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国语文(上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美国语文(上下)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3 12:54: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国语文(上下)读后感精选10篇

  《美国语文(上下)》是一本由马浩岚 编著作,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906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2008-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语文(上下)》读后感(一):公民教育与臣民教育

  酷热难耐的午后,又习惯性的拐进附近的书店。

  因为周末的缘故人比往常多了不少,而店内却没有风扇和空调,人们都站在书架前一边冒汗一边看书。

  书店里没有一个为读者准备的座位,想必精明的老板在节省电力的同时也害怕书籍的磨损,孩子们就坐在地上,脖子上渗着汗水手里捧着书。

  我偶然发现了这本美国语文,就拿下来翻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站着看完了梭罗和帕特里克的文章,实在是热得快要晕倒了才很不舍的将书放了回去,定价98元,实在太贵,还是到网上去买吧。

  刚出书店,想起自己的折扇忘记在书架上便回去找,毫无疑问的,早就没了踪影,店员遗憾的笑着。

  回到家里,心里十分的感慨,一是为了刚才读过的振聋发聩的好文章,另一方面也觉得不到两分钟就不见了扇子,实在是手快的很,还是在书店丢的。

  我想,这十足的是典型的中国式教育最完美的注释。

  中国的语文教育,从古到今就是一种虚假的奴隶教育。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多数受过这种教育的人都知道,那书是用来骗人和考试的,和现实生活没有一点关系,凡是真的相信它的人,无非是海瑞和孔乙己式的傻瓜。

  很庆幸的是,我从小就是个逃学的坏学生,印象里除了从语文课本里学到了200多个汉字不至于做个文盲之外,实在是没有学到什么有价值东西,大多都忘记了,甚至当年要求背诵的岳阳楼记和海燕,也只记得一两句话。自己之所以后来能够在学校里以作文闻名,今天也还有点胆子在此间买弄一下也是由于自己从9岁得到了第一张阅览证之后,经常泡在图书馆里,后来又总是站在新华书店里看书或者到电影院里看电影,我不认为自己这点写作方面的才能是语文课本里学会的,其实每次新学期刚发下书来,我都是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全部课文看完,从中挑出一两篇自己感兴趣的,大多是项链这种外国小说,听老师做一讲解,其余的完全没有兴趣。到了高中我根本就不再看语文书了。

  我是70年代生人,作为那样一个以总结中心思想和内容提要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后来又把语法加进去的时代,我个人对于语文课本的感觉就是小学头几年学生字,组词造句,初中就是艰涩的古文,革命导师和不知所云的鲁迅的文章,高中我干脆就不上语文课了,所以不知道高中语文学了什么,反正那时侯已经在看尼采的书了。

  假如说让我这样一个差等生总结一下自己对语文课本的印象,那就是,这种语文教育的全部目的就在于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一个永远不准问为什么的永恒的儿童。你只要张开嘴,把那些你既不感兴趣也不懂的东西一股脑的吞下去,然后再背出来写在试卷上就可以了。

  那里面没有一个孩子想问的关于世界和自然的好奇的答案,也没有一个少年需要的灵魂的指导和激励,也没有给予一个正在成长的青年一次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它似乎在说明下面的事实,世界究竟怎样,与你无关,你所要做的就是背书,然后默写,其余的你不需要知道。

  在看了今年几个省市的高考作文题目之后,我的感觉是啼笑皆非。真不知道某些弱智的题目出自何人之手,难道他把孩子们当作傻瓜不成?除了流行歌曲就是时尚,还有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题目,我不知道这题目的究竟在玩弄谁,难道你不能出一道,假如你是新当选某小学校长怎样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之类的题目/

  原来,中国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你可以知道茴字有几种写法,可以知道流行歌曲,可以论证世界是几维的,只是,就是不能知道两件事情---独立的思考和管理自己的方法。

  说的简单点,你要么是小P孩,要么是老学究,就是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立的青年。

  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指出,儒家教育有两个特点,一是非军事化,二是舞文弄墨。这个特点在现在这种现代科举教育下仍然十分显著。你很少在中国的语文课本里看到诸如古希腊罗马演说中流露的强烈的斗争精神和战争的号角,作为一种女性化和官僚化的教育,它强调的是士人的平和和对于伦理和现存秩序的遵守。在技术官僚盛行的时代,原有的一些修身理论也被忽视了,取而代之的是完全的功利化的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非人性的机器齿轮。很早我就发现作文这个曾经是我最喜欢也是唯一的课程早已沦为抄袭和拼贴游戏。

  假如我是一个日本人即使我不了解中国的民情,只消看了这些作文之后也知道这个国家根本没有什么可怕的,原来我们的敌人不过如此!

