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从新疆来》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从新疆来》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1 09:33: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从新疆来》读后感精选10篇

  《我从新疆来》是一本由库尔班江·赛买提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8.00,页数:3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从新疆来》读后感(一):真实的新疆人

  自从2009年新疆7•5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发生之后,有一陈子真的有点谈“疆”色变。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对新疆的关注也是越来越多了。这本书也可以说是这样背景下诞生的。

  这本书的首发式搞的还是轰轰烈烈,我从媒体的报道上了解了一些情况。据报道,第三季“中国好声音”学员帕尔哈提夫妇现场演唱的《塔里木》,著名作家王蒙为该书作序并出席首发式。王蒙先生的个人最美好的岁月就是在新疆读过的,从29岁到45岁。在王蒙先生看来,他的最灿烂的年华是在新疆度过,当地的人民给予他的友谊、关心,让他永远感谢。正是与新疆这番情缘让王蒙先生感恩在心,大力推介这本《我从新疆来》。这本书的确受到了媒体的较大关注,我个人在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中听过相关的谈话节目。

  在这本由中国国家地理•图书、中信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我从新疆来》中,介绍了一百个或者说一百组来自新疆的,现在生活在各个地方的新疆人的故事。这本书由摄影师库尔班江•赛买提编著。它是这位来自新疆的摄影师带着相机和录音笔,走南访北,多方联络,精心收集,汇编而成的故事集。这些故事不是编著者杜撰的,而是真实地记录了100个新疆人在内地工作和生活的真实情况。他们的民族成分不光光是汉族和维吾尔族,还有很多其他的少数民族,诸如锡伯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回族、蒙古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等等。这些不同民族的来自新疆人也有着不同的年纪和性别,不同的宗教信仰,他们也从事着不同的工作,这里面既有所谓的社会知名人士,所谓的成功人士,更多是普通的工作者。他们构成了真正的新时代的新疆人的生活百态。让我们读者看到真实的新疆的真实的生活。通过这些普通的来自新疆的人的故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尊重各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更好的认识别人和认识我们自己。

  摄影师库尔班江•赛买提透露,他将会把《我从新疆来》继续下去他将以跟踪拍摄的方式继续描述这一百人的生活。这是我们关注真实的新疆人的生活的读者所期望的。希望能读到这些来自新疆的新疆人更精彩的生活。

  《我从新疆来》读后感(二):有一种乡愁叫新疆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微博上预售,于是我在京东预定了此书,拿到书读到第一篇文章时,我的双眼泛起了泪光,我十分确定的是“对,我们新疆人就是这样的,不管我是什么民族,我对于自己是新疆人的身份很自豪”。

  其实书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许许多多在内地的新疆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和我的境遇一样,每每有人问起我的家乡,我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就是书里所写的一样,我们和普罗大众一样,我们也有不断奋斗的80后、90后,我们也有无私奉献的大叔大婶,我们也有敢爱敢恨的小情侣.....我们和所有人一样。也希望所有人不要因为少数人的所作所为而对所有的新疆人一概而论。

  我也强烈推荐大家读读这本书,了解了解新疆人的生活境遇,也希望你们对大街上的新疆人报以微笑,而不是避而远之。我爱新疆......

  《我从新疆来》读后感(三):从新审视自己那副的“有色眼镜”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对它没什么太多的期待。

  早在《看客》那个阅读量据说已过2500万的系列问世之时,我就已经拜读过了。

  这本书应该是那个系列的延续吧,我是带着这样的猜想翻开它的。

  但不得不承认,它给了我从新审视“新疆”这个词的理由。

  书里记录的那些故事,如果放在内地人,尤其是北漂、广漂、上漂们身上,其实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因为那就是普通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几乎人人都会遇到。

