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国机密(上)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三国机密(上)读后感10篇

2018-02-05 21: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国机密(上)读后感10篇

  《三国机密(上)》是一本由马伯庸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8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国机密(上)》读后感(一):曹操与汉献帝,谁能笑到最后?

  在三国历史中,无论正史还是演义,汉献帝刘协,当然也包括他的哥哥弘农王刘辩,自始自终都是各方诸侯和军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个政治玩偶,无论霸占京师的董卓,还是统一北方的曹操,汉献帝只不过是一个傀儡。但是,马伯庸的历史小说《三国机密》,在尊重主要历史事实前提下,通过大胆想象和推理,认为操纵三国历史的,不是曹操、刘备、孙权,而是那个几乎已成为傀儡代名词的汉献帝刘协,而且,此刘协非彼刘协,而是他和他的孪生兄弟刘平的合体。

  三国的历史,表面上看是诸侯和军阀的争霸,但在《三国机密》中,分久必合的乱象背后,则是刘协集团“挟曹操以令诸侯”这个清晰而大胆的“机密”,因此,决定各方成败的并不是天时地利人和,而是在刘协的操控下,以郭嘉、杨修、蜚先生、司马懿为代表利益集团的智慧较量。上部《龙难日》中,真正的汉献帝刘协是一个狠戾冷酷,为了复兴汉室不惜一切手段的人,他身边还有一个以杨彪、杨修为代表的智囊团,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有一个通过操纵曹操来复兴汉室的缜密计划遗憾的是,这出戏的主角刘协因病而“出师未捷身先死”,于是流落在民间性格温和的的孪生兄弟刘平,自然而然成为这个“阴谋”的继承人。刘平的性格虽然不同于刘协,但是,他却能以最快的速度入戏,扮演着汉献帝的角色,而且演得比真正的刘协还要好。

  金圣叹曾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大概因为年轻人看了水浒容易冲动老年人看了三国容易疲于心机。其实,其它版本的三国如果与《三国机密》相比,其谋略智慧的级别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郭嘉、贾诩等谋士,甚至后来的司马懿,也只能算是绿叶了。在《三国机密》上部《龙难日》中,主要是郭嘉,杨修两个人战争。他们两个人的较量属于第一层级的,荀彧、满宠、贾诩、孔融、董承属于第二层级,其它的,比如赵彦、邓展、徐福等只能算是第三层级。刘平、司马懿显山露水的戏份虽然较少,但一出手却显示出可以驾驭一切的气度和智慧。

  在这个层级分明,环环相扣的智慧大较量中,下一层级的较量只是上一层级较量的一个小环节。比如,刚开始董承用尽心计发动的通过清算曹氏以掌控许都的政变,却被郭嘉引进张绣铁骑这一“意外”所败,表面上看,这是以董承为代表的汉室和以郭嘉为代表的曹氏的斗争,并且以曹胜汉败而告终。然而,螳螂扑蝉,黄雀在后,董承的失败只不过是刘协集团借郭嘉之手,除掉将来会坏事的“同伙”的一个“阴谋”,最重要的是,这只不过是刘协“挟曹操以令诸侯”这一大机密的开始。无独有偶,郭嘉设计让沮授劝袁绍劫持董承,并借袁绍的刀“除掉”董承,然后以此昭告天下讨伐袁绍,这一计谋在帮助曹操取得政治上主动同时,不但分化瓦解了袁绍集团,也解决了董承这个烫手山芋,可谓一石三鸟之计。

  谋士们的智慧无止境,马伯庸的想象力无止境!

  《三国机密(上)》读后感(二):真正的软弱是不知道自己意欲何为!

  这本书是我还怀着宝宝同学推荐的,当时希望能被推荐一本可读性强可让我转移注意力的小说,稍微缓解我那时的焦虑。但真正开始读它却是,回到工作岗位后一个月。

  读书伊始,我的脑海总是有一个问题回荡:“三国演义早在初中时就读过,更不要说各种形式的影视剧作品,各方霸主结局已然熟知。小说阅读乐趣本就在于情节跌宕起伏和对于结局的探索,我为何还要读这样一本已知结局的小说?”

