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下室手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地下室手记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35: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下室手记读后感10篇

  《地下室手记》是一本由[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1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下室手记》读后感(一):有文化的阿Q

  不知道怎么回事,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本《地下室手记》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鲁迅的阿Q,这个直到许多年以后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还能够在他身上找到自己影子的文学形象,与此对照,我觉得《地下室手记》则可以认为是一百五十年前俄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代表,而一百五十年以后,生活的东方中国的我们,似乎又能继续在这面镜子中找到“纠结”的自己。

  同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地下室手记里的这位“主人公”,怯懦、自卑、虚荣、矛盾、纠结,对他认为比自己强的人,内心恐惧,又想靠近,对他认为跟自己差不多或者比自己差的人,则能欺负就欺负。当然两者也有不同,鲁迅表现阿Q这个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情节,通过“白描”的手法,而人物性格是“外在”的,让人在主人公似乎滑稽的言行举止中先笑后思,而“地下室”则不同,作者对这位主人公的表现更多是通过内心的独白,是精神层面的“神游”,与阿Q相比,这似乎更多了些所谓“知识分子”的特征,而且相比鲁迅对阿Q“外化”的艺术加工,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一开始就直入人的内心,直接在你面前撕开人性的“幽暗”。

  读《地下室手记》,起源是有一次跟一位朋友讨论毛姆《刀锋》,作为更早一批的毛姆的粉丝,他建议我读一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我知道陀氏的作品当首推《卡拉马佐夫兄弟》,但一直找不到,只好借《罪与罚》来读,但不对自己口味,之后才转到这本《地下室手记》。

  《地下室手记》很薄的一本书,翻译成汉语108页,11万字,读起来不需要很长时间,但因为是第一次接触陀思妥耶夫斯基,担心自己的理解是否偏差,所以写这篇读后感之前还是先上网看了看别人的书评。

  正如这篇读后感(http://book.douban.com/review/5413506/)所说,“地下室人的滑稽行为,都意在取得社会、文明以及理智的谅解和认同。他去撞一个蔑视他的军官的胳膊,去参加并不欢迎他的同学聚会,去故意拖欠仆人的工资,都是为了受到别人的尊重,取得一种他人所认可的平等或者权利。而一旦他觉得自己没有受到这种礼遇,他甚至想以侮辱的方式来挽回自己的面子。这一切都是由于他卑微的处境和极强的自尊心造成的。”,读这本书,我也常想起身边许多生活在底层的人,他们其实也是在相互伤害,一遍一遍在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增加注角,比如那些不在编制的城管员和保安员,诸如此类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而在他们上面摇动指挥棒的那些“上等人”们则在另外一个圈子里相互厮杀,这个圈子可能是商场、职场、官场,而躲在所有这一切战场的背后阴森冷笑的,是那个叫“欲望”的家伙,而欲望的背后又是谁?我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答案。(之前也看过一个关于儿童心理的研究,说小男孩如果喜欢哪个女同学,就对她恶作剧,故意惹这个女孩子生气,其实是想引起她的注意,如果此研究属实,这何尝不也是一种“地下室人格”?)

  当然,读其他人的书评,看到最多的还是关于本书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存在主义的关系,比如这篇书评(http://book.douban.com/review/1510295/)说两者共同认为 “世界是荒谬的,现实本身是不可认识的,人的存在缺乏理性,人生孤独,活着没有意义”。我也是不久之前才刚开始了解一点与存在主义有关的东西,比如尼采、比如萨特,甚至波伏娃,但我总觉得他们与东方的佛教和印度哲学相比,还是浅了些,所以就此打住。

  读这本书的另一个意外收获是读后才知道,原来,《地下室手记》“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五部长篇小说的总序”,没想到我误打误撞竟然还找准了切入点,幸哉,幸哉!

  ―――――――――书摘及点评――――――――――――――

  44,“至于数不清的浪漫主义者——后来都做了高官。真是些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人!能周旋于许多极端矛盾的感觉中,这需要有多大的能耐呀!我那时候就以此自慰,而且这想法至今不变。因此我国才会出现这么多“能屈能伸的人”,他们甚至在最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也从来不会失去自己的理想;尽管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连手指头也不肯动一动,尽管他们是臭名昭著的强盗和贼,可是仍旧极其尊重自己早年的理想,而且出于一片真诚。”这段话是不是许多人都觉得在说自己?尤其是那些不得不在“官场、商场和职场”中游历但年轻时的理想又时不时出来冒泡的朋友。

  052,“在这些“躲进一切美与崇高以求解脱”中,我倾注了多少爱。主啊,我倾注了多少爱啊:虽然这是一种幻想的爱,虽然这爱从来没有实际运用于任何一件与人有关事情上,但是这爱还是很多很多,以至后来,在付诸行动的时候,倒觉得没有应用它的必要了:这简直成了多余的奢侈。然而,到头来,这一切又总是极其顺利地转变成艺术(懒洋洋地而又令人陶醉地转变成了艺术),即转变成存在的美的形式,而这些形式是完全现成的,是硬从诗人和小说家那里偷来的,并利用它们来为一切公用事业和要求服务。”,这段话用来形容那些叶公好龙型的“口头正义”真可谓入木三分,一边享受这“既得利益”,一边呼喊着“正义”,蹩脚地存在着。

