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雏菊人生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雏菊人生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6 21: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雏菊人生的读后感10篇

  《雏菊人生》是一本由[日] 吉本芭娜娜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5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雏菊人生》读后感(一):人生就是一朵雏菊

  文/来颖燕 发表于2011.7.22《解放日报》

  这是一本读起来哀伤温暖的小书。《雏菊人生》讲述了一个以花为名的女孩子雏菊比梦境感伤的人生故事——雏菊生来就没有父亲,幼时又遭逢母亲车祸离世,她之所以能够继续活着,是因为拥有挚友达丽亚。与雏菊有着同样孤独感的达丽亚,和雏菊年幼时成为好朋友,从此彼此守护,长大后虽然远隔天涯,却仍彼此感应。生活也好,人生也罢,在雏菊的梦境深处,达丽亚的气息身影从未离开,甚至对于现实世界中久未联络的达丽亚的死,雏菊也有着强烈的意念感知。

  两个女孩子的奇迹感应,让人想起两生花。雏菊和达丽亚,人如其名,一人如盈盈在手的星星点点的小花,平凡温柔,而一人却如花色浓烈的大理,热情又充满怪异生命体验。但就是这两个性格相异的女孩子,在内心深处有着最不为人知默契。即使之后天各一方的距离,即使害怕寂寞的雏菊身边始终有着亲友的围绕,她们几近奇幻的惺惺相惜永远无人可以代替。

  生命有时候就是这么不可言说,如果用心,你会发现遍布着不足外人道的东西,而整个世界或许只有一个人能懂你,更甚或,这个人并不需要在现实中存在。人的灵魂深处也许有着一个奇怪但永久的寄托,因为这个寄托的存在,现实世界的际遇不论多么不堪,都是可以继续活下去的,因为你始终相信有人会跟你分享这一切的悲喜情愁。雏菊和达丽亚就是两个在这个充满悲伤和温暖的世界上互为依存的个体,更或者达丽亚就是雏菊的另一个版本,从幼年起就长在了雏菊的心里,成为了她幻觉意念的一部分

  于是觉得雏菊似乎是个始终无法将梦境与现实区分开来的人,但她的梦境也让我们领悟了人生——也许人生并没有那么多的特殊,即使痛失双亲的遭遇,在某个角落的某个人一定也能感同身受。想到这些,再多的遭遇,快乐的,痛苦的,又有什么值得起伏跌宕地去看待的呢?重要的在于,你自己是否真正地享受过人生,珍惜地度过生命给予的每一段时光

  雏菊的人生就是如此。虽然现实对她而言是残酷的,但是她并没有把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觉得自己的遭遇不幸。相反,她从容地去体验生命给予她的每一次经历,无论是喜悦的,还是悲伤的,甚至是痛苦的,对于她而言,这都是一种必须直面和淡定接受的人生轨迹。就如书里写道的:“窗子外面的时间流逝,而窗子里面的时间仿佛停滞了一样。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虽然坎坎坷坷,但最终最会有一种峰回路转、‘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感觉。有一些东西,该留下的却消失了。就像窗外的那片树林,本来应该一成不变地存在,而今却无影无踪。而诸如我的玩具箱、旧杂志之类本该丢弃的东西,却完好无缺地存留了下来,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人生或许就是一朵雏菊,平淡无奇,但是需要足够的真诚和淡定来面对。不用引人注目,不用浓烈绚烂,因为对于雏菊而言,绽放过,哪怕只是为自己,就已足够。

  《雏菊人生》的作者、日本著名作家吉本芭娜娜的作品总是充满着悲伤,但同时又有着股奇异的力量。她被称为是现代文坛“疗伤系”的一方天后。只是她疗伤的方式如此的温柔而奇幻,却又无孔不入,沉入心间,有着日本特有的气息。想起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话:“日本的文化,从艺术形式来看,一方面坚强、剧烈、复杂,另一方面是柔和开朗单纯。并且,柔和而简洁的艺术形式成了外表,而坚强则包含在内里。”这正如芭娜娜的小说,常常以最悲惨绝望境遇开头,却用最宽广大海收尾,读起来温柔纤细,内里却充满着生命的执着和力量。

  雏菊的人生,告诉我们,每个真心对待生命的人都是一朵雏菊。茫茫人世,虽只是蜉蝣,但在生的旅途上,却一直努力着,尽管现实冷酷,尽管结局无非是死,但这样的生命何等的可敬可爱

