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陵十三钗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金陵十三钗的读后感10篇

2018-02-13 20: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陵十三钗的读后感10篇

  《金陵十三钗》是一本由严歌苓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3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一):赵玉墨啊赵玉墨

  几乎一口气看完 大概过几天看电影版 第一次看严歌苓的书 她对细节把握和渲染让人印象很深 玉墨的小剪刀 即使是一件玉墨应急的武器 这个细节被严歌苓抓住了 窑姐命的低贱再一次被无情昭示 然而 每个窑姐都有自己的出身 她们的生命并不是一出生就是低等的 如玉墨 上过学堂会诗会画 却被家人贩卖 如豆蔻 即使美人胚子却逃不过命运的捉弄 她们谁不想成为一个良家妇女 她们满嘴的脏话 轻佻的举止这样的自暴自弃都是在控诉生而为人为何不如人 书中有一句 “多情就是她的无情”彻底概括了这个女子风尘气息 可是我还是很喜欢这个严歌苓笔下的玉墨 书中说“娼妓其内淑女其表” 正如玉墨进可纵退可守 我想大多数标榜自己纯洁女人对玉墨这种女子都深恶痛绝 如书娟即使她自己大概不会承认(她父母因为外遇什么的留下心理阴影这些我们暂时撇开不谈)是因为她做不到玉墨的纵只可以维持自己的守并标榜自己的高贵纯净男人偏偏不吃这一套 所以当她看到英俊年轻一身正义凛然的戴军人也栽在玉墨蠕动的怀抱里并且一脸陶醉的时候 她更觉恼火 为何男人偏偏迷上这样不纯不净的女子! 书娟和《围城》中的苏文纨很像 为何方鸿渐偏偏看上风情万种甚至说骚的鲍小姐? 这是一个复杂问题 一不小心就会涉及小三和正室这种社会问题 我只想说 我爱上的是玉墨的真性情 爷们!敬佩她在最后关头选择牺牲自己保全纯净的女学生的这种勇气 她和其他窑姐们的肉体世人一致认为的低贱但是她和其他窑姐们都活出了真正高贵灵魂的格调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二):请深深铭记

  红色题材的作品,从小到大接触了这么多,从未觉得厌烦,反而是更加深刻。每次都还会感动,每次都还会泪流满面

  这次也是。

  电影对原著的还原度并不高,所以我完全是把他们当作两个艺术作品在看待。

  原著娓娓道来前因后果都一一呈现在你面前;电影就像个跌跌撞撞走到你面前人,唐突的把真相毫不掩饰地倒在你面前。

  铭记历史不是要我们怀着仇恨活下去,而是要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更加宽恕当下的每一个困境。你看看,你的烦恼换到一个更大的环境里去根本不值一提

  教堂里的女孩们,还在为“秦淮河女人”的入侵而苦恼,教堂外却仿佛另一个世界——日本军正在展开南京大屠杀的种种恶行。

  因得洋面孔神父们的庇护,女学生、妓女、军官都安顿了下来。学生书娟还在埋怨自己身在异国的父母不管她的死活,只怕是自顾自悠闲地吃着培根煎蛋,却不直父母抱着必死的决心焦急地想要赶回南京,“一家人死也要死在一起。”

  娼妓们不甘寂寞,照常玩牌,嬉戏,她们与女学生过不去,与军官调情。换了个地方,依然维持着往常的生活

  神父估摸错了局势,一连几天还在说日本是个遵纪守法秩序的国度,也不知从一开始她们就失去了逃走的唯一机会

  多么混乱的教堂,多么难捱的时期上帝创造了人类,却救不了任何人,人人都是一座孤岛,人人都只能靠自己

  原著中,赵玉墨主动说出那句“我们跟日本人走,把学生们留下来。”让人瞬间泪目。神甫把她们定义为“次一点的生命”,所以必须为女学生做出让步,这是神甫在回答日本军官时就已经想好的计谋,瞬间做出的生死抉择。他只是犹豫如何把这残酷的抉择对十二个同样无辜的女人说出口。这时玉墨却抢先了一步,把他难以启齿的话主动说了出来。他却更加难过:“你们来这里,原来是避难的。”

  她们就不是生命了吗?她们就不无辜了吗?

