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蛤蟆的油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蛤蟆的油读后感10篇

2018-02-08 20: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蛤蟆的油读后感10篇

  《蛤蟆的油》是一本由[日]黑泽明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蛤蟆的油》读后感(一):我看黑泽明

  是向日葵式的。

  1 《蛤蟆的油》是一下午读完的,外面一直下着小雨,滴滴答答的特别舒服

  2 相比前面几章关于童年时光琐碎,更加喜欢他从26岁进入PCL电影制片厂的故事。黑泽明向日葵般的性格是从这里开始爆发出能量。用现在的话说,就

  是妥妥的正能量。而年长的几岁的在电影院做解读的哥哥却选择了在28岁的时候自杀。

  3 读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像他哥哥一样,因为我也经常说,活到30岁就没什么意义了,该经历的都经历,再就是重复了,只是我恐怕没有他哥哥的勇气

  4 PCL制片厂跑腿的几年,是黑泽明疯狂成长的时光,也算是有良师带队。加上黑泽明本身的埋头苦干,从道具钉钉子到写剧本,每每弄到深夜才睡下。

  但是无比充实快乐

  5 有趣的还有当时社会的审查制度天下没有新鲜事。

  6 黑泽明是个脾气很坏的人,很容易发脾气,是个赤子之心。他自己也喜欢赤子之心,喜欢乳臭未干状态,因为那意味一切的未知可能

  7 谦虚和爱学习,奋勇且够努力,也为了生计去写了一堆剧本换酒钱,但没有半点虚伪

  8 但是这部书最耐人寻味的是最后一句话,78年成的书,却结束于50年拍摄的《罗生门》,只留下一句最真实的还是看作者作品的话。

  9 再大的师也是一直专注于自己喜爱的事物

  《蛤蟆的油》读后感(二):蛤蟆的油

  “人对于自己的事不会实话实说,谈自己的事,不可能不加虚饰。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性。人就算死了也不会放弃虚饰,可见人的罪孽如何之深。这是一副描绘人与生具来的罪孽和人难以更改的本性,展示人的利己心的奇妙画卷。它描写的人心是最不可理解的。如果把焦点集中在人心的不可理解上,那么这个剧本就容易理解了。

  人不会老老实实地说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常常是假托别人才能老老实实地谈自己。因为,再没有什么能比作品更好地说明作者了”

  “我不是特别的人。我既不是特别强的人,也不是得天独厚的有特殊才能的人。我不过是个不愿示弱于人,不愿输给别人,因而不懈努力的人”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自己满以为懂了,实际上并没有懂。所以,我想,应该重新学习日本的传统文化。仅从陶瓷器来看,我就深深感到自己知识太少,应该学的很多,需要吸收的东西简直多到无限。我在美学修养上可以说处于饥馑状态,所以很快就沉溺于日本传统的美的世界

  本民族人为什么对于本民族的存在毫无自信呢,为什么对异域的东西那么尊重,对于自己的东西就那么轻视呢?只能说这是可悲的国民性”

  “后来我见识过许多人,有骗子,财迷,剽窃者…但是他们都有一张人的面孔,这就不好办了。原来只有这帮家伙才总是一副讨人喜欢的面孔,说的话总是那么八面玲珑,滴水不漏,这就更不好办了”

  “我喜欢乳臭未干的人物。这也许是因为自己永远乳臭未干。反正我对为完成但处于发展过程之中的食物,有着无限兴趣。”

  “我贪婪地往头脑里灌输美术,文学,戏剧,音乐和电影方面的知识。为了自己有个用武之地,我一直彷徨不已”

  “我暂时不坐电车了,徒步去上学,这样我用省下的电费买了大量的书,满足了从这个时期开始的旺盛读书欲。夏目漱石,屠格涅夫等人的作品就是再这段路上看完的。哥哥的书,姐姐的书,自己买的书,凡是到手的就读,不管懂还是不懂。”

