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读后感10篇
《夺取》是一本由真保裕一著作,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页数:72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夺取》读后感(一):《夺取》——用假的人生制造真的钞票
记得我在去年年终阅读总结里面这么说:“很多想读的书还在想读的列表中,很多读过的书却已经消失在读过的记忆里了。”《夺取》就是一直躺在想读列表中的书,自己终于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所以就翻出来看,令人惊喜的是这本书丝毫没让我失望。
当然,这并不表明身为推理作家协会奖的《夺取》是一本诡计流的小说,相反,这本书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诡计,也许带有一些硬汉的成分,但大多数读者阅读完这本书,得到的最大收获应该还是书中关于假钞制作的知识吧。不知道真保裕一是不是有在印刷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反正《夺取》这本书对假钞的制造步骤描写得栩栩如生,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书中写的是制造日元的假钞,但当中有很多知识是可以通用的,钞票是一个国家印刷技术的最高体现,此言非虚。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钞票本身的价值非常有限,但是为了防伪和耐用,钞票的印刷技术变得越来越高超。但就算是如此,仍然有人冒着极高风险去制造假钞,为了就是假钞带来的高额利润。就一名小说家的立场来说,真保裕一不太可能去写为了攫取高额利润而去造假钞的故事,相反,他取巧地把故事主人公塑造成了亚森·罗宾一类的侠盗,于是,造假钞的做法就有了可让读者接受的正义性。为了造假钞还债,主人公不得不隐姓埋名,使用假身份,开始自己也未曾预料的生活。
但他们逼格爆棚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的目的不是造假钞,而是造真钞——是的,和市面上的钞票一模一样的钞票。比起小打小闹的犯罪分子,手冢道郎(姑且就这么称呼他吧)更像是沉迷在制造假钞这种游戏中的技术宅。他造钞票的目的,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为了还债和报仇。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大段的专业术语看起来没有那么枯燥,而小说通篇也洋溢着令人热血沸腾的自信桥段,这种自信令我联想到天藤真的《大诱拐》,那本书也同样是大场面大手笔的制作。如果能把两本书都拍成电影的话,场面想来会非常好看。
手冢道郎他们用假的人生制造真的钞票,一真一假的过程需要置换,而舍得把人生投入的手冢道郎,最终才造出了几可乱真的钞票,技术宅的最好药引,不是那种灵光一闪的想法,而是为了爱好而不惜投入的心血吧。
《夺取》读后感(二):我就说最终他们是得不到钱的,看吧!
分两天看完了,情节倒是满紧凑的,我喜欢,比同样也得了推理作家协会奖的桐野夏生的《越界》读起来开心多了,那个描写也很细致很厉害的样子,但是就是觉得很坑爹,本篇就是专业知识有点多,看懂那个印刷知识也没什么用我跳过两小次。
反正作者的意图我了解就是让读者觉得很神奇很真实很技术很专业就是了。
让人耳目一新啊。这种真枪实弹带着打斗的日常推理最棒了。
