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佛教十五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佛教十五题读后感10篇

2018-02-20 21: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佛教十五题读后感10篇

  《佛教十五题》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 16开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6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佛教十五题》读后感(一):这就是大师态度么?

  看完邹牧仑的《向释尊问佛》接着看季先生的《佛教十六讲》,看完大惊。同样是非佛教徒的学者,而名气学识都很大的季先生,怎是以这种轻慢的态度来论佛教、释迦牟尼、玄奘法师

  季先生得出的经验是: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因此,研究深入,则信仰越淡薄。如果一个研究者竟然相信一种宗教,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他的研究不实事求是不够深入,自欺欺人。佛教当然也是如此。

  既然季先生的经验如此,他的此类书还有看的价值么,因为他的研究成果就是要证明"它们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 他的立意在此,你还能看到什么有灵性的有精神内涵的或能给人心启迪的,或者是哪怕一丁点的悲悯情怀。所以他文中流露的轻慢甚至轻佻也不足为奇了。

  刚在网上搜了下,季先生在中国评价极高,学术地位也够高,还获得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

  《佛教十五题》读后感(二):佛学与学佛

  虚大师说:「日本于今日,所以真正佛学者无一人也」!这句话,虽有其论断的标准,但一般听来,总觉得不免言之过甚。澹思说:「日本佛学者谈佛学」,是「纯学之立场」,「客观学术之立场」。所以结论说:「只能说日本于今日,所以真正学佛者无一人也,而不能说日本于今日,所以佛学者无一人也」。澹思也许是根据日本现代佛学者的观点说:「思想、信仰、学术……虚大师常常不把其划清」。「就客观之学术立场言」,是「虚大师生命史上一重要缺点」!以为「学佛与佛学,可分开作两回事」。依据这一标准,大师可以是真正学佛者,却不是佛学者。

  大师说:「日本于今日,所以真正佛学者无一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本没有「真正佛学者」,不是说日本没有「佛学者」(澹思的话,显然是多余的了)。日本佛教界人才济济,大师那有不知道呢?梁启超作『大乘起信论考证』,是引用日本人的治学方法及其结论,这才引起了大师对于日本佛学的评论,并不只是为了『起信论』的信仰问题。大师在那篇文章中说:

  「以毒迷于西洋人思想学术发达进化之偏说,即所谓进化之史论及科学之  方法」。

  「吾以之哀日本人与西洋人治佛学者,丧本逐末,背内合外,愈趋愈迷,  愈说愈枝,愈走愈歧,愈钻愈晦,不图吾国人乃竞投入此迷网耶」?

  虚大师所批评的,正是日本佛学界所奉为准绳的:「纯从客观历史,或理性立场,对佛典加以分析、考证或批评,此即所谓科学主义者之方法」。大师所批评的,在某种情形下,甚至是厌恶的,所以有「真正佛学者无一人也」的慨叹!「进化之史论及科学之方法」,大师为什么反对?大师以为:「一切佛法,皆发源从释尊菩提场朗然大觉之心海所流出。后来顺适何时何机,所起波澜变化,终不能逾越此觉海心源之范围」。佛法只是「觉海心源」那个事实,这是圆满的,没有进化的、发展的。如遗忘这个,而专在名相陈迹中,以为佛法如何如何,谈发展,谈进化,这是从根本上否定了佛法,那还有什么佛学呢?

  「以言佛学,得十百人能从遗言索隐阐幽,不如有一人向内心熏修印证。  一朝彻证心源,则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皆湛心海,应机施设,流衍无尽  」 。

  这几句话,可作为大师佛学的写照。

  《佛教十五题》读后感(三):到底好还是不好

  为什么别的宗教都鼓励大家信教并加入宗教,而佛教鼓励大家信教而不鼓励人人都当和尚?为什么你看不懂寺庙、佛教居士发放的小册子?《鹿鼎记》里面的《四十二章经》,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佛经?玄奘为什么出国留学?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什么关系?宗教是怎样发展的?

