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恒河》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恒河》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18 21: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恒河》读后感精选10篇

  《恒河》是一本由杜欣欣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6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恒河》读后感(一):印度文明的摇篮——恒河

  印度第一大河恒河(Ganges River,印地语作Ganga)是印度北部的大河,自远古以来一直是印度人的圣河,是印度文明的摇篮,被视为印度的灵魂,被称为母亲河。恒河在宗教上的重要性可能超过世界上的任何河流。它从远古就受到崇敬,被印度人视为最神圣的河流。恒河在圣典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往世书宣称,无论是见到,触摸到,还是念颂到恒河的名字都能够洗净自己的罪过.在恒河中沐浴的人,能获得至高的祝福.不仅是在圣河里沐浴能生到天界,而且死后将头发骨头等留在恒河之中,也能生入天界.恒河流经的地域也被认为是圣地。直到现在,在恒河旁边进行火葬都被印度人认为是最吉利的,他们将烧后的遗骨扔入圣河,认为这样能帮助亡者带去解脱。恒河水,被印度人视为极度神圣,任何印度人如果手中有握着恒河水,就不敢说谎话,可见其地位之重要。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构成了恒河两岸独特风土人情。关于恒河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

  在印度神话中,恒河原是一位女神,是雪山公主,为滋润大地,解救民众而下凡人间。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山,相传,这里的山中就是“神中之神”湿婆修行的地方,印度人尊它为“神山”,湿婆的妻子乌玛女神是喜马拉雅山的女儿。传说恒河水是宇宙的外壳被维湿奴神的侏儒化身的脚捅破时,从宇宙之外流入三界的。经书中说恒河是雪山之王的女儿,因此她是湿婆神的妻子帕尔瓦蒂女神的姐妹。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一段谈到“恒河的起源”。另一个故事也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记载的关于战神鸠摩罗的诞生过程是这样描写的:火神把精液从四面八方倾泻向山王之女恒河女神,恒河里的波浪都溢满精液。恒河女神心里惶恐激动,被熊熊烈火炙灼,随即把灿烂的胎儿泻向河中的波涛。从她身上泻出来的东西,闪烁如精炼的黄金。它一流到大地上,一切都化成纯洁的银。从粗一点的精液里产生了铁和铜;从脏一点的精液里产生了锡和铅。那些东西一碰到大地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宝藏。女神把胎里的东西都变得非常美丽可爱。于是战神鸠摩罗终于诞生了。而另一个传说则说印度历史上某国王为了洗刷自己祖先的罪孽,以修来世,请求天上的女神下凡。但是,女神之水来势汹汹,大地难以承受,湿婆大神就站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的恒河上游,让水从他的头发上缓缓流下,从而减弱了水势,既可以洗刷掉国王祖先的罪孽,又能造于人类象征印度最伟大的圣河恒河的恒河女神,相貌端严,一面三眼四臂,身穿白色的纱丽,头戴宝冠,一手持莲花,一手持水壶,端坐在象征河水的鳄鱼和莲花之上。

  恒河来到人间是在印度非常著名的神话。阿由提亚的国王萨嘎尔是一位没有子嗣的大君,因此他长时期的苦修,并打动了湿婆神,获得了拥有六万个儿子的祝福。当这六万个儿子长大成人后,萨嘎尔大君决心举行马祭,此祭祀可以让人获得如天帝般战无不胜的地位。天帝因陀罗惧怕大君举行祭祀成功后谋夺自己的帝位,于是偷走了马祭所用的马。因陀罗将马带到了更下界的世界,把马放到了正在禅定的大圣人卡皮腊的旁边,然后离开。六万王子寻遍了整个地球也未找到马,于是挖了一个洞来到了地下世界。他们发现了马就在圣人卡皮腊的旁边,于是他们认定圣人就是偷马之人,他们开始殴打处在禅定中的圣人。这一暴行激怒了圣人,他用神通之火将六万王子都烧成了灰烬。四处漫游的圣人那茹阿达告诉了萨嘎尔大君王子被焚之事。大君祈祷圣人卡皮腊原谅自己的儿子,所以圣人建议他将恒河引到地球上来,如果他的儿子被恒河之水冲洗到便能复活,也能洁净所有的罪过。于是大君将王位传给唯一一位存活的儿子,自己来到森林苦修,但因为他不久就死亡了,因此没有成功的请到恒河降临。他的儿子就将自己王位再传至下一代王子达利普。达利普王子虽然有两位妻子,但没有儿子.他祈祷湿婆神的祝福,获得了一位儿子,名叫巴给依茹阿特。巴给依茹阿特的相貌非常丑陋,但是当他成年后,遇到一位圣人给了他祝福,变得非常的英俊。他向各位天神举行了各种苦行,虔诚地祈祷了极长的时间。最后湿婆大神和恒河女神都被他感动了决定来到人间。但是巴给依茹阿特害怕恒河的冲击力会撞坏地球。伟大的湿婆神决定用自己的头接住恒河,以减轻河水对地球的冲击。恒河分为了三个部分降临了。她落在端坐在喜马拉雅山的湿婆神的发髻之中。然后湿婆神允许其中一部分流向了人间。巴给依茹阿特吹起了维湿奴大神赐给他的海螺,将恒河引向大海,再从大海引入到地下世界,六万王子都因恒河的洗涤而复活了。当恒河流向人间和地下时,天界的众生祈求梵天将恒河带到天堂,他们也需要恒河水来净化自己的罪过。为此梵天答应他们将恒河的一部分也留在天界。因此恒河在天上被称曼达克丽,在人间被称为恒河,在地下被称为巴给依茹阿缇。

