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牛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牛虻读后感10篇

2018-02-07 21: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牛虻读后感10篇

  《牛虻》是一本由伏尼契(爱尔兰)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90,页数:3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牛虻》读后感(一):亚瑟,里瓦莱兹与他的父亲爱

  其实,亚瑟,或者说里瓦莱兹,又或者是那个更为熟悉的别名——牛虻,他们都是一个人,却又不是一个人。亚瑟,活在自己幻想世界里,显得单纯热烈与鲁莽。他相信自己人生会很美好,即使在家庭中备受冷落嘲讽。但是有心爱的詹玛真诚以待,有敬爱的蒙太尼里慈爱相守,还有一群志同道合朋友,这就已经足够了。然而,沉寂总是会被喧嚣打破,美梦总是会被现实吵醒。当他醒来时,已然成为了里瓦莱兹。这个受尽屈辱,尝尽冷暖的人,用尖酸刻薄去抨击身处高台,不知寒风将至的所谓布道者,用伤言扎语去打破华丽庄严,却不堪一击上帝的庇佑,这也就是那位偏执,冷漠的“牛虻”。 诚然。作为一位革命者,他不失为一位执着的斗士,“我必须走我自己的路,去追求我所看到的光明”,“ 我要把生命贡献给意大利,帮她摆脱奴役和悲惨境遇”;作为一位私生子,却无法面对父亲的欺骗与抛弃,“我相信你就和相信上帝一样。上帝只是一尊泥塑像,一钉锤便可砸个粉碎:你一直在用谎言欺骗我”,“ 你让我尝尽了天下所有的痛苦,你想象不出来我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作为一位痴情子,再也不愿直视昔日的爱人,“惊涛骇浪淹没了我”。最后,他一步步踏进黑暗,步入死亡。 上帝钟爱世人,献出了唯一的爱子,让所有的世人得到拯救;蒙太尼里衷情上帝,献出了唯一的爱子,却一生活在内疚与自责中。临到做出选择,面对爱子的质问,“你更爱哪一个:我还是那东西?”,他选择了用亚瑟去喂他敬爱的上帝的肚子。他难以启齿自己的苦衷,想要完成上帝赋予他神圣使命,却又想兼顾自己对儿子的爱,却“独自一人站在这荒芜地方,四周望望——血迹斑斑的大地埋葬着我亲爱的人,唯一留给我的是那个虚幻可怕天堂天地之间满目苍凉。”

  詹玛,这个让人埋怨却无法使人生恨的女子,用一记耳光打碎了满怀热情的亚瑟,与蒙太尼里等人一起创造了一个偏执冷漠的“牛虻”。每当黑夜降临,惶恐不安接踵而至悔恨当初的作为。 我有一个习惯,每当读完一部作品,总要立刻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想,这时的感情是最热烈,最主观,最能体现我的想法。很巧的是,在完成阅读之前,一位书友的书评——《我们活着,但缺乏信仰映入眼帘,这一醒目的标题让我一直审视自己。《启示录》中说到,“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蒙太尼里至死忠心,得到了什么?上帝保佑不了我们什么,也给不了我们什么,只有自己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信仰。 雨果说过,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却是一种胜利。如果我们不能够正视自己的面容,那么面具终将成为我们的面容;如果我们不能够抛弃自己的理想,那么理想终将成就我们的信仰。不要活成亚瑟,他太理想,太单纯,不要活成里瓦莱兹,他太偏执,太固执,也不要活成蒙太尼里,他太软弱,对上帝矢志不渝。我想,活在当下,缅怀过去,憧憬未来,这才是我们真实的写照,亦或者说是一生的概括。我们梦想诗与远方,却又不愿意放弃身上的累赘

  《牛虻》读后感(二):那道深深的鸿沟

  《牛虻》作为一部革命经典,有着千千万万的读者为主人公的“牛虻精神”而震撼不已。然而,这本书真正使我动容的,却是作者细腻笔触所勾勒出的人物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以及它们所带来的那充溢着遗憾感慨的悠扬回味。其中,又以牛虻与蒙泰尼里之间的关系最为复杂深刻

  在临刑的前一晚,牛虻对他的神甫说:“你我站在一条鸿沟的两岸,要想隔着沟携起手来,那是徒劳的。”是的,牛虻与蒙泰尼里之间仿佛永远横着的一条深深的鸿沟,让这两颗多么想携手的心,错过了十九年,再错过了十三年,最后错过了一辈子。