  先说一下季羡林季老先生,右侧就是先生的照片。在红色中国,称之为国学大师的学者少之又少,不客气地说,这些国学大师也必须符合红色政治要求,就如鲁迅,也许是斗争的需要。在启功等大师级人物过世后,曾有一段时间季老被称为“国宝”,后来在季老的再三声明、并撰文自嘲后,各位观众偃旗息鼓

  今日到市中心繁华地带办点杂事,在街边的书摊上看见《佛教十五题》摆在一个醒目的位置上,看来买书者也是知道季羡林的“明星效应的。

  我看书看到最仔细的部分恐怕就是目录、摘要、序和跋了。因为从这些地方才能知道这本书是否适合我,我最喜欢那些仔细为自己界定了读者的书籍。我认为这是对自己和读者负责的态度。这一点国外书籍做的尤为出色,国内的图书的确似乎根本没有此想。这本书也是如此,为了不浪费您的时间,我就在这里先罗嗦几句。

  本书应是编纂之作,集合了季老关于佛教的论文和探讨。连序都是代序。但是这丝毫没有粗制滥造的迹象,大概也源于出身名门----《文史知识》。这本书大概适合于三类人:

  1、对佛教稍微有些了解,对佛教有亲近之感的人,佛说见佛有欢喜心的人,呵呵。

  2、读书杂乱,曾看过若干本佛经,但不解其意,感到佛教很神秘精力旺盛时间有限家伙。十五题够你看懂一些佛教典籍,还能了解研究者研究佛教的方法,的确很不错。也有《佛教200题》《佛教300题》等答疑解惑的书籍,但是太厚,林林总总的说了一大堆,这本书区区260页,三个睡前时间就足够了。

  3、对哲学有点兴趣的;虽然学了马恩但是仍心存疑惑;不太了解儒、道、释到底是什么都同学,增加一点哲学修养也是很不错的。

  我属于第二类的,因为每到一地旅游,尤其是山啊川啊什么的,总会有点寺庙、道观之类的建筑,加上我这个对什么都有点好奇,进到寺庙里总要找个和尚、尼姑聊一聊,想问问你们过的是什么生活次数多了,就总有赠送书籍的,拿到手里一看,????全然不懂,乱七八糟(读了本书之后才知道,是和尚翻译功力太浅而已,不像儒、道是咱本土货,呵呵!),全不像儒、道书籍,虽然有些拗口,但是绝对不聱牙佶屈,难以理解。这让我更加好奇、和尚们居然可以读懂?后来我还交了一位新加坡佛学院的和尚朋友,因为所知甚浅,问过几个问题也不明所以,加上正是失恋时候,所以和这位和尚老兄的讨论几乎都源于我想知道和尚到底会不会有爱的感觉。所以一直想找本书来了解一下。这本书就正好从了我的意,哈哈!

  除去作者引用的梵文、加利文登外文,没有难懂的字词,读来一马平川、可以肆意飞奔。基本用解释了释迦牟尼的生平问题、佛教的来龙去脉、玄奘、法显得历史地位、佛教对中华文化,尤其是儒道的影响,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从研究的角度着墨,浅显易懂,可以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科学的角度、研究的角度接触、了解宗教-----大多数人接触宗教大概都来自于传教者(包括一些书籍)。这很重要,读完不会让不信佛教的信了佛教,当然也不会让信佛教的从此不信佛。他的作用是,不信佛的,更加明白宗教和社会发展,尤其对文化的影响。信佛的、对佛有些许兴趣的可以从字里行间了解佛教典籍的字词,加深对佛家典籍的理解,比如为什么佛教里总会出现婆罗第、伽罗第这些词?

  如果对佛教的了解仅仅限于你看过《西游记》,如果有时间,也推荐你看看这本书,然后重新看《西游记》,我相信你会更深度的了解。你就会知道,原来如来就是释迦牟尼,未来佛为什么是弥勒佛。

  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一文中,作者重新阐述了他的一个观点。宗教的发展规律是用尽可能越来越小的努力或者劳动达到尽可能越来越大的宗教需要的满足。这的确给我耳目一新感觉,这就回答了,为什么佛教不可能让更多的人出家,佛教为什么不鼓励人出家当和尚了。

  另外,在我自己还有两点意外的收获,一个是如来佛在苦行的时候,喝了牧羊女风险的香乳糜,才“食已诸根悦,堪受于菩提”。佛吃之前还寻思“如是等妙法,悉由饮食生”,意思是那些奇妙的法门,吃了饭才能想起来,真是有意思,不知道是饿蒙了还是为自己吃饭找个借口。还有一个收获是,高僧道安曾经说过,“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看来高僧大德们都是优秀社会活动家。意思就是你干工作的时候,要是不依靠领导,则很难把事情干成,仔细一寻思,还真是这么回事,你说呢?