  《雏菊人生》读后感(二):「我和雏菊的人生」

  奈良美智说的也是我想说的,这是雏菊和我的人生。

  字里行间悲哀又温暖,和我的心境是那么相似。不想和别人有过于亲密依赖关系,因为知道终将还是一个人。体验过极致的痛苦和温暖,日后的生活也变得过于波澜不惊

  爸爸去世后,觉得生活都不真实。生命太脆弱了,人终将离去,为了不让知道这个事实后那么难过,所以大家都在让他人让自己相信,其实死亡并不是都是坏事。也许是吧,他做手术的时候肯定很痛苦,那时候我并没有在他身边,我偶尔会猜,爸爸有没有想过太痛苦了还不如直接死掉,我希望是这样,因为这样我就不会那么那么心痛了。

  每次只是想着“雏菊人生”四个字就感觉到极大的悲伤,像看见躺在硬木板床上从小窗里往外看月亮的雏菊,像看见呆在反锁的房间里躺在床上无眠的自己。

  《雏菊人生》读后感(三):酒瓶兰

  整个故事读完,我最喜欢有关酒瓶兰的一切描述:

  原文开始————

  在我房间的窗台上,放着一盆妈妈精心养育的酒瓶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酒瓶兰的叶子有些发黄干枯,随便接了些水倒在花盆里,花盆里顷刻响起了泥土吸收水分时发出的”咕噜咕噜“的响声。不知怎么,我在那一刻一下子陷入了妈妈去世后最最黑暗的境地,我悲痛地无法自拔,一下子扑倒在床上,号啕大哭

  因为再也没有妈妈那双白皙的手来养育,所以酒瓶兰那生机勃勃的叶子才会变得枯黄。在那一瞬,我终于明白,无论时间怎样流逝,无论我怎样装着不去注意那盆酒瓶兰,无论我怎样等待那双浇花的手出现,妈妈都不会再回来了。

  第二天早上,我红肿着双眼,把那些枯黄的叶子剪下来,酒瓶兰的形状一下子变得丑陋不堪,这是妈妈活着的时候绝对不可想象的。但是它却活着,和我一样。植物是毫无悲悯之心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总是能够优雅从容地用自己的生命彰示时间的推移。受其启发,我在那一刻仿佛懂得了怎样去适应未来的生活。在没有妈妈的世界,就像那株酒瓶兰一样,默默地活下去,等待水的浇灌。

  那时候,我和达利亚的友谊也迎来了黄金期。

  原文结束。

  这段关于植物的描述,是我一瞬间改变的见证,我一直坚信,人的改变在于一个很平凡事物的触动,而酒瓶兰于雏菊就是那蜕变的开始;量变的结束同时又引起了质变的开始。

  《雏菊人生》读后感(四):人终有一死,难道就不需要活下去了吗?

  在大多数人的常识中,雏菊是个可怜人。本身就是个只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私生女,在贫困挣扎,没几年母亲于事故中死在了自己眼前,雏菊也落下了身体上的毛病。虽然姨父姨母对自己很亲切,也不是没有朋友,甚至还有个喜欢的好男人,但对她来说最大的慰藉就是那个每年都会出现的梦。梦里她还是孩童,有着一个挚友达利亚,那个只要她一吹响竖笛就会飞奔而来的姑娘。有赖于她的陪伴雏菊才能从丧母之痛中安然走出来,可以说达利亚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尽管后来达利亚与母亲移民国外,渐渐与雏菊断了联系,但在雏菊平淡得近乎有些压抑的生活里,梦见达利亚依然能让她感到安心。然而那个梦最终还是结束了。当雏菊在梦中进入那个荒凉的别墅时,她就隐隐知道,达利亚死了。自己多年的精神支柱消失了。很自然的,那些被达利亚这顶保护伞挡了那么多年的软弱、在心底埋藏了那么多年的情绪一下子涌出了表面。虽然还可以像平常一样工作,聊天,脑袋里时不时还会蹦出些无厘头的念头,但雏菊的内心就像被撑爆的气球,渴望着发泄、摆脱和救赎。高春所讲述的那个脖子的故事为她打开了一个出口。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可怜的男人最终会死于脖子,他任何时候死了大家都会觉得在意料之中。但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地活着,也没有成日战战兢兢,他的朋友们也没有觉得既然他迟早都是要死的,还是保持距离比较好,以免到时太难过。相反,大家都尽可能地多与他相聚,哪怕多见一面也好,就能创造出多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是你曾活在这世间的证明,是你拥有友情的证明,这回忆是超越生死的。

