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鸟经典读后感10篇
《誓鸟》是一本由张悦然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1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誓鸟》读后感(一):在爱 却不在爱里
我其实并没有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但也体味过倾囊而出后的浑身疲乏,好像很难想象春迟那么一段拼了命的感情,像一颗没有年轮的树,不断迫近咄咄逼人的阳光。爱好像烙毒深深刻进了 春迟的生命力里—在那么一个脆弱又坚强热情又冷漠的身体里肆意的蔓延。忽的浮现出那幅画面—春迟用细针刺破指尖放出血色的液体试图舒缓自己的痛苦。作者认为那是哀怨婉转的记忆。我说那似乎是清澈高昂的歌声。
爱是流毒,长歌当哭。
情深不寿。多少先辈用可歌可泣的故事完美诠释的一个词。可以义无反顾的被安放在春迟的头上。自我认为春迟真正的爱完全喷薄在那也扁舟上和海边小屋里。之后的她不过是拖着一具被热情抛弃的躯体在收集记忆。之后在经历的所接受的也都只是回忆而已。因为那段感情太强大,强大到剥夺了她之后的生活。或许对春迟来说与骆驼的回忆离她很近很近,只需0.00001秒。
海螺里的不仅仅是记忆。
在爱的时候,我们可以因为一个人生活得更好,却最好不要因为一个人而生活。当生活只剩下爱意的时候,那就仿佛世界上被海水淹没。只有窒息。
在爱的时候,你就要相信她;
在不爱的时候,你要相信自己。
《誓鸟》读后感(二):一直很喜欢张悦然
一直很喜欢张悦然,因为她的《水仙已乘鲤鱼去》。后来再看她别的书,并未再获得同样的感动。 这本《誓鸟》,读大学的时候,从做家教的学生那儿就知道了。那是一个早慧的女孩,父母都在武汉工作,她和妹妹由姑姑照顾。她每天看很多的书,学习优异,生活独立,与她那调皮的妹妹相比,她好像有数不尽的优点。那时上课之余,跟她谈起张悦然,她说最近在看《誓鸟》。我那时只看过《水仙》,但总感觉这种沉重诡异的文风,并不适合一个初二的学生来看。忘了她是怎么评论这本书,只记得她那时的神情,早熟,沉静,仿若一切理所当然,她只是看了一本安徒生童话一样的书。 这几天终于有机会读到这本书。想起这个学生,却无法把书中的内容和她的表情联系在一起。相比《水仙》,更残忍,更露骨,更阴森,更诡异。这个故事太异想天开,太激烈。寻找记忆的女子,历尽艰险,却最终与自己的记忆错身而过。那个赖以寻找的理由,也不过是个谎言。知道真相是残忍,不知道真相也是残忍。 挣扎,艰辛,相信,毁灭。总归要归于空乏。只是生命总在轮回,受难的人死去万事皆空,留下的人仍在其荫庇下苦苦挣扎。 比如文中的宵行,比如早熟的女学生,比如我。
《誓鸟》读后感(三):如梦似幻
每个人都有迷恋和追随的事物,也都有被追随的人和事物。把我们放在链子的中心,就会发现,早就注定好的,这些爱与纠缠,早就已一种奇异的怪状扣合在一起,我们都无一幸免。仿佛力量的传递,我们接过然后交付,最终,它发生过,存在过,擦过人的身体,分毫未少的带着我们的记忆,回到原来的地方。
宵行,钟师傅,淙淙——春迟——骆驼
骆驼,牧师——淙淙——春迟
春迟——骆驼——淙淙
婳婳——宵行——春迟