  恒河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民俗和文化色彩,即使经过千年的文明洗礼,恒河两岸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古老习俗。许多自古流传的神话,使印度人民对恒河母亲生起无限的怀想,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情结。这一生中至少要在恒河中沐浴一次,让圣河洗净生生世世所有的罪业。恒河有两个较大的源头,即阿勒格嫩达河(tAlaknanda)和帕吉勒提河(the Bhagirathi R.),褐色的河水与青色的河水形成十分明显的水线,以后逐渐交融混合。两河上游急流汹涌,奔腾于喜马拉雅山间,地势由3150米急降至300米。两河在代沃布勒亚格附近汇合后始称恒河。它横越北印度平原(即恒河平原),流经北方邦,会合其最大支流亚穆纳河(Yamuna),最后它分为多条支流注入孟加拉湾,流域面积占印度领土1/4,养育著高度密集的人口

  在印度文化中恒河女神这谜一般的净化力量,并不只是盲目的迷信而已.....三千年来,人们一直在沐浴恒河水,人们相信这里的水可以洗涤罪恶、净化灵魂..... 。教徒们净化朝圣,在沐浴的同时却污染了河水,恒河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然而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恒河水有着长生不老的力量。 常年在恒河沐浴的人,大多都寿命在100岁以上,并且很少患病。这是科学家研究的课题之一。

  16世纪莫卧儿王朝的阿卡巴大帝称它为”不死水“,因为河水味道非常甜美,这位君主只用恒河水来招待客人。200年后,英国东印度公司会定期补充船上的恒河水储备,他们声称没有哪里的水能够媲美恒河水,在驶往英国的3个月航程里始终保持新鲜。如今,尽管人们经常成群结队地在河里沐浴,而且有大量生活用水排放其中,恒河边却从未爆发过像霍乱、伤寒这样大规模的传染病。印度教教徒坚称恒河水有净化的能力。也许,他们是对的.....

  恒河为农业工业生产提供了数万亿升的水,还带走了数百万人的生活垃圾。印度教教徒以喝恒河的水为傲,声称这非但不会使他们生病,反倒有益身心健康科学家对这种看似矛盾说法进行了研究,恒河似乎含有一种天然消毒成分,能够杀死众多传染病的病原体,调查研究证实了噬菌体的存在——一种专吃细菌的微生物,一发现食物噬菌体就会以惊人速度繁殖,只要有足够多的细菌,半小时之内100个噬菌体便可以增长到10万个,下水的人越多,恒河里的噬菌体便能得到更多的食物。在肉眼看不见的地方,噬菌体会在致病细菌扩散前将其消灭。 试验还表明,恒河中含有数量惊人的溶解氧,这有助于分解河水中人与动物的排泄物,在这方面,恒河的分解速度比一般河流的平均水平快25倍。 这可能就是动物在此得以存活的秘密。高含氧量的恒河水供养着多种多样的鱼类种群,养活了水栖动物,如恒河豚、恒河鳄和江獭,有机废物也被分解成为对整个生态系统有益无害的营养物质......

  近年来对它的科学研究表明,恒河水是能自洁的河水。 一位法国医生也曾对恒河中漂浮的痢疾和霍乱病尸进行过检验,结果惊奇地发现,在尸体之下数米本应被“污染”的水中,这类病菌竟消踪匿迹了。这位医生又取痢疾和霍乱细菌进行培养,然后加人恒河水;几天之后他观察结果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细菌全部死光了!不久前,卫生工作者在德里附近的居民区进行水质调查,他们发现,使用恒河水的水塔没有一座有孑不,而别的水塔却有蚊虫滋生。调查还表明,恒河水对其流域的疟疾和丝虫的发病率具有抑制作用。 科学工作者对恒河的自洁特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之后,得出了较为可信的结论:恒河河床中存在放射性的矿物质。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恒河水中的含氧量非常高,这是湍急的水流空气充分接触造成的。而较高的含氧量,使疟原虫等厌氧的致病微生物难以生存。

  数百万人在河流两岸生活、死去,恒河不仅是一条神圣的河流,更被视作为一位充满力量的女神,在圣河里沐浴可以净化灵魂,但同时也污染了河水,然后恒河水中的高含氧量和噬菌体,为人们的信仰提供了科学支持,使恒河的净化能力有据可依。恒河以它的神奇和伟大,供养了大批生灵,在这里,死亡与腐朽伴随着生命轮回,而恒河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印度的生命之河。

  《恒河》读后感(二):本书的目录

  第一章:重返印度

  Chapter One: Return to India

  又一个凌晨

  Another Morning

  自恋只能令一人感觉良好,而自嘲却能够娱乐众生,我的朋友多半喜欢自嘲。/Sindu, Hindu;身毒,天竺,印度。

  elf-love can make only one person feel good, but self-ridicule can entertain many. Most of my friends are fond of self-ridicule. /Sindu, Hindu, India.