  神明难道不该爱所有人吗?

  玉墨常常感叹,说自己和姐妹们命贱,比不上女学生。但是这并不是她们所愿意选择的路啊,只是人人为了“活下来”这件事,所能付出筹码的不一样罢了。

  书的结尾,“秦淮河女人”除了玉墨,都死了。玉墨整了容,不再承认她原本身份。我想她是不愿被容貌所拖累吧,美带给她的忧愁远多过欢愉。更重要的是,她需要一个新的身份,活下来。

  再来说说电影。

  电影才看了十分钟就受不了了,当整个战争场面直观地展示在你的面前,你能做的只有屏住呼吸,然后震撼、悲恸、五味杂陈、泪流满面。

  我们的军队缺少先进的武器,我们的军人也不甘心忍受屈辱,就只能拿命去拼,去搏!去挣这一口骨气和整个中国的荣辱!李教官明知道自己无法保全自己,也绝对逃避,比原著中只知道躲起来的戴少校有担当有胆量也有谋略。他知道的,他失去了他的战友,他凭借一己之力能做的事情太少了,但他一直都在努力的做,拼尽全力的做!

  紧要关头,他救了女学生。

  在生命最后一眼,他眼神里透露出对日军的轻蔑、对一己之力的局限、对命运不公的愤恨不平都让人动容。他带着这个眼神,永远离开了。他不怕死,他怕的是看不到南京,看不到这个祖国站起来的时候啊!

  电影里的书娟,还是恨爸爸的,爸爸做了日本人的走狗,让她不仅无法带走同学,还被同学们不耻。

  她不明白的是,没有爸爸的委屈求全,没有爸爸的牺牲,她和她的同学将永远不见天日。爸爸为了救他,变卖所有的家产去求日本人,学日语去和日本人交涉,假意为日本人跑腿做事,他这样低三下四忍辱负重不过是为了自己最爱的女儿能有尊严地活下去啊!

  他跟他早已不在人世妻子保证过的啊!

  他做到了,他无憾了。

  再来说说神甫,他真实的身份并不是神甫,他只是个做殡葬的局外人。为了去世的神甫,或者更直接一点说,为了钱,他穿越了战场,来到了教堂。

  当日军第一次来到教堂的时候他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完全可以逃脱一死,他拼尽全力,却还是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他救不了这些女学生。在罪恶面前,他也是脆弱的。

  我当时还奇怪,为什么约翰去寻豆蔻、香兰的时候,乔治一定要跟去,后来才顿悟,他怕啊,他怕约翰趁机逃走,教堂里所有人便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

  约翰也确实是有机会逃走的,并且他犹豫了那么一小会儿,最后他还是拒绝了。在他第一次直面灾难的时候,他就和教堂里的所有人都融为一体了。女学生们喊他“father”,他便承担起了“father”的全部责任,他没有逃避,他甚至在安慰玉墨,安慰所有的学生。战争把人性美德都放大了出来,他也从一个唯利是图的酒鬼,变成了心怀大爱的“神甫”。

  在电影里,玉墨对绝望的女学生主动提出要代替她们送死,毕竟她们占了地窖,毕竟书娟引开了日军,救了她们的命。但约翰是反对的,他对乔治说“难道不是人人平等的吗?难道神不应该爱所有的人吗?”

