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四分之三的沉默》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四分之三的沉默》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11 21: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四分之三的沉默》经典读后感10篇

  《四分之三的沉默》是一本由傅小平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5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分之三的沉默》读后感(一):【书评人俱乐部】:站在诗意匮乏的今天

  0.题记

  这本书,其实很早就看完了,却一直迟迟没有写评。其实,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写,总有种这书还没读透的感觉。不过,再读一遍,估计在认知上也不会提升太多,现在水平就在这了。

  和朋友在QQ上交流,向朋友推荐这本书,列举了对书中几个作家感受突然地突发奇想,不如把这里面21个作家的访谈,连同对这21个人看法起点评一番,省心省神并且又很接“地气”,还有干货。

  1. 在21世纪,看21个人

  辑一

  O.1 : 哈金。

  对于我,这是一个非常陌生名字;对于生活在国内的其他文学爱好者来说,也不会特别熟悉。因为他生活在美国,用英语写作。不过,笔下故事倒是中国故事。东北人,二十世纪50年代生人。

  在对他的访谈中,本书作者傅小平,更多地提及了哈金的新书《南京安魂曲》。近代,历史题材。哈金,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他叫每种力量都均匀地展开,避免了狭隘民族主义。不过,把整部小说鲜明地指向历史,又何曾不是一种狭隘呢?

  O.2: 莫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他的访谈,从《蛙》开始,一部计划生育史。傅小平的提问很犀利,提到了《蛙》的很多不足。莫言的回答,只能呵呵了。

  O.3: 贾平凹

  上个世纪,曾夺人眼球的一个风云作家。

  他的访谈,关于《老生》。我发现,贾平凹的小说名字多半都是两个字,《废都》、《秦腔》、《古炉》、《带灯》......《老生》。这也是一种标题党,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他是一个用心经营的人。

  在访谈中,傅小平贾平凹的文字有一股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而贾平凹回应,他没看过《百年孤独》。细细评味,竟有世事皆怪诞的况味。

  O.4: 张贤亮

  傅小平,对张老赞誉有加,但访谈的篇幅却是21篇中最短的,不知何故?

  O.5: 李 锐

  又一个陌生的名字。同样,把笔指向历史,《张马丁的第八天》,一个关于义和团的故事。李锐在谈及创作过程时候提到,写作《张马丁》的时候,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圣经》等宗教知识的补充。而这本书的审稿人就是个教徒,李锐说,很庆幸审稿人没看出什么大的问题。这个细节,叫我想起对哈金的访谈中,哈金提到国内的作家输不起,一部小说都会有专门的款项,写砸了,很可能会自毁前途

  辑二

  O.6: 张 炜

  一个很有历史气息的作家,可惜访谈对他的历史观挖掘地不够深入,有机会可以了解一下。"历史不是为了消解现在,历史是为了廓清现在"(和原句可能有出入,大意如此)。

  O.7: 张大春

  对张大春的访谈的标题叫: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小作家。

  张大春,也是一个很有中国传统气息的小说大家。四卷本《大唐李白》,是小说、是历史、也是诗论。在《大唐李白》中,很多诗歌是张大春写的“伪李白诗”,看到这个细节,叫我非常佩服他。

  O.8: 阿 来

  一个民族色彩很重的小说商人

  当年的《尘埃落定》的版权曾经炒到天价。但此书之后,阿来慢慢在文学圈子里沉寂了。从这点看,现在的麦家和阿来有点相似,《解密》也是被炒得沸沸扬扬,甚至被收入了“企鹅经典”。但《解密》之后,麦家就变得非常商业化了,成了一个类型小说家。不同的是,麦家的作品还停留在大众视线里,而阿来没有。

  看阿来的访谈,你会发现,他的民族属性是他的写作资源,也是他的商业资源。但题材不是文学本身,时代的变迁,我们对题材的认知会变化,小说终究还是要看“文学性”的。

  O.9: 苏 童

  喜欢他的自然喜欢,不喜欢他的不必靠近。

  偶然看到苏童发表的对雷蒙德.卡佛的看法,直觉告诉我,我和他品味非常不一样。“神,敬而远之;鬼,亦敬而远之”。

  O.10: 毕飞宇

  《推拿》。名字,暗示了题材。这个题材中,暗藏着某些未知东西。值得找来读读。

  小结:

  辑一和辑二中的10个人,都是小说家。除了最后一位毕飞宇之外,另外9个人的写作都或多或少和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有所关联,且不论作品的好坏优劣得失成败,但至少说明了我们的五千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可以取用的资源。反观当下,很多小说都是“立足当下”,仿佛是空中楼阁中的通天之树,虽然“枝繁叶茂”,但根茎却十分短小。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是“五四”之后的文字,但故事的元素和给养其实还是可以从深远的历史中来。这也是我们阅读《四分之三的沉默》的意义所在,了解上个世纪的作家怎么认知和使用历史,也为我们的阅读和创作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

  另一方面,像哈金和李锐处理历史的方式,也可以和大仲马和司汤达处理历史的方式做对比。史实,在小说中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多了,“小说”的味道就淡了。国内小说强调“社会价值”,大仲马之流自然不是同一个档次。但大仲马的小说,却更容易叫读者留在作者的世界里,而不是读者自己的历史认知中。

  辑三

  O.11: 高尔泰

  美学家,散文家。

  O.12: 齐邦媛

  《巨流河》

  O.13:叶廷芳

  翻译家,国内卡夫卡和迪伦马特的研究权威

  O.14:金 雁

  俄罗斯和东欧研究专家

  O.15:毛尖

  影评人、大学老师

  O.16:安妮宝贝

  安妮宝贝说:“这不是我的时代”。

  作为小说家的她,被放到了非小说家当中。这很值得玩味。

  安妮宝贝的态度代表了一部分写作者的态度。看完她的访谈,我觉得“小资”这个标签对她并不合适

  小结:

  在辑三中,涉及到6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拓宽了我们对文学的认知,同时他们的工作和努力,也为文学创作者提供了某种基础建设灵感来源,对他们的认知和阅读能提高写作者和阅读者的自身修为。

  辑四

  O.17:杨 炼

  一个我不熟悉的诗人

  O.18:欧阳江河

  一个有钱的诗人。一个形而上的诗人。

  O.19:芒 克

  一个说话很“直爽”的诗人。经历丰富。访谈中,涉及了一个诗人和诗歌似乎没什么关系复杂并且丰富的人生

  “段子手”芒克。

  O.20:黄灿然

  一个不入流的诗人和翻译家。

  所谓“直译”,难道不是黄灿然无能的代名词吗?读到黄灿然谈“直译”,请细细体会

  O.21:李 笠

  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全集》的翻译者。

  小结:

  在小说家的访问中,一再提到“诗性”,但多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在关于诗人的访谈中,我们依旧看不清“诗性”是什么。诗,是语言最高形式——在欧阳江河那里,这句话变得很私人,很抽象;而在其他诗人那里,大家都在谈诗,却好像“我看云时很近/看你(诗)时很远”。

  “朦胧诗”之后,中国国内的诗歌,呈现一片死寂。余秀华之流是撑不起"最高形式"这杆大旗的。而辑四中,我们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诗歌”,而是"争论"。除了,黄灿然之外,其他四个人都曾是朦胧诗的猛将,但在这四个人却对诗歌或者说诗歌界有着非常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包括:个人在诗歌界的地位,尤其在朦胧诗时期的地位;对诗歌认知的理解;对朦胧诗时代的种种的回忆和辨析......而在其中,有一个没有出现的人,却被他们一再提及,他也是谈及朦胧诗避不开的人物

  这个人就是,北岛。芒克,亲切地称呼北岛为“老北岛”,因为他们是曾经一起战斗过很久的伙伴。而其他人,对北岛似乎就不那么恭敬了。回到访谈中来,诗人们对北岛、《今天》代表的那个朦胧诗时代的追忆和辩驳最值得玩味。

  黄灿然,在二十世纪的诗人面前,是资历最浅的一个。但在二十一世纪,他显然是这五个人中最活跃的一个。在黄的访谈中,真是“满纸荒唐言”,“却无辛酸泪”——“直译”的细节和举例,全无“诗意”。直译成“黏土”,意译成“黄土”——这样的问题,其实并不能解决“诗性”的问题。而北岛在《时间玫瑰》中提供的诗歌翻译的态度和标准,或许能给我们提供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启示。不同的诗歌有着存在着不同的韵律和音乐性,而翻译介绍诗歌时,怎么传达韵律和音乐似乎才是问题的症结。

