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白色巨塔》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白色巨塔》的读后感10篇

2018-02-19 21: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白色巨塔》的读后感10篇

  《白色巨塔》是一本由王一方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8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色巨塔》读后感(一):医生还是上帝

  电视剧《心术》结局部分,张嘉译说了一句话:“我是干医生的,知道这个职业有多主观也就是说,我们在用专业知识,扮演着上帝,你要保证自己不要有魔鬼之手。。。。” 很多人看到这里,关注点都落在海清所说的“信望爱”上,但我认为张嘉译的台词才是该剧的点睛,而且非常契合《白色巨塔》(王一方著,北大出版社,2012)一书的主题

  《白色巨塔》本是日本的一部关于医学题材的电影,说的就是医生在技术道德之间的分裂。王一方教授的《白色巨塔》,其实也是要借此来说明:“一个人选择了医学,就意味着迈入了一座高高的“白色巨塔”,这座塔实在博大、太幽深,它不仅是一座学术的“象牙之塔”,也是一座名利交蒸的“白银之塔”,还是一座道德沉浮的“碧玉之塔”,因此,在这座白塔里往上爬升,需要一架“人字梯”,一面是技术之梯,另一面是道德之梯。”

  这本书以数十部电影来引出医生与病人拯救与疾患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可谓用心良苦。因为现今日嚣尘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是医患矛盾:天价药费、见死不救,或者是病人捅死医生等新闻,很多人以为这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使然。其实真正的症结在于,医院、医生在当今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复杂身份

  医疗的本职是救死扶伤,自古以来很少直接谈及医院或医生的经济收入等等,但现代的医院是体系化的,要在维持自身的运营基础上,还能盈利。而利润的终端直接实现对象就是病患,间接的实现来自于医药厂家、医疗器械生产商(医院在这中间担当推广、销售角色,负责把医药推销给病人)。就普通的病患而言,没有人了解治疗和医药本身的成本,而且面对“要命还是要钱”这样的选择时,大家几乎都会选择保命,没有人去跟医生或医院讨价还价,病患也无资格讨价还价。于是就会有天价药费单。。。。。说白了,医院到底算是一个市场经济的主体还是一个非市场经济主体,这个定位模糊的。

  而且,即使医院非常愿意明确自己的定位,也不能彻底改变医患之间不对等的关系。何以见得?首先,医生有专业知识,他对治疗专业、对用药专业、对病人的病情专业,而病人呢,只知道疾病在自己身体上的表现,这就是张嘉译所言的医生这个职业的“主观性”。其次,拯救与被拯救的关系永远可能对等,通俗点说,就是病人的小命握在医生的手上,这谈何对等?

  没有对等,和谐的医患关系该怎样实现呢?也许没有更好的办法,医患相互的自律与理解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妙法。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疾苦与救疗,长寿与死亡都与这座白色巨塔里的某一项前沿的发明与发现、某一位专家的德行与技艺息息相关”,但我们可以“期待通过电影重新发现医学,理解医学,反思医学,洞悉这个神圣职业的真谛与归依”。

  《白色巨塔》读后感(二):如果可以,请让我有尊严离开

  这是我最后的一幕戏,

  这是我朝圣之路最后的一段,

  我的生命竞赛闲散却又急促,

  终究还是到了终点

  仿佛指间仅剩最后一寸的距离

  时间最后的一刻,

  贪婪的死神马上要将我的灵魂躯体分离。

  约翰·道恩在1609年写下的这首诗,让《心灵病房》中的薇薇安心中一阵悉然,她满足体会到这首诗“明确而又直接地描写了我在生命终点站的意念。”

  我没有想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能引发我如此多的感慨,这大概,就是人思想力量。在阅读这本讲述电影中生死病痛与救赎的小书时,我开始更多地叩问生死边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死亡这件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事?

  从早年陆幼青的《死亡日记》开始,我们陆续接触到很多勇敢面对病魔,坦然看待生死的人,“生命是因为有结局才绚丽的”,陆幼青说他“坚信这一点”。身患癌症,面对死神,他选择用公布日记的方式来直面,来度过生命的最后二三千个小时

  绰号‘踢翻你’(Tiffany)的台湾女生陈子衿,在她短暂的28年生命中,给我们留下了两本小书——《不理会太阳向日葵》以及《给生命的情书》。子衿曾经发誓:无论还能活多久,一定要在人生有限的生命里,让自己没有遗憾!无论遇到了怎样的困苦艰难,也绝不能轻易被打倒、认输投降!

