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华丽家族》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华丽家族》的读后感10篇

2018-02-14 21: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华丽家族》的读后感10篇

  《华丽家族》是一本由王安忆著作,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15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丽家族》读后感(一):此书有剧透,阅读情慎重

  这书对我实在是很惨痛的回忆,我不该在只看了几本阿婆的情况下去看这书,泄底太多了。

  当时一是因为喜欢阿婆,二是因为王安忆的大名,想看看她和阿婆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不过除去泄底,如果你是一个看过阿婆大部分作品的铁杆,此书还是可以一看的。很喜欢写《啤酒谋杀案》的那篇,微微撩开那么点迷局的面纱,吊人胃口却又不泄底,如果里面的文都这样就好了。后来马上去买了啤酒谋杀案,确实精彩,至今它还是我最爱的几篇阿婆小说之一。

  说实在的,写侦探小说的书评还真不容易,剧透不行,不剧透又写不开。

  《华丽家族》读后感(二):没读完阿婆所有书的人千万别看

  这本书,很差。我借的这本尤其差,装订还出了问题

  王安忆,不认识。把贵州那套阿婆的书看了遍,东拼西凑的,居然就弄出本书来卖。阿婆的世界,居然都没提到《捕鼠器》。她应该再版一下,看完译文出的《捕鼠器》之后。

  看她书的无非两类人,喜欢看她写的书的,或喜欢看阿婆写的书的。我属于后者,虽然贵州那套“全集”我只看了三分之一左右。就因为都没看完,所以看这本书特别郁闷。王安忆,剧透狂啊~~~故事内容写那么详细干嘛,特别是《帷幕》,你难道不知道还有很多人不敢不愿意去碰波洛的最后一案嘛。还有《罗杰疑案》也泄底了。

  王安忆自称喜欢看阿婆的书,我觉得好假。她都不配。阿婆的书可是侦探小说啊,看侦探小说最忌讳透露剧情。连这都不知道还敢称喜欢,省省吧。里面居然还把凶手写了出来。还好我看过,否则,我杀人的心都有了。

  真不知道王安忆出这本书目的何在,莫非缺钱?书中找不到自己观点。总有自己喜欢的作品和不喜欢的吧。

  没话讲了,气头上呢。

  《华丽家族》读后感(三):Her World

  我简直是热爱分析评论,对人对事对物,当然能摊开来说说的也就是讨论好看的书和电影

  对所有的书和电影,我的最根本准则是“Attractive or Not"。

  Agatha Christie 的侦探小说是我认为最好看的书,从少年时代开始至今百看不厌

  90%的Agatha Christie 的侦探小说在我的电脑里保存着,我主要靠他们来打发飞机上的时间

  去年整理我的书架,发现我有10本中文及1本英文的Agatha Christie 的侦探小说。英文版“Zero"还是80年代出版的,不知怎么混到我的书架上了,可我从来没有看完。她的书是需要一字不落的仔细的读才能完整了解犯罪的原因及手法,以及推理的过程结果

  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可以评论她的推理侦探系列,因为50多本实在太多了。

  当然共性一定有,尤其是她把主题基本上集中于人性,比如贪婪嫉妒、报复、恐惧等,Mappol和Poirot 也总是基于人性的分析破案。

  王安忆出了本评论的书,《华丽家族》,完全只对Agatha Christie的书评,把她的所有的书作了融会贯通总结和分析。对于真正的Agatha Christie的Fans来说,好像终于有了一本指导性的评论,可以读到一些以前隐约的感觉但忽略了的地方,有一种豁然开朗效果

  对于不那么熟悉Agatha Christie 的人,读这本评论会觉得莫名奇妙,因为王安忆主要是评论Agatha Christie 的写作模式风格,她把几十本书按纵向归纳总结,跳跃性很大。也因此影响了可读性,但是我很喜欢。