  人是一种懂得趋利避害生物,一件事若毫无益处多半会放弃。这个工作很辛苦,薪水又不高,也没什么前途,不如换另一个;跟这个人没有未来,这恋爱根本就没必要谈。但是所有人最终都会从世间消亡,你花费毕生精力追求的到底有多大意义到最后你都不会知道。这让我想起《奇诺之旅》中的一个故事,一个地方的人世世代代都在建造一座塔,没有人去追究过原因,也没有人知道到底改建多高,大家只是辛勤地工作着。一个青年开始反思这一切究竟意义何在,请求奇诺将他带离。后来塔倒塌了,大家却并没有丧失活下去的动力,张罗着重新开始建。青年几乎崩溃,认为他的乡亲们都是疯子。奇诺却说,这塔建来就是为了坍塌的,并且建议青年。若觉得无趣,大可在建塔的砖上雕刻美丽的花纹。极端来讲,人生来就是为了死,既然一切都将归于虚无,那么至少从生至死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过得充实幸福,尽可能多地创造回忆的珠玉,而且是专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珠玉,当我们死后,这些珠玉并不会消失,他们会串在一起,以我们为名,漂浮在宇宙之中。那么我们弥留之际大可以满足地说,我没有白活这一生,我留下了我自己的珍宝。

  这本书有奈良美智特意创作的插画,虽然我一直有点害怕奈良先生的作品,觉得有点恐怖,但是我不得不说,看完全书之后再回过头来一幅一幅地看那些插画,不由得敬佩先生的形象能力。难怪香蕉小姐说,这本书是由奈良先生和她共同完成的。

  香蕉小姐的作品所写的都是平凡的我们,她的角色身上都可以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她非常擅长写出平凡人生活中的痛苦、焦灼与无奈,但是与青山七惠不同的是(我不知道拿他们俩相比是否不妥,不过我觉得两人是由相似之处的),香蕉小姐的书看着尽管让你自怜自伤,却让你很有继续活下去的动力。写尽世事苍凉,坚信人间温暖。

  《雏菊人生》读后感(五):未知死,焉知生

  未知死,焉知生

  ——浅述吉本芭娜娜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吉本芭娜娜,是现代日本备受瞩目的女流作家之一,二十三岁时以《厨房》一文获日本“海燕”新人文学奖。其作品读群体广,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在多个国家,甚至再版多次,掀起了“芭娜娜文学热潮”,被誉为日本“疗愈系”文学天后。

  其作品如同个人生活的素描,简单平凡而又具有神奇的想象力,用简单的笔调述说主人公生活中的孤独绝望,文字运用的轻松娴熟,营造出一种熟悉而又感性哀愁氛围,常常能使读者代入其中,与主人公同经历追求幸福过程中的挣扎痛苦,而后走出黑暗的成长。吉本芭娜娜的小说无固定结构人物不多,但又因为童年漫画的巨大影响写作风格带有漫画感,独树一帜表现手法,给人一种与现实忽远忽近的神秘感。特别思路奇特,行文变化莫测使得文章充满神秘色彩,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却饱含着现代社会里的黑暗,与人内心的阴暗。

  其作品主题也是超常的:同性恋情、变性、近亲乱伦等,而作者的观点更是出乎意料发人深省,用平静如水的语调叙述夹杂在现代社会的阴暗,例如在《厨房》中谈及变性的“父亲”,当妻子离开人世,他觉得“世界并不是因为我而存在。所以,不幸降临的机率是不会变的,也是自己所不能决定的。因此,我斩断了其他事情。”其实,变性就是斩断和世界原有的联系的一种方式,很多东西都是注定要离去的,可是人却要继续活下去,因此斩断旧联系,是为了建立新的联系。作者所阐释的这一定义是为了告诉读者,人的举动不可思议都是为了对抗这个物质世界,既然已成事实的物质不可变,那就改变与这个物质所相关的一切,找到新的物质关系。无论是爱情,还是生命,都大抵如此。