  53,“在长达三个多月的时间中,我怎么也无法连续进行幻想,我开始感到一种遏制不住的需要,急切地想投身社会。”,这句话表现了“主人公”的“分裂”,也是我们许多人的分裂,刚刚“义愤填膺”,转头又要老老实实回到“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的社会现实,何其可悲。

  54,“说不定,我之所以要调到另一个部门去工作,为的就是不跟他们在一起,为了与我整个可憎的童年从此一刀两断。我诅咒这中学,诅咒这可怕的艰难岁月!”,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一些希望“回避”的经历,对此,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心理?

  57,“难道你们以为兹韦尔科夫会就让我们付钱吗?他会出于礼貌接受我们的邀请,可是他肯定会自掏腰包出半打酒的。”曾经也遇到过类似的场景,中间也曾经有人这么认为过,但结果是我们猜错了。

  59,“。。。他们连最普通最起码的事都不懂,对许多这么有意义,这么惊人的事都不感兴趣。。。他们在当时就已经习惯了只知崇拜成功。。。把官衔的高低当作聪明的标志。。。”,说实话,我有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60

  “。。。再说他们大家也开始逐渐明白,我已经在阅读他们看不懂的书了,而且还懂得他们从来不曾听说过的东西(我们专业课所不包括的东西)。他们惊异而又嘲笑地看待这事,但是精神上却屈服了,何况连老师们也因此而注意到我。嘲笑中止了,但是却留下了不睦,形成了一种冷冰冰的紧张关系。最后我自己也受不了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感到有一种需要,需要与人交往,需要朋友。我曾经尝试过开始与某些人接近,但是这接近总显得不自然,到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我曾经有过一个朋友。但是我骨子里是暴君;我想不受限制地主宰他的灵魂;我想让他蔑视他周围的环境;我要求他高傲地同这环境彻底决裂。”,读完这段话,再回头看一看身边那些“孤独”的背影,是否感到一股“冷气”?

  “也许因为不习惯,但是我一生中,即使在任何表面的哪怕是最琐屑的事情发生之初,我总觉得,我生命中的某个根本性转折肯定会马上到来。然而我仍旧像平常一样去上班,但是提前两小时溜回了家,以便准备。我想,主要是我不能头一个到,要不然,他们会以为我高兴死了。但是这类主要的事有成千上万,所有这些事都使我激动万分,激动得筋疲力尽。我亲手把我的靴子擦了一遍;阿波罗是无论如何不肯一天擦两遍靴子的,认为没这规矩。我擦靴子时先从外屋把刷子偷进来,为的是不让他看见,以后看不起我。”,这种紧张、渴望、充满着幻想以及又不想人知的心态,你是否熟悉?

  108(也是本书的最后一页,是全书的总结)

  “。。。道德败坏,环境缺陷,在地下室里脱离活的生活以及追求虚荣和愤世嫉俗因而蹉跎了一生。。。”,这是大部分人读这本书对“主人公”最容易留下的印象,但作者的意图显然没有停止在这里。

  “。。。因为我们都脱离生活,大家都有缺陷,任何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方面的毛病。甚至脱离生活到这样的程度,有时候对真正的“活的生活”反而感到某种厌恶,因此当有人向我们提到它时,我们就会觉得受不了。要知道,更有甚者,我们几乎把真正的“活的生活”当作就是劳动,几乎就是在衙门里当差,我们都暗自同意,还是照书本上做为好。。。”,因为大部分人习惯了人云亦云,习惯了让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习惯了按已有的定义生活,所以一旦有人告诉他人生其实还可以有另外一些可能,ta马上就会跳起来反对,ta本来可以这么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的,但你触动了ta的“舒适区”和“自欺的幻想”,所以ta会说,“比方说,你们不妨多给我们一些独立自主,给我们中间的任何人都放开手脚,扩大我们的活动范围,放松对我们的监护,那我们……我敢肯定:我们会立刻请求还不如回到有人监护的情况为好”。看懂了这段话,自然也就会明白,为何左派甚至极左派一直有它的市场,为何有许多人宁愿做奴隶,对独裁者顶礼膜拜。

  “我不过是在我的生活中把你们都不敢实行一半的事发展到极端罢了,而且你们还把自己的怯懦当成了明智,你们自欺欺人,并以此自慰,因此较之你们,我可能还多一些“活气””,这段话我认为一定是陀思妥耶夫自己的话无疑了。

  《地下室手记》读后感(二):你就是这样成了一个扫兴的人

  搁在当下的环境里来说,我觉得这本书极其准确的描述了抑郁者或者有抑郁倾向的一类人的心理,他们思维高度发达,擅于思辨,擅于推理,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和活跃,但与外界的关系很紧张,一点刺激皆会引起其心理上的连锁反应,进而精神紧张,行动迟缓,词不达意。换句话说,他们太自我,这种自我并非“强者”的那种非常坚定的自我意识,而是虚幻的被蒙蔽的自我,他们一心在乎的并不是“我”,而是“社会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这反而是缺乏自我意识很容易迎合他人的表现。

