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白夜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白夜读后感1000字

2020-07-30 23: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白夜读后感1000字

  《白夜》是一本由(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44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02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夜》读后感(一):斯人彩虹

  圣彼得堡的夏夜,男青年邂逅少女,在四天的交往相知慢慢坠入河,个人决定携手的时候,少女等待了一年的男人出现了,男青年的爱恋陷入了停滞,但他还是成全了少女。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里的反思,在《死屋手记》里的呼喊万万没想到笔下还能有这样像牛初乳一样嫩白、甘甜爱情故事。“幻想”男青年在圣彼得堡的街道里游走时,就像一部录像机,记录建筑、街道和城市变迁。这种游荡的美好在遇到少女之后发生改变——游走的是为了赴约,记录是为了分享!这种暧昧甜蜜在马上就要“扶正”的时候,少女一直等待的初恋情人回来!“幻想家”决定成全少女的等待,将对少女的爱恋变成兄长般的关爱。这种成全在“幻想家”里并不痛苦,他觉得“整整一分钟的狂喜啊!这难道还不足以让人享用一生吗?......”这样的一分钟或许凡人是一辈子也遇不到的......就像韩寒那句话一样吧——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可是,彩虹不长久,遇到阳光就蒸融了。

  《白夜》读后感(二):白夜中“初”恋 / 暗恋搭桥的美

  

第一夜

遇见英雄救美一个基本没跟女人说过话的26岁的爱幻想的年轻人,说了些傻傻天真的话,激情火药一样爆发女方淡淡地,当是个可以讲话 / 交心的朋友他们约好第二夜见面,男的说自己要把自己的身世全都说一遍给她听

第二夜

“相谈甚欢”就跟碰到了一个26岁的小孩似的。小孩疯狂眉飞色舞高达奥特曼海贼王皮卡丘还跟着哇哇叫 —— 简单说这人还在中二期,是一个幻想家但她听完了他绘声绘色描述,握着他的手,讲了她自己的故事

娜斯津卡的故事

在“奶奶”家的娜斯津卡被年轻房客吸引想要跟着私奔的事儿房客说我现在还是个穷光蛋,去莫斯科闯荡一年再回来一年后他回来了,已经过了3天,他还没来见她“我”给“她”出谋划策给这个房客写。然后“她”从自己手里掏出了信交给了“我”,并说了谢谢你帮我交给“他”“我”开心坏了

第三夜

信送了,“他”还没来“我”和“她”聊着,表露自己的感情,“她”调皮地哦了一声,“我知道,我把你当兄弟

第四夜

“我”对“她”说,“我”爱上“你”了“她”说那个负心汉算了,说要跟“我”在一起“我”送“她”回家,“他”迎面走来,“她”冲出“我”的怀抱,向“他”扑去完了转过来跑到“我”身边亲了“我”一下,一句话不说,又再次冲向“他”,抓住双手,离开“我”久久地注视“他们”的背影,直到消失

早晨

“她”给我来信,要和“他”结婚了。“她”说“她”爱“我”,“她”让“我”继续爱“她”,像兄长一样整整一分钟的狂喜啊!这难道还不足以让人享用一生吗?…… —— The End

真是,像极了高中时的暗恋,才决定要表白写了QQ空间日志,结果过了一个星期他们在一起了。想起当时凌晨6点跑到操场天是黑的,空无一人,蹲在操场上。想好再也不跟室友说话后,过了2天决定祝福他们。以及后来给暗恋对象和室友课上传递情书、带早餐、吵架后中间的搓搓。

想来也是好笑。如果把现在的性格 / 经历放当时,估计会去争吧,例如可能的操作,把信藏了不送。真是岁月如梭。

但又会想到夏目漱石的《心》,故事里男主选择了提前提亲,娶到了。但是好朋友却因此选择自杀,自己背了一生的业障,最终也还是选择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

  《白夜》读后感(三):从《白夜行》到《白夜追凶》,为何文艺作品都钟爱“白夜”?

  最近新出了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叫《白夜》。小编兴冲冲地更新了豆瓣页面,搜索时却傻了眼:

豆瓣搜索“白夜”页面

  排在搜索第一位的是这几年火遍全网的悬疑剧《白夜追凶》,第二位是尚未播出就强势上位的《白夜追凶2》,第三位是根据东野圭吾的畅销书《白夜行》改编的同名电影……翻了好几屏才找到的《白夜》本尊,已经排在二十名开外了。

  这不禁引起了小编的思索:

  为什么有这么多作品叫“白夜”?