  所以当谈及人的行为时,总会想起在吉本芭娜娜作品里离不开的死亡主题。似乎芭娜娜的作品偏爱死亡,这个词汇无所不在,而且大量轻易的出现,而作品里主人公的奇特癖好似乎都与这一主题分不开,他们都经历了失去至亲至爱,因此面临着生命的低潮。但是芭娜娜本人说其兴趣并不在于描述死亡,而是描绘受伤的心灵如何被疗愈的过程,就是那种经历了死亡洗礼后的复苏,直面生死后更明白人生的真实,如同漫漫长夜后的黎明。这就让人想起中国古代哲人所讲述的向死而生的道理,“未知死,焉知生”,无法透彻亲身了解死亡,如何能真正了解生存的意义所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在诞生于这世上开始便注定了一天必须面对死亡,无论是他人还是自己,但是如何让生更有意义,才是死亡给予人们所需要探寻的答案。在周阅的《吉本芭娜娜的文学世界》一书中,对于死亡一词如此阐述“在吉本那里,死亡是如此轻盈、飘渺。一个人突然死了,就像是随手关掉的一盏灯,司空见惯、平静如故。只是,曾经照亮周围的光线在转瞬之间无声无息的消失了。我们来不及看到这盏灯熄灭的过程,自然也感觉不到这盏灯将熄灭时的痛苦与哀伤。但我们却身不由己的和作品的主人公们一起被光线消失后的黑暗所吞噬和熔化。这黑暗是遮蔽在生存空间的死亡的阴影,他的力量是无形的,却潜在而巨大,令我们无力挣脱。当灯光照耀的时候,沐浴其中的人已经习惯了那种光明与温暖,并逐渐对此感到理所当然。而理所当然的东西一旦消失,就会令人产生不能适应的失重感。”而在芭娜娜的作品里大部分的主人公都是处于这种状态下,描绘着生者遇见死亡后的挣扎、哀伤和无助。

  反映这种状态最明显的就是主人公的睡眠,还有梦。面对无尽的孤独,很多人选择了睡眠去逃避现实的状态,依赖睡眠仿佛生命的信心和希望会因为睡去能寻找回来似的,但是却又惧怕睡眠,怕一睡不起如同死亡降临一般。例如《白河夜船》的寺子,面对好友的死亡和恋人可望不可即的感情,她开始嗜睡,睡到失去了时间,失去了人生一般,每次都沉沉睡去,以至于每次醒来如同重新复活一样。但即使如此,主人公们还是喜欢上睡眠,因为睡了才能做梦,做梦才能与逝去的人相见,如同寺子说的“总觉得夜晚使得一切都成为可能”。但是即使如此,醒来依旧必须面对现实的无限孤独和空虚,转瞬之间的落差感总是让人觉得不如留在梦中,也许更加幸福,不必在梦中咫尺能触的时候,接受醒来万劫不复的感觉,这种害怕现实覆盖身心的感觉,让主人公们在梦境中挣扎,渴望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来结束这种令人发狂的的孤独感,而漫长的黑夜却又是一种令人惧怕的等待。矛盾夹杂在每个失去至亲至爱的主人公心里,不断反复的痛苦在黎明与黑夜间重重困扰着。

  这样的深切的感受与吉本芭娜娜的童年经历分不开,这种死亡体验和她挚爱的漫画《妖怪Q太郎》有关。Q太郎总是给予他人温暖和莫大的救助,这让芭娜娜也决定了今后也要帮助那些处于孤独和挫折当中的人,但是这样一位视若挚友的Q太郎在故事接近尾声时,选择走掉,一去不复返,这种感觉让芭娜娜觉得如同面对死亡一样,一个每日陪伴自己的好伙伴突然离去,而自己却被孤零零的留在了这个世间,这种感觉就是死亡带来的别离后的孤独感,一种难以言表的悲伤。这种精神上的死亡体验,让芭娜娜的文学创作更具有魅力,亲人生命的消亡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但是生者面对精神死亡确实可以克服,并且通过克服这种阴影得到精神上的救赎,将孤独转化为自身的动力,获得重生。