另外写作手法和语言方面太崇拜了,看上去又朴实又不装逼又有内涵。比喻用得非常形象,增加了趣味性。那个第一次逃跑被打的时候“感觉整格个脚都踢进肚子里了”的比喻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呢。还有主角和幸绪妹子相遇的时候“我还想问你胸是怎么回事呢!”以及接吻时众人的围观喝彩这种情节看了真爽。还有就是主角的朋友出狱后在主角家里揍主角的情节,太经典了。而且设定很正啊。友情,正义和爱什么的,并且我觉得推理小说里最能接受的动机就是复仇了。主角们三关还算是蛮正的,正因如此全文都有一种阳光热血的感觉。不像大多以罪犯视角写的推理小说,都觉得主角是令人感到厌恶的黑暗大变态,压力过大绝望的那种。
觉得结尾有些呵呵。因为光井那个老头叛变的事情我从一开始就在等着了,这太明显了不知道主角们是怎么信任他的。他一直可疑,也没有信任的理由。和主角身旁的爱人以及兄弟比起来,这家伙完全就是一个随时叛变的定时炸弹。就觉得主角的头脑好像也是时好时坏的全听作者安排,最后对决的时候厕所的问题按理说应该早考虑好了才对,不过暂且也理解主角不是神这一切都为了剧情发展吧。这么说来作者还是蛮主观的。这都是为了结局能来个高峰。不过话说回来救护车的安排我都给唬住了有点弄不清楚状况。最后总算是个奇妙的让人开心的结局。只不过他俩没在读者面前谈结婚嘛!幸绪这么高级的妹子应该立刻娶了才是。
还有老爷子的死也是,老爷子刚出场的时候简直如同神仙,老于世故万毒不侵。到后面身上的光辉就越来越淡了,最后变成了废人。啧啧,和他打人时候英武的样子没得比。
不知道结尾的时候作者说他的名字就是主角名称的总和有人察觉到了没有,这个或许也算推理吧,反正我没那个预知能力。总之算是本好书,否则我就不会写书评了。
《夺取》读后感(三):价值五亿日元的华丽结局,夺取五六千万的幻想书作
无疑的,这上下两本的超长篇拥有我所看过推理小说中最激动人与出乎意料心的结局.而尾声部分更为华丽眩目.
可以说,这样的一部咨询收集的如同伪造假钞的专业书籍一样的小说,能够读来非但不沉闷,更觉得紧张刺激,实在得以一睹真保裕一的写作功力.
虽然,本书大多数的章落都在描写主角们从伪造骗取兑换机的初级假钞,到伪造出得以骗过验钞机和银行专业人士的乱真的假钞的实验过程,其中及其专业的工艺流程与专用名词仿佛教科书一般不免让读者有些头疼(并毫不置疑于按照这样的流程反复实验同样具备了制造假钞的可能性),但是这种肃然起敬并不会让人敬而远之,极富魅力的角色个性,插科打诨的幽默对白,以及与阴狠的黑帮、恶质的银行的斗智斗勇,构成了故事张力十足、趣味盎然的娱乐小说。
为了实现制造出媲美真钞的完美假钞宏伟志愿,为了使用自制的假钞来报复黑帮和银行的加害,书中角色有的付出了生命,有的身陷牢狱,有的整容更名,更花费上五年以上的青春岁月,如同科研人员一样将制造钞票的流程工艺完全掌握,在这期间,他们用自己的社会身份打工赚来的钱购买实验与制造假钞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与素材耗件,当足以乱真的假钞通过专业人士的测试时,读者如同书作中的角色仿佛眼看自己的亲子诞世激动兴奋,那是超脱以之谋利的目的,带有一件耗费心血的艺术品终于完工时的成就感,是赌上青春年华都无悔意的终极回报。
所以,在全书最精彩的最后阶段,设计使黑帮与银行前来贷款,贷出五亿日元的完美假钞之际,不但是书作角色,连得自己都在手心捏汗,紧张激动不已。
然而,并不是这样就算了,真保裕一更设计了一个转折性的结局使历经艰辛得到手的五亿得而复失,那个结局有些始料不及,但是真正有梦想的快乐的伪造者们,却不会似读者如我一样唏嘘感叹,他们不晓得失落,扭头便要去造更新版的假钞。
这是几个天才,不但在于其完美的技巧,恒久的耐心,还在于永不知道失望与放弃的无畏。
而最最最最会让人难忘的出现在本书的尾声的最后两页,将书作的构想剧情,与作者的写书企图与作者姓名完美连接,书里书外,都构成了一台戏。这个幽默不已的结局,让读者如我忽而有看不清这是一本描写制造假钞的虚构小说,还是创作这部作品同样也是制造假钞所需的某一环节。
顺着作者书中的构思,这个结局,值得上得而复失的五亿日元,这个尾声,也就值得上五六千万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