  在他眼里,女学生和娼妓应该没有分别才对,没有人会代替谁去死,日本人是谦和有礼的,她们会受到良好体面待遇

  他到底还是太天真了啊。

  电影的最后,人们只知道她们的牺牲,没有人知道这十三个人结局。留一些念想也好,也好。

  这些战争中的花朵,会被人永远铭记。

  请一定深深铭记。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三):The rape of war

  时候稍晚,又是个阴雨连绵的小年夜,小馆子、公寓楼抑或那一排排还未拆除的江南矮房里都是人们的温馨去处,如我一般的行人稀少。撑着的小红伞被大风拽来拽去,雨下得窸窸窣窣,叫人不禁怀疑身旁的绿化带有埋伏。哎,我这个人就是入戏,读书读进了几十年前那个被阴潮裹着的金陵城里去了。我想到小说的开头,书娟下身流出的奇怪液体,那一条湿漉漉的毛巾夹在裆下的那种潮闷。作者说:这是“一切妖邪的沃土与温床”,令我这样大夜里走在路上的年轻女孩有些多余又未尝多余的颤栗。

  对《金陵十三钗》的兴趣是来自大热门电影的造势。年前还在考试堆里混战时,“先行者”晖姐就对我说:书是写给中国人看的,很动人,电影是拍给老美看的,很没劲。都被晖姐说中了,电影确是美国式的框架和人物,如果不是插曲的点缀,我会误以为又看了一部引进的大片。今日读罢原著,感触深了,意见就更多了。倒不是关于他的受众是哪国人,是因为小说和电影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电影的英文译名是The flowers of war,我不敢给小说妄取译名,但如果要找一个短语概括,那是the rape of war。这不是我的妄作。我看了严歌苓女士附在小说末的一篇后记才确信了这样的主旨。

  国际上把“南京大屠杀”叫成“The Rape Of Nanking”,用Rape(即强奸)取代屠杀。对于这个惨绝人寰的历史事件,国外东西学者们宁可称它为“大强奸”,然而强奸只是整个屠城罪恶的一个支端……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有八万左右的中国女性被强暴,与三十万遇难者的总数相比,占不到四分之一的比例,但“Rape”却包含更深、更广意味上的残杀。若说屠杀只是对肉体的消灭,以及通过屠杀来进行征服,那么“Rape”则是以践踏一国国耻,霸占、亵渎一国最隐秘最脆弱的私处,以彻底伤害一国人的心灵实现最终的得逞和征服,来实施残杀的。(严歌苓《创作谈:悲惨绚烂的牺牲》)

  小说是为了说一个关于“rape”的故事,作者本人有一种强烈的反对rape的情绪。因而,妓女与女孩的贵贱立分。不是在于她们本身,在于她们与rape的关系

  我们受电影影响,觉得玉墨是多么有舍己为人楷模风范。然而小说对于妓女“舍己为人”的片段倒无渲染太多。玉墨会“舍己为人”,不是因为她的善心,是因为她一贯的“识时务”。“识时务”——这三个字是我对赵玉墨的全部总结。她说话,做事,无一不以“识相”而讨人欢喜。在风月场就做得风骚入骨,在女学生的地盘也懂把自己收拾得像个良家妇女。我不会忘记她“舍生取义”的那一段:

  女人们围着大案板,围拢一截快燃尽的蜡烛,好像在开什么秘密会议。“你怎么在这里?”法比小声问。“是我叫她们上来的。”玉墨说。“十几个日本兵刚才没跟他们的长官出去,守在后院墓地里呢!”法比说。玉墨无所谓地看了他一眼,就把目光转向英格曼神父:“我们姐妹们刚才商议了……”玉笙说:“你跟谁商议了?!”-玉墨接着说:“我们跟日本人走。把学生们留下来。”$玉墨恼怒地说:“好,有种你们就在这里藏到底,占人家地盘,吃人家口粮,看着日本人把那些小丫头拖走去祸害!你们藏着是要留给谁呀?留着有人疼有人爱吗?”她现在像个泼辣的村妇,一句话出口,好几头挨骂,但又不能确定她究竟骂谁。“藏着吧,藏到转世投胎,投个好胎,也做女学生,让命贱的来给你们狗日的垫背!