  人的潜力总是不可估量的,当面对这种突然地离去会必然经历长久的不适应感,原本理所应当的存在突然地消失,恍然若失的无所适从。一些仍然与他/她相关的习惯在时刻提醒着你,他/她曾经真实存在过在你的生命里,可是为什么上天会选择让他消失,为什么是这个时候让他消失在你的世界里。一个个问题也抵不过现实的孤独感的追袭,落寞感充斥着生活,以为也许一切都会这样子持续下去的时候,却在日常生活中逐渐适应和接受了这个事实,告别了过去,将他们放在心底成为回忆。这就是人的潜意思里诞生了作为独立个体生存下去的渴望,由此诞生了不依赖他人,活出属于自己人生的期盼。这种转变的契机在芭娜娜的作品中反映的就是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在谈及《月影》的创作过程中可以看到,“对于每天早上跑步、吃饭、与人相遇这样的日常事物应当非常珍惜,要一边过日常的生活一边细细等待时机的降临。然后,即便不是直接的,也可以凭借这些时机获得救赎。......我想要肯定的说,人是非常敏感的,同时也是非常顽强的。”这里面芭娜娜所谈到的“时机”就是救赎的契机,在她虚构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不可思议的神奇事件,主人公会遇到具有超凡能力的人,获得重生。但是这并不表示,这个心灵的转变时依靠非自然力量达到的,反而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隐藏着,如同心情低落悲伤的人,在每日必经的道路上发现了美丽的花从而使自己的心境有所转变,明白人生总有美丽的事物存在,生活是美好的诸如此类的情节一般。并且,要获取这个契机并不会凭空出现,需要人坚持寻找,不沉溺于过去的苦难而错过了发现的时机,这一切都是需要人自身的意志完成的。

  而另一方面,芭娜娜关于死亡的描写也是十分特别的。现实的死亡场景往往恐怖丑陋,甚至无法面对,而芭娜娜的文字里从不细致真切的描绘死亡,仅仅是通过文字传达信息,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告知读者,轻描淡写而又普通至极,仿佛谈及的这个人不过是毫无关系的某某一般。因为在芭娜娜看来,死亡对于深爱他们的主人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事实,而且这是一个既定的结果,只是作为主人公心灵成长的一个设定,一个情节,更何况文学应当是愉悦的精神享受,这个观念让芭娜娜选择回避对死亡过程的丑陋真实的展现。这一点与先锋作家的死亡叙事相反,特别是零度叙事。在叙事过程中尽力抑制感情倾向和理性评价,是叙述者的主观因素保持不介入状态或者零度介入,这种无我的状态让叙事更加冷酷直接,甚至是不近人情。例如余华在《一九八六年》里对于疯子在自己身上实施酷刑时,那种零度的叙事状态使得钢锯锯开皮肤、肌肉骨头的详细情况和疯子忘情的残酷之举都表现了对于死亡描写的那种直面详细,暴露性的冲击力。同样通过死亡主题表达人生或者人性的本质,芭娜娜选择回避式的轻描淡写,而先锋作家选择暴露性的强烈冲击。

  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主题,人需要依靠自己坚强不灭的意志去摸索和发现生的契机和希望。芭娜娜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主题饱含了救赎的意味,蕴含着对于生命的悲悯,是一种对于生命的终极关怀。就如同《月影》中五月的内心独白一样:事后一想,命运就是当时一格也不容许踏空的梯子。无论在哪一处踏空都不可能最后攀顶,而且要踏空其实很容易。即使如此,也许打动我继续攀登的是濒临死亡的心中那一束微弱的光线,那是黑暗之中的闪光,没有这光将更容易沉睡。而芭娜娜就是企图在生命残酷之中寻找到温暖慰藉的微光,让人们透过死的悲伤、孤独挣扎从而明白生的珍贵。

  【论文记录留存】

  《雏菊人生》读后感(六):《雏菊人生》札记和关于死的记忆

  算是截然分开的两端,摘抄部分仅仅是动人的地方,回忆是完全由于开了这个书而引起的。半夜整理旧日记当中的一些读书笔记,原先有写了,很多人都看过了,放这儿,是存起来方便,没有别的意思。

  雏菊人生

  【日】 吉本芭娜娜 奈良美智/画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4

  常常有这样的时候,无论多么不可思议的事,一旦融入过于平淡的日常生活,也会觉得无足轻重,甚至懒得去多想。比如,一边看着电视,一边随意地用扑克牌算卦,几次总是出现同一张牌;或者散步的时候,接连三次看到破碎的镜子。大概就属于这样的情形吧。P1

  达丽亚还是童年时的样子,晒得黑黑的,脸上挂着笑,脚下踢着枯叶猛跑过来。一看到那个身影,我的心中就充满一种幸福感。P8

  “姨妈,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经常做的梦,突然间不做了,心里会感到很不安。”P15