  为什么叫“白夜”的作品都这么火?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不是深刻影响了东野圭吾和潘粤明?……

  带着这些疑问,小编开始了细致的考据和分析。

“白夜”自带戏剧冲突感,夜怎么会是白的呢

  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夜还真是白的。

圣彼得堡独特的白夜现象

  高纬度地区的夏季,当太阳降到地平线下6度以内时,就会出现“午夜黄昏”的现象。即使是夜晚,天也不完全黑,人们可以照常读书工作而不需要掌灯。

  奠定陀思妥耶夫斯基大师地位的作品《罪与罚》,就发生在这样异乎寻常的夏夜。彼得堡白天的暑热和长时间的日照造成了书中男主人公的精神亢奋,也直接引出了日落后黑夜里的躁动——人类内心最原始的越界、犯罪、杀人的冲动。完成了那桩惊世骇俗的凶杀案后,这位大学生回到自己的公寓,仰面躺在沙发上,发现“天色已经明亮如白昼”,而此时正是“深夜两点多钟”。混沌的白夜给了《罪与罚》最完美的布景,错乱的不仅是天色,更是人性中的狂妄和病态。

《罪与罚》插图

“白夜”的光与暗,恰如人性的善与恶

  有光的地方就有阴影,它们对立又共生。

  电视剧《白夜追凶》中的孪生兄弟,哥哥是代表正义的刑警,弟弟是亡命的嫌犯。然而哥哥有黑夜恐惧症,到了夜晚,本该躲在暗处的弟弟就代替哥哥出现,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与他对立的一干刑警面前。像昼夜的交替不息,兄弟俩的命运也在光与暗之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他们共同寻找真凶,帮弟弟洗刷罪名。

《白夜追凶》剧照

  《白夜行》中的男女主人公也有类似的共生关系,他们分别扮演白天和黑夜的角色,男主人亮司选择在黑夜里行走,以保护女主人公雪穗得以在白天阔步前行。用东野圭吾的话说:“罪与爱,黑与白,正与邪,显与隐;亮司是雪穗生命中的太阳,他承受父亲的罪恶,照亮雪穗黑暗的人生,使雪穗凭借微弱的亮光把黑夜当作白天。”

  在大多数悬疑推理作品的设定中,黑白、正邪都有某种程度的交叠和颠倒,它不关乎大是大非的道德批判,没有勇敢与正义的单向度呈现。罪犯也能唤起我们的怜悯甚至共鸣,引发我们对善恶关系和人性复杂的思考。

“白夜”的暧昧,像极了都市人的爱情

  如果说《罪与罚》中的“白夜”充斥着燥热的犯罪气息,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另一部作品《白夜》中的“白夜”,可谓浪漫十足。在陀爷的笔下,夜晚的力量似乎永远和人心中不可知的精力相关,在《罪与罚》中,它表现为超人精神;在《白夜》中,它转化为对爱情的幻觉。

  故事同样发生在圣彼得堡这座巨大的城市。时值夏季,有钱人都去郊外的别墅避暑了,让彼得堡朦胧的夏夜变得格外寂寞。两个同样孤独的“彼漂”在这样的白夜里相遇,他们相约散步、谈心,交换彼此在这座大都市的生活经验。年轻人讲述着他的不擅交际、耽于幻想,这么多年来只能在幻想中与意中人相爱;少女将自己的心事和盘托出,她在等待那个一年前许诺要带她看看外面的世界的男人……他们两个时而兄妹一般相拥而泣、给予彼此安慰,时而又陷入狂喜转化成恋人关系。整整四个夜晚,他们的心绪百转千回,像彼得堡的天色一样暧昧。

  几乎没有外貌或形象描写,陀爷凭借洞悉人心的对白让人物在读者眼前变得精确。当年轻人陪着少女等待她的恋人时,分明感觉到少女的柔情都来自即将与另一个人相见的喜悦;恋人没有来,少女不再欢快,对他却更加关切,“似乎本能地渴望向我倾注她自己如此渴望得到的那种情感”。

  就在少女终于卸下心防,决意与年轻人携手同行的那一刻,她等待的恋人出现了——其实早有预感,少女最终头也不回地回到了旧爱身边。

  相较于中后期的作品中执着于道德和宗教审判的陀爷,这个小故事让他显得可亲可爱。意大利电影大师维斯康蒂把“白夜”从彼得堡挪到了威尼斯,法国导演布列松把它移植到巴黎,不变的是原著小说中那哀歌式的温柔。

