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双生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双生的读后感10篇

2018-02-17 20: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双生的读后感10篇

  《双生》是一本由[葡萄牙] 若泽·萨拉马戈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5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双生》读后感(一):萨拉马戈主要作品年表

  萨拉马戈主要作品年表

  从网上收集的资料,经过鉴别整理制作此年表,有误之处,欢迎网友指正。

  1947 Terra do Pecado(英译名,下同Land of Sin)罪恶土地/罪孽之地,萨拉马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1966 Os Poemas Possíveis(Possible Poems)可能诗歌,萨拉马戈的第一部诗集,收录148首诗。

  1970 Provavelmente Alegria(Probably Joy)或许是欢乐,萨拉马戈的第二部诗集

  萨拉马戈以小说扬名,早年也写诗歌。以上两部诗集,标志着萨拉马戈真正开始步入文坛。这两部诗集显示了他的社会参与意识爱情大海沉默、烈火、星星内容占有重要位置,在题材方面与其后来的文学创作有着内在联系

  1971 Deste Mundo e do Outro(This World and the Other)这个世界和另外的世界

  1973 A Bagagem do Viajante(The Traveller’s Baggage)旅行者的行李

  1974 As Opiniões que o DL teve(Opinions that DL had)《<里斯本日报>曾这样认为》

  1975 O Ano de 1993(The Year of 1993)1993年,诗作

  《1993年》由30首诗或是说30个章节组成。综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叙述线索,存在着小说结构。《1993年》一书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是萨拉马戈第一次不再像其专栏文章那样根据现实生活面对世界,而是以富有诗意文字创造出了一个幻觉的世界。

  1976 Os Apontamentos(The Notes)札记

  早年,萨拉马戈也从事过诗歌与戏剧的创作,为报刊撰写过大量专栏文章。这些专栏文章先后结集成《这个世界和另外的世界》,《旅行者的行李》,《<里斯本日报>曾这样认为》和《札记》四个集子出版。作家本人以及文学评论界都认为,就其全部作品而言,无论在题材还是观念方面,其专栏文章都无疑占有重要的位置。若泽·萨拉马戈的专栏文章有如下几个特点:其一是专栏文章与抒情诗之间的某种同步性;其二是惜墨如金而不失深刻;其三是文章的时代感和作家对所处时代饱含的深挚感情一言以蔽之,其专栏文章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萨拉马戈专栏文章的题材相当广泛,有些以现实为题,有些则是回忆,有些是对生活环境的描写,有些则以形形色色人物对象。一个句式或者一个词汇的启发,对一件艺术品的观感或者一篇作品的阅读心得,一件日常小事或者一个梦幻式的寓言,都可以成为作家一篇专栏文章的题材。题材广泛,但又遵循着某种独特模式,即事物的二元化。他的第一部专栏文章集《这个世界和另外的世界》的书名本身就体现了这一点:同一性与变异性关系,人与土地的关系,人类的设想及其超越。若泽·萨拉马戈的专栏文章与他的其它文学作品不仅在题材上相一致,甚至连作家喜欢使用的象征之物,诸如水、船只、星星、石头、沉寂、喧哗等也都是相一致的。彻底的怀疑主义与对人类自身建设能力表现出的有限热情交织在一起,紧张的句式又不完全排除抒情色彩,辛辣而不乏柔情,嘲讽几乎总是与忧虑同在,作家的创作主导思想及其作品风格也都在其专栏文章中得到了体现。在谈及其专栏文章与他的其它文学作品的关系时,作家本人的说法是“一切尽在其中”。的确如此,至少几乎一切都仿佛尽在其中。可以这样说,萨拉马戈的专栏文章写作为其小说的创作开辟了道路,是其全部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77 Manual de Pintura e Caligrafia(Manual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绘画书法指南,长篇小说

  在《绘画与书法指南》这部长篇小说的一开始,萨氏就提出了文学创作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即客体与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以第一人称出现主人公是位画家,他以相同手法绘画出两幅用途并不相同的肖像.由此引申出对谎言真理、虚构与真实、创作与人生等一系列问题思考,并得出“一切真实均属虚构”的结论

  1978 Objecto Quase(The Lives of Things)几乎是物体

  萨拉马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几乎是物体》内容涉及到现实与梦幻、生存与欲望、人与其所关注的构成整个世界的其它事物、自然神奇各种各样的关系。所有这些内容,在萨氏后来的文学作品中都不断得到了丰富

