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读后感10篇

2018-01-30 20: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读后感10篇

  《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是一本由陈宇航 / 张璇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读后感(一):趁着年轻时候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尼泊尔虽然贫穷,寺庙却多的惊人

  他们在祈求什么?健康财富?抑或是食物

  有时候,贫穷的人更容易相信老天爷,也许是无力改变现状的一种寄托和安慰,也许是对生活无奈的妥协和逃避,但看着让人思索。。。

  这本书在讲述支教过程中,穿插着当地人生活状态

  不但是游记攻略,也给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旅行意义—义工旅行,

  在这一点上我是很欣赏的。

  在看到后半部分,反思这种旅行时,

  我竟恐惧惶恐起来,我们现在为了生活忙碌碌,

  也许几十年的人生就如此混迹过去,

  除了一步步等死,又做了些什么留在世上?

  虽然我们并不邪恶,虽然我们并不暴戾,

  最终几十年以后扔下一副骨架,泯然无名。

  年轻时,我们总在借口财富太少而错过有意义、疯狂的事,

  中年时我们借口养家糊口而不断的蝇营狗苟

  有时候不过是贪恋位置而已,

  及至老年后又借口精力不济而等死,

  是一生都在借口这借口那,死了也不过少了一堆碳水化合物,

  没人能记住,想到这,后背发凉起来,这不正是自己的现状吗?

  虽然旅行支教,并不能赋予太多的意义,

  其实我更欣赏年轻人执着疯狂,

  欣赏那些经历丰富的人,

  这也正是自己所缺的。

  这本书,有支教,有旅行,有美景,有单纯笑容,还有美女

  可以说是百美图,

  也许还能激起你内心的一丝触动,

  这还不够吗?

  《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读后感(二):在路上成长

  说在前面的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人生似乎有其一便了不得了

  在路上成长

  ——评《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

  文|杜子腾

  这是一本讲述四名90后中国志愿者远赴尼泊尔支教历程的书,算是一本游记作品集。

  提到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可以是以记录行程为主的记叙型游记;可以是以抒发情感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也可以是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当然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说理型游记,即通过景观来说明一个道理,我们都很熟悉的《岳阳楼记》就是很好的例子

  难以说孰优孰劣,应该说各有各的侧重,各有各的特点。就拿《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来说,作为90的一部游记作品集,其实更多的是对旅途的记叙。毕竟这样的旅途如此独特新鲜,仅仅将历程记录下来,展现给大家就已经很有意义了。所以,从记叙型游记的角度出发,我很喜欢这本属于年轻人的游记。因为他给了我很多实现梦想细节平凡中经历的感动

  年轻有的无所畏与张扬在书中四个人的身上体现的很自然,你可以看到他们搞怪的照片,也能体会到他们面对未知的热望。当青春热血挥洒在忙碌的路途神奇的化学反应不仅会在他们内心产生,同样也会在每位读者身上映射一个反馈。当然,年轻的主人公们不是以单纯玩乐的心态开启这段旅程,而是通过一个国际志愿者组织进行一次出境的支教之旅。这样的形式使得其旅程不同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团模式,而是以一种更加深入当地人的方式恰当地融入普通尼泊尔家庭生活中去。通过广泛的接触到尼泊尔的孩子普通人,他们真正将一手的当地信息反馈给了每一个读此书的人,这算是一份不错福利

  31天的行程不算太长,但足够你去熟悉一个地方,形成一个习惯。Elle、Cicy、Eunice、Chan这四个家伙简直如小侦探班在雨季的尼泊尔四处探寻,许多小小的攻略在游走之间不经意就透露出来。这种感觉就像随机买了一注彩票得了10块钱般让人有点儿意外小惊喜。我以为比起单纯的看旅游攻略多了一份趣味,所以看着书很有一种自己同游的错觉。