  “浪费时间金钱人人都会,但有效地使用它,却需要才华奋斗。若自己不思进取,即使别人死了空出位子,也没有填补这一空缺的能力

  《蛤蟆的油》读后感(三):电影是当代人的篝火之舞

  上世纪早期,电影导演是一先锋艺术、先锋实验职业,赚不了什么钱。导演也都是先锋艺术家

  早年看过《乱》、《罗生门》、《七武士》。这次读完《蛤蟆的油》,有一种和黑泽明聊天的意味。

  书籍——有一个隐喻——是跨越时间的交流方式。不过也是单向的交流方式。

  黑泽明把往事娓娓道来举重若轻,就连罢工那一章,都像孩子过家家似的。

  他在说,我在听。如此,也受益匪浅

  对于电影,我也有一个隐喻。

  在几万年前,夜幕降临,祖先们升起篝火,围着篝火跳舞、敲鼓、唱歌。这种仪式带来集体的归属感,个人在集体中找到自己。

  如今,电影也如此。

  夜幕降临,如今的我们钻进电影院,坐在同一块大屏幕之前。随着光和影在墙上的变幻,我们的眼睛在动、心里在想。看完之后,灯亮起,我们拥挤着出门,讨论这部电影的内容和感想。

  这种仪式,是现代人的篝火之舞。

  而黑泽明,是篝火之前的祭司。

  《蛤蟆的油》读后感(四):不论来世

  黑泽明。

  应该叫先生吗?还是叫爷爷

  看这部自传之前,只听说过这么个人, 也听说了他的“丰功伟绩”。知道了他是个让很多国家都很尊敬的一个导演。

  遗憾的是,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才知道,黑泽明已经去世了。很惋惜哪。多久看不到这样真性子的人了。这几年,张纪中导演却是让我雷了一把,神雕、倚天的翻拍真是让人寒了心,再有让人无语的于妈的著作“宫斗大戏”《宫》。。。。。

  虽然不彻底了解一个人不能多说什么,即使是彻底了解了也不能多说什么。虽然没看过黑泽明先生的作品,我也不知道他的电影到底有多么优秀。但是透过一个人的童年,透过他对自己的剖析,他称为“蛤蟆的油”。

  他会毫不掩饰的说自己在智力发育上有所欠缺,他会在认为自己的剑道不错之后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会把自己偷偷参加无产的非法政治活动说出来,他会在多年后把对保守的检察官狠狠的抨击发泄自己当时的不满。。。。。

  很多让人刮目相看的事情,就像他没有把自己那么多年制作的电影写在附录之上,取代的是他童年时期和青年时期看的电影,当然到他的二十九岁就没了。在我这个读者看来,这是个很聪明做法,在他的第一部导演电影之前。(当然,这里有他对哥哥不可明述的爱)

  还有就是他以《罗生门》结尾的自传。

  不知道他再拍摄罗生门的时候在想什么。就像那三个副导演一般,其中那个不懂的他就叫别人另谋高就。我曾经问过看过罗生门的人,演的是什么,大家都很不懂。不懂电影要表达什么。

  在这要借鉴书中的一句话“《罗生门》让我妈看到了人可悲性格的另一面”。

  不知道黑泽明在拍摄的时候有没有反省着自己。他总是说。人总是本能的美化自己。

  这就是《罗生门》以前的黑泽明,戛然而止

  在被世界所知之后,他把一切都留给世人了。

  “从《罗生门》以后的作品人物中,去认识《罗生门》以后的我,我认为这样是最自然,也最适合。”

  这是写在结尾的话。是他的。也是我的。

  《蛤蟆的油》读后感(五):到《罗生门》为止——“小明”朴实的自传

  瀑布来高处,源头之水皆平静,到此成激流。

  非常惭愧,打开看这本书前,一直把《蛤蟆的油》看成《膜ha(二声)(不敢打出来以免被屏蔽)的油》,看了几页后,更加惭愧。如此真诚朴素文字

  日本民间流传这样的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吓出一身油。黑泽明晚年回首往事,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这便是书名由来。

  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的传记,竟时时随“小明”的语言一起大笑与哭泣。

  “小明”说有他家血统的人,都是那么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善感多愁,处世厚道,感伤情调过浓,浑浑噩噩的人居多。