  《华丽家族》读后感(四):文学原来还可以这样

  因为翻译了一本侦探小说,开始爱上侦探小说。什么硬汉派大师、侦探奶奶等等一下子闯入了眼帘,于是买了原版书来读,一读上了瘾,欲罢不能。以前是完全不想花时间在这类题材的阅读上头,时间毕竟宝贵。然而才翻了几页阿婆的Miss Marple系列,就着了魔。忖度那不是小说,简直是文学。

  着魔阿婆的是她把生活写得极为细腻,一个老眼昏花,时不我予的老太太,时代在她是往日烟云,一溜烟不见了,她像所有的英国老人一样有着浓浓怀念旧时代的情绪,却也对眼前的变与不变甘之如饴,自有其享受方法。我想到另一祖师奶奶张爱玲,和阿婆一比显然少了那份慈祥,少了那份融入世界的能力。又想到一堆子那时代作家的名子,心想我们小说的领域怎么这样单一?

  也难怪,过去中国没有扎实的科学基础,推理与侦探小说刚好是建立在科学社会的基础上头才能有足够深厚土壤开花结果伟大的硬汉派钱德勒小说,主人公颓废粗犷,名利女色都沾,完全是个活脱脱的人,你怎么能不记得清楚这样的人物。艾勒里·奎因的主人公也是令人喜爱的,性格明显的。日本的侦探小说,人性的刻化显得弱了点,注意力放太多在科学办案,即便是松本清张这样大家也不尽理想。然而中国…根本可说是没有侦探小说,我们办案的科学性,光看人民警察表现就够了,别说什么私家侦探了,以前也没有这样一个行当。除此,我们的文学注意力都放在了“感时忧国”上头,单单出了一个张爱玲,社会就接受不了国难当头大敌当前的时刻,她居然敢这样歌颂爱情与拥抱人生,简直…简直置民族前途于何处?很难想象谁在抗战时期敢写下颓废的巡警这种角色

  一个人在昏黄的灯光下,读老淑女阿加莎奶奶的小说,进入她的泛着承平、如古铜镜的英国社会,那感觉很怪,像在战火烟硝的时代开了一扇窗,一个不急不徐的和平风景跑进了我们的世界,然后你想,哎哟,原来文学还可以这样!

  《华丽家族》读后感(五):金庸、三毛、王安忆,还有你

  zero

  金庸、三毛、王安忆,这三个人除了都是中国作家之外,还有什么共同点?

  ——他们都是我的粉丝。嘻嘻嘻嘻。

  而他们也恰好代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粉丝。

  one

  金庸(Bad Gold)的老乡、文学评论家林以亮(Light Lin)有一次在访问中问金庸最喜欢的侦探小说家是谁,金先生说“阿加莎•克里斯蒂,她的小说我差不多全都看过。我觉得她比较智慧,推理很好。”

  他对我的爱体现在他自己的作品中。在传统的中国武侠小说里引入我们西方的悬念与推理,在不失故事畅快淋漓的基础上,又平添了一份扣人心弦柳暗花明。《天龙八部》(eight sky dragon)中乔峰(Look Crazy)追踪的大恶人(big boss);《射雕英雄传》(Shot bird’s hero)中的死亡留言(dying message);《连城诀》(two towns’ code)中的暗号密码(sign);《侠客行》(super man’s walking)中的孤岛之谜(the lost island)……不胜枚举

  所以我把金庸这种粉丝归为第一类:改编粉。

  two

  我没有考证过,不知道对不对——在我印象中,我的小说第一次系统地被中国人知道,应该要归功于三毛(Three Hair)。她主编的那套书虽然没有出完,还把Poirot也翻译成了霸气不足可爱有余的“白罗”,但她真正是在把我介绍给她的同胞,对此我十分感谢

  至于她远涉沙漠,嫁给外国人,以梦为马(run with the dream)走天涯理由,不知有多少成分是因为向往我跟着老公四处考古而生。总之她的心性脾气,想来是跟我很近的。

  这种粉丝,我把他们归为第二类:致敬粉。

  three

  某一次友人告诉我,有一位大作家,写《长恨歌》(a long song about hate)那位,居然是我的粉丝。我感到非常惊讶

  我说,白居易(Easy to Stay)不是早就死了吗?