  天空阴沉沉的,暗灰色的云在天空中无边无际地蔓延开去。P16

  一直到做了这个梦,梦里让我品味了再也回不到从前那个地方的感觉,我才知道,在我的内心深处竟然有着如此强烈的对于人们那种日常生活的渴望。P24

  茂盛浓密的树冠遮天蔽日,阳光从树叶的空隙照到长椅上,随着风晃来晃去,有时甚至晃得有点令人厌烦。P31

  ……当分别来临的时候,想起来的好像都是些快乐的事情。记忆总是被一种独特的光温暖着。我想,当我走向另一个世界的时候,能够带去的,不是我的肉体,也不是我的存款,而是这些温暖的回忆吧。P39

  我们见过,当小仓鼠被放进一个笼子里后,它会把报纸啊,棉花啊之类的东西扯碎,极其迅速地在自己的周围做起一个窝来。我后来才想明白,那个女孩堆积那么多的东西,原来道理是一样的。P42

  从那种疼痛中所感受到的爱,令我永远无法忘记。P69

  我发现,所谓生活,其实就是使用东西。P98

  当人们知道我既不记得父亲的模样,又在交通事故中失去了妈妈时,总是会说,真可怜啊。表情中透露着死这件事本身是那么稀奇少见的意味。但是,如果说遭遇灾难是比较罕见的话,那么死本身其实并不稀奇。P116

  小时候,我和邻居家的贵美子真的曾经用竖笛互相召唤过。吹的曲子是《起锚》,每当我在窗边吹起这支曲子,贵美子马上就会从林荫对面的窗户里探出一张笑脸来。那情景是那么的幸福,至今仍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P155

  -------------------------以上摘抄,以下关于死的记忆

  最早对死有的印象实在太模糊了,那时还住在周王庙镇塘河边的旧宅里,木头做的老房子,门前的大石板铺成的白场,出门沿河要经过酒铺,粮油铺,馄饨铺和王珠华妈妈开得裁缝店,庙桥头上摆满了小摊子,一家专门卖酱的,那里的腐乳做得很好味,也有炒货摊等等。过了桥往南走一点就是小学……可能还在学前班吧,我的阿太死了。她是杭州人,一口的杭州话。家里的米缸就放在阿太的床脚边,有次我玩米,撒了一些出来,阿太拿着扫把追着我跑,喊着:“小聚桑,小聚桑……”(小畜生的意思)

  我调皮的夺过她手里的扫把,反而去拍她的屁股。

  有关她的记忆还有她喜欢烧完咸菜,用筷子在中间挖一个洞。还有就是她走失过两次。一次也是我做了什么捣蛋的事,她凶了我,我就觉得没意思跑开去玩别的。她以为我走丢了,就出门去找我,结果自己走失了,爸爸妈妈急得不得了,最后还是上了广播才找回来的。

  有一天,她死了。家里很多人,大家都穿着白麻,我也是,但是我好像要带着红麻的帽子,别人都是白麻的帽子。为此我并没有很伤心的感觉,反而有些开心我的帽子跟别人不一样。直到后面很长时间家里再没有阿太了,我才会偶尔想起她来。

  后来我的外公也过世了。外公据妈妈说是个很好的人,可惜我对他的印象比对阿太还要模糊,有关他的事情都是妈妈转述的。更亲近的是外婆。真正让我感受到死是一件多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的也是外婆。

  外婆对我各种好,对妈妈也是。因为奶奶一直没有祝福过爸爸妈妈,所以小时候最亲近的就是外婆。她爱唱越剧,喜欢自己编些调调哼唱,她的床上很宽大,堆满了杂物衣物,枕头边是一个旧的半导体,隔一段时间外婆就要走半个多小时来庙桥头一家钟表铺子修她的半导体。枕头下是一些吃的,有柿饼和酥饼是我最爱的。小时候我很爱睡外婆的床,因为半夜有点心吃。为此外婆过世后妈妈还说过好几回,外婆的床那么邋遢,你小时候怎么就总爱睡那儿……【一边说一边眼圈红】

  就这样,又是某一天,我在教室里听着什么课,突然妈妈出现在教室门口,我很诧异,妈妈从不来学校,她急急地向我走来,拉着我,又把我书包往外拿,我当时一惊,怕妈妈回去要打我,因为抽屉里全是吃零食的铁证。妈妈看都没有看一眼,我才发现她根本没有注意这些,送了一口气跟着往外走,坐在妈妈自行车后座,她一言不发。我隐隐地觉察出不同寻常,其实外婆已经病了好久了,只不过近几个月从医院的病房移回到家中休养罢了。