  比如他的哥哥丙午,可以说是黑泽明电影的引路人,在电影方面的修为甚至可能会超过黑泽明,如果他没有在27岁自杀的话。黑泽明误将哥哥决定“在三十岁前死掉,人一过三十岁就只能变得丑恶”的决心当成是文艺青年对阿尔志跋绥夫《绝境》一书夸大的感慨,并未将母亲担心与这句话放在心上,然而这位被厌世哲学占据大脑天才生命终止于一切努力都是虚空的虚无精神。可是仍然要说,没有这位引路人,就不会有黑泽明。

  少年时他住在哥哥家里时,发现小巷的生活别有一种情趣,可同时阳光幽默掩盖的是可怕阴暗的另一面,这个阴暗的另一面,也许无处不在,也许它就是生活本就存在的另一面。有个老人这么说过“住这种茅草房,吃这种东西,你一定觉得这没意思。可要知道,活着就是有意思的呀。”他所看到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令人吃惊淳朴,令人吃惊的寂寞荒凉

  草田男有诗:

  回首柳暗花明引泣,但慨初生牛犊无惧。

  作为一个算是比较另类的孩子,他不是一般老师会喜欢那种类型,呆头呆脑,爱捣乱,思维另类,不守秩序。可能还算那种特别偏科的孩子,对语文历史绘画写字课会比较走心而理科则惨不忍睹,写数字都像花体字,不会给打火机上油,也不会操作普通的照相机(这可能仅指小时候)。这个“文学少年”小时候连走路都在看书呀,路上看完了樋口一叶、夏目漱石、屠格涅夫等人的作品(他走路到底有多慢?!路到底多长?!)

  所幸他遇到几个特别的老师,他说“从前的老师中,有许多具有自由精神、个性突出的人物。相比之下,如今的老师,职员式的太多了,确切的说,是官僚式的太多了。接受这种人的教育,能有什么用呢?他们教的课干巴巴的,学生感到没趣,自然去看漫画了。”这是1978年写的自传,这段话却让如今的我汗颜。评判一个老师好坏标准很多,之一或许是看他的学生的作品是否像老师的。不像,则优。

  当他的电影《美好星期天》上映后,收到一张明信片,上写“电影放完,观众都站起来,唯独有一个坐着不动在抽泣的老人……”这老人就是曾经宽容过黑泽明与他终生的朋友植草的老师,从片头字幕上看到编剧植草圭之助,导演黑泽明,想想都是热泪滚滚啊。

  黑泽明喜欢乳臭味干的人物,因为自己永远乳臭味干。

  室友感觉日本人的小说里总是出现风这个意象,我也在黑泽明的电影里发现了,或许可以认为《罗生门》是一场风吹开了女子的面纱而引起的悲剧因而引发关于人心难测的讨论?(风:怪我咯?)

  黑泽明的电影生涯就像登山,他到P.C.L.之后,就开始了不断攀登的过程。后来他感到山顶的风吹在脸上。是指长时间艰苦地走山道的人,快到山顶时能感到迎面吹来的凉爽的风。这风一吹到脸上,登山者就知道块到山顶了。

  山顶之后并非尽是坦途。这里有提到他拍完《姿三四郎》后要接受导演考试(审查),评委有小津安二郎和田坂具隆,还有个检察官,这检察官的无理讽刺和无知真是让人抓狂,小明在内心爆了N句粗口哈哈哈。当然小津先生对片子评价甚高。

  “直到现在我还感谢小津先生,也因没砸那家伙而感到遗憾。”哈哈哈哈哈。

  喜欢黑泽明不仅因为他的电影里有油画般的浓墨重彩出色的构图(这跟他曾学习绘画有关)(当然仅限彩色片),不仅因为他对人性的洞悉与叩问(虽然我看的不多,慢慢看~),更是他有种不拘于一隅的大视野,纵然时而为他过于幼稚理想主义惊讶,比如《七武士》中,一帮农民只用一些米饭就让七武士死心塌地为农民打山贼,这可是武士诶。而正是这种理想主义,与最后的破灭形成的强烈反差(农民胜利了,可谁还记得曾为他们死在那里的四名武士),营造出骨子里的悲凉与虚无。善的恶的美的丑的最后都散尽,似白茫大地。这种东方式的大悲悯和天地一体的想法,是他真打动我的地方

  他说他不善讲话,却到任何地方都没有合不来的感觉,他说他的故乡地球。若是人人这么想,世界上发生你争我夺就会因为被认识到是自相残杀而不再发生了(这也可看作他理想主义的一点)。人能把卫星送进宇宙,精神层面为什么不会向上看?地球本位主义不过也是狭隘观点了吧。

  最后,自传戛然而止于《罗生门》。他只写他事业的前半生,不愿再多说什么,想说的,都在电影里了。

  他觉得人总是本能地美化自己,“写这个类似自传的东西,是否真的老老实实写了自己呢?”