  哦,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长篇小说《长恨歌》(one song in Shanghai),中国最好的长篇小说奖得奖作品。兼具畅销君和作协君的黑白通吃身份,这样子的王安忆( Anyi Wong)居然公开宣布“我是阿加莎的狂热粉丝”,就这点来说我是很感动的。

  看的出来,她确实读过我的很多作品,因为在她的新作《华丽家族》(Luxuriant family)中无数次的引用我小说中的句子

  在这本仅150页的评论作品中,图片部分就占去了一半(我没有版权,也有肖像权啊),排版甚为宽松,字行间距能跑马,边栏留白能跨栏。而剩下的篇幅,Miss 王做了并且只做了一件事——泄底(show the ending)。

  如果是一位熟读我作品的读者看这本《华丽家族》,会觉得相当无聊,因为他自己写的话,很可能要比Miss王有趣得多。

  如果是一位没读过我作品的读者看这本《华丽家族》(我先原谅你没有读过),会觉得相当无聊,因为他完全不知道Miss王你在写什么啊魂淡!

  于是,王安忆这种粉丝,我把她归为第三类:脑残粉。

  four

  最后不得不说,以上三种粉丝皆为特例。数量最多的是包括正在阅读的你在内的普通粉丝。

  你们只会默默地看我写的小说,关于我的讨论、书评、介绍、新闻,你们也只会围观,最多点一个“有用”,或者“推荐”。

  你们籍籍无名,但正因为你们,我的名字才会经常被人说起。

  ——即便某天我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我爱你们,围观粉。

  《华丽家族》读后感(六):王安忆的克里斯蒂

  从书店摆着的5折书里捡到的,得说明这本书出的实在是不厚道,不过一百五十多页的书,王安忆只负责了100多页,而且页面设计的四围疏可跑马,倒是插图资料做的很足,关于克里斯蒂作品的影象资料收集的很全.书籍毕竟是商品吗,凭着读者对某个作家的喜爱,就这么糊弄我们,实在是有违职业道德事情.

  唠叨了这许多,其实是因为一个原因,因为王安忆,因为克里斯蒂,这两个我喜欢女子,这本书我非买不可.

  因为喜欢克里斯蒂,曾想进行一场浩大的工程,给老太太的每一本书都写一篇书评,虽然不打算写很长,每篇五百字以内,仍然是需要长久耐心工作,希望这次不会半途而废.

  喜欢王安忆,她的文字有股子牛皮糖样的嚼劲,是家常的同情,早期她也反抗过,譬如说《弟兄们》,后来意识到自己无可挽回失败,就安心了,写王琦瑶,写妹头,一笔一划,琐碎世故

  她和她,一个通俗,另一个,也是通俗,不过总有些审美性的,是居高临下欣赏,所以王安忆的家长里短不像克里斯蒂那样平心静气。

  是不肯,还是不能?

  按王安忆的理解,"阿加莎·克里斯蒂就是那个顶聪明的挑绷能手。她用有数的条件结构出大量的谋杀,线索错综复杂,就像编织活和挑绷上美妙的经纬组织。这些线条和结构,都是以日常生活作材料,这种材料的具体性,覆盖了抽象的结构图案,给予了可以理解并且引起同情的现实面貌;同时,内里结构的抽象性,又将它们从现实中划分出来,独立为另一种生活。"这正显示了克里斯蒂的闲适品位,作为侦探小说,她的文字总是从容调侃的,没有时不时吓人一跳的爱好.

  其实王安忆的文字也是编织的成果,但她编织的是情调,低转百回,欲说还休的俗世念头,一路下来,针法密实紧凑,和犯罪有点远,当然<<米尼>><<我爱比尔>>也涉及了犯罪,但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不过有一点是与克里斯蒂相同的,她的作品也服从生活本身的条理性.

  读这两人的文字,都需要耐心,不然漏掉哪个环节,就不完整了,这就是生活的派头,纵然是平淡无奇,缺了哪一页都不对头了,不平衡了,往往波洛就是在这不平衡中找到生活的破绽,最终发现真相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