  多么“识相”的女人,替神父说出了说不出的话,也替窑姐们叫出了叫不出的冤。临走时还不忘为神父的收留倒谢。她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该生,该死,都摆得正,想得通。她是个聪明的女子,当局者谁都会迷恋的。不过从我旁观者的眼看,她不可爱。论可爱,甚至不及豆蔻、红菱这几个粗粗笨笨的。

  赵玉墨别于她们的还有一个:野心。我愿意把她形容为一种明确的贵贱之感。玉墨的五星级妓女路是野心的一个明证。不过她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书里明白的写了,玉墨的言行注意同伴的区分,令她更像是一个大家闺秀。我在想,严歌苓女士是要借这个人物传达她对rape的羞耻感吗?

  妓女与女孩的区别在于她们是被糟践过的身体。因而无论神父还是女孩还是她们自己都认为自己是下一等的人。在日本人的情节里,处女的身体是如此美好无暇,甚至于成了神圣之物。中国人也有这个情节吧。为了保护这些“神圣”,福特车、阿顾、乔治、士兵,这些“不值钱”的相继死去。两位神父也随时预备为她们身亡。何况下九流的妓女们呢?

  在豆瓣上看到一篇影评是这样说《金陵十三钗》的处女情结的:它以贞操为界限,离间了妇女的同命与共情。

  不过我觉得他捏错了点。虽然现实生活的人们对妓女有嫌恶感,但事不关己文化人,又受过众生平等的教育,是不会将这种嫌弃变成自己的思想的,这思想太肮脏,也不符合当代的人道主义。电影中贝尔说出了“上帝说人生而平等”,那些慷慨赴死的妓女是为了展现她们的人性光辉,是一种主动。小说里的妓女,我依旧认为是一种“识时务”的被动。然而,严歌苓女士她憎恶的或许是rape本身而不是承载这些侮辱的身躯吧。因为她在结尾的那一笔,对妓女们那些放荡的言行甚至于称赞:

  她认为她自己的一生都被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的七天改变了。她告诉我,离开教堂之后,她和同学们发现常常冒出窑姐们的口头婵,或冒出她们唱的小调,那些肮兮兮的充满活力的小调居然被学生们学过来了,全是下意识的。偶然争吵起来,她们也不再是曾经的女孩,变得粗野,个个不饶人,你嘴脏我比你还脏,一旦破了忌讳,她们觉得原来也没什么了不起,男人女人不就那一桩事?谁还不拉不撤?到了想解恨的时候,没有语言比窑姐们的语言解恨了。那之后的几个月,法比•阿多那多费了天大的劲,也没能彻底把她们还原成原先的唱诗班女孩。我姨妈跟我说到此,笑了笑:“法比哪里会晓得,那对我们是一次大解放,我们从这些被卖为奴的低贱女人身上,学到了解放自己。”

  因而我把这篇文章题为The rape of the war。我深深的觉得严歌苓是个“爱人”的作家,她会反对人类的一个罪行,不会反对人类,更不会反对“人种”。日本人疯狂的rape是对别民族最亵渎的罪行。然而,无论实施它的是侵略者还是本民族这都是一种耻辱,你看看玉墨那番厉害的痛骂:

  就凭人家赏你个老鼠洞呆着。就凭人家要忍受我们这样的人,就凭我们不识相不知趣给脸不要脸。就凭我们生不如人,死不如鬼,打了白打,糟蹋了白糟蹋。”……多年后书娟意识到玉墨骂人骂得真好,她骂了女孩,骂了法比,也骂了世人,为了使女孩们单纯洁净从而使她们优越,世人必须确保玉墨等的低贱。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四):情

  用了两个月,在晚上下班的路上,在拥挤的地铁里,摇摇晃晃地拿着手机,陆续读完了《金陵十三钗》。读完之后深深叹了一口气,看了一圈周围的乘客,或是因为加班略显疲惫,或是购物完心满意足,或是有人相伴幸福难抑,不管怎样,为能生活在和平年代感到万分庆幸。