  黑泽明导演《罗生门》时,三个副导演看不懂剧本,再三要求下,他作了如下解释

  “人对于自己的事不会实话实说,谈自己的事的时候,不可能不加虚饰。这个剧本描写的就是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甚至可以这样说:人就算死了也不会放弃虚饰,可见人的罪孽如何之深。这是一幅描绘人与生俱来的罪孽和人难以更改的本性、展示人的利己心的奇妙画卷。”

  最讽刺的是《罗生门》播映时,同时播映了采访这部作品出品公司经理的影像。他说一切都是由于他的推动,才得以拍成。这种将别人的成就记录在自己的功劳薄上的事情,古往今来可不少。《罗生门》里描写人性中可悲的一面,在无涯的时间里循环。

  因此他说,再没有比作品更好地说明作者了。

  戛然而止。

  《罗生门》之后,在野上照代《等云到》中。

  《蛤蟆的油》读后感(六):高山仰止,吾师之恩

  这是我在豆瓣写的第一篇书评,不因为别的,实在是因为黑泽明先生的文字深深感染了我。这本书是当时上学时候曹文轩老师推荐的,因此现在找来读一读。

  读本书之前,对于黑泽先生的印象仅仅停留在“电影大家”、“世界名导演”之上,也许从Eason的《黑泽明》这首歌里也管窥蠡测了一些吧。但是在翻过本书最后一页的时候,一个立体的、慈祥而又固执的黑泽先生的形象就跃然眼前了。

  黑泽先生的自传,用的是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的是自己人生前半期最简单琐碎的画面,然而读来却拥有很强的画面感,仿佛一些都是我们能触碰到的,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国的读者来说,一切并没有隔阂。我想,这就是黑泽先生最大的魅力所在吧。他自己写剧本,画过画,做过导演,因而懂得抓住生活中的片段感受,组织——或者说是“剪辑”成为一部完整的人生。

  全书分为六章,黑泽先生以许多个小故事分别呈现了幼年、少年、青年和中年的自己,作为读者的我们,跟着他慢慢理解他人生的脉络,也最终了解了那珍贵的“蛤蟆油”的所指。

  不得不说,黑泽先生的人生是独特的,历经过战争、地震、产业兴衰,这些磨练出黑泽先生之后成熟而温润却又固执的性格;但是其实放在我们自身来看,谁的人生不是独一无二的呢?黑泽先生在回首过去的时候,记忆喷涌而出,他抓住记忆挤出精华,反省自己,也催促着自己前进;那么我们在面对自己过去的时候,能否做到不是单纯的回忆,而是找出其中的“丑陋”,也发现散布的珍珠呢?——这一点对于爱怀旧的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这两天,在读本书的同时,自己对于自己之前的人生做了简单的回顾,却发现许多记忆已佚失。黑泽先生提醒我,从今天起,要认真用力地过好每一天,而不只是,在人生道路上走过而已。

  .有机会要把黑泽先生的影片找出来看看,兴许会有更大收获。

  《蛤蟆的油》读后感(七):回忆往事,能真正做到客观是多么不容易

  泛焦:摄影技术专用名词,即画面内一定范围内的景物全部清晰。

  因为不会日语,没有看过原版的书,不知道是译者的文学功夫好还是由于黑泽明是导演,又会写剧本的关系,书中作者的回忆绝对不是干巴巴情节,而是一幅幅非常生动的生活画面,没有刻意的细节描写,却能将好像泛黄的老照片里的记忆还原为色彩浓烈的场面。