  德里住家

  Living in Delhi

  好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太多的人太好吃。

  There is nothing wrong to enjoy food; the problem is that too many people who enjoy food too much.

  亲情之间

  One Big Family

  子女无论成龙与否,都是非昂贵的,这已成为世界性的现象

  Children are expensive no matter whether they are successful or not; this has become a phenomenon in the world.

  婚姻大事

  acred Marriage

  天下都是配好的,太好的也不是你的。/在英国,你娶你爱的女人。在印度,你爱你娶的女人。/你嘲笑男人带来了麻烦,只有克里须那神才能救你。

  All is predetermined. What is too good may not be yours. In England you marry the woman you love. In India you love the woman you marry. You got yourself into troubles by making fun of the men, only Lord Krishna can save you.

  德里街市

  Wandering in Delhi

  反正已经过了六千年了,又何必急在这一刻呢?/忙乱之中,神牛以司空见惯的超然安卧街心。

  It has been six thousand years already. Why rush now? /In a hurry, the sacred cow takes it for granted to rest in the middle of the street.

  在老德里城墙内

  Within the City Wall of Old Delhi

  好人不得好死,即使皇帝也不例外

  A Good man will not die in peace; even an emperor is no exception.

  小巷深处

  In the Depth of the Small Alley

  快乐基本上和贫富无关,除非你老觉得自己穷。

  Happiness has little to do with wealth unless you always think you are poor.

  第二章恒河出海

  Chapter Two: The Ganges into the Sea

  河之国之第一夜

  The First Night in the Country of the River

  她的风头居然盖过了两条跨国大河,岂有此理!/两个入海口,一东一西,跨越四个经度。

  Her charm even topped the two rivers across the county. How could that be possible! /Two river entrances to the sea, one in the east, one in the west, across four longitudes.

  夕阳工业,末代公主

  The Sunset Industry, the Last Princess

  一个民族和一个人一样,有些只生活在未来或过去,另一些只生活在现在。

  ations are like people; some live in the future or past, some live only in the present.

  勿忘我——访泰戈尔故居

  Forget-Me-Not – a Visit to Tagore’s Residence

  自由鸟说,“这栅栏之中,哪里可以展翅?”

  ays the free bird, "Among bars, where is there room to spread one's wings?"

  加尔各答印象

  Impression of Kolkata

  凡是气候恶劣的地方,哲人都特别多。

  Where there is unpleasant climate, there are many philosophers.

  在特蕾莎墓前哭泣

  Weep in Front of Mother Teresa’s Tomb

  那个夜晚,人们哭泣叹息:这个星球少了一点光亮,少了一点仁爱,少了一点同情。

  At that night, people weep and sigh: This globe has lost some light, love, and sympathy.

  镰刀、斧头、老百姓

  ickle, Ax, and People

  只身在异乡啊,真是可怜见的。/能称为理想的似乎都是崇高的。

  Living alone in a foreign land is miserable indeed. /What can be called ideal always seems sublime.

  第三章佛祖印迹

  Chapter Three: The Footprints of the Buddha

  蓝毗尼的求索者

  The seeker of Lumbini

  别的东西给出去都会变少,只有爱却越给越多。

  Anything else becomes less when it is given out, but love becomes more.

  华氏城,巴特那

  ataliputra, Patna

  乞丐也有午休。在午休的时间里,他们有权不接受施舍。/如果周围是一片苦海,你不可能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小岛上。

  Even beggars have a lunch break, during which they have the right to decline alms. /If you are surrounded by bitter seas, you cannot possibly live on an island of happiness.

  那烂陀大学的兴衰

  The Rise and Fall of Nalanda University

  “你可以要我的脑袋,但不能要我的客人。” “那么就麻烦你的脑袋来一趟吧。”

  “You can have my head, but you cannot have my guest.” “Then may I trouble your head to come?”

  菩提树下的冥思

  Meditation under the Bodhi Tree

  他一边漫步,一边思考是否要传道于世。/如今,在许多国家的佛寺中,人们祈求荣华富贵,而那正是佛祖所摒弃的。

  He strolled and thought if he should spread his teachings in the world. /Today, in the temples of many countries, people pray for glory and good fortune, which are exactly what the Buddha abandoned.

  阿难,请你带我去拘尸那

  Ananda, please take me to Kushinagar

  青山原不动,浮云任去来。

  The green mountain remains motionless, while the floating clouds pass back and forth.