  书读过半,我想我的答案是:遥想当年路人马明争暗战,都试图一夺天下霸主之位,想必其中细节更比世人所熟知的更加复杂人性阴暗明亮也更为纷繁,带着好奇与窥测之心,我愿跟随这本小说领略,被称为或“英雄”或“谋士”的风彩。

  故事一开头就提醒着我这是一本也许离正史想去甚远的小说,汉献帝居然有两个,狸猫换太子为基线的故事传奇色彩肯定很浓,但既读之则安之。

  小说还算流畅,偶尔过于重复和刻意强调某些线索,大约是怕读者没有领略作者布线的意图,词汇略微单薄。让我印象最深或者收益的就是,杨平代替死去的刘协做汉献帝,虽为同胞兄弟,性格却截然不同。刘协无情阴狠,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杨平却仁慈,满怀不忍和同情心,这样的性格看起来根本不适合君临天下,即便是一个没落和混乱的天下。(当然现实生活中也许真的如此)。在他徘徊之际,杨修却给出了一个对于“软弱”的定义:“真正的软弱是不知道自己意欲何为”。不论何种手段,何种处事态度,只要知道这一切都通向自己的目的地,不论是仁慈,还是暂时的隐忍都不是软弱,相反是另一种更长远执着

  各路人马纷纷登场,仍旧期待读完下部,看看小说中人们的结局。

  《三国机密(上)》读后感(三):我要看下集!

  书是人家丢给我看的,结果给了上没下,这不是坑爹么。

  本人《三国演义》都没通读,有些人物的字都不识得,实在惭愧。好在三国杀玩了几年,基本的不会搞错,现在还在看《火凤燎原》和《武将列传》,正好弥补下三国知识。为什么这么大岁数连三国的书都没正经看过呢,甚至电视剧都没看,而《水浒》的原著和两套电视剧都看过,仔细想想,还是比较单细胞,这些人物不如《水浒》里面的可爱,多数都装大尾巴狼,所以被无视了。

  马伯庸和陈某都将主角设计成为司马家族的一员,不知道是否因为司马家族活得最长的缘故。《三国机密》开头设计的绝对引人入胜的,狸猫换太子永远都是吸引人的情节,之后侦察与反侦察,卧底与反卧底,有攻有防,加上用的人物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而无需再次进行性格铺陈,而将主要笔墨用在权谋上面,特别中国人的好,估计外国人看了的话要昏过去了。

  下集看完了再说吧,应该是官渡之战了吧。

  《三国机密(上)》读后感(四):读《三国机密》之感

  前几日在kindle上看完了亲王的三国机密,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依托三国演义中记载的故事,展开了一幅关于三国的错综复杂险象环生的势力倾轧图。

  小说的主人公原名杨平,自幼被父亲杨俊寄养在温县司马防家。与司马家二公子司马懿是可以共患难的兄弟。一日父亲却突然赶到,说是要将他接去许都,接受曹操司空府的征辟。然而,杨平的人生,却在这场旅途发生重大变化。他被太尉杨彪告知,自己竟是王美人的子嗣,汉献帝刘协的双胞胎弟弟。如今,天下军阀割据,天子又遭曹操禁锢,刘协希望与刘平一道,一在明,一在暗,匡扶汉室。然而,事与愿违,当刘平赶到宫中时,刘协已然重病故去。

  不得已下,刘平只好代替哥哥,成为了汉天子,周旋在荀彧,郭嘉,贾诩,杨修,董承,曹操,袁绍等一干势力之间。依托官渡之战这样一个大乱局,寻求汉室光复的机会

  这本小说,对我而言,最触动人心的并非谋略,而是人心、人情。生逢乱世,要去追求什么,又该去坚守什么,成为了每个人心中的困惑。对于故去的刘协,他的追求就是汉室的光复,他的坚守怕也是如此。因而,他可以淡然地在生命的取舍上做出选择,不手软。他可以在死前立下遗志,让皇后伏寿在他死后为遗体去势,以掩护弟弟进宫。他也可以轻易地选择牺牲掉周围所有人,包括伏后的生命,来保全自己的存在。这样一个皇帝,是冷静的,是务实的。

  而对于刘平呢,他不同于哥哥的果决冷酷,有了更多的所谓『妇人之仁』。他不忍对识破自己身份的老内侍张宇下杀手,没有办法对识破自己身份的议郎赵彦下杀手。甚至在最后,为了救出自己的兄弟司马懿,他不惜放弃了在官渡之战中最后的,借刀败曹的契机。老实说,这样的一个皇帝,确实显得太心慈手软了。刘平所想的,便是要在这乱世中,坚守自己所认定的那份王道,那份仁的王道。