  他们曾经是多么亲密的精神伴侣啊,在亚瑟看来,神甫就如同上帝为他派来的使者,可以带领他走向光明。然而,他们又是真正的父子,这无疑在亚瑟的生命里烙下了私生子的印记,使得他的生活从此暗淡下来,并因为神甫的欺骗与隐瞒,而摒弃了上帝,且油然而生那复杂的恨意——尽管他的内心深处依然深爱着他的神甫与父亲。

  就蒙泰尼里而言,他的的确确是个优秀的教士,人民的教士,尽管他年轻时犯下了这个违反教规的错误,但他也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谁都无法否认蒙泰尼里高尚的,他不贪财,不支持使用残暴的刑罚,甚至能每一个前来接受祝福孩子名字。牛虻其实清楚明白这一点,蒙泰尼里仍是那个曾与他情深意笃的神甫,有着父亲般的大度与慈爱。

  牛虻并非圣人,他有血有肉,也一样渴望得到父爱。所以,在监狱中,他向蒙泰尼里提出了那个艰难,甚至有些残酷的抉择——要么选择儿子,要么选择上帝。然而,上帝在这两个人心里的意义不同的,一个是要为其献身的主,另一个却是可以被砸碎的偶像。这一刻,信仰的冲突使父子二人成为了敌人,那曾一度变窄的鸿沟骤然在信仰面前扩阔了许多。其实,最后双方的选择都是必然的,对主教来说,若选择了儿子,那就是对上帝的否定,对信仰的否定以及对自己这辈子所走过的路的否定;而对牛虻来说,“只有我们才有勃勃生机青春气息,只有我们才是永远不尽的春光,只有我们才是光明的未来!”他,因为爱,想用自己的方式,拯救父亲。

  至牛虻被枪决,他们依然是敌对堡垒中的双方,隔着鸿沟,只能遥远地眺望。儿子在父亲的默许下被枪决,鸿沟的这一侧,床岸坍塌了。

  在小说最后那段关于基督圣体节的精彩描写,与其说是写节日,不如说是写蒙泰尼里主教的内心。其实,这段细致而精彩的描述,已经充分地将主教的内心展现给了群众,以及书外的读者。当六月灿烂阳光照射于那鲜艳的玫瑰与华丽的红地毯时,表面的美好,却被蒙泰尼里看穿了,那流光溢彩,是儿子的滴滴鲜血啊!那一刻,他苦涩地恍悟,对他的一个教士而言,一个父亲而言,真正可贵的是血浓于水的至亲骨肉啊!然而,错过了十九年、十三年,最终仍是错过了!

  最后,主教也倒下了。事实上,亚瑟已经得到了父亲对他的爱的证明,即使,为时已晚。而那道深深的鸿沟的另一侧,床岸也轰然倒下,永远不复存在了。

  《牛虻》读后感(三):一本好大的浪费

  我不明白,为什么此书在国外不怎么欢迎,却很符合国人口味。我只能做出这样的解释:国人的口味有点异常

  昨晚熬夜读完,今天上来开批。

  从语言风格上来说:我职能总结三个字:不成熟。可以看出来,作者绝对是新手,写的文字生硬,场景刻画很粗,没有一点大家的感觉。哦,是的,我在小学年级时候就是这样写文章的,不是吗?

  从小说的思路上来看,只能说,构思有一点点精巧的地方,但是结局确实非常无聊透顶而且莫名其妙的。与其说是一本革命小说,不如说是一本没事闲聊的小说,倒也不错,不用浪费我的期待时间

  仅仅凭以上两点,这本小说绝对就是一本奇葩,真是奇葩,这都能在中国如此热火,只能这样解释:但凡是和革命沾边的东西,那时候的中国人应该都是狂热的喜欢更何况这本书还塑造了一个革命者的形象,于是就成了榜样???

  好吧,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是个彻头彻尾的只会直言直语的人,别怪我捅了社会主义的屁股眼。如果有人总是把菊花放在脸上,换成你,会怎么样呢?

  《牛虻》读后感(四):爱与恨

  牛虻靠着医生的膝盖抬起身子,睁大眼睛直视十字架。哑然无声的寂静之中,他缓缓举起已被打断的右手,推开了那个十字架。耶稣的脸上被抹上了鲜血。 “Padre——您的——上帝——满意了?”