  第四章人神之间

  Chapter Four: Between Humans and Gods

  瓦拉纳西的冬夜

  The Winter Night of Varanasi

  在湿婆三叉戟的尖顶上,矗立着一座城市,它就是瓦拉纳西。

  On the tip of Shiva’s trident stands a city, which is Varanasi.

  阴阳界惊魂记

  A Soul-Stirring Story on the Border of Death

  他们要赶上第一缕晨光,在第一缕晨光中化为灰烬。/轮回的过程是不能被打断的。

  They were going to catch the first morning light, in which they will transform into ashes. /The process of the reincarnation must not be interrupted.

  此岸彼岸

  This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无论圣水看起来多么不洁,它既能杀菌又能洗脱罪恶。这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好的东西吗?

  o matter how unclean the holy water looks, it will kill the bacteria and purge the sin. What in the world is better than this?

  卡朱拉霍的性爱圣殿

  The Holy Temple of Sexual Love in Khajuraho

  在罪孽和爱欲之上还有智慧。/如果在完美的性交中已经欲仙欲死,何须再受轮回之苦,以求解脱呢?

  There is wisdom above the sin and lust. /If one “dies” in a perfect sexual intercourse, why bother to seek release from painful reincarnation?

  第五章少女恒河

  Chapter Five: Ganges the Nymph

  从德里到恒河汇流

  From Delhi to Devprayag

  七年了,谁知道这一男一女都干了些什么?

  It has been seven years. Who knows what this man and woman have done?

  Aarti 之火

  The Fire of Aarti

  “哈哈,你太可笑了,大壶节的人比此时的多几十倍,甚至一百倍!”

  “Ha, ha, ha! You’re so laughable. People who attend the Kumbh Mela are scores of times more than this, even a hundred times more!”

  灵修之地Rishikesh

  Rishihesh, the Place for Retreat

  自古以来,灵修是一种永远的时髦。

  ince the beginning of time, retreat has been an ever-lasting fashion.

  “我丢了!”

  “I got lost!”

  谁是最美丽、最有力量、最聪明、最富有又最断念摈欲的?

  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 powerful, clever, wealthy, and detached man?

  探寻恒河源头

  In Search of the Origin of the Ganges

  神话犹如高山的褶皱,犹如河中的漩涡。在印度人的心目中,恒河不仅具有自然地理的含义,更是一个文化的有机体,折射出宗教、文学艺术的彩虹。

  Mythology is like the wrinkles of a mountain, or the whirlpool of a river. In the heart of an Indian, the Ganges is not only a geographical concept, but more importantly, it is a cultural and organic whole, a rainbow reflecting religious, literary, and artistic colors.

  潜入Harsil

  muggling into Harsil

  因为心虚才低下头,不是因为他叫我妈妈。

  I bended my head because I lack confidence, not because he called me mother.

  第六章 寻找恒河的灵魂

  Chapter Six: In Search of the Soul of the Ganges

  让我们拥抱树吧(The Chipko Movement)

  Let us embrace the tree (The Chipko Movement)

  就目前所知,宇宙中只有这一颗蓝色的有生命的星,当她变成黄色的时候,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将往何处去?

  As far as we know now, there is life only on this blue planet. When it turns yellow, where will we and our children go?

  触摸你的脸

  Touching Your Face

  如果湿婆用他的目光握住我的手,我们就一个拉一个,飞上山去。

  If Shiva is to hold my hand with his eyesight, we will hold one another and fly toward the mountain.

  喜马拉雅山麓的隐者

  The Hermit of the Himalayas

  在浩瀚的云海中,这山脉犹如一片巨浪掀起。凝视着这样的高峰,人类显得多么的琐碎渺小。

  In the vast sea of clouds, this mountain is like a billow. Gazing at such a high peak, one feels so tiny we humans are.

  最后的神殿,最后的村庄

  “The Last Temple, the Last Village”

  就这样,他略施小计,把这块好地方据为己有。/苦行人代代不绝。

  Thus, with a small ruse, he gained this piece of good earth. /Ascetics keep coming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雨中的妈妈

  The Mother in the Rain

  母爱是自然赋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她来自最高的善。

  Mother love is nature’s best gift to humans; it comes from the highest form of good.

  奈尼湖畔

  The Shore of Nainital

  歌声耗去了他所有的精神,他突然显得十分苍老疲倦。

  inging exhausted him. All of a sudden, he appeared very old and tired.

  外一篇

  An Additional Chapter

  象岛的宇宙舞者

  The Cosmic Dancer of Elephanta

  如果这世界上有一门宗教敢拿本尊取乐,那就是印度教。如果谈起地球上最为有趣的神灵,那么湿婆必列其中。

  If there is one religion in the world that dares to make fun of its god, it is Hinduism. If there are humorous gods on earth, Shiva must be one of them.

