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血色姜饼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血色姜饼屋》的读后感10篇

2018-02-19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血色姜饼屋》的读后感10篇

  《血色姜饼屋》是一本由[瑞典] 凯琳·季哈森著作,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血色姜饼屋》读后感(一):从来没有没来由的仇恨,有的只是我们对恶意的姑息

  分几点来说。

  第一先吐槽一下系列小说,系列小说的可恶之处在于,一本书不会解决所有事情,总要留点悬念交给下一部解决,但是,请注意但是!起码在这一本书里你的故事完整,这本书明显分为两条线,一条是复仇之路,一条是女警官强奸案,这两条线有什么关联呢?完全有关联!!!!!纯粹作者为了下一部硬生生的埋伏笔。读了一本书感觉被强迫塞进了另一个故事里,还是个未结束的故事,这个感觉真的不好你好歹也把这两条线巧妙的融合一下,然后再在篇尾点明有些遗憾还没解决等待继续发展。可是这般泾渭分明的两条线真的好吗?

  第二,赞一下翻译的文笔,顺畅自然。对于这一类的小说,在我的记忆中,大多读起来硬硬的,一方面可能是翻译水平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文体所限。犯罪类的文学难免要严肃晦涩一点。不过这一本,语言非常流畅自然,谈不上有多优美,可是你要知道,就现在的市场,国外的作品能有一个朴素流畅的翻译已经很不容易了。要知道,多少好的作品毁在了翻译上,某文出版的作品我就不多吐槽了。

  第三,赞一下最后的大反转,我着实被骗的心服口服。本来以为结果已定,就是看警察怎么推理的过程,没想到最后被摆了一道,完全被作者拐到了弯路,然后给了一个大反转。此处,请大写一下我懵逼的表情。难怪我觉得杀妓女那一段的对话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当初还以为是第一次嫖妓?不过第一次的妓女也应该见多了啊。原来一切早有伏笔,我还是败给了作者。

  第四,我们谈一谈校园暴力。我在少年时,比较幸运,一直活在别人的保护之下,见得多是欺负别人。小孩子是没有价值观的,他们只求好玩,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打人好玩,他也会想打人,一个人看到一群人在非常开心的欺负一个人,他会好奇为什么会这么开心,于是他也像上去试一试,试了之后他觉得好像真的很开心,于是他们就开始一起欺负人。小孩子是最容易盲从的人,所以需要教育,需要有人告诉他们对和错,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惜,在这个故事里,人们都是麻木的,自私的,于是悲剧一再上演,仇恨横跨几十年。从来没有没来由的仇恨,有的只是我们对恶意的姑息。

  第五,关于犯罪心理。这是一个慢悲哀话题,我不是专业研究这个的,只是看了不少犯罪文学随便谈谈看法,在犯罪小说中离不开犯罪心理学,因为坏人的坏都是有根源的,抓住了这种根源,就能找到犯罪动机,找到嫌疑犯。为什么悲哀呢?因为这都是由恶而生的恶,如果我们能够在最初的恶刚发生时候将其制止,也许就不会引发后来的恶。但遗憾的是,最初的恶最终变成了犯罪动机。童年阴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多大的影响?我曾经在另一篇书评里提到过,不再多说,这里就做一个比喻,你在一颗幼苗的树干上刻下的字会伴随着这棵树的一生,除非有外力将它掩盖或者磨平,否则它永远都不会消失。童年的暴力就是刻在孩子心头的字,一直隐隐作痛,不曾痊愈。我们教育孩子们学会成长,要依靠自己,但是也离不开细心的呵护。成长,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大人来说,都是一个矛盾体。

  总之,复仇的故事是一个不过的故事。至于女警官的故事,这不是逼着别人买续集的节奏吗?还好我不是处女座,我也没有强迫症。

  《血色姜饼屋》读后感(二):不可原谅:数十年后的暴力反抗——读《血色姜饼屋》

  文/吴情

  《血色姜饼屋》(The Gingerbread House)是瑞典著名犯罪小说作家凯琳·季哈森(Carin Gerhardsen)“哈玛比警局侦探系列”小说的第一部,篇幅不长,翻译为中文将近二十万字。故事集中发生的时间不过几天,情节紧凑,悬念丛生,在叙述连环杀人事件同时充分展开各色人物的百味命运,不紧不慢,游刃有余结构上,以日期为轴书写事件,兼插入杀人凶手的日记,对其心理活动进行披露,一方面促进情节的推进,另一方面,也让读者在惊叹之余,不禁揣摩凶手究竟是谁。小说最后,凶手落网,但却出人意料,近乎颠覆。细细想来,才觉出其中的合理性和迷惑性。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连环杀人事件的经过和破案过程。然而,破案之后,就杀人原因,人们不免唏嘘感慨扼腕叹息。似乎,整桩事件,本就是一出早已注定的悲剧。幼年时期两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地方,受到同班同学羞辱、谩骂、嘲讽和殴打,他们不敢回击,选择忍气吞声,而最终换来的,只是没有终点的欺负、排斥和驱逐。另外,作为一名成人老师,英格丽·奥尔森没有选择对这种“我者”间的暴力进行斥责和制止,反而任其发展,使得两个无辜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饱受童年阴影的折磨和纠缠。结果就是,其中一个孩子,在数十年后,选择了暴力式反抗,继续迟到了数十载的复仇。

  这一“以血嗜血”(Blood for blood)的复仇行为,就是针对童年时期欺负她,卡塔莉娜的那些同学。数十年前,在卡特琳娜霍尔姆小城,他们结为同学,然无同窗之谊,一味肆意羞辱,将生性羞涩内敛的她推到对立面,剥夺了本该属于她的幸福快乐无拘无束的童年,代之以看不到尽头的监管、威胁、恫吓和殴打。她的内心逐渐封闭,被孤独感和自卑感给充满。种种负面情绪在她的内心积聚,逐渐被内化为个人性格特征。进入社会后,她的社交圈子有限,很少与人沟通,几乎独来独往,偶然的挫折人生不幸,逼迫她寻找原因。她将这一切归咎于童年时期所受到的创伤,并决定在如今有能力情况下,为自己复仇。作为对照,她对童年时期的老师采取了原谅的态度,并希望可以结为朋友,叙说自己的心事。然而,老师的冷漠和疏离,让她受到二次创伤,也将她的复仇行为推到了顶峰。