布列松《梦想者四夜》维斯康蒂《白夜》电影海报

  如果你也曾经被陀思妥耶夫斯基动辄几十万字的大部头劝退,不妨从这部6万字的《白夜》开始,在迷离的白夜中,温柔地跌入陀坑。

  《白夜》读后感(四):《白夜》:在自己的一生中,至少有两个夜晚我真正生活过了

  

最近在现实世界扑面而来的弹雨缝隙,读完手上这本谷羽所译的俄罗斯小说。提起,放下,都轻盈的小小一册,《白夜》。

读它,有一种身负中年担却误撞年轻梦的错觉。美好又惆怅,惆怅又美好。某些奇妙的夜晚,大约只有年轻的时候才能遇到。某些作品,大约也只有年轻的时候才能写就,为着一颗心还没为要抵御现实被迫长出深刻的厚茧,从而还保持着最初的稚拙敏感、最初的单纯脆弱、最初的鸿蒙天真之故。

极少数高于37度2微微发烫的作品,如同精美易碎的青瓷,就这么小心翼翼地降临人间。如果,仿效地理,按作品呈现的人性维度将作品分为高山系、平原系、深渊系,那么,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提供给人类的,大约多是深渊中的深渊。

“一位拷问人类灵魂的残酷天才。”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鲁迅先生如是说。

《白夜》,恰是异类。

“最明亮、最富有诗意”,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留下的精神财富中,《白夜》被如此盖印。《白夜》人物线索极为简单。一个无名幻想家,一个17岁少女娜斯津卡。以及,笔墨稀少而关键的几个人物,房客,娜斯津卡奶奶,女佣玛特廖娜。它的叙事情节同样极为简单。彼得堡的一段堤岸,两个人在四个夜晚梦一般的一场偶遇,相知,立约,再到梦醒成空。

——“在自己的一生中至少有两个夜晚我真正生活过了。”

世上有一类人,被叫作:幻想家。幻想家,有着与现实世界颠倒的生活理念,方式,与秩序。幻想家擅长疏离,习惯于在社会生活中做一个众人眼中熟悉或不熟悉的陌生人。大部分时间,幻想家也并非活在真空中,也会交付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给现实生存。恍惚一看,幻想家没有什么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幻想家的心灵结构。

在幻想家的内心里,他对所生存的社会现实并不趋之若鹜,岂止于此,幻想家从根本上就不认同安身立命的这个世界。“我们的现实生活又算得了什么”,幻想家对现实世界的态度,大约凝结在这句。在现实世界经历的大面积时空中,“他没有任何欲望,因为他超脱于欲望之上,因为他拥有一切,因为他已心满意足。”对幻想家而言,那些只是因为生存的种种被占据,而非自己心之所向的生活。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光阴流逝中,幻想家认定,“一天当中有那么一个小时叫我特别喜爱”,那一个小时,幻想家把自己从现实世界中赎出来,独留给自己虚设的梦境。那一个小时,幻想家大脑和心灵的整个小宇宙,忽而像夏加尔画中那些在房间与城市上空飞起来的人,变得缤纷、灵动、热腾。

“他的想象再度亢奋、激越起来,一个新世界,一种美妙的新生活,又突然在他眼前闪现出灿烂的远景。”是的,激发幻想家的不是现实,而正是迈过现实抵达远方的这种想象。

——“我早就在寻找一个人”。

如果,幻想家永不向现实世界去寻找与兑现梦境,那么,他就是一个绝对而彻底的幻想家。《白夜》中的一切,也就不必出现。然而,幻想家不是。

幻想家的内心深处,一直存放着一个将注定与现实相链接的蛰伏已久的梦,或者说是一种心愿,一种渴望,一种等待。幻想家,在寻找一份有体温的爱,一个具体的人,一种真实的生活。

“如果没有另一种生活,才不得不用这些碎片去建造另一种生活。”命运,让幻想家遇上少女娜津斯卡。于是,仿佛翅膀落地,鸟停止飞翔。幻想家曾经用想象的碎片建造的另一种生活,像潮汐冲涮沙堡,瞬间,那些想象中的风景一下子消逝殆尽,风烟俱散。整个世界,只有眼前这个真实的人。