  纵然是完全不同的性格,但我想,刘平与刘协都会是合格的帝王。他们真正地,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追求汉室光复的目标。他们可能会有困惑,但绝不会动摇

  杨修在书中说的好,刘平选哪一种方式去做皇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自相矛盾,前后动摇。曾经驰骋中原的飞将军,吕温侯,虽然勇武,有着一方势力,却终因不清楚自己究竟要选择一条怎样的路,只是乱杀一气,丝毫没有前进一步,最后被曹操斩在白门楼下。认定了的事,就一定要去执行;认定了的品格,也一定要去践行。绝对不能中途动摇或是放弃。选择了刘协,就决不能在紧要关头心慈手软;选择了刘平,也决不能在外力压迫下就放弃掉自己的仁心所想要保护与守候的东西

  这本书里另一个让我颇为感动的角色便是伏后。非常欣赏。非常喜爱。

  伏后是一个非常坚毅女子,十四岁嫁给刘协,与夫君一道在各路诸侯间徘徊,在夹缝里尽力维持着汉室的存在。在刘协重病去世后,她一个人独自守在龙榻边,屏退所有的宫女和太监,孤零零地撑到了刘平被送进宫中,可以坐上天子之位。在与刘平交代完后,她又亲自持刀为亡夫去势,下令放火焚毁了亡夫的遗体以及整座宫殿。之后,她果断地执行着亡夫的命令,设局将自命不凡、可能危害大局的车骑将军董乘诛杀。努力地想让刘平继承刘协手中的王道。甚至在刘平拒绝接受哥哥的王道时,表现出种种不成熟时,绝望地做好了最后的准备

  然而伏后,却也可以是一个柔软的女子。她慢慢地能从刘平的王道上感受到此前从未感受过的温情关心。刘协为了光复可以选择舍弃掉伏后的性命,但刘平不行,他或许可以为了伏后舍弃掉光复的机会。这是一种情感关怀。一种真实温暖的情感。在天子带领百官耕田那日,刘平不假思索地抱着伏后避开刺客时,他的潜意识已经显露无疑。可能两个人之间存在的已经是一种亲情般的情感,一种对于对方的,无法磨灭的爱护、关切与忠诚。也许正因如此,刘平才会慢慢地接受『丈夫』这一个身份与角色,在官渡原野上涌起对远在许都的伏后的绵绵思念。而伏后,也才会在回想刘平在田垄上抱着自己躲开时,流露出动人微笑;才会在刘平耳边呢喃,说要为他诞下一个皇子。

  但我想,伏后在刘平面前可以慢慢地流露出柔软的一面,完全来源于刘平自己越发坚毅与成熟的心志。在这样一个男人这里,伏后感受到的是一份安全,一份依赖,一份让她强装的冷酷都慢慢被融化了的温暖。不禁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段话,也许男女相处真的就是强弱推进的磨合吧,一方强,一方会慢慢弱下去;而弱方慢慢强后,另一方可能会慢慢弱下去。

  我看了书之后,总是念念不忘地想知道最后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可是打开网页一搜,得到的却是让心中一滞的郁闷惋惜。根据史书,伏寿致信给自己的父亲伏完请他讨曹,书信却被曹操截获。曹操强令献帝废后并改立自己的女儿。他还派人当着献帝抓住了伏后将其毒杀,据说伏后还哭着乞求献帝,但献帝却只是长叹一声说,『我连自己还能活多久都不知道,又如何去救你?』 可叹,可哀。又有些庆幸《三国机密》只写到了官渡之战,让我还能对伏后这样一个女子的结局,勾勒一些美满幻想

  《三国机密(上)》读后感(五):逼格太高,漏洞太多。消遣一下还是可以的。

  很容易联想起《火凤燎原》这本也是高逼格的三国题材,逼格高得已经有点反感了,郭嘉“永远不犯错”,最后的乌巢对决他除了去送死还能做什么?他去不去戏志才已经在哪了?曹操也在进攻阳武了。结果两个重症晚期患者相遇,结果引发药性相冲,双双嗝屁。杨修不故意反水,董承就成功,最小程度也灭了曹操满门,还可以引引刘表之类的,董承牺牲的完全是迎合史书,杨修事后也没有多大的信任,反而招来了贾诩。刺杀袁绍也是,不暴露怎么也有5成的胜算,对于刺杀这种高技术,高风险,无敌回报来说,太值,为了一点信任而故意暴露(结果也没得到信任)。