  除了小孩子的空洞幼稚和露骨的讨好老师,几句流行歌曲的歌词,一把假文人的抒情,还有什么?

  这种教育依然是培养说假话的教育。

  我决定买一套这部美国语文。

  一方面是为了作为当年的差等生要读一读美国的课文,二是为了给自己的小孩读,希望她至少做一个的诚实的人。

  虽然只目前只读了其中的几篇文章已经是激起了我沉睡已久的心灵,读罢亨利和林肯的演说,我似乎听到了昔日罗马元老院西塞罗铿锵有力的声音,赞美共和,歌颂民主,呼唤自由。在梭罗的文章里我可以感受到一个普通而自豪的美国公民对于个人尊严和大自然的追求与热爱,而在牧师的布道词中我可以听到对于信仰和道德的激情。

  最打动我的,其实还不光是里面的瑰丽的词语,而是一种很真诚和诚实的东西,你会觉得这些文章与其说是在所谓的教育你,不如说在鼓励你,似乎那些伟人就和蔼的站在你的面前,而不是冷冰冰的死人。

  我明白,这种教育就是公民教育。

  平等,自由,自立。

  那些文章充满了探索和战斗精神,他教给你的不是抽象的理论,也不是设定一个你无法达到的人伦典范,而是一种切实的把握自己和认知世界的方法,他可能是宽泛的仅仅化了一个圈子,其中的细节要自己把握,但是那种道德和宗教的规范却牢牢的约束着你。

  再者,这是一种平民而非贵族的教育。

  起码我看的懂,而不是和印度那样古老又专制的国家那样,有两种文字,一种是只有高等士人才理解的语言,一种是平民的语言。我承认,我总是觉得古文很枯涩,总是先读翻译的再看原著,但是这样就彻底丧失了阅读的意义,因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翻译和现代化。

  再一个与我们传统语文教育不同之出,他是男性的,战士的语文,我们的是女性的,官僚的语文。战士的语文是简洁的有力的,阳刚的,而女性化官僚的语文是阴柔的,表面的身段和买弄要胜过实际的作用。我们的语文不是政治宣传就是咬文嚼字,虽然美国人也宣传但是论喻教于乐他们是世界第一,人家说的即使是假的也象真的,我们即使说的是真的也象假的。这就是我们的电影不好看的原因。

  曾经觉得那部恰同学少年电视剧有点做作,但是毕竟拍出了一点人气和朝气,其实在我们的古典文学教育中也不乏气壮山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可以有孟子那样的如闻战鼓之声的文章,但是似乎也最终逃不出沦于地道的阴柔中庸的主流之中。

  摘录一段高考满分作文的话--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在着他们,是否想过他们用血汗带给我们激扬的希望,中国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历史上站成了永恒,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看看吧,这就是我们教育出来的状元老爷!

  人生而平等!

  《美国语文(上下)》读后感(二):【转】你配不配教语文? by 冉云飞

  冉按:应优秀的语文老师及研究者苏祖祥兄之请,让我写篇与《美国语文》相关的文字,于是读毕以后成此急就章。此文已刊发在今年《名作欣赏》第七期。以前算是《名作欣赏》的读者,很多年后拿到这本杂志,觉得这杂志品质还算不错。能坚持这么久,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老实说,我觉得世界各国语文教材之编纂与教学,应该悉数引进过来,为我所用。在国家的教育不能完全改变以前,任何一个真正热爱自己孩子的人,都不能坐等坐视,应该起而行之。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帮助其读到真正的好书,让其接受真正无害之教育。一个不自救的家长,很难让孩子学会自救的想法。不要以为一个你管不住的机构与组织会对你好,那是影儿都没有的事。正如立人机构创始人李英强兄所说,更新教育,此其时也。2014年7月19日于成都

  有次我在微博上批评中国大多数人不配做父母。有人就跟帖说这是作为人的权利,不存在配不配的问题。看到这样的回应,我的一点小邪恶的调侃心思腾地一下升起:从配种的角度看,这是不容侵犯的权利,但从配不配的角度,这不是权利而是能力问题。我说的配不是配种的配,而是与能力是否相称的匹配之配。

  我读完《美国语文》的第一感受与问题,不是它选文精美,有历史纵深感,有知识交叉度,形式丰富多样,也不是它课文前的“阅读指导”、“背景知识”,亦不是课文后的“阅读指南”、“阅读理解”、“思考”、“文学聚焦”、“点子库”等,而是直接切换到中国来,中国有多少老师能教这样的语文?赞美美国语文之好,编辑设计之精心,是很多读者与作者的思路。很奇怪,且不怀好意的是,我居然想到的是中国语文老师有没有这个能力教?有多少老师配教语文这门课?