大约,幻想家已寻找得太久,这一次的河堤偶遇,不是梦,不是想象,竟像是伏笔漫长的一场蓄谋。终于啊,遇上一直在寻找的那个人。幻想家所求,终究,不在尘世之外。

——“想来想去没办法,干脆抽掉别针,跑掉了……”

走向觉醒,走向独立,去完成内心深处尚在萌芽的自我,是《白夜》少女娜斯津卡呈现出来的成长轨迹。这个完成,在书中,是以爱情的方式得以实现。

似曾相识啊,读娜斯津卡时,感到这个俄罗斯少女给予人很多联想。娜斯津卡,仿佛是一个镜像,从她身上,可以看见无数个娜斯津卡。与此同时,也会看见无数个娜斯津卡奶奶。简言一下,娜斯津卡从小和奶奶生活在“一座小房子,一共只有三扇窗。”随着年龄的长大,娜斯津卡渐已成为一位少女。奶奶告诉孙女,这个世界有很多邪恶,少女必须学会抵制外来的诱惑,尤其来自异性的诱惑。为了阻止一切可能对孙女的掳掠,奶奶做了一件奇怪的事。

“奶奶用别针把我别在她的衣服上,”娜斯津卡告诉幻想家。在接下来的讲述中,多次提及的事物,就是这枚:别针。

“三扇窗”与“别针”,在娜斯津卡的讲述中,具体,真切,却又荒诞。这二者,都由真实事物通向了人与人关系的精神隐喻。

只有三扇窗,表示祖孙两代共处的这所小房子,一定有的房间,并没有窗。窗的存在,对一间或一所房子而言,从功能上,可以让房子通风透气;从视野上,可以让房子里的人看见外面的风景;从精神上,还可以让房子的人通过视觉触及心灵的开阔。没有窗,潜在意味是祖孙二人的生活,有一部分似乎是有意钉死的,隔世的,封闭的。

一枚“别针”,更是掀开生活的一隅暗角。每一回,娜斯津卡有意或无意的独自起身,这枚“别针”,都会给她带来相应的难堪、困境,甚至少女特有的羞辱感。天,有时,只需一枚“别针”,一个人就可以将另一个人的身体、生活与自由,轻易锁住。生活中,这样或那样的“别针”,还有多少?细思生恐。

——这,是,爱,么?

借娜斯津卡之口,《白夜》承认,“别针”式的爱,也是爱,至少,出发点是爱。可是,令人窒息的控制式的武断的爱,终将迎来抗争,时间只在迟早间。

娜斯津卡从来没有不爱奶奶,只是,一年一年里,她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本能地在逐渐加深,像雨后春笋瞬息生长,已经势不可挡。有时,蜕变,像风口岩浆喷成烈焰,只需刚好出现一根火苗。房客,在娜斯津卡“别针”下黯淡的少女生活中,某一天,刚好出现了。房客是书中另外一个无名氏,他让娜斯津卡读书,让娜斯津卡看到除了奶奶,小房子,三扇窗,别针,还存在有更广阔的精神世界。更重要的是,房客,以爱情的样式,为娜斯津卡带来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娜斯津卡意识到自己不愿意再和奶奶一起过“别针”下的生活,同时,意识到爱情来了,她想和房客一起生活。有生以来,第一次,娜斯津卡意识到自己不想要什么生活,和想要什么生活。

爱情,带来了觉醒。

——“有时候我们感谢某些人,仅仅因为他们和我们一起活着。”

幻想家和娜斯津卡,在彼得堡堤岸一共相处过四个夜晚。

第一夜,偶遇,相约。第二夜,向对方相互讲诉自己的人生,幻想家讲述自己“缺乏真实生活”的那种生活,娜斯津卡讲述和房客之间有分离时的一年重聚之约。第三夜,幻想家克制与隐忍自己的情感,帮助娜斯津卡等待心上人房客的消息。第四夜,像最亮眼的流星划过,尾声之前,达到过眩目的高光一刻。娜斯津卡以为房客不会再出现,出于失望与懊丧,也出于发现与感激,她决定与幻想家一起生活,两个人已经像孩子一样说到了未来。

“您往天上看,娜斯津卡,您看看!明天会是个好天气;多么蓝的天空,多么好的月亮!您看看:这片黄色的云彩就要遮住月亮了,您看,您看!……”

那一分钟,幻想家呼唤身边的娜斯津卡看天边的风景,是他心中已经触及到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爱,真实的幸福。