  总结

  站在新世纪,审视这21篇访谈和21个文化圈的人物,竟有一种“久旱逢甘露”的滋之感。这21个作家学者,大多数已经淡出大众的视野,但他们代表的那个时代却是一个“纯”文学的时代。那个时代的“纯文学”不是当下那种高高在上姿态,而是街头巷尾的热议,是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作家和人物,谁不知道贾平凹呢,谁有没听过《废都》呢?那种纯,是一种入口之水一样的纯,是干净,也是亲近。

  而眼下的文学或者文化圈,是消费型的,市场化的,是喧哗和热闹的。我时常有个隐忧:未来的中国会变成现在的美国。那个美国不是真正的美国,仅是一种sterotype——是一种媒体形象,是电影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中的美国,一个有着短暂历史的崇尚实用主义的泛滥着美国梦的高度物质化的美国,一个中国化的美国化的中国。在这种潮流中,我们渐渐无意间或者不得不斩断了和过去的联系,小步快跑勇往直前......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却只有手指般的根须。

  在这种两相对照中,我们回过头,“用历史廓清现在”,真正地善待我们的历史和传统,真正地体会什么才是“中国特色”,或许要比“拿来主义”更有力量,更富"诗意"。

  《四分之三的沉默》读后感(二):深度阅读的积累可以带来思考之神的眷顾

  第一次读这种访谈类的书藉,首先感受到的是身为记者的作者,知识的博学与有深度的思想才能用有针对性与不流俗的提问,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海纳百川”似的对话录。

  在一问一答中,每个作家的不同特点,以及他们每个人的“大气象”也都在字里行间的问答中感知的到,一些写作动机、手法等这些关于写作的知识也在不经意间一一的展现,可谓信息量与知识量都是特别大的,让人有种大块朵颐和意犹未尽之感。喜欢的一些作家的作品的丰富性与深层次性,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一个个作家的思想境界与对文学,对人生的哲学思索也都铺展在面前,不由得让人思考,文学的表现行式如此多样,最后却也大多是殊途同归吧?不管是耐人寻味的小说,还是本身有着韵律感与指向性,更有着语言的精髓提炼与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诗歌,或是发掘整合历史与评论的文章,大概都是在指向个人对人性人生意义或是对文化的走向与堪忧的解读吧?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让人觉得丰满有灵气,对一些心灵正处在困顿时期的人才会产生强烈精神共振与指导意义吧?

  书读越多,越觉得自己是如此的“贫瘠”,在精神这块平原上立起的大山,才会越来越多,当仰望那一座座高耸超拔却并不险峻的大山,那种满足感与知识的缺乏感同时矛盾的纠结在一起。

  在这个人人都是娱乐主体的时代,有很多人都觉得没事儿时捧着一本书看的人,多么古板与与时不俱进,有时就会听到“每天的微信帖子都看不完,哪还有时间读那么厚的书?”“浪费那些时间看书,还不如在群里聊会天,沟通沟通人脉来得更实在。”等云云。一个又一个简短的帖子带来便利的浅阅读的同时,那些碎片的网络信息量即使再大,又如何与深度的阅读同日而语?这么快速的发展带来的是实用主义,不需要思索,也不必探求,而只是等着一些被人“嚼了又嚼”的无甚营养的“快餐”大行其道,却还觉得挺香。荣格在《心理学与文学》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我们自己的精神所创造的世界之中。”也许很多人却在向外去寻求,而忘了向内的思考与不僵化自己的思维模式才是最应该做的,而这本书里有些作家也一再的强调,不管读什么样的文学行式,都是为了引起思考而做的准备与铺垫。也许也只有喜欢深度阅读的人们才会知道那片天空下的蓝是多么的动人心魄

  《四分之三的沉默》读后感(三):文学的鸣与默

  文学的鸣与默

  y 芭蕉上人

  在打开傅小平的《四分之三的沉默——当代文学对话录》之前,如果你只是想通过访谈,来窥探那些作家的成功要诀,文坛秘辛 、生活八卦的话,我坦率地告诉你,还是不要买了。傅小平这个“访谈挤奶工”没有挤出过一滴隐私之奶,谈的还是他们的作品,他们的文学观。

  现在一提到文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在这样一个信息密度爆炸、娱乐方式爆炸的时代,客观上文学的栖息之地越来越被其他活动挤占,国内的作家受到市场和权利的双重制约,一切似乎都预示着文学进入了一个寒冬期。

