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解码外国动漫》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解码外国动漫》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31 20: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解码外国动漫》读后感精选10篇

  《解码外国动漫》是一本由宋磊著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1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码外国动漫》读后感(一):一部很好用的动漫主题工具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国外各种动漫现象的剖析。仅仅对某一特定现象的研究结论,足以引发人人们思考,比如灌篮高手为什么不出最后一集动画,芭比娃娃门店为什么关张,什么样的动画形象容易被海外市场受宠,书中对于动漫的成功的案例能够有逻辑性地剖析中原因,能让其他企业得以借鉴,有举出了很多失败的案例并且分析出失败的实质原因让企业有机会在相关操作中避免。这些都是非常值得人借鉴的地方

  把国外动漫界出现的各种现象分别地分析开来,辨明需要借鉴的和需要避免的,对于发展中的国产动漫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借鉴资料,即使是非动漫界的人员,只要是希望通过动漫来达到一定的企业营销目的,也能从书中获得很多有意义经验

  感谢作者对于这些现象的研究。

  《解码外国动漫》读后感(二):关于这本书的一些浅析

  本书分源流、创作观念、营销四个大版块,收纳文章总计45篇,案例涉及东西方。据本人的粗略统计,整本书以日本为主的文章有15篇,占,约占34%;以欧美为主的文章有26篇,约占58%;以越南为主、以韩国为主、以中国为主以及皆有涉及的的各1篇,各占约7%;

  进一步细分的话:

  源流篇中:日本3篇,欧美6篇,越南1篇,总计10篇;分别占30%,60%和10%,文章总数约占全书23%;

  创作篇中:日本4篇,欧美4篇,皆有涉及1篇,总计9篇;分别约占了45%,45%和10%,文章总数约占全书20%;

  观念篇中:日本2篇,欧美9篇,总计11篇;分别约占了18%和82%,文章总数约占全书24%;

  营销篇中:日本6篇,欧美8篇,韩国1篇,总计15篇;分别约占了40%,53%和7%,文章总数约占全书33%;

  根据以上数据以及本书的内容,我大致总结出了本书的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涉及欧亚,涵盖面广,案例丰富

  2.总体内容似乎更倾向于一部动漫作品的营销(这一点我也坚定不移相信,中国国产动漫当下严重缺乏的正是专业的、有能力的营销人才。)

  3.大半部分内容都有一种初言则止,并未深入感觉,也让本书很适合作为一本地地道道的动漫业入门书籍

  4.或许是因为四十余篇文章皆为收录(自序中提及),因而本书在书的整体性即文章与文章之间的关联性上略弱,完全可以将本书命名为是“关于外国动漫的论文集”。而文章的关联性缺失,也直接导致了大部分文章呈现出一种完全独立的,不融汇的状态。比如像《真人合拍的动画片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科学动画是怎样兴起的》,《音乐动画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什么样的动画形象容易被海外市场热宠》,《什么是动画单本剧》,《外国动画公司怎样确定一部动画电影是否应该做续集》几篇文章,都可以被归类为欧美文章,案例多以欧美为主,个人觉得这些文章前面都能添加一个定语:“欧美的”。

  本书所有文章的质量都很高,有较强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于一些对动漫并不十分了解的人,本书绝对是一本相当不错的入门教材。而个人认为,本书中最值得推荐的几章分别如下:

  1.《日本声优从那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关于声优产业

  2.《什么是动画剧本创作的”角色弧线“理论》——关于动画故事

  3.《动画是怎样运用颜色心理学的》——关于动画画面

  4.《什么样的动画形象容易被海外市场热宠》——关于动画角色

  5.《迪士尼为什么要公布保护环境战略计划》——关于企业形象

  6.《什么是动画单本剧》——新形式

  7.《迪士尼如何看待数字技术电视产业的影响》——新技术

  8.《芒多传媒怎样围绕一部暴力Flash动画盈利》——盈利模式

  9.《芭比上海旗舰店为什么关张》——营销战略

  10.《日本是怎样在海外动画的夹缝中发展起自己的动画产业的》——以倭为鉴,反思国产(本篇强烈推荐)

  11.《日本电视动画的衍生品开发节奏是怎样的》——产业链打造

  《解码外国动漫》读后感(三):动漫研究的“有心”之作

  可能,相比于国内动漫佳作匮乏、产业不兴的现状,更容易让人忽视、却更加让人担忧的是,国内动漫“研究”迟迟上不了路。稍微留心其实就可发现,美日欧发达的动漫产业、繁荣的动漫创作背后,一定有着与之配套的理论研究、产业研究支撑着。受限于我国动漫专业建设时间不长、学科不规范、学理化不够等多方面因素,国内相关的动漫研究普遍滞后,可称“研究著作”的寥寥无几,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我我国动漫产业和创作的落后

  在这种背景下,本书的问世可谓为动漫研究带来了一股春风,它不仅给我们解读了一些外国动漫现象,更重要的是,它昭示了一种形成、完善国内动漫研究的方向和路径。正如作者希望的那样,“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为我国的动漫研究尽一份力。

  本书由四十多篇文章构成,虽不是对某些问题系统研究、长篇大论,但多篇都有新意,都渗透着作者的悉心研究,有心者可以从中以小见大。比如,《<灌篮高手>为什么不续拍电视动画片》,虽然对于这一现象的解答寥寥几句就能讲完,但作者却从中读解出漫画和动画两种艺术不同美学风格,以此反观现象,自然显得深刻许多,也为对现象的解读增添了说服力。再如,《迪士尼为什么要收购皮克斯公司》,作者在悉数事件来龙去脉过程中,将新技术与公司运营的关系也揭示了出来,让人读后感觉茅塞顿开

  最后,希望本书的问世,能真正有助于国内动漫研究的起步,进而推动中国动漫事业的不断发展。

  《解码外国动漫》读后感(四):理论能指导实践吗?

