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08 20: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经典读后感10篇

  《谁拿走了孩子幸福》是一本由李跃儿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6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一):请别拿走孩子的幸福

  诚挚推荐:《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上周我为锦绣童年书店进货时一眼就看到了这本很夺目的书。说它夺目,一是因为它的大红色封面,在铺天盖地的书展平台特别突出;二是因为它的标题显示这是一本关注孩子幸福的书。市面上充斥着太多“哈佛女孩”“清华男孩”等等直奔“望子成龙主题的书,但这本书的立意全然不同。“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专著,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作为一个母亲、一个正诚意“帮助孩子建设书香童年”的儿童俱乐部的经营者,直觉令我第一时间感觉到这本教育书籍价值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也是我始料未及的。这个周末,我一直捧着这本书,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本书解剖了中国教育体系分析失败家庭教育、也分析了国内流行的刘亦婷等育儿招数,同时以大量的鲜活的育儿和教学实例来例示了作者22年来的作为母亲和美术教师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探索。作者深受国际著名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论和皮亚杰认知理论的影响,并在自己丰富艺术教育经验感受基础上,提出了富有哲理启迪意义的教育观点,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与艺术教育体系。

  首先,和蒙特梭利教育观类似,作者认为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孩子是脚,教育方法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了脚的大小形状,脚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够制造出合脚的鞋子;同样,教育者只有在研究了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长机制的前提下,才能设计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其次,作者提出自己关于素质教育的看法。“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是爱的教育。教育者应该是天使,而不是上帝!以教育者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爱来爱孩子,同时要孩子学会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人、爱所有美好东西,这就是爱的交互,也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应培养孩子在不幸时候找到幸福感觉能力。”

  此外,基于多年的家长工作经历,作者把中国的家长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 这一分类令人沉思和反省,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典型的教学案例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对孩子进行智慧培养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欣赏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想象力、创造力、探索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等等,以帮助居绝大多数的第二类家长成长为第一类家长。为家庭教育解毒,自然也就双双解救了家长和孩子。

  合上这本大红书,我意犹未尽,立即上网浏览了“李跃儿教育网”,更令我加深了对李跃儿这个民间教育家、画家、和母亲的了解、认同和猩猩相惜。 网上有读者说一口气买了50本送给身边的朋友,对此我毫不意外。我相信这本深深打动了我、也给了我很大启发的书一定同样会打动和启发众多真正关心孩子幸福的家长。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二):一些值得记下的内容

  1.如果家长不懂什么是创造力,不会欣赏艺术,那么当孩子进行创造的时候就无法识别出来。比如只会按照画的像不像为标准,而把孩子富有创造力的画画视为差

  作!

  2.哭是一种诉求,孩子哭的时候家长应该倾听。哭完了再来解决问题

  3.我们说过“在错误中成长”,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他们的认知过程都是由低向高发展的,所谓“错误”,其实是由低向高、通向正确必由之路优秀的教师允许孩子失败。再说,这只是你认为的失败,是不是孩子的失败呢?认知的过程没有失败的概念,只有一次又一次尝试教师的作用在于,在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你给他提供恰当的帮助,使孩子提升。

  孩子来到沙滩,不但对制造技巧无所知,甚至还不知道需要铲子这样的工具。他们在造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到没有技巧的无奈以及缺乏工具的不便,从而产生出心理上的渴求。这时,我们可以将铲子悄悄放在他们的手边,他们就会自然地拿起,忘情地使用。而且,每个孩子,由于个性的不同,会以不同的方式创造性地使用铲子,技巧就这样产生了当城堡完成之后,我们再与孩子同讨论:方法对不对?铲子怎样使用效果更好?这时,他们就会惊异地发现,呀,原来这样制造效果更好!铲子在使用上还有这样多的窍门!要是我能掌握这些,下一次就能造出更棒的城堡了!

  放手让孩子自由探索,他才会面对问题,并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一旦发现怎样努力不行,便会产生出强烈的对知识技术需求,他们就会来请教,稍加点拨就会恍然大悟

  4.孩子的小脑瓜里的不满要强烈得多,尤其是精神永远让他停在低层次他就会因为不能得到持续的满足,就会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厌烦情绪,老师、家长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费了。而要让观察、想像、创造心灵感受的捕捉等等上升层次,关键就在于欣赏能力的提高。所以,从孩子4岁开始,我就已经着手欣赏能力的培养了

  5.欣赏能力的培养最好的办法是从故事进入,因为孩子最爱听故事你讲大师的故事,大师一般都有非常有意思的经历和人格魅力,很能感染人、打动人。孩子一旦被感染、被打动,就会对这位大师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想与他亲近。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三):发现自我,向孩子学习

  从这本书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自己,一个被童年痛苦的经历掩埋掉的自我!

