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屠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屠场读后感10篇

2022-05-17 02:10: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屠场读后感10篇

  《屠场》是一本由[美] 厄普顿·辛克莱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屠场》读后感(一):1906年美国的食品安全中国在延续着

  据说这本书改变了美国食品安全史,催生了美国食品安全守护神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906年出版,当时的总统看完后,就开始整治食品安全。看看人家的1906年,再看看书里的内容,发现这别国小100年前的食品安全,到今日我国还存在着,效仿者。

  书的开始和大部分都很棒,就是最后结尾转到社会主义上,着实让人摸不到头脑,很生硬。

  内容就是一个从立陶宛移民到美国的家庭,生活艰辛,潦倒,到最后生死堕落的问题。

  作者深入当时的工厂,了解了内部情况。讲述了屠宰场怎么压榨工人,和欺骗消费者的行径。大家看完书后,一定会很恶心。大篇幅的描述了食品加工,造假的场景,真实,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你顿时吃什么都没有食欲,想减肥的兄弟姐妹可以看个试试。

  整个故事很真实,就是可惜了结尾了……

  《屠场》读后感(二):管它什么主义

  1.食品安全

  很不幸,作为一个食品专业的同学。我从来也没有到过屠宰场去参观过。

  唯一对屠宰有印象的事情,就是在《食品原料学》的课上看过一次屠宰猪和牛的视频。诚然,那不是什么好印象。全班同学,由于大部分都是女生,都默默的低头,不愿意注视屏幕上那些猪、那些牛的惨状。唯一记得的就是为了加工方便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割牛头的工人要把牛头割到只剩下一层皮连着。此场景十分吓人。看完视频——当然,更多的是“听完”视频——大伙纷纷表示,今天中午吃不下牛肉和猪肉,还是不点为宜。

  由于我只有这么一点点经验,因此未能亲身体会到书中所说的那些污秽的场景是如何的鲜血淋漓,腐臭熏天。但从文字上大致可想象,那场景究竟是有多么的可怖。只是一想到竟然有这般的食物每日每日的流向你的餐桌,便顿觉胃中痉挛,寒气从脊梁骨直冲脑后勺。我大胆假设,除了书中所说的壮阔的工业化程度——他们把猪身上所有的地方都派上用场,除了猪叫声——剩下的那些肮脏的行径,无一例外地在中国的黑作坊里上演。这样一想,就更忍不住要连连作呕,食欲全消。

  回过身来觉得,我们这些学食品的孩子们,任重而道远。

  2.工厂

  其实我觉得,这本书里说得更多的是工厂。然而由于它的特殊性——生产我们一日三餐的工厂——这恐怖的感觉就愈发扩大了。当作者把那些流入你胃里的食品的生产过程赤裸裸的写出来的时候,才更觉惊心动魄。一辆车造坏了可能你还没什么感觉,因为结果只是一场车祸而已。当然,那也是一场悲剧。但是,当食品安全所带来的恐惧以一日三餐的频率发生在你的餐桌上时,你会是什么感觉?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日悬于顶,你却无力抗争。想来那滋味比不好受。作者说:“我想打动公众的心,却不料击中了他们的胃。”我猜就是这个效果。

  在这样一个工厂里,剥削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当然不止食品工厂,在当时任何其他的工厂,这样的情形几乎如同是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一样,时时刻刻,加班加点,永不停歇。因此,那工人们的油脂油膏们才能源源不断地流入老板们的口袋里。如此忠实,准时,准点。

  而工人们却别无选择,要么死,要么活着被榨干至死。

  很小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关于资本主义如何剥削工人的故事,以及其中的原理。

  如今看完这本书才知道,什么叫托拉斯,什么叫剥削。而这原理中,又是多少辛酸血汗。

  3.什么主义

  当你最美的梦破灭的时候,当你身边的亲人一一转变离去的时候。突然有个人,在黑暗中给予你一丝光明。给你放了一个乌托邦如何美好的PPT,在你耳畔用同志般的声音鼓励你,给予你自信,给予你力量。让你了解“咱们工人有力量”,你不再是这个世界上渺小的毫无力量的一员。我相信谁都会毫不犹豫地奔着这个人去。只是为了那个梦。不管它是什么主义。