  以前的我简直跟这书中的人物没什么两样,走在路上别人不经意的一个不太友好的眼神就能让我郁闷好久,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让我压抑不堪,总觉得别人看低我,或者忽视我,但我不应该被忽视啊——我饱读诗书,思想深刻,对任何问题都有一番见解——我应该是主角才对,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要在与人打交道的场合,我经常性的便以受害者的心态出现,觉得自己被轻慢了,或者被恶意对待了,我的反抗就是在心里呐喊,你们这些傻逼,为什么不对我好一点,然后越想越气,直到把自己气得情绪失控,觉得世界都在与我为敌——跟神经病没什么两样。

  其实,谁在乎啊?别人都很忙好不好,即使别人不忙,看到你那副缩手缩脚惊惧不安猥琐无能的样子,本来正常的交道也懒得和你打,有时碍于情面,不得不搭理你的时候,当然会不耐烦,谁会想跟一个神经兮兮的人打交道呢。

  你觉得别人是因为穷瞧不起你,或者因为相貌丑陋瞧不起你,其实都不是,最让人瞧不起的是畏首畏尾,跟你讲半天都找不到焦点,一味沉浸在自我世界里只关注“这件事别人会怎么看我”的人。跟你做朋友,你只对自己的事情和情绪感兴趣,跟你做同事,半句重话都说不得你,久而久之,谁还跟你玩儿啊,太扫兴了。

  臧仲伦的翻译实在太妙。

  《地下室手记》读后感(三):明明白白自欺欺人

  “实事求是的自传,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关于他自己一定会说很多假话。”陀氏这么认为。因此他用小说的方式写成了这部地下室手记。那么再回顾前段时间阅读的记德,他的自传回忆录《如果种子不死》是怎样坦白自己一段时期的过往呢?他说了很多假话么?

  “人的童年,心灵应当完全透明,充满情爱,纯洁无暇。而我的童年心灵却阴暗、丑陋、忧郁。”记德对自己童年的印象,也正是陀氏在这部地下室手记的第二部分主人公对妓女的一番自白:我想说说我自己!要是我从小有个家,我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我常常想这问题。要知道,不管在这家里多么不好——毕竟是自己的爹娘,而不是敌人,不是外人。即便一年里只有一次向你表现出爱。你毕竟知道你在自己家里。瞧,我是没有家长大的;大概正因为如此,我才变成这样……无情。

  两位都无比坦率直言:童年的经历对一个人成长造成的影响。当然这也是老生常谈。我想说的是具有敏感洞察力的两位都选择了艺术创造,将童年生活乃至整个一生中人以及整个社会的矛盾、梦境、虚伪、现实、无奈等等不和谐的因素协调起来。正是这种创造才将人从黑暗无边的深渊中看到一丝光明,甚至可以用上拯救这样的字眼。而这种创造传达给世人的恰恰是一种对真爱与美的追寻。

  而“明明白白的自欺欺人”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常态,甚至可能连自己还没有意识到。或者用陀氏的解读是人的“肥皂泡和惰性”。文中说到关于“文明”的见解:我们的自欺欺人在于我们偏爱建立体系和偏爱抽象结论,宁可蓄意歪曲真相,只要能够证实自己的逻辑就成。由于文明,人会变得温和起来,因此会变得不那么嗜血成性,不那么好战。从逻辑看,他讲得似乎也有道理。再请诸位环视一下四周:血流成河,而且大家还十分开心,倒像这是香槟酒似的。

  那么,文明除了给人类社会带来多样性,还带来了什么?没有其他。至于文明的核心理性:“诸位,理性的确是个好东西,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理性不过是理性罢了,它只能满足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可是愿望却是整个生命的表现,即人的整个生命的表现,包括理性与一切搔耳挠腮。即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一表现中常常显得很糟糕,但这毕竟是生命,而非仅仅是开的平方根。”

  “理性知道的是它已经知道的东西,除此以外,大概它永远也不会知道别的了;可是人的天性却在整个地起作用,天性中所有的一切,有意识和无意识,哪怕它在胡作非为,但它毕竟活着。”正是出于对人类天性的探索,陀氏创造出了这部地下室手记,试图揭露一切可能存在的胡作非为与人类自相矛盾的现状。而不是试图得出“二二得四”这样的大家已知事实。如果一切最后只为达到“二二得四”,那么人类又还有什么意识可言。

  《地下室手记》读后感(四):仍然并不是书评…只是长了的短评…

  原来一个人的笔能把人类的精神世界挖到这么深的程度…并且让我感觉到petrified的一点是,这个是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作品……文学,讲故事的方法,原来在这么多年前就被先锋式的天才开发到了这种程度……梦呓、呢喃、自言自语,故事、想象,再穿插另一个故事和想象,行云流水毫无桎梏。