  或许你会说,要是学校与社会要求我们像“美国语文”那么教,我们也可以学嘛。我觉得这一回答堪称无可指责,但要改变的东西多到可以使人发毛。且不说教育制度的改变——当然这仰赖政治制度的改变,因为教育只是政治制度下的子元素——单说要适应《美国语文》的课文教学设计,不仅要改变考试评价体系,还要改变老师自身的自学能力及终身教育实践(还不包括教育系统每隔一阵应该具备的有效知识更新与继续教育)。我的理念是,一个自己都不热爱学习的老师,自我学习能力差的人,是无法教育出热爱学习的学生的。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给不出他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如果心存“老师爱不爱学习无所谓,只要学生爱习就行了”的妄念,这就像你相信贪官给你做的廉政报告一样,你不仅在智力上有缺陷,而且还在道德上不诚实。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还有多少教师适合干这个行当?还别说教几乎需要百科知识储备的语文了。

  你不要以为我这样说是为了吸引眼球,就是你眼珠子都掉出来了,我还是得抓紧这个问题。我在家教了几年小孩子的古文——即我在网络上时常发出来的“课众子文”——也在一些机构乃至学校给他人讲古文。我讲古文,当然不会讲那些一看就愚弄人的东西,如《弟子规》(当然你若能像郭初阳兄在网络所传的视频一样教《弟子规》,我不仅不反对,而且佩服,可惜没有多少人能做到这点)等,因为听者没有这个分辨能力。就像《陈情表》这样的课文,我都不准备选。若非选不可,我后面的课程设计,一定会有“孝的经济学分析”(参考读物有二位经济学家米塞斯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贝克尔的《家庭的经济学分析》)、“孝与爱骨子的差异在哪里”(参与读物是《圣经》,你能否由“为何说恩典是白得的”想到你对孩子的爱?以及爱与平等之关系等)、“以孝治天下与百善孝为何家国同构”(请从政治学的角度来思考)等。也就是说,如果非得选李密的《陈情表》,虽然其情很深,文字亦美,但我倾向于在高中或者大学里教。

  为何我有如上教古文的感慨呢?因为我正在编一本《古诗文初步》(暂名)的书,其中所选古文分如下暂列子目:热爱生活、有趣好玩、平等宽容、爱与自由、面对苦难(死亡)、人生应用等,其中的课程设计,就与我才看到的《美国语文》有点异曲同工。比如在“面对苦难(死亡)”一目里,我编有顾荣的《与杨彦明书》、韩玉的《与子诀别书》(题目为我所加)等。我会在这一目里罗列一些关于谈死亡哲学的书,其中就有法国中学教师爱玛努埃尔.于斯曼—佩兰的《给我的孩子讲死亡》等。不要以为孩子就不可以讲死亡——听者年龄自然以小学高年级以上为佳——单看你怎么讲。如讲顾荣的《与杨彦明书》:“吾为齐王主簿,恒虑祸及,见刀与绳,每欲自杀,但人不知耳!”我初步的问题设计是:(1):如果你是顾荣的朋友杨彦明,你如何回信劝慰或批评他?试写白话短简一封。(2)既替古代人着想,又从现代人的角度,怎么样理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与独立民事能力人有运用和处理自己身体的权利之关系?(3):如果顾荣看到下面这首诗李白写的《永王东巡歌》之二“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他与李白会有什么样的对话?请写个小话剧,并试演之。(4):当代作家王小波说,知识分子就害怕生在一个不讲理的时代,联系顾荣所处时代,以及与他一起被称为“江东三杰”的二陆(陆机、陆云)之被害,从心理与历史背景上分析顾荣为何如此害怕?(5):做个小调查,列举十篇以内关于死亡的诗文,简单对比一下中西死亡文化、哲学之别等。诸如此类,无法备举。

  当然我不可能在一篇课文里,将所有的想法都塞进去,会在接受心理、理解能力、知识的差异化与丰富性等方面,做更为仔细的编纂工作。至于说做个小朗诵会、设计出书广告、做唐诗与气候之关系的调查(如讲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与张籍的《成都曲》,查考海拔与气候、生物物种之关系,为何唐代成都、忠州、涪陵有荔枝,而今天没有?原因何在?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里的荔枝从哪里来?急递制度与荔枝保鲜有何关系等,参考文献有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陈正祥的《唐诗地理》等)、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让更多的人增进对中国古诗文的热爱与了解,请制作一个网页,或者在荔枝FM开办一个电台、或者在指姆阅读推荐你认为好的关于中国古诗文的书目。如此一来,就有可能让“学古诗文的目的,是为了做一个现代人”变成现实,真正有可能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而不显得枯燥乏味。