  不是说去趟尼泊尔你就可以羽化而登仙,不是说拜个佛你就可以告别世俗生活。生命的意义永远是在途而不是到达。终点可以选择在任何一个地方,但成长只会是在路上。

  《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读后感(三):90后志愿者看尼泊尔的别样风情

  难得四位90后能有如此的热情与担当,是爱心使他们走到了一起,跨越世界最高的山脉相聚于高山之国。他们把这段支教历程、把志愿者活动看得非常神圣,为之付出了热情、爱心,给那里的孩子带去了改变。这次支教之旅,连对志愿过程中困难体验也成了一笔财富。他们收获了一生中最难忘回忆,支教之旅也成了他们的内心成长之旅。

  更难得的是陈宇航和张璇这两位90后,能把这短短一个月的见闻诉诸文字,把这个高山之国的状况向感兴趣人们进行了一个扎实的介绍,并传递给了我们正能量,使我们看到了90后的责任与担当。

  之所以说“扎实的介绍”,是因为他们支教是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就住在农民的家里。他们沉静在普通农民的生活里,是切身体验了此地“真正的生活”。所以,他们的文字是真的感受,是有温度的,能带给人以暖心的力量

  印象中,作为一个高山之国,尼泊尔的农业生产应该是落后的,民众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没想到的是,在书中看到,孩子学习需要的文具大多来自各国志愿者的捐赠。所以,一个班里只有一两块不好用的橡皮擦,铅笔削得再短也不会丢掉,并且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只好一个学生用完再传给另一个学生,所有人用完了再交给老师。可正是这样的境遇,使得他们比我国的孩子更有创造力,更有灵性,因为他们的天性童年是被完全释放的。我不禁对我国孩子因物质富有,反而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感到惋惜了。

  通过书中大量的图片可以看到:原来这个高山之国也有稻米之乡,并且层层的梯田绿得是那样醉人。衣饰、房屋粉刷可看出他们对浓烈色彩的喜爱,而这正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虽然贫穷,但尼泊尔人有着一种纯洁善良、热情的本性,这会给异国人带来一种久违的感动。

  当然,通过本书,我更多的是对尼泊尔的异国民族风情、传统文化名胜古迹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使我对这个世界上唯一把印度教作为国教、唯一一个国旗不是长方形的“小国”有了一种向往

  书中还为喜欢自助游的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攻略和信息,这更是本书的实用性所在了。

  本书图文并茂,印装精美,读来感到赏心悦目语言晓畅圆熟,读来如行云流水

  另外,读完全书居然没有发现文字错误,在当下的出版界,堪称奇迹了。难得!

  《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读后感(四):在陌生地,遇见感动,才是最美的旅行

  一直偏向喜欢这种轻松旅游的文章

  因为在旅途中,我们会产生很多感悟

  会让自己的心灵远离城市喧嚣,得以平静

  印象中一提到尼泊尔,

  往往是贫穷落后,当地人不安定的生活状态

  而这本书的着力点区别于往常,

  我看到的是拥有纯真的孩童、质朴的当地人、神圣的宗教古老建筑的尼泊尔。

  现在一想到尼泊尔,就会想到明亮眼睛,单纯的微笑

  我记住了尼泊尔人的样子,比雪山庙宇,湖泊谷地更打动人心

  四位青年带着一种信仰去到这座神秘国度,

  去感受纯净真挚、寄望。

  关于自然,关于生命,一定会获得一些答案

  就像作者所说的,

  人生最美好的旅行,就是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谢谢陈宇航、张璇的这部作品。

  《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读后感(五):浮世,天堂

  尼泊尔,虽然贫穷,人们生活得依然快乐和自我,

  快要掉渣的出租车内,框里哐当的大巴士中洋溢出节奏欢快的尼泊尔音乐,合着颠覆的公里像小鹿般奔跑,坐在车顶的人们看到你相机镜头会向你招手示意。他们一样可以懒散的坐在高高的神塔上消遣咖啡享受一天的劳动成果,享受夕阳。一样可以背着大包小包到处练摊、沿街叫喊售卖。中国人显然是这里最大的消费群体,尼泊尔人对中国人非常友好,CHIAN、CHINESE不时的会从你身边路过的人口里发出,显示出一种友好,更或许是希望你能够光顾他的商铺,友好的前提是希望你不要杀太狠的价,他们也会调皮的做出上吊、自杀、被击毙的表情动作告知价格太低了。