  如果把文学狭隘地理解为技巧性的,那么一代一代的伟人都在试图把这个技能打磨得更精润。我本来就赞同文学这个命题的艺术一面,脱胎于功能的极致化(用尽即艺),即是说是把作为约定俗成的象征体系,这个被称为“语言”的,用来交流的工具的能力和负载,提升到可能的最大值。这样讲,老陀就绝对伟大。

  同时我一直相信文字具有传达潜意识的能力,读老陀的作品,我更相信了。这一个星期夜夜读至一点半(雷打不动…),夜夜都会做极其奇异多端的梦(但是又有超出平常的现实质感)…当然这个还是说远了,像玄学一样…但是至少,或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文字调动得像老陀一般纯熟的,把人的幻想、梦、罪恶都描绘出来的,至今又有哪几个人…陀氏这尊巨人,还是太高了…

  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读到过这么立得起来的人物,上一次可能还是…檀香刑里面那个县官?(还是无法否认莫言在这部作品的笔力…)地下室人,饱满,并且不只是因为性格的矛盾而饱满,甚至不是复杂,而是混沌,这些阅读体验给我的感同身受是其他作品从来没有做到过的,说到底还是同一句话:没有其他作家把精神世界写到过这个深度。

  地下室人,是异端、anti-hero、透明人、零余人,鲁迅的狂人、阿Q、学究穷酸自卑自傲的孔乙己,是郁达夫,是疯狂暗恋“寡妇王二孃”的、“胩脚生疮”的半疯农民,是伍迪艾伦几乎所有作品的母题之一,是老马的出租车司机的源头。他是蟑螂,又是智者,一个病人,一个反社会人格者,他侮辱与损害他人,因为他自己是最被损害与侮辱的,他想要“好”,但是终于做不到。最最心酸的是…他无法爱一个人,也没有办法让一个女人幸福。

  但是他也同样程度地不是一个病态人,他只是每一个人,意识或者意识不到的,心里面被压抑住、隐藏住和文明化地驯服过的一个自我的影子。

  《地下室手记》读后感(五):《地下室手记》简评

  之前写过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康拉德的《在西方目光下》的对比书评,二位作者同属斯拉夫民族,一个陷落于时代无法自拔,一个妄图逃离却终究未能收获作者本人所渴求的“西方目光”,因而《罪与罚》和《在西方目光下》有着相似的情节和渊源,只是在不同的维度上呈现出不一样的光与暗。

  《地下室手记》被称为陀氏的“五大长篇”的总序,相比《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或者作者后续的那些知名长篇,这部中篇就显得短小的多,有着陀翁标志性的心理描写和复调手法,却没有那个时代俄式文学一贯的长篇累牍。在这本小说中,我们不仅能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后续作品的线索,也能在思想、手法和寓意里看到诸多后来作家的影子,如康拉德,如加缪……

  《地下室手记》是一个小人物的自白,他卑微,他懦弱,却还有着极端的自尊心;他渴求善待,他幻想美好,他想过获取新生的通道,又在挣扎中放纵自我、碾压弱者。在饱受欺侮之时,他的内心极度地愤恨和羞耻,可在现实里又无力地苟且,在内心猛烈的批判中犬儒,在彷徨无措中俯首。陀思妥耶夫斯基很擅于描写这样的心理活动,甚至不惜占用大量的篇幅,然而认真的读者并不会因此生厌,而是会在阅读中屡获触动,会看到自己内心同样存在的灰暗。

  小说读罢,也便明白“地下室”这个场景未必一定要是物理上的存在,它或许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是人们陷入绝望时会窥见的丑陋和阴险。有些像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有些像加缪的《局外人》,或许你看不到那道坚实的屏障和壁垒,但它却那样真切地存在,似乎足以阻挡当事人的呼吸和呐喊。

  全书共有两部分,《地下室》和《雨雪霏霏》,属于故事中的故事,而不是局中局,是故事主人公心理的写照和其在现实中的映射与还原。主人公高估自己的尊严,却无能选择行为上的自爱,只得躲在自己的“地下室”中舔舐伤口、冷笑和诅咒,可怜却也让人发自内心地唾弃。

  在作品的哲学意味上,陀翁不如加缪那样线条鲜明,或许陀翁在写作时也从未刻意地追求过,而是任由了自己的思绪。不像《地下室》中人物那极度的扭曲和落魄,《雨雪霏霏》在主人公臆想中的报复和凌弱里却可找寻黑暗中的一线生机,亦是主人公对于温暖生活的渴望,尽管一切最终还是毁于其狭隘的居心,痛失在无垠又绝望的原野。

  陀氏文学常常是沉闷而压抑的,但故事里总是可以拾得一丝丝希冀,作者的经历是坎坷又曲折的,但他最终还是把生机留给了作品,永远留给了不同时代中的“我们”。祭奠,留谢。

  《地下室手记》读后感(六):聪明人的战书-地下室手记第一章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八月之光(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05639188/

