍是要继续义无反顾的“作”下去,我“作”故我在。

  女人是身怀怎样的重负走过千年万年的人生之路——她们因滞重而无力,因笨拙而卑怯,因压抑而惶恐,因饥渴而焦虑。而《作女》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诠释当今女性,她们的欲望与春天蓬勃的草叶一起生长,她们的头脑亦在这通达的世界一日日的丰沛。女人们要自救,女人若是不癫狂不邪性不违规不跳跃甚至不“作”,又如何挣脱亘古万世的地球引力般的女性桎梏呢?《作女》在号召——“作”起来吧!女人。

  然而,像《作女》中卓尔那样的“作女”在现实生活中毕竟是少数,我所要表达的也并不是要追随主人公“作”的那些行为,那是一种夸张的艺术性。女人该“作”,“作”的是一种属于新时代女性的精神,我们追随的是以卓尔为代表的“作女”气质,是一种理念,你摸不到它,但它就是时时刻刻潜伏在你的内心深处,总有一天它会毫无预料的爆发,将那些轻视女性的混球炸的粉碎。

  《作女》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因为张抗抗这一整套“作”的精气神都是活生生的女性教科书。“作女”会成为一个精神团体,“作”的理念永不死亡。这个世界已经生长的、正在生长的、即将生长的越来越多的“作女”将会成为一簇簇一团团成片成片的灌木林。向着这个男权主义风行的社会宣告——女人就该“作”。

  《作女》读后感(三):永不安于现状

  这是一本好看的书。

  现实生活中总有这么一群人,永远不安现状,总在不停的改变自己。这种人往往精力过剩,想法新颖,好奇心极强。往往已经取得了让人羡慕的成绩,却在关键时刻放弃,投入新的生活中。我以前不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类人,看了此书,顿时明白,原来是“作”人。本书写的是女性,会“作”的男同胞一样不少。作的人总是让生活充满惊喜,与他们交朋友非常开心,但也同样不受很多人欢迎。有些人安于现状,满足既有的生活,对此“作”人不屑一顾。这是两种生活态度的冲突,没有谁对谁错。从内心讲,我更喜欢“作”的生活,当然,不要太剧烈。

  我期待能遇上“卓尔”这样的朋友,改变这钢精混凝土的生活面貌。

  《作女》读后感(四):我看作女

  卓尔,这个名字让我想到了一个词语,卓尔不群。这个女人确实是与众不同,用本书高频率的词就是,作。不循规蹈矩,每天都要变着新法样生活,跟着自己的想法走,就算是好友陶桃也很难琢磨透她。卓尔这个女人就是奇怪的生物,有着女性的身体的特征,却有颗倔强的男人心,女权主义者,大抵这么说她吧。

  卓尔是个独特的人,她始终是不安分的。她就像龙卷风,来的猛,去的也急匆匆。书读一半我便在猜想卓尔的结局,会不会跟郑达磊在一起,结束了她的作,迎来了爱情的春天。这俩个人脾气性格完全相反,总是在臆想他们会不会有什么发展,可是剧情要是这样发展,那这本书便不是作女了。每个女人心中都会埋藏着一个男人,卓尔心中的男人就是那个让陶桃所不齿的,不就是个观鸟人吗,有什么呀!他们之间有过一夜的缠绵,那是卓尔永远不能忘却的一个晚上,她觉得自己的灵魂与身体得到了释放和解脱前所未有的快感,她感受到了体内的完美感。她没有接受观鸟人留下的联系方式离别也是潇洒挥手,我想你的时候,会到这里找你的,这么多年她小心翼翼的守护这一份完美的感觉。至于最后卓尔到底去了哪里,各有说辞。陶桃说她去找翡翠鸟了,我想这也是最正确答案。人的一生中,得到过的,也许可以再次得到;但是失去了的,永远失去。

  卓尔身上的特质是当下女人所没有的,她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奋不顾身赴汤蹈火,这样的词用在她身上一点也不为过。且看作女这么作,也是作出名堂的,她是懂得爱自己的,享受自己的生活,生命就这么一次,现在不作更待何时?郑达磊说在卓尔身上感受到了女性勃起的气息,这个女人总是想法太多,太作,肉体与灵魂在男人面前也不甘示弱。郑达磊也是对她无从下手。若说卓尔这个人不为世俗所牵绊,但是她也为自己的衣食住行发愁,寻找工作,按时还房贷车贷。陶桃也曾劝她停止作,回归正常的生活,可是卓尔就是要往死里作,只有不断的作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她自己也说,作是不断的放弃和开始。卓尔的生活就是这么样作过来的。

  这样的女人我是学不来的,个性鲜明,思想独特。总是想在她身上学习着什么,可是这股作劲与我的作却是不同的,所以我也不必学她了。因为晓得这样的女人现实是不存在的,作者多半是虚构的。我还是寻找自己的方式,按我自己的作法过我的一生。

  《作女》读后感(五):周六上午看完的一本小说

  周六上午能赖在家里看小说真是好啊!

  翻开书的版权页,看是2009年出版的,以为是新书,但又觉得似乎很久前就听说过这本书了。

  后来看到书的内容,才发现至少写成于7-8年前。

  30+单身女人的故事我是爱看的,里边出现的“望京”“玉渊潭公园”“国贸”这些地名也是亲切的。

  不过为了突出细节而描写的那些品牌名,因为时代久远一下就有了过时之感。

  当然瑕不掩瑜,我是很喜欢“卓尔”和“陶桃”这两个女人的。

  “作”这个词也喜欢得紧,比这两年用烂了的“剩女”二字有趣多了!

  让我们继续“作”下去吧,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嘛!

  《作女》读后感(六):作出姿态,作出潇洒

  看完这本书并没花太长时间。但看完之后,翻阅回顾一番才还给图书馆,可说是值得品味的。

  作者张抗抗的语言如意料中那样流畅生动而俏皮。请看原书对“作女”一词的定义:

  京城,在东北以及上海苏杭一带,方言中都是有这个 作 字。意指那些不安分守己、自不量力、任性而天生爱折腾的女人。

  新世纪有两大主义最引人关注。一是环保主义,二就是女权主义。这本书所描写的正是一代新女性为自身价值的实现及对自我的追求。围绕男女地位的不同,太多事物值得让人思索。在女性地位日益提升的今天,男权的主导却使“作女”们仍然有诸多不便不满。而本书不但巧妙地避开了这个实质问题的尖锐,并且以轻松调侃的笔调道出了两位主人公卓尔与陶桃在经历不同的选择后生活的境况。有辛酸,也有趣味。卓尔,貌不惊人却拥有自己独特的精神美丽,那即是自由、活跃、独立:陶桃,美丽精致,也有能力,然而历经沧桑后却选择了妥协,或者说她一开始就是以妥协的姿态进入社会的。

  两种选择,两种人生。相信诸位看客都将对作女有一个不一样的认识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作女》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