  初次预备杀人时,她的内心紧张慌乱,结束一个人的生命,与她接受的宗教教育相违背,也是对他人生命的无视。可是在紧张过后,她获得了复仇带来的快感兴奋。他人如何终结她的生活,她也将“还施彼身”,以更加残暴凶狠的手段致他人于死地。血腥的场面和杀人犯身份的转换,使得她在倍感纠结的同时,重新建立了个人意识,觉出了个人存在于世的意义:既然生活本就是荒诞,自己干脆将这一份荒诞进行到底。长大成人的她,拒绝成为无助的受害者,她甘愿并乐意成为施害者,为自己伸张迟来的正义。之后的杀人事件中,她心态近乎平和准备异常充分,在表面平静下,暗藏着汹涌的复仇情绪,她希望在这一连串疯狂之中,实现个人的救赎。

  与凶手卡塔莉娜形成对比,另一名童年受到欺辱的孩子,托马斯·卡尔森则没有走上这条道路,他生性善良深居简出,有些软弱,但很有原则,他受到伤害,但始终拒绝将自己放逐到“施害者”的行列之中,他依靠个人内在的情感修复机制,与这个不安的世界实现了和平相处,这无疑让呼吁杜绝校园暴力的人们看到了前进的方向。或许,督促减少外在的罪恶的同时,我们也要号召人们关注内心的软弱,以防止其最终内化为个人的罪恶。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血色姜饼屋》读后感(三):校园暴力何时休?

  校园暴力何时休?

  ---------------读《血色姜饼屋》 文/纪汐

  上次听妈妈讲,有个朋友播了个视频给她看,视频内容是:一女初中生被殴打,并拍了裸照,打人者行为极其恶劣,只因看不顺眼。后来网上了解了下才知道这件真实事件就发生在我老家的市区。辱骂殴打,强迫脱衣,拍照侮辱,随着互联网发达,校园欺凌事件频繁见诸各宣传媒体

  《血色姜饼屋》是凯琳季哈森的《哈玛比警局侦探系列》的第一部小说。一开始看简介以为是悬疑小说,看完却令我陷入了深思。四个遭遇谋杀的,无论性别职业,生活背景各不相同的中年人,却是因为校园暴力最终导致自食其果的连环命案。

  本书讲述的是哈玛比警局接到了一起命案,西奥伯格负责此案件。44岁的房产中介人汉斯被发现死于他学前老师英格丽的家中,而汉斯离开妻子前,曾告诉妻子他要去英格丽家中和卖房者进行会面,大概1个小时后回来。结果妻子等来的却是丈夫已被杀害的消息。在展开调查的过程中,由于线索太少,案件始终毫无进展的时候,西奥伯格接连收到消息,陆续三名不同城镇的44岁女性被持续杀害。死法,地点,职业等的不同让西奥伯格没有任何想法,直到和妻子的哥嫂子家庭聚餐时,由于嫂子米娅是在卡特琳钠霍尔姆长大,说话带有那个地方的口音,才惊觉自己差点错失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后来经过和汉斯的妈妈以及英格丽的沟通确认,至此终于明白前后的4起杀人案,其实是个连环杀人命案,这些被杀害的人都曾就读于森林山学前学校

  于是西奥伯格着手开始收集卡特琳钠霍尔姆的森林山学前班1968年那一届的学生名单,并逐一拜访和调查这些人,同时由于托马斯在调查过程中的异常反应,以及隔天被彼特拉撞见他于英格丽家附近的人行道鬼鬼祟祟,最后作为嫌疑人被带回警局。在托马斯被带回警局的路上,西奥伯格接到了米娅的电话,才了解到4名死者曾煽动和支配其他孩子,欺负两个可怜的孩子,他们遭遇各种各样的校园暴力,无论是身体的还是精神上,而英格丽老师对此却熟视无睹,任由孩子们自行发展。并随着托马斯的和盘托出事实真相居然是校园暴力给孩子留下的身心伤害哪怕已经过了38年了,仍然还是无法被磨灭。甚至让孩子的未来毫无未来可言。

  正如托马斯所说:“假如你性格坚强,你可以装作没事,以后的生活中自信心并不受影响。假如你懦弱,就会变得孤独胆怯。我觉得也许还有第三种途径。你可以超越正常方式,超越健康方式,自己创造一种不同的世界观,那是一种你不与别人分享的世界观。”

  季哈森采用独立篇章“杀人凶手的日记“细致的描述凶手的心理,通过杀人者和被杀者的谈话互动中,我们了解到了4个杀害人当年是如何的残忍,也说明了在杀人者留下了深刻的伤害,才导致了今天的恶果。

  《隐性动机》里提及之所以一直都是高几率的校园暴力事件,是因为孩子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并没有真正的起到作用。譬如汉斯的妈妈是脱衣舞工作人员,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谁,常年搬家,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而托马斯就算欺负反抗,但最终却是被爸爸要求去和汉斯赔钱道歉。学校方面,英格丽之所以如此冷漠也是因为从小时候父亲诉诸拳头对付她母亲的时候,不该干涉别人的事。所以哪怕是有学生家长反应暴力现象,她也毫无反应。所以她在家里发现尸体时,也是一副冷漠的样子,毫无正常人该有的反应。英格丽的冷漠和失职,又何尝不是家教失败的产物呢?