  拈花微笑阿旃陀

  The Buddha holding a flower and a smile in Ajanta

  华夏几千年,无论盛衰,主流价值鲜有改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这一位孤

  独的精神隔绝者以极强的心力,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阿旃陀。当玄奘站在这

  壁画之前,他必定感到了极大的喜悦。

  In thousands of years of China’s civilization, no matter it was rising or falling, its mainstream values seldom changed. Under such social circumstances, this spiritual solitary had conquered all kinds of hardships with extraordinary mental strengths and finally came to Ajanta. When Hiuen Tsang stood in front of the murals, he must have felt a great exultant .

  神造之物——埃洛拉神殿

  Ellora---A God-Made Architect

  ……无边的宇宙,银河系旋转着,时隐时现。亿万灵魂在轮回中受难挣扎,生

  生死死。

  …the endless cosmos; the Milky Way is spinning, appearing now and then. Billions of souls are struggling in reincarnation, life and death.

  外二篇

  Another Additional Chapter

  阿姆利则的金殿

  The Golden Temple in Amritsa

  当今世界,何处没有世俗政治?又有多少不义之徒打着正义的旗帜?

  In today’s world, where is the place that does not have secular politics? How many ill-intentioned men are under the disguise of justice?

  果阿记事

  A Memorandum of Goa

  虽然他接受了天主教教义,但是在骨子里和潜意识中,他依然是一个吠檀多

  信奉者。”

  Although he has accepted Catholicism, he remains a Vedantist believer through and through.

  克什米尔,克什米尔

  Kashmir, Kashmir

  她犹如一个姑娘,因为美丽而命运多蹇。她曾经小姑独处,可惜那太过短暂,

  只有七十二天。在遥远的过去,她曾被阿富汗强奸。在不久的过去,巴基斯坦

  和印度都想娶她,威逼利诱。她半心半意地嫁给了印度,从出嫁那天起,就一

  直想离开。

  he was like a girl, whose fate poked fun at her because she was beautiful. She used to live alone, but unfortunately, it was too short, only 72 days. In the long-gone past, she was raped by Afghanistan. In the recent past, both Pakistan and India tried to marry her with force and temptations. She half-heartedly married India, but ever since the wedding, she has been wanting to leave.

  《恒河》读后感(三):下一站,印度

  就在亘古不变的恒河和无与伦比的喜马拉雅山之间,印度这个古老的国度静静地度过了千年岁月。她好像在这个地球上,却又好像在世界之外,正像杜欣欣所言:一个民族和一个人一样,有些人只生活在未来或过去,另一些人只生活在现在。在恒河这条今世流向来生的大河孕育之下,印度人拥抱着浪漫的文化和灿烂的文明,超乎那些仅以生存本能生活的人的理解。

  沿着恒河,杜欣欣几乎游遍了印度的城市和乡村,将自然景观和山川风物的篇章交给了大量精美而意境丰饶的照片,作者的文字更多的是对文化、宗教、习俗与人物的描绘,字里行间与弦外之音都是对这个东方民族精神的探索。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心灵游记。对印度人而言,重要的是灵魂而不是身体,是无数的来世而不是顿暂的今生,无论真实的人生如何,他们坚守着自然和人性之美,自始至终地守着恒河。数不清的世纪以来,印度的人们为寻求洁净和解脱跳到河中沐浴,为的是无罪而洁净地面对死亡。作者行走了两千多公里,在她优美而传神的描绘下,我们也仿佛亲历了这次旅行,穿行在喜马拉雅山两面的人群中,倾听他们对神灵的叩问和对人世的诉说,一时间,我们似乎在精神之旅中,走进了这个“比历史还久,比传统还老,比传说更为悠远”的东方民族的心中,分享着他们的冥思与低吟。

  作者还拜访了风情浓郁的民居、迷宫般的小巷、繁忙的店铺,这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泰戈尔故居和特蕾莎修女墓地。作者寻访了泰戈尔生前生活过的两处,一处是诗人在孟加拉的故居,另一处则是加尔各答的泰戈尔祖屋,它们都与池塘、小花、树海、河流、石桥相伴,就在这个如梦的环境里,泰戈尔放飞了灵魂的翅膀,写就了无数关乎至纯至善的美丽诗句。此外,作者还专门前往墓地凭吊了简朴而富有的特蕾莎修女。年轻的特蕾莎修女在见证了赤贫与极度悲惨之后,默默地抱起弃婴、替老弱铺上床单、为病人清洗伤口,通过一件件小事,让每一个卑微的人理解生命的尊严。在静穆的墓地上空,环绕着这位圣人永恒的光芒。

  没错,在这本绽放光芒的恒河行走笔记中,每位读者都可以肆意放逐自己,跟随着杜欣欣这位敏锐的观察家,接受这条河的洗礼。每一次驻足的背后,都有讲不完的故事,作者把神秘绚烂的神话故事和历史文化,巧妙地编织在空间游走中,你紧随其后就是了。所到之处,你将真正明白,什么是超凡的宁静和旷达的慈悲。

  于《每日新报》,2007年10月31日

  《恒河》读后感(四):印度,孤独之旅还是涅磐之地?