  但是当它被贴上“新疆”这个标签的时候,却又不一样了。

  2014年对于新疆是沉痛的一年,对内地而言亦是如此。

  那些曾经在电影或是游戏中出现的场景,就这样活生生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里。

  恐慌、猜疑、愤怒,中国人几乎用尽了可以用的所有词汇来形容对于新疆的复杂心情。

  对于这片现在占了六分之一国土,却从两千多年前设立西域都护府开始就没消停过的地界,各朝各代都想尽了办法,唯恐这块风景秀美之地成为混乱的一端。

  然而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新疆也有属于自己的一面。

  可惜,身为现代人的我们,却似乎只看到了新疆的“糟粕”。

  作为一个偷窃受害者,我也曾经历过丢失东西的痛心和无助,对于在监控镜头里出现的那张写满异族痕迹的脸,最愤怒的词语似乎都不足以表达我当时的心情。可是,当我坚持一口气把书里的故事读完,才惊讶的发现,这些鲜活的事例也在我们身边。那位在牛街扎根了15年,却因“3·1”事件差点被迫搬走的大婶;一心想要办好培训学校,却不得不撒谎自己是“加拿大混血”的大叔;因为出生在新疆,导致护照屡屡受阻的年轻小伙;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合上书,脑中浮现的,是库尔班江的那条微博:误会和矛盾的起点是不了解,你和我没有什么不同。

  是啊,你和我没有什么不同。今天的新疆,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民众都是一次考试,虽然很艰难,但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亦能做到的事,相信后人也能发挥自己的智慧。

  最后套用白岩松的推荐语:看新闻时,新疆很远很陌生;看这本书时,新疆却很近很熟悉。

  《我从新疆来》读后感(四):100个人的故事,看看我不知道的新疆

  库尔班江•赛买提是一个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青年,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纪录片摄影师,也是一个跳出地域、民族的限制,能够客观看待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思考者。

  他看到了本民族同胞的困惑,也看到了造成困惑的原因。即使饱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理解,他仍然没有极端的怨念,而是意志坚定地举起手中的相机,用微笑面对社会。

  他将真实存在的新疆和生活着的新疆人展现给所有人,帮助我们站在新疆的角度,看看另一个视野里的中国。

  这本书说的是新疆人的经历,讲的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故事。它记录了摄影师本人库尔班江•赛买提和100个在内地工作和生活的新疆人。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锡伯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东乡族、藏族;有着不同的年纪和性别;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生活于中国社会的各个区域和角落;工作在各行各业,有演员、主持人、企业主,有社会知名人士、企业高管、飞行员,还有创业青年、在校学生、地摊小贩……

  他们从新疆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和悲伤、梦想和困惑、亲人和朋友,他们的经历不仅生动体现了新疆人这个群体的生活和思想,更真实反映了新疆乃至整个中国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去除所有符号和想象之后的真实新疆。看完本书你会发现,一个被我们很多人“异化”的人群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真正了解新疆和新疆人后,才能消除偏见和误会,去掉恐惧和怀疑。你也会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视角需要重新关注这个地方和民众,用信任和爱心包容身边的一切。

  《我从新疆来》读后感(五):你从哪儿来?

  我从小学的就是汉语,普通话二甲,出门也会因为民族、地域遭受一些小问题,更何况说不好汉话的其它少数民族同胞们呢?新疆多小偷、新疆有暴乱,所以大家用异样的眼光看周围的新疆人;西藏有暴乱,西藏人民拜佛很虔诚,所以大家到西藏用单反这个武器长枪短炮对着无辜善良的藏民;内蒙很神秘,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所以大家开车去自驾,留下一堆又一堆垃圾在美丽的草原上。

  大家用地域给每个人打上标签,就像我们用星座定义一个人一样,上海人未必小气,北京人也不见得都那么善良,我的身份证上有蒙文和汉文两种文字不见得我与别人有所不同。我对美好生活同样有着美好的向往,我享受着少数民族加分,但我也享受着别人异样的眼光,我考北京的大学比北京人分儿要高很多,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和公正,少数民族考生分数没有那么低,我们的高考线和汉族学生是一样的。 无论怎样我依旧以我的家乡和民族为傲,我可能有时过于耿直,不会来事儿,但我心胸宽广、光明磊落,这都是我生长的地方的辽阔草原赋予我别人一生无法拥有的优秀品质。所以,我从内蒙来,你呢?