  小时候虽然也曾有同学拉帮结派,也曾看到过女生掐架的场面,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对于这些事情是一笑而过。然后今天的中国校园暴力却有愈演愈烈趋势。这本书虽然是悬疑小说,但是教育界和家长都应该看看,因为儿时承受的校园暴力而扭曲的心理伴随着成长的步伐,并未因为时间的治疗,而自我治愈。反而成为了杀人凶手,这是血的教训

  2015/8/12星期

  本文均属原创,严禁转载。如要转载,请豆油或邮件联系273104054@qq.com。

  《血色姜饼屋》读后感(四):那些终生无法释怀的创伤

  姜饼屋,即用焗好的小酥饼组合成迷你小屋形状,再用糖果和装饰品装饰,是一种与圣诞有关的甜品,象征美好、平安。

  这本《血色姜饼屋》,一看名字相信每个人都能想到,染血的甜品,象征血腥与残酷。的确,这是一本犯罪小说,讲的是连环杀人案。

  犯罪小说中,有过许多经典的连环杀人案,比如,《沉默的羔羊》、《开膛手杰克》、《黄道十二宫杀手》、《德州电锯杀人狂》等等,很多都取材于真实事件。

  这本《血色姜饼屋》中的暴力场景,据说也基于作者自己真实的童年经历

  但这依然是一本很独特的犯罪小说。

  从一开始,作者就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校园暴力场景,甚至算不上校园暴力,因为施暴者是一群六岁的孩子,他们只是在上学前教育班,只是一群学龄前儿童。二十多个孩子合起来“欺负”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子,老师漠不关心,装作没看见。

  那两个小孩子遭受了难以想像的凌辱。

  一望即知,这样熟练的暴力行为,不止一次。

  然后,镜头一转,时间来到三十八年后,凶杀案开始了。

  相信每一名读者都能马上明白,这是报复杀人案。当年被校园暴力伤害的人,来报复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

  但是,为什么这些凶案会发生在三十八年后?

  属于六岁儿童的暴力,为什么会让当事人念念不忘,继而大开杀戒?

  书里的诡计并不复杂,作者也算不上特别刻意地引导作者误解,而是将目光放在心理的探索上,杀手的心理,受害者的心理,详细探究“ta为什么杀ta”的问题。

  特别是对几次行凶过程的描写,极尽详细。

  当然,作者并不是在宣扬作案手法,而是在详细探究凶手心理——曾经受到严重的校园暴力,从而形成严重童年阴影,噩梦挥之不去,非常严重地影响了成长。

  不止如此,作者还对行凶者心理进行了探究,ta们为什么那么严酷地对同龄人施以暴力,施暴之后,他们的人生又有什么不同?

  作者没有完全概括说,受到暴力、有童年阴影的人肯定会成长为凶手,而是探讨,为什么有些人会正常成长,有些人会有严重心理问题,而有些人会成为凶手。

  这不是什么心理后遗症,而是,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都是一个“蝴蝶效应”的过程,经历过的每一件事,都会对成长造成影响。

  因为是小说“哈玛比警局侦探系列”,所以作者对探案过程的描写十分细腻,对几位警探的刻画尤其深入。他们或许不是波罗、福尔摩斯那种一切了然于胸的绅士型侦探,但他们能对每一条线索进行细致探究,抽丝剥茧,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找出凶手。

  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物的刻画,虽然只有冗长的西式名字,但因为作者出色的描写,书中每一个人物的形象都很鲜明,即使只看文字,也不会“撞脸”,分不清谁是谁。

  《血色姜饼屋》读后感(五):头号书迷的感想

  首先我承认写下以下这些文字有些不理智,超出了理性范围,这篇不算是完全意义上的书评,而是我作为《血色姜饼屋》书迷的感情发泄。在斯蒂芬金的《头号书迷》中,安妮因为对作家谢尔登小说中人物设置不满意,逼迫谢尔登重新续写小说,把她心目中的苦儿救活。而我在读凯琳•季哈森的《血色姜饼屋》这本书时,就有种“头号书迷”的感觉,看完后,立即网上搜索“哈玛比警局侦探系列”和季哈森的作品,才发现手中的这部《血色姜饼屋》应该是出版社推出的第一本,其后续《公主等待救援》、《男孩的口袋》等作品还没有出版,心情顿时凉了半截,因为真的好想再读续集,想看哈玛比警局的故事。

  自己对于推理、犯罪相关的小说也看过不少,但是第一次读到像《血色姜饼屋》这种人物设置如此丰满的侦探小说,比如有着近乎完美家庭生活的警长西奥伯格、爱看玩笑的警探长山登、漂亮迷人的女助理警官彼特拉、刚刚离婚的助理警官哈马德、认真严肃的检察官罗森等等,所有的人物都是立体的,比较让人称道的是周六晚上的警局聚餐,作者对于人物动作、语言等描写特别到位。读《血色姜饼屋》给人一种观看香港经典侦探剧的感觉,通俗易懂,一气呵成,所有的警员都是各有性格和特点,其中似乎还暗藏着暧昧的情愫。我个人比较喜欢检察官罗森这个人物形象,在彼特拉的眼中,罗森是个“有头脑的人”,“从不飞扬跋扈”,“身材高大,从来板着一副庄重面孔,让她自己就像个小学生”,目前为止,对于检察官罗森的描述近乎完美,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有一定的权威,但是又懂得关心人,比如在得知警察在搜查罪犯获得大量强奸的录像时,他为了保护彼特拉,坚持由个人“从头到尾”审查证据。其实,在《血色姜饼屋》这部书里,并没有透露出罗森和彼特拉有任何暧昧迹象,而且对于罗森是否结婚、年龄等个人问题统统没有涉及,但我这个八卦女读者真的很喜欢罗森这个人物,希望罗森能够与彼特拉在后续的故事里产生爱的花火。

  回归到《血色姜饼屋》这部书本身,它运用了分镜头方式,将破案与犯罪过程交叉讲述,一桩桩连环杀人案的背后是多年前校园暴力的恶果,这个由校园暴力引发的案件让人深思,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连环杀人案中,作者还穿插讲述了女警员彼特拉遭到迷奸的案子,这应该是为下一部作品埋下了伏笔,这种写作方式真正使季哈森的作品变成了警局系列,持续揪着读者的心。

  所以说,我最想问的一个问题是:“第二部什么时候出版啊?”