  城市环境道路的差劲和这里人们祥和、快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喜欢这个国家风景、人文、更加喜欢这里的人民,让我看到了二三十年前的我们。我不知道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言和心情表达我对这里的好奇好感

  《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读后感(六):下一站,尼泊尔

  四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为了相同的梦想,一同走上了支教尼泊尔的旅程。这注定是让这几个年轻人永生难忘的一场旅行,这是感动了他们自己也感动了看到他们故事的人的故事。我首先佩服他们说走就走的勇气,尼泊尔或是其他任何一个地方,对于他们并不遥远也并不难到达。我还佩服他们这几个八零后支教尼泊尔的勇气和爱心,他们能欣然接受相对贫乏的物质生活,与那些质朴的乡村教师和孩子朝夕相处,他们尽可能多地给予,也收获了最真挚的情感。这样的故事是很能打动我,我很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给自己创造这样的走世界、看世界机会,如果我还年轻,如果我的英语水平能够递交一份纯英文的简历,我也会尝试着参与这样有意义的旅行。这本书当然不只是讲叙作者们支教的故事,如果你也打算去尼泊尔,这本书可以为你提供非常实用的出行指南,可以省去你大量的查找攻略的时间。尼泊尔虽然是个很小的国度,但它确实有着令人着迷的美与神秘,读者可以从这四个年轻人支教的图文记录中感受这个国家与众不同的民俗和风景。这不是一本专业的游记,所以你不能苛求这本书能像专业导游那样带你深度游历尼泊尔,但作者为你呈现的尼泊尔,美在风景、美在人情,美在让你在旅行中成长。所以,也许你的下一站就是尼泊尔。

  《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读后感(七):致敬旅行中成长的自愿者

  尼泊尔,一个充满宗教的国家,纱丽、寺庙等充斥着这个国度,没看本书前看过由Jason刘雨鑫和孙夏主持的一部正能量美食、旅游大片《XFun吃货俱乐部》的尼泊尔行,既然吃货俱乐部嘛,当然以吃和旅游为主,帕坦杜巴广场、陶瓷广场、巴德岗杜巴广场等都有看到,多有了解,还有美食与寺庙,记得有提到一个杜巴广场手持中国护照不要钱还很优惠,没想到《有一种成长叫旅行》中也提到,巴德岗杜巴广场100卢比即可,嘻嘻,中国护照也有给力的时候呀。

  闲话少说,回到《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说是游记类书籍吧,也不全然,四名90后中国志愿者的支教之旅,他们用自己的爱心、热情、真心看待尼泊尔,自然与我们作为游客的心态视角不同,首先向四位最可爱的年轻人致敬,支教一个月,利用休息日慢旅行尼泊尔,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当地文化,在支教期间,与当地小朋友、房东、老师、校长结下深厚友谊,他们用自己的爱心热情感染者尼泊尔的友人,特别是小朋友们天真无邪眼神及童言童语,当地人民也用真心回报着四位年轻志愿者,通过学校及寄住家庭的描写和照片,一个个鲜明形象跃然书上,可爱的小美女,勤劳的房东,生活习俗、美食的描写,我们对尼泊尔的风土人情更加了解,不同于一般的美食节目,因同当地人共同生活,更贴近他们,授课过程不一一叙述,在临行前,校长还为四位开个欢送派对,可见对四队年轻人的喜爱赞扬。