  “妈妈,外婆……”

  “外婆走了……”妈妈的声音那么嘶哑和哽咽。我突然很悲伤,好像终于体会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忍不住大哭起来,简直不能想象从此外婆要像阿太一样从家里消失,一年,两年,三年……很多年,永远的不会再出现了。外婆她躺在床上,然后还是很多人,很多麻衣,表哥们带着红色的帽子,我也想要,我不是嫡孙,所以没有,可是我那么想要有点特别的东西来表示外婆和我之见有着某种妈妈也不能参与的亲密关系啊。

  以后很多年,我都会在拜年时候,偷偷溜去外婆坟前,默默站一会。过年是喜庆和休息的时候,几乎没什么人在田里,满眼都是光秃秃的桑条枝,坟上一丛万年青,偶尔飞过的麻雀,再没有其他的东西。

  再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没什么人去世,只有姨夫死于肺癌,还有舅爷爷老了。

  直到高中时候,某一天范老大沉重地走进教室,告诉我们,班长刚才在校门口不远的十字路口被一辆电瓶三轮车撞了,到医院就已经脑死亡了。这个班长是一个很要强很爱学习的人,平时在班上人缘一般,甚至那么巧,不久的月考,他还去跟能能要分数,能能在闲暇的时候还跟我讲起过他,我不确定自己说了什么,但一定不是好印象的话吧。一时间很内疚,很别扭。我有点痛恨自己为什么要不喜欢这个班长,为什么要觉得他人怪怪的,为什么不宽容一些呢。我再也见不到他,也不会偶尔跟他争执两句。因为没有机会了。

  周末的时候,几个老师,我也去了殡仪馆,看着苍白的脸,笔直严肃的躺在那里,拿着花的手就忍不住微微发抖,就这样在高考前结束了人生么,他成绩那么好,他的父母只有他一个小孩,他就这样离开了。很快,我们都高三下了,很快在炎热的六月结束了一场大考验,散伙饭的时候,妈妈心急地要接我回家,吃了一半就跟妈妈回家了,宿舍的东西也是草草收拾。连告别也没好好说,就这样结束了。后来也只有偶尔才会想起有这样一个过世了的同学。

  现在我二十好几了,以前的好朋友自然还是那么好,不论在那里,只要想到,就会温暖。以前,初中的时候恨不能从此脱离父母的管教,现在却时时感到他们以一种加速度在衰老,我忍不住要想到被抛弃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一天,它到底在哪儿。我害怕它的来临。他们有些身体不舒服,都会很紧张,怕他们受病痛折磨,担心他们忧心我的未来。

  然而,这些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是终点。

  《雏菊人生》读后感(七):告别另一个自己

  达丽亚真的存在过吗?

  每当竖笛声响起,一个年龄相仿,意识相通,性格迥异的女孩儿就会马上跑过来,只有和她在一起,雏菊才能渐渐平复自己的悲伤。

  达丽亚自己的生活是那么模糊,她在雏菊的回忆中,只有达丽亚陪伴自己的片段。分别多年后,反复出现的梦提醒雏菊,达丽亚已经不在了。

  当旧伤逐渐愈合,新的生活浮现在眼前,也许已经不再需要一个心灵上的达丽亚,梦里对人世平凡生活的渴望,雨中奔跑时突然感悟的轻松,雏菊已经放下了,她卸掉了对母亲的回忆的依恋,卸掉了束缚自己的心灵捆绑,达丽亚孤独地死在了山上的别墅中,那另一个自己终于以这种方式进行告别。

  每个人心里都有另一个守护自己的小孩儿吧,随着我们成长,他们终究会离去。

  《雏菊人生》读后感(八):《雏菊人生》小感

  我总觉着在天意渐凉的时节,看点儿日本小说是再治愈不过的事。。比如江国香织,青山七惠,当然还有吉本芭娜娜,都是我喜欢的日本女作家。。一盏暖灯,一杯咖啡,一本小书,伴着“樱花树下”的温柔旋律,心底油然而生一丝哀而不伤的惆怅,像窗外飘过的柔弱晚风,轻轻淡淡,吹落蒙在心上的纤尘,想落泪,也被抚慰。。

  时光流逝,童心丢失,友情终止,我们不停地告别生命中的种种人事,而亲人或爱人的离世,恐怕是最难以承受,却又无法逃避的告别;日本文化素来崇尚“物哀”之美,心底自然涌出对万物凋零的怜悯,低徊婉转,最后再凝融成对“生”的希望!