  1979 Poética dos Cinco Sentidos - O Ouvido 五种感觉俱全的作诗法,第二部短篇小说集

  1980 Levantado do Chão(Raised from the Ground)从大地上站起来/大地起义

  萨拉马戈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作家,虽然早在1947年他就发表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作品《罪孽之地》,但直到33年后《从地上站起来》的出版,萨氏才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和最适合自己文学创作的体裁——长篇小说。凭借之后的小说创作,萨氏一跃成为一个伟大作家。

  《从地上站起来》是一部阿伦特茹地区劳动者的史诗,是对农业改革的一种诊释。出版之后获1980年度里斯本市奖和1992年度意大利埃尼奥·费拉亚诺国际奖。这部小说的内容涵盖了整整一个世纪,但主要笔墨则花费在一个由三代人组成的家庭上,即多明戈斯及其儿子若昂和孙子安托尼奥以及孙女格拉辛达。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悲惨故事,但其中也点燃着某种希望。小说讲述了西班牙内战和欧洲解放战争以及战后的形势;讲述了动荡的60年代以及1974年爆发的“四·二五”运动;描写了由于苦难生活的折磨以及不可避免地接受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介的宣传影响而最终导致劳动者的思想觉醒;描写了觉醒的劳动者成立农业合作社的过程。就其内容而言,《从地上站起来》可以称作是一部政治小说,一部广义的社会文化小说,同时也是一部爱情小说,一部赞美大自然和歌颂土地的小说。

  1981 Viagem a Portugal(Journey to Portugal)葡萄牙之旅

  游记,散文集,随笔集,很少被人提及的作品,英译本400多页,我挺感兴趣的。

  1982 Memorial do Convento(Baltasar and Blimunda)修道院纪事

  萨氏的代表作,一个丰富的多义的文本,包含了对历史、社会和个人的种种看法。读这本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萨氏的写法不比马尔克斯差。”——苏童语

  1984 O Ano da Morte de Ricardo Reis(The Year of the Death of Ricardo Reis)里卡多·雷耶斯辞世之年

  故事发生在1936年,在葡萄牙当代天才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死后,里卡多·雷伊斯由巴西返回里斯本,小说讲述的就是里卡多·雷伊斯生前几个月中所发生的种种事件。作品一方面突出国家当时的政治及社会局势和首都里斯本的氛围,讲述了世界上发生的几桩重大的历史事件,另一方面又以里卡多·雷伊斯与他下榻的酒店的女佣莉迪娅和经常光顾该酒店的少女玛尔森达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浪漫故事。作家一方面充分尊重历史的真实,另一方面又有超越现实的杜撰。比如死去的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从墓地回归以及与里卡多·雷伊斯的相遇和谈话就是一个明证。这部作品把现实与梦幻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把历史的真实与小说的杜撰合为一体,从而把生命与文学、小说与真实、灵与肉、理想与现实加以融合,体现了作家的世界观。

  1986 A Jangada de Pedra(The Stone Raft)石筏

  《石筏》则纯粹出于一种对未来的假设:比利牛斯山脉出现了一道裂缝结果导致伊比利亚半岛脱离欧洲,开始在大西洋上漂浮。这种事情从未发生过,将来也许不可能发生,然而因这种假设而产生的小说却可以使我们进行一次旅行而大开眼界。作品描写了几个关键时期(比利牛斯山脉断裂初期、伊比利亚半岛最终与欧洲分离时期、直布罗陀的分离和与亚速尔群岛相撞的紧急时刻)、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规模迁徙的情景。迁徙的人群中一名妇女遇到了一条石船,这便是小说充满象征寓意的书名的由来。在《石筏》一书中,荒诞和神奇被细致地描写得合情合理,在逻辑上显得无可争辩,一切难以置信现象均被融于日常生活最寻常的事物之中,营造出某种卡夫卡式的氛围。与卡夫卡不同的是,若泽·萨拉马戈所营造的氛围具有积极意义和建设性,对人类和未来持某种相信态度。和作家其它几部作品相比,爱情在《石筏》中显得更具重要性。在这部作品中,爱情成了人与人之间内心最深处相互了解信号,其神奇的扩散效果乃是世界发生变化缘由