每个人都在如梦似幻的爱中挣扎过,它存在过吗?还是像盲女手中怀揣秘密的贝壳一样,仿佛是个传说,是个最终被现实击碎的王国。故事里的人都有冷漠的一面,这种冷漠体现在爱人的偏执上,宵行对春迟的追随与迷恋,与生俱来的使命和奉献,这些,注定要辜负纯真的婳婳。婳婳因他而死,或是因爱而死,宵行有没有爱过她?她得不到答案,因为宵行自己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宵行爱春迟吗?应该是爱的,甚至于已超越了男女之爱。他们之间的感情是最为复杂的,宵行身上流淌着,爱春迟的淙淙与被春迟爱的骆驼的血液,这注定般割舍不断的血脉仿佛就是这段说不清道不明充满冒险与魔力的感情之命门。那么春迟,她既想抛下宵行又从心底无法放下他,于是对待他,她一贯冷漠疏远却偶尔情不自禁,温柔一现。宵行可以说是为春迟而生,没有春迟,他不会成为一粒胚胎,没有春迟,他不会诞生,没有春迟,他根本无法安静,没有春迟,他一生都将不知生存的意义。他是,完完全全的,为她而生,由她供养,因她成长。他取悦她,靠近他,为她寻找贝壳,进入她的记忆,怜悯她爱惜她,是她,使他最是衷情也最是无情。春迟穷极一生寻找自己失落的记忆,到最后,她还会记得自己的初衷吗?她错过了那枚龙宫翁螺贝,错过了这一生孜孜以求的东西,但她后悔吗?她站在那儿,那座因她而起的贝壳王国,治愈了那么多人,带领这么多人走出了阴霾,给这么多人快乐与财富。她的一生,听说了这样多的故事,这样多生动的悲喜,还会遗憾吗?王国塌了,梦境崩裂,现实入侵,这个女人却唯一存活着。像个最富有的疯子。
每个人都在如梦似幻的爱中挣扎过。唯有如梦如幻,会不分对错,或阴差阳错。春迟爱上骆驼,淙淙爱上春迟,宵行的诞生,婳婳对于宵行。这些故事,在误会与错误中缓缓展开。也因了错误与误会,不得善终。
但我们已领略过最好的结局。
《誓鸟》读后感(四):爱的悲剧
这本书对我来说没多大感觉,我在看到半本的时候,就大概了解到作者可能不会给其中任何一个人好结局,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就有点失去耐心。我并不是说,悲剧一定不好,喜剧一定好。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多很多的作者,都习惯性的把结局写悲了。他爱她她爱他。
也许悲剧的确让人动容,只是个人觉得,悲剧这种东西,写多了就会没有感觉了。而且深知一个人物被创造出来的辛苦,便觉得写悲剧就有点对不起他了。
但是相反,有些人却恰恰适合悲剧。
这里的话,不是针对谁说的。
这么多人里,我最喜欢淙淙。
不知道张悦然是不是特意为淙淙选了那样美丽又令人绝望的彼岸花作为她的代表。在这一点上,的确和淙淙的性格很符合。但是显然,“美丽”“绝望”这样的词实在是显得贫乏。因为其实淙淙是愿意为春迟付出一切的,不管是接受她本不喜欢的生活,还是接受她本不爱的人。她的爱,是世上不会再有第二人有幸得到了。这样的爱,也许是遍布痛苦和牺牲,流血和泪水,但是也是同样发着自己的光。比起宵行、钟师傅、春迟、一点也不逊色。
淙淙在用独特的方式爱人,这样的方式,是要为那个人毁灭世界,顺带自己也一起消失吧。
让你痛到无法忘了我。
春迟的爱,在我看来,只是一种愚蠢的盲目。不过,只要是爱,就带有愚蠢和盲目。不必太计较,这也完全是春迟的性格使然。只是唯一想要说的是,就算春迟失去记忆,难道连对爱的感觉也失去了吗?难道骆驼站在她面前的时候,她无法辨认这个人她到底爱不爱吗?也许她把不爱归结为失去记忆,所以就算她毫无心动,她也会觉得“我失去记忆之前一定是爱他,是我丢掉了记忆是我有愧于他。”然后她走向茫茫大海,耗尽自己以及爱她的人的一生,仍以为骆驼是她终身挚爱。
宵行对春迟的爱,是与生俱来的。像是淙淙的爱的延续。只是这样的爱让他看不见如雪花的少女,那样相信他依靠他的眼神,他对她,以及她所珍视的,不在乎,因为不够爱。抵不上他对春迟的爱。