  在书中,很多孩子的痛苦我都经历过,所有父母以爱的名义摧残孩子的事情爸妈都对我做过。所以,我是流着泪看完这本书的。

  然而,我已经被父母彻底洗脑,心都麻木了,还认为父母所作的就是对的,就是应该这样才成就了现在的我,还打算继续他们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女儿

  好庆幸看到了这样一本好书,告诉我什么才是真理,什么是自己。

  从人格来看,30岁的我还不如一个10岁的孩子,但没有关系,我已经知道怎样能发展自己的人格,还可以跟着女儿一起成长,还能在有生之年寻找到自己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四):不知道为什么能得8.5分

  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忍不住写两句,算是客观上造就我第一篇书评,由于李跃儿有名,努力着读了几个小节,实在难以继续。

  给我的感觉,就是在看小报,一堆教育失败的小孩的故事,没有故事的来源,不知道是作者经历的听的还是报纸上看的,故事基本是概括描述,列举了一个小孩经历的几个事件,最后下场很惨。一直觉得有些夸张,明显为了凸显结果制作故事的痕迹,故事逻辑不清,指向不明,没有分析,甚至没有结论。我不知道这种没有背景没有细节的故事能说明什么?

  当然书里面有一些作者自己的从业经历,我偶尔看到一两节,描述了一些自己的教育过程,也许稍微能对人有点启发。但由于书编辑的很混乱,目录上很难判断那些是经历哪些是故事,从我随机阅读的一些章节来看,故事比较多。

  我打算在看几节,希望能推翻原判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五):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在科教兴国的时代,在知识型和终身学习的社会,每个人懂一点教育是有益必要的。我以为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是这样一本值得每一个成人都读一读的有关教育的书。全书近三十万字的篇幅,由于语言轻松,大多由故事组成,读来也颇轻松愉快

  如果说于丹善讲故事,她面对的是百家讲坛电视机前的老百姓,那么李跃儿的听众则另有分类,书中课堂上她面对的是稚龄的儿童,而书外,手握其书的则是听关于讲故事的故事的成人。如果说于丹只需率真自信地讲来,那么我觉得李跃儿讲故事时则不得不考虑更多的因素,还能讲得好听,就显得更为难能可贵了。

  李跃儿讲故事注重互动,故事不是教案,她认为“孩子才是你的教案”;她在课堂讲故事的时候“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准备变化,应对变化”;她认为“教机从寻找或制造到把握一环扣一环,最终都要引向深化与升华”。这深化与升华便是恰到好处地“帮助孩子成长”。因此她说“作为教育者,爱里面要有很高的文化的、智慧的含量,否则,他的爱甚至连‘愉悦孩子’这样最简单的目的都不能达到。”

  至于把这样讲故事的背后故事和原由讲出来,我相信还在于李跃儿认为,成人特别是家长对孩子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教育将事倍功半。直面标题问题,文中坦言,拿走孩子幸福的是“成人,教育者,老师,父母……”,并且“所有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成人的问题”。她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在孩子心中建立起这样的能力,使他能够在不幸的时候找到幸福的感觉。” 扪心自问,有多少成人能开心地说他是幸福的?也许自从童年也被拿走幸福,便认为生活就当如此,而毫无反省的能力,并以类同的方式拿走下一代的幸福……这本书令我们警醒,反思。

  李跃儿提到教育与爱育的区别,其实是也就是“上帝之爱”与“天使之爱”的区别,你是要居高临下地从成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出发来爱孩子呢,还是从孩子的需求来爱孩子?这也是愚昧之爱与智慧之爱的区别。然而智慧之爱绝非易事——它不仅应有高屋建瓴的理论,也应有潜移默化的实践。李跃儿的可贵也在于她不仅能从自己失败的教育经验中借鉴反思,还能以宏大的目光心胸,向历史的先行者学习,面对社会问题,切实构建和实施针对中国现行教育弊端和适于中国教育现状的方式方法。

  李跃儿感叹在她的教育中心培训合格的教师成功比率仅为60:1。是的,当我们从孩子的幸福“非予即夺”的角度来考查教师是否“合格”,无疑不是一张教师资格证就能通过的。李跃儿说,“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光有爱心不够的,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能够寓教于乐也不够,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很高的悟性、平等观念以及对于教育有非常到位的理解还是不够。最重要的是掌握一种手段,一种具体的操作方式,要使孩子能把知识化为智慧、把品格渗进心灵才行。否则,你只是喊口号古人讲,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就是这个道理。”也许教改之难也就难在这里。李跃儿敢讲这个话,也在不断寻找和切实运用着这种“手段”,这种“具体的操作方式”……当你手握此书,细听她讲故事,你就有机会了解她是如何理事圆融地把幸福与快乐、知识与能力同时赋予孩子们的,不仅是当下,或许还将延续到他们的未来……。

  教育之路永无止境,于每个人,于教育事业本身都是如此;而中国教育尤其需要这样有益的探索,不仅需要一大批有爱心有智慧的践行者,还需要在社会上营造这样一种氛围:教育绝不单单是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事,也是家长和每一个成人的事;不单单是儿童需要教育,成年人也需要或这样或那样的教育;因为教育是爱,是智慧,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

  http://yingyu.blogbus.com/logs/5398263.html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六):教育不是真这么简单吧

  基本观点我是赞成的,缺点是条理混乱不成体系,如果只是作为一个家长的感想随笔尚可接受,堂而皇之出书就过分了.