  1989 História do Cerco de Lisboa(The History of the Siege of Lisbon)里斯本围困史

  1991 O Evangelho Segundo Jesus Cristo(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 Christ)耶稣基督福音或译耶稣基督眼中的福音

  此书引起了一场风波。在本书中,萨拉马戈仅把耶稣描写成约瑟夫的儿子,而不是上帝的人,因此冒犯了天主教,遭到梵蒂冈的抵制。葡萄牙政府迫于内部保守派的因素和来自天主教会的压力,禁止本书参加竞争欧盟文学赛事阿里奥斯托的提名。萨拉马戈愤而离开祖国,移居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兰萨罗特岛,住在那里直到辞世。

  1995 Ensaio sobre a Cegueira(Blindness)失明症漫记

  也译作“盲目”,是萨拉马戈最负盛名的作品,同《修道院纪事》都是萨氏典型的代表作。1998年萨氏获得诺文奖,和本书有直接关系。此书不多赘言,2002年已由范维信译成中文,马上新经典就要再版此书了。强烈推荐给大家,此书可以和阿尔贝·加缪《鼠疫》及笛福的《瘟疫年纪事》对照着看。

  1997 Todos os Nomes(All the Names)所有的名字,长篇小说

  1997 O Conto da Ilha Desconhecida(The Tale of the Unknown Island)未知传说/寻找未知岛 短篇小说集

  萨拉马戈和菲利普罗斯一样,都是那种越老越能写的作家。尽管年愈古稀,依然笔耕不辍

  2000 A Caverna(The Cave)洞穴/岩洞

  2001 A Maior Flor do Mundo(Children’s Picture Book)

  2002 O Homem Duplicado(The Double)双生

  2004 Ensaio sobre a Lucidez(Seeing)复明症漫记

  2005 Don Giovanni ou O Dissoluto Absolvido (Don Giovanni,or,Dissolute Acquitted)

  2005 As Intermitências da Morte(Death with Interruptions)死亡间歇/暂停死亡

  2006 As Pequenas Memórias(Small Memories)小记忆/童年纪事 回忆录

  2008 A Viagem do Elefante(The Elephant’s Journey)大象的旅行

  2009 Caim(Cain)该隐

  2012 Claraboya(Skylight)天窗 ,写于上世纪50年代初,萨氏死后出版。

  《双生》读后感(二):另一个世界的 “我”

  看过由小说《双生》改编的电影《宿敌》,当时感觉是没看懂,而且若泽的《修道院纪事》也没能够彻底读完,所以,尽管书《双生》已经买回来好几个月了,一直没有翻开。

  昨日也不知道怎地在房间顺手操起该书翻了翻,马上被小说独有的叙述形式吸引。到今日晚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阅读。首先想到要把电影找出来再看上一遍;再者,写上几句评论吧:不愧为诺奖得主大师的作品,想象力丰富,人物心理描述细致,几乎全书都是内心活动,让读者仿佛变成了书中人,全书语言隽永,字字珠玑,警句遍布。

  哦,是可以再读读的一本书。

  《双生》读后感(三):不错的一本书

  虽然还没看完,但是看了《宿敌》这个电影,感觉不一样。电影主要注重情节,书的内容感觉上是着重写阿丰索心理,代表一些人或事,作者简练的语言背后却让读者感受深刻的寓意。所以还是喜欢看书多一些。

  以下摘自百度

  “值得注意的是,萨拉马戈对语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有深刻的认识。他说“和人们通常认为的相反,帮助我们通往伟大的、戏剧性的谈话的词语,往往也是谦逊、寻常、普通的”,而书中的主人公,为达自己远非光明的目的,无论对己还是对人,用的都是与谦逊、寻常、普通无涉的“大词”。阿丰索何以向玛利亚撒谎?是为了不让玛利亚卷入不幸;克拉罗为何勾引玛利亚?是因为阿丰索的出现惊吓到了埃莱娜,克拉罗不得不“讨个说法”。我们看到,在萨拉马戈刻意创造的诸种语境(利他、人道、美善、正义,等等)中,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使词语背离它们本来的意义,而双生出与之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另一层意义。这使我想起庄子批判礼教的著名论断,“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我们堆砌词语,整饬语言,初衷是为了信之、矫之,最后只是为了在它们的名义下,理直气壮地窃之。”

  《双生》读后感(四):精彩的故事,糟糕的叙述

  这本书我用了两天读完,故事是很有意思的,有点神经质的历史老师在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个和他一模一样的人,变得焦虑起来,在那个安东尼奥突然死去后,以为一切都结束了的特图利亚诺居然又找到一个自己的复制品。

  整个故事有点像庄子与蝴蝶,在真真假假中迷惑着,一直在追寻着我是谁的问题。看到结尾时让人忍不住想会不会之前的安东尼奥也是像特图利亚诺一样取代了真正的安东尼奥,这个世界到底谁是真正的安东尼奥,谁又是真正的特图利亚诺?