  《我从新疆来》读后感(六):这不但是一本写给中国的书,也是写给世界的书

  在这个标签化的时代,新疆有些时候像个无辜的受害者。它无辜不是说他不存在缺憾,而是有些时候人们只记住了缺憾。新疆是个很美的地方,这里有着一群有信仰且又善良的人们。这100个人其实写的是你,也是我。他们其实都看似平凡。但又因为他们来自新疆,他们的存在又变得意义深刻。

  他们当中有我的朋友,有我认识的人,有我欣赏的人。他们无时无刻都在用自己的故事鞭策着周围人们和我。他们积极,乐观,向上,有梦想,爱和平。他们代表的其实是自己,也是新疆大部分的人。

  以前民族荣誉感并不是那么强烈,因为从小生活在这里并没有觉得有那么多的不同。出国留学后,当人们问我是从哪里来?我回答中国。他们半信半疑,惊叹不已。我就会解释是中国新疆的维吾尔族。他们觉得这个有趣极了。因为他们并不觉得中国该有我这种脸。他们的总有很多十万个为什么。有些时候甚至我都回答不了他们的问题而感到羞愧。不断重复的解释,阐述后让我也开始爱上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信仰。

  我觉得爱民族的方式很多,但最好的方式是更爱自己。真主说:“你不论做什么都会以另一种方式轮回到自己身上”。疼爱父母,爱惜朋友,关爱他人其实你就已经为这个民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果再追求梦想完成梦想我想就是为民族为新疆添了荣光。

  我们从新疆来,我们都向往和平,我们都谴责一些恶劣的行为。我们都在努力的让新疆能少些谴责,多些赞扬。少些分歧,多些团结。少些冷漠,多些友爱。我们都在努力,所以也需要你的理解和支持。

  《我从新疆来》读后感(七):你好,新疆

  每张照片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一个人生。

  没有去过新疆,之前对新疆的印象很片面。

  自然方面就是戈壁,沙漠,雪山,绿洲,还有就是秋天的喀纳斯是一个很美的地方。

  人文方面说来惭愧,虽然我有三位维族的同学,有一位还是我的室友,但是我对新疆的人文知之甚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的能歌善舞和暴力恐怖分子。

  在这本书里面,库尔班江带我走遍了新疆各地,让我认识了散落在各地的新疆人,让我了解到了一个更为完整的新疆。

  新疆社会各阶层的真实生活就像一幅长卷,随着他的镜头徐徐展开。

  新疆人,仿佛变成了我的邻居一样,不再遥远,那么真实。

  《我从新疆来》读后感(八):普通人

  最开始因为所谓的宣传,没抱什么希望,今天花出点时间看了一遍,很喜欢,是真的喜欢。都是有关一个个普通人,管你汉还是维吾尔,还是什么别的民族,总归是要生活的,除去所有的标签,不都是一个个普通人,要存在,要过日子……新疆和其他省份一样,没什么不同,拍个我从北京来,河南来,一样的。

  作者良苦用心,能体会到一些,真的不容易。面对某些敏感(我不知道有什么敏感的)问题,我和一部分人一样,放弃解释和解决,我只想做个小市民。花了比较长的时间看看豆瓣评论,我就放心了,这才是该有的样子——无脑评论占多数。

  一开始有的一句话,“走出来的新疆,走不出来的新疆人。” 只是在追求的路上,很清楚现在这个“境地”不可能短期内改变,只是黑子水平什么时候能提升,这么多年一样贫瘠无知的操作和观点是真的无趣了……

  觉得自己肩负不起改变新疆印象的责任……因为我太消极了…… 而且为什么要改变?问题出在新疆人?可是我觉得自己挺努力的啊……

  然后因为今天NBA头条,赶紧打开电脑看了一场16年决赛,欧文要走!有骨气!有头脑!太牛逼了!

  《我从新疆来》读后感(九):不胜枚举

  对于这片现在占了六分之一国土,却从两千多年前设立西域都护府开始就没消停过的地界,各朝各代都想尽了办法,唯恐这块风景秀美之地成为混乱的一端。

  然而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新疆也有属于自己的一面。

  可惜,身为现代人的我们,却似乎只看到了新疆的“糟粕”。

  作为一个偷窃受害者,我也曾经历过丢失东西的痛心和无助,对于在监控镜头里出现的那张写满异族痕迹的脸,最愤怒的词语似乎都不足以表达我当时的心情。可是,当我坚持一口气把书里的故事读完,才惊讶的发现,这些鲜活的事例也在我们身边。那位在牛街扎根了15年,却因“3·1”事件差点被迫搬走的大婶;一心想要办好培训学校,却不得不撒谎自己是“加拿大混血”的大叔;因为出生在新疆,导致护照屡屡受阻的年轻小伙;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我从新疆来》读后感(十):我不愿撕掉新疆人的标签