  但是张大春、张炜、杨炼都认为,不要抱怨这个时代,对文学的疲倦感是所有时代的问题。李锐觉得虽然被市场专制是可怕的,但市场本身并不是妖魔。思想和艺术的小时代是由读者和作者共同构筑的,所以这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而已。你可以选择当“码洋”明星,这也是合法生意,辛苦赚钱。你也可以去迎合那些关注“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的读者。齐邦媛所谓“文学永远会是一部分人必要的坚持”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哈金则指出也不要把原因归于国情,在外国哪怕是功成名就的作家也没有所谓的安全感。这一点也许比国内更残酷,写不出作品你的文学生涯就没有了,有些大作家最后连书都没有人出。

  相比之下,莫言的观点可能更加尖锐,他在《蛙》的新书读本封面上留下这样的战鼓声:“伟大的长篇小说没有必要像宠物一样遍地打滚赢得那些准贵族的欢心,也没有必要像鬃狗一样欢群吠叫,它应该是鲸鱼,孤独地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

  与之相对,杨炼的想法更积极。他觉得中国在这三十多年里的巨变,就像席卷整个大海的海啸。这种各个层面上都非常丰富深刻的转型过程,恰恰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具备的。这对于作家既是挑战,更是一种千载难逢的机遇。

  当然,写作也不能只关注当下,当现实的“复读机”。张炜强调了历史的作用:历史用来廓清当下。写作缺少历史上的文学与艺术、思想与道德的参考和启迪,我们就会安于现状,回避和迁就自己当下的写作处境,作出“与时俱进”的解释。

  张炜还把现实生活当成粮食,而文学比作酿出来的酒。粮食压得再紧再密,也不是酒,因为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当然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所有的想象(酿造)都是空谈,凭空想象就等于无粮造酒。无独有偶,苏童也同意对于关照现实和创造性需要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把控,不可偏废一方。他把这种最佳状态比作高度三公尺的飞行,两者既不是亲密的拥抱,也不是互相攻击的炮火。所以我们会发现,只要作家的生命力足够强悍,就会表现出综合归纳和居高临下的理解力,虽然从自己的时代起步,但又能走得很远。

  关于写作本身,莫言和张炜不约而同提到了感动:前者的写作总是从被某个人深深打动开始;后者的写作为了抒发心理的尊敬和感动。而另一些作家则提到了积累。贾平凹说《老生》从年轻的时候写起,写到了六十岁后,“吃了四十年的烟”,才“在烟的弥漫中才依稀可见”。阿来的旅游都不是单纯的玩,都与思考和写作有关。李锐在写《张马丁的第八天》之前,从通读圣经开始,天主教、佛教、晚清军事、农场管理、流行病学、农业机械、年画剪纸、义和团历史……各种文献都有涉猎。

  作家们并不把写作当做讲故事,所以每每谈到写作意义的时候,都展现出了勇于担当的一面。杨炼把自己的每一首诗歌都是在不停地深化对人、对存在的追问。苏童在写作时会自我批判无数次。连通常被认为是网络作家的安妮宝贝,也把写作定位在“对抗自己内心的黑暗,为别人发出光芒“上。这方面,张炜可能体现得最明显。他说,不能因为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之。如果大家都觉得没用,这个世界就是无声的了。如果等待社会大背景改变了才去做,那就没有多少意义了。

  翻完最后一页,我不得不佩服傅小平。没有他在访谈中对访谈者思维上的步步紧逼,话题不就不会呈现如此的深度,进而我们也无法透过繁杂噪音,看懂每个作家文学上的鸣与默。

  《四分之三的沉默》读后感(四):不只是文学对话,更是在发现文学

  整本对话录中,傅小平精心挑选了二十一位身份不一的作家:如小说家莫言,散文家、小说家贾平凹,诗人欧阳江河,学者金雁,美学家高尔泰等。在这种跨领域的对话中,凸显了傅小平广博的学识,跨领域的知识结构和跨学科的视野,展示了其作为有素养的批评家的深厚功底和扎实内力。这种贯通文史哲的学术背景使他的发问不同于一般的访谈、谈话,而有其深度和高度。他不是单单站在文学的层面在回应,而是站在哲思的高度对时代精神、价值观念、民族情怀进行思索和发问,不仅折射出作者隐藏在海面下的深思和情感,还推动了作家进一步的思考。