  在谋士如此高逼格的谋算下,还充斥着太多黑天鹅事件

  如果不是保皇派窝里反,曹家一家人的命都算是暴露在空气一样(本书的一大悬念,还是把曹昂灭掉的那个局。早知这么简单当初何必花这么多功夫。这个局也是搞笑,曹操一家三口都在锅里,怎么做才能只杀一个,放走两个,张绣也太那个了吧,准备投降曹操,收到曹操小老婆的收买,杀大儿子。曹操的命都已经在他手里了,他为什么还听曹操小老婆的。乱)。

  如果不是曹丕刚好回去,曹操就会被他儿子的死士干掉。

  如果不是刘平路上刚好遇到司马懿,曹操就死了。(话说就算赶到阳武,发现曹操,曹操就必死了吗?话说曹操一定要上一线战场吗?)

  《三国机密(上)》读后感(六):开始很惊艳,结尾很随意

  历史小说如果太写实了,就会感觉一切都注定了,没啥看的动力。相反,如果在一段历史,注入一些“变化”,就会变得非常的吸引人。——当然,有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必须写的是“历史”,背景、人物、语言等越真实越好,至少不能感觉是挂着古人名的现代小说。我发现,我最喜欢的几部小说,都符合这些条件。最早是《大唐双龙传》,黄易在历史中加入了两个小混混,带领我们领略了风起云涌的隋唐时代。《寻秦记》,这个穿越的鼻祖,同样带给我们新奇的感受,战国时代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而变得生动和真实。《新宋》,号称最像历史小说的穿越小说,就不用说了。《亭长小武》,作者通过一个小人物的历史,重现了汉初的整个社会面貌。其他的如《窃明》等,也都兼具变化和写实的特点。

  而初看此书,颇为惊艳,直呼这就是想看的书。作者用一个替换了的刘协,带领读者经历官渡之战的时代。这个设定,比穿越更加合理,比大唐更加富有戏剧性。开局非常好,杨平莫名其妙卷入到皇宫,变成皇帝,内心挣扎,逐步接受兴复汉室的重任。其性格也随时间改变发展,慢慢适应了新的角色。而其他的角色的刻画,如司马懿、伏寿、满宠、董承、荀彧等也都非常到位,让我回到那个《三国志》《三国志英杰传》的年代。可以说,整个上部,让人不忍放手,恨不得一口气要读完。

  但到了第二部,突然画风一转,让人措手不及。主角渐渐消除了大家的怀疑,这很好。有自己的思路,要跳出许都打开局面,这也不错。但是,他居然带着曹丕,就带了一个“衣带诏”,谁也不通知,就敢往前线闯。一出场就差点被当奸细杀掉,主角忽然就变成了一个“能够说服任何人”的人,几句话说服了曹军将领,还把他送到袁绍那边。又继续说服审配、逄纪,甚至袁绍。凭什么?除了用了一次衣带诏,其他时候,都是靠嘴皮子,最后关头,居然是靠“天子之气”。这……马亲王你确定不是来搞笑的?

  在袁绍军营里作来作去,逃出来,不回家,居然直接到邺城去了,又是一番作。邺城那段,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感觉是想写成大唐双龙那种风格,各种势力交互,主角通过种种手段达到目的。但是,别忘了寇仲徐子陵还有个武功的成长过程啊!开始的时候,打不过就是打不过,可不是说几句话就把问题解决了。

  另外一个槽点就是,满篇都是郭嘉和裴先生的斗争,牛到逆天。而矛盾的起点,是求学时的恩恩怨怨。而这个恩怨,甚至经不起推敲。想学黄药师的故事,却没有说服力。甚至,我认为加了过多超自然的人物,都是败笔。