  我是一名新疆的汉族人。我上学时,学校还分汉族学校和少数民族学校。我虽然出生在汉人街,一个以维吾尔族在伊宁市的聚居区,但从小我就上汉族幼儿园、小学、中学,并没有太多的少数民族朋友,也不会说少数民族的语言。上幼儿园小学的时候还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是少数民族,越上到后来就越少了。申奥成功那年,我正好小学六年级,定下了目标——到北京当奥运会志愿者。来北京虽然这么多年了,但是新朋友在得知我从新疆人时都表示出惊讶,说你不像啊,我就会告诉他们,我是新疆的汉族,汉族同样是世代居住在新疆的民族,他们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新疆也是有和我们一样的汉族的。我一直觉得,在新疆时,作为新疆的汉族有一种自怜的情绪,有一种被自己家乡抛弃不被承认的感受,因为优惠政策更多地针对的是少数民族。而且极端分子闹事的时候,主要针对的又是居住在新疆的汉族同胞。来到内地之后又发现,在内地很少遇到像书里所举例的少数民族遇到的偏见和问题,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同时,我也不愿在新疆之外的地方提及新疆问题,因为一说到这个问题,满满都是误解和歧视。我总想着逃避。但这根本没有解决我周围人对新疆人的偏见和误解。很多人也像我一样。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并没有改变其他人对新疆人的偏见和误解,只能使沟通更困难,问题更严重。少数民族同胞更敏感了,汉族同胞也更敏感了,简直就是恶性循环。这些都加剧了民汉矛盾。

  但是,不得不说虽然出生在那里,长在那里,现在想起来我好像一点也不了解那里。库尔班江说,昆明事件发生的时候,刚听到这个消息时,他先是祈祷,千万不要是新疆人做的。后来得知实情后,是痛心。我想说我跟他的心理活动完全一模一样,虽然这无关信仰。我想,这种情感应该是每个新疆人都会经历过的内心挣扎。但是,其他地域的人就没法理解我们这种感觉。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地域和民族歧视就加深了一个层次。每到这个时候,我都想跟大家好好介绍一下新疆,介绍我出生和生活了18年的地方。但是,又觉得语塞,词穷。虽然我有少数民族的朋友,但是我不会说他们的语言,我更不了解他们的文化。生活了18年,我甚至不知道新疆的历史,不知道建设兵团是怎么一回事。我不了解伊斯兰教,不知道穆斯林他们的宗教生活是怎么样的。直到我离开了新疆,直到这些罪恶的事情发生了,我才发现我对新疆的了解是这么匮乏,对新疆少数民族们的生活的了解是这么无知。王蒙老师说,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双向认同的过程。在汉语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了这么多年的今天,我想年轻的生活在城市里的少数民族对汉民族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但反过来说,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又有多少呢?所以,我迫切的想弥补上我这方面的知识。二叔在大学教社会学,于是我向他请教是否有这方面的书籍可以看,但他说,目前没有一本认真又系统介绍新疆社会的书,也没有一本认真探讨新疆民族问题的书。他说的很失落,我听着也很失落。问这个问题没过几天,就知道了《我从新疆来》这本书出版了,是一个维吾尔族摄影师小伙写的,讲述了很多新疆人的故事。他说,近些年分裂新疆分裂民族团结的暴恐事件层出不穷,他突然觉得这件事很迫切,那就是尽快出一本书介绍新疆,让大家了解新疆人的故事。其实,新疆人的故事就是普通中国人的故事,我们跟你们没有什么不同。

  看这本书这的过程中都很感动,发现不论是什么民族都对自己的家乡出于本能的热爱,不论自己身处什么地方,不论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受了什么文化地域的影响,都特别愿意承认自己的民族,自己来自新疆,这点跟我不谋而合。我觉得这就是新疆人的一种小小的自尊心吧。总觉得要不愧对自己出生的地方,非得要做出点什么才好。我发现里面叙述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就是要代表好新疆人,要为新疆人跟内地人的沟通做贡献,要为新疆的发展做贡献,要为新疆解开民族矛盾做贡献,这也是我现在奋斗的目标和源泉。

  二叔说他要出一本关于新疆社会的书,他觉得这是作为一个来自新疆的社会学教授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一辈子要有很多角色,我希望这一辈子不脱掉的角色是做一个好的新疆人。这是我的责任。我也觉得新疆人这个标签没什么不好,就表示你有归属,有根,其实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