  《血色姜饼屋》读后感(六):孩子的暴怒何来?——夜读《血色姜饼屋》

  lt;1>

  2015年6月24日,媒体爆出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江西永新县某中学一名女生被七八名初中生围殴,被要求下跪并掌掴。网上流传的打人视频时长5分多钟。

  而此时,由前几日“浙江一男童遭多名少年暴打”的视频引燃的舆论怒火还在燃烧,“四川初中女生遭扒光羞辱”引发的震惊尚未平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校园暴力事件频遭曝光,施暴手段之残忍,令人难以将其和“天真无邪”的未成年人联系在一起,也给父母、教育工作者和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都存在这种流行于校园里的暴力。小孩子拉帮结派,做着“自立为王”,“通令天下”的江湖美梦,在放学的路上劫道逞能,耍耍双节棍,这些情景可能存在于很多成年人的童年记忆中。只不过有些纯属恶作剧,当个课外谈资便一笑而过。即使真是暴力事件,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发达的网络媒体,也不容易引发大范围、全民性的关注。但是到了今天,发达的自媒体让校园暴力没有了藏身之地。

  lt;2>

  最近经出版圈朋友推荐,读了一本瑞典侦探小说《The Gingerbread House》,中文版书名《血色姜饼屋》,这部小说的主题就是校园暴力。作者凯琳·季哈森是瑞典著名女作家,因“哈玛比警局侦探系列”而声名鹊起。《血色姜饼屋》是该系列的第一本,讲了一起由校园暴力引发的连环杀人案。

  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一位名叫英格丽·奥尔森的老妇人刚出院回家,却发现厨房中躺着一具尸体。哈玛比警局接手了这个案子,查明死者名叫汉斯,44岁。

  此后,当地又连续发生了三起杀人案,三名来自不同城镇的女性被杀。警长西奥伯格起初并未觉得这四起案件之间有何联系,直到第三起案件发生时,他从新闻报道中听到一句“受害人44岁”,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周对44岁的人来说是个噩梦”,并断定这四起案件肯定有关联,接下来,四地的警方通力合作,确认四起案件的被害人都曾在同一个学前班上过学,而这个班的老师,就是英格丽·奥尔森。

  警局找到了这个学前班里的22个学生,并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托马斯,一个在收发室工作的独身男人。托马斯被捕后,向警方揭露了一段隐藏了38年的童年记忆。一个有关校园暴力的故事,逐渐展开……

  作者对凶手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致,凶手杀人手段的残忍和心理的极端痛苦是连在一起的。当年的同学是怎么折磨凶手的,凶手记得一清二楚,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要你回忆!”我仍然抓着她脖子不放。“要你回忆,要你明白,要你乞求我原谅。”

  “可我想不起来!实在想不起来……”

  “非得想起来不可!”我打断她,“你必须记起当时一连几天怎么折磨我。你必须明白,你和你那帮朋友不该那样欺负人,不能欺负了人当成什么事也没有。那是持久的印记,无法治愈的伤痛。难道你不明白?如果是你自己孩子的脸让人抽打,衣服让人撕成布条,躺在泥泞里,你有什么感觉?!”

  “那……那就太糟糕了。”她呜咽道,眼泪涌出来,跟脸上的水混合在一起。

  “那你当时为什么那么做!”

  “我根本不知道做过那种事!”她声嘶力竭地嚷起来。“当时我们都是小孩子,我不相信……”

  她的话和她的坏记性实在让我烦透了,我再次把她按进水桶,这次时间更长。我看到那支香烟都烧到她的指头了,她连忙丢掉烟头。后来她身子彻底疲软了,我决定再次把她拉出水面,可她已经直不起身子了,我只好放开她脖子,抓着她的头发,前后摇晃她的脑袋,她呛咳了好几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停地对她说,说我的所有梦想都粉碎了,说我的童年没有阳光,说我过着孤独的生活,整个变成个枯萎的灵魂。等到她能重新开口说话时,她从牙缝里说了句“原谅我”。

  我不相信她的话,反正也没用,她得死!

  “你受的罪太短暂了!”我说。“可你让我遭受的苦难持续了38年。现在我的胳膊太累了,再见吧,丽丝洛特!”

  凶手的杀人计划中有一个叫卡丽娜·阿霍宁的人。当年在学前班,她总是坐在老师的腿上领唱,其他孩子会跟着合唱。要是她决定应该画马,其他孩子都得画马。凶手在行凶的时候,一遍遍质问,一遍遍发泄着心中的不公:

  “很多方式可以把一个小孩子的生活折磨得痛苦不堪。你选择了最简单的一种,你鼓动旁观者,喝彩叫好。没有你的鼓劲呼喊,没有你的狞笑,恐怖活动就没有繁衍的土壤。你不是手举板斧的人,不过是你决定了该砍谁的脑袋。你掌握着害人的节奏,定下了正确与谬误的基调。卡丽娜,是你认定,我生来就是个最丑陋、最讨厌的小孩,这个标志永远不可能洗刷干净。在卡特琳纳霍尔姆那个小城里,就是这么个传统。只要有人胆敢朝美味诱惑迈出几步,像你这种滥用权力的家伙就会出面,把人踩到社会阶梯的底层。要是有人胆敢向上爬一级,马上就会被爬在高一级的马屁精一脚踢下去。你呢,趴在最高一级指挥别人,谁也够不着。你原本可以放过我,就算你不喜欢我,也可以不理睬我。可你非施展自己的淫威不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是个典型的倒霉蛋。你一定要让别的孩子关注我的瑕疵,为的是突出你自己的优秀。至于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折磨我,我至今也不明白。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或者我本来可能成为什么人。假如你和你那帮同党没有把那个幼小的我碾碎,让我在柔嫩天真的小身体中发育成长,我本来可能有所作为的。结果,你摧残了我,你把我打得鼻青脸肿,在上面戳窟窿,让我变得粗粝坚硬。你折弯我本来笔直的脊背,把我期待的目光压向黑乎乎的沥青路面。你不但毁了我的童年,也夺走了我的整个生活。你当时做的事情,是在毁掉一个人的生活,你宣判我终生没有朋友,终生没有喜悦,终生完全孤独。那可是严重的摧残,难道你不明白?现在,咱们俩谁都没有未来了。你可以回顾过去的生活,可我过去和未来什么都没有。这全都因为你!”