  印度怕是去不成了。之前幻想着可以的时候,计划用很长的时间去做准备。即使无法成行,我依然对这个神秘的国家兴趣十足。找了很多书来看。

  国内关于印度的书并不多,和关于美国的比起来太少了。这本书的作者去过两次印度,且有不少有学问的印度朋友,得以畅游。作者文笔流畅,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感性。其笔下的印度生活气息浓厚,没有距离感。

  也许作为一个外国人,没有切身之痛,作者对印度的种种有着宽容,温和的态度。对那些最吸引人的神秘有着强烈的好奇与欣赏。同时作为中国人,对那些贫穷落后,无序以及官僚更能容忍。相比起奈保尔的惊讶,无奈,蔑视,痛心,愤怒,又无法割舍的家人的恨铁不成钢式的爱,这本书其实是肤浅的。但同样对于我们这样的好奇的外来者,她所提供的视角正是我们能看到的。

  印度给人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宗教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作者所描写的那些苦行僧,那些在恒河等死的人,那些为了朝圣不顾一切的人,是我所难理解的。我不认为这样就可以得到解脱。只是一种逃避。过度强调精神和拜金主义其实没什么区别,歧路亡羊而已。

  我想像中的印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地方。就像快要到来的3月11 Holi节,鲜艳的颜色泼出的俗世狂欢。

  印度,我会独自踏上吗?还是终将到达彼岸?

  另外:拿到这本书,很惊讶的发现后面附了一张勘误表,都是非常明显的错误。很久没在书里看到过这种东西,该说他们认真负责呢,还是粗心大意?

  《恒河》读后感(五):河之智慧:朝聖者的歸家之旅

  河之智慧:朝聖者的歸家之旅

  吳 燕

  英國人濟慈在他的墓誌銘中寫道:“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ater.”名隨水逝;而時光的流轉如同水滴石穿,溫柔而又固執,當時間帶走人世的所有浮名,卻將智慧沉澱下來,從寧靜的前生流向囂喧的今世,於擾攘的塵世間獨守一番從容澹定。這是河流的智慧,也是光陰的智慧。因此,當我拿到《恒河——從今世流向來生》的時候,我對這本書立刻便生出一些天然的好感,我相信,這一場因大河而展開的旅行與感悟將會是充滿智慧的。

  按照該書勒口上的介紹,作者杜欣欣是一位“旅行者、寫者、攝影者。足跡遍及非洲、南北美洲、亞洲和歐洲”,這樣的人生經歷無論如何都是令人羡慕的,而這其實也賦予作者更為開闊的視野,可以在走走停停之間邊看邊想,在不同文明的對比與衝突中追問。據說去過印度的人截然分成兩類,一類是永遠不會再去,一類是還要再去一次甚至多次,作者坦言自己恰好屬於第二類。因此她曾兩次走進印度,第二次更是自恒河入海口一路溯源而上直至源頭。她在自序中這樣寫道:“如今,物質生活愈發奢華,而精神和靈魂卻日漸稀薄。人類對世俗物質生活的追求本無可非議,然而敬畏自然和追求至善應為人類的天然情懷。這樣的情懷本如水和空氣一樣的重要,若無它們,生命意義何在?”——於是,尋根溯源之旅已不再僅僅出於一個旅人永遠“在路上”的境界,更是為於行走中尋求一處靈魂寄放之所。

  我因此有點擔心懷揣著這樣的寄望上路是否會讓漫長的旅行變得沉重,直到將整本書讀完,我終於意識到我的擔心其實是多餘的——即使是再沉重的問題,也依然可以有舉重若輕的解答,也許這該歸功於作者性靈的文字和女性獨有的細敏心思,又或者是因為古老河流及其所孕育的文明,其所承載的歷史感可以讓所有的沉重找到落腳的地方。

  閱讀恒河文明,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宗教生活與世俗生活的相互交織與相互觀照。很難——事實上也不可能——將二者截然分開,因為在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之後,它們已經渾然一體、難分彼此。在作者筆下,塵世中的宗教生活是悲憫的、充滿神性的,而神性照耀下的世俗生活則有如恒河水一般緩慢而悠長。

  在特蕾莎修女墓前,作者追憶這位瘦小女子不平凡的一生,她將自己全部獻給了那些赤貧者,那些無人關愛的人,讓他們有尊嚴地活,讓他們不再獨自面對冰冷的死亡——“那是她呀,我們的母親!她瘦弱,卻能夠承擔如此多的重量。她矮小,卻有一顆碩大的心。她最簡樸,卻又最富有。她最簡單,卻最智慧。她謙卑地輕聲細語,可是全世界都在傾聽。她的臉上皺紋密佈、粗糙黝黑,她的身材矮小佝僂,可是她比最美的王妃還要美麗!”這樣的追憶與感歎會讓心變得柔軟。特蕾莎修女說過:“微笑就是愛的開端,一旦我們開始彼此自然地相愛,我們就會想著為對方做點什麼。”而當凝視照片上特蕾莎修女的微笑時,我相信每個人都將瞭解,愛何以能夠穿透所有的屏障。