  从第一句开始,就不能容忍有人自作聪明装模作样地自白丑陋来。再往下多看几行,聪明的人就完全看透你的套路了。你把自己像皮球一样扔下去弹起来,又装作有意无意地在球面上撕开一条不大不小的缝,好让人以为你今天恰巧得了疯症,把底裤里的东西也不知羞耻地露给别人看,能够赶上这出好戏可算走运,甚至于在朝你吐口水,在你脸上画画,或者干脆狠狠扇你的屁股都成为自然且正当的了。

  呐,你就是要看这些人出丑呐!你舍得并乐于让人作践之处,岂不是为了掩盖你绝不允许别人置言的那一丁点自留地。别人不知道,你我心里可是清楚地跟明镜似的。你也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施辱中获得乐趣。你看那边有个姑娘不仅没揪住你的鼻子叱你撒谎,却吧嗒吧嗒掉起眼泪来,她捏着自己织的手帕,朝你走过去,不去擦去自己眼泪,倒要把你脸上的白物什黄物什洗净,你可还忍心躲在窗户后面偷笑?我可知道你做出这种事的由来,臭虫、懒虫、胆小鬼、道德败坏、心怀歹毒。依我看啊,你因为臭虫、懒虫、胆小鬼、道德败坏、心怀歹毒沾沾自喜着呢,就是因为这些给你和普罗大众划出一道分水岭来呢,要在这分水岭上取一个名字,那必要两边都懂的名字,于是你选了二二得四,又选了美与崇高。你的诡计就在于不留丝毫余地,你扔出一根鞭子,愚钝的人自然拾起了鞭子,你扔出一根骨头,他们也只有拾起骨头。诺,你划了一道界限,但是你忘记啦,世界上聪明人可不止你一个,他们也要划一道界限出来,这就是你那片自留地了,他们也要有他们的自留地,俗话怎么说来着,一个山头不能容下两个聪明人。

  你瞧瞧你,聪明人都默不作声,偏偏你出了头,本来大家可以装作相安无事,就算撒尿碰个照面也可以装聋作哑,你倒迫不及待地喊起口号来了。

  你扔出了鞭子和骨头,有人满意地捡起来,还有人不去看这无谓的东西,向你扔出了一把左轮,来吧,转身吧!

  《地下室手记》读后感(七):圣彼得堡的湿雪

  作为一个和地下人有过多相似的我,过度的意识感总让我充斥着过多的幻想。我经常幻想如果陀思妥耶夫斯基、加缪、太宰治、郁达夫在一桌吃饭,他们四人会如何互相挑衅、互相揶揄或最终抱成一团引以为乐?他们也许会在前一分钟忽冷忽热的焦灼中自暴自弃,又在后一分钟的过度意识的虚荣中遗世独立。

  《地下室手记》不算很长,但是在咄咄逼人或自说自话的论战中,我看到了一个恢弘的体系,一个以弱攻强的非理性趋人性的文学策略。小说第一部分《地下室》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辩驳显然不同于“二二得四”般的叙事小说的结构。地下人刚刚还在和你讨论“美与崇高”的伪装,一翻页又在龌龊和利益的逻辑中剖析毫厘、擘肌分理。陀氏和加缪一样,他们总把读者当做先生或第三者,他们总是先做表白,预测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他们的论说总是走在读者的前面,让你无所适从又俯首帖耳。陀氏舍得在情的隐私和理的争讼中完全暴露自己的猥琐和卑微,在自甘堕落的又无辜又绝望的状态中倾诉内心深处的痛处,其实最终、到底,还是期待他人的理解,因为当我们仔细看他的故事的时候,会发现地下人身上比我们身上有更大的“生命力”。

  但是,地下人犀利而论辩的思想往往也只停留在思想上,他想的太多,无法行动,他竭尽全里踏着脚后跟把皮靴踩的山响也无法掩盖他的缺失:爱的缺失。

  地下人的爱意味着虐待和精神上的优势,他的爱是一种由恨开始,以征服结尾的搏斗,在他看来所谓爱就是被爱的人自觉自愿地把虐待他的权利拱手赠予爱他的人。地下人对于“爱”既渴望又无可是从,他的弄虚作假和真情流露似乎是和谐相处,他把妓女丽莎的整个心都泡在泪水里,自己又何尝不是痛苦和悔恨。在湿冷的圣彼得堡街头,地下人看不见丽莎的脸,地下人却看见了自己的鄙夷。

  “那一刻

  记忆惩罚着遗忘的良知

  你给我讲了之前发生的一切

  突然

  你捂住脸

  悔恨交加

  你以泪洗面

  发誓、愤怒、震惊”

  地下人是个小人物,他没有能力爱丽莎,他不能让丽莎像名正言顺的主妇,勇敢自由的走进他的家。他把对丽萨的侮辱看成荡涤灵魂的警示,让丽莎在心力交瘁的玷污中永远记住它。这是荒诞的人的伎俩和借口,他们无能为力的荒诞:不否认永恒、但也不为永恒做任何事情。地下人放弃了廉价的幸福,也没有在高尚的痛苦中体味应有的优势。