  还要说一下,可以带着文章开头的问题读书,但是不要带戏谑和好玩心态

  总之,我读完此书,借用季老的一句话,这本书足可以作为我了解佛教的滥觞。

  《佛教十五题》读后感(四):唯物主义宗教观的硬伤

  昨天看到季羡林去世的消息,想起自己曾读过他的一本论文集《佛教十五题》。虽然是学术专著,语言比较平实,并不难读。季羡林反对机械的批评佛教唯心、消极,主张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研究理解佛教以及其它宗教:即“宗教是由身感宗教需要并了解群众需要的人们所建立的”(恩格斯语)。宗教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其发展演变,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而宗教也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改造自己。比如该书的第一篇《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就从分析当时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出发,认为“佛教扎根在被压迫的原始居民中间。”说到中国佛道斗争问题时,提出“原因并不像一般人所相信的那样是由于宗教信仰和学说的不同。如果这样说,那只是皮毛之论,关键是经济利益打击别人,争取信徒,也就是争取布施,争取庙产。”(172页)

  大抵而言,宗教需要可以分成现世的和超越现世两种。世上大多数宗教信仰者都属于前者。比如求神拜佛,行善积德,就是通过把希望寄托在来世来麻醉自身、逃避现世的痛苦。美国有本中文基督教宣传物《游子吟》,作者把自己顺利拿到绿卡归功于对上帝的信仰,则是典型的指望神灵的保佑,获得现实的利益例子人生确定性往往会产生不知道如何选择的痛苦,所以有很多人期待依靠精神的寄托,消除这种痛苦。对于上述种种因为现世需求而信宗教的人,从经济、现实需求出发的唯物主义的宗教观无疑是有解释力的。然而我们不能忽视还有一部分人对宗教的信仰,来自精神上对超越现世性的渴求。对于这一种情况,唯物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论,就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分析。比如释迦牟尼,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王子,却悲观得要出家。对此,季羡林颇费了一番口舌,最终给出的解释是“民族压迫”。其实我们只要想想,那些超越现世的精神渴求,来自精神的最深处,不是通过外在环境就可以获得满足的,和渴求者所处的地位并无关系,释迦牟尼能感到人世的悲苦,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季羡林提到,原始的佛典没有释迦牟尼遇到老人病人死人故事,后来的佛教徒为了解释其出家的原因,才加了进去。这恰恰说明因为现世需求信教的多数人和因为超越现世需求信教人的差别。前者的悲苦感来自个体境遇,后者的悲苦来自内心对世事无常感悟

  季羡林的这本书,对增进对佛教的了解是有帮助,他的观点也比同时代,那些迎合政治需求的中国唯物主义学者平静客观。但是,对我而言,用一种唯物主义的理论讲佛教,是有硬伤的。那些因为超越现世需求而信教的人,虽然是少数,但正是对这种渴求的满足,是宗教宗教最光彩夺目的地方。对这个方面的忽视,曲解,也是这本书最大的缺憾。比如季羡林总结的宗教发展规律:“用尽可能越来越小的努力或者劳动达到尽可能越来越大的宗教需要的满足。”(P136),就有些好笑,甚至经不起推敲了。

  这本书给我的大致印象是:季羡林是一个比较踏实,也有一定主见的学者。至于国学大师的说法,倒是媒体为了满足大众希望有国学大师的心理需求而加上去了的。季羡林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学。虽然读他的论著,看得出他下过得苦功,但大师不只是勤奋,还有独出一格的才情与境界,这方面,季羡林似乎还有差距。我说这些和书评无关的话,倒不是对季羡林本人有什么不满,,我只是觉得关于大师的种种炒作,不过是一种虚妄罢了。

  《佛教十五题》读后感(五):复书——佛教十五题

  美食我喜欢品评,而读书我却喜欢复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因为我一直觉得吃饭的感觉大抵是相通的,鱼有鱼的鲜,肉有肉的香,即使是说一道像鱼香肉丝这种“通感”的菜你也可以说:“恩,这茄子很有鱼肉的鲜美。”读书则不同,你总不能说这本书有点《圣经》的味道吧,况且每个人对书籍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自说自话倒不如把书本像旅游地般给人介绍一下,吸引他人自己去看。下面,是我去《佛教十五题》的“游记”。