  本人一不懂理论,二没有实践经验,借贵宝地发点新鲜出炉与本书沾边的东西,算是参加活动支持老师~~让宋老师见笑了:)

  理论能指导实践吗?如果理论只是脱离实际的空谈,这种事恐怕不是我想做的。理想的状态是,通过理论的研究,能让动漫产业做得更好,理论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为每个需要了解产业动态观众需求等等的导演,制片人等提供丰富而可靠的信息。这样,理论不只停留在空想,有了现实的迫切需求,说句有私心的话,也就有利可图。市场经济时代,凭什么要让动画人(或漫画作者等)们被“理想主义情怀”绑架,而不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呢?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变得更好,这有什么可耻的呢?

  但是,理论有什么资格来指导实践呢?比如说,发展动漫产业链,从衍生产品赚钱。这个理论完全不错。在此思想指导下,付诸实践,却遇到了种种问题。上周,去某国有大型集团公司的动画部门学习,部门负责人问我说,“你知道做衍生产品的成本有多高吗?”我想了想,只好老实回答清楚。他给我分析了自行开发衍生产品的不可能性,然后又告诉我他们曾经和某上市玩具动漫公司合作,对方提出的分成比例高达80%(听语气可能是利润的分成,待核实)。动漫内容不强大,只好拿很少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的。今天见了某韩国制片人,对方表示在韩国做衍生产品,动画公司所能分到的份额约在销售额的6-13%(我搞不清楚6-13%是高是低,谁来用理论来解救我)。这样,如果希望通过理论来帮助动漫创作者,理论就可能会YY着“动漫全产业链”的实现,而洋洋自得。而动画人还是很苦逼地做着那么一点内容,给玩具商或者电视台或者外国公司打工。对动画人来说,“内容为王”似乎就比“全产业链”靠谱一些。(或者走“製作委员会”路线?可行吗?)

  推而广之政策的决策是危险的。既然理论很可能架空了自身,并不靠谱,一个与产业实践相脱节,只听得见好话的政策的出台,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执行效果是与理论有偏差的。又没有相应的监督措施和补救方案,修改起来也无限迟钝,结果究竟会怎么样呢。

  《解码外国动漫》读后感(五):前途光明的,成长曲折的,书不完美但还是值得学习推荐

  书刚看了一半,为了让自己写点东西,决定还是把目前为止的感想写下来。肯定有不全面的地方,不过写了总比不写强。嗯。

  优点呢,资料很丰富,涉及内容极其广泛,可以看出作者涉猎面还是很广的。

  但是缺点也正在于此:散。

  内容较散,比起一本研究著作,更像是一本随笔集,把工作中能接触到的动漫人士、资料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攒到一定程度,决定出一本书。

  就这本书而言,如果是针对业余读者而写的书呢,写得浅一点也未尝不可,只可惜里面涉及的许多内容又有些冷门,不是一般读者会感兴趣的;如果是针对业内人士而写的书呢,里面有些观点的得出又显得随意了,欠考证,欠推敲,资料也不够丰富,流于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的东西。

  从作者在微博上的推广行为来看,似乎也含着“想通过出书来得到业内人士认可”这么一种动机。那么如果要达到这个目标,书的内容还要多加完善才好,主题可以少一点,观点要够精。

  当然,前面说的多是一些挑剔的话,这么年轻能出两本动漫产业研究的书,可见作者是下了很多功夫的,还是十分值得学习的。出书总比不出书强,相信假以时日,这位作者肯定会在行业内有一番作为的。拭目以待吧~

  另外,目前为止看的部分,里面有几处提一下:

  第8页:“1968年永井豪的《学园》”——这里的学园指的是《破廉耻学园》(又名《无耻学园》)吗?不知道这种叫法是一种公认的简写,还是和谐以后的称呼。

  第105页,“话劳儿的指引者”——有“话痨”“话唠”两个词,据百度百科:

  【话痨】名词,指整天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那类人。痨,指肺结核,多咳嗽。“话痨”造词用的是比喻意,形容一个人的话多得像患肺结核的人的咳嗽那么多。

  而【话唠】则是动词,指的是说话很唠叨这种行为的本身。它们是有着天差地别区别的。

  不知道“话劳”这个用法是否是通假字。

  还有一些观点性的表述,不能说同意,但因为本人的积累有限,也没想好怎么反驳,暂时先不列出来了:-P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