  有趣的是,戴锦华代表的女性主义批评视角经常强调当代文艺作品中的女性独立空间本质只是男性权力话语权的传唤,女性新奇的情感体验总是男性权威的附属。而在我的偏见看来,陀氏代表的“四人帮”中,女性即使只短暂出现,却真正是男性性别独立的主宰。

  地下人在丽莎本能爱的驱使下,在床上,在性爱后,激昂铿锵的布道,从死亡谈到生命的可贵,从家庭之乐谈到天伦之爱,按照“崇高和美丽”的浪漫文学情节编织了一个关于湿雪的爱情故事。在这短暂的甚至可以说是逢场作戏的感情布道中,地下人焕然一新,绘声绘色的讲述道德、幸福和崇高,他被自己感动了。但是,拥有人类所有层次的地下人,他能被自己感动也能被自己摧毁。一个曾是匡救世人的英雄豪杰也是一个身上长毛的癞皮狗。地下人捡起了丑恶、无聊、愚蠢与霸道,向一个比自己还弱小的同类攻击。他在自虐的矛盾中更加深刻认识了自己,丽莎的爱当然感染了他,但是他在短暂的性别独立后又重归地下室;他在床上的布道的故事当然是假的,但是他的心境是真的,他通过丽莎更加完整的认识了自己“他们不让我……我没法做一个……好人!”

  《沉沦》中的主人公在雪样的乳峰和肥白的大腿中颤抖享受,沉沦在偷窥和意淫中的他看似只是得到了一种工具性的满足,在我看来,赤裸裸的女性身体除了让他产生身体的兴奋,也是对其人格的完善。即使这种完善是病态而扭曲的,但是正是女性身体无意识的性别诱惑让主人公苦闷的心理得到缓解。女性的母体、女性的归属感和女性的纯美让主人公体会到了祖国母体的重要性,青苍苍的身影需要光源的照射,摇晃的明星地下,是他的祖国,他的归属。

  《地下室手记》和《沉沦》里的主人公都因女性的出现而更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女性的角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即使被变成施虐和侵犯对象,女性性别的独立性也深刻影响了作品中的主人公。如果说骑士的爱建立在恋人的依附上,那地下人或多余人的爱则建立在看似荒谬却平等的独立中。因为他们心甘情愿陷入到对恋情的单方面迷狂中,既秘密的珍视它,又切肤的逃避它。

  圣彼得堡的湿雪是《地下室》手记中唯一几处出现的室外描写,忧郁的街灯和无益的闪烁让湿雪更显迷离,湿雪是热与冷交汇的产物,是融化前的回忆,地下人凝视着丽莎的背影,或许会有雪水和泪水的交汇,在爱与恨的交集中,在短暂的爱情中,他短暂拥抱了世事,又重返地下室。

  《地下室手记》读后感(八):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前段时间看完阿西莫夫的“最高杰作”《永恒的终结》后,顿觉脑洞大开,里面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永恒时空,它以一个世纪为单位,并视每个世纪的发展需要加以微调,通过纠正过去的错误,将所有灾难扼杀在萌芽中,人类由此获得安宁的未来。然而,如果你看过《蝴蝶效应》、《罗拉快跑》这些电影的话,你会发现,哪有这么简单!就算时空技师计算得再精密,也免不了微小的失误,而这些失误将有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有点危言耸听的意思,但是换个角度,我却感到有点欣慰,因为好像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必有它存在的道理,不可轻易改变,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理论上是这样,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曾经一度对“有你没你都一样,没有你世界照样运转”这句话感到绝望,因为难以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没有存在感,一不留神我们就成了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聪明的废物”。

  说到俄国文学,必定要说到老陀,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既然是“存在主义”这样深邃的话题,势必绕不开老陀。有人说,读老陀的书会让人感到绝望,他对人性的洞察与思辨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很多人读了之后会选择轻生,要么自杀,要么像伊坂在《杀手界》里塑造的那位“《罪与罚》冷血杀手”一样(笑),视生命如草芥。然而我觉得这个锅不应该由老陀背,人家把人性的各种幽微撕开给你看,替你省了那么多功夫,你却承受不起,这能怪谁?为老陀正完名后,回到上面提到的“多余人”,老陀将其变形后提出了“地下室人”这一概念,也就是这本《地下室手记》中的主人公。

  这本书不仅是老陀的代表作,也预示了他后来5部重要的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被认为是这5部长篇小说的总序。同时,本书也被认为是老陀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与之前的《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等充满了人道主义同情的作品相比,之后的作品哲学意味更浓,更富于思辨性。正是从本书开始,陀氏的历史哲学、神学、宗教哲学等开始陆续在其作品中得到反映。

  回到具体内容,本书描写一个虚构的、但作者认为他当时的社会不但可能,而且甚至必然存在的人物,由主角地下室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地下室人是名年约40的退休公务员,他的内心充满了病态的自卑,但又常剖析自己。全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下室人的长篇独白,内容探讨了自由意志、人的非理性、历史的非理性等哲学议题;第二部分是地下室人追溯自己的一段往事,以及他与一名妓女丽莎相识的经过。小说以悲观主义对抗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的历史乐观主义,认为思想和感情经常处于矛盾状态。人们一般认为本书第一部分是存在主义的先声。