  还有去年离开人世的豆瓣女生脚脚(豆瓣主页:http://www.douban.com/people/jiao_jiao/),则用她平实的文字和坦率的笑容让我们亲历她的抗癌斗争。她写到医生宣布她没有希望的时候说,“屋子里好多人,我一直没什么感觉爸妈都哭了我也没哭。最后主治医生问我最想做什么的时候我才忍不住哭了。说我最想做的事情是想跟着radiohead 巡演,然后后面半句想去英国就已经哽咽到说不出来了。”

  他们告诉我,面对死亡,需要尊严、勇气幽默平静。我们往往被这些故事所激励,所感动,但是我知道,真正能笑对生死的人实在少之又少。病痛往往会将人折磨得毫无尊严可言,我年幼亲眼目睹奶奶在脑溢血昏迷后,被护士衣裳裤子一剥,直接插上鼻饲管和导尿管。当我看到奶奶的身体暴露在众人眼前,看着金黄的尿液一滴滴流到尿袋里时,我只觉得羞愧的想放声大哭。奶奶在我心中一直是那么的典雅大方,这个解放前城里最大资本家的大小姐追求进步的女学生,解放后我们小城第一任县长的妻子一生兢兢业业为人师表语文教师……在那一刹那,她失去了所有原先的身份,她只是一个虚弱的无法维持自己基本尊严的病患。

  作者提到,李叔同弥留之际留下绝笔“悲欣交集”,表达了逝者的豁达:诀别之际,不止有悲伤,还有欣喜,终于解脱了,放下了俗尘纷扰,跨过一座桥,去远方云游。相形之下,医者的生死观念显得狭隘自私(不惜一切代价,不尊重患者意愿实施救治是在伦理断裂语境下的自保策略本质上是自私的。)我深以为然。

  如果在弥留之际不能得到尊重,即使死后得到像《入殓师》中描述的那种对死者的敬重和哀伤,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次回家,妈妈认真的跟我说,如果有那么一天,她像奶奶一样的话,让我不要做些徒劳无功的事,让她干脆利落的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我答应了,总有一天,我也会这么告诉我的家人“如果可以,请让我有尊严地离开。这就是我一生中最大也是最后的心愿。”

  《白色巨塔》读后感(三):死亡是生命的开端

  文Shirleysays

  我们总是为新生而欣喜,为逝去而哭泣。生死本是一场生命繁衍的轮回。纪伯伦说,“生命与死亡实为一体,正如河流海洋”。死去并不比活着更可怕,当你可以从容地正视死亡之即。这本《白色巨塔》与日本小说家山崎丰子的《白色巨塔》同名。其实,台湾弃医从文的作家侯文咏有本发生在医院的小说也叫《白色巨塔》。白色巨塔,仿佛成了疾病、治疗和死亡的代名词。好在这本书不再是小说,不再血淋淋地讲故事。作者王一方是医学人文学者,他讲死亡哲学。他以电影作为媒介,向我们讲述如何看待死亡?如何寻找心灵最后的家园?不是临终关怀,而是开始另一种生命旅程。所以,本书是关乎生死的心灵读本。

  电影是影像叙事语言,相比于文字,对人的头脑更有冲击力。在影像的背后,是人生、人性、道德、伦理的思索与拷问。在当今的影视剧作里,医学主题的屡见不鲜。表现瘟疫的《卡桑德拉大桥》和《我是传奇》;有关精神病(疯人院)的《飞越疯人院》、《雨人》;恶疾(结核病、癌症、艾滋病)主题的《姐姐的守护者》等等。它们无一例外地诉说疾苦、死亡、恐怕和懦弱人类世界的罪与罚、爱与恨、生与死,总会带给我们反思。作为地球最高级的生灵,我们无法像其他生物一样坦然地面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我们祈求医学将生命无休止地延长、延长,哪怕已经毫无意义。因为人内心深处有一只灵魂的杠杆-金钱的魔力。仿佛多金会让人离死神越来越远,古代帝王将相还不是终与死神结伴。正确地对待死亡,是神谕,也是福祉。

  如今,中国的医患矛盾超级尖锐。我们常常指责医院的抢救不力、医生的玩忽职守。孰不知,医学面对疾病时其实很脆弱,那才是治疗的本质。格罗德克说,“是病人创造了自己的疾病”。他认定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负有责任,他(她)的性格生活方式就是该疾病的病因。所谓疗效奇佳的新药,无非是用一种病毒去打压另一种,病人个个像只神勇的小白鼠,经年累月地经受药物和时间的考验。所以,不要寄希望于医药,要注重自我精神力量的锤炼,这是从生物科学向生命科学转变的良机,也是提高生存质量良药

  海德格尔说,人向死而生。在人类的繁衍过程中,死亡不是终结,而是生命的开端。如果将生存的质量作为存活的目的,医学绝不是唯一的手段。生命里,你在乎的是长度,还是宽度?