  也不赞成作者教孩子学梵高画扭曲树干的做法,画画应该是有感而发,虽然本意是让孩子不要束缚在既有的模式里,可是让所有的孩子都把树干化成扭曲的这正常吗?

  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最常见的错误是太多事了.如果是我,只希望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感受去画.

  在作者自己的育儿经验介绍里,也只是讲到让孩子辍学在家,重建儿时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纽带,但这只是一个开始,然后呢?如果教育真是这么简单那我们大家还苦恼啥?照作者的观点,放养的孩子是最好的,那么干嘛大家还要来上学?贫困山区里放养的孩子多的是.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七):《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读了开头就知道是一本教育书里不可多得的好书,开头的几个案例都当成故事读给孩子听,她也特别喜欢。读了好几天,读完以后的感觉是还应该再读一遍,应该好好思考好好消化消化。

  我也是美术老师出身,教了十年年的美术课,无论是上课还是美术教育的思想,自己感觉挺不一般,至少在辽宁的中小学美术老师里能排在前列,没想到一个宁夏少年宫的美术老师竟然能够在教育上达到这个境界和层次,不得不让我佩服。很多很多案例都可以拿来就上,就是一堂堂精彩的优秀课啊!她处理得是那么巧妙和自然,让每个美术老师只要看了就能感觉到,对就应该这么上,美术课就应该这样,这就是我们想找却没有找到的方式!

  其实李跃儿完全不是一个美术老师了,她的课不仅是“艺术教育,而是教育艺术”。不知不觉间就把书后面那些人的评论给借用了。我平时是从来不信这些评论的,虽然他们都出自专家,但是看完了书,我感觉这些评论是那么的贴切。都是我想说的话,干脆再抄几句吧:

  “但愿中国教育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开始步入正确的轨道!”

  “每次都看得我热血沸腾!”

  “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专著,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

  “恨不得所有的爸爸妈妈都能看一看这本好书!”

  “孩子有救了!大人们有救了!”

  ……

  如果你没看过这本书,你能想象这是对一本幼儿美术教育书的做出的评论吗?!

  正像里面的一个教育专家所说的,这本书真的这么好吗?不是这本书太好了,而是我们中国的教育太失败了!!

  诚然!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八):父母,你慢慢来

  “爱对教育的意义就像光,始终照耀着整个教育的过程,那是人的天性,在我的感觉里,它就像空气,被我呼吸着。我已经意识不到爱的存在。”

  这大概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的重点吧。

  刘黔敏老师推荐我看李跃儿的书,实际上距《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出版已经过去了十个年头。所以本书翻来覆去想要说明的观点或许到现如今已经比较为普遍。

  书中的大意是:父母的严厉管教、不当的教养方式和过高的社会期望带走了孩子本该天真快乐的童年。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带给父母正确的育儿观,并帮助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期间我们给父母带去的正确育儿观念是:正确认识“人才”

  什么是人才?人才就是“人”和“才”的结合。向善、两支、关爱、宽容、同情心,这些人文情怀的部分便是属于“人”的范畴;“才”就是能力及知识。两者相加成为“人才”。

  但只看这“才”的部分,能力的重要性也在知识之上。知识不过砌墙砖,而能力,包括信息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能力等,才是统筹起知识基础的内在动力。

  而传统的中国家长和一些教育工作者过分注重了幼儿的知识储备,追求的有些本末倒置。

  其实,关于知识的积累与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培养孰轻孰重,大概已经是被讨论烂了的话题。而自成一派的理论大概也是一抓一大把,最为广泛熟识的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而为幼师生又爱又恨的《3-6岁幼儿发展指南》对此方面的强调也大概已经足够明确了。

  其次,关于教育方式,就是上述的: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早在十八世纪,已是裴斯泰洛奇的重要推广观点。爱是人类本能的情感,母亲的爱尤甚。幼儿的童年期接受了足够的母爱,懂得了爱人的方式。成年后在大社会中,便会使用童年期所获得的爱人的能力去爱亲人、恋人和朋友。