  我似乎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但为了证明我看到《美国语文》后一点不谋而合的兴奋,故跑马它鹜。好在我这篇文章并不是针对《美国语文》的书评,而且一篇由此及彼,由彼到此的关联性文字,因此不算“出轨”太多。众所周知,潘恩的《常识》对美国革命的胜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按我们的思维,如何把潘恩的作品说得“高大上”兼“伟光正”,一定是教材编写者孜孜以求的,不然就会犯政治不正确的错误。“你是否感到潘恩的呼声具有迫使人接受的力量?你认为潘恩作为一名记者值得信任吗?解释理由”,“一个一直对英国忠心耿耿的殖民地居民可能对潘恩的论证做出什么回应?”这对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倾听反对者的声音及具有同情之理解,以及深入了解潘恩作品,有很大的帮助。不特如此,课程设计还构思一个写作任务:“列出你学校里一些应该改变的状况的原因。写下细节——包括事实、例子、解释——来支持每种原因”。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连在一起不说,还直接应用到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上。

  种族问题是美国历史上的大问题,但他们从不袒护,而且在学生的教材中大讲特讲。他们仿佛有一种倾向,越是美国历史中的问题,他们越愿意说。按中国人的理解,就是说他们喜欢家丑外扬。欧拉乌达.艾库维阿诺是一名被贩卖到美国的黑奴,后来他写了一本对废除奴隶制起着重要作用的自传《有趣的故事》。而课文后的设计是“艾库维阿诺的自传对奴隶贸易的终结作出了贡献。制作一个当今社会所面临问题的列表,并给出人们应当如何教育,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再者想像自己是与艾氏同时代的记者,请写篇社论来谈该书的反响,同时想像自己是《有趣的故事》的导演,为艾氏准备角色角本。这样的训练,涉及电影、新闻、教育、当下现实,甚至包括职业训练在课文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哪是中国人所理解的字词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的寻章摘句之“语文”所能囊括的呢?

  又比如尤多拉.威尔蒂的《老路》里写到老人芬尼克斯.杰克逊的不幸遭遇,课后写作的“点子库”就有一题叫“筹款建议”:“假设你是一家社会服务机构的基金募集人员,利用芬尼克斯.杰克逊的故事来寻求支援。写一份建议书,建议帮助独自扶养孙子孙女的老人们”。别说这个建议很简单,以为应用文好写,靠情感即能动人,因为不少中国人,包括其中知识人都不知晓社会服务机构、NGO为何物,这其中自然亦有不少老师。这就是我09年写《中国NGO六十年》,以及今年给立人大学开课讲《民国NGO史上的失踪者》的原因。有人以为民间组织就是做慈善,做慈善就是做好人好事,他们的知识结构之单薄和社会视野之狭窄,是永远联想不到自己的幸福自由与“大社会、小政府”之间的关系的——以为扶弱济困、做好人好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同情心与道德优越感,殊不知你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人实现真正的自救,从而实现社会自治——不会想到民间社会的良性发展,才是对以政府为独一垄断机构的削弱,更想不到建设民间社会的目的,在乎“民有、民享、民治”。

  在美国人看来,教材是一种通过编纂设计的精神商品,其一定要受市场之检验是必然的。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能规定哪个学校、哪个老师必须用何种课本,因为这样会形成权力对教育的垄断和利益输送。充分的商业竞争与教材的精神特性结合在一起,铸就了《美国语文》的精彩。我们当下也有一股向往民国教育的热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民国教材编写相对自由的空间,以及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特点,使得好的教材能脱颖而出。除正中书局等少数有官方背景的书店外,像教材编写大户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北新书局、广益书局等,都是通过市场竞争达致教材优化的出版商。民国时教材编写者如蔡元培、张元济、陆费逵、朱自清、夏丏尊、姜亮夫、赵景深、周建人、叶圣陶、庄因、蒋维乔等都是一时之选,而四九年后教材编写成了教育出版社的垄断肥肉。编教材不需要学问(特别是教育学、心理学等)、文采等方面的训练,只要你调(分配)进教育出版社就行了,因此人们很少记得那些垄断教材的编写者为何人。但与教育有关的人与机构,除了用这种基本没有竞争的垄断教材外,别无选择,老师不爱教,学生厌学,就是一定会发生的事。