  四位志愿者小伙伴奉献爱心的同时,也不忘来个慢旅行,享受加德满都的异域风情,杜巴广场、陶瓷广场、各大寺庙、美食餐厅、购物场所都留下身影,旅行的你也会游走这些个地方,可你会放慢脚步观赏建筑物的不同吗?与众不同的孔雀窗,在某一个不知名的小街道;你看到外挂人的车,你体验过吗?感受过尼泊尔人的友善吗?你有去博卡拉滑翔吗?品尝有四川人、客家人做的川菜吗?在他乡品尝家乡美食……尼泊尔的美食、风俗习惯、房屋建造他们都不放过,美食哈,不一定合口,但绝不放过,特色面食MOMO,吃饭以手抓为主等以习惯不,手绘MEHENDI,古老的文身艺术,用HENNA的叶子磨成糊状的颜料,对有密集恐惧症的我应该不会体验吧。

  尼泊尔的支教行对四队年轻志愿者有种不同的意义,他们用亲生经历像我们道来不一样的尼泊尔、加德满都等城市,支教尼泊尔感触、旅行中的心灵的探寻,寻找自我的过程。

  《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中有许多话语说到心坎,如青春是一场远行;旅行最大的好处:不是见到多少人,见过多美的美景,而是走着走着,在某一个时刻,突然重新认识了自己。太多太多的感动,不计其数,作为一个普通志愿者,向这四位支教尼泊尔的国际志愿者点个赞,他们告诉我们人性的真谛。

  《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读后感(八):不一样的旅行

  刚听到这本书名时,我以为它是纯粹的旅行游记。但是读过以后,我才知道,这不是我们一场普通意义上的旅行,这是一场支教之旅。

  尼泊尔,一个不发达国家,它与中国西藏接壤,地处喜玛拉雅山地区,风光独特,对它的印象停留着额头上点着红点的尼泊尔女子形象,书里有介绍,这样的点叫“Tika”,不仅有我们在影视上常见到的红色,还有其他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这是尼泊尔的一种文化,代表信仰、祝福。虽然只是一个寓意吉祥的点痣,但是却让我们对尼泊尔充满了好奇,很想走进它,去了解它,现在这本书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四位九零后的年轻中国志愿者踏上这片国土,开启了他们的尼泊尔支教之旅。热爱旅行的他们记录了支教的经历,在异域生活的所见所闻,并给我们分享了他们在支教的空余时间游历尼泊尔的详细攻略。特别羡慕书里的这四位年轻人,感觉他们的这一场旅行才是真正意义的旅行,深入尼泊尔的生活,与那里的人们同吃同住,与那里的老师孩子共处共学,眼所见、耳所闻,非一般旅游的着急与浮躁,切切实实地踏在这片土地上感受他们的文化、宗教、信仰,旅行是轻松,内心有收获,心灵得到净化,支教是有爱的一种行为。当我们从书中的图片里看到那里的孩子闪烁着明亮的大眼睛,露出可爱的笑容时,仿佛心也被融化了。虽然那里相对贫穷落后,但是在字里行间我们却能感受到那里人们的质朴,支教志愿者居住在host family(寄宿家庭)里,host family的家庭成员待他们如自己家人,chan住在Rabin家,Rabin一家信奉印度教,每天早晨,Rabin妈妈起床供奉神灵,还要给家里的孩子点上Tika,她待Chan也如自己的孩子,每天都不例外,也给他点上Tika,没有一天被落下,用神圣虔诚的宗教礼仪待客,也足见他们的真诚。这是一段与在中国的生活不同的时光,支教,是我也想做却未能实践的一件事,我们可以很容易来一场旅行,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机会或是毅力去达成一次支教之旅。

  跟着这些年轻人的脚步,去体验了这场支教之旅后,我们的心灵也会有所触动,在其中的《水彩课堂》、《愿你们被这世界温柔相待》两篇文章里我们看到了那里的孩子有的家境贫困,午餐吃得十分简陋,但是他们的笑容依旧,笔者说他们的比国内的小朋友更有创造力,因为他们的天性在童年是被完全释放的。在照片里看到他们的绘画、手工作品展示,他们的创意创造没有因贫困而缺失。他们的笑容和全世界的孩子一样天真无邪,书里特别提到的一个“小女神”Saprina,真是漂亮极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有一天,也能踏上这片纯净的土地,去体验一下那里的生活。