  我不说资本主义有多么糟糕,也不说社会主义有多么美好。我只想说,人总是期盼着一个和平温暖的家,一个美好的社会。只要它有存在的可能,每个人都会想要去追求。人类历史上,不乏构想乌托邦的智士,更不乏想要建造乌托邦的勇者。只是,大家常常奔着这个还没有被证明的论题提出时的光辉闪耀而去,却总忽略证明的时候还有更多的艰难险阻。

  书中关于宣传社会主义的几章,于揭露资本主义的可怖行径是有血有肉,但是对于如何建造社会主义的观点,就有些生硬。

  建造美好家园的愿望于谁都是一样,于什么主义也都是一样。而对于食品来说也是同理。管它什么主义,什么社会,我们终究都是希望能有安全的食品,可供给我们的一日三餐。食品再丰富,再变化,也变不出安全这个基本要求。相信每个人都不希望任何食品公司都拿着充满细菌污秽的管子把你的肚子灌满。

  《屠场》读后感(三):如果误读了《动物农场》和《1984》,《屠场》就是解毒剂

  我猜,很多读了《动物农场》和《1984》的人,会极端痛恨SOCIALISM。他们痛恨的,实际上是集权主义,却把怒火错误的投向了奥威尔一直向往的民主社会主义。

  另外,学过现在的显学——经济学的人,很有可能会被主流观点所误导,认为只要工资等价格要素可以自由浮动,产品市场就可以出清,不会出现过剩。而主流经济学也告诉我们,工资刚性,往往是造成资本不愿投资、萧条的原因之一。

  但是如果看过这本小说,读者就会看到,进入了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如果没有政府的管制,巨头们是如何用泰勒那套压榨到骨髓的管理方式,以及利用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的优势,压缩工人工资的。所以最低工资制的产生,也是有它的由来,并不是一无是处。只不过可能后来这部经被工会领袖、靠选票上台的政客等歪嘴和尚给唱歪了。

  这书500多页,速读,了解情节即可,没有必要细看。

  《屠场》读后感(四):【经观书评】羊羔变成鸡罐头

  y罗四鸰

  传说中,早餐能轻松吞下12颗鸡蛋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是怎么变成素食者的?

  1906年春天,白宫,大胃王罗斯福一边吃早餐,一边看小说。突然,总统一声怪叫,一条未吃完的香肠从窗户飞出去,砸在路过的参议员比夫里脑袋上,联想起前任总统麦金莱遭暗杀的事儿,参议员冲入餐厅,只见总统先生正使劲往外扔着罐装香肠。

  这件事后,罗斯福总统成了一位素食者。可,到底是什么把这位做过西部牛仔、当过代理警长、追过逃犯的美国总统吓着了。答案是,他手中的小说——厄普顿·辛克莱的《屠场》。

  原来,总统先生吃香肠的时候,正好看到《屠场》中对芝加哥某肉类食品加工厂的描写:“工厂把发霉的火腿切碎填入香肠;工人们在肉块上走来走去并随地吐痰;毒死的老鼠被掺进绞肉机;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

  当时,美国处于历史的分水岭——在分水岭的一边,主要是一个农业国;在分水岭的另一边,是现代的美国,一个城市化的工业国家,社会问题百出,官商结合,贫富分化极其严重,铁路、制造业等事故频繁,劳资矛盾问题尖锐,童工问题严重。可怕的是,几乎全世界的假冒伪劣以及过期的药品食品似乎都跑到了美国,当时一位诗人兼医生霍尔姆斯对此说道:“我坚信,如果把我们今天使用的所有的药物全部倒入海里,那样会对人类的健康更有益,但是却会把海里的鱼统统害死。”

  对彼时的美国来说,食品安全与今天的中国一样,着实是个大问题。其实,150年前,美国也曾有“毒奶粉”。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大量人口涌入纽约,牛奶的需求大幅增加。为了增加产奶量,饲养者给乳牛喂食酒厂的酒糟,刺激乳牛产奶。这些乳牛成群地关在窄小肮脏的牛圈里,浑身是病,饲养者不闻不问,以这些病牛所产的奶供应市场。后来,为了得到更多的牛奶,制造商开始掺假,他们将污水、臭蛋、淀粉等各种杂物掺入本就有问题的奶中,并按比例兑入石膏、蜂蜜和其他药物,清除掺假带来的异色、异味。据当时的报道,一年里,因为饮用这种毒牛奶死亡的儿童达8000多名。