  我已经完成了我这一份工作,死刑就是我已经彻底完成了这份工作的证明。他们杀了我,因为他们害怕我,我心何求?

  当你还是一个难看的小姑娘时,琼玛,我就爱你。那时你穿着方格花布连衣裙,系着一块皱巴巴的围脖,扎着一根辫子拖在身后。

  所以我吻了你两次,两次都没有得到你的同意。 就这样吧。再见,我亲爱的。

  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只牛虻 快乐地飞来飞去

  *******************************************

  13年后的亚瑟,折磨自己的心,深埋自己的心,表面是为了革命,其实他一直爱着神父。纠结在痛苦挣扎中,炙热的爱与强烈的恨,怎么找到平衡点来让自己的心灵重新获得安宁事实就是无法找到这个平衡点,所以才会爱越深恨也越顽固。

  《牛虻》读后感(五):像牛虻一样驱赶前行

  好久没有因为一本书落泪,亚瑟从一个贵公子绝望选择假死,那时的他仍是一个少年,缺少面对挫折勇气毅力,但心系意大利。所以他归来之时仍未意大利而斗争。

  牛虻,带着残伤,改头换姓了的亚瑟,白天巧舌如簧,并没有因为他的丑陋外面而自卑,在同志们之间徘徊,尖锐而准确的观点,为他带来了不少人气,当然也因为他的傲慢让人抓狂。夜幕降临的时候,他的心里防线也随黑夜隐去,变得敏感脆弱众人眼中他的情人也只不过是他捡回陪伴他度过黑夜的吉普赛女郎。心疼这样的牛虻,他试图拯救水深火热人们,却无人懂得他的柔弱和痛苦,更无人拯救他

  当他褪下防线,向琼玛诉出他如何在夹缝中生存,任人践踏他的尊严,被人打的半死而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他说的这样云淡风轻,更让人想蹲下来,摸摸他的头发,试图减轻他心中的痛苦。

  他爱过两个人,琼玛和神父。当被出卖连累战友入狱,本已经痛苦万分,琼玛因为误会打了他一巴掌,又知道了原来神父是他的生父,一连串打击把他逼上绝路,可以说造成了他流落他乡的悲剧。可是伤害再多那又怎样,再见琼玛他也始终深爱着她,再见神父他也止不住颤抖,恨的只是他主教的身份