  早年喜欢的韩国电影“雏菊”,是部爱情悲剧;雏菊花给我留下的印象,正如影片中平凡孤单的女主角,安静绽放,注定悲伤!吉本芭娜娜故事里的主人公恰好是一个名叫“雏菊”的女孩,同样的忧郁,孤独,命途坎坷。。

  据说雏菊的花语里有一种是“离别”,不知这是否能解释电影中的雏菊花,为纪念爱情的同时,也祭奠死亡;而这本小书里雏菊的人生,似乎总也躲不开“离别”或“死亡”,先是相依为命的妈妈,后来是挚友达丽亚,让人不胜唏嘘。。

  但是在我看来,吉本芭娜娜笔下的雏菊,就像奈良美智专为本书创作的不高兴娃娃一样,倔强叛逆的表情,却掩藏不住眼底的纯真与温柔,对生命本身充满爱与感激的人,总能在阴暗与绝望的缝隙中,触碰到温暖的微光。。

  “当分别来临的时候,想起来的好像都是那些快乐的事情,记忆总是被一种独特的光温暖着!”

  “其实,我觉得无论是生还是死,与之相比,更重要的是尊严。有时活着未必就好,而死也未必就一定是件悲惨的事。那些能够给彼此带来力量和支撑的回忆,并不是只有活着才能留下的。”

  这些对分别与死亡的婉妙诠释,将生命中难以承受之伤,融化在对所爱之人的怀念与追思里;同时让我想起“挪威的森林”里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人生不过是一场花开之事,纷纷花自落是生命规律;一期一会还是殊途同归,则是无人可以参透的宿命;这本小书让我们懂得在一起的日子,才是今生最美的回忆。。当时光推着我们不得不前行时,昨日遭遇的死亡不会被遗忘,但我们更不能忘记且行且珍惜!

  《雏菊人生》读后感(九):对banana从不热烈的爱

  读过banana不少书,而我总是无法忆起书中人物的名字或是故事概要,只依稀记得那种缓缓流淌着的如水般的清澈质感。

  我永远爱着banana清淡如水般的文字带来的那种感同身受的存在感,故事终有结局而这种存在感没有。而这种爱从不热烈。

  雏菊人生描绘出的那种流淌于人间的纤细脆弱灵魂,却因活着而熠熠生辉。思念是雏菊幽香的气味弥散于孤独空气中的情感流露,无时不刻都在酝酿。这无需驱寒温暖刻意为之,只是最本能的流露,却能跨越时空传递开来。好似我非常欣赏的古人作风,君子之交淡如水,细水长流。浑然天成,无需雕琢。

  一切也只是短暂人生中的回忆,然而如果死后能留存这些温暖美好的记忆,也不枉生活过。

  《雏菊人生》读后感(十):将近结尾处的那段“脖子先生”的小故事

  他在小学的时候,从楼梯上摔了下来,从此脖子就有了问题,经常脖子疼,两年至少有一回左右吧。不是睡落了枕,就是摔倒被别人家的栅栏扎伤;有一次脖子上长了东西不得不做手术,还有一次是被狗咬伤了后颈,还有更离奇的一次,他带着围巾走在路上,围巾被车卷住勒住了脖子,差点儿被勒死。真是大难不死啊!大家常开玩笑称他的脖子为“被诅咒的脖子”。

  我在他脖子发生两次意外事故之间的这段时间,见过他好多次呢。虽然觉得他也许终究有一天会因脖子死去,也知道他就是那样的命运,但还是希望能见到他,哪怕多见一次也好,因为每次相见毕竟有那么多快乐的回忆。其实,即使不是脖子的原因,人们也会因为心脏病啊、艾滋病啊,甚至自杀等等,终究还是会死的。但是只要多见一回,就多了一个可供回忆那个时刻的空间。那是每个人只有活着才能有的空间,如果不相见,这个世界就不会存在这样的空间,因为那是人们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东西。就像大坝、导弹,是人与人互相合作,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上帝也好,命运也好,虽然能通过脖子的事故,把他从我们这里夺走,但是那些快乐的时光是永远也夺不走的。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胜利,虽然这种胜利并不一定非要分个谁胜谁负。但是我们能在告别仪式上笑出来,本身就说明快乐的记忆能让我们超越失去他的悲哀,我觉得这就挺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