那些东西不知道有没有在宵行的心上留下过痕迹,哪怕很小,只是偶尔会痒。少女也许也会有开心的眼泪吧。
但是我想,最重要的是,爱不论是什么形状,装在什么样的身体里,都是爱,没有高低之分,都值得令人由衷一叹。
《誓鸟》读后感(五):誓鸟
遍观书评,多为冷漠地丢出好与不好,而很少有人愿意去认真地评价,如何好,如何不好。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人倾注了心血的讲述,可不可以更多地关注故事的本身,去探讨分析人物与情感,情节的布置,好的细节,不好的细节,而非高冷地丢出一句评价。
很喜欢张悦然的比喻,很精妙,尤其是描写欢爱的许多比喻,令人惊艳。
绮丽的想象一直是张悦然作品的一大特点。可以读取记忆的贝壳,大海生活的靡丽与变迭,人物与他们交织的命运,都很独特。《誓鸟》里一些矛盾和错位,也十分引人深思,美艳的淙淙偏偏不喜欢男人,淙淙在神圣的洗礼台上一跃而下,春迟得尽身边一众人的照顾迷恋却得不到她真正想要的爱人……还有故事最后揭开的谜底,虽然不如想象中宏大华美,但恰恰这种错位的失落感更映衬出了春迟的可悲与可笑,而这份天真的执着,虽然到头来伤人伤己,却终究让人不忍苛责。
有缺陷,但也没那么差。
《誓鸟》读后感(六):记忆如此美好
很喜欢张悦然笔下想象的世界,春迟、淙淙和婳婳每一位都是痴情的女子,敢想敢做的生活着。春迟的专注于打捞贝壳寻找记忆,穷其一生也未能找到想要的记忆,因为想要的记忆根本就不存在。这是春迟的悲哀之处。可能对于真正的生活,很多追寻的东西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早就知道,只是有些时候不肯相信。执着之时,就是悲剧将要发生之时。
宵行的少年生活与众不同,有很多爱却又缺少正面的关爱,于是他冷静的生活着,但是他却在真实的感受着,他知道爱,这是他的幸福之处。知道爱别人的人才能够感受到爱的力量,才能够找到生活的方向。宵行的心在春迟身上,所以他对婳婳很冷漠,尽管他也爱婳婳。婳婳是位牺牲者,为爱的人牺牲也是幸福的。
一切都是那样复杂,但又是那样简单。不管在哪块荒土上,爱都是一样的纯净。
《誓鸟》读后感(七):誓鸟
有些记忆,转瞬即逝,有些记忆得得以延续,在凄清如水的夜里,我总是意犹未尽的一遍遍将你想起,那些从我的记忆中走过的人.
有种记忆,如水般从心底缓缓滑过,声音轻的像游丝让人难以察觉,又像身体内的血液,我很难看到它的颜色,感觉不到它的温度,直到有一天不小心戳破了手指,嫣红的液体顺流而下伴着一种热热的感觉时,我才知道血是红的有些稠,还有些烫。
记忆,总是被人忽略,扔在长满荒草连爬山虎都懒得去的角落,我便以为我将一切都忘记了!它们,被我远远的丢在了身后——冰天雪地的南极,冷却,凝固。
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我不小心又被他说的话刺了一下,伤口于是马上裂开.鲜往外流的瞬间我才明白,那些记忆已经像流淌在我身体内的血液,只要活着,我就无法将他们抽干。
因为不曾忘记,所以无需想起 ?
张悦然说:"记忆如此完美,值得灵魂为之粉身碎骨”。所以春迟要穷尽一身的青春打捞南洋的贝壳,寻找她与爱人遗失了的记忆。宵行为了帮助春迟寻找藏在贝壳里的记忆,不惜将那颗少年才有的意气风发扼杀在热带咖啡种植园里;纯真稚气的婳婳死了,宵行残忍的冷漠将柔弱善良的婳婳杀死在咖啡园里;宝儿,一个一岁多的刚会走路的孩子,宵行和婳婳爱的鉴证人,婳婳的心肝宝贝,因为宵行的忽略和漠视,误食了有毒的织锦芋螺最后满身长满蛇纹,死在婳婳怀中;淙淙,一个笑靥如花的女子,在一生下宵行后带着对春迟的报复满足的死了 !