  读完《美国语文》,深感这真的是美国语文——纯中文及中英对照的我都阅读了——我想大部分的中国老师应该感谢上帝,中国不像美国那样教语文,否则他们将会失业。他们甚至暗自庆幸,这里不是美国,毕竟我们只有国美。

  2014年5月21日至22日于成都,22日修订。

  《美国语文(上下)》读后感(三):让人耳目一新的语文书

  这套书是为女儿买的,当时买的目的也是让她接触一下其他国家的语文教学的情况。买来后,我先翻了翻,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套相当不错的书,不仅能让儿女读,买了书的父母们也该读一读。

  书是中英文对照的,但确实不是一本仅让你提高英文的教材,而是一本能打开你的眼界、促使你促使你思考的书籍。他选择了很多美国作家的著作,有些选篇我们读过,但还有许多是未读过的。即使读过的,课文后所附的许多思考的题目,它所切入的角度,也是我们所未成想过的。这样的中学语文课本,确实能让人思考,不但能增加人的知识,也能极大地锻炼人的思维能力,让人能独立地下判断。更让人觉得有意义的,是整个课本中那种开放的态度。它不预设立场,也不确定固定的答案或者要求,只是让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如果美国学生真的是读这样的课本长大的,那美国社会目前的发展状态,也应该是其必然的结果。

  回头看看我们的课本。前几天女儿拿回了她的教科书,随手翻了下,发现许多的课文都很熟悉。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三十年,而教材基本还未有什么变化,也确实让人感慨的了。我并不是说,课文一定要变,有些经典的文章,确实值得每一代人认真阅读与学习的。而是说我们的课本所选文章的尺度、趣味与方向,基本没有变化,而对每篇课文的分析与解读,也仍与我当时读书时一样。动不动就是要列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动不动地去分析一些话背后的含义,而忘记将其当作一个完整的文章来欣赏。有些文章,即使从当时来说,已经是非常幼稚的了,思想浅薄甚至很陈腐,文章的结构及用语也很差,但现在仍然还是选入,不知是因为什么?怀旧?还是它所宣扬的那一套的坚持?不明白。现在的课本当然也有些进步,也选入了一些当时认为是靡靡之音的东西,如徐志摩的诗。但还是有相当一些很不错的文章,值得中学生阅读,也能引起他们思考的东西未选入。

  当然,最重要的是语文课究竟要教什么?从本书与中国的语文课本对比,恐怕两者的差别会相当大。也许我们所培养学生的目的与他们不一样。

  《美国语文(上下)》读后感(四):耕耘思维 请让我更广阔活跃一点

  一

  《美国语文》是偶遇的一套书(当当打折贪图便宜时买的),但仿佛又是冥冥之中的事。

  毫无疑问我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同一个世界上的不同国度里,别人曾经接受的是怎样的教育?以至于如此与我不同(我是那么的笨拙愚蠢),我很好奇。

  于是我选择慎重严肃的去阅读它,本来是去年的购书,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与心境,直到最近才小心翼翼的打开包装。

  如果在我15岁的时候遇见它就好了,书封上标注这是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那些12岁-18岁的少年,这么早就被调教着如何思考问题洞悉生活智战人生,要知道,有可能我会一辈子困死在自己僵硬无能的思维里动弹不得,我不知道别人怎样,我的学校生活令我非常无能呆板。

  二

  不知道美国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否学历史,如果也学的话,我想他们应该轻松多了,因为《美国语文》已经把美国的历史融了进去,从第一课到最后一课,所呈现的不光是语文能力,而是美国的文学史怎样在各种历史变幻中发展壮大起来,每个时代的作家,他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与他所处的时代的反抗与拼搏,都交待的非常清楚。

  让你不光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同时也认识他所处的时代他的家庭他的人,虽然,没有必要在吃苹果的时候去见见种苹果的那个人和他种苹果的过程,但是你知道了任何一个时代一个作家的诞生,并非像种苹果这么简单。

  你的理解你的见解,将教会你一种精神,它跨越时空,与你连结,还是那个地球,不同的时代,你有可能也面临相同或不同的困境,而这种精神,恰巧是你需要的解决它的智慧之源。

  更重要的是,从此,你学会了用另一种方式对待人生。

  比如作家杰克•伦敦,出身贫困,历经磨难,却最终走上文学之路并取得重成功。

  比如出身低贱的林肯,美国历史上最悲惨时期的总统,为了把战争分裂的国家重新联合在一起面对无法避免的国家危机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力量和献身精神。

  比如本杰明•富兰克林,10就离开了学校闯荡社会,却毅然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

  还有那些出身良好的作家,在他所处的时代中在混战中,都无所不能的开辟了自己想要走的道路。

  我现在终于理解了美国人的乐观,我想他们的国民是不需要读励志书的,因为他们从小就在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下长大,并且无所畏惧。

  三

  还有一个让我觉得自己白痴的事情是,它课后的互动题目,都设计的相当高超。

  比如在下册第二课节选自舍伍德•安德森的《种玉米》中,课后互动中问你,和这个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产生共鸣,为什么?