  “我……我现在意识到,当时错了。”她竭力讨好我。

  “可惜现在才清醒,实在有点太迟了!”我说着放开她的胳膊,一把抓住她波浪般泻在肩上的金发。我用那把餐刀锯割她后脑勺上的头发,最后一绺头发从头皮上割下后,她的脑袋耷拉下去。然后,我把正在烤着鹿肉的烤炉整个打开,猛然把她的脑袋塞进去……

  杀了四个同学后,凶手又去了老师英格丽家。这个当年的学生讲述离开学前班后自己体验到的恐惧,受到的不公平对待,过的孤独生活,但并没责备自己的老师。

  在学生一个小时滔滔不绝的独白中,英格丽只扼要做了一句评论:

  “发生在学前学校以外的事不是我的职责。在我的班上,并没有发生打斗。”

  “你清楚当时发生的事情,你本来可以跟孩子们谈谈的。”学生说。

  英格丽根本不记得发生过虐待的事,但还是做出了回答:“我是个学前班教师,不是医生,也不是儿童心理学家。”

  凶手瞬间变得疯狂,大声吼叫着:“你英格丽毕竟是人,目睹孩子们摧残另一个孩子,不该袖手旁观!”

  ……

  lt;3>

  “你英格丽毕竟是人,目睹孩子们摧残另一个孩子,不该袖手旁观!”这句怒吼在这个可怜的孩子心里压制了38年,此时读来,更觉悲怆。难道那些肆无忌惮施暴的小崽子,可以随心所欲把不幸孩子的生活撕成碎片?难道看着一个可怜的孩子变成杀人恶魔,失职的成年人可以心安理得地谴责?横跨三十八年的复仇,四条人命,这桩悲剧起于校园暴力。但根源呢?

  小说中安排了一场警员之间的对话,可谓一针见血:

  “不管怎么说,孩子们并不邪恶。”

  “别这么说。孩子们往往特别邪恶呢。只有耶稣才认为孩子生来是善良的。我赞成孩子性本恶的观点,是父母后来让他们改邪归正的。这个过程就叫作养育。”

  一生对孩子敬而远之的张爱玲曾写过一篇文章——《造人》,对生儿育女这种行为给出了异常犀利的评判:做父母的不是上帝而被迫处于神的地位。即使你慎重从事,生孩子以前把一切都给他筹备好了,还保不定他会成为何等样的人物。若是他还没下地之前,一切的环境就是于他不利的,那他绝少有成功的机会——注定了。

  小说中,凶手的成长环境都是不利于他的——家庭教育、学校环境,还有个人的自我拯救,都是欠缺的,无一例外。这不仅助长了暴行的肆虐,也将被虐者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警长在审问托马斯时,托马斯回忆说,有一次,汉斯夺走了他的帽子,他鼓起勇气反抗,却遭到了群殴。父亲知道了这件事,打发儿子去见汉斯和他妈妈,赔钱请他们原谅,却绝口不提自己儿子也受到了欺负。如此卑躬屈膝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意志坚强的孩子。事实也是如此,终其一生,托马斯都没有走出校园暴力的阴影,懦弱胆小,毫无主见,无法进行正常交际。

  而即使是可恶的施暴者,也是教育失败的受害者。第一个被杀的汉斯,当年校园暴力的领头小孩,他飞扬跋扈,领着一群孩子殴打托马斯,但他的生活同样惨不忍睹。他的母亲是脱衣舞女郎,不知道父亲是谁,常年搬家,生活经常没有着落,根本就谈不上家教。

  学校环境方面,老师英格丽的失职助长了暴力行径。有孩子的家长多次跟英格丽谈起孩子之间的不愉快气氛,可她什么反应也没有。英格丽认为,她的工作只是照看在学校上学时的孩子。至于孩子们走出校门后发生的事情,就不在她职责范围内了。她经常在校外的马路上看到一群孩子欺负托马斯,却从不上前阻止,只是朝他们挥挥手,微笑着再见。

  这位老师很可恨对吗?但剖析这种冷漠人格的形成,还是源自不利的成长环境。英格丽小时候生活在家暴中,父亲诉诸拳头对付她母亲时,她意识到自己只有躲开才对各方都好。这种观念贯穿了她的一生,她对人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落得了一个冷清的晚年。她因失职而遭学生的报复,但她何尝不是家教失败的受害者呢?

  面对困境,有些孩子会学着抗争,诚如哈玛比警局的警长西奥伯格所说:“许多孩子都有过痛苦的经历,但大多数都能以某种奇怪的方式转变成正常人。”在我的理解当中,所谓“奇怪的方式”,就是自我修复、自我成长的力量。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一样,这种自我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小说中,施暴者汉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生活在一个混乱的家庭环境当中,在学前班里无恶不作,但上高中后他搬离了卡特琳娜霍尔姆城,并领悟到自己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所以他离开了做脱衣舞女郎的母亲,自己挣钱读书,最终走上了正途,成了一个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的男人。

  但托马斯的自救是失败的。托马斯一直害怕这个世界,孤苦一人生活。当警察抓了他时,他甚至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原因仅仅是有人负责他的吃喝,和他交谈,他也第一次对人敞开了心扉:

  “汉斯曾经是个卑鄙的孩子,是个真正虐待狂。他差不多每天都要动手打我,还怂恿别的孩子仿效他打我。他身体结实强壮,长相又漂亮,很容易就能号召别的孩子做他想要的任何事。他们把我捆在电线杆上,用石块投打我,朝我吐口水,抓住我的脑袋撞电线杆。他们撕破我的衣服,往我脸上抹狗屎,藏起我的鞋,我只好大冬天光着脚走回家,他们把我反锁进垃圾间,嘲弄我,取笑我,他们偷了其他孩子的东西,塞进我的口袋,他们推搡我,绊倒我,打我。老师见了却不闻不问,假装没看见。假如你性格坚强,你可以装作没事,以后的生活中自信心并不受影响。假如你懦弱,就会变得孤独胆怯。我觉得也许还有第三种途径。你可以超越正常方式,超越健康的方式,自己创造一种不同的世界观,那是一种你不与别人分享的世界观。”