然而,那一分钟的末梢,房客出现了。于是,幻想家与娜斯津卡刚刚萌芽的那点爱,立即从有到无,一切像没发生过。幻想家结束四个白夜,只能又回到住所里,继续往昔那种只有女佣玛特廖娜出入碰响杯盘的没有光彩的贫瘠生活。

可是啊,又的确有什么,真的来过。

忧伤么?遗憾么?可惜么?也许,都有一些吧。“孤独一个人也没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地爱着一个人,人生就会有救。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想起,村上春树的这句。无论个人主观意志与情感的方向如何,结局,往往只有一种,有时,是似乎宿命的一种。人间总有惆怅客。

忽而又觉得,这些叹息是多余的。能有过那样清澈明快的生命之爱,那样宁静干净的安祥告别,这样的片刻,是于人生的一种照亮。也许,足以让一个人在以后的日子慢慢享用一生。

要知道,那是生命中隆重集萃的,整整一分钟的狂喜啊!

注:文|贾柯

图| 本版《白夜》

- end -

  《白夜》读后感(五):我的心就在树上,摘去便是

  圣彼得堡纬度极高,夏至之时,午夜仍不黑暗,是为白夜。

  幻想家,无名无姓,无亲无故,生活在离奇古怪的遐想之中,常常沿着彼得堡的大街小巷,像影子一样徘徊,没有需求,漫无目的,闷闷不乐,忧心忡忡。

  娜斯津卡,自幼父母双亡,与奶奶相依为命,想过嫁给中国的皇太子,一年前和房客私定终身,今夜她等不到心上人赴约,她趴在栏杆上哭泣。

  两个人在某一机缘巧合下遇见,并约定第二天晚上见面,在四个夜晚,他们相识、相爱、然后分离。

第一夜:明天我要把一切和盘托出

  幻想家完成了幻想王国的巡游,回到城里,听见钟声敲了十下,走在运河堤岸。他遇见一个女子,听见一阵呜咽啜泣,幻想家见了女子就胆怯,但这次碰上的是非比寻常的时刻,他怂恿一个先生去追赶她,获得了一次攀谈和护送女子的机会,心渴望倾诉时,就难以保持沉默。

  “明天十点,还是在这里,我要把您的身世全讲给您听!您会明白一切。”

  “好,我答应您,您要从头讲起……”

第二夜: 我是一个怪人

  现在幻想家好比是所罗门王的魂灵,它在贴有七张封条的坛子里被禁闭了一千年,这七张封条终于被人撕掉了。

  幻想家对着娜斯津卡诉说幻想王国奇异怪诞的故事,他是荣获桂冠的诗人,和无数作家保持友情,虚构出整套连篇以自己为主角的恋爱故事,向她描述梦幻,一座凄清、偏僻、荒凉的花园,以及花园里长满青苔,孤寂、阴森的小径,还有那些一起散步、盼望、伤心、恋爱的回忆。幻想家结束了热情迸发的高谈阔论,接下来是娜斯津卡的故事。

  娜斯津卡的故事,一半是被奶奶用别针别住的少女时期 。

  另一半是,和一个年轻的房客私定终身,新房客给她送去普希金的书,同情她整日和奶奶坐一块连个说话的女伴都没有,她陷入了相思,在一个五月,房客说要回莫斯科住一年,娜斯津卡横下心带上小包袱,来到他的房间跪在床边呜呜痛哭,房客说,一年后他会回来,只要结婚,就非她不娶。

第三夜:我之所以喜欢您,是因为您还没有爱上我

  幻想家帮娜斯津卡出谋划策,和房客的朋友打听消息,送了信等候回音

  幻想家明白了,一切都已属于别人,娜斯津卡的温柔、关切、爱情……对,就是对他的爱情——其实也无非是一种即将和另一个人相逢的欢乐,那可怜的同情不过是因为她也在遭受同样的痛苦——我们在遭遇不幸时,才会更强烈地感受到别人的不幸。

  两个人在堤岸边等候,从全心全意的期待到胡乱的猜测,找他没有露面的原因,提出各种理由和推论。娜斯津卡说:“我之所以喜欢您,是因为您还没有爱上我”。但是她又说:“要知道,您没有爱上我,我还有点遗憾呢”。