  《白色巨塔》读后感(四):向死而生,转身去爱

  这是一本专题观影集,收录了表达生命、疾苦、医学伦理等医学主题的多部电影。但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影感想,或者纯粹理性的电影桥段、电影情节或电影结构的剖析,更没有过多剧情意义的渲染和介绍。北大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精心选片,以瘟疫、癌症、精神疾患、生死、残障、医学道德、医学探索中的电影人、现代生物克隆、中西医疗法差异等为主线,纵横提缀出相关影视作品并予以感性分析,寓意深刻,读着很有启发。作者的文字精准干练充满灵性,文字间渗透着作者对医学人文、对医学伦理过去、现状未来思考,也让人欢喜。短短十个章节里,既细致解读人类精神发育史,也精彩演绎人生万象、生命永恒

  就个人观影经验来讲,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电影,生死、疾苦、爱情命运这些永恒命题总是电影逃不开的母题。就像我们无法回避生老病死, 各种电影故事里回溯的生命历程,既让我们坚强,直面死亡,向死而生。

  诺尔曼-布朗说“人,是一种疾病”,意思是社会、心理行为上的失措远比技术上的失措更加有害。在浓缩人生精华的电影里,既让人看到人遭遇自然界病患时的渺小无力,也因为患难之中的救助真情而感动,特别是社会各界乃至全球齐心协力展开的人道主义救援,更让人深觉人类个体的爱与人类道义的希望。一部好影片既是电影人理想的寄托,也能引起观者身心洗涤与净化的共鸣

  在王一方的影片手记里,不仅仅是一部影片故事,由医病话题引申开来的故事,总是纵横驰骋,提串出一系列同类影片。借助这类型的展开,让我们在观望他人的人生绝境里迸发的复杂人性,也引领我们向不太熟悉的现代医学又靠近一步又了解一分。比如,在关于癌症类影片的反思中,作者说,这类影片跳脱出教科书笼罩,提出新的问题集,在生活痛苦及蒙难之时,医学治疗手段可能不是干预,而是解脱、抚慰与安顿。而由此,现代医学已由生物科学走向生命科学,更多了些人文景观与人性内涵。近年的许多电影,也都有诸如此类的叩问。人本能上的回避苦痛,但借由电影的叙事和电影的理念的表达,再次让我们在电影中面对自己的无知胆怯,再次感受生与死的永恒,也再次体会生与死边缘上医学的荣光与价值

  真好,文中引述的影片里,有些还没有看过,待有空时再找来一一比照。感谢好文字。

  《白色巨塔》读后感(五):灵魂的升华与安顿

  灵魂的升华与安顿

  ——我读《白色巨塔》

  文蠹鱼

  读《白色巨塔》才知道自己对电影知识是多么匮乏。平日里极少看,或者因错过时间而看不到。个人观点,总是觉得影视没有文字表达得透彻。也看过一些,还是觉得没有阅读文字有快感。就像今天阅读王一方的《白色巨塔》,阅读就是一种享受。哪怕读着苦难内心也是欣喜。

  打破常规,第一次看医学作者写书,而这本书写得是这样令人爱不释手。因他会令你思考,因书值得推敲。这是一本医学作者评论影视的作品。这是一本关于关于生死疾苦,关于医学的影视剧作集结的深度思考。

  书不厚,内容却是如此吸引人们眼球。灵性的文字,寓意深刻,有诗画般的美感。这样的制式书写,新颖别致。写人性与道德,教我们如何承载,如何品读,如何咀嚼与超越,再重塑的一个过程。用这样一种语言形式呈现生死疾苦的艺术,主旨就是通过影视作品来隐喻,令我们对生命思考。在敬畏生命的同时,既可以品尝到幸福,又可以提升活着的质量,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与安顿。可说是一种哲学性的人文关怀。