  在这本书里,傅小平不仅仅在做文学批评,更是在“发现文学”,通过和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家的对话找到当代文学的普世价值。正如杨炼所说,“这部对话集,宏观处从中国时空透视全球化语境,微观处用显微镜观察细节的水滴。”这种“发现文学”的努力能够拓宽文学表现的界限,作者通过对话录的形式将自己对当代文学的理解及作家本人的价值诉求在当代文学的语境中安立下来,以清楚明白的方式给了读者一条发现文学的道路,使读者能与当代文学亲密对话。《四分之三的沉默》不仅是一部回归文学现象本身,通过“在场”更加澄明地传递作家的价值理想的优秀作品,更传递出了傅小平自身的社会关怀。因此,可以说是这是一部在场的当代文学对话录,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四分之三的沉默》读后感(五):在文学高空,遭遇一场“暴风雨”

  柏拉图曾在《大希庇阿斯篇•论美》一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出“美是难的”这一著名论断。美是什么?美如何把握?文学之美美在何处?几千年来,中外学人没有一刻停止过追问。然而,每当追问无法深入时,“美是难的”往往成了他们逃避问题的最佳托词。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位不愿浅尝辄止的学人,在深度对话的弹性碰撞中,为我们呈现出美的七色光谱,他就是《四分之三的沉默:当代文学对话录》一书的作者傅小平。

  正如诗人杨炼所说,傅小平“是一名无孔不入的文学侦探”,“他的文学对话,本身就是精彩的文学作品”。在《四分之三的沉默》一书中,作者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侦探”的功用,从作品本身入手,对当代华语世界极具代表性的二十一位文学名家——哈金、莫言、贾平凹、张贤亮、李锐、张炜、张大春、阿来、苏童、毕飞宇、高尔泰、齐邦媛、叶廷芳、金雁、毛尖、安妮宝贝、杨炼、欧阳江河、芒克、黄灿然、李笠进行了全息影像般的“审查”,既有横向的中西对照,也有纵向的古今比较;既有宏观的大视野,也有微观的小细节;既有大巧若拙的单刀直入,也有波澜不惊的暗藏玄机;既有双向的思想碰撞,更有多向度的审美观照。

  然而,傅小平并不满足于相对简单的访谈形式,以一篇访谈稿、一支录音笔开启采访之旅,而是采用了远溯孔子时代的对话体,“接续对话体的传统,重拾对话体的尊严”。因为,无论从本体论还是方法论而言,文学就其本质意义而言,都理应从对话的此岸,走向沟通与理解的彼岸。对话意味着平等,意味着有效的诉说与听见,是一种有尊严的形式。傅小平摒弃单向度发声的捷径诱惑,远离采访普遍涉足的康庄大道,拒绝拾级而上闲庭信步的从容,而是选择悄无声息地“胁迫”对谈者与自己临危涉险,一起进入诗与思的核心地带;舍弃平流层的平静安稳,而在文学高空的对流层,完成一次风雨交加、扣人心弦的冒险之旅。对话里面所隐藏的紧张感与无声的张力,让文学现场如战场般硝烟弥漫,轻松与浮泛在此毫无立足之地。如果说,在对毛尖文章中感受到的“两个毛尖的声音”发出疑问时,在对欧阳江河有关诗歌对称性的内在矛盾提出质疑时,在对张贤亮作品中“二百五”“一亿六”人物形象的模糊不清与过度拔高进行批评时,傅小平还是在万里高空与对谈者坐而论道,而与莫言的对话,简直就是一次拳拳到肉的近身搏击,让人隔着纸张都能嗅到高手过招时的火药味儿,察觉思想碰撞擦出的火星。这场对谈,傅小平俨然将文学现场腾挪到了文学法庭,莫言原本打算盛装出席一场晚宴,推开门却发现自己被推上了文学的“被告席”,在控辩双方交叉质询的猛烈火力中,试图厘清自己创作时的真相,为心中的隐情寻求自圆其说的辩解。这让我们看到,在真诚与善意面前,“作家是听得见批评的,甚至是锐利的批评”。很明显,通过博弈达成的理解与包容,要比秋毫无犯的一团和气更珍贵,更真实,也更持久。傅小平所极力追求的紧张、不安、摇晃、对峙与碰撞,抵达了思想的本质,有一种哥特式直指穹苍、深入内心的力度。这当然有出于对话时间受限的客观考量,但更为重要的,恐怕是他珍视对话的呈现而有意为之,因为他无意为这些当代文坛巨匠的荣誉添加注解,而是希冀他们发出本色的声音,呈现率真的性情,释放内心隐而未现的能量,让此前没有言说的沉默、让冰面以下四分之三的沉默得以凝聚成被人听见、被人理解的“言说”。