  读牛虻时更多的是伤感,牛虻,一个连士兵都不忍杀死的爱国斗士。

  《牛虻》读后感(六):牛虻嘤嘤

  终于读完了《牛虻》 在大幕泻下来之前

  以至心情的沉重不只是因为三个数

  虽然不久前已经知道了结尾 虽然更不久之前看过了电影

  但结局还是难以去真的接受

  不知道该叫他什么 列瓦雷士 还是亚瑟 勃尔顿 可真的可能还是牛虻更合适

  不管我活着

  或者我死去

  我都是一只

  快乐的飞虻

  还记得是听老毕的误解 以为是《美国往事》拿来改编的那个《流氓》

  不过流氓只是流氓 而那牛虻却飞得更高远

  原没想过名著有什么威力 只当是人们多数看不懂的那些个书

  那些所谓的自以为是专家们拿来安慰他们的衔头

  更没想过 一部近乎贰佰年前的发黄的玩意 竟会让我产生什么认同感

  可我真的被牛虻蜇到了

  还记得在网上看到的贴吧 几乎都在说看《牛虻》让他们哭了

  有的是在读到牛虻对琼玛细数诉说身上伤疤苦难

  有的是在读到牛虻在通往自由大门前晕倒处

  有的是在读到牛虻在与蒙太里尼争吵承认身份后

  有的是在读到蒙太里尼失去儿子发疯处

  有的是在读到牛虻被行刑处

  有的是在读到牛虻写给琼玛的信后

  个人都不尽相同 我也不能将书中的催泪弹一一盘点 收敛

  但我没哭 一如既往

  可还是有些哽咽 虽被打住 但依然清晰

  人竟可以这样生存 虽然他只存活于小说 但他强过现实中的经历惨淡

  人竟可以这样强悍 虽然他的意志只是被杜撰 但超越世间牵强附会

  人竟可以这样犀利 虽然他的作品只有片段 但不亚于另一个犀利的 鲁迅

  我折服 我钦佩 我惊叹 我哑口无言

  牛虻语言犀利尖锐 的确让人不免想起鲁迅

  牛虻追求着革命暴动 正也让人想起了孙文

  而牛虻一生坎坷 委身草莽 充斥着悲情 他也是个小人

  他的身世其实也很是俗套 寄人篱下的私生子 虽意外但着实是情理之中

  幸而这只是叩开他命运的敲门砖 正像我的高考

  一样的青年冲动无知 让他身无分文的远涉重洋

  在南美的五年虽不可说是一生的污点与败笔 但决然是代价

  可如果没有 那亚瑟也不会成为牛虻吧

  世间总先有非常之破坏才有非常之建设

  而另一点的因素在他心里 埋在心底

  蒙太尼里的欺骗 让他从一个如血沸腾的改良派天主教徒蜕变为一个无神论的尖刀 牛虻

  他对宗教态度也是巨大改变

  但革命不是仰仗宗教的鼻息 也不是刨尽宗教的根基

  他的一切只是因为 蒙太里尼 他的神父 他的生父

  琼玛说过 他们的感情叫人嫉妒 简直像一对恋人般亲密

  的确 这也是我认为55年那部苏联电影的最大误读

  爱情并不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更不是一个人的全部

  牛虻应是例证 琼玛的一巴掌与神父的欺骗就是度量

  绮达也说过琼玛在牛虻的心里与她没有什么差别 爱远非那么真切

  在这个世界上 有缘分的人多了去了 而亲情却恒一 爱情没那么金贵

  牛虻是一个无神论者? 但为什么在越狱时依然恳求上帝 不要让他发病

  他的所谓无神论只是因为蒙太里尼 他无法容忍蒙太里尼爱他不及谁 即便那人是主 是耶稣

  所以对于狭隘的他 上帝给的出路也是狭隘 不免看似戏弄

  而这也正是他的生而卑微

  不知道是否真的有上帝 有那圣父圣子及圣灵

  但若有也定然是伟大

  牛虻与蒙太里尼不能成的事他们却可以实现

  耶和华牺牲了独子耶稣换来了基督的礼赞

  蒙太里尼也牺牲了独子去洗不尽这吃人的世界

  这也正是他的生而卑微

  但短刀 枪和炮 还是期待着瞄向老鼠

  牛虻慷慨赴死 虽然过程真的像是滑稽剧 但也正如《南京!南京!》里那句惊世骇俗的

  “中国不会亡”一般 很累赘 但也不容置喙

  牛虻 该怎么评价你 你是个可怜的人吧 又像个多余的人 可 不容置喙

  在牛虻身上找到很多相通之处 可能这就是小说高度凝练的结果

  牛虻很深刻 牛虻不屑于谈及生死 牛虻敢藐视世间的一切 牛虻不信仰什么大众偶像

  牛虻善于制造那些个情境 牛虻不相信什么爱情

  牛虻在中国有多少认知度我不知道 但他不会亚于鲁迅与孙文

  但相比却差很多

  话语权

  再一次提出

  《牛虻》读后感(七):先MARK一下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 1864-1960)

  1864年生于爱尔兰科克市。原姓蒲尔,父亲乔治·蒲尔是个数学家。她早年丧父,随母由爱尔兰迁居伦敦。1882年,她得到亲友的一笔遗赠,只身前往德国求学;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 其间还曾在柏林大学听讲斯拉夫学课程。1887年蒲尔学成归国,在伦敦结识了流亡在此的各国革命者。其中俄国民粹派作家克拉甫钦斯基(笔名为斯吉普涅雅克)对她影响最大。在他的鼓励下,她曾前往俄国旅游了两年,和彼得堡的革命团体有过联系。

  1892年,她和一个受过她帮助、后来从流放地逃到伦敦的波兰革命者米哈依·伏尼契结婚。夫妇一起积极参与俄国流亡者的活动。伏尼契担任了流亡者办的《自由俄罗斯》杂志的编辑,她还出版了《俄罗斯幽默文集》,其中翻译介绍了果戈理和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的作品。伏尼契还结识了普列汉诺夫、札苏里奇,并曾到恩格斯家里作客。

  1897年,伏尼契的著名小说《牛虻》出版。苏联作家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曾对牛虻有过高度评价。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大陆,牛虻这个人物曾影响了许多当时的青年(参见刘小枫文)。

  伏尼契还创作了其他一些作品。其中有小说《杰克·雷蒙》(1901),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奥利芙·雷瑟姆》(1904),叙述“牛虻”离家出走后13年的经历的小说《中断了的友谊》(1910)。