  文中还有一点比较有意思的就是特图利亚诺本人了,刚开始我看的时候,我实在是没有办法理解他,他好像活在一个自己打造的笼子里,有点神经质,有点古板,有点怯懦,总是害怕遭受打击,不敢面对一直对他有着爱意的姑娘,不敢面对对他抱有关心的同事,做什么事都要犹犹豫豫,不能果断的下决心。但是这种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他们害怕受到伤害,所以就把自己锁在自己的世界中,同时又自我安慰到我并没有错,也不是我不勇敢,而是我就喜欢这样。

  看完这本书时,我大大松了一口气,终于看完了,因为文中有太多作者对某些事物的评价,整个故事读起来节奏感不是那么好,可能我不是很适合这样的叙述方法吧!

  《双生》读后感(五):独一无二的风格却带着希区柯克的结尾

  本书讲述了一个历史老师无意中看到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出现在电影里。他开始寻找这个人,并与之见面。当两个人一模一样的人开始混淆彼此的生活时,其中一个死掉了。而另一个接到了电话,电话的另一端是一个自称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整部小说,每一章只有一段话,从头到尾、密密麻麻的文字,节奏感异常凸显了压抑、透不过气、仿佛生活中的侵略感。如果有密集恐惧症,这本书看起来真的会相当吃力。

  ---------------------分割线------------------------

  当世界上有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这个命题,几乎是所有作家都会感兴趣的命题之一。很多作家都写过类似的作品。比如最近大陆引进的日本小说《我我我》也可以视为这一命题的变形。

  《双生》虽然选择了这样一个命题,但这本书的风格如此强烈,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首先是其作品文字不分段落。连对话都是一句接着一句,全凭读者对上下文的把握和领悟。这就从最直观的层面创造了文字之外的氛围。

  其次是小说风格的实验性和寓言性。实验性指的绝对不是这本小说的故事,而是指在这本书中,人物的性格、形象、特点、爱好,全部都凭借对话和旁白完成,没有太多描写性的文字。将一个又一个情节串联系起来的,出现次数非常多的是电话,第二就是莫名其妙的对谈。

  其寓言性毋容置疑,“双生”意味着寻找和审视自我,或者说是另一个自我。昨天推荐的《寂寞的公因数》,号称寓言小说,与这本《双生》比较起来,自然明白为何这位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是与博尔赫斯、卡尔维诺、马尔克斯等齐名的世界级作家了。《寂寞的公因数》太过浅显,甚至有点牵强。《双生》则厚重有力,没有说教,却教化读者。

  但这部小说的无趣之处在于,居然设计了一个希区柯克样式的结尾。即双生角色中一人死去、一人面对重新出现的双生,仿佛轮回,生生不息。这样的结尾或许会对从未接触过希区柯克的读者产生悬念感。但是在如今的读者看来,已经完全无法构成悬念。因为太多的电影等媒体刺激,让这样的设计不再具有吸引力。

  但《双生》依旧是一本好书。因为当阅读那些不分段的文字时,会忽略自己所处的时空,穿越千山万水,来到葡萄牙那位历史教师的身边,看着他一举一动,最终走入迷雾,而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寻觅或迷失。

  ---------------------------------分割线--------------------------------

  欢迎关注

  敢看敢说的原创公共微信book-life

  《双生》读后感(六):关于怯懦的一例精确诊断

  双生子和复制人的故事,让人联想到帕慕克的《白色城堡》和纳博科夫的《绝望》,还有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两生花》。当然,本书更加接近于后者,因为《绝望》是关于人性异化和错乱的经典病例标本。而《双生》是通过描写阿丰索合乎理性的推理,面对常识的躲闪犹疑,以及起伏不定的焦灼情感,来全方位地展示主人公本质的怯懦。