  在那爛陀大學的遺址,辯經之聲穿越千餘年的歲月迴響於旅人的耳畔。那次長達十八天的辯經大會,來自唐朝的玄奘大獲全勝,清冷艱辛的留學生涯成就了一代高僧。然而這座曾令年輕的玄奘心嚮往之並最終得償所願的那爛陀大學,卻在1199年被土耳其伊斯蘭教入侵者焚毀,“那場大火足足燒了半年,焚毀了九百萬卷藏書,也焚毀了一個文明”。當昔日的輝煌不再,廢墟上,“晨霧終於散去,陽光照耀在磚基上,紅如烈火。磚石無痕,無法說出它們曾經歷過怎樣的煉獄,木頭門窗卻留有燃燒的殘跡”。當作者困惑于“一種文明為什麼一定要毀滅另一種文明?”之時,其所觸到的不只是彼時彼處埋藏在人類記憶中的傷疤,而是一個綿延數千年的隱痛,在幾乎所有時代的智者心底都曾刻下最深的印跡。

  在性愛之都克久拉霍,作者因那些香豔誇張的雕塑而震驚,既而被吸引,既而嘆服:“世界上的主要文明和宗教,要麼將光明美好的性愛視為禁忌,要麼將其描繪得齷齪不堪。唯有印度教,為性愛賦予神性,將快活和莊嚴崇高融為一體,這是遠古印度人智慧的象徵。”在古城瓦拉納西,人們迎著第一縷晨光在恒河邊沐浴;同樣行色匆匆於拂曉之前的還有運屍人,他們要趕上第一縷晨光,因為在第一縷晨光中化為灰燼最為神聖。在北安查爾邦,當村民面對伐木車的長驅直入,她/他們用雙手抱住樹,手拉手圍住樹,這個產生於1970年代的護樹運動為今天乃至以後的人們留下了一片綠色,而女性正是這個運動的中堅。在德里車來車往的大街穿行而過的白牛,悠閒自在,因為在這裏“一頭牛就是一座神殿”。

  ——如許鮮活靈動的片段每每閃現,在書頁翻動的瞬間帶給閱讀者或感動或溫暖的心靈體驗。作者寫道:“恒河的靈魂在北方宏偉的高山中,在平原的人神之間,在恒河的洗浴臺階上,在苦行僧的腳步下,在古老的念誦和歌舞中,在印度香和咖哩的味道裏,在印度朋友的情意中。”因為,那山、那人、那僧、那歌,原都是恒河的孩子吧,在大河低吟淺唱的搖籃曲中成長,在河水流過的地方找到自己最初的家。這是所有人都曾經歷過的情感,卻在匆匆步履之間將它遺失在某個角落。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恒河之旅其實也是每位朝聖者的歸家之旅。闔上書的時候,我這樣想。

  《恒河:從今世流向來生》杜欣欣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42.00元

  2008年3月17日•上海閔行

  《恒河》读后感(六):杜欣欣的恒河

  陆陆续续的,从去年11月买到《恒河 从今世流向来生》的那天开始,每周回家看一些,因为学校实在囤积了太多的书(包括那本至今才看到一半的《寻访行家》),便不好意思再把这本也带去寝室,以防老爸问起某某书时一概厚着脸皮答,哎呀,我还没看完,在学校床上……

  到底还是因为电脑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于是挤兑之下,时至今日终于和《山海经》一起磨完了。

  以前提起印度,总是些浅薄的印象,仿佛冠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头衔便足够了。说起“四大”,以前便只独独喜欢希腊,大概因为大量幼时所接触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多半来自欧洲,又醉心文艺复兴的色彩和神话传说的缘故。至于自己国家,居然在三四年前仍觉得了无兴致,不看古典文学,不过多触碰那些历史……甚至于现在一反常态了,老爸竟然不能习惯(=_=|||)。

  比起提得更多一些的埃及,印度似乎永远和一些诸如“种姓深严”,“人口9亿而鼓励生育”,“泰姬陵”相联系,再多的竟然毫无印象!

  直到那一年因为看了妹尾河童的《窥视印度》,与朋友谈起,才深觉这个国家实在有太多可挖掘的东西。朋友当时说,她觉得印度像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令人非常向往,尤其是复杂的宗教文化,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旅行。这番话至今我还记得。

  事实上,去印度旅行颇有点遥遥无期的味道,在此前诉诸于书倒是十分现实。杜欣欣的《恒河》正好横空出世,机会算就此来了。

  从恒河入海口之一的孟加拉溯源而上,直到隐于喜马拉雅山的源头终止,无疑这是一场非常完整的流转与找寻。若问找寻的是什么,作者的最后一章直白地给出答案——“恒河的灵魂”,谁说,那不是印度的灵魂?