  最后的结局,没有改变历史。其实这个并不重要,看书的乐趣在过程,如果故事经不起推敲,就大大降低了可读性。

  《三国机密(上)》读后感(七):亲王的书真不怎么样

  我是觉得亲王冷笑话不错才买了他两本书,这本真不怎么样。周末随便翻了小半本,看得我极其想吐槽,随便吐两句。

  首先开篇的切入点很容易让人想起火凤,当然这没什么。然后看到后面用烂了的双生子情节,我心理真是有匹大仲马衔着轩辕剑驮着一堆电视剧咆哮而过。再之后,随便抓了个士族子弟就能冒充皇帝,连个培训都没有的,而且换人之后太医也没了药也没了。还有很多小伤,什么前面说你应该字仲和不该字义和,后面又突然说起主人公应该已经有字了什么什么的。还有,35减29也能得出16来。再有都是在同一个冬天,前一章曹植刚说话,后一章就能想着去偷酒,他生长周期也太快了吧,难怪能七步成诗呢。唐姬看到人死在门前也没问个怎么回事就自然知道董承叛乱了,可镇静了。

  总之,这本书看着就是没怎么精心修改急功近利的圈钱之作,完全不值得看。同时也让我对亲王大失所望,感觉完全不对读者负责,这么一个作品就拿出来卖了。而且亲王的文笔也不怎么样,逻辑也不够严谨,创意也只是一般般,这人的最大才华也就只是讲讲冷笑话吧。

  祥瑞御免。

  《三国机密(上)》读后感(八):李代桃僵 诡谲迭起

  世人皆爱英雄,而乱世出英雄,于是世人爱乱世。但无秩序的混乱决不能成为人人欣赏的风景,所以相比于五胡十六国或五代十国,三国这种鼎力式的角逐,有规律的抗衡运动更受读者青睐,于是我们看到三国作品层出不穷,此起彼伏。

  亲王的这本龙难日,豆瓣原名潜龙在渊的,更是融合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诡计、阴谋、潜藏于历史之后的真相、谍报、武功……以并不少见的李代桃僵故事为主线,在正史之外插入了一个虚构的人物,在三国的大舞台上驰骋纵横,群众爱的就是这样的故事啊。

  亲王以深厚的历史功底,不惜笔墨,还原并糅合了自己的创作,写出了三国中那一个个震天动地的名字,忠于汉室的荀文若,老辣狡猾的满伯宁,绝智高深的郭奉孝,乃至于传说之中武艺震华夏的“北地枪王”张绣……这些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亲王构筑的背景之下,既要按历史的主线前进,又要在其中完成虚拟的一条暗线,其难度之高,不亚于黄易大师的诸多著作,而亲王明显驾轻就熟地控制着这两条线,只需要操纵一些史上存在但不为大家所熟知的小脚色,如赵彦,王子服,种辑等,就如同深藏幕后的傀儡师,通过一根根看不见的引线暗暗地控制着舞台上的剧情。

  我没有看到书中豆瓣之外的部分,但我深信随着剧情的进一步深入,曹操的班师回朝,满宠侦查工作的继续,郭嘉眈眈全程的可怕,以及贾诩的乱武,赵彦的痴情……必将继续在这幕虚拟的大戏台之上构筑出更精彩的情节。

  《三国机密(上)》读后感(九):潜龙在渊

  书的前2/3都在豆瓣上看过,马伯庸先生真的是一个非常厚道的人,不过即使他把全书都在豆瓣上给分享了,我也会去买一本来收藏。

  只是记得原来的名字似乎叫“潜龙在渊”,不知道为什么改成了三国机密.龙难日,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原来的题目一点。

  三国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不过用几个虚构的人物插进故事之中,巧妙而不着痕迹,需要很深的说故事的功底。

  更重要的是,其实大背景上来说,没有什么悬念,比如谁都知道官渡之战的结局,谁也都知道司马懿最后是怎样牛逼的一个角色,不过即使是这样,小故事此起彼伏的悬念很令人入迷。

  几个女人的形象都好伟大,尤其是伏后,漂亮,沉稳,干练,果决,聪明,识大体,这几乎集合了一个女人所能拥有的所有优点。

  印象最深的角色不是郭嘉也不是杨平,甚至不是大侦探赵议郎,而是杨修,我超喜欢杨修这种性格的赌徒和谋士,不过我有一个小问题,因为我才疏学浅,我好想知道,这个杨修就是后来那个因为“鸡肋”而猜对曹操心思接着被砍掉的冤大头吗?