  小说多次书写了阿丰索源自冲动的个人计划与常识间的激辩交锋,有时是冲动降服常识(如他用谎言,诱使情人加入寄往制片公司的调查信计划的那次),有时则是常识管控了冲动(如他企图单刀直入,前往复制人生活区域展开实地调查的那次)。而无论双方孰胜孰负,其正真的幕后推手总是自我诡辩似的怯懦。面对如何处理与情人的关系,他总是只呆在核心问题的外围兜着圈子,避免任何进取的尝试,只因害怕未来的婚姻将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又一桩毫无收获的败绩,恐惧于刚得手的暖意转瞬间即冷却成刺骨的冰凉。首先是怯懦,让阿丰索成为车祸谋杀案的共犯,一个缺席的在场者;其次也是怯懦,让他分化成他原本最不愿意的复制人,变作丑陋可憎的复仇者的镜像和影子,一张被自己锁进画框里的扭曲的肖像,一旁还标注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签名;最后还是怯懦,让他在事件的尾声,再次无能地接受,用罪孽和耻辱交换获得的蜗牛壳似的身份,从朝后看的历史教师,变成以扮演他人的方式存在着的千面演员,一个把疲于模仿当作生活内容的人。

  主人公以历史教师的职业习惯,总是企图逆流而上,追朔源头。这样的人物,是一个出自本能想要等待事件发生后再进行回顾的人,也是一个总想着要往后退缩的人,更是一个不断在因软弱无能而造成的失败人生里,搜寻勉强可用的材料,然后加以整合补缀,变成经不起风吹雨淋的保护网的人。

  至此,作者为病体给出如下诊断:我怯懦,故我成为他人的复件;我成为他人的复件,故我在。小说因此作为病理学的经典案例,可以随同卡夫卡的《变形记》,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格里耶的《嫉妒》,以及萨瓦托的《隧道》等一起进入文学的丰碑广场。

  《双生》读后感(七):克隆人的城市

  故事题材还是很吸引人的,结尾还不忘再惊悚下,形成套娃结构。高密度的对话看得也很过瘾,对故事进展不同可能性的描述以“他将会..."进行也不失新奇,而且随着叙述的展开突然就成了既定事实而非一种设想,有点类似科塔萨尔的《正午的岛屿》,是否可以以这种可能延展的口吻展开一部长篇,而收尾于另一种可能的展开呢,看来平行宇宙观念如果引入到小说叙述里,会有很大的突破空间,只要大家不要看完小说,惊觉只是一个人一个念头的铺展,然后带点无奈又有点被虐的快感,就像看《普通嫌疑犯》一样。。

  但是萨老仍然习惯以上帝视角叙述,而且跟古典作家如托翁雨果一样时不时爱插入议论,篇幅所限又写得极为简单,无托翁雨果那阔论的汪洋恣肆,只让读者多了几分枝叶丛蔓的离题感。。。。

  另翻译还是不理想,长句套长句可能与萨老写作风格有关,但很多议论段落显然没翻好,感觉失真得厉害。。

  躺在床上突然想到韩国片《中毒》(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8491/)双生兄弟与一女的畸形恋爱,为了爱一个人,牺牲本我,以另一个人身份活着,最爱莫过于此了