  而,辛克莱的《屠场》正是当时美国食品安全的一个侧影,这本小说直接促成了美国食品安全守护神——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Federal Drug and Food Administra-tion)的成立,让美国人民从此可以享用安全食品。

  对中国人来说,辛克莱的名字并不陌生。1928年,冯乃超摘译了辛克莱的《拜金主义》,此后十年间,辛克莱的小说、戏剧、社会学著作,乃至论文、随笔、诗歌、散文滚滚而来,仅郭沫若在1928年到1930年期间,便翻译了几百万字的辛克莱小说,其中便有《屠场》。

  从文学角度看,今天的读者可能不会太欣赏辛克莱,他强调艺术即宣传,文学作品的阶级性、斗争性等,让人很难提起兴趣,甚至《屠场》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亦略显粗糙暴力。

  不过,正如萧伯纳所说:“到了将来,当人们想了解我们这个时代时,他们只要去读读辛克莱的小说便会一目了然了。”辛克莱的小说作为社会学读本很合适,对这点他本人也非常得意,他在自传中谈到《屠场》的写作时,掩饰不住自己的骄傲,说:“我到那里,在人们中间整整住了七周。……我总是晚上坐在他们家里,与他们促膝谈心。而到白天,他们又总是愿意放下手中活,带我四处参观,不管我要到哪里他们都愿带我去。我了解了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我不仅仅与工人及其家人交谈,同时还与老板、监工、巡夜人、酒店老板、警察、医生、律师、商人、政客、牧师及社会福利工作者等都有所接触。……《屠场》里的材料就像一部统计册一样拥有权威性。”

  《屠场》的故事,发生在1904年9月,芝加哥屠宰场发生罢工,辛克莱在一本名叫《理智的呼唤》的杂志上,为罢工工人写了篇文章,表示对工人的同情,广受工人欢迎。之后,《理智的呼唤》杂志赞助他500美元,让他到屠宰场住一段时间。辛克莱在芝加哥屠宰场和工人们一起住了七个星期,看见、听到许多耸人听闻的事情。他回到新泽西家中,花了九个月写成《屠场》,将肉类加工业令人作呕的生产环境和加工过程曝光。“那些已经腐烂得再也不能派上任何用场的臭肉,连同地面铲起的渣滓一起,用来制成罐头,或者剁碎制成香肠。已经生霉发白没人买又运回来的食品,用硼砂和甘油处理之后,又作为原料重新制成正品。香肠是最可怕的,肉仓里的肉就丢在地下,和垃圾、锯末混在一起,工人在上面践踏,吐痰、留下成亿的结核细菌。仓库里污水横流,老鼠乱跑,毒死的老鼠连同作为毒饵的面包和肉一起铲进一个大漏斗绞肉机去做香肠……”他甚至在小说中写到,在油槽间干活的工人一旦掉进那些敞口的油桶,“往往多日不被察觉,直到他们的残骸最后被制成‘德拉姆公司纯净牛脂’行销世间。”这就是罗斯福总统嘴里的香肠飞出窗外的原因!

  《屠场》还没有连载完便引起轰动,可出版却并不顺利,先后有5家出版社拒绝出版单行本,因为作者不愿意删除其中某些部分。最后,辛克莱干脆自己掏腰包出版这本小说,出版社还派人到芝加哥屠宰场进行调查,证实辛克莱描写的一切并非夸大其词,才同意出版该书。后来,《屠场》编辑写道:“我获得了一枚肉食监督的证章,这样我就进人了肉罐头帝国,我日夜徘徊在令人作呕的气味当中,亲眼看到了辛克莱所没有看到的内幕。”当时报纸上甚至还刊登了一首“童谣”:“玛丽有只小羔羊,一天看到它病了,用船装到罐头厂,贴上标签罐装鸡”来讽刺当时的食品问题。