  “无论朝哪里望,什么都看不见,这是最使人感到孤立无援的。它使人内心深处产生了惊慌和不安,也使人处于名副其实的疑心生暗鬼的状态。有些蛊惑人心者能够巧妙地利用黑暗对人的威胁而制造阴谋。”

  “我改变了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也就是说,找到了新方法带代替以往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具体地说,就是认真地思索作者想说什么,他是怎样说的,同时把我感受最深/认为至关重要的情节写在身边的笔记本上。这样,边读边记。我按这种方法重读过去读过的作品时才深深感到,过去不过是形式上的读了而已。

  自己登得越高就越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无论是文学,还是其他艺术,无不随着自己的成长而更加了解其堂奥。”

  “剪辑是电影制作中画龙点睛的作业,也是给拍摄的胶片注入生命的工作。”

  “人们说电影是时间的艺术,所以没有用的时间就该删去。”

  “第一,人很难了解自己,不能客观地观察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行为举止。

  第二,凡是有意识的动作,首先注意的不是动作本身,而是意识。

  第三,教给演员怎么做,同时必须告诉他为什么这么做,并且让他充分理解/心悦诚服。”

  “电影是影像和声音的乘法,我这后来一贯的主张,使通过山本先生的后期配音工作产生的。”

  “我说:‘人对于自己的事不会实话实说,谈自己的事的时候,不可能不加虚饰。这个剧本描写的就是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甚至可以这样说:人就算死了也不会放弃虚饰,可见人的罪孽如何之深。这是一幅描绘人与生俱来的罪孽和人难以更改的本性/展示人的利己心的奇妙画卷。诸位说仍然不懂这个剧本,因为它描写的人心是最不可理解的。如果把焦点集中在人心的不可理解这一点来读,那么我认为这个剧本就容易理解了。”

  人在年老的时候,回顾自己的一生,谁不希望给后世留下光辉灿烂的形象,黑泽明则愿意将自己的成长道路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其中包括他少年和青年时期甚至是长大后的一些符合人性的丑事,还有他剖析了自己出入电影这个行业的偶然,他可以不加虚饰地面对自己的过往,比那些粉饰自己的过去之人,不知道要勇敢多少。

  世界上没有100%的好人,也没有十全十足的大坏蛋,人生如戏,真亦假时假亦真,只要不拿错剧本,演错角色,跑错场,认真地看,全情投入就可以了!

  《蛤蟆的油》读后感(八):这是黑泽明?原来这才是真正的黑泽明。

  大一时看的这本书,初一时开始喜欢的导演。摒除作品,认识黑泽明这个人。

  这本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蛤蟆的油”这一概念和黒老在“罗生门”处戛然而止的人之本----自我装饰一说。

  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告诉我们活人总是习惯说谎话来掩饰自己的阴暗,而黑泽明告诉我们死人同样为了装饰自己不遗余力地“张口”说谎。“蛤蟆的油”在罗生门处戛然而止是因为黑泽明认为或许自己的这本自传也是自我装饰的产物,就像那只蛤蟆一样,被自己打造的这面“镜子”给吓得出油,不再敢动笔。不得不说黑泽明把这种可能摆在我们的面前,不可谓不诚实,或许他没有想到其实这本“蛤蟆的油”也成了一面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镜子,照出我们曾经的虚假。但同时这层油又可入药,令我们反思不被虚饰包围的生活是否会令我们更从容、更开心。

  《蛤蟆的油》读后感(九):黑泽明的蛤蟆神功

  一向不喜欢读别人的自传,那感觉就好像在看某人选择性失忆症的病例一般。但这本《蛤蟆的油》是个例外,这本书里的黑泽明挺逗挺好玩,吐得一口好槽,把自己比喻为一只被自己的丑陋吓出一身油的蛤蟆,这种自黑的技巧还挺高,若放到现在,不拍电影,大约也能成为一枚粉丝过百万的段子手。

  这本书里面的每一章都均匀地分布着黑泽明的糗事。比如作为一枚常年生活在东京的城里娃,他跟着父亲回乡下老家,乡亲们在欢迎宴上递酒给他,且不住地说:“给东京!”“给东京!”“给东京!”,从没喝过酒的黑泽明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喝了几杯之后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出门一头栽倒在稻田里。