  《双生》读后感(八):em,翻译其实还不错。

  后半部分翻译有掉线的嫌疑,但可能也有我智商随月相变化而涨落的缘故。葡萄牙语小说的用语方式本来对我们就是陌生的啊·······范晔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保持原文本的陌生化也是翻译的诉求之一吧·······所以短评的那位就不要骂翻译了,显得您很制杖。 【为什么我又要开始骂人,我看完这本书看的第一篇分析性文章对“实体”这个问题的理解有误(完全没有讲清楚)。作者林培源。】 以上是吐槽,写这篇文章同样是为了梳理思路。 以下是我现在不能够回答的: 1、文学究竟应该怎样避免成为哲学注脚的命运?(《自由国度》成功了,《野草在歌唱》成功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失败了,这本小说,我不知道。) 腰封上卡尔·雅斯贝斯的一句话俨然成为了这部作品的哲学注脚:“我们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实体的丧失持续不停,不可挽回。”作为存在主义的先驱,雅斯贝斯通过这句话意指存在主义对西方传统二元哲学的颠覆,体现出一种反本质主义倾向,即否定“现象世界背后有一个永恒的实体和超验的本质”,认为“现象即本质”。雅斯贝斯的话语中不乏惋惜之意,“实体”,或称“绝对的存在”,“精神”,“理念”,“心灵”,合法注销它的地位,不承认永恒,无疑挑战了传统文学的审美习惯。《双生》作为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悲剧,对“悲”并无太多着墨,作者克制的笔法,铁腕的掌控,勾勒出了一幅看似完整的生活场景,以至于让人忽视可能存在的“丧失”。 故事从男主角特图里亚诺·马克西莫·阿丰索在友人数学老师的建议下租赁录像带开始。身为历史老师的马克西莫在电影《捷足未必先登》中发现了一个和自己完全相同的人。出于生而为人的好奇心和无名欲念的驱使,他像悬疑小说中的侦探一样展开了对“复制人”的调查。作者详尽地叙述了整个过程。当“复制人”拒绝与他见面,说我们不要见面,太阳照常升起时,短短几页,悬疑小说嬗变为苦涩的情感小说,那些卑微的主人公往往为了短暂地走出孤独而选择自我毁灭。然而当马克西莫富有雄性力量的话语声响起,这个微观世界重申了自己的秩序。人物的命运继续按照一种相对理性却毫不留情的方式前进。 这个“复制人”、“神秘而无形的在场”,真名为安东尼奥·克拉罗的演员,最终还是安排了与马克西莫的会面,并在之后内心骚动不已,于是对马克西莫进行了反调查。“将要发生的已经发生了,而缺乏的只是写下它们”(p143)。这句话看似与“他重复了他之前所做的事情。”意义相同,实则是作者有意承认“虚构的真实”的独立性,文本空间乃是脱离作者意志的存在。不再是叙述者的授权让“他”重复前者的所作所为,而是故事世界的自然规律。“写下它们”的主体是那个不曾在文本中现身的人称代词“我”,作者的化身与神权的授意者此刻被动地居于如实记录的地位(一名鞋匠)。这个精妙的句子仿佛在文本中放置了一面立体镜,拓展了文本的空间。这样对文本潜移默化,出入自如地进行细微、精准的把控是作者的拿手好戏之一,在作品的很多地方得以展现。(p22,p147“为了启蒙那些对话外之意比对话语意义本身更感兴趣的读者而详尽展示的那样。”等等。) 埃莱娜,克拉罗的妻子,在听说了有人与丈夫的外表完全相同之后神经衰弱。于是剧情转为荒诞剧的发展方向,安东尼奥轻佻地服从于自己的“色情倾向”,渴望通过占有马克西莫的女性情人——玛利亚·达·帕斯来完成自己的报复。这种“床上操作”带有中世纪的通俗小说的影子,让人回想起一大串譬如《第十二夜》、《十日谈》这类作品。马克西莫在克拉罗的威逼引导下,态度暧昧地允许了。在克拉罗打扮成他去与玛利亚相会后,马克西莫便打扮成克拉罗去与埃莱娜相会。埃莱娜没有分辨出来者并非自己的丈夫,第二天早晨,在描述昨晚的性爱时,她说道:“很奇怪,你从来没有以昨晚的方式对待我,我感觉你进入时又一种甜蜜,接着我又觉得这甜蜜混合了欲望和泪水。”这番描述可以看作是对皮囊之下人格存在的感知,与马克西莫的母亲所谓“母性本能”能使她在完全相同的两人之中分辨出自己儿子的观点构成了对“实体丧失”的绝望反击。这里的“实体”并非严格哲学意义上的实体。《双生》中,人的外貌成为了唯一可能的身份证明,而个体独特的性格、思想产生的现象退于不可感知的阴影处。另一边的玛利亚通过克拉罗手上的婚戒印记察觉到此人并非自己的未婚夫,并敏锐的推知了真相,她绝望了,变得“歇斯底里”,遭遇克拉罗冷漠的嘲讽。与克拉罗在车上扭打,最后导致两人被撞身亡。 玛利亚·达·帕斯“很温柔”,“身材非常漂亮”,透过此前的一些对话,可见她也很聪明。她善于思考,通过在银行与数字打交道的工作经历,她明白“混乱是等待被破解的秩序”(本书开头所印的句子),让马克西莫小小地为她的智慧惊叹。她还察觉了到自己的名字是马克西莫调查时所戴的面具。她深爱着马克西莫,她有自己的生活,希望在与马克西莫的爱情中抱有一丝尊严,尽管她清楚马克西莫是一个“从不假装自己口渴”的人。她对马克西莫的爱情是无望的,克制的,因此她的姿态显得格外优美纯洁。克拉罗的一吻封缄了她的疑心,不然以她的敏锐应该能够察觉该人并非所爱。激情中的人都沉湎于完美的表象之中。随着真实的降临,她的尊严和爱彻底破碎了。也许最后她的举动是想将克拉罗消灭,让马克西莫更合法地存在而作出的努力。有爱情需求的人爱上“不会口渴”的人是在自取其辱。却又难以避免。当然,p 回家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双生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