  “那么你采取什么方式?”西奥伯格问。

  “不幸的是,我是个弱者。”托马斯回答。

  英格丽是明白自救的道理的,所以当学生朝她吼道:“你英格丽毕竟是人,目睹孩子们摧残另一个孩子,不该袖手旁观!”时,她没有反驳。她心想,“我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创造者,你呢,你的幸福要由你自己去创造。生活就是这样运作的。”

  lt;4>

  小说读到最后已是深夜。当我痛恨托马斯如此残忍行凶,又可怜他被校园暴力毁掉一生,还要遭受牢狱之灾,这种既恨犹怜的情绪持续发酵时,小说情节突然发生了巨大逆转————

  警长西奥伯格看着对面懦弱胆小、沉浸在痛苦记忆中的托马斯,听他嘟嚷了一句话后,突然拍案而起,旋即冲出审讯室,大声通知警员们集合。读到这里,顿时心下轰然一声:天哪,怎么会是这样的!

  到底最后发生了什么,就留个悬念吧。在此,强烈向豆瓣好友们推荐这本小说。作者凯琳·季哈森的文笔和情节铺设堪称绝妙,小说的教育意义也非常深远。联想到最近的多起校园暴力事件,更觉得每个人——特别是家长、教育工作者,都能读读这本小说。

  我们都有过童年,那些为得到一个朋友兴奋不已,为失去心爱的玩具伤心流泪的日子,其实正在慢慢培养我们,我们的性格、品性、人际关系模式,都在慢慢成型。但充斥着暴力和冷漠的成长环境,将这个过程断送了。当校园暴力接连发生,人们对人性的拷问、对法制的呼喊更加声嘶力竭时,父母、教育工作者,是否能真正地思考,该如何创造一个更为安全的环境,为培养更为优秀的下一代而努力呢?

  《血色姜饼屋》读后感(七):种下什么样的因,就得到什么样的果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提出,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的必然。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某个理由,每个结果都有特定的原因。用通俗的语言归纳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样的因,就得到什么样的果。而凯琳季哈森为我们带来的这本小说《血色姜饼屋》就再次向我们展示了这一伟大铁律。

  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带来的《血色姜饼屋》是瑞典首屈一指的犯罪小说作家凯琳•季哈森的作品,该书为《哈玛比分局系列》中的第一本。凯琳•季哈森是一名对写作怀有热情的数学家,被欧美主流文学评论家们誉为当代“智慧文学”大家。

  临近圣诞节前一个月,住院回家的老太太英格丽,发现厨房有一具死尸,警察调查发现竟然是房地产经济人汉斯,而房主确认与死者并不相识。而无亲无友的中年邮差托马斯,恰恰尾随过汉斯。有着幸福的家庭,有可爱的孩子,工作努力认真,人缘极好的汉斯到底是怎么惹到人。警察感到迷惑。而不久之后,不断有人死去。死者的性别不同,职业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唯一可值得联系的,就是他们都是四十四岁。

  警察顺着找到他们的共同点,曾经就读同一所幼儿园。而托马斯被列为重点嫌疑犯,因为他同其他死者曾在一所幼儿园,他遭受到小朋友的凌辱。关键是他恰恰在案发现场。

  托马斯现在的性格,和当年在幼儿园受到这般不公平待遇有关,他们欺负他,可以看作是孩子间的恶作剧,但是老师的漠视,家长的不重视,却在他内心深处种下阴影。对待曾经的不幸,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态度。现在的他,不与人交往,几乎过着隐形人般的独居日子,但是他内心还是极其渴望被关怀,被重视,渴望幸福的正常人生活。曾经的孩子王,调皮的霸王,指挥着同伴欺负托玛斯的人,他的这种性格,这种行为,都有一个原困,才导到他这样的结果。原因和结果是不断循环的,永无休止的。这也最终让汉斯的由他自己种的因而得到最后的结果。

  我们之所以去受教育,就是要让我们公正地对待别人,教育就是要让我们变得更好。而托玛斯当年所在班的老师,却认为,只要在她的时间范围内没有问题,其他的不归她负责。她选择无视这些,她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也必定是另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想要知道这种结果,就要追溯前往,看一看当时是怎么造成这种结果的。

  我们关心孩子,不仅仅是物质上面,更要注意孩子的心理成长,如果当初托马斯的家人,能在他受到欺负后,帮其找回公平的待遇,他也不至于这般。如果班上的老师,制止孩子这种超出范围的孩子间游戏,汉斯也不至于这样。同样家庭问题不仅仅是二个人的问题,同样也深深影响着孩子。就如书中所言,很多这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所这种伤害给抹平,仍就成长为心理正常的人。但是伤害过深,纵使岁月过去了38年,犯罪者仍难以解脱,导至这场连环凶杀案。

  案件发生的时候,还未到圣诞节,而姜饼屋是圣诞节应景的点心,其中姜是有驱寒的功用,据说未婚的女子吃了,即能遇到理想的伴侣。而这一切美好,止步于凶案。如果温暖儿时孩子的心,驱走那些伤痛,那些阴影,或许就不会有今日的结果。

  个人感觉,如果喜欢的话,可以看看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那本里面的孩子和本小说一样,都同样是儿时的因,导致了现在的果。数学家的缜密也体现在小说中,值得一阅。

  《血色姜饼屋》读后感(八):所有的错谁来承担?