  《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读后感(九):看过了许多的风景,最美的却是笑意轻盈。

  很用心的一本书,

  对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种视觉享受,

  最难忘书中那些在镜头中嫣然笑意的尼泊尔孩童,

  亦如作者所说,

  看过了许多的风景,最美的却是笑意轻盈。

  心向明媚,便觉温暖。

  心若浮尘,浅笑安然。

  纵使在旅途中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譬如没有支教,只是单纯的双眼看世界,

  只是单纯的走走停停,只是单纯的听你说说话。

  不得不说作者是个令人嫉妒的男人,

  带着三个漂亮的女人,踏上尼泊尔义工旅行的路,

  从南中国到尼泊尔,一路行走在异乡,总有三美陪伴。

  其实最终吸引我的,是孩童们的无邪的笑容,

  吸引我的,还有三位美女的笑靥如花。

  唐朝人崔护有一首诗,

  写偶遇的相思,我认为特别经典。

  他这样写道: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如果崔护能道一声“好久不见”,如果而已。

  或许就是人世间还有许多遗憾的事情,才更让你我珍惜。

  终有一天,你我都会老去,我们会在哪相遇。

  那最美的便是,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

  待见着时,互道一声:

  “好久不见”。

  《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读后感(十):撩起尼泊尔的面纱《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

  撩起尼泊尔的面纱《尼泊尔,有一种成长叫旅行》

  中国的邻国有不少,可是对我们来说都很神秘,除了边境的一日游,去哪个都不那么容易。不是有高山大川的阻隔,就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巨大,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往往不如远隔重样的欧洲和美国。

  尼泊尔就是一个这样的神秘国度,和我们只有一山之隔,想去却要绕很远很远的路程。尼泊尔的国旗是世界上唯一不是长方形的,竟然是两个三角形组成,好像是一个锯齿。在各种体育盛会上,升国旗的时候,前三名的国旗都是横着掉上去的,不知道尼泊尔的国旗怎么个挂法,不过估计他们也没想过能进入前三名。

  这本书的内容其实主要并不是旅行,而是支教,四个成都的大学生,通过网络中的国际支教组织,联系了尼泊尔的学校,去支教。不过说是支教,也肯定要顺路旅行一下。

  有的支教,其实就是为了旅行,支教时间只有一个星期,不过是打着支教的幌子旅行罢了。这四个大学生支教的时间是一个月,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正好保持了新鲜感,也和当地的孩子们建立了一定的感情,时间刚刚好。不过从支教的角度看,应该一年才是最理想的,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学年的教学。

  没想到尼泊尔那么贫困,以前总是觉得中国穷得在世界上是垫底的,现在发现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如我们了,中国人均虽然还是照比很多很多国家差距很大,但是现在已经是世界平均水平了,超过了一半的国家,虽然还要继续努力很多很多年,以前说出国旅游就是新马泰,但是现在看东南亚,就会发现,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这些国家的发展水平还不如我们中国。更不用说尼泊尔不丹这些国家了。

  尼泊尔其实也不小,面积有辽宁那么大,放到欧洲就是一个大国,比瑞士大三倍还多。只是夹在中国和印度中间,一比就显得小了。还不光面积大,和蒙古还不一样,人口也不少,有两千六百万人,英法才六千万人口,所以尼泊尔人也不少了。

  尼泊尔的确很穷,尼泊尔的学生自己都没有铅笔,要上课的时候统一发,下课的时候再收上来,还是因为普通的家庭买不起。

  不过毕竟是一个两千万人口的国家,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宏大的寺庙和王宫,而且竟然在博卡拉还有滑翔伞运动,博卡拉竟然是世界三大滑翔伞圣地之一,看来不仅是我们,就是欧洲和美国也对这个喜马拉雅山山下的国度感觉很神秘,也想去看看,去尼泊尔旅行,去揭开尼泊尔的神秘面纱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