  老陀通过“地下室人”对美满家庭的设想以及对即将来临的责任的逃避,一方面让人们看到了家庭乌托邦的美好,另一方面却也揭示出生活对个体的压迫,这种压迫本质上来自恶劣环境对人性的逼迫,使人在随幸福而来的责任面前感到无法承受的沉重,“地下室人”最终对于幸福选择放弃,让人对家庭乌托邦的理想感到深深的惋惜,同时也让人更加强烈地意识到要努力去追寻那个理想中的人类社会。

  在这本书里,人开始用自己的自由,对上帝信仰产生怀疑,对理性加以否定。主人公不断探索并发现了人的精神世界里的问题,这种对上帝是否存在的因惑和人类的焦虑,与萨特提出的“人在信仰坍塌时代的自由观”是相互印证的。老陀在其中揭示了人的精神世界的悲剧,认为对上帝不再信仰的人,必然会得出“一切都是允许的”这一论断,奉行这个“真理”的人最终将走向毁灭,也即精神世界趋于瓦解。专注于自己的人员终并不会获得自由,只会残害了自由,悖逆上帝的人性导致了人的自我毁灭。

  老陀试图在“自明的常识”之外,争取被“自明”和“常识”,即被理性扼杀了的人的权利。在这个世界中,人们自由地过着他们所选择的生活,“人即自由”这一后来存在主义的经典命题已初现端倪,在存在主义看来,“自由选择”主要有三个方面:选择什么、怎样去选择和选择的结果,《地下室手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确定了人本质上是自由的,也透露出来自由可能被滥用。

  整本书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的全部艺术特色,内容深刻,形式诡异,既像小说,又像忏悔录,又像哲学论文。作品主人公既像坏人,又像好人;既像小人,又像一个饱经沧桑、逆来顺受的人;既像英雄,又像“非英雄”,又什么都不像。总之,虽然意识到人是复杂的动物,但是还是有种微妙且令人作呕的共鸣,WTF!!!不逼逼了,晚安!

  《地下室手记》读后感(九):俄罗斯人的精神领袖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俄国社会失去的不仅是一位诗人或者作家,而是自己的精神领袖。只要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尚在继续,恶就无可避免,和恶斗争有两种权力:世俗的和精神的。世俗权力是以恶制恶,用惩罚和暴力与恶斗争,仅仅维持某种外在的社会秩序。第二种权力——精神权力,则不承认这种外在秩序表达了绝对真理,执意通过内在的精神力量,也就是使恶不仅受制于外在的秩序,而是彻底臣服于善,以实现绝对真理。就像至高无上的世俗权力总是集中在一个人——国家元首身上,至高无上的精神权力,在每个时代一般在全体国民中也只属于一个人,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晰地意识到人类的精神理想,比任何人都更自觉地追求这些理想,比任何人都更强有力地用自己的言论影响他人。这样的精神领袖对俄罗斯人来说,在最近一段时期便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只要社会的实际状况建立在不公和恶的基础上,只要善和真理还在竭力寻找实现自我的途径,这类人士的地位便不是一国之君的地位,而是往往不被承认的先知的地位。他们的一生是奋斗和受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正是这样的一生。为了证明他有权获得我们赠予他的精神领袖和先知的称号,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他一生中的众多事实。为了获得拥有这一称号的权利,首要条件便是意识到,并且强烈地感受到统治社会环境的那种不公,并且决心为消除不公献出自己的一生:谁和不公共处、妥协,谁就不是先知,——谁不凌驾于物质生活水平之上,谁就不能在通往精神王国的道路上成为他人的领袖,甚至不能成为这个王国的一员。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携着中篇《穷人》进入文坛的。这部小说生动而又独特地描写了社会的不公,描写了人的内心尊严和他的所有外部关系之间的矛盾。但他并未像一位纯粹的画家所做的那样,止步于再现生活固有的不公。作为先知,他比其他人更清楚地意识到社会不公的存在,并且主动肩负起在生活中实现真理的重任——这是领袖和先知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年轻时,他参加过一个小组,其成员力图在生活中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不知道他们想用什么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知道的只有,他们没有取得任何实效;但这些人被认为是危险分子,判了死刑,只是在死刑执行的那天,死刑改成了苦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们一起被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这时显示了一个新的特点,使他有新的权利拥有俄罗斯人精神领袖的称号: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对他遭遇的暴力心怀愤恨,显示了比任何外部力量更加强大的精神道德力量。他从西伯利亚回来,没有个人怨恨,但依然觉得社会不公,依然奋力进行道义斗争,以消除社会不公。在《死屋手记》中,这种不公表现得比他的前期作品更加突出。死屋的主人公,那些无权,不受法律保护,不被社会承认是自身成员的人——当然,不仅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而且在他永远忠于的现实中——不仅在道德上毫不逊色于大多数有权利能力和有特权的社会成员,有时甚于比他们远为优秀。在以后的作品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创作的基本思想得到进一步深化;这里,他指出的已经不是道德准则和社会现状之间的外部矛盾,而是人的内在精神力量和人的内心实际之间的矛盾。这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始终宣扬一个信念:任何道德堕落,任何道德卑劣的行径,都不能扼杀人的精神力量;他坚信人心是神心的一部分,所以能从任何卑劣行径中复活。为此,许多人指责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什么他总是落墨于人心和生活的阴暗面,为什么总是描写反常的、心理变态的、行为不规的人,又说他似乎主张,人心必须经历这所有的卑劣,才能到达道德的高地。这是不对的。应当问问这些指责者,耶稣基督善待税吏和罪人,做的不也是同样的事情?为此当年的书呆子和法利赛人不也同样指责耶稣?我们,基督教徒,没有为这指责耶稣,所以也不该指责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作品里,宣扬的不是不公的必然,而是用精神力量战胜任何外界不公,进而战胜内心谬误的必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尽管早年因为抗议不公受尽苦难,后来也从未放弃这种抗议,但他真诚的信念是,恶的铲除不能借助暴力,不能以暴制暴,要以爱的无限力量和暴力斗争。许多人还指责他宣扬内心的自我完善,取代积极地促使善的实现,指责他禁欲主义。这是不公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禁欲主义者——他不需要这样。苦行的功勋是环境使然,并非他的本意,但他历尽苦难,无怨无恨,清楚地表明他超越了一切禁欲主义。陀思妥耶夫斯基宣扬的不是禁欲主义,而是基于无限的博爱、人和社会的精神重生,在地球上建立无所不在的真理王国,他宣扬这一道理,比同时代人中的任何人都更强有力、更生动、更坚定,因此,我们应当承认他是俄国人民的精神领袖和神的代言人。