  孩子气的姑娘,他明天肯定会来,我陪你再等一天。

第四夜:你要是他就好了

  等啊等,房客没有来,娜斯津卡又羞又恼、恨透了他,幻想家开始诉说自己的衷肠,他们互相搀扶互相安慰,靠在彼此的肩上,一会哭一会笑,明确了感情,敲定了婚事,说了成千上万句互补连贯、毫无意义的话。

  “我总共才有一千二百卢布”、“我奶奶领养老金”、“我家里有一个仆人,这倒不要紧”、“你明天应当搬到我们家来”、“我也许要去教书呢”,….这时,身旁走过一个年轻人,是那个房客! 娜斯津卡迎面向他扑去,抓住他的双手,没有任何犹豫和嘱托,把房客拖在身后走去了。

  幻想家久久伫立……注视着他们的背影……他们俩消失在迷雾之中。

早晨:我的心就在树上,摘去便是

  (在这里,我想用幻想家的第一人称,描述那个清晨)

  我的白夜是在清晨结束的,真诚又任性的女孩,你可知在我心里搅起了多大的痛楚,你符合我对想象中姑娘的所有幻想,以致于让我相信这么多年的等待就是为了你的出现,难道除了你还会是别人吗?

  当我向窗外望去时,对面的房子也变得老朽暗淡,圆柱上的灰皮剥蚀脱落,房檐乌黑,布满裂纹,我看到了整整十五年后自己苍老的面容。你让我的心,一夜之间竟老了十五岁!

可是,要我记住自己受的委屈吗,我的爱人!要我用乌云去遮掩住你那晴明安谧的幸福,要我沉痛地责备你,把忧愁驱上你的心头,用隐藏的怨恨刺伤你的心,让它在狂喜的时刻痛苦地跳动吗?……啊,决不!永远不会!因为你曾赋予另一颗孤独而满怀感激的心片刻欢欣愉快的时光!

  我的天啊!整整一分钟的狂喜啊!这难道还不足以让人享用一生吗?……

  故事发生在四个白夜,结束在四个白夜。两个人,某种契机下,将所有的心事宣涌出来,汩汩流淌成一条河流,荡漾起水花,卷起朵朵浪,消失得无声无息。

  有人说,这不是爱情故事,陀思妥耶夫斯基可以写一切,唯独不会写爱情,我想,倒也不能这样笃定,他写《白夜》时正好26岁,很可能正遇见一个姑娘,他爱她,她不要他,只是,从小到大经受的苦难,使得少年的陀老初次面对爱情也不会失了神智,他痛哭、绝望、沉溺、犹豫、逃避,但不埋怨,不纠缠,两个人依旧彼此祝福对方,我爱他就像爱你一样多,原谅我。

  陀思妥耶夫斯基拷问洁白下的黑暗,黑暗下的洁白,但是他放过爱恨中的贪恋,贪恋中的嗔痴。从一开始面对爱情,表达的便是伟大无私,富有宗教精神的博爱!那情痴的姑娘多么迷人啊,你却只把无私坦荡的祝福送给她!当真要如此“持戒”么!

  爱情,发生时绚烂如波光里的艳影,撩人如湖底的水草,暗流涌动摇曳生资,它有多美不必我说,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惧怕,“收尾”实在太难。

  我们往往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作为幻想家时不够知足,贪婪的想要享用更多喜悦;作为娜斯津卡不够洒脱,奔向心上人的怀抱,却总是回头望望守护者;甚至作为那个房客都不够沉默,许下诺言喋喋不休,实践诺言又滔滔不绝。这一切,在《白夜》里克制的恰如其分,陀老是怎么把如此热情洋溢、精彩绝伦的感情悉数收进口袋,不损分毫的。

  在这里,我想到一些“反面”事例。

苦月亮 (1992)8.41992 / 法国 英国 / 剧情 爱情 惊悚 / 罗曼·波兰斯基 / 彼德·考约特 艾玛纽尔·塞尼耶

  《苦月亮》中,当激情达到巅峰,接下来是无可避免的潮退和倦怠,奥斯卡提出分手,咪咪搬离公寓,如果故事在这里停止,那么将是永留心里的罗曼蒂克,可是咪咪在门口乞求,奥斯卡没有拒绝,他让她堕胎割除子宫,她把他拖下病床,“一把屎一把尿”的看护,直至枪声响起,两句尸体被抬出。