  《佛教十五题》其实为季羡林先生佛学论文的选集,虽然为了论述某些论点季大师旁征博引了不少佛学经典,但如果只想对佛教做个基本的了解,那么读者大可跳过这些论据。再加上中华书局编者的悉心选编,以佛教的产生、发展、传入、倒流为线索,倒是很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先从佛教产生说起,公元前5、6世纪,雅利安人占据着印度,而从思想上来说,东印度实行着严格的种姓制度——祭司为主的婆罗门、武士为主的刹帝利、农民、牧民、商人为主的吠舍以及工匠为主的首陀罗,四大种姓上下泾渭分明,而在西印度,讲究轮回学说的沙门教派却受到推崇。做为唯物主义者,季羡林先生指出这与当时的统治阶层有着一定的关系,虽然婆罗门地位要高于刹帝利,但婆罗门与刹帝利其实都是奴隶主,而在西印度刹帝利更是占据着统治阶级。讲究轮回的沙门教义俨然成为一种反对种姓制度的工具。而脱身于沙门的佛教正是依附于刹帝利,并以吠舍为坚实的教众基础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的佛教第一个供养人就是商人。

  当然,做为一个起始的宗教组织,佛教并没有自说自话的那么受人推崇。为了自身的发展,佛教一方面尽可能的使用各地的方言,另一方面又没有太多清规戒律。——这是一个很吊诡的事情,虽然释迦牟尼曾说,“我允许你们,比丘呀,用(你们)自己的语言来学习佛所说的话”,然而宗教仪式的神圣性又要求人们统一形成一套完整的仪式,因此也就有了五百迦叶的几次法会,而法会的实质其实就是整理一套完整的佛典。怎么诠释佛的精神是一个问题,连吃不吃肉也都是个问题。

  季羡林先生特意说起了“叛教徒”提婆达多。季老说,提婆达多是释迦牟尼的堂兄弟,虽然在早期佛典里被描绘为十恶不赦的坏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有才能、非常有威望的一个人,而他与佛陀的矛盾实际上是一种“路线斗争”。提婆达多严格遵守沙门的清规戒律,而为了佛教的发展,释迦牟尼选择了一种渐进的方式,比如他说,除了自己杀的、教别人杀的和为你杀的,这三种肉不能吃外,其他肉还是可以吃的——要知道,当时的僧侣还是要选择化缘的方式营生,总不能强求施予者为你准备斋菜吧。而与怎么传达佛的教义一样,最后当佛教拥有自己的土地的时候,佛教徒们开始选择了用吃斋来显示自己的纯洁性与神圣性,而当年的叛教徒也在后世的佛典中,成了辟支佛。真是有趣之至。

  而与宗教仪式的神圣化相反,宗教的入门门槛却越来越低。小乘佛教还在宣扬一种渐悟式的成佛道路,而到了大乘佛教,你可以一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顿悟了,再到后来,净土宗开始告诉人们,只要你心诚的默念阿弥陀佛,你总有一天会被这个西天的接引佛带去极乐净土。

  以上是关于佛教本身的产生与发展,而本书的后半部门更多的是关于中印之间文化的交流。佛、佛陀、浮屠,这三种对佛的称呼在普通人看来没什么区别,然而做为一个语言学家季羡林花了不少篇幅论证这些不同清音、浊音的区别,简而言之佛教一开始并不是直接就从印度传过来,而是通过西域诸如大月氏之类的民族传到中国。而以上三种不同的称呼就是源于不同的传播途径所导致的音译差别。为了获得佛典的原旨,法显、玄奘等人跋山涉水完成了一次次文化交流之旅。当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远不止于此,在当中既有佛教依托道教神话改头换面获得最初的发展也有佛教与儒家的相互影响,此处就不一一叙述。

  诚如游记,读完书说的自是自己感兴趣的,当我略去不少中印的文化交流后,我更愿意叙述佛教的发展。或许,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宗教也不外是一个历史产物罢了。

  ————————————————————————

  http://user.qzone.qq.com/952574009

  《佛教十五题》读后感(六):有些失望

  也许就是太高的期望造成了读后的失望.

  不失望的是这本书非常严谨,充分展示了季老的博学.从治学的角度,可供后辈学习的东西多矣.