  《屠场》一出,白宫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如雪花纷飞,强烈要求总统采取措施。同时,辛克莱遭到狠毒的攻击,当时的牛肉托拉斯称《屠场》是神经不正常的人写的拙劣作品,肉食工业资本家请人写文章诋毁辛克莱,还有肉类加工商企图贿赂辛克莱。

  作为深有感触的读者,罗斯福看完小说后,立即约见了辛克莱,并两次派人前往芝加哥进行实地调查。在总统的亲自监督下,调查结论是“食品加工的状况令人作呕”。罗斯福以调查报告来威胁国会,立即通过《肉类检查法》和《食品与药物法》,否则他便公布报告,由国会承担危害美国肉类产品出口的责任。国会不得不做出反应。1906年6月,《屠场》发表4个月后,美国国会通过了两部联邦法律:《肉类检查法》和《食品与药物法》,并建立了以化学家Wiley博士为首的11位专家组成的检查小组,这便是FDA的雏形。

  可以说,正是辛克莱的小说《屠场》改写了美国食品安全史。

  本文刊于经济观察报-书评版 2012年6月4日号

  《屠场》读后感(五):还没想好名字

  看这本书首先是出于它的名气,什么美国总统看了把嘴里的肉吐出来blabla,以为是只是揭露美国食品行业的乱象,没想到作者有更大的野心。

  整本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屠场打工记

  以前学政治的时候,总看到说什么资本家想方设法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这是一个宏观上的现象,而这本书把这个过程具体化了。一个新移民大家庭刚开始他们的美国梦,踌躇满志,在屠场里受尽了欺骗了压榨之后,支离破碎。就像一个车轴,越转越快,工资越来越低,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失业人越来越多…这前进的车轴碾压的是无数工人的健康和青春,等消耗完他们的精力,无情地弃之如破履。

  作者对于当时各种制造加工业乱象的描述不是他主要想表达的,但很给力,不仅击中当时美国人民的心,现在在广大中国人民的心里也有深深的共鸣。前段时间看ccav新闻说食品问题,顺带就说美国曾经也有食品问题,必然就列举了《屠场》。但是人家已经完善了自己制度约束,而我们还在治标不治本地发现一家查封一家,舍不得重典治乱。

  二、男主从政记

  这部分,约吉斯从体制受害者变成施害者,严格来说,算不上施害者,充其量就是一个小打手,赚点损人利己的小钱,透过他的眼睛展现的是美国政治运作内幕,市场垄断资本家的那些勾当。

  三、社会主义的利剑

  这部分的开始,源自于约吉斯同往日一样为获得一席温暖的栖身之地而去听竞选演讲。正昏昏欲睡,惊觉席上的人怎么如此激情四射,就认真听起内容,越听越觉得正确,忽的就醍醐灌顶了。我也醍醐灌顶了,看到约吉斯跳上火车离开屠场,发现书才看了一半,不知到底接下来是怎么个发展下去,看到这里才明白作者要抖的包袱到底是什么。这一部分大多都是充满激情的个人演讲内容,很符合我对坚定的社会主义者的刻板印象:用同志的尊称来表达一种平等,口才甚佳,善于用激情四溢的长篇大论来描述一个平等自由富足的美好社会,即使机会渺茫也会为你营造出一种胜利在望的错觉来。每到这时我就会开始警觉了(这也是因为对特殊年代的了解而产生的偏见)。二十世纪初始还未有国家经历过社会主义,搁现在来看,很天真,因为现实是惨痛的。

  很晚了,我也不知道絮叨了些什么,眼睛睁不开了。晚安

  《屠场》读后感(六):《屠场》——腚尖上的中国,机会多多

  《屠场》大体上就是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在屠场里干活,怎么干怎么亏,钱不够花,日子没法过,死了老婆,又死了孩子,妹妹进了妓院,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劳动能获得美好生活,可到最后发现根本不可能。

  我的讲述比较中规中矩,这听起来很有小学课文里那些揭露资本主义丑恶的故事的味道。不过我必须得跟你讲清楚,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小说,比你之前看的那些巴尔扎克雨果之类的精彩多了。它的整个故事读起来极为顺畅,毫无其他外国小说那种佶屈聱牙式的情节特征,故事主线就一条,却并不单调。我方才那种简单死板的描述其实是相当不负责任的,不过没关系,那不是重点。