英国病人 (1996)8.51996 / 美国 英国 / 爱情 剧情 战争 / 安东尼·明格拉 / 雷夫·费因斯 朱丽叶·比诺什

  《英国病人》中,凯瑟琳和艾玛殊第一次在沙尘暴中感受到风的浪漫,回到镇上,艾玛殊用尽全部的力气喊出一句“克里普顿太太”。可是凯瑟琳还是走入了房间,讨厌贴标签的人想要占有,不愿撒谎的人学会了演戏,从开始纯真好似初恋的悸动,到被嫉妒、狭隘、自私侵蚀,故事以死亡和叛国结束。

断背山 (2005)8.82005 / 美国 加拿大 / 剧情 爱情 同性 / 李安 / 希斯·莱杰 杰克·吉伦哈尔

  《断背山》中,从阿尔卑斯山下来,杰克娶了富家女事业有成,恩尼斯和青梅竹马生育两个可爱的女儿。几年后,杰克还是找了过来,一年中几天的约会,两个人争吵、埋怨、暴露、分道扬镳,再次听到是杰克的死讯。

  惨烈啊!难道点到为止真的会比较稳妥、更能留存爱的本质。

  有时,我认为,心灵的想象不受束缚,如果一生不能和最爱的人度过,那么贫穷或富有,平淡或疯狂又有什么意义。有时,又觉得要感恩那些曾经给与一分钟的喜悦的人,相忘于江湖,敢于承受孤独的人生是多么美妙。

  前面两种观点,都存在被人放大的成分,实际上,我常涌起一些不怎么纯粹的念头,那些作家文豪多么狡猾,擅用语言技巧调动我们的情绪,难道,世界上只有他最痛苦、最深刻吗?不过是他能说会写表达的淋漓尽致罢了!难道,他窥得了部分真理就能得到救赎吗?不过是敏锐的抓住了人类感情上的共性,将我拽下共游痛苦罢了!

  回到《白夜》里的故事,如果不是陀老及具生命力的文字、四面八方的渲染,毫不留情将我轰炸,在脑海中嗡嗡作响,我会沉醉于四个白夜,激动的写下这段文字么,想必是很难的。所以,我无法全盘接受任何一个人关于爱的描述。

上帝创造此君 莫非为了给你的心 作伴于短短的一瞬?……

  上帝创造任何人,便是为了作伴于短短的一瞬,很遗憾,你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孤独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只想逃避。

  爱,它喜欢折腾人,缠上就躲不掉,但爱更需要智慧经营,需要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升华。大部分作品过分歌颂一种感情、一种精神,但生活中的责任、工作、压力、金钱,能促使爱更加凝重,真正的落地发芽结出果实。

  理性与热情,是航行中的舵与帆,过分关心于任一客,必要失去两客的友爱与真诚。思想与行动亦是如此,我始终保持一种观念,每做一件事,都会使人身心解放,即使把事情办坏了也比什么都不做强。幻想家能够止步于四个夜晚,能够由衷赞美那一分钟的狂喜,已经不是糊涂人,如果他能够打开壳子去争取,看看那些慌张、虚情假意的面孔背后,片刻的温情与欢笑,是不是会发现新的世界。在幻想中逃避可怕的清醒,在清醒中追寻片刻的幻想,哪一个才是我们的选择。

  我常常是搞不清楚,比如黑与白,对与错,理性与感性,每当此时,就会将两者混淆,捏作一团。但我逐渐明白一件事情......嗯,这是一个秘密。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你的人生一切,才真正开始。

  二十六岁,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爱的思索,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人。以及,我欣赏任何形式的爱,只要它能证明曾经存在。

  写在最后:夜晚和清晨是我最糊涂的时候,从早上起来到现在敲敲打打近万字,从《春琴抄》到《复活》、《叶普盖尼 奥涅金》、《安娜卡列尼娜》,我追问,爱是要让它永不登顶还是在最美时割断,追问我们所见的究竟是两个独立灵魂的相爱,还是一个人占据主权,用他人诠释自我之爱,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话题。而这怎么会是纠缠对错、辩证是非呢?不过是在享受撞南墙的快乐。

  说是书评,更像读后感,因为我无法准确的判断食材的来源、烹饪的手法,也不能点评厨师的拿手菜,我只是普通的食客,从牛肉里吸取蛋白质,从蔬菜里吸取维生素,喝下一杯果汁我说味道很新鲜。

  Love gives naught but itself and takes naught but from itself .

  Love possesses not nor would it be possessed;

  For love is sufficient unto love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白夜读后感10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