  失望的是书中季老自己观点的表达既闪烁也不切中要害.可能是历史的原因,书中除了资料引用,观点的引用基本都是马恩列斯的一套.显得非常单薄.而且季老自己也只表达了些学术观点而已.

  这本书,最多在考据上有些参考价值,对于那些想了解佛教,想了解季老对佛教思考的人,还是不要读这本书了.

  另外我有一个感觉,这本书是书商拿季老的名字赚钱的.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每个人都会有所忌讳.这个本来是很正常的.过了那个年代,这些东西还是不要拿出来为好.否则,对季老,对读者,都是不负责任的.

  《佛教十五题》读后感(七):尊崇佛法而非盲从宗教

  近日,泛泛听了《南禅七日》,南环瑾作为佛家当代宗师,其讲演内容不可谓不精彩。只是这是站在佛学宗教范围内的研讨,但也有宗教信仰中自相矛盾之处,谓人之修行是一个日日渐进的过程,亦同于不断剔除,完善,精进的过程。可又谓释迦牟尼距今千余年之传世真言亦同于科学(生命科学研讨会),唯其言语为信条真理。在鄙人看来,此处便具有了,宗教所固有的局限性。

  佛法之所以经久不衰,在鄙人看来,是在众多先贤智者结合时代特征,改造和融合。譬如宗喀巴大师,倡导戒律,大兴格鲁派,一扫藏传佛教之颓势,奠定藏地政教合一之理论基础。亦如,禅宗六祖慧能,顺应时代变化,,宣扬“顿悟见性,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开创中国禅宗和顿悟学达到新的高度,才有了之后的佛法逆流。

  季羡林大师的这本《佛教十五题》,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寻根溯源,探讨,辨别大藏经中经文的真伪和出处,以学者的学术严谨深入分析释迦牟尼佛法的起源发展背景,去掉宗教外衣的束缚,从客观角度来看待佛教,没有极端的否认,也没有过度的尊崇。 从社会学,史学角度来阐述佛教若干问题!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也许不会看得更远,但也许会更加独立自由!

  《佛教十五题》读后感(八):知識分子宗教

  某次和星塵小師弟聊天說起佛教,說,我是不相信那些怪力亂神之說的,太多亂七八糟講因果報應一味強調因果報應惡有惡報的東西我是不看。小師弟贊同,說,我們信仰的,本來就是知識份子宗教。當時大笑,不過倒是深深記得了知識份子宗教這幾個字。

  季的這本書也是這樣,雖然他有帶著那種濃濃政治意識形態來談與評論佛教,但是,老先生做學問的認真嚴謹卻使此書值得一讀,至少,他的平實文字讓我們可以精簡扼要的對佛教以及佛教史上的一些問題有一個基本認識。

  摘錄今晚讀到的書最後幾句印象深刻的話:“釋迦摩尼本人并不承認自己是神。……佛教似乎是一個唯理的宗教,講求義理的宗教,不要求信徒盲目崇拜的宗教,不禁錮信徒們的思想的宗教。大乘唯理的傾向更加明顯。它對宇宙萬事萬物、對人類社會、對人們的內心活動,都深入鑽研……它十分強調智慧,標舉“緣起”的理論,認為一切都是無常的,一切都是變動的。……說佛教是無神論,在某種意義上是正確的。……低層次的佛教燒香拜佛,修廟塑像,信徒們相信輪回報應,積德修福,只要念幾聲‘南無佛,南無法,南無觀世音菩薩’,或者單純一聲‘阿彌陀佛!’就算完成了任務,不必通曉佛教義理。高層次的佛教信徒,雖也難免晨鐘暮鼓,燒香禮拜;但是他們的重點是鑽研佛教義理,就像一個哲學家鑽研哲學。”

  是的,我始終認為佛教是一種偉大的哲學觀點,無關燒香拜佛,但能讓人在承認這世界有許多是所謂科學道理說不清楚的時候,相信冥冥中自有一些因果輪回。儘管這是精神鴉片,但對這世界的許多人而言,精神鴉片是必不可少的精神慰藉,否則,或以安身立命?