  许多新闻记者限于自身水平,很难在文学、思想的本体层面与作家对谈,而在这个方面,傅小平可谓得天独厚。他不仅博览群书,是名资深读者,更开设专栏从事文学评论、随笔的写作,同时也创作小说,这种集读者、评论家、作家于一身的学识、素养、视野与敏感度,使得他游刃有余地以不同身份穿梭其间,在对话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甚至以自己的构思、发问促进作者对自身文学生涯、创作时的心路历程进行思考,发现自己作品中令自己都觉得惊讶的可能性,也在不同程度上拓宽了自身的文学边界。当莫言说“这个问题我也没想得特明白”,贾平凹觉得“这不是我在写故事,而是天地间就存在着这样的故事”,杨炼发出“我唯一的自由就是诗”这样的感叹,欧阳江河提出“我的写作已是我的亡灵”……他们都因为与傅小平的对话而更多认识了自己。

  一个优秀的提问者,不但能通过精彩的发问催生出高水准的回答,在高水准的回答瞬间捕获后续疑问的刹那灵光,还能让更多的声音加入对话中来,有如组织一场交响乐演奏,让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部扮演好自身角色的同时,一起合奏出和谐动听的音符。傅小平在书中,希望营造的也是这种“复调、变奏与交响”的情境,将对话的窗口打开,让歌德、托尔斯泰、鲁迅、李泽厚、冯骥才、李敬泽、梁文道、唐诺、先锋派、全球化、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声音加入对话的行列,为我们打造了一场色彩斑斓、高低相和的视听盛宴。

  这本书不光使我们对二十一位当代华语文学名家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位精明的评论家是如何在张力十足的平等对话里,将自身对文学的洞见珍珠般散落在此起彼伏的声音之中。真诚祝愿更多读者能够读到这本书,顺利采撷到作者的灵光闪现,在四分之三的沉默中听见当代华语文学世界真挚而铿锵有力的声音。

  《四分之三的沉默》读后感(六):【书评人俱乐部】静者心多妙,飘然思不群

  我喜欢这个意指,四分之三的沉默之上四分之一的对谈比四分之一这个数字要深厚得多。我们总说这个时代娱乐化、大众化,我们总说生来受苦,我们总说文学被边缘化了,但是,文学的价值不正基于此吗?娱乐化大众化的时代必有清醒的皱着眉头敢于质疑的讲故事的人,在生来受苦的人生中跟着那些有敏感触角的人去思考或者去摸索暗夜里的光影,被边缘的文学才是它该处于的位置,什么时候文学被人们热情地拥抱、呼喊,那可能就是它的肌理在慢慢发生变化的时刻。

  感谢这本书,让我依然对文学和文学家悸动,依然对探索文学、探索文学家的批评者悸动。在访谈者和被访谈者的交锋中,你可以看到什么在闪光,什么呢?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吧,我还是五四的拥趸。一个又一个朴素也许清醒也许还混沌的灵魂在逼仄的追问中,面对自己,反思自己的作品,无疑是对此身和彼身都有益的事情。

  一组一组的问题也许不存在线性的联系,但是犀利和洞见还是可见傅小平功力的。有好问题才可能有好回答。在一个更像思想催产的访谈里,通过作家的回答,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描摹他思想的画像,是一次有趣的精神巡游。

  有时候批评家会过度解读,需要文学家佐证的时候太多了。刚读完莫言,欣赏莫言年轻时的狂妄:伟大的长篇小说没有必要像宠物一样遍地打滚赢得那些准贵族的欢心,也没有必要像鬃狗一样欢群吠叫。它应该是鲸鱼,孤独地遨游,响亮而沉重地呼吸。

  最后,广西师大出版社出品,品质依旧,人文社科方面的书没有让我失望过。是为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