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也死了!
春迟,用烧红的针刺瞎自己如水般清澈的双眸,又忍下疼痛抽掉修长的指甲,只为在死寂的黑暗中 倾听 贝壳里一个个亡灵的潜唱寻找他和爱人在海啸中遗失了的记忆,牺牲掉淙 淙,婳婳,宝儿,钟潜的生命执著的在南洋寻找藏有她过去的那枚贝壳 !
春迟,让人觉得既可怜又可悲,太过倔强,尖刻甚至执迷不悟!可是,我还是喜欢这个女子。她孤独的在海洋,轮船,贝壳之中摸索行走,纯澈的双瞳里蓄满了她在潋滟岛受尽的侮辱,折磨,死里逃生后的坚韧,不惜用尽一生时间寻找丢失了的爱情...然而,事实如此残酷,他的爱人粟烈早在海啸中为爱鲜血流尽而死,现在这个让她死心塌地,承诺她只要能找回以前的记忆就会回到她身边的人,竟是杀死她母亲和粟烈的凶手。
...
终于翻完了最后一页,合上书。想象着纤弱灵气的春迟,为爱而变得冷漠的宵行,稚气纯真的婳婳,娇媚动人的淙淙,活泼可爱的宝儿...在张悦然笔下,他们都是一个个被毁灭的形象!
下午的阳光有些懒散,暮地抬头,发现教室里已经空无一人,夕阳的余晖斜插进大大的玻璃窗,停留在桌子上我杯子里的柠檬片上,摇摇晃晃,忽忽闪闪,游移不定,打开瓶盖,一股微苦又有点酸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午后 !
喜欢是一种感觉,不喜欢却是一个事实 。
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何如此迷恋这个在黑暗中飞翔的精灵。
渐渐感觉,远离喧嚣的人群一个人漫无边际的游荡在落寞的路上,也如同欣赏美丽的风景一样!
很多人说,看“80后”新生代作家的文章,尤其是张悦然的文字,人会变得消极,颓废,甚至堕落,可是我还是意犹未尽的用心咀嚼她笔下的每一个文字,任情感飘荡在一座空洞昏暗的城堡里。
穿越白茫茫的梦幻天空,我睡着了!
也许,我在这个现实世界走的真的有些太远,远到了地平线.像那朵葵花,为爱情走的太远,最后成了巫师的陪葬品;像“黑猫不睡”里的那只黑猫,被主人冷落后离家出走,结果走得太远忘记了回家的路,等找到它的时候已经是一具骷髅,躺在草丛里,脖子上还系着那穿让他风光不已的铃铛 。
我不是走不出忧郁的那面让自己活泼一些,只是那样的话,我就不能像现在这样,用文字说话了,就像一具扔在手术台,照在日光灯下的死尸.
追梦的路上总要付出一些代价 !
渐渐发现.有时候,最可怕的不是不被理解而是被误解!
我还在行走,时间在路上,梦想在地平线 !