  金剛經里已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見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如此,在需要宗教的人中,佛教可以說是一種最包容的宗教,無論是說人類學學中評論中國人最功利的民間宗教(其實是言中國人的功利心,拜佛是為求福),還是小師弟言的知識份子宗教,一種被學問化了的宗教,佛教總是以其包容性讓我們盡可以帶著疑問來讀來學習。

  似乎扯遠了,無關本書。但老先生做學問的認真,確是可以在讓我們讀得忍俊不禁的時候,一點一滴的看到佛教的發展以及佛教史上一些讓人疑惑的問題。從他對釋迦摩尼的評論,將釋迦摩尼當成是一個性格複雜矛盾的人物,到他從語言學、歷史學的角度來評論原始佛教的發展,“佛”字的來源、“浮屠”與“佛”的聯繫,幾個小故事來點評佛教與儒教、道教的關係,都簡單明了地讓人得到佛教知識的普及。

  個人覺得,蠻有意思,蠻好。

  《佛教十五题》读后感(九):再评《佛教十五题》,兼答疑问

  上次写了一篇《被阉割的佛教》,当时只是发泄情绪,没有陈述具体证据,有疑问请指出被阉割的地方,我今天写了这篇文字作答。

  上来先抄书。随便选一章,《第十二题 关于玄奘》。

  第181页:“自南北朝时起,中国和尚就争论所谓佛性的问题:凡人能不能成佛?什么时候成佛?通过什么阶段、通过什么手续才能成佛?对我们来说,这种荒诞不经的问题,毫无意义。但是对大多数佛徒来说,在欺骗老百姓方面,这却是绝顶重要的问题。”

  第182页:“从佛教发展的历史来看,小乘佛教声言必须经过累世修行,积累功德,然后才能成佛。这就需要个人的艰苦努力,结果有些人望而却步。天国入门券卖得这样贵,不利于麻痹人民。”

  第189页:“法相宗,同中外唯心主义哲学一样,虽然立论决不是根据客观实际,本来是可以胡说一通的,却偏要搞成一个看起来深不可测五花八门的体系。”

  第190页:“我觉得,中国古代许多佛教大师都似乎有这样的矛盾。讲佛理的时候,头绪纷繁,越讲越玄。乍一看,真是深奥得很,实则破绽百出,想入非非,故弄玄虚,强词夺理。但在实践方面,则又是另外一套。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可能是由于对一般老百姓,如果死钻牛角,将会把他们吓退,不如说得简单明了,只需喊上几声‘阿弥陀佛’,布施一些什么东西,就扯给他一张天国入门券,西天有份。这样对吸收信徒,增添利养,大有好处。我看玄奘也没能逃出这个窠臼。”

  第191页:“法称和陈那是印度因明(佛教逻辑)的创立者,他们都是唯心主义者,但又是逻辑学家,这本身就有点矛盾。”“不管怎么样,法称和陈那探讨了因明,承认了pramana,因而助长了唯心主义的对立面——印度唯物主义者的声势。这在印度哲学史上无论如何也算是起了进步作用的。”

  第192页:“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我们当然不欣赏宗教,也不宣扬宗教,我们同意马克思的名言:‘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烟。’但是我们又是辨证唯物主义者,必须对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人,进行具体的、全面的分析。佛教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宋朝理学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唯心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与之对立的唯物主义的发展。在中国思想史上,佛教也不无功绩,尽管这个功绩多半是从反面来的。”

  抄书到此,读者也知道季羡林是如何谈佛的了吧。也大概可以推想他谈佛的质量。

  季羡林专长在于研究语言流变,这对搞清楚某些历史细节确实有用。但是想由此谈论佛的微言大义,未免缘木求鱼。

  我说研究语言流变琐细而无大意义——也许对他很有趣,不知他会做何想。

  说点别的。还是第191页,季羡林说:“想要调和唯心主义与逻辑是不可能的。”他把逻辑与唯物主义捆绑在一起,当然会这样说。但是根据历史来看,逻辑与唯物主义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在唯物主义看来,笛卡儿是最典型的唯心主义吧(他的“我思故我在”多么令人发指!),可是笛卡儿是严格意义的逻辑学者哦:)还有罗素,其哲学中也严重有唯心主义的可疑成分,但是罗素与逻辑的关系……

  季羡林说唯心主义与逻辑不可调和的逻辑如下:“印度唯心主义者否认pramana(旧译作‘量’或‘形量’),也就是知觉与推理等,他们说这些都只是幻象。因为如果承认知觉与推理就要承认知觉与推理的对象,认识目的物。也就是说,承认外在物质世界的存在。”