  小说多有夸张成分,即使打个八折来看,1937年沦陷后的南京仍然惨不忍睹。刚刚打出“沦陷",这个词第一次在我脑中活了。以前它只是教科书上干巴巴的字眼,但是现在才明白这里面浓缩了多少绝望、愤怒和无助。它有白夜,有鲜血,有不变的黄土地。

  可能因为参过军,严歌苓的文笔有一种不同于其他女作者的震慑人心的力量。动作描写格外具象,心理活动描写特别精准,顺叙倒叙插叙穿插使用而又不会引起混乱,确实很厉害。坦白的说有时候因为描写得用力过猛,还是会有一些不适和反感,不过最终还是努力读完了。

  书里讲了很多很多内容,国家、小家、大义、私情。

  先说说赵玉墨。她有很多面,如果硬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我觉得是无情。这个无情,是对自己的无情,为妓时发誓要做到最好做到出人头地,跪着求神甫收留时如卑微的尘埃,被困时挺身而出用自己保住其他年幼的女学生,解放后在审判大会上毅然作证,她好像从来没有给自己留过后路,没有考虑过自己。无情是她最厉害的武器,也是最强大的防具,因为无情,也就没有什么牵挂,更不会有什么伤心难过。唯一一次看到她真正的情感,我想就是她激动地说出”就因为我们低人一等寄人篱下!”不管她多坚强,这个她完全无力改变的出身和现状是她的最痛。我记住了她在审判大会上臃肿但笔挺的背影,记住了她在地窖起舞时的风流妩媚,更记住了她对神甫说出用她们来交换女学生时的深明大义。她是赵玉墨。

  小愚,家境很好的女学生,看书时每次看到描写她和书娟、和其他女学生之间的那些很女生的矛盾和烦恼时总会觉得出戏,因为时局混乱,全部人都处在朝夕不保的境地,而她们关心的却是“那些女人”抢了她们的口粮,还有哪个女生不跟我玩了我也不屑睬她、谁听我话我就对谁好这些友情上的“争风吃醋”。但这也是真的,相信我,女生的心思千万别猜,女生的友情也很脆弱。

  最后,想说说敬爱的英格曼神甫。作为教堂主持大局的人,我非常敬佩他,因为他懂得让步。他坚决反对收留妓女们因为不能容忍她们和他照顾的女学生们生活在一起,又不能对她们的处境坐视不理,于是他妥协了,但坚持要分开管理。他坚决反对收留戴将军和其他伤员,因为收留了士兵就失去了教堂保持中立的地位,从而也会置自己、置女学生、置教堂于危险之中。后来他还是妥协了,但坚持要没收所有兵器。日本士兵要带走所有女学生,他的坚决反对在刺刀和士兵的野蛮下不堪一击,最后做了一个艰难但可能是最好的决定。他的力量就如同宗教信仰的力量,像股水流,柔软又坚强,温和又有力,冷静又炽热。在情和理之间找到平衡才能让牺牲减到最小,才能守住底线。这很难。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五):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确确实实也是金陵十三钗,可是这是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而不是张艺谋的十三钗,不同的人就算讲的是同一桩事,那也是不同的道道。看完小说,虽然觉得小说没轻没重,该渲染的不渲染,但是我更相信小说里的设置,故事,人物。

  张大导演貌似为了把这片子卖到国外去,废了不少力呢,那位约翰同志就很好莱坞,不只是说明星,而是人物设置就很典型好莱坞。军人的设置就完全不同了,小说让我们看到一个更真实的南京大屠杀。

  小说里参杂的内容也更丰富,那般豆蔻年华的少女小争吵小成长都让我这个女生更有感触。女人,这部小说重中之重绝对就是女人,战争中的女人,卑鄙的日本人的处女情结,恋童癖。