  作者:索洛维约夫

  注:本文引自索洛维约夫1881年1月30日在高级女子讲习班上悼念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演讲

  (本文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2月新出版的《精神领袖》一书第一篇文章,曹国维译)

  《地下室手记》读后感(十):还没成为同谋者,如何当上审判家?

  同谋者和审判家,是读书时自己心中要去充当的两种角色。这是伍尔夫教给我的。我们要学会和作者并肩走着,通过他的眼睛和心去看问题,假设自己一无所知,不要处处发扬所谓的批判精神。同时,常常是掩卷之后,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制高点上,俯视所有的大山小山,去审判那些真诚的和那些虚伪的。

  面对陀氏的《地下室手记》,很多人妄图先去充当审判家的角色,说这个主人公这不好那不好,特别是一些爱情的渴求者,他们很是同情丽莎。说主人公伤害了这纯洁的爱情,失去了重新走向生活的机会。但在你们说这些之前,你们在阅读中排空了自己先前的观念和成见,去努力理解这个主人公了吗?另外,向陀氏这种作家,很多批判他的人就会成为: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现代版本。

  我们总是崇拜成功,如果你是一个各方面都没有取得社会认可的人,你就会在成功者面前低下自己的头,虽然你还想说要是我怎样怎样,或是我只是不情愿如何如何吧。在这方面,陀氏的书很好地阐述了这点。有人不想从社会上得到什么,不想比比人拥有的多,甚至比别人更加幸福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一旦得到,他们就觉得自己不配或是过于幸运,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成功者呢?当然很多人只会说他们没有去拼搏。

  我们也总是不敢做和大家的举动相反的事情,不敢把想法推向极端。理由很多,比如这有什么用呢,思想又不能显露出来,不能当饭吃。再比如,唉,这样总是不太好吧。如果你执着于那些“崇高与美的事情”,而忽略了找一个很好的女朋友,吃吃饭看看电影之类的事情,你也就成为了不懂生活情趣和无聊的书呆子,何况在这个过程中你还有所谓的痛苦,虽然这痛苦在和别人说时你总是找不到表达的词语。

  如果假设我有一天也成为像主人公那样的人,我只想说我会比他更加的邪恶和恶作剧。但是这只是假设,我不会成为那种人的,我很温和,很nice,对自己苛刻,对别人宽容,虽然这可能是我潜意识认为我比别人高尚。

  这些都是些瞎写的同谋者的话,至于审判家的角色,恕我无能,暂时还不能批判陀思妥耶夫斯基,我只想,要是能和他聊聊和做朋友,我情愿少活几年,但我也知道,我不是能和他对话的人,唉,悲哀的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啊。

  但是,还是要不自量力的还还手,总之,“痞”这种东西是不好的,破罐子破摔也是不对的,痞里面包含很多负面的东西,像无奈,精英意识,酸葡萄心理和把一切神圣崇高都平民化的无产阶级思想。王小波和王朔不幸的沾染上了这些东西,虽然他们很厉害,但那要也是现代经典的话,我只能感到悲哀。这点小波自己也承认的。所有酗酒的人都知道喝酒是不好的,但要能戒掉才叫厉害。陀氏也是有点这个,当然,要能克服这点很难,我很能理解,存在也是合理的,但是,事实上,这还是可悲的和让人遗憾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