  首先,要问一下是否知觉与推理的对象一定是具体实在的,可不可以做纯粹抽象的推理?我想数学家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其次,季羡林读经无数,肯定读过《金刚经》,不知道他如何理解这句话,“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教十五题》读后感(十):不说佛理的佛书

  前天去办理与前公司告别的手续。半路上碰上了一间规模较大的折价书店。ZF办公时间已快到,经心里斗争半会,还是溜进“旅游”了一下,十五分钟。买了两本书:实践自己的承诺,为朋友买了一本三联出版社李泽厚的《论语今读》,为自己买了一本中华书局季羡林的《佛教十五题》。记得曾买过季老的书说得深入浅出,挺不错的。其中“第十题 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宗派的形成”很有兴趣读。

  当中午饭局上,携书送给朋友时,才发现自己买书买重了。去年在购书中心买了一本华艺出版社王树英选编的《季羡林论佛教》。细看《佛教十五题》里面选编的文章与《季羡林论佛教》选编的近90%以上是相同的。晕,想不到买书也遇上了双胞案。恰好朋友笃信佛学,提上“送一本不按佛理说佛的佛书”一行字,作了个顺水人情。呵呵。

  说到佛学,俺一直认为是一个很不错的学说。能把人、事、物看得如此透彻的学说在我所见所闻中,佛学是数一数二的。所以作为假佛弟子的我一直在关注、阅读有关的书籍。有种感觉:佛学虽好,但好书难觅,至少在大陆目前是如此。季老的其文章,俺读起来没什么感觉(对不起我学识尚浅,呵呵)。但说到佛学文章,说季老是一位不按佛理说佛却说得清清楚楚的大学者我是绝对认可的。

  读佛经时,常会念到四句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种求知、求真的精神是我赞赏佛教的地方之一。但面对佛学教义、经典的多种语言翻译,辗转的发展史,一代代法师的承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否是如来真实义呢?曾有一纪录片讲述,缅甸佛寺里会供奉一些“金块”,而这些金块原本是小佛像。为表虔诚,一代代教徒会用钱换金箔来贴佛像金身,年复一年后,就成了一个个“金块”。使佛像失去本来面目的,是一片片虔诚的心呀。如何才是“如来真实义”,是我读佛学书籍所思考、所困惑的问题之一。而季老严谨的学术态度、几十年的研究与展现问题的方法、观点,正合我喜欢刨根问底的胃口。

  比如在讲述“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的问题”上,季老简述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思想界的情况时,会说明哪些问题在学术界是没有争论的,哪些问题大家的看法有分歧。再通过一步步的摆证据、作推论,将释迦牟尼所在的背景与个人面貌慢慢还原。让我们知道释迦牟尼活动的摩揭陀国“是雅利安人到得比较晚的地方”,该国受人鄙视是因为:“这里是印度土著居民聚居的地方,是僻处在婆罗门文化圈之外的边远地区……“释迦牟尼宣传宗教的主要对象就是这些被人轻视、‘没有开化的’人民。”让我们知道关于释迦牟尼的生平没有可靠的历史资料,“基本轮廓看来是可靠的,个别细节则很难说”。虽然与我想像中的佛陀不同,却比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里的形像更生动、亲切与生动。

  上述两本季老的书,文章多成于60年代至80年代,一些观点或理论还是比较有时代地域特征,一些观点更与传统的佛教观点相悖。比如亦是在“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的问题”文章中,通过比较婆罗门与佛说经典中四种姓的顺序排列的不同;举佛说经典的例子,说明“佛教在一定程序上符合了大城市中新兴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在“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宗派的形成”文章中,讲到“玄奘可以说是代表佛教教义的最高的发展”,更是与传统看法不同。接受与否,你都可以顺着季老讲述,作出自己的判断。正因如此,通观全书,季老给我带来很新的视角,带来种种启发。这种不按佛理说佛的方式,给我以从佛学书海中被拔出来之感。

  当我与朋友分享这些读书之感时,朋友说我执着了。在他看来,佛教的历史的确给人改动很多,但这些都不大重要,改动的原因多为传法的方便,只要明白自己学什么,怎么学什么就行了。哗,真想拍手掌呀,朋友学佛至此,真要赞叹一下呀。各人根气不同,我还是比较喜欢吃青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