  “哈玛比警局侦探系列” 作为瑞典首屈一指的犯罪小说,本书作为其系列作品的第一部,又是一个关于校园欺凌最终在多年之后造成一系列惨案的故事,只是这次校园欺凌的场景发生的比较早,直接变为了学前班了。

  故事讲述了斯德哥尔摩一连发生四起谋杀案,通过调查发现,死者都曾在一个学前班就读过,而凶手直指当年遭受集体霸凌的中年邮差托玛斯,而他也恰巧一直出现在谋杀案的附近。当然如果看过豆瓣简介的人,恐怕享受不了推理的乐趣了,因为简介直接写到了,凶手另有其人…我不得不说,这种经历就像你明明可以吃到最新鲜的果汁,却有人告诉你,他刚才把某些剩了的其他果汁混了进去,品尝这本小说的滋味,还是差了很多。当然故事的凶手是本来也可能遭遇欺凌的卡塔利娜,但是由于托马斯这个挡箭牌,自己只是眼睁睁的看着他遭遇殴打,却承受着更大的欺凌感。

  本书叙事运用了推理小说惯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叙述性诡计。就是指通过文字引导读者相信某位角色、或者是这位角色的某一特征(例如樱花抽芽时想你,引导读者对于主角年龄的想法)的误解,而在最后揭晓答案,让读者有一种大呼上当的感觉。这种叙事手法,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最后揭晓答案时的自圆其说,和之前做的各种伏笔。本文也是从一开始就引导大家猜测托马斯作为本书的凶手。但是多次出现的托马斯为视角的章节和以凶手为视角的章节穿插,也是给读者留下来一点蛛丝马迹,让读者在最后揭晓时不会觉得太过突兀。这里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凶手对于某位女性受害者,本有一场性爱描写,但最终的凶手是女人,大家的第一印象一定以为是男人,但回过头来看这些叙述,当你以两个女人的想法带入时,才觉得这些描写才更为贴切,这里确实可以看出作者在处理细节方面的独到之处。而本文的其他描写,尤其是对于童年时代托马斯以及卡塔利娜的心里活动描写,更是可以展现其对于人物刻画的细腻。

  本书的最后凶手最后一位想杀对象正是她学前班的老师,原因在于这位学前班的老师看着班里的霸凌现象却袖手旁观,最后这位老师是这样辩解的: “发生在学前学校以外的事不是我的职责。在我的班上,并没有发生打斗。” “你清楚当时发生的事情,你本来可以跟孩子们谈谈的。”学生说。英格丽根本不记得发生过虐待的事,但还是做出了回答:“我是个学前班教师,不是医生,也不是儿童心理学家。”凶手瞬间变得疯狂,大声吼叫着:“你英格丽毕竟是人,目睹孩子们摧残另一个孩子,不该袖手旁观!”关于这段叙事,让我想起了凑佳苗的成名作《告白》,依然包括了校园霸凌,依然包括了老师要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的探讨。书中的森口悠子认为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就在于平等的严守本分,即使不能给与学生信赖感。关于师生关系,其实我并不认为神圣到什么地步,传道授业解惑,从不包括保姆的工作。所以作为老师,我并不认为文中的老师作为老师哪里做错了,就像她说的,学校以外的事,不是老师的职责。但这位老师就像凶手所怒吼的,作为一个善良的人,她对于保护一个正在被欺负的孩童的保护责无旁贷。她的错,在于目睹恶行的冷漠的人性。

  最后这一系列的错误谁来承担?当然不能来一句一切都是时辰的错来一了百了。简单的说,这一系列的问题确实无法归咎于某一人,毕竟这是一场学前儿童的霸凌事件造成的悲剧,如果说中学时代的孩子是在世界观形成的道路上走一些弯路,那学前儿童别说世界观了,连世界是什么都不一定知道。所以在这个期间所有的他们的监护者,在此过程中的冷漠和袖手旁观造成了之后这些年的多个孩子的心灵的创伤,也是这就是所谓的所有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吧。

  本书的叙述很有章法,托马斯,凶手,被害人,警察多个角度穿插描写,但一直以时间为线索围绕整个故事进行,所以并不让人感觉杂乱。当然期间对于某一女警遇到的迷奸事件以及对于黎巴嫩历史现状的转述,是否是其系列小说的引子,因为没有阅读过本系列的其他丛书,所以无从考证,如果单单是出现在本文当中,我确实没弄明白这些与主线之间的内在关系。总的来说,本文从叙事手法和人物刻画上面,绝对算一本犯罪小说佳作。

  《血色姜饼屋》读后感(九):校园暴力的因果循环

  最近网上常有校园暴力的视频出现,视频里一些小小年纪的孩子疯狂欺侮同样是小小年纪的孩子。我看过一个,一群初中的女孩子欺负另一个女孩,扇耳光扒衣服。。。。。。无所不用其极。这些视频点击量都很大,大概是由于人们的震惊:这些本该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何以做事如此残忍恶毒?这些视频完全颠覆了人们心中孩子的形象,他们不是天使,而像一群小恶魔。时下也有些讨论,但多数流于表面,如果问这些校园暴力的当事人—施虐者和受虐者的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估计回答的人就少了。《血色姜饼屋》就给出了一种可能性。

  故事并不复杂: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出现了一个系列凶杀案,被害人都是四十四岁的中年人。警察局的警察经过艰苦侦查终于破案:被害人都是三十多年前同一个学前班的同学,都是当时的小霸王、害人精和老师的乖宝贝、马屁精。而凶手是这帮施虐者们的受气包。在立案很久之后,警察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连环杀人案,因为其中的联系实在是年代太久了,谁会记仇那么长时间?但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就会:一到放学以后,这帮小恶魔就折磨受气包:抢走他的鞋子、帽子,殴打嘲笑他,甚至把他捆起来扔到马路上让汽车轧。。。。。。而在那个地区受气包的角色就像身份证一样很难改变,一开始是受气包,小学中学一路走来都是受气包。

  回到开始的问题:校园暴力事件的当事人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受气包不出意料地不幸:一辈子被毁了,没有自信没有爱,孤独终老。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那些施虐者,当年的受气包—现下的杀手找上门来,要求道歉的时候,他们全都忘记这回事儿了。受气包得怒气冲冲地反复重复,他们才能勉强记起来,轻描淡写地说,那只是孩子们之间的玩闹而已。他们似乎说的是真话,因为施虐者们的人生完全没有受那些校园暴力事件的影响:他们有的成为成功的商人,有的成为妓女,有的嫁为贵人妇。。。。这真是令人非常愤怒和失望的事情:他们欺负了弱者,但是自己并没有获利,或者说,施暴对他们而言就像游戏一样纯真。这一点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这些小恶魔在纯真地施暴!他们像在做游戏一样欺侮他人。我曾经看过一个文章,里面写道,孩子的破坏欲是非常强的,玩积木大厦他们其实并不喜欢搭建的过程,而是享受将其推到的那一瞬间。可是把别的孩子当成积木大厦不断推到摧毁,那是另一回事儿,那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呀。所以孩子需要监管,既要防止被欺负,也要防止他们心中唤出的恶魔。《姜饼屋》中最后的被害人就是那个学前班的老师,她看到受气包被欺负,也无动于衷;在她的课堂上,受气包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孩子不明所以,但是大人就那么看着吗?最后这个老师被折磨的很惨而死,但我觉得,罪有应得。