  王一方,其实在他看来,自己就是那第三种——叙事思想家。“不仅在生活的隐喻层面感受生活,并在其中思想,用寓意的语言把感觉的思想表达出来的人” ,也就是刘小枫曾说过的叙事思想家三种之一,也是最深刻的那一种。

  《生命宛如恶疾》中有一段的台词,那就是倒着活。我知道,那也只是一种向往,使人生先由痛苦再到甜蜜的过程,最终在不知不觉中死掉。没有痛苦,无需感受。剧中台词如此说:“人应该从老年开始活。我们病痛,衰老,活到100多岁,然后我们慢慢年轻,会满怀期待,等你长到20岁、12岁、2岁,每天都是新的一天,多神奇。最后变成宝宝,不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只管吃奶,然后死掉。”这是疼痛带来的想象,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奢望,倒是使我想起前不久看过的《陪伴生命》,就是写生死真相。是作者陪护临终病人,在那些病人眼中看到的幸福。其实本书中也解答了这个问题。死亡与生命握手言和的过程。面对死亡,不但要有勇气,还要平静,如同《陪伴生命》中所说:“你很安全。”打消你总总顾虑,使得你直视死亡。用蒙田的话说:“与其被死神穷追猛跑,不如停下来,与死神对酌,与死神达成某种妥协”,在坦然面对死神的时候,灵魂得到质的飞跃,得到升华与安顿。就连李叔同的“悲喜交集”的感受也不必。当李叔同解脱时说道:“放下了俗尘纷扰,跨过一座桥,去远方云游。”……

  书中描写了诸多影视作品,来演绎顽强的生命意志,演绎生死病痛的体验,展示灵魂下的人格,以及面对医学遭遇巨大利益的冲突,其实这些都是对人性道德的考验,也是用死亡教你如何幸福,教你如何向死而生。

  《白色巨塔》读后感(六):门外擒虎赏楼头丽华

  人生中有很多东西都是难以索解的。譬如在十年前,就说五年前吧,你还难以想象一个国家里,医患关系,教师与家长学生的关系,律师与被代理人的关系,竟然户走到今天这一步。这一步是什么样的呢?当一名医德高尚的医生被情绪失控的患者亲属持刀捅死的时候,整个社会在拼命叫好;当政府越过行政服务的职责立法代理道德风尚要求教师必须在遇到灾害时让学生先走,整个社会都在称颂政府英明;当律师无偿受理案件的时候,一旦被爆发公众就会指指点点认为此人一定别有用心进而控诉整个律师界都是渣滓讼棍……

  北京大学出版的这一套公众科学素养读本不知道是否是长期策划下的产物,我手中的这本《白色巨塔》虽则薄薄一本,却令我深为满意。书的好坏,是不能以装帧精美程度或者厚薄来定论的。原以为是一个医师闲极无聊的唠嗑,一小时翻完乍一合上,突然觉得自己的感触与作者在文中的话有不少契合之处。每一个人,都能透过流质媒体,在大荧幕上找到自己专业和从事职业的投影。当我们嗤笑导演胡编的脚本,演员呆滞的模仿,甚至为演员的行为与我们日常工作的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的时候,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被电影电视连续剧劫持了自己的情绪。有一些没有完全被麻痹的人就会试图解释,或者说建构制片人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意图,王一方的这本小册子,就是为自己的同行的正名。

  尽管正文不过两百页,王一方仍然在书中引用了几十部电影与电视剧试图阐述自己眼中的疾病(如瘟疫)给人类造成的恐惧,医护关系,在贫病交加中展现出的人性光芒,医生作为道德偶像的时代是否已经不再以及现代生物医学的价值等。他试图以自己的文字告知大家作为医生对着一切的思考。是的,我禁不住就想起来,我国有护士节,却没有医生节。医生就像警察,人们因为他们重新拥有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却绝不希望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重逢。带来健康的,被人们视作疫病,带来安全的,被人们视作匪徒。这不是幽默感,而是人类内心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恐惧。

  作者在书中引用的这些电影我大多此前就有所耳闻,关于《入殓师》的解读让我深感作者慧眼独具,《野草莓》则让我惊异于原来还有这样通过医生眼光来看的新解,真的,专业的解读固然很重要,但不少时候,倾听这样一种“非专业的专业性”分析,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儿,当战火燎原的时候,思考幕后黑手似乎已经来不及了,那就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也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