  还有假如你是哈琛森先生或夫人,你会怎样面对威尔死去的噩耗?

  最后的日志写作: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待悲伤的方法,讨论你所使用或观察到的处理方法。

  如果你读了这篇课文的话,我相信这些课后互动都是非常有趣和发人深思的,生活中充满悲伤,而你也肯定无法自我的悲伤过,你是怎么渡过的,这肯定是让你不得不开动脑筋思考的问题。

  绝妙之处在于,而以上问题,你们全班上下,也肯定不可能只是一种答案,我认为这将很有乐趣。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一次面试,当主考官问我,你认为你的优点是哪些,缺点又是哪些的时候,我竟然迟疑着好几分钟去组织思维和语言吃力地回答。

  在我的国度对我进行的教育里没有这些,而后,我又拿相同的问题问我同事的时候,她尖叫一声说:“天呐,那我死定了,因为从小到大我肯定也没有人教我想过这个问题。”

  我只能感到深深的可悲,我所受的教育里,并没有人教会我怎样思考和自省。

  而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却是那样的复杂混乱,以至于我们需要很多更多更大的智慧去应对,但我却是这样的脑残,你不知道我是多么的伤心,我觉得我所有的智慧和能力并不足以应付这样的时代。

  这也是我为什么热爱阅读的原因,热爱寻求智慧的原因。

  四

  有几次,我试着回答它的课后问题,但仍像那次面试一样,我觉得无所适从,即便是到了今天,我还是需要一个长久的思考过程才能勉强给出一个不知所云的答案,要知道那可是人家十几岁小孩的课后作业啊!

  我承认我的思维僵硬得可怜!

  生活中就更不用说了,我仿佛一个从天上扔下来的人,走出校门,必须重新学习课本上没有的社会规则,所有的一切都将不同。

  《美国语文》告诉人们不读书的人走上社会却照样能够取得比在校生更大的成功,我的教育里却没有这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被告知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那一根脑筋,应该死死的捉住了很多人,我们像蚂蚱一样被串在那一根筋上在生活的道路上奋死挣扎。

  唯有离开那根死脑筋,我才知道,那条路之外有更加广阔的生活与道路。

  我想我是被死脑筋的树上挤掉下来的那个人,何其庆幸,虽然有些晚,但是我在努力,努力让自己保持思考、清醒。

  《美国语文(上下)》读后感(五):【转】你配不配教语文? by 冉云飞

  冉按:应优秀的语文老师及研究者苏祖祥兄之请,让我写篇与《美国语文》相关的文字,于是读毕以后成此急就章。此文已刊发在今年《名作欣赏》第七期。以前算是《名作欣赏》的读者,很多年后拿到这本杂志,觉得这杂志品质还算不错。能坚持这么久,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老实说,我觉得世界各国语文教材之编纂与教学,应该悉数引进过来,为我所用。在国家的教育不能完全改变以前,任何一个真正热爱自己孩子的人,都不能坐等坐视,应该起而行之。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帮助其读到真正的好书,让其接受真正无害之教育。一个不自救的家长,很难让孩子学会自救的想法。不要以为一个你管不住的机构与组织会对你好,那是影儿都没有的事。正如立人机构创始人李英强兄所说,更新教育,此其时也。2014年7月19日于成都

  有次我在微博上批评中国大多数人不配做父母。有人就跟帖说这是作为人的权利,不存在配不配的问题。看到这样的回应,我的一点小邪恶的调侃心思腾地一下升起:从配种的角度看,这是不容侵犯的权利,但从配不配的角度,这不是权利而是能力问题。我说的配不是配种的配,而是与能力是否相称的匹配之配。

  我读完《美国语文》的第一感受与问题,不是它选文精美,有历史纵深感,有知识交叉度,形式丰富多样,也不是它课文前的“阅读指导”、“背景知识”,亦不是课文后的“阅读指南”、“阅读理解”、“思考”、“文学聚焦”、“点子库”等,而是直接切换到中国来,中国有多少老师能教这样的语文?赞美美国语文之好,编辑设计之精心,是很多读者与作者的思路。很奇怪,且不怀好意的是,我居然想到的是中国语文老师有没有这个能力教?有多少老师配教语文这门课?