  人真的有贵贱之分吗?妓女就得当牺牲品,为着更纯洁的少女。谁说他们一定更纯洁?那个徐小愚也不一定就比我们什么红菱高尚到哪去?这帮子风尘女子不就比她们多受了几年苦。要是说,就因为她们受过这些苦,明白这些苦,而不想要懵懂少女也来尝尽这辛酸,我更愿意接受,来的更在情理。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六):人性的描写是永恒的

  篇幅不是很长,故事也很简单,但却还是有着打动人的力量。描写人性的故事永远都不会取材枯竭,大灾大难前反而能将这种人性的挣扎放大。

  英格曼神甫于之故事的重要性就如贾宝玉于之红楼梦一般重要。老神甫在一次次抉择面前拷问着自己,也拷问着他的信仰。在最后十三钗上车之前他都没有看得起过那群特殊的女人,但在之前一次次驱赶还是留下的选择面前,他还是一次次遵从了自己的良心。在这西洋鬼子身上能看到闪光的人性,而在东洋鬼子身上却看到了兽性。

  前不久看CCTV《开讲啦》严歌苓那期,有个同学问她为什么总写女性角色,她回答因为女性群体处在这个社会的边缘,而边缘人物总是有很多故事的。这话说的真好。在十三钗的故事中,那个没有算在十三钗中的豆蔻,却最鲜活。越边缘却越动人。

  由于篇幅较短,对于赵玉墨的描写也不算详细,对她的了解更多还是需要读者自己通过字里行间的信息来脑补。也许故事本来矛盾冲突就较多,人物的塑造在严歌苓看来就淡了吧。不过我更希望能在故事中看到她更多的事,所以在这里扣除一星。

  另外文末的两篇感悟真的很在点子上。只有我们自己认真了,别人才能对我们认真,要是我们自己都麻木了,那又怎么能要求别人的尊重呢。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七):三十万人,我只知道它大

  严歌苓在书最后写的为南京大屠杀六十周年祭,提出的问题沉重得让我不敢再把这本书当成一本小说。

  如今历史已经成了先前的一页,我们是未经历过这些历史的一代,应该铭记多深,应该忘怀多少?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曾经侵略我国领土大肆践踏人民、土地与尊严的敌人?多长的时间够人民把一切过去放下绝口不谈?连情伤一些人可能都一辈子忘不了,而碍于和平年代的国家外交等等现在我们已经握手言和,这是正确的处理方式吗?

  我知道祖辈的罪孽不应该后代人背负,我也知道中华民族自古崇尚有容乃大,但看完书历史重提,那些往事就真的无法轻易放下。

  人都有自我防御机制,没经历过的事可以当作没发生,所以在当今和平年代才可以坦荡无悔幸福地生存,假装忘了,或者从来都记不起,三十万人只是书本里一个大而空的概念,我知道它很多,但是和二十万,十万,一万人,又有什么区别?我只知道它大。

  这样的防御机制,我不知道是好是坏。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八):什么才是纯洁?

  记得这电影刚上映的时候,我忘记是和谁一起看的了,只记得自己当初被倪妮的气质惊艳到了。

  那种散发的气场和媚眼间的柔情似水,同时又暗含着倔强和气节。

  不禁让我想要知道,历史上的赵玉墨,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奇女子。

  前段时候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觉得应该好好的再看一遍,这段经常被人遗忘的历史,亦或是说,这段经常被提起又习惯性被遗忘的历史。

  说实话,看完这本书已经有段时间了,我开始记不起一些细节的东西,我甚至连一些大情节也有略显模糊。但我记得的是那些烟花巷子里的女人,最后的下场,被当作慰安妇,有人经不住折磨自杀死了,有人不愿屈服,离开的路上就已经被日本人杀死了,有人生病死了,有人活下来了。这个活下来的人,便是赵玉墨,以蒙骗世人的方式。我想,也只有以这样的方式,她才能忘记这段屈辱,这段历史吧。哦,不,她永远都不可能忘记,但只有这样,她才能活下来吧。