  那么,爱是什么呢?耐心倾听、悉心照顾、陪伴、根据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幼儿不同的气质类型、尊重个别差异、尊重幼儿天性、尊重幼儿的需要、兴趣及已有的生活经验、满足爱和安全的需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依恋关系、注重幼儿社会性发展、同伴交往……可说的太多,所说的也太普及。

  谈到“幸福”,大概也是说物质上的满足不及内心的安稳和愉快。追求一生的名利和地位也仅是期望得到一个肯定。而内心充满爱的人,心里却满是这样积极的肯定。

  就以上两点而言,这本书的突破并不大。

  其实也得看推荐阅读的人群吧,也许对于专业的幼教从业者的启示并没有那么明显,换是给一切心急的家长看就是本难得的良书了吧。

  因为在看《小人国》的时候,我是真的觉得大李老师是个很有耐心、很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呢。

  她让我想起一个年迈的幼教老师:下雪天,抖索着守着一片角落的雪地,让路过的人们别踩坏了。只想守到孩子们到了,让他们踏上着没有脚印的雪地上,只为看到孩子们脸上的快乐。

  这也是我的职业理想:无论前路如何,到了这样的年龄,还可以是个充满了童心、充满了爱的老太太。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九):篇章再清楚些,文字再精简些就好

  很多人都说了这本书的好处,当初也是看了很多评价才去买的。

  看完之后有些失望,怎么说呢,不知道用杂乱无章评价是否合适。

  虽然书中涉及到了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生理、心理、艺术教育、社交,不过作者的语言实在是有些繁琐不堪,以至于让我慢慢都失去了读的劲头。其实说来说去就是普遍可以为现代父母所接受的观点,但作者却不辞辛苦用一篇又一篇的文字用一个又一个的实例来论证,反倒让人看不清作者写这部书的意图了。

  看看书的目录就知道,虽然标题都挺吸引人,但是安排的都是不伦不类,你看不出下面的分节标题和总标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因为标题可能是作者的某一个例子。总体说来我不喜欢这样的书的编排,似乎是为了凑字不停的在堆砌、重复。而且结构也不够清晰,虽然作者介绍了许多实例。但是当你今后真正遇到问题时,你读过的这本书也不一定能有什么作用,因为你忘记或者说记不清作者在哪里描述过,这可能也是作者希望把她遇到的所有问题和事情都写进去,但结果,越多的描述却越发掩盖了本身想要表明的观点。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十):读书随记

  目前正在孕期,经历了当初的惊喜、紧张与慌乱后,总算是安静了下来,安安静静地等待做妈妈。以前一直怕怀孕,哪怕做了很多的准备,却还是害怕,总觉得自己也还是没长大的孩子,又怎能对另一个生命担负起责任。而事实上却不是,随着肚子越来越大,小家伙越来越不安分,自己好像突然被责任感深度加持。这种责任感不是一个“不得不”的问题,而是一种成长到了某个点,突然领悟的过程。这种领悟促使自己去做很多的改变,譬如更规律的生活,会按照严格的日常起床上班、数胎动、做胎教、睡觉;更健康的饮食习惯,会按时吃早餐,自己做饭吃,尽量避免路边小摊和苍蝇馆子,甚至连一切的饮料都戒了,只喝白开水。这要放在孕前,自己是万万做不到的,即使日程做的再具体,也总会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这么说,还得感谢小家伙,治了我的拖延症。

  可是,孕育孩子真正是一个很复杂的事儿,我当前做的这些只是一个开始,最基本的而已。对于一个经验值几乎为“0”的妈妈来说,除了向过来人请教经验外,读书实在是一个尽快了解的好方法。于是,便买了一大堆的育儿书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便是其中的一本。读下来,一方面感动于李跃儿老师的爱心,另一方面更是佩服于她的智慧。她会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以合适的切入点走进孩子的心理深处去帮助孩子成长。有很多的创意方法,你不仅想为什么她可以想到,并且那么有智慧的去实施。看完此书,对于具体的技巧方法,我不认为自己能掌握书中的经验,能做的很好,但是至少有一点是清晰的,不要以自己是父母的权威去教育甚至强迫孩子,更不能将自己的想法无故强加之于孩子之上。目前对于我来说,觉得最为重要的是言传身教以及换位思考。言传身教,不是天天去教导孩子可以这样不能那样,而是以自己的行为方式去影响孩子,所以首先父母要努力做更好的自己;而换位思考,当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时,多回想下自己吧,想想自己在孩子的那个年龄曾有过怎样的想法,也许很多事情会变得更容易。

  育儿真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有人说不要看育儿书籍,每本书都写的不同,你会处理不好平衡的,其实说的不无道理,“尽信书不如无书”嘛。不过我觉得还是应该看,而且要多看,看不同人的育儿观点,并且要懂得分辨,别什么都往自己孩子身上实验,她不是小白鼠。路漫漫其修远兮,摸索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