  或许你会说,要是学校与社会要求我们像“美国语文”那么教,我们也可以学嘛。我觉得这一回答堪称无可指责,但要改变的东西多到可以使人发毛。且不说教育制度的改变——当然这仰赖政治制度的改变,因为教育只是政治制度下的子元素——单说要适应《美国语文》的课文教学设计,不仅要改变考试评价体系,还要改变老师自身的自学能力及终身教育实践(还不包括教育系统每隔一阵应该具备的有效知识更新与继续教育)。我的理念是,一个自己都不热爱学习的老师,自我学习能力差的人,是无法教育出热爱学习的学生的。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给不出他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如果心存“老师爱不爱学习无所谓,只要学生爱习就行了”的妄念,这就像你相信贪官给你做的廉政报告一样,你不仅在智力上有缺陷,而且还在道德上不诚实。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还有多少教师适合干这个行当?还别说教几乎需要百科知识储备的语文了。

  你不要以为我这样说是为了吸引眼球,就是你眼珠子都掉出来了,我还是得抓紧这个问题。我在家教了几年小孩子的古文——即我在网络上时常发出来的“课众子文”——也在一些机构乃至学校给他人讲古文。我讲古文,当然不会讲那些一看就愚弄人的东西,如《弟子规》(当然你若能像郭初阳兄在网络所传的视频一样教《弟子规》,我不仅不反对,而且佩服,可惜没有多少人能做到这点)等,因为听者没有这个分辨能力。就像《陈情表》这样的课文,我都不准备选。若非选不可,我后面的课程设计,一定会有“孝的经济学分析”(参考读物有二位经济学家米塞斯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贝克尔的《家庭的经济学分析》)、“孝与爱骨子的差异在哪里”(参与读物是《圣经》,你能否由“为何说恩典是白得的”想到你对孩子的爱?以及爱与平等之关系等)、“以孝治天下与百善孝为何家国同构”(请从政治学的角度来思考)等。也就是说,如果非得选李密的《陈情表》,虽然其情很深,文字亦美,但我倾向于在高中或者大学里教。

  为何我有如上教古文的感慨呢?因为我正在编一本《古诗文初步》(暂名)的书,其中所选古文分如下暂列子目:热爱生活、有趣好玩、平等宽容、爱与自由、面对苦难(死亡)、人生应用等,其中的课程设计,就与我才看到的《美国语文》有点异曲同工。比如在“面对苦难(死亡)”一目里,我编有顾荣的《与杨彦明书》、韩玉的《与子诀别书》(题目为我所加)等。我会在这一目里罗列一些关于谈死亡哲学的书,其中就有法国中学教师爱玛努埃尔.于斯曼—佩兰的《给我的孩子讲死亡》等。不要以为孩子就不可以讲死亡——听者年龄自然以小学高年级以上为佳——单看你怎么讲。如讲顾荣的《与杨彦明书》:“吾为齐王主簿,恒虑祸及,见刀与绳,每欲自杀,但人不知耳!”我初步的问题设计是:(1):如果你是顾荣的朋友杨彦明,你如何回信劝慰或批评他?试写白话短简一封。(2)既替古代人着想,又从现代人的角度,怎么样理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与独立民事能力人有运用和处理自己身体的权利之关系?(3):如果顾荣看到下面这首诗李白写的《永王东巡歌》之二“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他与李白会有什么样的对话?请写个小话剧,并试演之。(4):当代作家王小波说,知识分子就害怕生在一个不讲理的时代,联系顾荣所处时代,以及与他一起被称为“江东三杰”的二陆(陆机、陆云)之被害,从心理与历史背景上分析顾荣为何如此害怕?(5):做个小调查,列举十篇以内关于死亡的诗文,简单对比一下中西死亡文化、哲学之别等。诸如此类,无法备举。

  当然我不可能在一篇课文里,将所有的想法都塞进去,会在接受心理、理解能力、知识的差异化与丰富性等方面,做更为仔细的编纂工作。至于说做个小朗诵会、设计出书广告、做唐诗与气候之关系的调查(如讲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与张籍的《成都曲》,查考海拔与气候、生物物种之关系,为何唐代成都、忠州、涪陵有荔枝,而今天没有?原因何在?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里的荔枝从哪里来?急递制度与荔枝保鲜有何关系等,参考文献有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陈正祥的《唐诗地理》等)、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让更多的人增进对中国古诗文的热爱与了解,请制作一个网页,或者在荔枝FM开办一个电台、或者在指姆阅读推荐你认为好的关于中国古诗文的书目。如此一来,就有可能让“学古诗文的目的,是为了做一个现代人”变成现实,真正有可能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而不显得枯燥乏味。