  我一遍又一遍的想象,当时赵玉墨说出要代替这些学生,被日本军掳走时的表情,那该是多么决绝。我也在问自己,什么才是所谓的纯洁?身体的纯洁和心灵的纯洁,多么的没有可比性。

  我感觉悲哀的是,那几个被救下的女孩子,在后来的后来,有几个人想念抑或铭记过这些烟花巷的女子?我想,她们大多数人都在感觉惭愧过后,又用烟花巷的女子有这种下场也没什么值得痛心来安慰和欺骗自己吧,只有这样她们才逃脱的了永无止境的内心折磨啊。

  很感谢还有人记得并且愿意去还原,这个在大屠杀中似乎有些微小的故事和真相。才让现在的我们,知晓,曾经有这么一群烟花巷子的女子,存在过。她们有不同的身世命运,却拥有同样单纯和渴望纯洁的心灵。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九):战争中的善恶交织

  首先引用作者的观点:战争中最悲惨的牺牲永远是女性。女性是征服者的终极胜利品。女性承受的痛苦总是双倍的。并且无论是在那种文化里,处女都象征一定程度的圣洁,而占领者不践踏到神圣是不能算全盘占领的。这就是男性游戏——战争至于女性的悲剧。

  了解了这样一种施暴者的心理后,就明白了南京大屠杀中女性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想起曾看过得《心理罪》中的案例,当施暴者在顶楼上强奸受害者时,那种俯瞰城市的感觉,让施暴者认为自己在强奸整座城市。这种宣泄的快感使他忘却了自己处于社会底层的身份,忘却被人鄙视、忽略的卑微感。反观战争中种种兽性的出现,却似乎与社会阶层无关。战争,也许唤醒了全民的兽性。而攻陷的南京城,也许成为了一个没有任何约束的围场,为日军的暴行提供栖息之所,提供不尽的猎物。

  书中处处都显示出了女孩和窑姐的地位的不平等。在他人的眼中:神甫瞧不起她们,拒绝她们的到来,甚至当日军踏破教堂的大门,伸手“要”女孩时,英格曼神甫也是想到把窑姐和女学生掉包。在女学生的心中:她们的一声声的唾骂,她们拼命想要和窑姐们划定楚河汉界。在窑姐自己的心中:她们也瞧不起她们自己。当女学生朝红菱扔东西,玉墨的那一句“算了”:“就凭人家赏你个老鼠洞待着。就凭人家要忍受我们这样的人,就凭我们不识相、不知趣给脸不要脸,就凭我们生不如人,死不如鬼,打了白打,糟蹋了白糟蹋。”或者同样引用书中的话:为了使女孩们单纯、洁净从而使她们优越,世人必须确保玉墨等人的低贱。

  书的开头是描写了孟书娟来初潮的情形,这意味着她从一个女孩到女人的转变。也正是这种懵懂萌动的生理变化,预示了一种书娟的成长,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女孩对这些女人又嫌弃又好奇。“罪过原来是有魅力的,她们不敢想、不敢干的罪过事情似乎可以让这些做替身的去干。”女孩们也可以变成窑姐,窑姐也曾经是女孩。玉墨出身书香家庭,本该是无忧无虑的读书时期,却被吸食鸦片的家人卖去。如果,命运多一点变数,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少了一个挂头牌的窑姐,多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学生?

  我想,当窑姐义无反顾地救下这群学生时,她们也在拯救她们自己,拯救那个当初的自己,替曾经的自己创造一种新的未来。谁说她们守护的是那群女学生呢,她们,也是在守候这个民族的净土,自己所有美好假想的寄托,或者说,自己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

  当这个世界都是黑暗时,仍旧存在点点烛火,那是尚未泯灭的人性之光,虽然渺小成乱世浮尘,却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这个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民族延续存活的几率,指引光明,指引它崛起、强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