《誓鸟》读后感(八):波诡云谲
泛起生活死寂的海水,走进张悦然编制的阴谋里远行,不止一次为那些在印度洋上破碎飘零的蕞尔小国动容,各种花纹镶饰的贝壳中,暗藏的玄机迷人动听,结局大梦一场,产生在经历了一场大风雨后空享怅然若失的痛快。
很少有异域故事写得恰如其分,又不操之过急。《誓鸟》就是稀少的、一道天边最诡异的孔雀蓝划过东南亚国家的每一朵红云,让我对几个世纪以前中国和邻国的微妙关系再次产生兴趣,毕竟在暹罗、在万丹……居于统治地位的不是华人,他们甚至被屠杀和清洗,这里主宰王道的是土著居民的首领和将军,再外一级是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这些流着“天生高贵”血液的白种人。
各种混乱感情,女女,暴虐的爱,不完全的爱,单方面付出的爱,不爱……很多展现真性的层面,都一一铺张开去,读起来毫不累赘。
张悦然真正是个了不起的写手,她即使说自己是卖梦者,也是个不卑微的卖家,因为我的梦境太不完整,而她却可以真正编制出属于时代的梦境并将忧愁不刻意地表现出来。
整本书,就如同大梦里最豪华的一场,醒来之后了然无踪,你去寻找,便失去本然意思。这梦,只能做一次。
《誓鸟》读后感(九):我是呓人,卖梦为生。
记忆如此之美,值得灵魂为之粉身碎骨。
贝壳记:
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寒山子《桃花》
投梭记:
你可知今日犹如昨日,明朝也是如今。——《鲁拜集》
磨镜记:
猿猴探水月 谎谑拾花针 爱河浮更没 苦海出还沉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纸鸢记:
孩子们在问她:你要什么,西比尔?她回答说,我要死。——T·S·艾略特《荒原》
种玉记:
我仍可以看你:一个回声,可用感觉的词语触摸,在告别的山脊。——保罗·策兰《我仍可以看你》
香猫记:
孩子归于慈母,以期儿孙发达……而河谷则归于灌溉者,以便开花结果。——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
焚舟记:
我还是推开了记录亲密的供诉的白纸,用剃须刀漱口并错乱!——孟浪《私人笔记:一个时代的灭亡》
贝壳记:
黄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歌唱 ——曼杰尔斯塔姆
贝壳记:
少年时,曾有一个男孩这样向我描述他对一个年长女子的爱:“我爱她衣衫上的每个皱褶,以及走路时裙裾摩挲小腿的声音。”至今我记得他颤抖的声音和含情脉脉的眼睛。我多么羡慕那个女人,不管一路走来多么坎坷,被少年这样爱着,一生也不荒废了。
男孩喜欢一个橙色头发的女人唱的歌,其中最钟爱的一张唱片,名字叫做《火山女神的祭童(Boys For Pele)》。
痴情的女人是天下最美丽的动物,仅仅因为这个理由,我也无法厌弃自己。
磨镜记:
我只爱男子,无法爱上女子。可是在最艰难的时刻,陪伴在我身边的永远都是女子,而我却不曾善待她们。
她们总是脚步悄悄地离开。我浑然不知,直到某个早晨惊醒,只看到空空如也的镜子,走到日光下,地上再也没有影子为我指路。
钟玉记:
我太念旧了,什么都舍不得丢弃,所以要让恩怨、亏欠,经由血管,从母体传入婴孩的身体里。
1.沿着螺旋状的楼梯一直向下走去,这沉堕的王国并不是地狱。一直走,直到风声塞满耳朵,灰尘蒙上眼睛,荆棘缠住双脚,记忆的主人才幽幽现身。
2.那是一个消沉和迷醉的王国,记忆是每个人的瘾,每个人的毒药。
3.我多么希望自己从没有认识过你。
4.有些人是无法带走的,他们走着走着,就没有了脚,于是只能化作一帧风景,留在过去的某个时间里。
5.也许唯有如此才能让我心安,我已经到了无法忍受任何人踏入它的地步,它必须完全属于我。
6.月亮和几颗星星落在杯子里,像在酒中摇曳的曼陀罗花瓣。
7.她们性情率真,活得洒脱,从不将喜怒压抑和掩藏,整个人总是舒展的,像船头桅杆上鼓满海风的旗帜。
8.生动如淙淙,很难不令人心动。
9.两只那么炽烈的火球靠近,非死即伤。伤者埋葬了死者,也埋葬了她们花好月圆的年华。
10.裙带缱绻,腰肢细如炊烟。
11.“是,我就是希望活在幻觉里,那样日子可以过得快一些。”
12.贪杯只图一醉。
13.这是你喜欢的曼陀罗花,都在这里了。你应当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