  恒河有太多的故事。佛教、印度教、耆那教、伊斯兰教……众多宗教并存着,在历史上先后繁荣,留下各自的痕迹,或是神殿或是圣迹;湿婆,毗湿奴,梵天……无分高低的三位主神,那些关于他们让人惊叹的传奇;孔雀王朝、笈多王朝、戒日王朝、莫卧儿王朝……帝国的兴起与消亡,带给后世无限的遐想。

  我欣赏杜欣欣的文字,优美的、缱绻的,既不过分严肃也不过分浮躁,恰到好处的描绘与赞颂,总是让人愉快的,我愿意称之为“诗意”。而沉在文字下的是,或棕色或乳白的页底,带着异国风情的图案连缀,每卷开篇那一句句小语,安静的插图偶尔展成大幅跨页……不由得不让人感叹,策划设计的编辑,用心绝不比作者少。书编得这样雅致,页边脚、留白都控制得不错,而文字容量却又毫不空乏,满满当当,若是细细品读是颇费一些时间的。

  书里的内容包罗众生百态,作者所见所感,旁人叙言,一些意外插花。让我印象深刻的真有不少,便也简单记述如下:

  一、印度人的婚姻。

  据我所想的,爬上2000后的世界,无论如何言之“开放,进步”都不为过,自由的婚恋当然应该包括入内。其实,过去所谓“门当户对”也十分有理,毕竟相同的阶层和共同的生活圈子更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思想的交流沟通自然更容易达到。而当看到今日的印度人竟大部分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时,我还是怔愣了一下,婚前甚至没有见过面的两人能够在日后组成幸福而无分歧的家庭么?事实上在印度离婚率很低,大多数夫妇婚后都能和谐,如此想来,“在英国,你娶你爱的女人;在印度,你爱你娶的女人”,并非是一件坏事啊。

  二、作者的两次落泪

  一次是在特蕾莎嬷嬷墓前,题目便做“在特蕾莎墓前哭泣”。那是二楼的某个房间,安宁静躺着的白色大理石,当作者将额头贴在墓石之上时,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这是真的伟大与崇高,捐献金钱很容易,难的是用双手亲自帮助贫困、孤苦、患病的人们……

  另一次却是在作者的友人Chandan的母亲,这位失明的老人默默地跟在他们后面,送别儿子。人间最朴实的一幕让无意中回首的作者和友人落泪,也让我感动

  三、克久拉霍的性爱神殿

  这个似乎是不用多说了,久负盛名,也许该说艳名……只是重新惊叹一下那些匪夷所思,宛如瑜伽的做爱姿势,话说,雕像确实非常美,能让人觉得性爱也是一件神圣的事的,不简单啊。至于恒河两岸的湿婆林迦……印度人对于生殖的崇拜,或者说是在宗教上的开放,和现实中的保守实在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矛盾。

  四、毁灭与重生

  被“阴阳界惊魂记”这一章给迷住,小语说“他们要赶上第一缕晨光,在第一缕晨光中化为灰烬”。我喜欢这个说法,带点固执的虔诚与超脱。有人在恒河里沐浴,饮用恒河的圣水,有人却在恒河边火化,骨灰顺流而去,甚至恒河里漂浮着尸体。在我们看来艰难的毁灭与重生,因为恒河而变得透明无比。

  五、崇拜什么不如崇拜自然

  所有中最让我吃惊的当属看到抱树运动the Chipko Movement时,政府批准砍树遭到村民的反对,无数妇女和孩子在森林中手拉手围住树,让伐木工人无法靠近。普通的印度人居然对自然有如此的爱护之心,甚至自发地维护绿色,实在让如今天天听着电视报道“某某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山洪爆发……”的中国人难以想象。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传统如此朴实,却叫我们自愧不如!

  结语倒是反而写不出什么,也许有空的时候,重新拿起《恒河 从今世流向来生》,是个不错的主意,感悟无论哪一次都不会相同罢。

  Fin.

  《恒河》读后感(七):简介信息错误,应为:

  李泽厚先生、沈昌文先生热情推荐。

  用聪明漂亮的中国女性眼光来描述异国的永恒之谜,颇可一读。

  恒河,神性的河。它贯穿着南亚次大陆。古老的印度文明由之孕育,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等人多宗教在此共生,恒河入海口,在印度和孟加拉两个国家,作者访问了泰戈尔两处故居,参拜特蕾莎修女之墓。悟河平原,在印度的心脏地带,踏着法显,玄奘等行贤的足迹,作者寻访佛祖从诞生到入灭的印迹;盘桓于印度教的死亡福地瓦拉纳西,漫游于人神两界之间。恒河源头,在湿婆和毗湿奴的栖息地,作者行走两千多公里,倾听圣河灵魂的低语。朝圣路上,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怀抱里,在触摸印度的现世人生中,作者亲历古老文明的血脉传承,并思索着喜马拉雅山两面人群不同的生存价值,寻求生命的本真和人类天然的美好情怀,以及对自然、生命、历史和宇宙的即时感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