  伏尼契晚年迁居美国纽约,苏联文学界人士曾到她纽约的寓所访问,并为她放映根据小说《牛虻》改编的电影。1960年7月27日伏尼契在纽约寓所去世。

  《牛虻》读后感(八):最爱的古典名著,没有之一

  时间是十几年前的一个暑假,那个时候我小学刚毕业,因为不满意将要升入的初中,一直闷闷不乐,于是整日闷头读书。我记得那个时候我和同班的一个女同学在毕业后关系忽然亲密了起来,之后我们交换了所有的藏书,其中就有《牛虻》。她的那本书只有三十二开,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缩减本,但是我来回来去整整看了两天,边看边哭,抽泣到喘不上气来,眼睛肿了一个礼拜。最后还书的时候,我把它偷偷藏了起来,却再也没有勇气重新翻看。

  我原本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冷血的家伙。我看还珠格格不会哭,看小龙人不会哭,看安妮的日记不会哭,看呼啸山庄也不会哭。但是我至今都记得那个时候为了亚瑟哭到昏天黑地的自己。原来我轻易不会被温情感动,但是却会被伪装起来的冷淡击溃。什么样的逆境都可以撑过,但是无法承受被冤枉。

  《牛虻》读后感(九):扑火的偏执

  可能是第一直觉吧,牛虻影响着太多中国人,尤其是抗战时期的中国人。牛虻身上那种为国家革命的不顾一切,感染太多人了。我不能去评判,他的做法是对是错,只是他身上的那种偏执,我并不是很喜欢。

  是现在这个社会的影响吗,也许吧。不能否认,这个社会浮华,喧闹,缺乏暖意,人之间的冷漠,硌得人生疼。每个人都缺乏对于精神的一种狂热的执着。人人都要求独善其身,力求自保自卫。我们都是这样,也许就是这样,我们缺乏当时革命时代那种单纯的热情。

  书里的牛虻受到爱情和亲情的双重背叛逃亡海外,历经波折之后,依然回到意大利,为意大利尽忠,只是这之间,对于亲生父亲因为政治立场的完全不同而一直的不原谅,我真的有点不能理解。中国人都说,血浓于水,这父子间的关系,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也许是我的想法太过于小家子的气,只是,少年时的其乐融融和浓浓的学员亲情这两个都不能换回宽恕两个字吗。

  就像鲁迅的文字一样,有深度,有思想,但是切肤之痛不是谁都可以接受的,在那个时代,人们麻痹久了,的确需要一剂猛药,去刺痛当时人的神经,因为时代的需要。但是,现在,整个社会的宽松和气并不需要这样的一针见血,这样的刀太锋利,我看过一本小说,里面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我喜欢用快刀,虽然它有割破手的危险”。但是我们又不可否认,现在的我们确确实实也处在这种麻痹状态,现在的人都喜欢温水煮青蛙式,喜欢听委婉的,但是,有些时候,这种温和的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那些根深蒂固的毒瘤。所以,真的很矛盾,这种力道,拿捏的程度相当重要。所以处在现在的我很难理解,牛虻那种犀利的话语和行为。

  《牛虻》读后感(十):真不明白这本书怎么成了中国革命青年的启蒙读物了

  这本书就是以革命作背景的言情小说。如果没有革命背景,是不是很适合改编成琼瑶式的喷狗血的电视剧本。找个咆哮教主演牛虻正合适,动不动就大笑狂笑,蔑视一切的激进狂徒。且不说受的刺激是否能成为充分理由变成个SM癖,这种人在任何干实事的团体里都很可怕,不管是在乱世还是在太平年代。他捞不出别人,还搭上自己,很多迹象都更像自投罗网。间接地描述他怎么魅力过人,连士兵都被他感动着迷,但除了对那个受伤的孩子关怀有加以外,看不到任何他的言行值得赞许和迷恋。

  真不明白这本书怎么成了中国革命青年的启蒙读物了。矛盾冲突没超过莎士比亚戏剧,爱情悲剧没盖过好莱坞电影,八卦狗血没赛过日韩流巴西流港台流大陆流的任何连续电视剧, 人物魅力也只停留在个装逼犯的水平。就因为那个革命背景吗?这个背景在书里弱得不能再弱了。当时是不是大家的文娱生活才刚刚有几出文明戏而已,现在我们这代人被烟熏火燎得重口味,难忽悠难煽动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牛虻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