  重点是,就如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本来想打动公众的心,却不料击中了他们的胃。”这小说其实跟中国的《骆驼祥子》极为相似,写的都是一个不好的社会把一个上进的人逼成了什么样,可《屠场》名扬世界的原因却有点出奇制胜:它极尽所能地揭露了食品安全问题。

  那些牛肉和香肠都是怎么造出来的,屠宰场里每天有多少头病死的猪,猪肉里加了什么样的化学药品,从多脏的地上收拾起来,里面夹杂着多少只老鼠,老鼠死前在上面拉了几吨屎,甚至夹杂着多少个死去的劳工的尸体……等等等等吧,通篇描写淋漓尽致,整个故事耸人听闻,读来呕吐不止。

  当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边吃早饭边看这本书,看着看着就吃不下去了,他愤怒地吐了嘴里的东西,抓起香肠丢出了窗外。我估计当时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冲击力让他根本没看清这书里所写的资本主义制度压迫人民的主题,他把精力全都放到跟他休戚相关的“吃”上去了。美国人民也不例外,他们大概根本没在意自己的生存处境有多艰难,他们也只把目光定在了“吃”上,因为“吃”,这书震惊了全美,人们大概是第一次产生了对食品加工厂的全民性愤怒。而后,他们制订了影响极为深远的食品卫生检查法。

  严格来说,《骆驼祥子》并不算是影响深远(这跟我对老舍的高度评价无关)。而《屠场》则的的确确是20世纪传播到了全世界各大角落的名著。作者是厄普顿•辛克莱,史上赞誉颇高。我觉得,辛克莱的作品其实更像是报告文学,我记得中学时候我们学过夏衍的《包身工》,那据说是夏衍潜伏在那个阶层一段时间后写的报告文学,辛克莱的《屠场》也是这么出来的,他在屠场里工作了七个周,所以真实性很高。其实从艺术造诣上来看,《骆驼祥子》绝对比《屠场》要高,无论是从情节还是人物刻画上看。但从实用价值来看,《屠场》显然更厉害,不仅仅是因为这本书直接推动了《纯净食品及药物管理法》的通过(那是美国食品安全的守护神),更因为辛克莱在书的最后给作品拔了高,宣扬了一下他所热衷的社会主义。这一点是《骆驼祥子》没有明确指出来的,暗示虽然会显得很艺术,不过我始终认为啊,在这种人民切切实实地处在水深火热生活中的情况下,单刀直入的宣扬比暗示要好得多。

  当然,辛克莱宣扬社会主义是因为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我说本书末尾宣扬社会主义这种方式技高一筹,我可没说社会主义就一定技高一筹,这是哲学层面的问题,我不想讨论。

  另外,从这本书里我发现了一条很重要的信息,我跟你讲讲。

  辛克莱当年只说他不小心击中了公众的胃,可我估计他打死都想不到,这部诞生于1906年的作品,竟然不小心戳中了100年后的中国的全身。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操蛋的问题,全民皆知,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这个时代的作家的水平和思想觉悟问题,至今都没有这样一本真正揭露这一切的效果显著的书出来,我们的时代只认可《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作品,其实我们不是活在舌尖上,我们是生活在腚尖上,我们周围明明都是牛粪,我们活在牛的腚尖上,旁边守着我们最熟悉的牛逼。作为一个文学创作者,每每把眼望向到处都是极品案例的神州大地,却看不到一本这样应运而生的书,总觉得太他妈可惜了。单单就食品安全这一门类的文艺作品中,当今世界还有比中国更好的取材地了么?

  不过其实也没关系,中国没有相关的书,你就看美国的《屠场》就行了,你平时吃的香肠啦猪肉啦,其实都是这么来的。中国人写出来估计也就这样,不过说实话,我们的文学水平,目前来看,写食品安全问题绝对能凌驾于世界各国之上,因为我曾经反复强调过真实的文字最强大,食品安全领域是目前中国文学称雄于世界的唯一机会。

  好了,我在外面滑了一下午的滑板,心情愉悦,精力不足,所以本文有点凌乱,不过想表达的倒是没落下什么。最后,就食品安全问题我随便慨叹一句:妈的这破事我们竟然都落后了美国人一百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屠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