  本书被称为“使欧洲恐惧的小说”,但是写作的路子并不是悬疑小说。作者没有设置过多的悬念,作案过程的描写甚至都像弄了两台摄像机一样,从罪犯角度写一遍,从受害人角度再写一遍。过程描写也没有过多的血腥,没有对伤口或者现场过多的细节描写。本书其实不是一本儿恐怖小说,而是一本逐渐解开心结的小说,不过是借了破案小说的外壳。而心结的种下是在几十年前,犯案的过程是一个慢慢解开心结的过程,到最后罪犯像飞鸟一样从桥上跳下,是对所有仇恨和罪恶的开解,彻底的了结。

  小说整体上有一个包袱,挺巧妙的:原来受气包有俩,一直在小说中被重点描写的并不是罪犯;而另一个没露面的才是真正的罪犯。这样,小说用罪犯笔记来描述犯罪过程的不和谐就得到了解释—我在读那些笔记的时候,一直心里嘀咕:这受气包话都说不利索,怎么可能这么长篇大论写下自己的犯罪过程?另外设置了一个大转折,给全书增加了趣味。

  另外有两个问题一直是我心里的疑惑:一个是书名,通观全文跟姜饼屋没什么关系,文中也没有提到姜饼屋,为什么取这个书名呢?第二,书中平行穿插了一个诱奸犯的破案故事,这个故事与这个连环杀手案件也没什么联系,我看了一下,凶手和被害人与连环案没有关系,为什么要写在一本书里面呢?当然这个故事也蛮精彩的,挺有张力,但是这是一个很独立的故事,似乎没必要写进这本书,可以独立作一个短篇。

  佛经里总讲因果报应,下一世的报应其实比较虚无缥缈,但是现世报就可以看见。校园暴力应该是老师和家长尽力避免的问题,不管是欺负人的还是被欺负的,这种“现世报”或者说风险都是跟随孩子一辈子的。应当谨慎对待啊。

  《血色姜饼屋》读后感(十):被遗忘和冷漠的

  瑞典文学第一次读,因为诺贝尔,一直很喜欢瑞典这个国家,北欧三国,一直给我高冷的印象,可能是人高,气温低的缘故吧。

  满心欢喜地翻开这本《血色的姜饼屋》,抱着认识另一个福尔摩斯的念头。

  结果开篇就带着灰色调,阴郁得够可以。一堆孩子围攻2个孩子,老师冷眼旁观。彻底毁了斯德哥尔摩在我心中的形象,那果然够冷,漠视小孩子的生存啊。

  进入正文,看44年后孩子们的结局。小时候霸王的,发泄掉了青春的荷尔蒙,完全无阴影长大,一个个生龙活虎的,有着美满的家庭,直到死,也想不明白原因。对于多年前的行为,在他们看来,只是小孩儿的玩闹,永远没人记得挨揍的孩子眼中的怨恨。

  看到最后明白这是个想要挖掘犯罪根源的小说,看看童年阴影对人成长的影响。

  因为开篇提到了2个小孩子,好的作者不会浪费笔墨写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所以,多半能猜到凶手是谁了。

  其中一个是托马斯,全书的线索,另一个小女孩,出场就不同于托马斯的软弱,甚至庆幸遭难的不是自己的同时会在旁看热闹,看了让人心里发凉,这姑娘够狠啊。

  这小说是犯罪小说,并不侧重推理破案,也不需要福尔摩斯或者柯南一样的高智商,因为罪犯也没有说多高明的伪装,她处理老师那段,是经过观察发现老太太几乎没什么来往的朋友和亲人,决定住到她家的,罪犯固然是大胆,也说明孤身老人的境遇,果然还是个冷啊。

  案件发生后,托马斯在受审的时候说过三种小时候受虐的孩子的成长轨迹“假如你性格坚强,可以装作没事,以后的生活中自信心并不受影响。假如你懦弱,就会变得孤独胆怯。”第三种途径没明说,就是性格扭曲到犯罪。同是弱者,托马斯最开始就不想牵连那个倔犟的小女孩。托马斯是善良的,真正破案的线索也是他的内心表白,对人性的思索。他在多年后还能记得当年小霸王汉斯的模样,可见伤害的烙印有多强烈。那个女孩呢?怎么会善罢甘休,所以有了这一系列的报复行为。

  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那反过来,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吗?无论是犯罪的,被害的,旁观的,调查的,读者们都有过童年,书中说的暴力事件即使没有经历过也有耳闻的,那如何看待?读完这本小说,还会觉得是简单的小孩子玩闹吗?自家的孩子如果遇到了会怎样?警官有想象过自家6岁孩子如果遇到同样的校园暴力,会怎样?他没给出答案。

  换作是你呢?会怎么解决?家庭?学校?教育?

  多数人长大后会选择性遗忘童年的一些回忆吧,毕竟比困在过去更要紧的是活在当下,家长们忙碌着生活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小孩子的心理诉求。对于孩子们来说学校里发生的都是天大的事儿,家长给没给他们空间和时间来沟通呢?看完这小说,我想,多少放下手上的活,跟你的孩子谈谈天,聊聊学校的生活吧。

  最后说,读完这小说,没有一丝温暖感。除了书名姜饼这个圣诞节常备食物,吃起来会暖暖身子以外,只剩下托马斯最后的解脱,给人带来点儿希望,虽说这解脱有血的代价。

  推荐家里有娃的,从事儿童教育的看看这本犯罪小说,提醒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有多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