  《三国机密(上)》读后感(十):历史的B面

  耗费8年时间,在完成了中国商业史三部曲这部煌煌巨著之后,吴晓波在后记中,对于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关于“历史到底有没有意义”的问题,有这么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所谓的历史,看上去是一些坚硬的存在,作为后来的研究者无非是从众多的线索中寻找一切发生的‘因缘’,然后以一定之逻辑,组合为自成体系的‘结果’。悲剧性的可能有两种,第一,研究者错结‘因缘’,得出荒诞不经的‘结果’;第二,学习者自结‘因缘’,得出超出研究者初衷的‘结果’”。他随后直接引用了波普尔的原话给了更直白的回答——“我主张历史没有意义。但这个主张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为历史所做的一切在政治权力中显得束手无策,或我们必须把它当做一种残忍的玩笑来看待……尽管历史没有目的,但我们能够把我们的目的赋予其上;而且,尽管历史没有意义,但我们能够给予它以意义”。

  按照这个理论,东汉末年(具体从公元184年到公元280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生了一些“坚硬的存在”,概括起来,是魏、蜀、吴三国呈鼎足之势,允文允武,征伐不断。而西晋陈寿著《三国志》,可谓是对这个“坚硬存在”的“研究者”,因为他“无非只从众多线索中(比如说曹操刘备孙权这些人物,又比如官渡,赤壁两次大战)”,“寻找一切发生的‘因缘’(为什么三分归晋),然后以一定之逻辑(比如奉曹魏为正统),组合为自成体系的‘结果’(就是这部纪传国别体的《三国志》)。而明人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则为“学习者”,因为《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所写的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但《三国志》作为“研究者”,得出的结果本就可能就是“荒诞不经”的,而在《三国志》的基础上,《三国演义》本身又带有一定的拥刘贬曹的倾向,这明显是“超出研究者初衷的结果”,可以说更为“荒诞不经”!但诚如波普尔所言,“尽管历史没有意义,但我们能够给与它以意义”。从这个角度讲,《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却又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们给与历史以意义。而且,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区别只是体裁上的“正史”和“小说”而已。我在这里介绍一本书,今人马伯庸所著两卷本《三国机密》。按照波普尔的说法,他成功地给了那段本就没有目的和意义的历史一种新的解释,为其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他用的线索均采自《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而他所遵循的逻辑则是阴谋论,得出的结果令人大开眼界,让人感到一股暗黑力量的同时,不得不概叹作者真乃当世之鬼才怪杰!

  对于一些历史的“存在”,循着阴谋论这个思路,马伯庸统统给出了出人意料的解释,赋予历史一种新的意义。随便举几个书中的例子。第一个例子,关于车骑将军董承受衣带诏被诛和张绣贾诩突然降曹之间的联系,《三国机密》给出了新的解释。历史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朝廷中有不少汉朝老臣都痛恨曹操,想置他于死地,董承便是其中之一。于是董承便密谋除去曹操这个“窃国之贼”,没想到计划被董承的家奴泄密,董承被曹操斩首。但小说认为,真正向曹操泄密暗杀计划的人其实并不是董承的家奴,这是一个黑幕,而幕后黑手包括伏皇后,杨修和贾诩。伏皇后和杨修表面上和董承站在“反曹”的同一战线上,但只是想借曹操之手除掉这个以前的政敌。所以他们把刺杀曹操的计划和董承商量,引董承上钩,待董承自认为已经掌握了许都的城防,可以发动政变之后,再将董承的政变计划告知曹操谋士荀彧(当时朝廷的尚书令)。正在荀彧叹息城内已经无曹兵可用的时候,贾诩主动来投,说张绣的西凉铁骑可以用。这样一来,毫不知情的董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伏诛。而阴谋的参与者都得到了应有的好处——伏皇后、杨修一派除掉董承一派,使反曹阵营更加单纯也更加隐秘;而贾诩张绣在宛城之变之后,一直似惊弓之鸟,深恐曹操的报复,而这一下却得到了曹操的信任。

  第二个例子,关于宛城之变,《三国机密》也将其定性为一场阴谋。历史上,宛城之变可谓是曹操的梦魇。从张济手里接收了宛城之后,曹操这个只喜欢别人家老婆的人顺便把张济的遗孀一起给“接收”了。这一下,张济的侄子张绣不干了,带着强悍的西凉骑兵就给曹操背后来这么一刀子。这一战中,曹操差点丧命不说,接班人长子曹昂战死,贴身保镖典韦惨死,曹操元气大伤。但按照《三国机密》的说法,曹操把自己婶婶给睡了只是张绣叛乱的一个借口,而叛乱的真实目标也并非曹操,而是曹操长子曹昂!这回幕后黑手有张绣的谋士贾诩和曹操的老婆卞夫人。曹昂为曹操正室丁夫人抚养大,深得曹操喜爱,便钦定为接班人。但曹操的另一位夫人想让自己的亲生儿子曹丕取代曹昂成为曹操的接班人,于是便开始密谋杀死曹昂。卞夫人找的人是贾诩,她为杀死曹昂开出的价码是保证贾诩今后在曹营的仕途。随后谋士贾诩劝说毫无定见的武人张绣反叛曹操,随后就发生了宛城之变,看似叛乱,实际目标却是曹昂。