  谢天谢地,他少年时没有任何神童迹象,没有戴过三道杠、五道杠,就算是一个调皮的,正常的男孩子,这让我等凡人顿感轻松。

  黑泽明带着几分怜爱在写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他遇到关东大地震,吓得连鞋子都跑掉了,因此被老哥狠狠地训了一顿。写他在学校淘气,班主任只要问事儿是谁干的,他总是老老实实地举手,结果在操行得了个华丽丽的零分,后来换了班主任,新老师倒是十分欣赏他这种诚实的品格,在操行分一栏里给了一百分。

  小黑同学还挺疑惑:“不晓得哪个老师做得对。”但他挺愉快地承认:“但我非常喜欢哪位给我一百分的老师。”

  我们总是对大人物的平凡轶事感兴趣,如果这位大人物的童年趣事特别囧就更好了,从这一点来看,大导演黑泽明太明白他的读者要什么了。

  整本书有一种丝滑柔润的口感,一口气读下来,就好像驰骋在夜半的沙漠公路上,不堵车而且还没有红灯和交警。黑泽明不愧是每天晚上都要写剧本的电影导演,结构紧凑不拖沓,任何一件小事儿都被描述得极具画面感,读着读着就能脑补一出夸张的日本漫画。

  书的封面上印着黑泽明三张小小的照片,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时不时要翻到封面去看照片,因为觉得黑泽明太有个性,写得有太有趣,总有一种“鸡蛋好好吃,忍不住想要认识一下老母鸡”的冲动,每次翻看完,都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恩,这老头儿长得就跟我想的一样!”

  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显得各位坦诚而伤感,黑泽明写道:“人总是很难如实地谈论自己的,人总是本能地美化自己 … …

  “我写的这个类似自传的东西,是不是真的老老实实地写了自己呢?是不是同样没有触及到丑陋的东西,把自己或多或少地美化了呢?

  “从《罗生门》以后的作品人物中,去认识《罗生门》以后的我,我认为这样最自然,也最合适。人不会老老实实地说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常常是假托别人才能老老实实地谈自己。因为,再也没有什么能比作品更好地说明作者了。”

  这最后一段长长的话,我都认真抄写在笔记本上,凭这一段话,可以认定黑泽明是最适合拍《罗生门》的导演,他太了解人性,因此他格外诚实,格外有分寸,知道什么时候该坦白,什么时候应该适可而止。

  我从未见过第二个对自己如此清醒和克制的人,就如同我从不认为有比黑泽明更适合拍《罗生门》的导演。

  毕竟,就好像蛤蟆功这种高深而又搞怪的武功,也只有西毒欧阳锋发扬光大了呀。

  《蛤蟆的油》读后感(十):“为了自己有个用武之地,我一直彷徨不已。”

  “为了自己有个用武之地,我一直彷徨不已。”

  这一年黑泽明19岁,在学习绘画。随后的七年里,他“逃”过了兵役,加入了无产者美术研究所,做过《无产者新闻》助理编辑……“”事实就是如此。我读了《资本论》、《唯物史观》,但是不懂的地方很多,所以如果让我站在《资本论》和《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分析和解释日本的社会,那就太勉强了。我只是模模糊糊地对日本社会感到不满和憎恶,只是为了反抗它才参加了这具有反抗性的运动。”

  在于《无产者新闻》的伙伴们失去联络后,其后的几年里,黑泽明都住在矢来町的哥哥家里。

  “我哥哥去世那年我二十三岁。踏进电影界那年我二十六岁。这三年期间,我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事,只是哥哥自杀之后不久,又接到了久已不通音信的长兄病故的讣报。这样,我家的小辈之中只剩下我这唯一的男人了。”

  “我内心深处是什么工作都行,找个工作就能让父母放下心来。”

  1936年,26岁的黑泽明考入东宝,跟随山本嘉次郎作副导演,并开始学习写剧本、摄影、剪辑等,其将此称作“危险的拐角”。

  1942年,32岁的黑泽明开始拍摄自己的处女作《姿三四郎》。黑泽明称此为“我将登山”。

  “那时,我32岁。我应该攀上的绝顶高山,如今只是好不容易到达了山麓,站在这里仰望着山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蛤蟆的油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