  我似乎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但为了证明我看到《美国语文》后一点不谋而合的兴奋,故跑马它鹜。好在我这篇文章并不是针对《美国语文》的书评,而且一篇由此及彼,由彼到此的关联性文字,因此不算“出轨”太多。众所周知,潘恩的《常识》对美国革命的胜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按我们的思维,如何把潘恩的作品说得“高大上”兼“伟光正”,一定是教材编写者孜孜以求的,不然就会犯政治不正确的错误。“你是否感到潘恩的呼声具有迫使人接受的力量?你认为潘恩作为一名记者值得信任吗?解释理由”,“一个一直对英国忠心耿耿的殖民地居民可能对潘恩的论证做出什么回应?”这对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倾听反对者的声音及具有同情之理解,以及深入了解潘恩作品,有很大的帮助。不特如此,课程设计还构思一个写作任务:“列出你学校里一些应该改变的状况的原因。写下细节——包括事实、例子、解释——来支持每种原因”。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连在一起不说,还直接应用到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上。

  种族问题是美国历史上的大问题,但他们从不袒护,而且在学生的教材中大讲特讲。他们仿佛有一种倾向,越是美国历史中的问题,他们越愿意说。按中国人的理解,就是说他们喜欢家丑外扬。欧拉乌达.艾库维阿诺是一名被贩卖到美国的黑奴,后来他写了一本对废除奴隶制起着重要作用的自传《有趣的故事》。而课文后的设计是“艾库维阿诺的自传对奴隶贸易的终结作出了贡献。制作一个当今社会所面临问题的列表,并给出人们应当如何教育,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再者想像自己是与艾氏同时代的记者,请写篇社论来谈该书的反响,同时想像自己是《有趣的故事》的导演,为艾氏准备角色角本。这样的训练,涉及电影、新闻、教育、当下现实,甚至包括职业训练在课文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哪是中国人所理解的字词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的寻章摘句之“语文”所能囊括的呢?

  又比如尤多拉.威尔蒂的《老路》里写到老人芬尼克斯.杰克逊的不幸遭遇,课后写作的“点子库”就有一题叫“筹款建议”:“假设你是一家社会服务机构的基金募集人员,利用芬尼克斯.杰克逊的故事来寻求支援。写一份建议书,建议帮助独自扶养孙子孙女的老人们”。别说这个建议很简单,以为应用文好写,靠情感即能动人,因为不少中国人,包括其中知识人都不知晓社会服务机构、NGO为何物,这其中自然亦有不少老师。这就是我09年写《中国NGO六十年》,以及今年给立人大学开课讲《民国NGO史上的失踪者》的原因。有人以为民间组织就是做慈善,做慈善就是做好人好事,他们的知识结构之单薄和社会视野之狭窄,是永远联想不到自己的幸福自由与“大社会、小政府”之间的关系的——以为扶弱济困、做好人好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同情心与道德优越感,殊不知你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人实现真正的自救,从而实现社会自治——不会想到民间社会的良性发展,才是对以政府为独一垄断机构的削弱,更想不到建设民间社会的目的,在乎“民有、民享、民治”。

  在美国人看来,教材是一种通过编纂设计的精神商品,其一定要受市场之检验是必然的。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能规定哪个学校、哪个老师必须用何种课本,因为这样会形成权力对教育的垄断和利益输送。充分的商业竞争与教材的精神特性结合在一起,铸就了《美国语文》的精彩。我们当下也有一股向往民国教育的热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民国教材编写相对自由的空间,以及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特点,使得好的教材能脱颖而出。除正中书局等少数有官方背景的书店外,像教材编写大户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北新书局、广益书局等,都是通过市场竞争达致教材优化的出版商。民国时教材编写者如蔡元培、张元济、陆费逵、朱自清、夏丏尊、姜亮夫、赵景深、周建人、叶圣陶、庄因、蒋维乔等都是一时之选,而四九年后教材编写成了教育出版社的垄断肥肉。编教材不需要学问(特别是教育学、心理学等)、文采等方面的训练,只要你调(分配)进教育出版社就行了,因此人们很少记得那些垄断教材的编写者为何人。但与教育有关的人与机构,除了用这种基本没有竞争的垄断教材外,别无选择,老师不爱教,学生厌学,就是一定会发生的事。

  读完《美国语文》,深感这真的是美国语文——纯中文及中英对照的我都阅读了——我想大部分的中国老师应该感谢上帝,中国不像美国那样教语文,否则他们将会失业。他们甚至暗自庆幸,这里不是美国,毕竟我们只有国美。

  2014年5月21日至22日于成都,22日修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