  第三个例子,关于官渡之战背后的“隐情”。提到“三国”,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会是诸葛亮羽扇纶巾火烧赤壁,而对于官渡之战,人们可能比较模糊。但其实无论从规模或者历史意义的角度来说,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同等重要的。凭此一战,曹操击败了当时中国最大军阀袁绍,统一了北中国。但当时的力量对比,袁绍坐拥冀、青、并、幽四州,有田丰、沮授、许攸、审配、逢纪、郭图这六大无双国士的辅佐,武将有颜良、文丑、张颌、高览这些当世名将,统领麾下十万精兵;而曹操这边,兵力只有两三万,谋士郭嘉、荀彧、荀攸当时还不出名,武将除了曹氏宗族外,张辽、关羽、徐晃、张绣都属于降将,谈不上什么忠诚度。但是,战争的结果却是以曹操大胜,袁绍全军覆没告终。对于这一匪夷所思的结果,人们给出了这样几个可能的原因——一,袁绍战争发动匆忙,没有找好借口。二,袁绍刚愎自用,固然谋士众多,但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三,袁绍谋士集团中逢纪、郭图这些人一直和田丰、沮授有龃龉,脑子全用在怎么内斗上了。四,许攸的叛变和淳于琼的大意致使袁绍屯粮之地乌巢被烧,让袁军彻底失去斗志。而《三国机密》则“揭露”了一些官渡之战背后的“隐情”,认为曹操的最终胜利是各种错复复杂的阴谋相互角力产生的结果,事先无法预知,非得说有一个原因的话,那就是郭嘉和贾诩犯的错误比袁绍谋士更少一些罢了。按照小说,郭嘉设计让汉献帝刘协(其实是刘协的弟弟刘平)和曹丕微服同赴官渡前线,作为卧底潜入袁绍大营,给袁军假情报,起到误导的作用。曹丕的任务是监视卧底的汉献帝。但汉献帝仍然有自己的小算盘。他的目的并非帮助曹操,而是希望曹操和袁绍两败俱伤,汉室可从中渔利。所以他其实是一个双面间谍——一边给曹营提供情报,一边又给袁营提供情报。而袁绍的谋士审配、逢纪、郭图纵然知道汉献帝是派过来的间谍,他们仍然不会捅破,因为他们要让曹军打几场胜仗,除掉颜良文丑这两个冀州派的栋梁,让同为冀州派的政敌田丰和沮授彻底失势。于是,得到秘密情报张辽和关羽,这两个曹军的降将,对颜良搞了一个偷袭——张辽在远处一箭射中颜良,没等颜良反应过来,关羽一枪搠过来,直接把颜良扎了个对眼穿。而文丑之死,更是跟关羽没有半点关系,据说是被徐晃混入贴身侍卫暗杀死的。而关于袁绍谋士许攸的投降,按照小说的说法,也是一次诈降。因为袁军真正屯粮的地方不在乌巢,那只是个幌子,吸引曹操的优势兵力,并聚而歼之。袁绍真正的屯粮地点在阳武,可最后还是被郭嘉和贾诩识破,将计就计,佯攻乌巢,曹操却亲率轻骑兵偷袭阳武,一把火将阳武的粮仓烧得干干净净。

  总结起来,如果说《三国志》《三国演义》都是历史的A面的话,那这部《三国机密》就是历史的B面。小说中每页都充斥着阴谋和机智,相同的事实,却有不同的解释,令人耳目一新。虽然这只是一部虚构的小说,但我认为其价值并不逊色于《三国演义》。因为,历史的意义,全在于我们自己。如果你说历史只是一些死的年份,人名和事件,那我也同意历史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但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思维去看待历史,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释历史,给历史赋予自己的含义,那历史又是极其有价值的。从这个角度讲,读史真的可以使人明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